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专题复习35:政治制度(答案)

专题复习35: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梭伦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取消以前的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级之分,重新分配政治权利。这项措施(  )
A.彻底化解了雅典的社会矛盾 B.使不同等级公民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
C.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D.开启了希腊文明史上最为鼎盛的“古典时代”
2.1792年,英国工人阶级的组织“伦敦通讯会”通过发展会员、召开动员大会等方式发动群众,同时与“宪法知识会”等资产阶级改革团体协调活动。该组织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是(  )
A.推翻英国君主专制 B.争取合法政治权利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实施八小时工作制
3.历史进程中的变革是诸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在美国制宪会议中,围绕代表权问题,州权主义者不愿屈从“大州支配”,以小州退出联邦同大国结盟相要挟;国家主义者也不甘示弱,宣布大州“不会在任何其他方案上结盟”,声称如果小州脱离联邦,就不惜以军事手段解决问题。双方最终在参众两院议席分配比例等问题上达成妥协。这一结果体现了(  )
A.“孤立主义”原则 B.《人民宪章》原则
C.“自由放任”原则 D.“制约与平衡”原则
4.下面的年画表现了当时陕甘宁边区(  )
A.自给富足的家庭生活 B.公私合营的制度变革
C.革命动员与妇女生活的联结 D.家庭妇女脱离农业生产束缚
5.1978年3—11月,国内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会议一方面意识到中国同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管理等方面差距拉大,另一方面也提出“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也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这些会议(  )
A.贯彻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B.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为重大决策出台准备了条件 D.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6.“爵”通常被认为是饮酒器(如下图),也是饮酒礼上尊卑关系的象征,进而被用来代表品位序列。大约从西周到春秋,“五等爵”制渐趋成熟。这反映了(  )
A.冶炼技术的提高  B.铸造工艺的完善
C.等级制度的发展  D.宗法体系的崩溃
7.下面为《通典 职官六》中关于御史的记载。这些记载反映出秦汉时期御史的设置(  )
◎御史之名,周官有之,盖掌赞书而授法令
◎战国时亦有御史,秦赵渑池之会,各命书其事,又淳于髡谓齐王曰“御史在后”,则皆记事之职也
◎至秦汉,为纠察之任
A.进一步完备了中枢机构 B.在传承基础上进行创新
C.促进了监察体系的完善 D.增强了古代制度的多变性
8.明成祖起,陆续派遣总督、巡抚到各地临时处置事务,明中期督抚成为常设机构。督抚管辖数省或一省,地位在三司、总兵之上,同时被授予便宜行事之权。督抚的设立旨在(  )
A.提高地方机构的政务处置能力 B.形成完善的地方权力制约机制
C.防范和打击地方割据维护统一 D.明确职责分工以提高行政效率
9.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父死子继的身份继承制度出现,主要表现在王位的继承上,由此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局面。材料表明(  )
A.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已然建立 B.夏朝打破了禅让制的传统
C.父死子继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前提 D.分封制、宗法制在夏朝确立
10.据《旧唐书》记载,成德镇的李宝臣,“意在以土地传付子孙,不禀朝旨,自补官吏,不输王赋”;卢龙镇的李怀仙,也是“贡赋不入于朝廷”。该史书记述的唐朝现象(  )
A.促使地方政治秩序趋于稳定 B.反映了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C.减轻了中央管控地方的压力 D.加速了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11.某学者认为:“从当代民主的视野来看,希腊民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局限性,那就是,公民资格具有高度的排他性,而不似现代民主那样变得具有包容性。”这种“排他性”使古希腊民主制度(  )
A.是所有城邦居民的民主 B.仅限于公民内部的民主
C.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开近代西方选举制先河
12.“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更变而已,不足为异。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这里的“迥然不同”主要在于此次革命(  )
A.推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 B.实现了民族独立与富强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终结了封建主义的传统
13.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导致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商鞅等一些改革家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进行变法活动,确立封建制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变法一定反映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变法必然会代表新兴阶级的要求
C.落后的生产力必然阻碍社会变革 D.春秋战国的变法运动具有必然性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一:不过应该注意到,周天子当时并没有真正的统治权,周初万邦并立,周不过只是其中之一邦……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相互之间,诸侯和卿大夫之间,往往用盟约维持关系。所以我们可以说,周代存在着主权分割现象,却没有形成个人之间的主从关系。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史料二: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理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1)根据史料一,概括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秦所创制度的显著差异是什么。这反映了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制度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史料二:下面漫画名为《玛丽安娜女郎终于挑好帽子了》。漫画中的房间里衣物凌乱,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
(1)史料一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漫画的含义。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第一次大会指出:“区乡与县自治是省自治的巩固基础,省自治又是全国民治的巩固基础。陕甘宁边区的民主,建筑在乡政权民主的基础上,即建筑在广大人民的真正自由上,所以特别有力。”1937年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中规定:“本条例采取普遍的、直接的、平等的、无记名的选举制,保证实现彻底的民主。”无论是哪一种乡村政权形式,都是由根据地的乡村民众直接选举产生,代表了农村除汉奸以外所有阶层的广泛利益。谢觉哉指出:“越下层越要民主,下面基础打得广大而且结实,民主政治的力量和成绩才能出人测度地发展起来。”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乡村民众几乎没有不参加某种组织的,很多人同时是几个组织的成员。正是通过这种发达的组织生活,根据地的农民很快就从民主政治的被动接受者成长为主动的参与者。
——摘编自丁云《抗日根据地的乡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人对抗日根据地乡村民主政治的认识和实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根据地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C 解析:根据材料“按土地收入的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取消以前的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级之分,重新分配政治权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使平民获得一些政治权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故C项正确。
2.B 解析:根据材料“1792年,英国工人阶级的组织……与……资产阶级改革团体协调活动”可知,该组织开展活动的目的是争取合法政治权利,故B项正确;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推翻了英国君主专制,排除A项;要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排除C项;实施八小时工作制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
3.D 解析:美国制宪会议上大州与小州之间矛盾重重,但是最终在参众两院议席分配比例等问题上达成妥协,即参议院每州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分别照顾了大州和小州的利益,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故D项正确。
4.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图片信息“合作社”“合作社帮助买花买车买机子”“妇女们变工自纺自织自己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陕甘宁边区政府集合民资民力,采取合作社的形式,支持边区经济建设,适应了当时民族民主革命形势的需要,是革命动员与妇女生活的联结,故C项正确。
5.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此之前的一系列重要会议为重大决策出台准备了条件,故C项正确。
6.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饮酒器“爵”是饮酒礼上尊卑关系的象征,被用来代表品位序列,是等级制度的一种体现。大约从西周到春秋,“五等爵”制渐趋成熟,反映了等级制度的发展,故选C项。
7.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周代就有了御史,负责掌管赞书和颁布法令,而战国时期御史主要是“记事之职”,秦汉时期御史的职能主要是监察,这说明御史的设置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御史职能的变化,而非中枢机构的完备,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了御史职责的变化,不能说明监察体系的完善,也不能体现古代制度的多变,排除C、D两项。
8.A 解析:地方督抚由中央临时派遣的官职变为地方常设机构,其地位在三司、总兵之上,同时被授予便宜行事之权,其目的是给予地方机构更多政务处理的权力,以提高地方机构的政务处置能力,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提到督抚与其他地方权力的制约,排除B项;明成祖时期陆续派遣总督、巡抚到各地临时处置事务,并不专指处理地方的割据势力,排除C项;明朝设置督抚,并不是之前地方职责分工不够明确,而是为了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决策权力,排除D项。
9.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朝打破了禅让制的传统,出现了“家天下”的局面,故选B项;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是秦朝,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未体现C项,故排除;分封制和宗法制是在西周时期确立的,故排除D项。
10.D 解析:题干材料“意在以土地传付子孙,不禀朝旨,自补官吏,不输王赋”“贡赋不入于朝廷”表明唐朝藩镇控制地方财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地方割据势力膨胀,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题干材料所述现象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题干材料所述现象增加了中央控制地方的难度,排除C项。
11.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公民资格具有高度的排他性”,可知“公民”指本邦的成年男子,所以古希腊民主政治对妇女、儿童、奴隶具有排他性,民主只限于公民内部,B项正确;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是公民的民主,而不是全体城邦居民的民主,排除A项;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是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C项;古希腊民主的排他性与近代西方选举制没有关系,排除D项。
12.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可知作者认为辛亥革命具有实现制度变革的积极作用,即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C项正确。
13.D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必然带来社会转型和制度更替,商鞅变法只是顺应了这一历史趋势,因此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具有必然性,故选D项;A项中“一定反映”的说法绝对,故排除;B项中“必然”的说法绝对,故排除;商鞅变法过程中的阻碍因素不是落后的生产力,而是与落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利益团体,故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14.答案:
(1)特点:分封制下周天子和诸侯之间的关系相对松散,没有形成严密的从属关系。
问题:诸侯拥有较大独立性,这是分封制走向瓦解、诸侯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源。
(2)显著差异: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中央管控下的地方分权体制,秦代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
趋势:反映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趋势。
15.答案:(1)“全新的政体”:君主立宪制。
创新:确立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共和制)。
(2)含义:法国共和制度的确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了曲折,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16.答案:(1)认识:实质是人民享有充分自由;是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要重视乡村基层民主建设。
实践:制定选举条例;实行普选;普遍建立民众团体(组织);建设乡村基层民主政权。
(2)积极作用:调动民众政治积极性;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根据地);为抗战胜利准备条件;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经验。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专题复习35:政治制度(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