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四会中学、广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周王朝政治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叙述 出处
国有大事,则集万民于王门。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 《周礼·司寇》
吴之入楚也,使人召陈怀公。怀公朝国人而问焉,曰:“欲与楚者右,欲与吴者左。陈人从田,无田从党。” 《左传·哀公元年》
周厉王虐,国人谤王……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国语》
A.儒家民本思想对当时社会影响大 B.君主权力受到原始民主传统制约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渐趋衰落 D.国家治理具有“家国同构”的色彩
2、有学者指出:“(唐朝)天子对臣下的奏章批示时,所用的文字,都很友好温和,决不用命令的口吻。然而到了明清时代的批文,就完全使用对仆从一样的粗鲁的词语,成了命令。”这一现象体现了( )
A.纲常伦理逐渐淡薄 B.君主素质不断降低
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君臣矛盾日益激化
3、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 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 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4、据统计,雅典城邦在陶片放逐法实行期间共流放了9人,其中除2人有僭主政变的嫌疑外,另7人只是因为名气太大,声望太高而被流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
A. 直接民主无法确保正义 B.司法审判削弱平民地位
C.内部矛盾扩大阶层对立 D.民主政治体制趋于完善
5、从193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广泛开展选举宣传活动,派宣传队进村,通过发传单、贴标语、召集群众大会、打锣喊口号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动员,而且创造性地发明了投豆法、画圈法、烧洞法、投纸团法等具体投票办法。这些举措意在( )
A.丰富边区选举方式 B.落实党的群众路线
C.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D.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
6、据下表可知( )
时间 事件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 废除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 始置进士科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 恢复九品中正制
唐太宗贞观初年(627) 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
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
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
7、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法令进行官制改革,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这一改革( )
A.有助于完善英国政党政治 B.有利于政治的平稳运行
C.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杜绝了政府官员的腐败
8、中国货币成为域外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的流通货币,到1959年止,东非发现中国、罗马、埃及等国古代钱币总计405枚,其中中国钱币233枚,占57%,其中能鉴定出年代的又有91%是宋钱。这可以佐证( )
A.中非之间贸易长期繁荣 B.宋钱已成为国际化货币
C.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D.非洲地区商品经济落后
9、1980年5月,《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一封署名为“潘晓”的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来信提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随即引发了一场长达半年、覆盖全国的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大讨论。这一讨论不仅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也助长了个人主义的泛滥。与这场讨论直接相关的是( )
A.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B.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C.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D.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0、《汉书·陈汤传》中记载:“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 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文中所记“汉巧”主要指中原地区的( )
A.军事谋略 B.纺织技艺 C.农耕文化 D.冶铁技术
11、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所有的封臣、臣民、人民、城镇、自治城市、城堡、房屋、要塞、森林、灌木林、金银矿、矿床、河流、小溪、牧场,总之,一切权利、礼遇和附加权利应毫无保留地属于最信仰基督的国王。”这一规定( )
A.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B.确立了王权与教权平等的原则
C.结束了欧洲封君封臣的时代 D.动摇了欧洲人对基督教的信仰
12、“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自“一带一路”倡议问世至今,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纷纷将本国发展战略与之对接。这说明( )
A.安全先行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合作的显著特点
B. 中国积极开展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
D.上海合作组织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导力量
13、如表为世界大事年表(部分)此表可以用来说明( )
时间 事件
1916年 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
1944年 美、英等44个国家召开会议,确立布雷顿森里体系
1945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华盛顿成立
2016年10月1日 人民币成为“可自由使用货币”
A.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 B.和平发展的潮流
C.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 D.国际秩序的重塑
14、1902年,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这一罕见科考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辛丑条约》签订 B.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C.清末新政的推行 D.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
15、1942年,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受英国政府委托,制定了一个关于福利的“完全”报告。报告要求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险制度,每人每周缴费,无论人们原来的收入如何,失业待遇、残疾待遇以及退休待遇都应该是一样的比率。该报告( )
A.体现了财富平均主义的原则 B.旨在缓解经济危机的冲击
C.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D.意图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
16、下表是近代部分年份中国海关两对美元汇率情况统计表,表格中的现象( )
中国海关两对美元汇率情况(单位:1关两合美元)
年份 海关两对美元汇率 海关两对美元汇率指数
1900 0.75 98.7
1905 0.73 96.1
1910 0.66 86.8
1915 0.62 81.6
A.阻断了对外国工业设备的进口 B.缓解了中国政府的外债压力
C.削减了关税对外贸的不利作用 D.反映了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
二、材料题
17、有同学研究古代中外交往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若虚羡慕“别人经商图利”,便买了一些橘子,跟着“专一做海外生意”的同乡出海。橘子在吉零国大受欢迎,文若虚净赚近千倍利润。返航时,水手“扯起半帆”,漂至一无人岛躲避风暴。文若虚在岛上捡回一个龟壳,后由在福建经商的波斯人玛宝哈出价白银五万两收购,二人“议定立契”,“合同为照”。从此,文若虚“家道殷富不绝”。
——摘编自明代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材料二
《一千零一夜》故事多处涉及“中国元素”。如辛伯达第七次航海时抵达了中国,并得到一位善良老人的帮助。在《阿拉丁与神灯》原版故事中,主人公阿拉丁是一位中国人,其日常生活充满了沐浴熏香等典型的阿拉伯色彩,也出现了饮茶、喝交杯酒等中国习俗。
——摘编自《一千零一夜》
材料三
在广州象岗,考古学者从西汉初年南越王墓中发掘出犀形璜、犀角杯、陶犀角等制品。这些制品,有学者认为是从东南亚、南亚等产犀地,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输入中国。
——摘编自王子今《西汉南越的犀象——以广州南越王墓出土资料为中心》等
(1)从材料一中提取故事情节,分别概述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一千零一夜》“中国元素”的史料价值。
(3)有学者反对南越王墓犀牛制品系舶来物,认为其恰恰证明了西汉初年岭南本地产犀。如果要确证这一问题,你认为还需要哪些类型的史料?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朝时期,大量的客民进入到黔西南地区,偷盗、抢劫等扰乱社会治安的事件发生率增加。清王朝为了更好地治理这片化外之地,对黔西南地区的诸多地名进行更改,融入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使其具有教化的意义,如将“永丰州”改为“贞丰州”,“南笼府”改为“兴义府”等。村寨寨老和有威望之人带领民众进行公议,共同制定本村的村规民约,勒石为碑,将规约刻于石碑之上,用来规范村民的行为。这些村规民约内容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虽不是规范化、制度化的法律,但在当时对于教化村民、维护乡村秩序以及地方治安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清政府十分注重对乡规民约的宣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黔西南地区乡村社会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黔西南地区乡规民约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以来的法国法律受到了罗马法的深刻影响,自然法的理念十分流行。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按照资产阶级的要求对自然法理念进行了重新阐释,并提出了一系列立法原则。大革命开始后,在这些立法原则的指导下,法国先后制订了一些民事法律。但由于时局动荡,统一的法典始终无法编订。拿破仑掌权后,亲自主持民法的立法工作,多次出席相关会议并裁决争议。1804年,《法国民法典》颁布实施。此后,《法国民法典》虽经多次修订,但其原则、框架和风格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并被德国、丹麦等国家所吸收。
——《论(法国民法典)的历史演进:纪念(法国民法典)编纂二百周年》
材料二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488条:“满21岁为成年,除结婚章规定的例外,有能力为一切民事生活上的行为。”
第544条:“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
第545条“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
第1101条:“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者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
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1804年《法国民法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民法典》颁布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归纳《法国民法典》体现的原则,并综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法国民法典》的历史作用。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帝国主义”一词的使用频率柱状图
——张颖等《对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方针变化的计量分析—以《人民日报〉为样本》
对1953年后《人民日报》“帝国主义”一词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国有大事,则集万民于王门”“怀公朝国人而问焉”“周厉王虐,国人谤王”可知,国家遇到重大问颗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A项正确;儒家民本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时间不符,排除B项;秦朝才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排除C项;材料强调原始民主的影响,D和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然而到了明清时代的批文,就完全使用对仆从一样的粗鲁的词语,成了命令”,可知明清时代君主对臣子批答用语粗鲁,反映双方地位悬殊,由此可知君主专制空前强化,C项正确;中国古代的纲常伦理受到儒家思想正统思想的影响,明清时期依然强化,排除A项;君主以命令的口吻称呼臣下,体现的是君主的权威,与君主的个人素质无关,排除B项;材料只能体现君主的态度,无法体现臣下的态度,无法体现双方之间的具体态度,排除D项。故选:C。
3、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时空是:战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与关东六国多用其宗族及国人不同,秦国的相主要来源于各诸侯国,说明当时秦国的官僚体制相对完善,并非采取世袭制,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秦国的用人政策改变,排除B项;战国时期宗法制遭到冲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六国的相的出身及派别,因此排挤一词无法得出,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A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雅典通过陶片放逐法放逐的大部分人是因为名气太大、声望太高,并没有明确的政变嫌疑,这说明直接民主无法确保正义,故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司法审判削弱平民地位,排除B项。陶片放逐法是一种以民主的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方法,无法体现阶层对立,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陶片放逐法的弊端,这说明当时雅典的民主政治体制并非趋于完善,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广泛开展选举宣传活动,采用多种方式对农民进行动员,发明了具体投票办法,方便农民参与政治活动,目的是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D项正确;“丰富边区选举方式”是措施,不是目的,排除A项;材料中的活动有利于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但结合“1937年下半年”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的这些举措主要目的是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从而更好地进行抗日战争,排除B项;据所学,1949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据材料,这些举措主要目的是推行抗日民主制度,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表格可知九品中正制废除,科举制诞生,接着又恢复,又废除。如此反复,说明这一时期门阀士族的力量仍然很强大,科举制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总体趋势是世家大族在走下坡路,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科举制有弊端,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门阀观念的强化,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在唐时已被再度废除,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B
解析:“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意味着文官能保证行政的正常运转,而不会因为政治或政党的变动影响国内环境的稳定,B项正确;“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法令进行官制改革,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可知这项法律只是针对文官,与政党没有关系,排除A项;英国的责任内阁在18世纪中期已经形成,与文官制度无关,排除C项;“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只能保证文官专注于日常行政事务,但无法保障在履职的过程的腐败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C
解析: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80年代思想变迁。A项,材料中反映的是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大讨论,与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建设无关。故A项错误。B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2001年颁布的,与材料中20世纪的背景不符合。故B项错误。C项,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与这一讨论直接相关是“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在新的历史时期首创的群众性活动。故C项正确。D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开展改革开放前是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做了思想准备。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10、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看,胡兵战斗力不足的原因是“兵刃朴钝,弓弩不利”,由此可知胡兵武器质量差,这些武器多由钢铁制成,由此可知胡人冶铁技术落后,“今闻颇得汉巧”的意思是获得汉人的技术,结合胡人冶铁技术落后,可知“汉巧”是冶铁技术,故选Ly项;从材料中看,胡人兵器质量低下,冶铁技术落后,并没有体现军事谋略落后,排除A项;材料中反映的是胡人武器落后,没有体现纺织技艺落后,排除B项;材料中反映了胡人武器质量差导致战败,向汉人学习冶铁技术,没有体现胡人学习农耕文化,排除C项。
1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所有的封臣、臣民、人民、城镇、自治城市……总之,一切权利、礼遇……国王”可知,条约强调了封臣、臣民、自治城市等隶属于国王,这有利于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教权与王权关系,排除B项;此时德意志等欧洲主要国家都尚未结束封君封臣制,排除C项;材料本身体现的是对基督教的信仰,排除D项。
12、答案:C
解析:根据“自‘一带一路’倡议问世至今,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纷纷将本国发展战略与之对接”可知,“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发展战略与其对接,说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故C正确,排除D;材料无法体现“安全先行”,排除A;B项说法本身有误,排除。
13、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英国实行的金本位制到美国牵头组建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之一,说明的是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也放映了各国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A项正确材料与和平发展的潮流说法无关,排除B项;人民币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币种,排除C项;目前仍然处于旧的国际秩序,与国际秩序重塑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4、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1902年(中国)。据材料“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中明确规定“拳匪滋事杀害凌虐各国人民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以示“惩儆”,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罕见的科考现象,A项正确;此科考现象与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无关,《辛丑条约》中的巨额赔款加重了清政府财政危机,排除B项;清末新政的教育措施是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清末新政期间,新式学堂开始大量建立起来,我国近现代学校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5、答案:C
解析:A项,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维护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其阶级本质,不可能体现财富平均主义。故A项错误。B项,结合所学可知,1942年英国主要是采取措施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的巨大破坏。故B项错误。C项,据材料“英国政府委托”、“福利”、“完整的社会保险制度”、“失业待遇、残疾待遇以及退休待遇”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要求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险制度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故C项正确。D项,据材料“无论人们原来的收入如何,失业待遇、残疾待遇以及退休待遇都应该是一样的比率”并结合所学可知,社会保障制度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这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16、答案: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实际的关税负担将减轻,中国的出口商品相对便宜,有助于提高竞争力,故选C项: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海关两对美元的汇率在逐年下降,这意味着美元的购买力在增强,对外国工业设备的进口应该是更加方便了,而非阻断了进口,排除A项:通常情况下,如果一国对外汇率下降,那么其外债压力将会加大,因为需要更多的本国货币换取同等数量的外国货币来偿还债务,反之如果汇率升高,则可以用更少的本国货币换取外国货币偿还债务,所以这也与事实相反,排除B项;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需要有关于西方经济危机和中国货币汇率之间直接关系的证据,而材料强调的是中国海关两相对于美元货币贬值,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削减关税对外贸的不利作用,排除D项。
17、
(1)答案:情节:“羡慕别人经商图利”、“家道殷富不绝”。现象:反映传统抑商观念的变化。
情节:“专一做海外生意”等。现象:反映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
情节:“扯起半帆”。现象:反映航海技术的进步。
情节:“出价白银五万两”。现象:反映白银货币化。
情节:“议定立契,合同为照”。现象:反映商业契约的发展;
情节:文若虚出海致富、波斯人在福建经商。现象:反映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解析:据材料一“羡慕‘别人经商图利’”“家道殷富不绝”可知当时乐于经商、善于经商致富的人比较多,反映了当时传统抑商观念逐渐淡化,商人的社会地位出现上升;据材料一“专一做海外生意”可知当时私人海外贸易比较发达;据材料一“扯起半帆”可知当时通过控制风帆来进行远航的技术比较发达,反映了当时航海技术的进步;据材料一“价白银五万两收购”可知当时民间贸易往来可以使用白银交易,反映了当时白银货币化的趋势:据材料一“议定立契”“合同为照”,可知当时的商业贸易已经在使用商业契约,反映了当时商人契约意识的增强;据材料一“在福建经商的波斯人玛宝哈……收购”可知当时以东南沿海地区的港口为依托,海上丝绸之路发达,国人与外国人频繁进行商业贸易。
(2)答案:评析:
①是外国文学作品,对研究中古时期中国与阿拉伯的友好交流具有一定的价值;
②基于阿拉伯人的生活,是文学作品,对中国有想象、虚构的成分;
③不可单独使用,必须与其他史料形成证据链等。
解析:首先,从史料来源的角度来看,《一千零一夜》属于外国文学作品,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出现大量关于中国文化的元素,这是中国与阿拉伯之间存在友好交流的有效印证,对研究当时中阿之间的友好往来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其次,从史料类型来看,文学作品属于文献史料,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主观性,书中对中国的描述很可能存在想象、虚构的成分;最后,史学研究方法来看,文献史料不能单独使用,需要立足于不同类型史料之间的相互印证,才能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
(3)答案:类型:历史文献、更多的考古证据、外国历史记载、古生物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等。
解析:从史料类型来看,实物史料的可靠程度较高,所以更多相关的考古证据最能支持相关史学结论,但是实物史料存在碎片化的局限性,所以还需要相关的文献史料进行印证,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外国历史记载也能起到较好的印证作用:从史学研究方法来看,跨学科研究对史学研究也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涉及到地层生物的相关问题,可以借助古生物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来进行研究。
18、
(1)答案:特点:以维护地区稳定和巩固清王朝统治为目的;统治者重视;注重用儒家伦理道德教化百姓;政府管理与民间管理(公议)相结合;方式多样,内容丰富。
解析:特点:根据材料“清朝时期,大量的客民进入到黔西南地区,偷盗、抢劫等扰乱社会治安的事件发生率增加。”可知以维护地区稳定和巩固清王朝统治为目的。根据材料“清政府十分注重对乡规民约的宣传。”可知统治者重视。根据材料“融入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使其具有教化的意义。”可知注重用儒家伦理道德教化百姓。根据材料“村寨寨老和有威望之人带领民众进行公议,共同制定本村的村规民约。”可知政府管理与民间管理(公议)相结合。根据材料“这些村规民约内容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可知方式多样,内容丰富。
(2)答案:影响:有助于纯化乡村社会风气,维护乡村稳定(和谐);有助于促进乡村生产(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村民自治的发展;对当今新时代乡村建设有一定借鉴价值。
解析:影响:根据材料“这些村规民约内容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虽不是规范化、制度化的法律,但在当时对于教化村民、维护乡村秩序以及地方治安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可知有助于纯化乡村社会风气,维护乡村稳定(和谐),有助于促进乡村生产(经济)发展。根据材料“村寨寨老和有威望之人带领民众进行公议,共同制定本村的村规民约,勒石为碑,将规约刻于石碑之上,用来规范村民的行为。”可知有利于促进村民自治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黔西南地区乡规民约对当今新时代乡村建设有一定借鉴价值。
19、
(1)答案:历史条件:罗马法的影响;启蒙思想家提供理论基础;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法国大革命的推动;拿破仑的主持推动。
解析: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一1804年(法国)。历史条件:根据材料中的“中世纪以来的法国法律受到了罗马法的深刻影响,自然法的理念十分流行。”可得出罗马法的影响;根据材料中的“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按照资产阶级的要求对自然法理念进行了重新阐释,并提出了一系列立法原则。”可得出启蒙思想家提供理论基础;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中的“大革命开始后,在这些立法原则的指导下,法国先后制订了一些民事法律。”可得出法国大革命的推动;根据材料中的“拿破仑掌权后,亲自主持民法的立法工作,多次出席相关会议并裁决争议。”可得出拿破仑的主持推动。
(2)答案:原则:自由平等;私有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契约自由与契约神圣。
作用:有利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启蒙思想的落实;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为欧洲大陆国家的立法树立了典范。
解析: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04年(法国)。原则:根据材料中的“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可得出自由平等;根据材料中的“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可得出私有产财神圣不可侵犯;根据材料中的“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者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可得出契约自由与契约神圣。
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经济、思想、政治、对其他国家的影响等方面考虑,可得出有利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启蒙思想的落实;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为欧洲大陆国家的立法树立了典范。
20、答案:(1)从新中国方面作答
角度1:新中国实施“一五”计划,需要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角度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主张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和平相处;
角度3:新中国参加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力促国际重大问题的解决。
(2)从国际形势方面作如伴随朝鲜战争结束,中美之间直接的军事对抗有所缓和。
解析:原因:抓住题干时间“1953年”,结合所学从中国方面和国际形势方面分析。中国方面: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需要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和平相处;这一时期新中国参加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如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力促国际重大问题的解决。国际形势方面: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中美之间直接的军事对抗有所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