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南省南阳市重点学校2023-2024上学期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无答案)

2023秋期文化素质调研九年级历史作业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下图九年级某老师历史课上的板书。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填写在图中空白处的是( )
A.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B.资本主义制度扩展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D.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2.“印度虽然只有巴掌大的乌云,但它会变成淹没英国殖民地的滂沱大雨。”“在我没有打碎西班牙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以前,我的手下将不停地打击敌人,我的心将不会平静。”这两段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B.西方殖民侵略的加深
C.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D.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3.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大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花费。”这一现象表明( )
A.农奴制有利于沙皇专制统治 B.农奴制改革损害了地主的利益
C.俄国随后完全废除了农奴制 D.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彼得一世规定凡开办工场的场主及其亲属均可免服兵役和免交人头税。1721年,他又规定工场主有权向贵族领主购买农奴充当本场的劳动力,凡领主拥有的地下矿藏,加以隐瞒,迟迟不开采者,处以死刑。这些规定的主要作用是( )
A.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B.促进了俄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C.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 D.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5.关于下列三位人物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A.他们都通过战争消除了本国的民族危机
B.他们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C.他们都使本国开始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他们都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6.1885年日本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呼吁,与坐待邻邦之进步而与之共兴亚洲,不若脱其行伍,与西洋文明国共进退。对持支那、朝鲜之方法,不因邻国之故而彬彬有礼,只能按西洋人待其之方法处理之。他呼吁日本( )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走对外扩张之路
C.实行“文明开化” D.选择和平发展道路
7.《大国崛起》中说到:“瓦特驯服了地下之火,使之转化为机械能……爱迪生则以天上之火的形式,用于照明和动力……”材料反映了( )
A.两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机械所使用的主要能源不同
B.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C.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都体现了科学理论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D.两次工业革命都是从一个国家率先开始,再扩展到其他国家
8.明治政府的开国元勋井上馨说“化我国为欧洲帝国化我民为欧洲国民。只有如此,我国方能与泰西各国齐跻于等同地位”他的说法是指( )
A.殖产兴业 B.文明开化
C.废藩置县 D.国民平等
9.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美国第一次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也保护和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由材料可知,美、德两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领先的共同原因是( )
A.重视科技教育 B.注重立法工作
C.经济发展迅速 D.重视大学建设
10.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65年,原子能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6年,晶体管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4年。这突出说明了( )
A.科学技术不是第一生产力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
D.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11.九年级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制作了学习卡片(如图),该学习卡片的主题应该是( )
A.近代科技与文化 B.艺复兴运动
C.伟大的科学家 D.近代艺术的发展
12.帕尔默曾在《现代世界史》中说:“俄国革命对20世纪随后年月中的重大事件及全球冲突的影响之大,并不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据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俄国通过这场革命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
B.俄国革命实现工人、农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C.俄国革命胜利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的出现
D.俄国革命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
13.列宁说,“战争引起了革命,革命制止了战争”,这里的“革命”和“战争”分别指( )
A.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
B.二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
C.十一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
D.二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4.“在一战期间,英国失去了的对外投资,法国失去了的对外投资,德国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
A.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C.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 D.彻底粉碎了军国主义的野心
15.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的目标决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因此,它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西方列强发动这场战争的目标是( )
A.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 B.争夺巴尔干地区
C.同盟国要打败协约国 D.削弱欧洲的力量
16.列宁在《论粮食税》一书中指出:“与中世纪封建制小生产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历史的进步。”与列宁这一观点相符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两个五年计划
17.据戴维·诺瑟姆《德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规律》绘制的曲线图中,德国城市化加速阶段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
A.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建设 B.德国殖民扩张的影响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德国人口的急剧增长
18.他曾说过:“我试图写出整个法国社会的现实历史,拿破仑用武器要完成的事,我要用手上的笔来完成。”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以下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B.托尔斯泰的《复活》
C.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D.梵高的《向日葵》
19.1914年8月,当一个个国家卷入战争,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批评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战争的祸根。”在这场战争爆发前,属于三国同盟这一军事集团的国国家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
20.十月革命前夕,列宁曾经提出过土地国有化的主张;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并没有立即实施土地国有化政策,而是宣布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将全部土地无偿地分配给农民使用。列宁这一调整意在( )
A.推翻沙皇专制政府 B.争取农民对革命支持
C.促成苏维埃的成立 D.瓦解临时政府的统治
21.“(苏维埃)政府允许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把自己的劳动产品拿到市场自由买卖,恢复国内的自由贸易。……到1922年,私商在全国零售周转额中占到了四分之三。”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实行了( )
A.工业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2.1920年12月,列宁在俄共(布)莫斯科组织积极分子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如果我们把一个矿租让给外国资本家,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就有可能开发自己的矿。至于租让哪些地区,我们是有选择的。”这说明当时的苏俄( )
A.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B.努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C.准备实施新经济政策 D.在全国发动垦荒运动
23.阅读下表,表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1928—1940年苏联部分产业增长表
项目 1928年 1940年 增幅(%)
钢(万吨) 430 1830 326
煤炭(万吨) 3550 16600 368
棉织物(亿米) 26.78 39.54 48
谷物(万吨) 7300 950 31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D.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24.关于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相同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都由少数帝国主义列强操纵 B.都表现出“弱国无外交”
C.都是对战败国的掠夺和瓜分 D.都涉及中国问题,体现大国意志
25.观察下列图片,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攻占冬宫 甘地在纺纱 日内瓦国际联盟万国宫
A.一战的巨大影响 B.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C.社会主义运动的成果 D.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26.美英等国在华盛顿会议期间,表现出牺牲弱国利益、达成强国妥协的自私倾向。”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签署了《凡尔赛条约》 B.将德国在山东权益转让给日本
C.签署了《九国公约》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得以建立
27.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无视中国的反对和抗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英、美态度发生转变是因为( )
A.日本威胁到英、美的利益 B.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C.中、美、英三国结成同盟 D.一战中中国作出巨大贡献
28.巴黎和会上,美、英、法三国的目的是不相同甚至矛盾的,虽然三国都做出了让步且最终达成了一致,但结果是没有任何一方完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德国没有被彻底削弱也没有得到安抚。这说明巴黎和会( )
A.使美英法都争取到了最大利益 B.使中国的主权利益遭到损害
C.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 D.未能彻底解决各国之间的矛盾
29.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主义思潮因自己不同的民族特点表现了各自独特的类型。其中印度的独特类型是( )
A.进行资产阶级武装革命 B.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颁布宪法建立君主立宪 D.通过改革走向现代化之路
30.下列对一战前,世界形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②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十分尖锐,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④殖民侵略与反殖民斗争,终于导致了大战的爆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
材料一:
贫困的俄国农奴
19世纪中叶俄国与美国生铁产量对比表
国别项目 俄国 美国 比例
生铁 26万吨 385万吨 1:15
材料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世界史》
材料三:150多年前,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日本启蒙学者福泽谕吉当时出版了一些介绍西洋文明的书籍……日本另一学者井上馨提出要“化我国为欧洲帝国,化我人为欧洲国民”。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以武力推翻了幕府统治。不久,天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最终使日本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摘编自《世界通史》
材料四:1858年,他发表了一篇题为《裂开的房子》的演说,他把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形势并存的局面比喻为“一栋裂开的房子”。他说:“一栋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他的演说生动形象,表达了北方的要求,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要求,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吴于廑《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二简要分析19世纪中期俄国实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2分)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1分)
(2)据材料三,指出日本天皇进行这场改革的原因和影响。(2分)
(3)综合上述材料,俄国、日本的改革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1分)
(4)根据材料四,请你回答“一栋裂开的房子”指的是南北哪两种经济制度并存 材料中提到的“北方的要求”是指什么 (2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6分)
材料一 长期以来英国最贫困的兰开夏,到19世纪初成为最有活力的经济区。其重要城市曼彻斯特到1830年人口由原来的9.4万跃升到27万;纺织加工中心布莱德福在飞梭和珍妮机的推动下工厂产量增加600%。一些工人步入中产阶级行列,工业家的子女开始进入名牌大学。
——[美]科特金《全球城市史》
材料二 贝恩斯写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曼彻斯特、布莱德福、纽约等城市尽管存在着不可争议的丑恶、污染的天空和骇人听闻的贫民窟,但这里更是智慧摇篮的组成部分,这些智慧的发明正极大改善着人类的生活。
——[美]利斯《城市观察:1820-1940欧洲和美国的城市社会生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城市的变化(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2分)
(3)根据以上材料,简要分析贝恩斯对城市化的态度。(1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6分)
材料:一战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882年 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同盟的勺核心
1907年 随着英德矛盾的发展,英国调整政策,分别与法俄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
1914年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一战爆发
1916年 凡尔登战役历时约10个月,双方损失近百万人,有“绞肉机”“屠场”之称
英法对德的索姆河战役开始,双方损失130多万人
1917年 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中国向同盟国宣战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 德国投降,停战协议签署,一战结束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编制
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一战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材料中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一战史中的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主题:……
内容:(1)科学家:牛顿、达尔文
(2)文学巨匠: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
(3)音乐美术大师:贝多芬、梵高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南省南阳市重点学校2023-2024上学期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