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一年级联考
历史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考古发现,仰韶文化等黄河流域的农具主要是器身宽厚的石铲、石刀等,南方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等的农具则主要是骨耜,如河姆渡遗址出土骨耜多达200多件,数量众多。这说明( )
A. 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B. 当时南方农业比北方农业发达
C. 南北方同时跨入了文明社会 D. 早期文明受自然条件影响明显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中国)。根据材料“仰韶文化等黄河流域的农具主要是器身宽厚的石铲、石刀等,南方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等的农具则主要是骨耜”可知,黄河流域的农具主要是器身宽厚的石铲、石刀,南方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等的农具则主要是骨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流域由于地理环境,采石条件好,故多石制农具,南方流域没有便利的采石条件,农具多以骨制农具为主,这说明早期文明受自然条件影响明显,D项正确;本题宗旨为“早期文明与自然条件,”“多元一体特征”不符合材料宗旨,排除A项;材料主要展示南北方农具的不同,而“当时南方农业比北方农业发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南北方同时跨入了文明社会“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C项。故选D项。
2. 《周礼·地官》记载:当时官府按照土地的好坏,把村社内的土地分辨为上地、中地、下地三等,不同等级的土地相互搭配,定期“颁田”,即“换土易居”,重新分配土地。当时的这一做法( )
A. 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 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 体现了朴素的均平精神 D. 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周朝时期按照土地的好坏划分等级,不同等级的土地搭配在一起平均分配,所以体现了朴素的均平精神,C项正确;通过土地的分配并不能够加速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A项;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的是生产力的进步,排除B项;周朝时期奴隶制经济逐渐走向没落,没有再次得到繁荣,排除D项。故选C项。
3. “当中国陷入连年战乱的分裂时期,他力主推行一些主张,认为它们至少能为当时的统治阶层带去和平、满足、高尚品格与个人文化素质的发展……他确信,道德秩序是遍及整个宇宙世界的。”据此判断,“他”的“主张”包括( )
A. 无为而治 B. 恢复礼制 C. 严刑峻法 D. 兼爱非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材料所述的“他”指的是孔子,“当中国陷入连年战乱的分裂时期”指的是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诸侯纷争的春秋时期,“为当时的统治阶层带去……高尚品格与个人文化素质的发展”“确信,道德秩序是遍及整个宇宙世界的”指的是孔子强调仁和礼,主张统治者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结合所学,孔子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B项正确;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在政治上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排除A项;战国时期法家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排除C项;墨家的代表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排除D项。故选B项。
4. 汉朝在地方治理中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上计制度”,即“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上(报)其集(也作“籍”,户籍)簿”,并以之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主要依据。该制度( )
A. 增加了财政收入 B. 发展了地方经济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提高了官员素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材料描述了汉代的官员考核制度,当时称“上计”,每年底各县长官将户口统计、垦田与赋税数目、库藏数字、刑狱治安状况如实写在统计的簿册上,上报朝廷,作为考评地方官员的重要依据,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所述属于官员考核,无法增加财政收入和发展地方经济,排除A、B项;汉代官吏考核制度有利于规范官员的地方治理,无法提高官员素质,排除D项。故选C项。
5. 南北朝时,萧梁与北魏相继开展了祭祀用牲制度改革。梁武帝两次改革“牛牲”,先是要求祭祀用“大脯”取代整牛,随后又用“大饼”取代“大脯”;北魏孝文帝也规定“非郊天地、宗庙、社稷之祀,皆无用牲(整牛)。”这些改革反映出当时( )
A. 宗教信仰发生显著改变 B. 战乱导致牛的数量骤减
C. 南北制度改革相互影响 D. 农业生产被统治者重视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南北朝时期的统治者要求祭祀时不再使用牛,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中国古代,牛是农业生产重要的畜力,不使用牛进行祭祀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D项正确;南北朝时期的宗教信仰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排除A项;祭祀时不使用牛体现的是对农业的重视,当时的战乱并不一定导致牛的数量骤减,排除B项;萧梁和北魏开展祭祀用牲制度的改革主要是因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而非是因为相互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6. 唐中期逐渐形成以下惯例,如果皇帝对于中书门下的奏状不予批准,则其决议即作罢论(被废止);反之,皇帝的诏令,在一般情况下也要经过宰相会议讨论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才能正式生效。这一惯例的执行,意在( )
A. 提高中书门下的政治地位 B. 抑制皇权专制的过度发展
C. 提升三省六部的行政效率 D. 减少中枢机构的决策失误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唐朝时期。根据材料“如果皇帝对于中书门下的奏状不予批准,则其决议即作罢论(被废止);反之,皇帝的诏令,在一般情况下也要经过宰相会议讨论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才能正式生效。”及所学可知,唐朝政治决策遵循严格制度,多重商议后形成正式决策,集思广益,这有利于减少中枢机构的决策失误,D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中书门下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的结论,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原则上皇帝下发诏令不能绕过宰相,必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算合法,说明相权对皇权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并不是抑制皇权专制,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决策程序的问题,无法得出行政效率提高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7. 北宋初年,废除唐朝实行的科举“公荐”制度;宋太祖还规定凡食禄之家的子弟参加科举考试,一律需要复试,又规定官员子弟亲属应试,须另设考场,称“别头试”。这些政策意在( )
A. 完善官吏的选拔程序 B. 废除唐代科举的弊端
C. 维护官员的恩荫特权 D. 推动选官制度的公平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宋朝废除唐朝的科举“公荐”制度并规定食禄之家的子弟要参加科举考试,有利于推动选官制度的公平,D项正确;这些政策意在推动选官制度的公平,并未涉及官吏的选拔程序,排除A项;这些政策意在推动选官制度的公平,“废除唐代科举的弊端”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所述内容不是针对科举制本身,排除B项;宋朝废除唐朝实行的科举“公荐”制度并规定食禄之家的子弟要参加科举考试,并不属于维护官员的恩荫特权,排除C项。故选D项。
8. “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这说明元朝行省制( )
A. 导致地方分裂割据 B. 赋予地方较大权力
C. 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D. 属于最高行政机构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可知,行省是元朝的地方行政机构,行省拥有经济、政治、军事大权,聚集地方财富上交中央,因此地方权力相对较大,B项正确;根据材料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不会导致地方的分裂割据,排除A项;行省拥有经济、政治、军事大权,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制衡的关系,同时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更不能对中央的权力起到分权的作用,没有起到制衡的作用,排除C项;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省,而不是行省,排除D项。故选B项。
9. 明中后期,地主、文人、士子经商的现象日渐增多,他们儒贾兼业,并不以经商而降低身份……而一般的商人们,也常常凭借资财科举捐纳,跻身于官僚行列。这些现象表明当时( )
A.阶级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 科举制度弊端日益严重
C. 抑商观念受到现实冲击 D. 商人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中后期(中国)。据材料“地主、文人、士子经商的现象日渐增多,他们儒贾兼业,并不以经商而降低身份……而一般的商人们,也常常凭借资财科举捐纳,跻身于官僚行列”,可知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抑商观念受到现实冲击,C项正确;“根本变化”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地主、文人、士子经商的现象日渐增多,不是强调科举制的弊端严重,排除B项;材料为体现商人的文化素质,排除D项。故选C项。
10. “这个紧凑的小班子能迅速作出决定、提供快捷咨询且高度保密。由于效率卓著,它在战事结束后仍保存下来……”。据此判断,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尚书台 B. 政事堂 C. 枢密院 D. 军机处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清代(中国)。根据材料“小班子”“高度保密”“在战事结束后仍保存下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雍正帝为处理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军机处人员简单,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好,在西北军务结束之后保留下来,因此“它”指的是军机处,D项正确;尚书台、政事堂并未因为军务设立,排除A、B项;枢密院与材料“紧凑的小班子能迅速作出决定、提供快捷咨询且高度保密”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1. 1841年,丁拱辰《演炮图说》、郑复光《火轮船图说》、汪仲洋《铸炮说》各书相继刊行,是近代中国最早参酌西方技术的船炮专著;嘉兴县丞龚振麟甚至仿英国火轮战船并参酌西洋《车轮船图》,制成人力推动齿轮激水的战船。这些事件表明
A. 时势变化促使学者转向实学 B. 洋务企业开始发挥实际效益
C. 西方军事技术已经广泛输入 D. 当时中国炮船技术进步迅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841年”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中国正值鸦片战争,这一时势推动了中国学者由空谈转向实学,而材料“近代中国最早参酌西方技术的船炮专著”“嘉兴县丞龚振麟甚至仿英国火轮战船并参酌西洋《车轮船图》,制成人力推动齿轮激水的战船”正是学者转向实学的表现,故A项正确;洋务运动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排除B项;C项中“广泛输入”的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只是强调中国学者在著书立说,并不能说明当时中国炮船技术进步迅速,排除D项。故选A项。
12. “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前方部队一度进至河北保定……京师乱作一团,官绅及其家属纷纷出逃……(但)北伐军孤军深入开始陷入被动局面。”此次“北伐”
A. 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B. 威胁了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区
C. 打击了北洋军阀反动势力 D. 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北伐军”“进至河北保定”“京师乱作一团”“北伐军孤军深入开始陷入被动局面”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为彻底摧毁清政府,1853年太平军开始北伐,深入华北地区,严重威胁清朝统治中心地区,但由于孤军深入,最终被清政府粉碎。由此可见,太平军北伐与材料相吻合,故选B;朱元璋的“北伐”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朱元璋并非孤军深入,故排除A;国民革命军北伐打击了北洋军阀反动势力,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C;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排除D。
13. “以近代自然科学的引进与传播为核心内容。规模化、组织化的翻译西书活动则是成为其重要手段之一……译述和介绍西方书籍虽然内容浅近,但为知识界提供了一种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士林风气。”材料中的“其”代指
A. 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维新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该运动引进了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并且翻译西方书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维新运动的内容和特点,故选C;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排除A;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运动,而不是以翻译西书活动为重要手段,排除B;新文化运动侧重与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宣扬民主与科学,和“译述和介绍西方书籍虽然内容浅近”的描述不符,排除D。
14. 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该战之后签订了(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近代中国。严复所述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剪我最亲之藩属”指的是日本侵略朝鲜,迫使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陪都动摇”指的是日军入侵辽东半岛,威胁清政府的陪都沈阳,“夺我最坚之海口”指的是日军攻占旅顺口,“威海之海军大替”指的是日军在山东半岛登陆,摧毁了北洋舰队基地 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结合所学,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C项正确;1840年6月,英国发动对华侵略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没有侵夺中国藩属、导致威海的海军覆灭的情况,排除A项;1856年,英、法两国对中 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北 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没有导致威海的海军覆灭的情况,排除B项;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被迫与组成联军的8国及西班牙、 荷兰、比利时3国共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没有导致威海的海军覆灭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15. “前一本书,在卫护孔子的名义下把封建主义者历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某些经典宣布为伪造的文献;后一本书把孔子打扮成好像是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平等观念的倡导者。”这两本书的作者( )
A. 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B. 批判专制制度提倡维新变法
C. 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目标 D. 指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通过材料中的“把封建主义者历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某些经典宣布为伪造的文献”,可知这一部书是《新学伪经考》;从“把本来偏于保守的孔子打扮成满怀进取精神,提倡民主思想、平等观念的人”,可知这部书是《孔子改制考》。这两部书的作者都是康有为,属于资产阶级,其目的是学习西方制度,提倡维新变法,B项正确;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是林则徐与魏源,排除A项;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目标是孙中山,排除C项;“指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是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排除D项。故选B项。
16. "10月12日,革湖广总督瑞激职,仍令待罪图功,命陆军大臣荫昌速督陆军两镇赴鄂。另饬令萨镇冰统海军,程允和统长江水师,既日赴援。"这一系列命令应对的是
A. 太平军欲进攻湖北 B. 英法联军逼近京师
C.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D. 革命军已光复武昌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0月12日”“革湖广总督瑞激职”“命陆军大臣荫昌速督陆军两镇赴鄂”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系列命令应对的是1911年10月10日发生在武昌的辛亥革命,故D项正确;ABC三项和材料“荫昌”“瑞激”等人物不符,排除。故选D项。
17. “北京的军阀政府签署了确认日本在山东地位的密约。中国年轻有为的外交官的观点未被采纳,中国公众表现出出乎意料的焦虑不安。”这种“焦虑不安”直接演化为
A. 反割台斗争 B. 国民大革命
C. 五四运动 D. 抗日救亡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北京军阀政府签署了确认日本在山东地位的密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史实,这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发生,故C项正确;反割台斗争是再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后,故A项错误;国民大革命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故B项错误;抗日救亡运动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之间也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北京的军阀政府签署了确认日本在山东地位的密约”,学生应该可以联系到五四运动的背景相关知识,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8. 鲁迅曾指出:“最初,文学革命者的要求是人性的解放……大约几年之后,阶级意识觉醒起来,前进的作家就都成了革命文学家。”对这一转变起到明确推动作用的是( )
A.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 文学革命论的提倡
C. 民主与科学的普及 D.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文学革命从要求人性解放到主张阶级革命,主要原因是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了文学革命的深入发展,A项正确;“文学革命论的提倡”只是材料的表象,并不是推动材料转变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材料转变起到明确推动作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不是民主与科学的普及,排除C项;文学革命包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19. 1921年中共“一大”明确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的革命目标。次年,中共“二大”提出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民主革命纲领。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
A. 注重立足国情做出决策 B. 形成了坚强的领导集体
C. 寻求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 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二大制定的最低民主革命纲领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相对一大的目标是符合实际情况的,A正确;BC与材料无关,排除;D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道路开辟后,排除。故选A。
20. 1924年孙中山指出:“1911年的革命虽号成功,而革命政府所能实际表现者,仅仅为民族解放主义。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由此,孙中山认为( )
A. 辛亥革命取得完全胜利 B. 革命成功是革命派斗争的结果
C. 必须要进行反帝反封建 D. 革命政府表现符合当时情势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924年的中国。根据材料“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及所学可知,孙中山认识到没有彻底反帝反封建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故必须坚决进行反帝反封建,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孙中山认识到了辛亥革命的失败之处,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革命派斗争的妥协,排除B项;材料未强调革命政府的表现与当时情势的关系,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5分,共计4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 唐统一全国后,承隋之制,地方政区最初仍为州(郡)县二级制。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李渊“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然天下初定,权置州郡颇多”。较多的州级政区必然要多设官吏,不仅增加唐王朝经济负担,而且不易管理。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划分全国为十道监察区域,对州县长官进行监察。每道置采访使,下到各州县依照“六条”进行监察,采访使不设固定治所,监察有一定期限。唐初还规定,采访使监察时“若能抗笔直辞,不惮权豪,仁恕为怀,黜陟咸当,别加奖擢,优以名器”。此外,太宗还大规模压缩了地方一级行政组织基数并将地方最高长官州刺史名字记于屏风之上,“坐卧恒看”,得其才否优劣之状“辄疏之下方”,作为升降废置的参考。唐前期地方行政区划的整治改革,切中时弊,措施得当,基本理顺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地方行政区划的混乱局面。
——摘编自许正文《论隋代及唐前期的政区整治与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初地方行政区管理整治与改革的原因及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初地方行政区管理整治与改革的意义。
【答案】(1)原因:一级行政区数量众多,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提高行政效率,同时增加了政府负担。
内容:将全国划为十道监察区,设置采访使,以加强监察地方政府;重视采访使的正直秉公执法的品行;重视地方官的聘用和升迁管理,重用德才兼备的人担任地方刺史;
(2)基本理顺了地方行政区划,强化了吏治管理,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减少了行政经费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原因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唐初。第一小问是原因题,据材料“然天下初定,权置州郡颇多”“较多的州级政区必然要多设官吏,不仅增加唐王朝经济负担,而且不易管理”可知,一级行政区数量众多,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提高行政效率,同时增加了政府负担。第二小问是内容,据材料“唐太宗划分全国为十道监察区域,对州县长官进行监察。每道置采访使,下到各州县依照‘六条’进行监察,采访使不设固定治所,监察有一定期限”可知,将全国划为十道监察区,设置采访使,以加强监察地方政府;据材料“唐初还规定,采访使监察时‘若能抗笔直辞,不惮权豪,仁恕为怀,黜陟咸当,别加奖擢,优以名器’”可知,重视采访使的正直秉公执法的品行;据材料“太宗还大规模压缩了地方一级行政组织基数并将地方最高长官州刺史名字记于屏风之上,‘坐卧恒看’,得其才否优劣之状‘辄疏之下方’,作为升降废置的参考”可知,重视地方官的聘用和升迁管理,重用德才兼备的人担任地方刺史。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唐初。据材料“唐前期地方行政区划的整治改革,切中时弊,措施得当,基本理顺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地方行政区划的混乱局面”可知,基本理顺了地方行政区划,强化了吏治管理,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据材料“较多的州级政区必然要多设官吏,不仅增加唐王朝经济负担,而且不易管理”可知,减少了行政经费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结合所学从对后世地方行政管理的借鉴角度分析。
22.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人数甲于五洲;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
材料二 夫计划之确切,组织之严密,技术之专精,会计之优良,以及一切管理之科学化,固为经营工业应备诸条件……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例如上海之我国纺纱业与缫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仍至渺茫。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
——陈翰笙《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
完成以下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外洋”富强的关键所在并归纳作者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作者践行其主张的实践一例。
(2)据材料二、归纳民族工业发展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工业“前途渺茫”的根源。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工业发展与社会条件的关系。
【答案】(1)关键:工业。
主张:发展工业以富国御侮(或实业救国)。
实例:创办大生纱厂;或,创办轮船、面粉、冶铁、银行等现代企业等。
(2)条件:科学管理,严密组织,先进技术等;社会基础(或条件)。
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3)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工业是促进社会发展、实现民族独立的关键因素;社会条件的改善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为特点、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近代中国。
关键:根据材料“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可知工业。
主张:根据材料“中国人数甲于五洲;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可知,发展工业以富国御侮(或实业救国)。
实例:结合所学张謇创办的企业可知,创办大生纱厂;或,创办轮船、面粉、冶铁、银行等现代企业等。
【小问2详解】
本题为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近代中国。
条件:根据材料“计划之确切,组织之严密,技术之专精,会计之优良,以及一切管理之科学化”可知,科学管理,严密组织,先进技术等。
根源: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可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小问3详解】
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近代中国。
关系:结合所学近代工业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可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工业是促进社会发展、实现民族独立的关键因素;社会条件的改善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2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国内各舆论一致提倡……社会逐蒙绝大之影响……推原其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为爱国之运动。
——《孙中山全集·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所以具有这种性质,是在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进一步的发展……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 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点,而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则比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更广大和更觉悟。然而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
——毛泽东《五四运动》
材料四 但是在1911年以前,即使是革命者基本上也没有想到群众组织是政治力量的一个来源(多少有些可疑的他们与秘密会社的合作除外)。我们可以设想,就某种意义说,文人新的西方的观念扩大了而不是缩小了他们与群众的距离,增强了他们那种平民百姓是沉沦于无知和消极状态的无能群氓的观念……五四时期的青年普遍都有民族主义的政治热情(这是一种压倒所有意识形态差别的热情),孙逸仙及其追随者是能更好利用这种热情的集团之一。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完成下列要求
(1)概括材料一中孙中山有关五四运动扩展原因的观点。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判断其持此观点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主要目标及其斗争结果。
(3)分别指出材料三和材料一、材料四对五四运动认识的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逸仙及其追随者”是怎样“利用这种热情的”。
(4)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1)观点:五四运动扩展是由于少数出版界知识分子的提倡。不恰当。五四运动扩展的真正原因有: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剧;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十月革命的影响;北洋军阀政府卖国、镇压爱国运动引起民众反对;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激发了民众的民族意识等。
(2)收回山东半岛(反对列强把山东权益转交给日本)惩办亲日派卖国贼。解救了被捕的爱国学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罢免亲日派卖国贼职务。
(3)知识分子推动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促成知识分子和群众相结合。将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发动国民革命运动;北伐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沉重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4)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封建的爱国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知识分子队伍更广大和觉悟更高。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为特点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国内各舆论一致提倡……社会逐蒙绝大之影响……推原其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为爱国之运动”可知,五四运动扩展是由于少数出版界知识分子的提倡。第二小问恰当与否及理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观点不恰当。五四运动扩展的真正原因有:根据材料“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可知,五四运动的背景之一是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剧;根据材料“五四运动所以具有这种性质,是在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进一步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根据材料“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洋军阀政府卖国、镇压爱国运动引起民众反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激发了民众的民族意识等。
【小问2详解】
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1919年(中国)。第一小问主要目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的主要目标是收回山东半岛(反对列强把山东权益转交给日本)、惩办亲日派卖国贼。第二小问结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解救了被捕的爱国学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罢免亲日派卖国贼职务。
【小问3详解】
本题为对比类、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第一小问相同点:根据材料“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五四时期的青年普遍都有民族主义的政治热情(这是一种压倒所有意识形态差别的热情)”可知,知识分子推动五四运动;根据材料“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则比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更广大和更觉悟。然而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可知,五四运动促成知识分子和群众相结合。第二小问利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动国民革命运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伐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沉重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小问4详解】
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封建的爱国运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中,知识分子队伍更广大和觉悟更高。
12026届高一年级联考
历史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考古发现,仰韶文化等黄河流域的农具主要是器身宽厚的石铲、石刀等,南方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等的农具则主要是骨耜,如河姆渡遗址出土骨耜多达200多件,数量众多。这说明( )
A. 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B. 当时南方农业比北方农业发达
C. 南北方同时跨入了文明社会 D. 早期文明受自然条件影响明显
2. 《周礼·地官》记载:当时官府按照土地的好坏,把村社内的土地分辨为上地、中地、下地三等,不同等级的土地相互搭配,定期“颁田”,即“换土易居”,重新分配土地。当时的这一做法( )
A. 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 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 体现了朴素的均平精神 D. 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3. “当中国陷入连年战乱的分裂时期,他力主推行一些主张,认为它们至少能为当时的统治阶层带去和平、满足、高尚品格与个人文化素质的发展……他确信,道德秩序是遍及整个宇宙世界的。”据此判断,“他”的“主张”包括( )
A. 无为而治 B. 恢复礼制 C. 严刑峻法 D. 兼爱非攻
4. 汉朝在地方治理中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上计制度”,即“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上(报)其集(也作“籍”,户籍)簿”,并以之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主要依据。该制度( )
A. 增加了财政收入 B. 发展了地方经济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提高了官员素质
5. 南北朝时,萧梁与北魏相继开展了祭祀用牲制度改革。梁武帝两次改革“牛牲”,先是要求祭祀用“大脯”取代整牛,随后又用“大饼”取代“大脯”;北魏孝文帝也规定“非郊天地、宗庙、社稷之祀,皆无用牲(整牛)。”这些改革反映出当时( )
A. 宗教信仰发生显著改变 B. 战乱导致牛的数量骤减
C. 南北制度改革相互影响 D. 农业生产被统治者重视
6. 唐中期逐渐形成以下惯例,如果皇帝对于中书门下的奏状不予批准,则其决议即作罢论(被废止);反之,皇帝的诏令,在一般情况下也要经过宰相会议讨论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才能正式生效。这一惯例的执行,意在( )
A. 提高中书门下的政治地位 B. 抑制皇权专制的过度发展
C. 提升三省六部的行政效率 D. 减少中枢机构的决策失误
7. 北宋初年,废除唐朝实行的科举“公荐”制度;宋太祖还规定凡食禄之家的子弟参加科举考试,一律需要复试,又规定官员子弟亲属应试,须另设考场,称“别头试”。这些政策意在( )
A. 完善官吏的选拔程序 B. 废除唐代科举的弊端
C. 维护官员的恩荫特权 D. 推动选官制度的公平
8. “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这说明元朝行省制( )
A. 导致地方分裂割据 B. 赋予地方较大权力
C. 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D. 属于最高行政机构
9. 明中后期,地主、文人、士子经商的现象日渐增多,他们儒贾兼业,并不以经商而降低身份……而一般的商人们,也常常凭借资财科举捐纳,跻身于官僚行列。这些现象表明当时( )
A. 阶级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 科举制度弊端日益严重
C. 抑商观念受到现实冲击 D. 商人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10. “这个紧凑的小班子能迅速作出决定、提供快捷咨询且高度保密。由于效率卓著,它在战事结束后仍保存下来……”。据此判断,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尚书台 B. 政事堂 C. 枢密院 D. 军机处
11. 1841年,丁拱辰《演炮图说》、郑复光《火轮船图说》、汪仲洋《铸炮说》各书相继刊行,是近代中国最早参酌西方技术的船炮专著;嘉兴县丞龚振麟甚至仿英国火轮战船并参酌西洋《车轮船图》,制成人力推动齿轮激水的战船。这些事件表明( )
A. 时势变化促使学者转向实学 B. 洋务企业开始发挥实际效益
C. 西方军事技术已经广泛输入 D. 当时中国炮船技术进步迅速
12. “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前方部队一度进至河北保定……京师乱作一团,官绅及其家属纷纷出逃……(但)北伐军孤军深入开始陷入被动局面。”此次“北伐”( )
A. 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B. 威胁了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区
C. 打击了北洋军阀反动势力 D. 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13. “以近代自然科学的引进与传播为核心内容。规模化、组织化的翻译西书活动则是成为其重要手段之一……译述和介绍西方书籍虽然内容浅近,但为知识界提供了一种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士林风气。”材料中的“其”代指( )
A. 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维新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14. 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该战之后签订了(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5. “前一本书,在卫护孔子的名义下把封建主义者历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某些经典宣布为伪造的文献;后一本书把孔子打扮成好像是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平等观念的倡导者。”这两本书的作者( )
A. 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B. 批判专制制度提倡维新变法
C. 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目标 D. 指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16. "10月12日,革湖广总督瑞激职,仍令待罪图功,命陆军大臣荫昌速督陆军两镇赴鄂。另饬令萨镇冰统海军,程允和统长江水师,既日赴援。"这一系列命令应对的是( )
A. 太平军欲进攻湖北 B. 英法联军逼近京师
C.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D. 革命军已光复武昌
17. “北京军阀政府签署了确认日本在山东地位的密约。中国年轻有为的外交官的观点未被采纳,中国公众表现出出乎意料的焦虑不安。”这种“焦虑不安”直接演化为( )
A. 反割台斗争 B. 国民大革命
C. 五四运动 D. 抗日救亡运动
18. 鲁迅曾指出:“最初,文学革命者的要求是人性的解放……大约几年之后,阶级意识觉醒起来,前进的作家就都成了革命文学家。”对这一转变起到明确推动作用的是( )
A. 马克思主义传播 B. 文学革命论的提倡
C. 民主与科学的普及 D.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19. 1921年中共“一大”明确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的革命目标。次年,中共“二大”提出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民主革命纲领。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 )
A. 注重立足国情做出决策 B. 形成了坚强的领导集体
C. 寻求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 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20. 1924年孙中山指出:“1911年的革命虽号成功,而革命政府所能实际表现者,仅仅为民族解放主义。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由此,孙中山认为( )
A. 辛亥革命取得完全胜利 B. 革命成功是革命派斗争的结果
C. 必须要进行反帝反封建 D. 革命政府的表现符合当时情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5分,共计4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 唐统一全国后,承隋之制,地方政区最初仍为州(郡)县二级制。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李渊“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然天下初定,权置州郡颇多”。较多的州级政区必然要多设官吏,不仅增加唐王朝经济负担,而且不易管理。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划分全国为十道监察区域,对州县长官进行监察。每道置采访使,下到各州县依照“六条”进行监察,采访使不设固定治所,监察有一定期限。唐初还规定,采访使监察时“若能抗笔直辞,不惮权豪,仁恕为怀,黜陟咸当,别加奖擢,优以名器”。此外,太宗还大规模压缩了地方一级行政组织基数并将地方最高长官州刺史名字记于屏风之上,“坐卧恒看”,得其才否优劣之状“辄疏之下方”,作为升降废置的参考。唐前期地方行政区划的整治改革,切中时弊,措施得当,基本理顺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地方行政区划的混乱局面。
——摘编自许正文《论隋代及唐前期的政区整治与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初地方行政区管理整治与改革的原因及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初地方行政区管理整治与改革的意义。
22.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人数甲于五洲;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
材料二 夫计划之确切,组织之严密,技术之专精,会计之优良,以及一切管理之科学化,固为经营工业应备诸条件……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例如上海之我国纺纱业与缫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仍至渺茫。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
——陈翰笙《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
完成以下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外洋”富强的关键所在并归纳作者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作者践行其主张的实践一例。
(2)据材料二、归纳民族工业发展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工业“前途渺茫”的根源。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工业发展与社会条件的关系。
2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国内各舆论一致提倡……社会逐蒙绝大之影响……推原其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为爱国之运动。
——《孙中山全集·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所以具有这种性质,是在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进一步的发展……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 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点,而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则比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更广大和更觉悟。然而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
——毛泽东《五四运动》
材料四 但是在1911年以前,即使是革命者基本上也没有想到群众组织是政治力量的一个来源(多少有些可疑的他们与秘密会社的合作除外)。我们可以设想,就某种意义说,文人新的西方的观念扩大了而不是缩小了他们与群众的距离,增强了他们那种平民百姓是沉沦于无知和消极状态的无能群氓的观念……五四时期的青年普遍都有民族主义的政治热情(这是一种压倒所有意识形态差别的热情),孙逸仙及其追随者是能更好利用这种热情的集团之一。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完成下列要求
(1)概括材料一中孙中山有关五四运动扩展原因的观点。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判断其持此观点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主要目标及其斗争结果。
(3)分别指出材料三和材料一、材料四对五四运动的认识的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逸仙及其追随者”是怎样“利用这种热情的”。
(4)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