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12月选考科目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读图阅史,把握时空。下图是新石器时代部分文化遗址分布图。下列各项中,信息解读正确是( )
A. ①处出土精美玉器,还出现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B. ②处典型器物是黑陶,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C. ③处居民最早种植水稻,并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
D. ④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水稻为主要栽培作物.
2. “秦汉时期,它位居上卿,银印青绶,职掌副丞相,秩二千石。”下列关于“它”说法正确的是( )
A. 掌管图籍、文书,最高监察官 B. 最高武官,掌军事
C. 掌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权力 D. 执行机构,长官尚书令
3. 北魏在均田制的实施过程中,荫附户问题突出。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冲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应效法古制,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三年无过失者则升一等”。多数农民拥护新制度,“于是海内安之”。据此推断,三长制的推行( )
A. 是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 B. 有利于加强国家的基层治理
C. 加速了北方的民族交融趋势 D. 促进了租庸调制的广泛推广
4. 《资治通鉴》记载:“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赋税制度的产生处于同一朝代的有( )
①当铺取得合法地位,成为独立金融机构 ②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负责民族事务
③出现了类似于现代汇票的“飞钱” ④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 鸦片战争后的谈判中,“负责交涉条约的人如伊里布、耆英,黄恩彤诸人知道战前广东地方官吏的苛捐杂税是引起战争原因之一……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负交涉责任者计算以后海关的收入比以前还要多,所以他们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这反映出当时
A. 部分官员思想认识较为开明 B. 官僚阶层缺乏近代外交观念
C. 经世致用的新思想较为流行 D. 协定关税利于增加政府收入
6. 孙中山在庆祝《民报》的纪元节的大会上说:“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法兰西大革命及俄罗斯革命,本没有种族问题,却纯是政治问题;法兰西民主政体已经成立,俄罗斯虚无党也终要达这目的。中国革命之后,这种政体最为相宜,这也是人人晓得的。”这种政体( )
A. 符合近代民权主义理论 B. 开始了政党政治尝试
C. 是君主专制政体的延续 D. 直接导致辛亥革命失败
7.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评价中共的某次会议:“在中国革命处于严重危机的情况下,会议及时制定出继续进行革命的新方针,使党在政治上大进了一步。……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位于如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新中国成立初期,故宫博物馆进行了陈列改革,将满清帝后的生活资料及享用服饰与农民的生活用品采取对比陈设的形式,以突出阶级压迫和物质生活上的差异。这次改革( )
A. 凸显了故宫文物丰富性
B. 增强了群众对新政权的认同
C. 确立了故宫的教育功能
D. 实现了博物馆管理的现代化
9. 1979年9月,我国决定将农业事业费和支援社队的支出在国家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逐步高到8%左右;对农业的贷款,从现在起到1985年,要比过去增长1倍以上。这一决定
A. 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B. 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
C. 强化了人民公社管理体制 D. 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0. 如图为一种古代文字中“吃”“大麦”的书写形式,与这种文字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曾在古代阿兹特克地区流行 ②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③儒略历使用该种文字记载 ④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1. 英国人麦杜思于1847年出版的《中国札记》,目的就是呼吁建立起向全体国民开放的竞争性考试制度。他认为:“应该像中国近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实行科举制那样,只有考试合格者才能获准在英国三大行政部门各个分支机构任职。”麦杜思设想的“竞争性考试制度”( )
①受到中国科举制的启发 ②英国最初尝试于东印度公司
③克里米亚战争后在英国正式建立 ④导致国家财政负担沉重、效率低下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③④
12. 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城市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发展让市民生活更美好。下列与之相关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有( )
①19世纪以来,钢铁管道应用于水网建设
②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
③19世纪下半叶,德国人发明了电梯,便捷了人们的生活
④19世纪70年代,钢筋混凝土技术首次运用于比利时的住宅项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同时亚非拉人民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如表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概况表。表格信息反映出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
拉丁美洲独立 亚洲觉醒 非洲抗争
主要途径 独立战争 民主革命 武装斗争
主要反抗对象 西班牙、葡萄牙 英国 英国、意大利等
领导阶级 大地产主 民族资产阶级 政党、宗教、皇帝等
A. 英国是占有殖民地最广阔的国家 B. 亚洲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C. 民族解放运动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 拉美走上了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
14. 观察下表,下列对苏联(俄)四个阶段钢铁工业发展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 ②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
C. ③通过租让制引入外国资本 D. ④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
15. 欧盟是一个结合政治和经济实体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欧盟的目标是“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的空间来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并建立一个最终将实施统一货币的经济和货币联盟,以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平衡发展”和“通过实施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发扬联盟的个性”。以下对欧盟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 ②是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重要因素
③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④是当今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6. 辽圣宗曾多次重九登高,“赐群臣菊花酒”,以后相沿不改;西夏第二位皇帝李谅祚即位后,“遵大汉礼仪以更蕃俗,求中朝典册用仰华风”。这两则史料可以说明( )
A. 大一统政治局面形成 B. 民族政权实现礼法结合
C. 华夏认同浸润国家治理 D. 中华文化推崇经世致用
17. 有学者认为:“罗马的贵族奴隶主阶级,从掠夺战争中得到了大量的财富和土地,尤其是奴隶。他们组织奴隶制大庄园,生产谷物、经济作物或者经营蓄牧业……充足的供给加强了其军事实力,进一步使得古罗马的扩张战争的胜利消息频传。”据此可说明( )
①对外战争使罗马小农经济逐渐破产 ②战俘是罗马劳动力的重要来源
③奴隶制庄园是罗马主要的劳作方式 ④对外战争促进了罗马农业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8. 如图为舒高第的个人简介,他的经历折射出当时( )
舒高第,浙江镇海人。1859年留学美国,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77年任上海广方言馆英文教习,1878年舒高第兼任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翻译。他翻译的图书多达25种,包括军事类9部,医学类6部,矿冶类5部,农学类2部,政治类1部,航海类1部,铁路建造类1部。
A. 洋务运动留学取得成效 B. 制度变革成为社会诉求
C. 个人发展融入时代主题 D. 国人救亡意识日益高涨
19.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指出:“在英国,革命以前和革命以后的制度之间的继承关系,地主和资本家之间的妥协,表现在……被虔诚地保存下来这方面。在法国,革命同过去的传统完全决裂。它扫清了封建制度的最后遗迹,并且在民法典中把古代罗马法……巧妙地运用于现代的资本主义条件……”由此可见,恩格斯评价英法两国革命的历史标准是基于( )
A. 法律制度完备 B. 思想解放程度 C. 工业水平高低 D. 社会形态演进
20. “中国往往是大帆船贸易货物的主要来源,就新西班牙(墨西哥及其附近广大地区)的人民来说,大帆船就是中国船,____就是中国与墨西哥之间的转运站,作为大帆船贸易的最重要商品的中国丝货,都以它为集散地而横渡太平洋。”____在如图中的位置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1. 有学者论及“记忆被曲解”的现象,指出“一贯型和善变型指的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观念,重新塑造或美化自己过去的经历。事后聪明型指的是人们用现在的知识去分析过去的事情。唯我型是说在对现实的感知和对记忆的精心编排上,自我扮演着重要角色。模板型指的是记忆在人们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人们对这种影响未必很清楚。”该现象对史学研究的启示是( )
A. 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
B. 对史料的辨析应该注重去伪与存真
C. 个人回忆存在美化自我的价值取向
D. 史家务使头脑有如明镜,清光如洗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2题20分,第23题20分,第24题12分,共52分)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曾侯乙编钟于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青铜礼乐重器。两周时期,礼乐制度发达,钟文化也蔚为大观,曾侯乙编钟正是这种礼乐文化集大成的产物。编钟的铸制集中反映了范铸技术的新水平。全套编钟共65件,钟架长7.48米、高2.65米,钟体总重量达2500多公斤,是名副其实的编钟之王。编钟及钟架、钟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称得上是中国最早的音律学专著。对编钟的研究,印证了七声音阶、十二律、十二个半音体系、一钟双音、和声概念在中国先秦的存在。同时,这些文字也是楚系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书法总体偏于美术化,是南方花体篆书的典型。
——摘编自刘玉堂、张硕《文化史视野下的曾侯乙编钟》
材料二 在唐宋时期。家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重视,出现了家训的范式,并且在方法上、形式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相对系统的家法和族规,从而家训开始以一种系统化的形态出现。同时儒学的重新整合和复兴,为唐宋时期家训的理论化奠定了思想基础。……新儒学的出现,使唐宋家训开始理论化,从而为唐宋家训由上而下的系统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
——摘编自陈志勇《唐宋家训发展演变模式探析》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将鸦片战争以来国人追求思想解放的潮流提升到了“对传统求解放”这样更加自觉和深刻的层面上来。同时,长期积累的盲从西方的非理性倾向也被放大了。“对西方求解放”这一新的诉求的提出,不仅是欧战后西方现代思潮变动的影响所致,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对自身的可贵超越。
——摘自郑师渠《完整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内涵》
(1)根据材料一、概括曾侯乙编钟所体现的中华文化元素。结合所学,指出商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史料价值并简述该时期青铜铸造业发展概况。
(2)根据材料二、简要指出唐宋时期家训呈现的新特征。结合所学,分析“新儒学”对宋朝基层教化所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传统求解放”和“对西方求解放”的主要表现,并分析新文化运动实现“可贵超越”的原因。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坤舆万国全图》是明万历年间利玛窦和李之藻合作绘制的世界地图,通幅纵168.7厘来,横380.2厘米,全图完全用中文标注地名。主图为椭圆形的世界地图,包括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南极洲以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此外,还附有一些小幅的天文图和地理图,例如天地仪图、日月食图等。主图采用了16世纪世界地图编绘时流行的椭圆投影,大洲轮廓与实际海陆轮廓基本一致,但中国、美洲的经度误差较大,并且改变了欧洲以本初子午线置于地图中央的传统,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地图中央,迎合了当时中国“天下中心”的观念。图中的中国部分,主要参考了《大明一统志》中的附图以及《广舆图》《古今形胜之图》等中国地图。
——摘编自故宫博物院《图文天下——明清舆地学要籍》等
材料二 对于中世纪前期的法国人来说,世界上只存在希伯来语、希腊语和拉丁语,它们都是《圣经》所使用的语言。相比之下,只适用于以巴黎为中心的法兰西岛范围之内的法语,只是一个小的支流,属于方言土语。1330年,巴黎的法兰西岛方言被腓力六世指定为国王语言,王权所在地巴黎的地区方言演变成具有高于其他方言地位的共同日常交际用语。法国在路易十四之后发展成为欧洲强权,18世纪欧洲各国贵族也欣赏法国贵族的生活方式,法语变成欧洲各国的宫廷语言。如1714年《拉斯塔特条约》签订以后,欧洲的一切国际条约都以法语书写为主。
——摘编自陈文海《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国家——法国中世纪后期语言文化的民族化进程探析》
材料三 二战后,法国追随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新中国支持越南人民抗击法国的解放战争取得胜利。1954年中法两国总理首次会晤,打开了两国关系的新起点。进入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中法关系迎来历史性转折。1963年,正值中法两国核武器试验最关键的时候,《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共同声明在伦敦、莫斯科和华盛顿签署,这加速了两国接触。同时,毛泽东多次强调争取“间接同盟军”的重要性并重新解释他的中间地带思想。1964年1月,中法发布联合公报建交。
——摘编自张锡昌《影响世界格局的“外交核爆炸”》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坤舆万国全图》绘制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该图具备这些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法语的“民族化进程”,并分析法语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法两国由敌对到建交的原因,并用一句话概括中法建交对新中国外交局面的意义。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20—1948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与世界工业生产增长率比较表
时段 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 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
1820—1840年 2.81 2.9
1840—1860年 484 3.5
1860—1870年 5.53 2.9
1870—1900年 3.2 3.7
1900—1913年 3.7 4.2
1913—1929年 0.7 2.7
1929—1938年 1.2 2.0
1938—1948年 0.0 4.1
——摘编自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一个时段,自拟论题,对影响世界贸易增长率的主要因素加以分析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论证充分)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读图阅史,把握时空。下图是新石器时代部分文化遗址分布图。下列各项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①处出土精美玉器,还出现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B. ②处典型器物是黑陶,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C. ③处居民最早种植水稻,并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
D. ④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水稻为主要栽培作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①是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出土精美玉器,还出现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A项正确;②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典型器物是彩陶,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排除B项。③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排除C项;④是长江 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典型器物是黑陶,以水稻为主要栽培作物,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排除D项。故选A项。
2. “秦汉时期,它位居上卿,银印青绶,职掌副丞相,秩二千石。”下列关于“它”说法正确的是( )
A. 掌管图籍、文书,最高监察官 B. 最高武官,掌军事
C. 掌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权力 D. 执行机构,长官尚书令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秦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秦汉时期,它位居上卿,银印青绶,职掌副丞相,秩二千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的御史是副丞相,其职掌图籍、文书,最高监察官,A项正确;太尉是最高武官,掌军事,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的御史大夫并不掌握财政大权,排除C项;尚书令在秦汉时期的品轶并不高,排除D项。故选A项。
3. 北魏在均田制的实施过程中,荫附户问题突出。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冲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应效法古制,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三年无过失者则升一等”。多数农民拥护新制度,“于是海内安之”。据此推断,三长制的推行( )
A. 是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 B. 有利于加强国家的基层治理
C. 加速了北方的民族交融趋势 D. 促进了租庸调制的广泛推广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北魏(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孝文帝为了打击荫附户问题,实行三长制,采取邻里党的方式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得到了农民的拥护,说明三长制有利于加强国家的基层治理,B项正确;三长制属于基层组织,不属于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排除A项;三长制主要解决的是荫附户问题,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C项;租庸调制是唐朝实行的赋税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4. 《资治通鉴》记载:“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赋税制度的产生处于同一朝代的有( )
①当铺取得合法地位,成为独立金融机构 ②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负责民族事务
③出现了类似于现代汇票的“飞钱” ④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两税法,唐中期以来,为解决财政困难而实行的赋税制度。“当铺取得合法地位,成为独立金融机构”,“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飞钱”,“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都是唐朝的,①②③④正确,D项正确;A、B、C三项概括不全,排除。故选D项。
5. 鸦片战争后的谈判中,“负责交涉条约的人如伊里布、耆英,黄恩彤诸人知道战前广东地方官吏的苛捐杂税是引起战争原因之一……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负交涉责任者计算以后海关的收入比以前还要多,所以他们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这反映出当时
A. 部分官员思想认识较为开明 B. 官僚阶层缺乏近代外交观念
C. 经世致用的新思想较为流行 D. 协定关税利于增加政府收入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负交涉责任者计算以后海关的收入比以前还要多……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可知,对协定关税的不平等条款,清朝一些官员还认为是外交成功,说明清朝官僚阶层缺乏近代外交观念,并非思想认识开明,故选B,排除A;材料与经世致用思想无关,排除C;海关的收入比以前还要多,并非协定关税执行的结果,这和商品贸易数量增加关系重大,排除D。
【点睛】
6. 孙中山在庆祝《民报》的纪元节的大会上说:“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法兰西大革命及俄罗斯革命,本没有种族问题,却纯是政治问题;法兰西民主政体已经成立,俄罗斯虚无党也终要达这目的。中国革命之后,这种政体最为相宜,这也是人人晓得的。”这种政体( )
A. 符合近代民权主义理论 B. 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
C. 是君主专制政体的延续 D. 直接导致辛亥革命失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根据材料“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可知,孙中山反对的是君主制,同时其认可法国的民主政体,这种政体符合近代民权主义理论,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论证革命的正当性和政体的合理性,而非强调政党政治,排除B项;孙中山主张建立的是共和政体,这并未君主专制的延续,排除C项;辛亥革命的失败并未孙中山提倡的共和政体导致的,排除D项。故选A项。
7.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评价中共的某次会议:“在中国革命处于严重危机的情况下,会议及时制定出继续进行革命的新方针,使党在政治上大进了一步。……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位于如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由“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结合所学可知,该次会议是八七会议,召开地点是湖北汉口,位于图中的①处,A项正确;②位于广西,③位于湖南,④位于江西,排除BCD项。故选A项。
8. 新中国成立初期,故宫博物馆进行了陈列改革,将满清帝后的生活资料及享用服饰与农民的生活用品采取对比陈设的形式,以突出阶级压迫和物质生活上的差异。这次改革( )
A. 凸显了故宫文物丰富性
B. 增强了群众对新政权的认同
C. 确立了故宫的教育功能
D. 实现了博物馆管理的现代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将满清帝后的生活资料及享用服饰与农民的生活用品采取对比陈设的形式,以突出阶级压迫和物质生活上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剥削阶级与劳动人民生活的对比,可以凸显中国共产党建立新政权的正当性、人民性、正义性,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需要巩固人民政权的情况下,增强群众对新政权的认同,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用陈列形式突出阶级性,与文物丰富性无关,排除A项;故宫本身就具有教育职能,但差异是教育的倾向性不同,不能说确立故宫的教育功能,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初期博物馆管理并未实现现代化,排除D项。故选B项。
9. 1979年9月,我国决定将农业事业费和支援社队的支出在国家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逐步高到8%左右;对农业的贷款,从现在起到1985年,要比过去增长1倍以上。这一决定
A. 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B. 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性质
C. 强化了人民公社管理体制 D. 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我国决定将农业事业费和支援社队的支出在国家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逐步高到8%左右;对农业的贷款,从现在起到1985年,要比过去增长1倍以上。”可得出国家大力支持农业生产的发展,这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项正确;当时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建立,排除A项;所有制没有变化,排除B项;当时是要弱化人民公社,排除C项。故选D项。
10. 如图为一种古代文字中“吃”“大麦”的书写形式,与这种文字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曾在古代阿兹特克地区流行 ②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③儒略历使用该种文字记载 ④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西亚)。通过观察图中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古代西亚地区的楔形文字,此种文字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②符合史实,①说法错误;儒略历是古罗马时期的历法,使用的并非楔形文字,③说法错误;腓尼基文字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说法,④说法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A、B、C三项组合错误,排除。故选D项。
11. 英国人麦杜思于1847年出版的《中国札记》,目的就是呼吁建立起向全体国民开放的竞争性考试制度。他认为:“应该像中国近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实行科举制那样,只有考试合格者才能获准在英国三大行政部门各个分支机构任职。”麦杜思设想的“竞争性考试制度”( )
①受到中国科举制的启发 ②英国最初尝试于东印度公司
③克里米亚战争后在英国正式建立 ④导致国家财政负担沉重、效率低下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847年英国。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应该像中国近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实行科举制那样,只有考试合格者才能获准在英国三大行政部门各个分支机构任职”等信息可知,麦杜思设想的“竞争性考试制度”受到中国科举制的启发,①表述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854年英国与俄国在克里米亚作战,由于政府机构混乱、官员昏庸无能引发人们强烈不满,随后政府多次颁布法令,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③表述正确,A项符合题意;因为麦杜思设想的竞争性考试最初尝试于剑桥大学,②表述错误;这种考试制度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④描述错误,因此排除ABD项。故选C项。
12. 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城市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发展让市民生活更美好。下列与之相关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有( )
①19世纪以来,钢铁管道应用于水网建设
②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
③19世纪下半叶,德国人发明了电梯,便捷了人们的生活
④19世纪70年代,钢筋混凝土技术首次运用于比利时的住宅项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组合类单项选择题。时空范围为19世纪、20世纪(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以来,钢铁管道应用于水网建设,①正确;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②正确;19世纪70年代,钢筋混凝土技术首次运用于比利时的住宅项目,④正确,B项正确;19世纪下半叶,美国发明了电梯,便捷了人们的生活,③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
13.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同时亚非拉人民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如表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概况表。表格信息反映出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
拉丁美洲独立 亚洲觉醒 非洲抗争
主要途径 独立战争 民主革命 武装斗争
主要反抗对象 西班牙、葡萄牙 英国 英国、意大利等
领导阶级 大地产主 民族资产阶级 政党、宗教、皇帝等
A. 英国是占有殖民地最广阔的国家 B. 亚洲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C. 民族解放运动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 拉美走上了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亚非拉地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各地的经济、社会等发展状况不同,三大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在斗争途径、领导阶级等方面都各具特色,这说明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多元化的特征,C项正确;A项由表格信息无法推知,排除;虽然表格信息显示了亚洲觉醒是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但其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与欧美相比差距明显,B项错误;拉美独立后,由于受到大地产制和军事独裁统治的影响,并没能真正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D项错误。故选C项。
14. 观察下表,下列对苏联(俄)四个阶段钢铁工业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 ②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
C. ③通过租让制引入外国资本 D. ④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0-1990(苏联)。根据所学知识:1925年,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1928-1937年,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实施并顺利完成,判断本题折线图①处钢铁工业的发展状况符合,A项正确;1950年苏联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1921-1926年新经济政策引进外资、经济危机时期利用西方的大萧条发展苏联经济,与③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以失败告终,因此1990年苏联钢铁工业的发展不是因此受益,排除D项。故选A项。
15. 欧盟是一个结合政治和经济实体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欧盟的目标是“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的空间来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并建立一个最终将实施统一货币的经济和货币联盟,以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平衡发展”和“通过实施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发扬联盟的个性”。以下对欧盟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 ②是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重要因素
③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④是当今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为组合类单项选择题。时空范围为现代(欧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当今区域组织中,欧盟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①正确;欧盟是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重要因素,②正确;C项正确;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亚太经合组织,③错误,二十国集团是当今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④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6. 辽圣宗曾多次重九登高,“赐群臣菊花酒”,以后相沿不改;西夏第二位皇帝李谅祚即位后,“遵大汉礼仪以更蕃俗,求中朝典册用仰华风”。这两则史料可以说明( )
A. 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形成 B. 民族政权实现礼法结合
C. 华夏认同浸润国家治理 D. 中华文化推崇经世致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宋辽时期(中国)。辽朝是契丹族政权,其在重阳节登高赏菊,西夏是党项族政权,重视汉族礼仪。这两则史料说明当时少数民族政权积极吸取汉族文化,体现了华夏认同浸润国家治理,C项正确;辽宋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排除A项;辽朝在重阳节登高赏菊与礼法结合无关,排除B项;经世致用的思想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7. 有学者认为:“罗马的贵族奴隶主阶级,从掠夺战争中得到了大量的财富和土地,尤其是奴隶。他们组织奴隶制大庄园,生产谷物、经济作物或者经营蓄牧业……充足的供给加强了其军事实力,进一步使得古罗马的扩张战争的胜利消息频传。”据此可说明( )
①对外战争使罗马小农经济逐渐破产 ②战俘是罗马劳动力的重要来源
③奴隶制庄园是罗马主要的劳作方式 ④对外战争促进了罗马农业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从掠夺战争中得到了大量的财富和土地,尤其是奴隶。他们组织奴隶制大庄园,生产谷物、经济作物或者经营蓄牧业”可得出,战俘是罗马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对外战争促进了罗马农业发展,②④项正确,D项正确;材料无法看出罗马小农经济逐渐破产的信息,①项错误;罗马存在奴隶制大庄园,但材料无法看出是罗马主要的劳作方式,③项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18. 如图为舒高第的个人简介,他的经历折射出当时( )
舒高第,浙江镇海人。1859年留学美国,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77年任上海广方言馆英文教习,1878年舒高第兼任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翻译。他翻译的图书多达25种,包括军事类9部,医学类6部,矿冶类5部,农学类2部,政治类1部,航海类1部,铁路建造类1部。
A. 洋务运动留学取得成效 B. 制度变革成为社会诉求
C. 个人发展融入时代主题 D. 国人救亡意识日益高涨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舒高第在近代留美归国之后,长期在江南制造总局担任翻译,其翻译的著作集中在科技领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向西方学习器物的重要企业,由此可知,舒高第将个人的发展融入了时代主题,C项正确;舒高第留学美国早于洋务运动,排除A项;材料未提到制度变革,排除B项;舒高第的主要成就是对科技著作的翻译,通过其活动并不能看出当时国人救亡意识的高涨,排除D项。故选C项。
19.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指出:“在英国,革命以前和革命以后的制度之间的继承关系,地主和资本家之间的妥协,表现在……被虔诚地保存下来这方面。在法国,革命同过去的传统完全决裂。它扫清了封建制度的最后遗迹,并且在民法典中把古代罗马法……巧妙地运用于现代的资本主义条件……”由此可见,恩格斯评价英法两国革命的历史标准是基于( )
A. 法律制度完备 B. 思想解放程度 C. 工业水平高低 D. 社会形态演进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英国和法国)。根据材料可知,英国革命表现在革命以前和革命以后的制度之间的继承关系,地主和资本家之间的妥协,主要是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英国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在法国……扫清了封建制度的最后遗迹……巧妙地运用于现代的资本主义条件”反映法国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结合上述分析可知,英法两国革命的历史标准是基于社会形态演进,D项正确;法律制度完备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思想解放程度是革命的推动因素和结果,但不是最根本的判断依据,排除B项;材料中强调制度与社会形态,未提及工业水平,排除C项,故选D项。
20. “中国往往是大帆船贸易货物的主要来源,就新西班牙(墨西哥及其附近广大地区)的人民来说,大帆船就是中国船,____就是中国与墨西哥之间的转运站,作为大帆船贸易的最重要商品的中国丝货,都以它为集散地而横渡太平洋。”____在如图中的位置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16世纪(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之后,西班牙建立了从美洲到中国之间的贸易航线,其中菲律宾的马尼拉就是中国与墨西哥之间的转运站,其中马尼拉位于地图④所处位置,D项正确;①位于印度,马尼拉位于菲律宾,不在印度,排除A项;②是中国澳门,排除B项;③是马六甲,排除C项。故选D项。
21. 有学者论及“记忆被曲解”的现象,指出“一贯型和善变型指的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观念,重新塑造或美化自己过去的经历。事后聪明型指的是人们用现在的知识去分析过去的事情。唯我型是说在对现实的感知和对记忆的精心编排上,自我扮演着重要角色。模板型指的是记忆在人们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人们对这种影响未必很清楚。”该现象对史学研究的启示是( )
A. 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实录感
B. 对史料的辨析应该注重去伪与存真
C. 个人回忆存在美化自我的价值取向
D. 史家务使头脑有如明镜,清光如洗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根据材料“记忆被曲解”、“尽管人们对这种影响未必很清楚”并结合所学可知,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B项正确;材料未比较文献史料与其他史料,并且文献史料属于而手史料,带有作者的主观意识的影响,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个人记忆存在被美化的倾向,但这并非整个材料的启示,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对史学家的要求,强调的是史料本身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2题20分,第23题20分,第24题12分,共52分)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曾侯乙编钟于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青铜礼乐重器。两周时期,礼乐制度发达,钟文化也蔚为大观,曾侯乙编钟正是这种礼乐文化集大成的产物。编钟的铸制集中反映了范铸技术的新水平。全套编钟共65件,钟架长7.48米、高2.65米,钟体总重量达2500多公斤,是名副其实的编钟之王。编钟及钟架、钟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称得上是中国最早的音律学专著。对编钟的研究,印证了七声音阶、十二律、十二个半音体系、一钟双音、和声概念在中国先秦的存在。同时,这些文字也是楚系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书法总体偏于美术化,是南方花体篆书的典型。
——摘编自刘玉堂、张硕《文化史视野下的曾侯乙编钟》
材料二 在唐宋时期。家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重视,出现了家训的范式,并且在方法上、形式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相对系统的家法和族规,从而家训开始以一种系统化的形态出现。同时儒学的重新整合和复兴,为唐宋时期家训的理论化奠定了思想基础。……新儒学的出现,使唐宋家训开始理论化,从而为唐宋家训由上而下的系统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
——摘编自陈志勇《唐宋家训发展演变模式探析》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将鸦片战争以来国人追求思想解放的潮流提升到了“对传统求解放”这样更加自觉和深刻的层面上来。同时,长期积累的盲从西方的非理性倾向也被放大了。“对西方求解放”这一新的诉求的提出,不仅是欧战后西方现代思潮变动的影响所致,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对自身的可贵超越。
——摘自郑师渠《完整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内涵》
(1)根据材料一、概括曾侯乙编钟所体现的中华文化元素。结合所学,指出商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史料价值并简述该时期青铜铸造业发展概况。
(2)根据材料二、简要指出唐宋时期家训呈现的新特征。结合所学,分析“新儒学”对宋朝基层教化所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传统求解放”和“对西方求解放”的主要表现,并分析新文化运动实现“可贵超越”的原因。
【答案】(1)元素:礼乐文化;青铜文化;(2点)音乐文化;书法文化。(1点)。
史料价值:是研究西周文化的一手史料,反映了西周贵族的各种活动。
发展概况:青铜铸造业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但青铜农具极少,商朝铸造工艺水平高,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2)新特征:系统化;理论化。
作用:理学控制教育与科举,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并深入族规、家训之中;朱熹的《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
(3)“对传统求解放”: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文学革命。
“对西方求解放”:传播马克思主义。
原因:一战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推动;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仁人志士的努力。(其他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商周时期(中国)。元素:根据材料“曾侯乙编钟正是这种礼乐文化集大成的产物。编钟的铸制集中反映了范铸技术的新水平”可知,曾侯乙编钟体现了礼乐文化、青铜文化;根据材料“编钟及钟架、钟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称得上是中国最早的音律学专著”“这些文字也是楚系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书法总体偏于美术化,是南方花体篆书的典型”可知,曾侯乙编钟体现了音乐文化、书法文化。史料价值:曾侯乙编钟是文物实物,是研究西周文化的一手史料,反映了西周贵族的各种活动。发展概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但青铜农具极少,商朝铸造工艺水平高,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小问2详解】
本题为特点类、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唐宋时期(中国)。新特征:根据材料“形成了相对系统的家法和族规,从而家训开始以一种系统化的形态出现”可知,系统化;根据材料“新儒学的出现,使唐宋家训开始理论化,从而为唐宋家训由上而下的系统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可知,唐宋家训呈现出理论化特征。作用: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理学控制教育与科举,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并深入族规、家训之中;朱熹的《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
【小问3详解】
本题为特点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对传统求解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文学革命。“对西方求解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的推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仁人志士的努力。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坤舆万国全图》是明万历年间利玛窦和李之藻合作绘制的世界地图,通幅纵168.7厘来,横380.2厘米,全图完全用中文标注地名。主图为椭圆形的世界地图,包括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南极洲以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此外,还附有一些小幅的天文图和地理图,例如天地仪图、日月食图等。主图采用了16世纪世界地图编绘时流行的椭圆投影,大洲轮廓与实际海陆轮廓基本一致,但中国、美洲的经度误差较大,并且改变了欧洲以本初子午线置于地图中央的传统,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地图中央,迎合了当时中国“天下中心”的观念。图中的中国部分,主要参考了《大明一统志》中的附图以及《广舆图》《古今形胜之图》等中国地图。
——摘编自故宫博物院《图文天下——明清舆地学要籍》等
材料二 对于中世纪前期的法国人来说,世界上只存在希伯来语、希腊语和拉丁语,它们都是《圣经》所使用的语言。相比之下,只适用于以巴黎为中心的法兰西岛范围之内的法语,只是一个小的支流,属于方言土语。1330年,巴黎的法兰西岛方言被腓力六世指定为国王语言,王权所在地巴黎的地区方言演变成具有高于其他方言地位的共同日常交际用语。法国在路易十四之后发展成为欧洲强权,18世纪欧洲各国贵族也欣赏法国贵族的生活方式,法语变成欧洲各国的宫廷语言。如1714年《拉斯塔特条约》签订以后,欧洲的一切国际条约都以法语书写为主。
——摘编自陈文海《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国家——法国中世纪后期语言文化的民族化进程探析》
材料三 二战后,法国追随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新中国支持越南人民抗击法国的解放战争取得胜利。1954年中法两国总理首次会晤,打开了两国关系的新起点。进入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中法关系迎来历史性转折。1963年,正值中法两国核武器试验最关键的时候,《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共同声明在伦敦、莫斯科和华盛顿签署,这加速了两国接触。同时,毛泽东多次强调争取“间接同盟军”的重要性并重新解释他的中间地带思想。1964年1月,中法发布联合公报建交。
——摘编自张锡昌《影响世界格局的“外交核爆炸”》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坤舆万国全图》绘制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该图具备这些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法语的“民族化进程”,并分析法语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法两国由敌对到建交的原因,并用一句话概括中法建交对新中国外交局面的意义。
【答案】23. 特点:中外合作绘制;符合16世纪世界地图编绘潮流;大洲轮廓与实际海陆轮廓基本一致但仍有误差;中国在地图的中央。
原因①明朝后期,西方传教士来华,西学东渐;②中国人“天下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③中国传统地图绘制事业积累了大量经验与成果;④明朝政治统一、版图辽阔,统一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⑤欧洲地图测绘技术不断发展,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与能力不断提;⑥全球航路开辟,美洲、南极洲等地区被发现,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24. 历程:中世纪前期,法语属于方言土语;14世纪后,法语发展为官方语言;18世纪时,法语发展成为欧洲国际通用语言。
影响:有利于强化民族认同,有利于法国民族国家的形成;提高了法国世俗王权力量;促进了欧洲国家的交往。
25. 原因:美苏冷战时期,双方处于不同的阵营;抗法援越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中法发展核武器的相同需求;毛泽东中间地带思想对法国的影响。
影响: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为特点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明代(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坤舆万国全图》是明万历年间利玛窦和李之藻合作绘制的世界地图”可知,中外合作绘制;根据材料“主图采用了16世纪世界地图编绘时流行的椭圆投影,大洲轮廓与实际海陆轮廓基本一致,但中国、美洲的经度误差较大”可知,符合16世纪世界地图编绘的潮流;大洲轮廓与实际海陆轮廓基本一致但仍有误差;根据材料“并且改变了欧洲以本初子午线置于地图中央的传统,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地图中央”可知,中国在地图的中央。
第二小问原因:利玛窦是传教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后期,西方传教士来华,西学东渐;根据材料“迎合了当时中国‘天下中心’的观念”可知,中国人“天下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根据材料“图中的中国部分,主要参考了《大明一统志》中的附图以及《广舆图》《古今形胜之图》等中国地图”可知,中国传统地图绘制事业积累了大量经验与成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政治统一、版图辽阔,统一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地图测绘技术不断发展,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与能力不断提;根据材料“主图为椭圆形的世界地图,包括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南极洲以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可知,全球航路开辟,美洲、南极洲等地区被发现,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小问2详解】
本题为特点类、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中世纪、近代(欧洲)。第一小问历程:根据材料“相比之下,只适用于以巴黎为中心的法兰西岛范围之内的法语,只是一个小的支流,属于方言土语”可知,中世纪前期,法语属于方言土语;根据材料“1330年,巴黎的法兰西岛方言被腓力六世指定为国王语言,王权所在地巴黎的地区方言演变成具有高于其他方言地位的共同日常交际用语”可知,14世纪后,法语发展为官方语言;根据材料“18世纪欧洲各国贵族也欣赏法国贵族的生活方式,法语变成欧洲各国的宫廷语言”可知,18世纪时,法语发展成为欧洲国际通用语言。第二小问影响:法语成为官方语言有利于强化民族认同,有利于法国民族国家的形成;根据材料“王权所在地巴黎的地区方言演变成具有高于其他方言地位的共同日常交际用语”可知,提高了法国世俗王权力量;法语成为欧洲各国的宫廷语言,促进了欧洲国家的交往。
【小问3详解】
本题为背景类、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战后,法国追随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新中国支持越南人民抗击法国的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可知,美苏冷战时期,双方处于不同的阵营、抗法援越战争的胜利;根据材料“进入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中法关系迎来历史性转折”可知,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根据材料“1963年,正值中法两国核武器试验最关键的时候,《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共同声明在伦敦、莫斯科和华盛顿签署,这加速了两国接触”可知,中法发展核武器的相同需求;根据材料“毛泽东多次强调争取‘间接同盟军’的重要性并重新解释他的中间地带思想”可知,毛泽东中间地带思想对法国的影响。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法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20—1948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与世界工业生产增长率比较表
时段 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 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
1820—1840年 281 2.9
1840—1860年 4.84 3.5
1860—1870年 5.53 2.9
1870—1900年 3.2 3.7
1900—1913年 3.7 4.2
1913—1929年 0.7 2.7
1929—1938年 1.2 2.0
1938—1948年 0.0 41
——摘编自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一个时段,自拟论题,对影响世界贸易增长率的主要因素加以分析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论证充分)
【答案】【示例】选择时段:1860—1870年世界贸易增长迅速。
论题方向:工业革命的影响涉及因素:科技的进步(世界工业生产状况)新交通工具的出现;国际贸易政策;世界市场。
可供论述的内容:工业革命在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完成,世界工业生产迅猛发展;新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资产阶级大力开拓市场,抢占殖民地,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解析】
【详解】本题为历史事物阐释类论述题。时空范围为1820年至1948年(世界)。选择时段:1860—1870年。根据材料数据可以看出,这一时段相比于之前的时段,世界贸易增长迅速。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因此可以得出论题:工业革命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
论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这一时段,工业革命在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完成,世界工业生产迅猛发展;从技术条件看,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新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从国家的经济政策分析,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大力开拓市场,抢占殖民地,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最后对论证进行总结,得出工业革命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产品、市场和便利的条件,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快速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12月选考科目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