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片联考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一)
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2分)19 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认为:“如果商品不能通过边界,军队就会越过 边界。”由此观之,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
A.促进公平贸易 B.打开中国市场
C.割占中国土地 D.搜取中国赔款
2.(2分)1857 年 5 月 9 日《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中说:“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 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的道路。”为实现该目标, 他们发动了(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2分)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它的价值是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这一文件”指(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本草纲目》 D.《资治通鉴》
4.(2分)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②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企业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2分)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  )
A.割地赔款 B.开埠通商 C.协定关税 D.开设工厂
6.(2分)戊戌变法期间,军机大臣们在为光绪帝草拟的变法诏令中,往往偷梁换柱,变换其内容;还有些官僚,对于变法诏令说“看不懂”“没办过”,拒不执行。由此可知(  )
A.顽固势力阻挠变法 B.维新力量发展迅速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7.(2分)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  )
A.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C.赔款数额巨大,清朝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8.(2分)民国时期,主政河南的冯玉祥曾先后设置了自由县、平等县、博爱县和民权县四个模范县,其中博爱县和民权县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些县名的设置体现的时代思想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9.(2分)“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 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0.(2分)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窃国贼是也;企图复辟帝制,接受“二十一条”,卖国贼是也。上面这段话描述的人物是(  )
A.宋教仁 B.黄兴 C.李鸿章 D.袁世凯
11.(2分)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提倡实业救国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提倡民主、科学
12.(2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3.(2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充分展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我们称这一精神为(  )
A.五四精神 B.红船精神 C.井冈山精神 D.长征精神
14.(2分)宣传标语喊出了一个时代的声音。下列标语与其反映的时代对应正确的是(  )
A.打倒孔家店——辛亥革命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洋务运动
C.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五四运动
15.(2分)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是(  )
A.八七会议 B.三湾改编 C.古田会议 D.中共一大
16.(2分)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描述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
17.(2分)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我在旧中国十三年》一书中有段文字描述了1935年底的一件大事:“中国正在苏醒过来。在几天的时间里,青年团体在天津、上海、汉口、广州等所有大城市,像雨后春笋般产生,游行示威开始席卷全国。”他的这一记录见证的是 (  )
A.五四运动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 九运动 D.西安事变
18.(2分)“日寇进攻芦(卢)沟桥,实施其武装攫取华北之既定步骤,闻讯之下,悲愤莫名!平津为华北重镇,万不容再有疏失。”该电讯所反映的事件(  )
A.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C.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19.(2分) 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说:“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标志着“胜利的欢呼”彻底幻灭的历史事件是(  )
A.国民党军队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B.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发动重点进攻
C.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D.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20.(2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下列对近代民族工业描述错误的是(  )
A.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洋务运动时期
B.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C.辛亥革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
D.著名企业有继昌隆缫丝厂、发昌机械厂和同文书局等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20分)
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士绅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中国教有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话中文外,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耍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
——方建春《近代中国教育政革的特点及其影响》
材料二:1902年共有近代学堂35787所,1912年增至8272所;学生则从1006743人增至203387人比较起来,这批人在数量上更多于八股士类。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大批出现,体现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 ……随着他们的产生,同时出现了种种前所未有的职业,如记者、编辑、律师、医生和近代学堂的教师等。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后中国教育与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相比,在哪些方面出现」新变化?洋务派和维新派开设新式学堂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2分)材料二中近代学堂和学生数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是指什么?
(3)(2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2.(6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2分)材料一中的100年前是指哪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2)(2分)图中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后得到了越来越多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关注,这一时期较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哪一篇?其作者是谁?
(3)(2分)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有哪些?结合身边的学党史活动,概括谈谈自己对中国共产党的一点深刻认识。
23.(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材料四:
(1)(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图1、图2所反映的两个事件之间有什么联系?从图1到图2,外国侵略势力出现什么变化?
(2)(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图3中,点A、B、C分别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爱国将领邓世昌最有可能牺牲于A、B、C哪一点?
(3)(2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洋务事业的口号是什么?李鸿章这段话反映的观点是什么?你怎样看待他的说法?
(4)(2分)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的报刊都宣传了什么观点?代表人物有哪些?(举两例)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1-10 BBAAD ADCDD 11-20 DCBCC BCDAC
21.(1)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官僚士绅到培养近代实用人才,教学内容从侧重科技知识转向关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影响: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为中国社会的变革培养了人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受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的推动;新式的专业人才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知识分子。
(3)如教育是强国之本,应努力发展教育;教育的发展应与时俱进。(言之有理即可)
22.(1)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
(2)导火线:1919年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
(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共产国际的帮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的革命道路充满艰辛等
23.(1)联系:图2的历史事件是图1的延续和扩大;变化:从图1到图2,外国的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扩展长江中下游地区。
(2)历史事件:A是威海卫战役;B是旅顺大屠杀;C是黄海战役。邓世昌可能牺牲于C点。
(3)口号:自强和求富;观点:伤感洋务运动失败;看待:洋务派只学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而没有学习西方的制度、思想,因而注定会失败,也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
(4)观点:变法图强;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影响: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片联考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