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同步课时训练(含答案解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二课
一、单选题
1.涵盖范围是以下哪些地区(  )
①朝鲜半岛 ②日本 ③越南 ④吐蕃 ⑤南诏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
2.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该材料反映了 (  )
A.中国开始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B.为民主革命转变奠定思想基础
C.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D.马克思主义传播面向工农群众
3.18世纪,欧洲出现学习中国的热潮,法国著名油画家布歇绘制了中国风作品——《中国捕鱼风光》。这幅油画反映出(  )
A.西学东渐成果斐然 B.启蒙运动汲取东方营养
C.中学西传成为主流 D.文艺复兴借鉴中国文明
4.下面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主题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出近代中国(  )
时间 主题 代表文献或译作
鸦片战争前后 了解世界 《大英国统志》《四洲志》《海国图志》《万国公法》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求强求富 《行军指要》《水师操练》《工程致富》《探矿取金》等
甲午战后 救亡图存 《泰西新史概要》《中东战纪本末》《文学兴国策》等
20世纪初 民主革命 《万法精理》、美国《独立宣言》等译作
20世纪初 科学启蒙 《天文歌略》《地理歌略》《地球韵言》等
A.社会性质不断变化 B.民族意识逐渐得到强化
C.民主观念持续更新 D.国人西学理念逐渐深入
5.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郑和的航海活动造成国库空虚 B.郑和奉皇帝之命远航海外诸国
C.郑和远航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D.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
6.下图为著名画家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局部,描绘了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景象。它(  )
A.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时的盛况 B.展现了魏晋以来佛教传播的趋势
C.说明了古代绘画以宗教题材为主 D.印证了唐代佛教中国化的态势
7.有史家言:“晚清学术界之风气,倡经世以谋富强,讲掌故以明国是,崇今文以谈变法,究舆地以筹边防。凡此数学,魏氏或倡导之,或光大之。”文中的“魏氏”(  )
“师夷长技”
①首倡经世之学 ②推崇民主革命 ③主张 ④关注世界史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魏源“师夷长技”的具体建议是: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并由此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魏源的观点(  )
A.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是对民族危机加剧的反应
C.意在抵制西方文明的侵略 D.为中体西用思想做了准备
9.在列强的屡次侵犯之下,近代中国人感受到挫折与沮丧。龚自珍指陈中国本身的毛病在皇帝制度与科举文化,魏源则从西洋文化制度寻找彼伸我黜的原故。据此可知,两人的思想(  )
A.侧重于引导国人关注世界 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
C.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 D.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
10.敦煌莫高窟中所存北魏时期的释迦牟尼塑像,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形发髻,保留键陀螺样式;而中唐时期的胁侍菩萨塑像则肤色白净,表情随和,保留唐代平民的两片螺圆形发髻。这种变化反映出(  )
A.隋唐文化的开放包容 B.儒学主流地位的丧失
C.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 D.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
11.有学者指出:“文言的命运是与传统文化密切相连的……只要传统文化、民族特性受到重视,文言总会或多或少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肯定与提倡”。这说明(  )
A.提倡白话文违背新文化学者的初衷 B.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C.使用白话文割裂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D.文言文的使用需要特定的环境
12.魏源在某书的序言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该书是(  )
A.《瀛寰志略》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变法通议》
13.1894年广州建立了第一个反对缠足的团体,随后各省会都有了类似的组织。经过几次请愿,1902年光绪皇帝颁布上谕禁止缠足。这段史料适用于研究当时中国的(  )
A.劳工问题 B.流民问题 C.妇女问题 D.贫困问题
14.衣俊卿认为当文化危机达到一定的深度,当各种文化反思和文化批评思潮的争辩与冲突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导致一种新的文化模式逐步为人们所认同,以某种方式逐步取代原有的文化模式,成为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这就是文化转型。以下最符合作者观点的文化模式是(  )
A.中体西用 B.维新思想 C.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
15.胡适指出,新文化不应用突然置换的方式取代旧文化,而要考虑“怎样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展?”由此可知,胡适(  )
A.承认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不可分割性 B.主张全面有序借鉴西方现代文化
C.旨在强调新文化运动具有不彻底性 D.力求用科学精神弘扬传统价值观
16.在近代中国,梁启超虽然认可国民享有自由民主权利的合理性,但他又认为过分的内部竞争很可能会导致整体利益受损。对此陈天华也说:“吾侪求总体之自由者也,非求个人之自由者也。”二者认识形的主要背景是(  )
A.民族工业的发展 B.民族危机的加深
C.启蒙思想的传入 D.清廷统治的腐朽
17.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欲起维新交法运动,他们主张(  )
A.实行君主立宪制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实行民主共和制 D.师夷长技以制夷
二、材料阅读
18.(2020·选三第2同步测试·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表现出惊人的调适性……佛教的自我调适性从入华之初就已开始。两汉时期,中国盛行神仙方术,当时来华的译经家也便风云星宿、图谶运变,莫不钻习。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佛教在民间的传播,主要借助于宣唱形式。佛教在改造自己宗教哲学、传教方式的同时,也在政治理论上竭力迎合儒家伦理道德观念。
——据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明代时期,中国对“东西方碰撞交融”的积极应对,并不限于基层商人的层面。在文化知识的层面,同样呈现出比较开放与包容的态势。一方面,随着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的文化知识界出现了诸如泰州学派及李贽等进步的思想家,他们提倡人的个性,肯定人们的物质欲望,强调独立思考的精神。这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激烈变动中的下层平民的要求,特别是反映了那些从事工商业活动的城市市民的要求,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陈支平《从世界发展史的视野重新认识明代历史》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李大钊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猛烈地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君学”,但他和很多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都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李大钊主张“打倒孔家店”,但他并不是全盘否定孔子,他反对的是被历代封建帝王塑造成“专制政治之灵魂”的孔子。李大钊认为东方文明是“静”的文明,西方文明是“动”的文明,这是东西方文明的“根本不同点”。在他看来,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能够融会注重物质的西方文明,“以创造新生命而演进于无疆”,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表现出极大的自信。
——摘编自《李大钊全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时期佛教传播呈现出调适性的原因及表现。
(2)明朝中后期,西方思想及科技日渐向外传播,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二,面对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国有哪些积极应对?
(3)依据材料三,分析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
(4)综上,分析中华文化发展历程所呈现出的突出特点。
19.图片、地图、表格等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概况
地理 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数学 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物理机械工程 邓玉函、王徵译绘《远西奇器图说》
天文历算 汤若望、徐光启等编订《崇祯历书》
水利技术 熊三拔、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
火炮制造 徐光启将火炮运用到辽东战场
欧洲古典哲学 李之藻、傅泛际合译《谈天》(亚里士多德著)
艺术 美术 西方绘画技法
音乐 西洋乐器
建筑 教堂、圆明园
(注: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
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历程
鸦片战争后 林则徐(钦差大臣)雇人翻译《四洲志》《各国律令》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续 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 李善兰翻译《方圆阐幽》《垛积比类》
徐寿翻译《化学鉴原》
华蘅芳翻译《地学浅识》
甲午战争后 大同译书局(梁启超自办)、译书出版社(留日学生自办) 严复翻译《天演论》(赫胥黎著)
马君武翻译《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
民国以后 陈独秀翻译《现代文明史》(法国薛纽伯著)
胡适翻译《最后一课》(都德著)
比较材料一、二,提取中国明末清初到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变化发展的两个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第二课
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单选题
1.【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朝、日、越等国划在一起,统称为“中华文化圈”,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⑤是中国的领土,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
2.【答案】C【解析】据材料“1920年9月”“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要产生工人的中国”可知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故选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8年,李大钊率先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排除A项;材料“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指出了民主革命转变的阶级基础,而非思想基础,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未指明马克思主义与工农群众的关系,排除D项。
3.【答案】B【解析】18世纪的欧洲出现学习中国的热潮是中学西传现象,不是西学东渐,故A项错误;18世纪的欧洲正处于启蒙运动时期,欧洲出现学习中国的热潮是启蒙思想家们从东方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推动启蒙运动发展,故B项正确;题干虽反映了中学西传现象,但其并没有成为主流,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发生于14—16世纪的欧洲,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4.【答案】D【解析】从表格中可看出,中国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经历了从“了解世界”“求强求富”的器物学习,到“救亡图存”“民主革命”的制度学习,再到“科学启蒙”的思想学习三个层次,因此体现了国人西学理念的不断深入,故D项正确。
5.【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奉使诸番”“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两奉敕”“先后七奉使”等可得出郑和奉皇帝之命远航海外诸国,故B项正确;“郑和的航海活动造成国库空虚”只符合《明史》的记载,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说郑和下西洋曾经到达哪些地方,并没有涉及具体的文化交流,故C项错误;《明书》的记载无法体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故D项错误。
6.【答案】D【解析】西汉末年,佛教已经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原,《送子天王图》是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作品,不能作为印证佛教传入中国时的史料,故A项错误;题中《送子天王图》只是“描绘了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景象”,并未反映魏晋以来佛教传播的趋势,故B项错误;古代中国绘画包含了山水画、花鸟画、宗教画、历史画等多种形式,并不是仅以宗教题材为主,故C项错误;《送子天王图》的画中净饭王和摩耶夫人的穿着符合中国唐代皇帝及后妃的装束,这体现了唐代佛教中国化的态势,故D项正确。
7.【答案】B【解析】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首倡经世之学,故①错误;“推崇民主革命”是指孙中山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故②错误;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故③正确;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8.【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以制夷”可知,魏源从反侵略立场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为目的,即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意在抵制西方文明的侵略,故选C项;魏源的观点强调的是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为手段,来达到抵制西方侵略的目的,排除A项;根据所学,此时尚未出现民族危机加剧的局面,排除B项;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而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且中体西用旨在维护清朝统治,排除D项。
9.【答案】D【解析】据材料“前者指陈中国本身的问题在于皇帝制度与科举文化;后者则从西洋文化制度,寻找彼伸我黜的原故”,可知两者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中国落后的原因,表明两人的思想都影响了中国近代的社会变革,故选D项;龚自珍的思想侧重于“反求诸己”,魏源着眼于“知彼”,排除A项;龚自珍与魏源都属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其主张也没有脱离自身阶级局限,排除B项;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是“中体西用”,且认为中国的制度和文化是“体”,这与题干中龚自珍的思想不符,排除C项。
10.【答案】C【解析】据材料“敦煌莫高窟中所存北魏时期的释迦牟尼塑像,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形发髻,保留键陀螺样式;而中唐时期的胁侍菩萨塑像则肤色白净,表情随和,保留唐代平民的两片螺圆形发髻”,可知佛教释迦牟尼塑像在中唐时期的特征已经有中国化的表现,这反映出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故选C项;材料强调佛教的本土化,而不是文化开放,排除A项;儒学仍然是主流,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统治者的态度,排除D项。
11.【答案】B【解析】由题干“文言的命运是与传统文化密切相连的”可知,文言文是将传统文化表现出来的工具和载体,故选B项;题干只说到了文言文,没有提到白话文,排除A项;题干仅提到了文言文,没有说到白话文,没法得出C项的结论,排除C项;文言文的使用与文言文的命运不是一回事,题干说的不是文言文的使用,排除D项。
12.【答案】B【解析】略
13.【答案】C【解析】略
14.【答案】D【解析】新文化运动宣扬西方的民主科学,彻底否定了传统儒家思想,符合材料中“当各种文化反思和文化批评思潮的争辩与冲突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故材料中“就会导致一种新的文化模式逐步为人们所认同,以某种方式逐步取代原有的文化模式,成为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反映的是资本主义文化与封建传统文化对峙下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逐渐被人们接受,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故选D项;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以传统文化为根本,主动学习西方文化的产物,不是“当各种文化反思和文化批评思潮的争辩与冲突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导致的一种新的文化模式,排除A项;维新思想是披着儒学的外衣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也不是文化争辩与冲突达到一定阶段下的一种新文化模式,排除B项;三民主义学习西方民主共和政体,没有触及传统文化模式,与材料中“当各种文化反思和文化批评思潮的争辩与冲突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不符,排除C项。
15.【答案】A【解析】据材料“新文化不应用突然置换的方式取代旧文化吸收现代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展”,可知胡适承认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不可分割性,故选A项;据材料“吸收现代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展”可知胡适不主张全面有序借鉴西方现代文化,排除B项;材料旨在强调新文化运动绝对否定东方文化或者绝对肯定西方文化,没有提及不彻底性,排除C项;据材料“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展”可知胡适主张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协调发展,排除D项。
16.【答案】B【解析】据材料“过分的内部竞争很可能会导致整体利益受损”“吾侪求总体之自由者也,非求个人之自由者也”,可知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们为了去除国民身上的奴隶性,启蒙大众的国民观念而反封建,但在日益严重而紧迫的救亡图存的时代任务面前,知识分子民主思想激进的一面就逐渐消退了,取而代之的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不惜牺牲个人自由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精神,故选B项;材料的主题是近代思想,并不是民族工业,排除A项;材料强调整体利益而不是个体自由民主,排除C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关注救亡图存,并不是清廷腐朽,排除D项。
17.【答案】A【解析】略
二、材料阅读
18.【答案】
(1)原因:佛教教义与中国本土文化有一定差异;佛教自身传播的需要。
表现:附会中国本土文化思潮;采取易于民众接受的传播方式;迎合儒家的道德观念。
(2)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对外殖民扩张。
应对:明王朝的士大夫们采取了开放包容的态度;进步思想家倡导与西方进行交流,提倡个性;下层平民和城市市民阶层对新事物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3)态度:辩证地看待东西方文化;提倡东西方文明能够相互融合;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4)特点:兼收并蓄,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继承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解析】
第(1)题根据所学,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有一定差异;佛教出于传播教义需要,有必要调适以实现传播目的。根据材料一可知在两汉、魏晋时期,佛教都会附会当时中国本土流行的文化思潮;根材料一“佛教在民间的传播,主要借助于宣唱形式”,可推知当时佛教在民间传播采用的是民众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根材料一“政治理论上竭力迎合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可知佛教在传播过程中迎合了主流思想——儒家的道德观念。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明代中后期正是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阶段,因此西方思想及科技向外传播。
应对:根据材料二“呈现出比较开放与包容的态势”可知在面对中西文化碰撞时明王朝的士大夫们采取了开放包容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徐光启与来华传教士利玛窦合作,促进了中西方思想文化交流,李贽等人主张个性独立,强调独立思考;从下层平民和市民阶层方面,往往对西方事物保持着较为浓厚的兴趣。第(3)题根据材料三“但他和很多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都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可见李大钊对东西方文化能够辩证地看待;在他看来,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能够融会注重物质的西方文明,因此李大钊提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以创造新生命而演进于无疆”;从材料可知李大钊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表现出极大的信心。第(4)题从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从魏晋佛教、晚明“西学东渐”以及近代李大钊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可以看出中华文化在发展历程中呈现出兼收并蓄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继承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19.【答案】
示例一
信息:译书内容越来越丰富。
说明: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扩张,西方传教士积极传播基督教与推介欧洲先进科技和人文知识;近代以来,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学习西方,译书内容先是以西方器物,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继而侧重政治制度,民国以后偏重西方思想文化。
示例二
信息:西学东渐中,译书的影响发生变化。
说明:明末清初时,西学东渐不仅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科技,同时把中国文化传播到欧洲,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并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重大影响;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主要有助于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和社会进步。
示例三
信息:西学东渐主持者发生变化,其目的也随之变化。
说明:明末清初时,以西方传教士为主,他们与中国士大夫合作译书,反映其向中国传播基督教的初衷;近代以来,主持者以中国知识分子为主体,19世纪60年代官方译书系统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间译书剧增,体现了救亡图存、强国御侮的时代要求。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解读材料,材料一反映的是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情况,主要涉及传播基督教、欧洲先进科技、人文知识等方面的内容;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概况,主要涉及的内容先是以西方器物,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继而侧重政治制度,民国以后偏重西方思想文化。其次提取信息,可以从译书内容越来越丰富,译书的影响发生变化,西学东渐主持者发生变化,其目的也随之变化等角度分析。再次是对信息进行说明论述,可以从背景目的、时代要求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说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同步课时训练(含答案解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