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封建时代日本和朝鲜共同点的是 ( )
A.神道发展 B.学习中国隋唐文化 C.形成特殊的武士阶层 D.长期实行锁国政策
2.从《吠陀经》有关颂歌、咒语看,早期雅利安人在征服印度河流域之初尚处于父系氏族社会。因此,当时的种姓( )
A.是维护专制集权统治的精神鸦片 B.将全体社会成员划分为四个等级
C.实质是阶级社会的等级关系系统 D.主要是为了区别不同民族和血统
3.美国史学家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中说:“原本显然是刹帝利阶级英雄主义与战争的作品,在婆罗门的手中则变成了教诲民众关于伦理法典、道德观念以及涅槃之类的工具。”上述材料评价的作品应是( )
A.《摩诃婆罗多》 B.《汉谟拉比法典》 C.《吉尔伽美什》 D.《荷马史诗》
4.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玛雅文明从开始到鼎盛再到最后衰亡,经历了7 000多年历史
B.公元8世纪,既是玛雅文明达到顶峰的时期,也是玛雅文明衰落之时
C.城市规模扩大和神庙、纪念碑的建造标志着玛雅文明的兴盛
D.玛雅地区如果不发生干旱,玛雅文明就永远不会衰落
5.“那时,没有疾病;他们的骨头没有酸疼;那时他们没有发烧;那时他们没有天花;那时他们没有胸疼;那时他们没有腹痛;那时他们没有肺痨;那时他们没有头疼。……可是那些外来者来了,令一切全然改变。”文中的“他们”“那时”“外来者”最有可能是( )
A.印第安人 “地理大发现”以前 西班牙人 B.中国人 鸦片战争以前 英国人
C.日本人 “黑船事件”以前 美国人 D.埃及人 拿破仑入侵以前 法国人
6.下列有关玛雅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建造了长达数千千米的驿道 ②玛雅历以365天为一年
③玛雅文字是一种独特文字 ④创造了20进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考古学家在今中国辽宁朝阳、韩国庆州地区的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俑的形象既有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也有中亚地区的回鹘人、粟特人。这表明当时( )
A.东亚风俗深受西方文化影响 B.中西交流主要依赖于海上交通
C.丝绸之路已延伸到朝鲜半岛 D.中国与东罗马建立了外交关系
8.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源氏物语》,在贯彻写实的“真实”美学思想的同时,也创造了日本式浪漫的“物哀”思想,其中对众多女子都有花语隐喻其生平,这与中国哪部经典著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三言二拍” D.《红楼梦》
9.《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一书中认为:每种外来文化都被采用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只要外来文化有助于日本进步,就把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实来接受。这种态度造成了“和魂汉才”的观念。“和魂汉才”反映了( )
A.日本文明的中国化 B.儒家文明的日本化 C.中国文明的日本化 D.日本文明的儒家化
10.当代印度著名政治家、哲学家、作家拉贾戈帕拉查理曾经说过:“一个人旅行了全印度,看到了一切东西,可是除非他读了《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否则他不能了解印度的生活方式。”在此,他所要强调的是两部作品的( )
A.文学价值 B.艺术价值 C.史学价值 D.精神价值
11.吠陀经典里的《原人歌》唱道:“太初之世,原人之口,生婆罗门;彼之双臂,生刹帝利;彼之双腿,生吠舍;彼之双足,生首陀罗。”据此可见,婆罗门宣称种姓是( )
A.佛祖安排 B.国王指令 C.神灵旨意 D.人民意愿
12.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 )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我国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河流域进入了文明时代
D.不同区域出土了不同的文物,充分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13.下图体现了中世纪以来日本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这一文化的两大源头是( )
A.神道和佛教 B.幕府和武士 C.神灵和天皇 D.唐风和西风
14.古代印度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代印度文化以其异常丰富、玄奥和神奇的特点深深地吸引着世人,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下图与古代印度文化有关的是( )
15.以下是一位学者就某主题所列举的提纲。由此可得出合乎该主题的结论是( )
印第安人的历史
500多万到4 000多万
①15世纪末以前,独立发展 ②人口:1 ③语言:数千种 ④其他:建立了许多古文化中心 ⑤转折:一切从1492年开始改变
A.哥伦布远航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B.地理大发现密切了文明间的联系
C.印第安文明曾经引领世界发展 D.西方殖民入侵导致了印第安文明的毁灭
二、材料阅读
16.玛雅文明曾是地球上最灿烂、也是最神秘的文明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现今人们对古玛雅的认识建立在100多年来对墨西哥东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等地古玛雅遗址考古发掘和记录的基础上。20世纪初,一些博物馆和调查机构对玛雅文明进行了当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玛雅的考古、建筑、艺术史、古文字破译都是热门研究领域。目前为止,借助古文字破译的成果,我们已基本能理解一篇玛雅历史文献中80%的内容,并能用玛雅语进行朗读。玛雅古文字研究者的兴趣已经不仅局限于释读文字,而更多关注其包含的文化意义,如象征和隐喻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中建筑体现的玛雅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玛雅文明研究借助的主要载体,并说明当代对玛雅文明研究呈现出的新趋向。
第五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单选题
1.【答案】B【解析】日本大化改新,学习隋唐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高丽王朝仿效唐朝制度,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采用科举制,封建时代日本和朝鲜的共同点是学习中国隋唐文化,答案为B;日本崇拜神灵,神道发展起来;日本形成武士阶层;日本长期实行锁国政策,A.C.D不属于日本和朝鲜的共同点,排除。
2.【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父系氏族时期早期雅利安人为了区别不同氏族和血统,实施种姓制度,D正确;种姓制度是与宗教相关的社会管理体系和等级制度,不是宗教,除了四个等级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之外的贱民,故B中的全体社会成员表述错误;父系氏族社会没有形成专制集权统治,故A错误;“父系氏族社会”还处于原始社会时期,C与题意不符。
3.【答案】A【解析】《摩诃婆罗多》中有长篇英雄史诗,而且有大量的传说故事作为插话,有宗教哲学以及法典性质的著作。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吉尔伽美什》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荷马史诗》在文学艺术上具有重要价值,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给后世提供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再结合材料“变成了教诲民众关于伦理法典、道德观念以及涅槃之类的工具”,符合题意的是A。
4.【答案】C【解析】玛雅文明约产生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距今约4 500年,故A错误。玛雅文明在公元10世纪后开始衰落,排除B; D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故选C。
5.【答案】A【解析】题干强调“他们”受到外来者的影响而染上他们从来没有得过的病,也说明了二者之间以前没有联系,新航路开辟符合这一特征,新航路开辟后殖民者发现了美洲,同时也带来了天花等病毒,使得美洲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所以题目中的“他们”“那时”“外来者”分别指的是印第安人、“地理大发现”以前和西班牙人,选择A符合题意。
6.【答案】B【解析】印加人建造了长达数千千米的驿道,①错误;②③④的表述符合玛雅文化的基本史实,故选B。
7.【答案】C【解析】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是沟通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之间贸易的重要通道,材料中“在今中国辽宁朝阳、韩国庆州地区的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以及发现俑的形象来自中亚、西亚、欧洲的人,可知当时丝绸之路已经延伸至朝鲜半岛,故C正确。
8.【答案】D【解析】《源氏物语》中的“物哀”思想以及用花语隐喻女子生平与《红楼梦》的创作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红楼梦》中对诸多女子名字的描述体现“物哀”思想,因此选D。
9.【答案】C【解析】“和魂”指的是忠君爱国思想,“汉才”指的是中国文化,“和魂汉才”意思是利用中国文化为日本服务。故选C。
10.【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拉贾戈帕拉查理关于了解印度生活方式的论述可知,他强调的是这两本书的史学价值;A.B.D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故选C。
11.【答案】C【解析】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婆罗门贵族集团创立了婆罗门教,给种姓制度披上了宗教外衣。婆罗门教宣扬原人身体的不同部位转化成不同的种姓。婆罗门和刹帝利分别生于原人之口和双臂,吠舍和首陀罗源于原人的双腿和双脚,认为四个种姓的区分是神灵的旨意。
12.【答案】D【解析】三幅图片分别出土于世界不同的区域,代表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因而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故D项正确;甲骨文的发现,证明了我国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A项错误;罗塞塔石碑的文字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故B项错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是古两河流域的文物,故C项错误。
13.【答案】A【解析】题干图片体现的是日本12世纪左右形成的武士道,它是神道融合了佛教等外来文化而形成的,故A项正确;从图片中无法看出幕府的信息,故B项错误;神灵和天皇是神道发展的原因,故C项错误;武士道的形成与唐朝和西方对日本的影响没有直接的关系,故D项错误。
14.【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婆罗门、刹帝利等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A符合题意。狮身人面像是古代埃及文化的代表,排除B;空中花园是古代西亚文化的代表,排除C;雅典卫城是古典希腊文化的代表,排除D。
1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文字“印第安人的历史”“15世纪末以前,独立发展”“一切从1492年开始改变”可知,1492年后印第安人的历史发生转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首航到达美洲,开始了西方对美洲的殖民,D表述符合题意,正确。
二、材料阅读
16.【答案】
(1)建筑:梯形结构;作为神庙、天文台使用。
(2)载体:古玛雅遗址考古发掘和记录。
趋向:研究领域的扩大化;文字研究的深入化。
【解析】
第(1)问,可从金字塔的形状及用途来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现今人们对古玛雅的认识建立在100多年来对墨西哥东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等地古玛雅遗址考古发掘和记录的基础上”可知主要载体是古玛雅遗址考古发掘和记录;第二小问,从材料二中的“玛雅的考古、建筑、艺术史、古文字破译都是热门研究领域”得出研究领域的扩大化;从材料二中的“我们已基本能理解一篇玛雅历史文献中80%的内容,并能用玛雅语进行朗读。玛雅古文字研究者的兴趣已经不仅局限于释读文字,而更多关注其包含的文化意义,如象征和隐喻等”得出文字研究的深入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同步课时训练(含答案解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