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一)
八 年 级 历 史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将中国人知不足后进行的探索活动填在下面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①戊戌变法②辛亥革命③洋务运动 B.①辛亥革命②戊戌变法③新文化运动
C.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新文化运动 D.①新文化运动②洋务运动③辛亥革命
2.《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时局图》反映的是清朝末年,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现象。有人题词云:“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出现“裂似瓜”的局面是在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4.2015年,我国进行了打捞黄海海战中不幸被击沉的致远舰的工作,如图是打捞出水的舷窗残骸。它为我们研究甲午中日战争的战况提供了
A.文献史料 B.实物史料 C.口述史料 D.档案文书
5.如图示意图中的“?”应填入
A.兴办新式学校 B.翻译外国书籍 C.裁撤冗官冗员 D.开办民用企业
6.它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考试、选举等自由和权利。这里的“它”指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我)辈为乱臣贼子。凡认识者,视(吾人)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惟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形势的变化反映出
A.革命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B.革命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C.清王朝的统治已不得人心 D.民主共和观念已深人人心
8.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梁启超感叹道:“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顶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A.清政府进行“新政”改革 B.刺激民众忧患意识的产生
C.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
9.“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A.火烧圆明园 B.旅顺大屠杀 C.廊坊狙击战 D.威海卫战役
10.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再延续了六十年”。材料中的“杰出人物”包括
A.曾国藩 B.洪秀全 C.谭嗣同 D.陈独秀
11.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A曾国藩 B康有为 C邹容 D陈独秀
12.台湾在历史上共有三次与祖国母亲分离,两大回归。导致台湾与祖国第二次分离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农民阶级
A.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B.向西方学习的意愿
C.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D.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14.自1840年以来,为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国家繁荣和富强,各阶层都提出了自己的救国方案。在步履蹒跚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提出的主张是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15.如图栏目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A.师夷长技 B.国家统一 C.军阀割据 D.走向共和
16.下图所示报刊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17.下列文献属于太平军领袖建立其理想社会的纲领性文件的是
A B C D
18.河北省档案馆珍藏着一幅《诸国钦差驻扎中国全权大臣之布告》,《布告》中有“清政府惩治拳匪祸首、使馆驻军、拆除大沽炮台”等要求。该《布告》发布的时代背景是
A.英国炮舰打开国门 B.百日维新宣告失败
C.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19.下图奖章是法国1860年“远征中国纪念章”,该章总颁发量为8000枚。奖章正面刻有拿破仑三世像,背面则刻了重要战役的地点——塘沽、张家湾、八里桥、北京。奖章绶带为金黄色,正反面均缝有“北京”的字样,奖章在成为历史罪证的同时,也记录了战争的过程。下列能体现奖章成为历史罪证的是
A.走私鸦片 B.火烧圆明园
C.旅顺大屠杀 D.镇压义和团运动
20.“我国虽然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及中法战争的冲击,然而民众不曾改变原本的天朝优越感,直到甲午战败,一片酣睡的国人才感受到巨大冲击与危机感。”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推动政治制度的改革 B.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促进了民众的觉醒 D.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2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很多民间舆地学者,涌现出大批边疆史地著作,如曹廷杰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东三省舆地图说》,姚文栋的《云南勘界筹边记》,薛福成的《滇缅划界图说》等等,其范围和规模大为壮观。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官方关注边疆危机 B.自然科学研究逐步兴起
C.主权意识日益增强 D.学习西方成为社会潮流
22.以下内容充分体现了
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均发生在1911年)(部分)
掌权 革命党 原新军 原新军 原新军 立宪派 原巡抚 原新军
时间 10月23日 10月29日 10月31日 11月1日 11月5日 11月5日 11月5日
省份 湖南 山西 云南 江西 浙江 江苏 贵州
A.中国同盟会的强大组织力 B.武昌起义产生的直接影响
C.黄花岗起义产生巨大影响 D.孙中山已成为公认的领袖
23.下图名为《五四风雷》,它反映的近代重大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4.鸦片战争以后,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棉纺织业出现“无纱可纺”“布市消减大半”的局面,机器生产出的价格便宜的洋纱洋布开始涌入中国,不少农家妇女不得不停止手工纺纱织布,原来自己织布解决各家穿着的人,也到市场上买洋布了。这表明鸦片战争使
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我国逐渐丧失领土主权
C.传统的手工业彻底消失 D.清政府和人民负担加重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6分)
25.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____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__________,这场战役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26.1895年,《__________》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01年,《__________》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7.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新中国成立后,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了_______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三、材料解析及探究题 (共20分)
28.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
年代 英输华货物总值
1837—1839年 年均不到100万英镑
1845年 约179万英镑
1846年 约239万英镑
材料三
“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了耻辱的印记。”
被焚毁之前的圆明园景致之一 被焚毁后的圆明园只剩下了断壁残垣
材料四
恩格斯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请你辨析表格中的材料,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中的“绅士”指谁?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战争中?
(4)恩格斯所说的是哪一国家?它从中国夺走了多少土地?
(5)通过上述史实的学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29.自强的中国人进行了近代化探索,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等历程……道路艰难曲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
材料二
如图
(1)材料一中“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的图片反映了这场运动想通过什么方式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你认为这场运动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
(2)材料三中的观点,反映的是哪场运动的主张?主要代表人物有谁?(至少答出两个)
材料四
学者徐中约曾写到:“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
(3)材料四中的“它”指的是什么?徐中约评价的是这一事件结束了中国的哪一制度?除了材料中的功绩,“它”还有哪些重要成果?(答出两点即可。)
材料五
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4)材料五中的“两位先生”具体指什么?陈独秀发起这场运动被称为什么?为救治中国的一切黑暗,该运动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答出两点即可。)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有何特点?
30.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锻造出了具有鲜明特色与时代特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一览表(部分)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 主要内涵
①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延安精神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② 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等
大庆精神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③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求是品格;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独立自主、坚守原则的鲜明立场;不懈奋斗、务求实效的实干风貌;依靠人民、惠及民众的价值取向;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宽广胸怀
抗疫精神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摘编自《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系列评论员文章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按序号完成表格的填写。
(2)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请你从所填写的内容中任选一种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