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仿真模拟卷(答案)


2023贵州贵阳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仿真模拟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分)
1.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近10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这些石器从早期到晚期有明显变化,打制技术逐步提高。这表明北京人()
A. 会制作工具 B. 有爱美意识 C. 懂得人工取火 D. 掌握磨光技术
2.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早可以享受米饭的是(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3.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族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继位,用同样的推举方式,以禹为继承人,这种部落联盟推选首领的方式,史称(  )
A. 推举制 B. 禅让制 C. 分封制 D. 选举制
4.《史记 周本纪第四》记载,(武王)封尚父(姜子牙)于营丘,日齐。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5.2021年3月,沉睡三千年的三星堆文明遗址有了重大发现。考古学家在6座“祭祀坑”里共发现青铜神树、象牙、青铜面具等500余件文物。“祭祀区”考古发掘专家王巍说:“古蜀文明是中国商代青铜文明当中非常有特色的一支,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面貌,这就像一个花园中百花齐放、千姿百态,共同构成了青铜时代的中华文明。”王巍的话意在说明(  )
A. 中华文明的多样性 B. 中华文明的开放性 C.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D. 中华文明的外延性
6.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是在(  )
A. 公元前2世纪 B. 公元前3世纪 C. 公元2世纪 D. 公元3世纪
7.秦始皇每天要批阅的奏章多达120斤,那时的公文一般用木简或竹简写成,相当于今天的60斤。60斤的文书正常可以写十多万字,这时奏章的文字书写应该是(  )
A. 金文 B. 甲骨文 C. 楷书 D. 小篆
8.“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
A. 吴广 项羽 B. 勾践 晋文公 C. 项羽 勾践 D. 刘邦 项羽
9.“文景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史料记载的第一个治世,这主要得益于(  )
A. 强化皇权 B. 休养生息 C. 独尊儒术 D. 汉化移民
10.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里均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里也要在县一级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这反映了汉朝(  )
A. 实行冶铁官营 B. 铁官代行地方政务 C.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D. 铁器成为官方专用
11.1877年,西方学者首次使用了“丝绸之路”一词,用于描述汉代时期的中国和中亚、西亚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交通线。这里介绍的是“丝绸之路”的(  )
A. 产生背景 B. 主要行人 C. 路线走向 D. 开通前提
12.201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使中医学再次引起世界关注。而早在东汉时期,医学家张仲景写出了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的医学巨著(  )
A. 《伤寒杂病论》 B. 《梦溪笔谈》 C. 《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
13.一位同学参加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节目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战乱频繁,社会经济没有任何发展 B. 封建国家的分裂推动了社会进步
C. 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 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14.《晋书 食货志》记载“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材料所指出的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社会稳定 B. 自然条件优越 C. 劳动力充足 D. 技术先进
15.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生产技术得到改进,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表明(  )
A. 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 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C. 南方地区地广人稀 D. 丝绸之路已经开通
16.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 维护了顽固贵族的利益 B. 最高统治者支持
C. 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潮流 D. 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17.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一位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因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 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的人,他是(  )
A. 贾思勰 B. 钟繇 C. 刘徽 D. 祖冲之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
18.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2分)
材料一:春秋时期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铁器的使用使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能,促进了私田的发展,同时也为手工业提供了锐利的工具。牛耕渐趋普遍,牛耕技术的发展,只有与铁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发挥出它的功能。
材料二: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做霸主,相互征战,齐晋等一些诸侯国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任用贤人,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到了战国时期,魏、楚、秦等各个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对本国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
材料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橫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据史书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干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1) 根据材料一分析春秋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大为提高的主要因素。(2分)
(2) 据材料二,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2分)
(3) 概括材料三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4分)
(4) 根据材料四,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各家中规模和名气较大的是哪两家?(4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材料二:“然骞( qiān)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
材料三:各游牧民族又因其自身畜牧业经济的特点,充当了早期丝绸之路上贩运买卖的主角。他们都与丝绸之路发生着各种各样的非常密切的关系,结下了不解之缘…… --樊保良《略论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与丝绸之路》请回答:
(1) 材料一中“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是哪两位?秦王朝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在地方上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3分)
(2) 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的大一统,在政治、思想方面各采取了哪些举措?(2分)
(3) 材料二中的“骞”指的是谁?他一生中最大的贡献是什么?(2分)
(4)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开通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2分)
(5) 综合以上材料,说一说国家的统一对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写出一点即可)(2分)
(6) 西汉政府设置什么机构管理西域?有何意义?(2分)
20.中华民族的共同体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探究下列民族交融的方式,回答相关问题。(11分)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交融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之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材料二: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魏主下诏:改革要逐步展开的,先变本,北方人把土地称为拓,后又称为跋。北魏的祖先是黄帝的后代,所以称为拓跋氏。土地是万物的根本,所以我们应当改姓为元氏。
——《魏书任城王传》
材料四:

(1) 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了民族交融的方式是什么?(2分)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秦汉时期,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东汉初为巩固统治,对北方少数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3) 材料三中的“魏主”是谁?材料中反映的这次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4) 材料四的图片中反映了民族间经济交往的有 (只填序号),反映了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有 (只填序号)。(2分)
(5) 请你谈谈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2分)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A
13.【答案】D
14.【答案】A
15.【答案】A
16.【答案】C
17.【答案】D
18.【答案】【小题1】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或铁制农具和牛耕的结合)。
【小题2】特征:军事上,诸侯争霸,相互征战;政治上,各国纷纷改革(变法)求强。
【小题3】奖励军功、奖励生产(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小题4】局面:百家争鸣;儒家和墨家。
19.【答案】【小题1】炎帝和黄帝;地方设郡县制。
【小题2】政治: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小题3】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
【小题4】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小题5】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小题6】西域都护;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以后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
20.【答案】【小题1】兼并战争
【小题2】张骞同西域 匈奴
【小题3】北魏孝文帝 促进了民族融合
【小题4】①④ ②③
【小题5】民族融合促进社会发展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仿真模拟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