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材料分析题专题训练(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材料分析题专题训练
1.某八年级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开展了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的问题。
材料一 洋务派在观察强大对手(西方列强)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
康:四夷交迫,分割存至,覆亡无日。
皇帝:今日诚非变法不可。
康:所谓变法者,须自法律制度先后改定,乃谓之变法。今所言变者,是变事耳,非变法也。皇帝同意其建议。
——摘编自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
材料三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轿。有的从前频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改编自高中教材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对西方列强的认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开展了什么运动?
(2)根据材料二,分析康有为的主张和背景。
(3)材料三反映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分析引起人们思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4) 根据材料四,说明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
(5)阅读以上材料,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提炼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屈辱、抗争在中国近代交织,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4.5亿,是个意味深长的数字,也许经过核算,也许根本就是对国人的侮辱,合计当时大清国每人罚一两,老太后的一时糊涂,板子却打在大清国每个子民的屁股上。
——《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
材料三
图1 图2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场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4.5亿”这个数字来源于哪一不平等条约?该条约除赔款外,还涉及哪些内容?(任答两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与材料三两位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
(4)一部沉重的中国近代史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反思与启示,请说说你的感悟。
3.在学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后,某历史兴趣小组设计了几个栏目,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
【中共成立】
【中共“二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工人运动】“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 1922 年初到 1923 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 100 多次,参加人数达 30 万以上。”
(1)结合右图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2)中共“二大”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此次历史事件让中国共产党得到怎样的认识?
4.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无数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①和图②人物的救国主张分别是什么?他们在向西方学习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图③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即辛亥革命。对此,你如何评价?
(3)图④人物领导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怎样的正确态度?
5.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孙中山先生最大的特点是热爱祖国,一生追求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的理想,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孙中山先生说:“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他总是以“爱国若命”“一息尚存
(1)孙中山先生的理想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通过哪一斗争推翻了清朝统治?
(2)为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孙中山领导了哪两次斗争?
(3)孙中山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我们应该如何践行这些精神?
6.中国近代的历史倾诉着中华民族的耻辱与沧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世纪,列强发动了哪三次侵华战争?其中哪次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写出近代中国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一例即可)
(3)增开天津为商埠是哪一条约?
(4)增辟通商口岸并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约是什么?
(5)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7.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100年前是指哪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2)图中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后得到了越来越多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关注,这一时期较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哪一篇?其作者是谁?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有哪些?结合身边的学党史活动,概括谈谈自己对中国共产党的一点深刻认识。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
材料二: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举国激愤,人人思变,雪耻强国之声陡然放大。时值18省1300多名举子在京会试,37岁的广东南海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写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强烈要求光绪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材料三:(1898年)光绪下旨:“商务为富强要图,自应及时举办……著各省督抚。督率员绅认真讲求,妥速筹办”“富强之计,首在鼓励人才,各省士民著有新书,及创行新法,制成新器,果系堪资实用者,允宜悬赏以为之劝,或量其材能,试以实职……给以特赏以昭激励”。
(1)根据材料一列举一例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四项具体活动。
(2)材料二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中的万言书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3)概括材料三所反映的戊戌新政的内容和意义。
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材料一是清政府与哪国签订的什么条约?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是清政府派谁与日本签订的条约?该条约中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款?
(3)材料三是什么战争之后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什么条约?这一条约的最大危害是什么?
(4)通过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认识。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草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样,学习西方。
——据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这场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的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依据材料一,李鸿章为“中国欲自强”而做出的努力的一场运动是什么?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2)列举这场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举一列)。说说该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3)材料二中“中国的失败”指的是什么?康有为、梁启超探索新的救国之道指的是什么事件?
(4)材料三中这场革命是指什么事件?该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材料二 瓜分一事,实系毫无益处之举。……(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瓦德西拳乱笔记》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一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材料一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 请列举三例。
(3)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19世纪末中国人民反入侵斗争的感想。
1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840年以来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摘编自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该条约签订以后,台湾人民纷纷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坚决反对割让台湾,爱国志士徐骧等人组织义军,与刘永福领导的清军协同作战,在5个月的时间里,打死打伤日军3万多人。
材料三: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摘编自《瓦德西拳乱笔记》
(1)面对列强的入侵,英勇的中国人民掀起了反侵略运动。请举出两例“反入侵”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和事件。
(2)写出材料二中条约签订的时间。台湾军民为什么“坚决反对割让台湾”?
(3)指出材料三和近代哪一事件相关。根据材料概括该运动的影响。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请君英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记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材料二:“1839年的这场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成,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材料三: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遏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危害。
(2)材料二中的“运动”“战争”指的是哪两个事件?有人说,没有这场“运动”就没有这场“战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3)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从这场战争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14.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筹办洋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因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示不必尽用其人。
——摘编自《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时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日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老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并说出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说明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概括洋务运动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积极作用。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9年,战胜国英法美等在巴黎开会,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
材料二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天安门前,发表宣言,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 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新革命方法的得出是总结借鉴了哪些革命的经验教训?材料二反映出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 材料三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上确立了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哪位人物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关系?
16.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血泪史,也是中国人民铮铮铁骨的抗争史。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割让A地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岳麓书社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不准中国人居住。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四制)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条约与哪次战争有关?条约中的地点A是哪里?
(2)材料二条约中的哪项内容对中国危害最大?
(3)材料三中的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综合上述材料,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17.材料一 孙中山早年在香港学医,毕业后做医生。他擅长外科和治疗肺病。孙中山对待 病人,真诚亲切,有求必应。通过行医实践,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 “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他决计借行医来积极结识不满清朝统治的爱国青年和知识分 子,互相议论时政,寻求救国救民道路,开始从事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运动。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1919 年 1 月至 6 月,战胜国代表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会 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废除“二十一条 ”,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但是,由英法美等国操纵的和会,不但拒 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而且还无理地将大战前德国强占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材料三:北京的学生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
绝在和约上签字”。 “6 月 5 日上海日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 ……接着,机器、纺纱、 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相继罢工。
(1)材料一中,孙中山领导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材料二和我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这一历
史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3)材料三中最能体现所述事件性质的口号是?
(4)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上述事件中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
18.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李鸿章、曾国藩等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器物,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掀起一场以……为口号的自救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材料二:……战争的惨败,宣告封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的破产,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能挽救民族危机。于是,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相继领导了谋求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政治变革运动。
材料三: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随后,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但由于变法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变法以失败告终。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提出了什么主张?为实现“自强”,洋务派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请举出两个有关的具体实例。
(2)哪一战争的惨败,宣告了封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的破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谈谈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
(3)材料三中提到的“变法”指什么?据材料三指出,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洋务派认为西方列强强大的原因是先进技术,没有认识到他们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先进。洋务运动。
(2)主张实行变法图强。(或主张从政治制度方面去变革),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3)民主、平等意识增强。辛亥革命的影响。
(4)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变化,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促进了中共诞生,推动了革命进程。
(5)【示例一】
观点:思想解放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论述: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不仅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进而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必不可少的文化铺垫工作。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推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及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思想解放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我们要不断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思想文化的创新。
【示例二】
观点: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发展。
论述:辛亥革命后,我国掀起了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新文化运动,它热情地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猛烈抨击封建旧道德旧文化,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结论:综上所述,思想文化的进步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来丰富自己,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思想文化的创新,不断地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答案】(1)事件:鸦片战争。变化: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条约:《辛丑条约》。内容: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 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 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 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3)时间:图1,太平天国运动,图2,黄海海战(或甲午中日战争)。
(4)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畏强敌、勇于抗争、甘于奉献的爱国精神;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要提高综合国力,国家的强大是和平的保障;勿亡国耻,立志振兴中华;等等。
3.【答案】(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组织基础:各地共 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2)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认识: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4.【答案】(1)李鸿章:自强、求富;康有为:变法维新。区别: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2)评价:辛亥革命作为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既有成功的一面,即结束了我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的近代化进程;也有失败的一面,即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最终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未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
(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学习西方优秀文化,但不能全盘西化等,言之有理即可)
5.【答案】(1)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辛亥革命。
(2)护国运动、二次革命。
(3)热爱祖国,顽强不屈。努力学习。
6.【答案】(1)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
(2)广州、厦门、宁波。(其中任意一点)
(3)《北京条约》。
(4)《马关条约》。
(5)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人民具有探索精神等。
7.【答案】(1)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
(2)导火线:1919年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
(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共产国际的帮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的革命道路充满艰辛等
8.【答案】(1)创办江南制造总局、上海轮船招商局、筹划海防,建北洋舰队,建立海军,创办学校,派遣留学生,培养近代人才。
(2)公车上书。“拒和、迁都、变法”。
(3)兴办商务;重用人才;鼓励创造发明。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9.【答案】(1)英国,《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李鸿章,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言之有理即可
10.【答案】(1)运动:洋务运动。根本目的: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2)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等(任写一个即可)民用工业:开平矿务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任写一个即可)。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戊戌变法。
(4)辛亥革命。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11.【答案】(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反入侵”的斗争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斗争、邓世昌勇战黄海等任写三个即可。
(3)可从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富于反抗精神等方面来谈。
12.【答案】(1)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冯子才镇南关大捷;邓世昌黄海大战;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等。
(2)1895年;台湾在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台湾军民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誓死不当亡国奴。等。
(3)义和团运动。展现了中国人民英勇反抗的精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的野心。
13.【答案】(1)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2)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不同意;原因: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虎门销烟只是一个借口,即便没有虎门销烟,也会爆发鸦片战争。
(3)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认识: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我们应该勿忘国耻,奋发图强,加快经济建设,提高综合国力。
14.【答案】(1)目的:维护清政府统治;关键: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2)类别: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联系:民用企业为军事企业的生产提供资金支持,缓解清政府的财政紧张状况。
(3)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4)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5.【答案】(1)联系:材料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材料二中的五四运动。(或者材料一是材料二的导火线。)
(2)方法:依靠下层人民;走俄国人的道路,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
(3)会议:中共一大。中心任务: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4)关系: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干部上的准备。
16.【答案】(1)鸦片战争;香港岛
(2)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使中国完全(或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落后就要挨打,我国要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综合国力,以免遭受外来侵略。
17.【答案】(1)三民主义
(2)五四运动
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
(3)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4)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不畏强暴,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勇
于抗争的精神
18.【答案】(1)学习西方器物/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2)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戊戌变法;变法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材料分析题专题训练(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