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4届高三上册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
第I卷
注意事项: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鸟纹——对太阳的崇拜,从史前开始出现,太阳的象征三足鸟纹(三足乌)屡屡出现在汉墓壁画、画像石等之上。新石器时代有了蛙纹崇拜,后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添加了桂树、嫦娥、玉兔捣药等等,但“蛙—蟾蜍”作为月亮形象的核心这一点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下图所示为唐代的月宫故事铜镜。材料可用于说明( )
唐代的月宫故事铜镜
A.文化汇融催生国家文明 B.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C.中华文明的传承性特点 D.古代中国的区域联系日趋频繁
2.考古工作者在河套地区的汉代朔方郡附近墓葬中发现了中原汉墓中常见的陶制猪圈、鸡舍、配有辘护和小水斗的水井和博山炉等;对人骨的稳定同位素测试反映出当地的粮食种植种类以粟和黍为主。上述考古发现可以支持的论题是( )
A.“农耕文明的拓展” B.“民族融合的初现”
C.“南北物种的交流” D.“区域经济的协同”
3.有学者认为:历史是一条连绵不绝的河流,历史分期则是学者后来的观察。对于中国古代史,人们习惯上以大的王朝更替进行历史分期,却不计形式上同一王朝中的异质性。比如在论及唐宋变革时,多将唐与宋各自视为一体,来比较其间的差异。唐代的情况暂且不论,至少不应把两宋捆绑在一起,笼统论之。如此要想揭示并解释南宋以后的历史走向与社会转型,则有相当的困难了。该学者旨在( )
A.说明历史研究要注重历史发展的连续性
B.揭示唐宋变革论的立论缺乏逻辑与价值
C.论证王朝更替无法解释历史变革与发展
D.强调历史分期应当尽量避免标准的僵化
4.明代航海家马欢作为翻译多次随郑和出海,其著作《瀛涯胜览》记载:若宝船到彼(古里佛,位于今印度西南部)……先将带去锦绮等货,逐一议价已定,随写合同价数,彼此收执……毫厘无改……毫厘无差。该记载说明当时( )
A.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B.私人海外贸易得到朝廷允许
C.中外友好平等交流 D.中国同亚非建立起广泛联系
5.戊戌维新运动时期,湖南按察使黄遵宪提出“取租税、讼狱、警察之权分之于四方百姓”,允许百姓“自治其身,自治其乡再由一乡推之一县一府一省”等主张。他还利用时务学堂、南学会进行了地方自治的实践。这些主张和实践意在( )
A.争取地方官员支持 B.提高国民参政意识
C.减少维新变法阻力 D.传播西方政治思想
6.1912年12月1日,梁启超在天津出版《庸言报》第一号,其中“建言”栏所刊内容全是针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的通论、专论、杂论、讲演等文稿,梁启超在《庸言报》各栏目上所发表文章类型统计如下图(单位:篇)。这反映了当时( )
A.知识分子建设新政权热情高涨 B.民众启蒙成为学者关注重点
C.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之争激烈 D.新文化运动的群众基础广泛
7.有材料记载,中央苏区的二期公债120万元任务不但超额完成,而且临近偿还期群众自动发起“退还公债”运动,不要政府偿还,极大地补充了革命战争经费,也缓解了苏区的财政压力。这( )
A.体现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影响 B.反映了土地革命取得显著成效
C.奠定了赢得民族战争的物质基础 D.展现了大生产运动的群众风貌
8.下图是1945年的版画《八路军帮助蒙民秋收》,对该版画解读正确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即将成立的盛况 B.革命统一战线下中共扶助农民
C.中共在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D.全面抗战路线下军民团结合作
9.以助推新时代强军兴军伟大征程为目标,学界加大了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的研究,并取得了众多优秀的研究成果。依据历史发展演进过程,下列研究主题排序正确的是( )
①敌后作战组织实施与实际效果
②解放城市及恢复经济发展生产
③创建和领导人民军队走出危机
④捍卫国家安全与出兵决策研究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10.1956年1月,乌孜别克族的色力木各来百货店挂出新招牌,新疆乌鲁木齐市的私营工商业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图)。据此可知( )
A.国家的经济建设规划得到落实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优越性
C.乌孜别克族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D.实行公私合营有利于民族团结
11.2022年G20峰会上,印尼满怀喜悦地向全世界展示了雅万高铁的建设成果。作为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雅万高铁全长142公里,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万隆,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项目。这反映了中国( )
A.以巩固发展周边关系为外交首要 B.着重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C.借科技进步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 D.致力于推动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
12.下表为不同时期的学者对亚历山大的评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二战前的德国学者 亚历山大是半人半神的英雄,是希特勒所鼓吹的“北方民族”的代表。
1927年英国历史学家威廉·塔恩 亚历山大是传播希腊文化、在近东广大地区从事改革的斗士。亚历山大的东侵给近东带去文明与进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学者 亚历山大精于算计、是不择手段加强自己权势的野心家。希腊人统治者和近东居民之间只存在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历史环境造就了亚历山大及其成功。
A.历史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客观 B.文献史料应与文物史料相互印证
C.历史研究受到学者所处时代的影响 D.多元史料有助于史学研究的发展
13.1243年,伦敦市民被英王亨利三世取消选举市长的权利,直至付出1000磅罚金才重新获得该权利。1285年后,伦敦城又被英王爱德华一世直接统治13年,直至付出2000马克罚金才恢复权利。这反映了西欧( )
A.封建王权强化与城市自治发展 B.封建领主衰落与市民阶级壮大
C.商品经济发展与庄园经济瓦解 D.城市政治独立与民族国家兴起
14.有史书描述说,他们在果阿、红海口和东非设立了永久性的堡垒,到达马六甲并从那里北上进入中国本土,东行到香料群岛中心——安汶,从而创建了一个帝国,一个依靠火器和海上霸权威力,以及交替使用战争与掠夺贸易维持的第一个商业殖民帝国。该描述中的“他们”指的是( )
A.阿拉伯人 B.葡萄牙人 C.西班牙人 D.英国人
15.法国于1862年先后与比利时和德意志建立关税同盟,1863年与意大利、1864年与瑞士、1865年与瑞典等国分别签订了类似的贸易条约。这一系列商约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缔约双方在关税问题上彼此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法国这些举动( )
A.加快了欧洲经济的一体化 B.旨在改善与德意志的关系
C.适应了工业化的发展要求 D.巩固同盟关系以孤立英国
16.埃及科学复兴的发起者之一、语言学家塔闼维(1801-1873)在《埃及的故事》中主张,埃及文化在好几个世纪里光芒四射。在“法老时期,它(埃及)是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母亲”。在希腊—罗马时期,成为古代世界的学术中心。伊斯兰教兴起以后,又成为伊斯兰文化的支柱,帮助把文明传播到西方。即便到了塔闼维那个时代,它依然保持着力量和光荣。据此推知,塔闼维意在( )
A.强化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 B.推动非洲民族民主运动走向高潮
C.强调埃及文化是欧洲文化的重要源头 D.揭示阿拉伯文化对古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17.19世纪中期,在欧洲人眼里,非洲内陆仍是“蛮荒之地”,欧洲人绘制的非洲地图都留有大片的空白。但到19世纪末,非洲内陆便精确地出现在非洲大陆的地图上。这一变化根源于欧洲( )
A.三角贸易的深入开展 B.垄断资本主义的扩张
C.政府推动的探险活动 D.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18.1946年10月,法国制宪议会通过新宪法,将“法兰西帝国”易名为“法兰西联邦”, 宣称法国与殖民地在“权利、义务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联邦,把殖民地分成海外省与海外领地、联系领地(多哥、喀麦隆)、联系成员国(印支3国、摩洛哥、突尼斯)和归并地4类。这一做法( )
A.在根本上改变了殖民帝国的性质 B.受到了印巴分治事件的直接影响
C.放弃了宗主国对领地的支配地位 D.反映了法国维持殖民统治的企图
19.继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政府发言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之后,1960年缅甸发表声明指出,中国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降低了联合国的威信”。同年,古巴谴责篡夺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蒋介石集团。这表明,当时( )
A.中国积极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 B.不结盟运动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C.发展中国家努力改善世界秩序 D.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0.2023年3月10日,在中国的斡旋之下,因各种由来已久、成因复杂而断交了7年的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两国达成协议,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美国则公开表示,沙特伊朗之所以会谈判,也是因为内部压力,而不是外部的因素。这表明(  )
A.美国失去了在中东地区的霸权基础 B.大国博弈竞争影响国际关系
C.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民族矛盾的和解 D.儒家文化具有普适性的价值
第Ⅱ卷
材料分析题(21题20分,22题18分,23题12分,共5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整个汉代没有游离于政府之外的大规模的体育组织。汉初“无为而治”思想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文景之治”。游乐体育活动项目多,规模大,不仅宫廷设有疏鞠,而且民间出现“里有俗,党有场,康庄驰逐,弯阔踏鞠”的景象。自张骞通西域后,西方的体育文化或经官方、或经民间沿着丝绸之路陆续传至汉朝。汉甸战争期间,汉军也十分注意吸收游牧民族的骑射长技。晁错曾向汉文帝建议说:“今降胡义渠蛮爽之属来归谊者,其众数千,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在汉朝豪强地主庄园中,不但把依附自己的农民变成自己的私家武装,按军队编制把他们组织起来,而且自筑营堑、坞壁,进行武装训练。豪强地主武装和坞壁的普遍发展,促进了各地民间习武活动的发展,为当时民间武艺活动提供了空间和动力。
——摘编自钱文军《汉代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与思想基础》
材料二:近代西方体育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大约始于19世纪60年代。当时,它的传入主要通过中国自觉与不自觉地向西方学习。严复从教育救国的思想出发,高度肯定了体育的社会效能:自强保种、强健身体,进而富国强民。蔡元培从“保国强种”的角度竭力主张实行军国民教育,提出学堂的任务就是保国强种。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自然体育思想(把体育看成一种生活,强调个性发展)逐渐取代了军国民体育思想。近代中国的体育思想,就地区而言,先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继而向内地和边远地区发展;就项目而言,由体操到田径、球类等;就部门而言,先军队、教会学校进而普通学校,又由学校而社会。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期间,颁布了中国第一部体育法《国民体育法》,设立了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举办了四届全国运动会,参加了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摘编自任雪艳《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发展演变及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体育文化发展的背景,并说明其特色。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体育思想发展演变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展体育运动的意义。
22.某班学生以“经济全球化”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也参与进来
第一组同学搜集到的有关“近代早期世界贸易”的资料
新航路发现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于是,欧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世界市场的扩大使新的产品出现在各国市场上。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美洲特产传播到欧亚大陆;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利亚等城市。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1)根据第一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你简述近代早期世界市场的表现。
第二组同学搜集到“工业革命时代”的资料
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1900年)单位:百分比
年份国别 1750 1800 1830 1880 1900
英国 1.9 4.3 9.5 22.9 18.5
德国 2.9 3.5 3.5 8.5 13.2
美国 0.1 0.8 2.4 14.7 23.6
中国 32.8 33.3 29.8 12.5 6.2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2)根据第二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概述表中英国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第三组同学搜集到“全球化历程”的资料如下
通常认为,全球化经历了三个波次。从地理大发现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波全球化浪潮;二战后是分裂及平行推进的第二波全球化时期;冷战结束后则是全球化深入、全球拓展的第三波,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总体上看,近500年以来,全球化尽管有重大挫折然不断深化向前。
——摘编自储昭根《当前西方的反全球化浪潮:成因及未来走向》
(3)根据第三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任选一个“全球化波次”加以说明。(要求:时段清晰,史实准确)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15日,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该博物馆以“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为主题,基本陈列包括“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其中“文明起源”涵盖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肇始文明曙光的进程,“宅兹中国”主要涵盖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大国一统”讲述自秦统一全国后的历史,“和融万方”聚焦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民族觉醒”则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救亡图存历史。从远古发现到仰韶文化,从二里头遗址到《湘江评论》,中国考古博物馆以立体方式,讲述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发展壮大的历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近代,中国考古博物馆以全景方式,呈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从文明起源到民族复兴,中国考古博物馆以宏大叙事方式,展现中华民族矢志不渝、接续奋斗的历程。
任意选取中国考古博物馆的某一陈列专题,结合史实谈谈这一专题的观后感。(要求:明确所选取的陈列专题,须有史实依据,解释合理,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解答】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根据材料“太阳的象征三足鸟纹(三足乌)屡屡出现在汉墓壁画、画像石等之上。新石器时代有了蛙纹崇拜,后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添加了桂树、嫦娥、玉兔捣药等等”及所学可知,太阳和月亮形象明显地带有远古的记忆,也是能够反映五千年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不断发展的一个典型例子,C项正确;中国古代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夏朝,选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多元一体”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区域联系日趋频繁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解答】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正向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汉代。从材料“陶制猪圈、鸡舍、配有辘护和小水斗的水井和博山炉等;对人骨的稳定同位素测试反映出当地的粮食种植种类以粟和黍为主”可知,这是典型的农耕文明的遗址,可以看出当时在中国的边疆地区农耕文明获得了发展,A正确。民族融合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排除B项;河套地区在北方,材料没有涉及南方,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区域经济的协调,排除D项。故选A项。
3.D
【解答】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中国)。根据材料“比如在论及唐宋变革时,多将唐与宋各自视为一体,来比较其间的差异。唐代的情况暂且不论,至少不应把两宋捆绑在一起,笼统论之。如此要想揭示并解释南宋以后的历史走向与社会转型,则有相当的困难了”,可知材料强调历史分期要根据实际情况解读,不应统一根据王朝来区别,说明强调历史分期应当尽量避免标准的僵化,D项正确;材料强调历史分期要根据实际情况,并未提到历史发展的连续性,排除A项;材料中只是举了唐宋变革的例子,主旨并非唐宋变革,排除B项;“论证王朝更替无法解释历史变革与发展”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4.C
【解答】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马欢是郑和使团的成员之一,其著作中记载的“逐一议价”“随写合同价数,彼此收执”“毫厘无改”等说明郑和使团在当地与商人进行了平等贸易,该史料可以用来证明当时中国同外国的友好平等交流,C项正确;仅凭材料中的记载无法得出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排除A项;马欢随郑和出海,并不属于私人海外贸易范畴,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中国同亚非建立起广泛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解答】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允许百姓‘自治其身,自治其乡再由一乡推之一县一府一省”等主张。他还利用时务学堂、南学会进行了地方自治的实践’”可知黄遵宪试图以其“奉主权以开民智,尊官权以导民权”的改革与救国方针,在湖南进行了一场民权、法治与宪政为核心的“地方自治”政治试验,这些主张与实践旨在提高国民参政意识,B项正确;黄遵宪本身就是地方官员,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针对普通民众的措施,只要目的是想开启民智,并非是想要减少变法阻力,排除C项;传播西方政治思想只是黄遵宪的做法之一,材料主旨是其想要通过创办时务学堂、南学会开启民智,进行地方自治,排除D现。故选B项。
6.A
【解答】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1912年12月1日”是中华民国成立近一周年之际,根据材料可知,民国建立后,梁启超在《庸言报》发表了大量“建言”,对政治和社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建设新政权充满热情,A项正确;材料中梁启超是对政治和社会提出看法,并非启蒙民众,排除B项;材料中未出现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争议,排除C项;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解答】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作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土地革命时期。据题意可知,中央苏区的公债任务超额完成,甚至群众还自发发起“退还公债”运动,不要政府偿还,这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于共产党政权的支持。而人民群众之所以能够如此支持共产党政权,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共产党开展的土地革命,使群众得到了土地。所以材料内容可以说明土地革命成效显著,B项正确;根据“中央苏区”可知此时已经进入土地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已经失败,排除A项;此时是土地革命时期,并不能说明民族战争已经开始,所以也就无从说明奠定了物质基础,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土地革命带来的成效,并不是因为大生产运动,无法体现大生产运动的群众风貌,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解答】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5年(中国)。据材料“版画《八路军帮助蒙民秋收》(1945年)”和画面信息可得出,抗日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1945年,在内蒙古某个抗日根据地,几位八路军战士正忙于帮助蒙古民众进行秋收,呈现一派丰收、勤奋和喜悦的氛围,反映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各族军民团结一起收获胜利的果实,D项正确;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才成立,排除A项;1925-1927年国民革命时期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排除B项;抗战时期大生产运动,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总方针,兼办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与材料“八路军帮助蒙民秋收”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解答】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敌后作战组织实施与实际效果”属于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城市及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属于解放战争时期;“创建和领导人民军队走出危机”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1927年南昌起义时期;“捍卫国家安全与出兵决策研究”属于新中国成立后抗美援朝时期。综上所述,排序正确的是③①②④,D项正确;ABC项按照时间排序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A
【解答】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956年的中国新疆地区。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新疆地区也在1956年完成了对工商业的全部公私合营,由此可知,国家的经济建设规划得到落实,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新疆地区对国家经济建设规划的落实,并未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优越性,排除B项;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实行公私合营对民族关系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解答】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22年(中国和印尼)。据材料“印尼满怀喜悦地向全世界展示了雅万高铁的建设成果。作为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可知雅万铁路的建成表明重视同相关地区和国家的合作,致力于推动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D项正确;仅从一条铁路的修建,无法得出我国的外交首要,排除A项;仅凭个例,无法判定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的重点,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合作共赢,并不是科技进步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解答】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历山大帝国)。综合材料信息可知,学者所处时代、国家、立场等影响学术观点,二战后亚非拉民族国家纷纷建立,打击了西方殖民实力,这影响了对西方历史人物的评价,C项正确;历史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未必就逐渐客观,排除A项;文物史料并非总是存在,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多元史料,只涉及不同时期学者对亚历山大的评价,排除D项。故选C项。
13.A
【解答】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3世纪(西欧)。据材料“伦敦市民被英王亨利三世取消选举市长的权利,直至付出1000磅罚金才重新获得该权利……”,可知,此时西欧城市自治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此时专制王权也在得到强化,A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领主与市民阶级的信息,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庄园经济的瓦解,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城市自治的发展,并不是政治独立,也未提及民族国家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14.B
【解答】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本题材料“创建了一个帝国,一个依靠火器和海上霸权威力,以及交替使用战争与掠夺贸易维持的第一个商业殖民帝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葡萄牙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了几十个殖民据点和商站,B项正确;7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与材料时间和地区不符,排除A项;西班牙的殖民侵略以美洲为主,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的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与材料地区不符,排除C项;17世纪,英国才来到亚洲,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点拨】
15.C
【解答】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2年至1865年(欧洲)。根据材料可知,1862年至1865年,法国先后和欧洲多个国家签订关于关税优惠的商约,其目的在于减少国家间的关税壁垒,满足法国工业化的发展要求,C项正确;此时还未出现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排除A项;法国这些举动适应了工业化的发展要求,与改善与德意志的关系无关,排除B项;法国这些举动适应了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并不是为了孤立英国,排除D项。故选C项。
16.A
【解答】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埃及)。据材料可知,塔闼维强调埃及文化对世界的作用和影响,其目的是强化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描述埃及文化对非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推动,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埃及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而非是欧洲文化的源头,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埃及文化,而非阿拉伯文化,排除D项。故选A项。
17.B
【解答】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世纪中期的欧洲。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垄断资本主义产生,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非洲大陆的地图对非洲内陆的精确描绘正是垄断资本主义瓜分非洲的体现,B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三角贸易便逐渐衰落,排除A项;C项是表面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16世纪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排除D项。故选B项。
18.D
【解答】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二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兴起,法国为了维系殖民统治,试图通过制定宪法来强化同殖民地之间的关系,D项正确;法国这一做法并未改变殖民的性质,排除A项;印巴分治是在1947年,排除B项;该做法并未放弃宗主国对领地的支配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19.C
【解答】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世界)。据材料可知,印度、印度尼西亚、古巴等发展中国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同时强调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努力改善世界秩序的趋势,C项正确;古巴不是中国的周边国家,排除A项;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是在1961年,排除B项;材料没有描述中国的外交政策,并且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是在改革开放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0.B
【解答】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从材料“2023年3月10日,在中国的斡旋之下,因各种由来已久、成因复杂而断交了7年的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两国达成协议,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美国则公开表示,沙特伊朗之所以会谈判,也是因为内部压力,而不是外部的因素”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促成了阿拉伯和伊朗两国恢复外交关系,而美国则认为是由于两国内部因素所导致的,典型的体现出中国和美国在这一问题上博弈的特点,B项正确;“美国失去了在中东地区的霸权基础”表述太绝对了,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C项;儒家文化具有普适性的价值不符合材料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B项。
21.(1)背景:汉代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丝绸之路开通,中外交流频繁;汉匈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豪强地主庄园的形成与发展;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特色:开放包容的精神;军事色彩;与汉代文明进程发展相适应。
(2)特点:以向西方学习为主,少本土创造;由“救亡图存”逐渐转变为“关怀人性”;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以立法加强推进;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意义:有利于增强国民体质,促进全面发展;有利于强兵御侮,民族振兴;有利于塑造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解答】(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中国)。
背景:根据材料“汉初‘无为而治’思想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文景之治’”可知,汉代大一统局面的出现;根据材料“自张骞通西域后,西方的体育文化或经官方、或经民间沿着丝绸之路陆续传至汉朝”可知,丝绸之路开通,中外交流频繁;根据材料“汉匈战争期间,汉军也十分注意吸收游牧民族的骑射长技”可知,汉匈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根据材料“在汉朝豪强地主庄园中,不但把依附自己的农民变成自己的私家武装,按军队编制把他们组织起来,而且自筑营堑、坞壁,进行武装训练”可知,豪强地主庄园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特色:根据材料“自张骞通西域后,西方的体育文化或经官方、或经民间沿着丝绸之路陆续传至汉朝。汉匈战争期间,汉军也十分注意吸收游牧民族的骑射长技”可知,开放包容的精神,军事色彩;根据材料“促进了各地民间习武活动的发展,为当时民间武艺活动提供了空间和动力”可知,与汉代文明进程发展相适应。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
特点:根据材料“近代西方体育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大约始于19世纪60年代。当时,它的传入主要通过中国自觉与不自觉地向西方学习”可知,以向西方学习为主,少本土创造;根据材料“严复从教育救国的思想出发,高度肯定了体育的社会效能:自强保种、强健身体,进而富国强民。蔡元培从‘保国强种’的角度竭力主张实行军国民教育,提出学堂的任务就是保国强种。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自然体育思想(把体育看成一种生活,强调个性发展)逐渐取代了军国民体育思想”可知,由“救亡图存”逐渐转变为“关怀人性”;根据材料“近代中国的体育思想,就地区而言,先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继而向内地和边远地区发展;就项目而言,由体操到田径、球类等;就部门而言,先军队、教会学校进而普通学校,又由学校而社会”可知,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根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期间,颁布了中国第一部体育法《国民体育法》,设立了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举办了四届全国运动会,参加了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可知,以立法加强推进,且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意义:根据材料“严复从教育救国的思想出发,高度肯定了体育的社会效能:自强保种、强健身体,进而富国强民。蔡元培从‘保国强种’的角度竭力主张实行军国民教育,提出学堂的任务就是保国强种。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自然体育思想(把体育看成一种生活,强调个性发展)逐渐取代了军国民体育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展体育运动有利于增强国民体质,促进全面发展,有利于强兵御侮,民族振兴,有利于塑造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22.(1)表现:世界经济联系加强;世界贸易增长;世界贸易范围扩大;世界贸易中心转移。
(2)趋势:18世纪中叶以来稳定增长,19世纪80年代后下降。
原因:前期稳定增长;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19世纪晚期下降;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英国没有充分的采用新技术,使用新机器;美国和德国崛起的冲击。
(3)
示例一:“全球化第一波次”时段:从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史实: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的进行,促进了世界贸易的扩展;工业革命的进行,推动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示例二“全球化第二波次”时段: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史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的相继成立,推动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示例三“全球化第三波次”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史实: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各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确立,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国际分工的深化、跨国公司的进步活跃、国际金融的扩展等。
【解答】(1)表现:根据“新航路发现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得出世界经济联系加强;根据“于是,欧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得出世界贸易增长;根据“世界市场的扩大使新的产品出现在各国市场上。”得出世界贸易范围扩大;根据“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美洲特产传播到欧亚大陆;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得出世界贸易中心转移。
(2)趋势:18世纪中叶以来稳定增长,19世纪80年代后下降。原因:前期稳定增长;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19世纪晚期下降;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英国没有充分的采用新技术,使用新机器;美国和德国崛起的冲击。
(3)示例一:根据“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波全球化浪潮;”可得出选择“全球化第一波次”时段:从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史实论述时,可概括得出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的进行,促进了世界贸易的扩展;工业革命的进行,推动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其它角度言之有理亦可。
23.示例:观看“民族觉醒”专题以后,我深感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救亡图存之艰辛、漫长。说明: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试图推翻清朝,建立“地上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分别倡导从器物、政治制度层向学习西方,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更是使中国人民经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推动思想文化革新,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推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新。中国共产党在经历国民革命、开辟革命新道路、抗口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考验后,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解答】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述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设问是任意选取中国考古博物馆的某一陈列专题,结合史实谈谈这一专题的观后感。首先,根据材料“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该博物馆以‘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为主题,基本陈列包括‘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其中‘文明起源’涵盖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肇始文明曙光的进程,‘宅兹中国’主要涵盖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大国一统’讲述自秦统一全国后的历史,‘和融万方’聚焦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民族觉醒’则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救亡图存历史。”及所学可选择“民族觉醒”的专题。结合所学可知,观看“民族觉醒”专题以后,我深感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救亡图存之艰辛、漫长。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别从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影响、戊戌变法的影响、辛亥革命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五四运动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两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等方面分析说明,例如: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试图推翻清朝,建立“地上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分别倡导从器物、政治制度层向学习西方,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更是使中国人民经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推动思想文化革新,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推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新。最后,总结升华,中国共产党在经历国民革命、开辟革命新道路、抗口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考验后,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4届高三上册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