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县天中山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12月考试题
七年级历史
测试范围:1-15课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两大题,满分50分,测试时间50分钟。
2.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或答题卡上。
3.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人类遗址,位于黄河流域的半坡人是较早种植粟的原始人类遗址。这两个原始人类遗址均属于( )
A.海洋文明 B.商业文明 C.农业文明 D.工业文明
2.“中国原始社会部落首领的更替是禅让制,即在位的部落联盟首领自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目的是让那个更贤能的人管理部落事务。”据此分析,禅让制下部落联盟首领选择继任者的主要依据是( )
A.个人才能 B.经济实力 C.血缘关系 D.社会地位
3.改革是改变旧制度、旧事物,它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 )
A.承认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
C.奖励耕战 D.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4.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2023年是我国十二生肖纪年的兔年,如果用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古代文字书写“兔”字,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5.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位思想家是( )
A.孙武 B.孔子 C.韩非子 D.老子
6.“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统一的时间是
A.公元前221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2年 D.公元前231年
7.淮安市博物馆正在进行“中国古代货币展”的布展工作。下列文物中可作为秦朝时期展品的是( )
A. B.
C. D.
8.秦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下列材料可以准确说明( )
材料 出处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资治通鉴》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掌副丞相 《汉书·百官公卿表》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那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A.地方管理 行政高效 B.法律严苛 赋税沉重
C.疆域辽阔 人口众多 D.中央集权 创新制度
9.西汉建立后,大臣陆贾向汉高祖建议“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于是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其客观原因是( )
A.吸取秦亡的教训 B.“兵皆罢归家”
C.经济困难 D.人心思安
10.下图这组与牛有关的文物反映出汉代( )
A.绘画技巧的成熟 B.造纸技术的改进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农耕技术的发展
11.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12.汉武帝时,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汉武帝此举是为了( )
A.分化王国力量 B.提升儒学地位 C.加强中央集权 D.拓展统治范围
13.东汉中后期,朝政黑暗,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人民游离失所,生活困苦,阶级矛盾导常尖锐。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皇帝昏庸 B.天灾人祸
C.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D.外族入侵
14.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
A.嬴政 B.刘邦 C.刘秀 D.杨坚
15.龟兹五铢钱是丝绸之路北道流通的一种铜币,铸有汉文和婆罗谜文(古印度文字)两种铭文,在新疆轮台、库车等地均有出土。这可用于佐证当时( )
A.吐蕃与汉文化往来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国家钱币规范进程 D.丝绸之路开通原因
16.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西汉时期开通的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最重要的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大通道。这条“大通道”的起点是( )
A.刘家港 B.玉门关 C.阳关 D.长安
17.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它修建于(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18.有“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公布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已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坚持参加冰雪运动对人的身心健康非常有意义。早在东汉末年,就有一位名医创编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这位名医是( )
A.华佗 B.蔡伦 C.张仲景 D.司马迁
19.《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这部书上不可能阅览到的是
A.长平之战 B.秦始皇建立秦朝 C.汉武帝泰山封禅 D.班超出使西域
20.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逐渐在社会上传播开来。下列历史古迹,不能反映了这一现象的是( )
A.洛阳白马寺 B.云冈石窟 C.龙门石窟 D.成都青城山
二、非选择题。(21题6分,22题6分,23题6分,24题6分,25题6分,共30分)
21.农民起义是中国古代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逾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选自《陈涉世家》
材料二: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角有徒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军;讹言:“苍天己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摘自《三国演义》
(1)材料一中“举大计”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天下苦秦久矣”表现在哪些方面?
(2)材料二中张角创立的宗教派别叫什么?后来张角等人发动的农民起义被称作什么?
(3)比较上述两则材料,分析两次农民起义在准备和结果方面有何异同。
2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历史的实际来看,“治世”多指某一时代政治比较清明,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社会秩序相对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迅速,国力逐渐增强的社会景象。
——《中国古代的“治世”与“盛世”》
材料二 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多分封诸侯从而削弱每个诸侯的实力)”一语,彻底实行了。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三 汉武帝在经济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等的专营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西汉初期出现的治世局面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此“计”的名称是什么?此“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不得照抄原文)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等的专营”,新货币的名称是什么?为实现汉朝的“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和军事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兴盛的因素。
2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材料三: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两汉时期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诊断和治疗的手段更加先进,并建立起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1)图一是商代晚期的四羊方尊,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你知道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什么?图二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2)我国什么时候发明的造纸术?后来谁改进了造纸术?
(3)医圣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一本什么书?
(4)作为初中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汉书·张骞传》
(1)材料中的哪些内容反映了这次出使的艰难?我们要学习“骞”的什么精神?
材料二 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城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
材料三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摘自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主旨演讲
(3)材料中提到“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该商路的长期维持得益于西汉朝廷设置的哪一机构对西域的有效管辖?该机构的设置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25.请观察下图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之间的联系)
试卷第2页,共6页
1.C
【详解】据题干“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人类遗址,位于黄河流域的半坡人是较早种植粟的原始人类遗址。”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都从事农业生产,故他们属于农业文明,C项正确;海洋文明更多的出现在欧洲,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商业信息,排除B项;工业文明产生于近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当时实行禅让制,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时让位于禹。所以他们是通过民主选举当上部落联盟首领的,这种办法被称为禅让制,所以“禅让”主要是依据个人才能,A项正确;经济实力、血缘关系和社会地位不是禅让制下部落联盟首领选择继任者的主要依据,排除BCD项。故选A项。
3.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B项正确;承认土地私有属于经济方面的措施,排除A项;奖励耕战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不是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的措施,排除C项;废除旧贵族的特权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不是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的措施,排除D项。故B项。
4.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古代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A项正确;西周时期出现刻写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与题干信息“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古代文字”不符,排除B项;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后通令全国使用的字体,与题干信息“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古代文字”不符,排除C项;隶书出现于秦朝末期,与题干信息“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古代文字”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依据题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词语,都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正是春秋晚期老子的思想主张,即: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D项正确;孙武是兵家的鼻祖,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仁”,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主要人物,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故A符合题意;公元前230年是秦国开始灭六国的时间,还未实现统一,故B不符合题意;公元前222年和公元前231年与秦统一的时间不符,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7.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秦朝统一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经济方面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A项正确;汉武帝时期统一铸造五铢钱,排除B项;开元通宝为唐朝的货币,排除C项;会子是宋朝发行量最大的纸币,排除D项。故选A项。
8.D
【详解】根据题干“乃更号曰‘皇帝’”“御史大夫”“郡”“守”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时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地方建立郡县制,D项正确;题干不仅体现了地方的制度设立,也有中央的制度创新,排除A项;题干里并没有涉及法律和财税的内容,排除B项;秦朝的疆域,为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但题干信息并没有体现人口众多,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由于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统治者为了尽快恢复经济,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自己的统治,对人民采取了采取宽松政策,休养生息,因此,客观原因是“经济困难”,C项正确;秦朝之所以快速灭亡,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徭役、赋税繁重,以至于社会矛盾激化,西汉建立后,充分意识到了秦朝灭亡的教训,开始转变治国方略,实行休养生息,从刘邦开始,西汉政府就开始了采取道家黄老派“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政策,这是主观的原因,排除A项;“兵皆罢归家”指的是,西汉建立之初,刘邦为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农业生产,实行的措施之一,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点,排除B项;“人心思安”意思是百姓的心都在向往安定的社会和生活,是主观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绘画反映的是“铁犁牛耕”,汉代已出现“二牛抬杠”,说明汉代农耕技术的发展,D项正确;魏晋以后我国古代绘画技巧才逐渐成熟,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农业,而盐铁官营属于手工业,排除B项;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经济萧条,一片荒凉景象,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西汉统治者实行了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汉武帝期间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有了对匈奴进攻的能力,所以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进攻匈奴,后来成功大破匈奴。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史实,可排除。故选B项。
12.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刺史制度便是其中之一。刺史制度是将全国除京畿外的地区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设一刺史,刺史对所辖之郡及诸侯国进行监察。刺史在监察诸侯王、打击犯罪、平反冤狱、治理贪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C项正确;为分化王国力量,汉武帝实施推恩令,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升了儒学地位,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南平岭南,西扩西域,东拓辽东,拓展统治范围,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东汉中后期政权统治的最大特点是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一状况动摇了东汉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C项正确;皇帝昏庸、天灾人祸不是导致材料中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A和B项;东汉中后期没有面临外族入侵,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空白处的朝代是东汉,刘秀是东汉的建立者,C项正确;嬴政建立秦朝,排除A项;刘邦建立西汉,排除B项;杨坚是隋朝的建立者,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根据材料“在新疆轮台、库车等地均有出土”可知,龟兹国在西域。再从材料“铸有汉文和婆罗谜文(古印度文字)两种铭文”可以看出,这一西域货币还铸有汉文和古印度文字两种铭文。流通货币上铸有他国文字,反映了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因此,它可用于佐证当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B项正确;从分析可知,龟兹国在西域,而非西藏(吐蕃),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展示该国货币的发展过程,排除C项;从材料“龟兹五铢钱是丝绸之路北道流通的一种铜币”可知,它出现在丝绸之路开通后,因此,不能佐证丝绸之路开通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16.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为开通丝绸之路创造了条件,丝绸之路的路线是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的大秦,因此西汉首都长安是这条“大通道”的起点,D项正确;刘家港是明朝郑和下西洋出发的地点,排除A项;玉门关、阳关是丝绸之路所经的地区,但不是起点,排除BC项。故选D项。
17.A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时期派兵统一了岭南等地区,开发那里的的经济,兴修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它修建于秦朝,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8.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华佗的医学成就有发明“麻沸散”和创造“五禽戏”,A项正确;蔡伦改进造纸术,排除B项;张仲景著作《伤寒杂病论》提倡预防疾病,排除C项;司马迁著有《史记》,排除D项。故选A项。
19.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长平之战在战国时期,秦始皇建立秦朝,汉武帝泰山封禅是在西汉,班超出使西域是在东汉,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20.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张道陵到达青城山,在此结茅传道,创立了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使青城山成为了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首。因此,成都青城山与佛教的传播无关,D项符合题意;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始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排除A项;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排除BC项;故选D。
21.(1)陈胜吴广起义或大泽乡起义或秦末农民大起义;表现:沉重的赋税,沉重的徭役,沉重的兵役,严苛的法律,秦二世更残暴
(2)太平道,黄巾起义
(3)准备不同,大泽乡起义仓促;黄中起义经过长期准备。结果相同,都失败了
【详解】(1)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逾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09年,一队被派往北部边境的戍卒,在大泽乡遇雨受阻,按照严酷的秦朝法律,不能如期赶到戍地将被处死,这些戍卒铤而走险,在陈胜、吴广领导下“斩木为兵,揭竿而旗”,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因此材料中“举大计”指的是陈胜吴广起义;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建造了许多豪华的宫殿,秦朝人民负担最重的是徭役和兵役,因此秦朝具有沉重的徭役和兵役;秦朝赋税很重,是前朝的20倍;秦朝时期一人犯死罪,亲族都要处死,叫“族诛”,一家犯法,邻里都要受牵连,叫“连坐”,实行严刑峻法。
(2)宗教派别,根据材料“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结合所学可知,张角修太平道,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组织群众,约于灵帝建宁(168年-172年)初传道,因此张角创立的宗教派别是太平道;农民起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角是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即张角等人发动的农民起义被称作黄巾起义。
(3)异,根据材料“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等信息可知,公元前209年,一队被派往北部边境的戍卒,在大泽乡遇雨受阻后的仓促行为,而黄中起义经过长期的充分准备。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不管是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还是黄巾起义都以失败告终。
22.(1)治世局面:文景之治。
(2)名称:“推恩令”;作用:削弱了王国势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名称:五铢钱(错字不给分)。其他措施: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军事上,北击匈奴,使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错字不给分)
(4)因素: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国家管理,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等。(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治世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文帝汉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在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库充盈,出现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2)名称:根据材料“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到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作用:根据材料“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多分封诸侯从而削弱每个诸侯的实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恩令的实行削弱了王国势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名称: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货币是指汉武帝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制造的五铢钱。
其他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王朝,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军事上,北击匈奴,使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4)因素:本小题相对开放,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反映的文景之治、推恩令和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而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国家管理,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等。
23.(1)青铜器:司母戊鼎;
时期:商朝。
(2)发明时期:西汉;改进者:蔡伦。
(3)书:《伤寒杂病论》
(4)如何培养:应该具有创新的思想,开拓的意识;乐于探究,善于思考;敢于推陈出新;学会继承和发扬等。
【详解】(1)青铜器:根据所学可知,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
时期:根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故最早出现在商朝。
(2)发明时期及改进者: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得出,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工艺,使纸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3)书: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可知,东汉名医张仲景,他虚心向名医求教,四处奔走,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
(4)如何培养: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结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如应该具有创新的思想,开拓的意识;乐于探究,善于思考;敢于推陈出新;学会继承和发扬等。
24.(1)反映出使艰难: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精神:不畏艰辛、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意思相近即可)
(2)影响: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为丝绸之路的
开通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3)机构:西域都护。
历史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详解】(1)根据材料一“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反映了这次出使的艰难,体现了张骞忠诚国家、勇于冒险、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
(2)根据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城的意义十分重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可知,西汉朝廷在公元前60年设置的管理西域的机构:西域都护。设置有何重要历史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25.题目: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巩固和加强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
论述:秦始皇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大举反击匈奴,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故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巩固和加强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
【详解】依据材料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的论文题目是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巩固和加强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秦始皇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大举反击匈奴,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故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巩固和加强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
答案第8页,共8页
答案第7页,共8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三门闸乡天中山中学2023-2024上学期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