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广东初中历史模拟题分类汇编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一.选择题(共23小题)
1.(2021 潮阳区一模)《荀子 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立刺史制度 B.设立太尉
C.设立御史大夫 D.设立丞相
2.(2023 普宁市模拟)秦朝非常重视公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以法律形式将公文的使用确定下来,使公文成为各级政府机构之间传达政令、交换信息的主要载体。秦朝还在全国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证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据此可知,秦朝公文制度( )
A.符合新型政治的发展趋势
B.重在向全国推广规范文字
C.成为政府监察制度的补充
D.折射出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3.(2023 佛山三模)据相关史料记载,秦二世胡亥当政时期法令严苛、赋敛无度、百姓穷困。近年湖南出土的《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则展现了胡亥重视赦免罪人、“德惠”吏民的举动。这说明( )
A.历史结论不断被修正 B.研究历史需多重证据
C.史料越多认知越困难 D.出土文献更具可信度
4.(2023 惠阳区模拟)里耶秦简中记载,县尉奉迁陵守丞的命令签发了一个出入关文件:轮番戍守的士卒,城父县成里人,名产,身高七尺四寸,肤色较黑,年龄31岁。这反映出秦朝( )
A.法律制度严谨 B.人口的流动性较强
C.赋税管理严苛 D.人口管理制度严格
5.(2023 金湾区一模)西汉初年,吕后势力覆灭后,大臣们从诸侯王中另择新君,齐王、淮南王都因为“外家恶”“母家恶”被放弃。这客观上表明( )
A.中央集权有所加强 B.外戚对政治影响巨大
C.君臣共治局面出现 D.汉初分封制拱卫皇室
6.(2023 中山市二模)楚汉之争中,刘邦进入关中后约法三章,并利用行政能力和政治影响力都不能忽视的“秦吏”宣布政令,对秦本土的政治经济现状不作根本性触动。由此可知刘邦( )
A.注重政权平稳过渡 B.施政方式过于保守
C.对前朝旧官僚妥协 D.无力与秦军相抗衡
7.(2023 阳山县一模)考证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从如图所示两枚钱币的考证中我们能够获取正确的信息是( )
A.铜钱是秦汉时唯一货币 B.青铜业发展到鼎盛时期
C.秦汉时期商业快速发展 D.统治者加强经济上控制
8.(2023 中山市模拟)公元前113年,汉武帝禁止地方郡国铸钱,把铸币大权收归中央,由上林三官专门负责铸钱事宜,铸造新的五铢钱,各地私铸的钱币全部销毁。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平抑市场物价 B.加强中央集权
C.促进商业发展 D.削弱宰相权力
9.(2023 越秀区二模)《后汉书 皇甫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黄巾起义得到天下响应的主要原因是( )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B.东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引起人民广泛不满
C.张角利用宗教鼓动人民
D.利用“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积极宣传
10.(2023 韶关模拟)如表展示了东汉恒帝(永寿二年)到曹魏建立前的几十年间的人口数量变化,引起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156年 208年 221年
人口万人 5648 150 90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11.(2022 中山市一模)“不是张骞通西域,安能佳种自西来?”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
A.巩固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C.促进了物种交流 D.改变了古代经济结构
12.(2023 东莞市一模)考古发掘证实,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A.西汉政府着力保护丝绸之路畅通
B.汉代先进技术传入西域
C.西域与内地交往源远流长
D.西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
13.(2023 中山市模拟)《史记 淮阴侯列传》:“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散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在这里,司马迁采用的史学方法是( )
A.档案文献与现场考察结合
B.口述资料与实地探访互证
C.出土简牍与历史文献参校
D.民间传说与墓志铭文比对
14.(2023 茂南区模拟)《后汉书 孝献帝纪》中记载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一次战役:“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于乌林、赤壁。”该战役( )
A.发生于公元2世纪
B.实现长江以北地区统一
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D.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15.(2023 博罗县一模)公元3世纪初,孙、刘割据的长江流域上下游几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到了勉强可以自给和彼此均衡的程度,而同一时期北方的政权由于社会经济受到割据混战的严重摧残,无力消灭南方的政权。据此可知( )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地区
C.经济发展影响着政局的变化
D.全国各地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16.(2023 惠东县二模)十六国时期,夏国建立者自称“大禹之后”,前秦氐族苻氏称“其先盖有扈之苗裔”,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这说明( )
A.北方各族政权更替频繁 B.北方各政权实现了统一
C.内迁各族对华夏的认同 D.改革促进北方经济恢复
17.(2023 福田区模拟)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等。这一历史现象说明( )
A.当时中原汉族文化对内迁各族有一定感召力
B.内迁各族与汉族本出同源
C.北魏孝文帝改革消除了北方各民族的心理隔阂
D.三皇五帝传说被各民族共同接受
18.(2023 金湾区一模)西晋末年,北方汉族人往往选择在乡野之间依附宗族中的豪杰聚居,修建被称为“坞”的小型寨堡,周围往往既有险阻又有可以耕种和灌溉的土地。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北方( )
A.政府加强控制地方 B.农村商业集市兴起
C.战乱频繁社会动荡 D.农业盛行集体劳动
19.(2023 南山区二模)初步掌握各种历史载体的特征,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图示理解正确的是( )
A.三国两晋南北朝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C.东晋,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南朝
D.十六国,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统称北朝
20.(2022 乳源县二模)有学者认为,“鲜卑族在走向历史的更高层次的必然趋势中失去的只是它内在的落后格局和外在的族类名称,迎来的则是它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的新生和大放异彩。”材料意在说明,鲜卑族的改革( )
A.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B.为后世的发展注入活力
C.促进北魏经济发展 D.促进黄河流域民族交融
21.(2022 揭东区一模)“清乐”是源自汉代乐府的一种清雅音乐,魏晋以来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时的清乐经过改编后由“胡人”演唱;隋朝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清乐的发展说明了魏晋以来( )
A.中原传统文化日渐消亡
B.民族交融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C.政权分立阻碍文化发展
D.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
22.(2023 雷州市一模)贾思勰《齐民要术》中提到中原汉人已经将食用胡饼、胡椒酒、胡饭、胡羹等作为自己的饮食习惯,并逐步烧烤兽肉、以奶酪为饮料。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民族隔阂已经彻底消除 B.内迁各族学习农业技艺
C.民族交融影响生活习俗 D.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融汇
23.(2023 香洲区三模)《齐民要术》详尽收集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领域创造的经验,其中《种谷》篇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 )
A.认为精耕细作传统要坚持
B.反对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C.懂得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D.提倡节约使用自然资源
二.材料题(共4小题)
24.(2023 佛山三模)在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思想贯穿整个社会发展进程的始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康熙帝)曰:“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服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雍正帝)谕内阁:“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统始于元氏,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
——《清实录》
材料三:葛剑雄认为,中国古代的统一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影响统一的因素 解读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相类似,交通相对便利,有利于统一。地理环境差异大,交通不便,影响国家统一。
人口迁徙 大量的人口迁徙,文化认同和血肉关系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为统一的中国提供了人力、物力基础。
生产方式与经济水平 中国基本农业区内,交通越便利,手工业和商业越发达,地区间的依赖性就越大;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越分离,统一的因素越大。
文化与制度 文化和制度的一致有利于产生比较一致的国民心理,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时因地制宜的制度更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个人与阶级、阶层的作用 个人与阶级、阶层在推动和维护国家统一中发挥积极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元之民”“莫不虚心而仰上”的原因。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阐述“秦并海内”建立“大一统”政体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熙帝实现“边境自固”的核心观点。并从“幅员”角度概括康雍乾时期统治者的突出贡献。
(3)任选材料三中影响统一的一个因素并结合中国古代史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5.(2022 广东模拟)悬泉置是汉代东西交通路线上规格最高的邮驿机构之一,其遗址是我们认识汉代制度与丝绸之路的宝贵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表。
悬泉置遗址出土的汉简。木简、书迹及编绳都保存完好。 悬泉置遗址出土有字残纸10片,其中被认定为西汉武帝至昭帝时期的3件,宣帝至成帝时期的4件,东汉初年2件,西晋1件。
材料二:汉代政令发布及传播已经形成一套严格的制度化规范体系,以确保中央王朝与边郡机构之间的政令畅通。悬泉置始设于汉武帝时期,在汉代存续了200多年。从悬泉置出土的汉简文书有25 000余枚,内容有皇帝诏书、国家法律、行政文献、驿站文书档案和工作记录等,以文字的形式再现着丝绸之路上驰命走驿、上传下达的生动图景。
——摘编自殷扬《大汉帝国》
材料三:悬泉置遗址现已发掘出土的各类遗物达17 650多件,包括大量简牍及货币、兵器、农具、猎具、丝绸服饰、谷物粮食、石砚毛笔等。悬泉汉简上还记录了一些“舶来品”,譬如有来自西亚的提花亚麻布、黄玉、珊瑚、苏合香、乳香、玻璃器皿、金银盘、葡萄酒等。
——摘编自葛承雍《敦煌悬泉汉简反映的丝绸之路再认识》
(1)请列举两例材料一中出土文物蕴含的史料价值,并说明原因。
(例:汉简保存完好,可作为学者研究汉代简牍文书制度、木简编连方式的第一手史料。)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悬泉置遗址能否反映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史实。请说明理由。
(3)请从以上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尝试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流畅)
26.(2023 越秀区模拟)曹操在历史中是充满争议的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览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三国志 武帝纪》
(1)依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曹操的评价态度。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所学进行说明。
材料二 曹操的形象,从唐朝以前的超世之杰演变为南宋以后的欺世好趣,主要的原因乃是正统观念作祟。其实,正统观念是为历代王朝推行封建统治服务的,其所谓是非则以对当时的形象的统治集团是否有利为准绳。因此,当初陈寿以曹魏为正统,后来《四库全书总目》对陈寿的批判,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李凭《曹操形象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概括南宋以后曹操形象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作为历史学工作者,以《三国志》为圭臬;对于广大的老百姓,更熟悉的是《三国演义》。既然历史文献《三国志》和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可以并为瑰宝地长久流传,那么历史上的超世之杰和文学艺术中的欺世奸雄这两张不同的脸谱也还会在曹操身上继续存。
——李凭《曹操形象的变化》
(3)综上材料,指出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
27.(2023 普宁市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文化成就
材料二:敦煌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和《汉书 张骞传》
汉朝准备消灭匈奴,想要派出使者到大月氏,路途必然要经过匈奴境内,于是招募能够出使大月氏的人。张骞应召,出使月氏。——《汉书 张骞传》整理
材料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迁徙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仿照示例,分别说明图2、图3文化成果的价值。
示例:图1,青铜器利簋,腹内铭文见证了武王伐纣的历史。
(2)材料二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请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北方人民迁往江南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
三年广东初中历史模拟题分类汇编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3小题)
1.(2021 潮阳区一模)《荀子 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立刺史制度 B.设立太尉
C.设立御史大夫 D.设立丞相
【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郡县制,材料反映的是监察的重要性,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在地方上设立的监察官职是监御史。
【解答】根据“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监察的重要性,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在地方上设立的监察官职是御史大夫。
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2023 普宁市模拟)秦朝非常重视公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以法律形式将公文的使用确定下来,使公文成为各级政府机构之间传达政令、交换信息的主要载体。秦朝还在全国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证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据此可知,秦朝公文制度( )
A.符合新型政治的发展趋势
B.重在向全国推广规范文字
C.成为政府监察制度的补充
D.折射出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的公文制度的创立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重视公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以法律形式将公文的使用确定下来,使公文成为各级政府机构之间传达政令.交换信息的主要载体”“全国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公文在秦朝统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公文成为各级政府机构之间传达政令,交换信息的主要载体,这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说明公文制度适应了秦朝新型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趋势,A项正确;
秦朝时期实行公文制度重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推广规范文字,推广规范文字是通过统一文字的措施,排除B项;
材料所述公文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是监察制度,因此也不能成为监察制度的补充,排除C项;
材料所述秦朝公文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能折射出社会矛盾的尖锐,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的公文制度的创立等知识,注意题干材料的解读。
3.(2023 佛山三模)据相关史料记载,秦二世胡亥当政时期法令严苛、赋敛无度、百姓穷困。近年湖南出土的《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则展现了胡亥重视赦免罪人、“德惠”吏民的举动。这说明( )
A.历史结论不断被修正 B.研究历史需多重证据
C.史料越多认知越困难 D.出土文献更具可信度
【考点】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秦朝灭亡的原因,认识不同史料的价值,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A.历史结论不断被修正,表述有误,排除A。
B.根据材料“秦二世胡亥当政时期法令严苛、赋敛无度、百姓穷困。……胡亥重视赦免罪人、‘德惠’吏民的举动。”可知,不同的史料对秦二世胡亥的记载内容不同,这说明历史研究需要多种史料的共同印证,故B正确。
C.史料越多认知越困难,表述有误,丰富的史料有助于历史研究,排除C。
D.材料并不是强调出土文献的史料价值,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秦朝灭亡的原因,认识不同史料的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4.(2023 惠阳区模拟)里耶秦简中记载,县尉奉迁陵守丞的命令签发了一个出入关文件:轮番戍守的士卒,城父县成里人,名产,身高七尺四寸,肤色较黑,年龄31岁。这反映出秦朝( )
A.法律制度严谨 B.人口的流动性较强
C.赋税管理严苛 D.人口管理制度严格
【考点】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秦的暴政相关知识,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题干未涉及法律制度,排除。
B.根据题干可知,秦朝对人口管理十分严格,这就使得人口流动性减弱,排除。
C.题干未涉及赋税管理,排除。
D.根据题干“县尉奉迁陵守丞的命令签发了一个出入关文件:轮番戍守的士卒,城父县成里人,名产,身高七尺四寸,肤色较黑,年龄31岁。”可知,秦朝出入关文件对人员的去向、住址、姓名、体貌特征都有详细的记载。说明秦朝对人口的管理详实,即人口管理制度严格,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记忆秦的暴政的表现和秦末农民起义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5.(2023 金湾区一模)西汉初年,吕后势力覆灭后,大臣们从诸侯王中另择新君,齐王、淮南王都因为“外家恶”“母家恶”被放弃。这客观上表明( )
A.中央集权有所加强 B.外戚对政治影响巨大
C.君臣共治局面出现 D.汉初分封制拱卫皇室
【考点】西汉的建立.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外戚是指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从题干“齐王、淮南王都因为‘外家恶’‘母家恶’被放弃”可知,齐王刘襄的舅舅驷钧名声不好,淮南王刘长的母亲比较凶恶,这导致齐王和淮南王被排除在新君的选择之外,由此可知,题干材料客观上表明外戚对政治影响巨大,B项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排除A;题干材料是指皇位的继承,不是指“士大夫与皇权共治体制”,排除C;题干信息中没有涉及西汉初年分封的诸王拱卫皇室的内容,排除C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识记西汉的建立的知识。
6.(2023 中山市二模)楚汉之争中,刘邦进入关中后约法三章,并利用行政能力和政治影响力都不能忽视的“秦吏”宣布政令,对秦本土的政治经济现状不作根本性触动。由此可知刘邦( )
A.注重政权平稳过渡 B.施政方式过于保守
C.对前朝旧官僚妥协 D.无力与秦军相抗衡
【考点】西汉的建立.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楚汉之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楚汉之争中,刘邦进入关中后约法三章,并利用行政能力和政治影响力都不能忽视的‘秦吏’宣布政令,对秦本土的政治经济现状不作根本性触动”可知,刘邦进入关中后,维持了秦本土的政治经济现状,其作用是稳定社会秩序,赢得百姓信任,体现了他对“平稳过渡政权”的重视,故A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楚汉之争时期,秦本土的人民已长期经受秦暴政的压迫、农民战争带来的灾难,百姓迫切需要稳定和平的社会环境,题干所述刘邦的施政方式符合了人民的意愿,并非过于保守,排除B;题干材料突出了刘邦“利用秦吏”并非对“前朝旧官僚妥协”,排除C;题干材料“刘邦进入关中”说明刘邦在与秦军较量中取胜,并非“无力与秦军相抗衡”,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楚汉之争,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刘邦注重政权平稳过渡。
7.(2023 阳山县一模)考证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从如图所示两枚钱币的考证中我们能够获取正确的信息是( )
A.铜钱是秦汉时唯一货币 B.青铜业发展到鼎盛时期
C.秦汉时期商业快速发展 D.统治者加强经济上控制
【考点】盐铁专卖;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和盐铁专卖,属识记层面的要求,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题干材料信息无法印证铜钱是秦汉时唯一货币,排除。
B.青铜业鼎盛时期是商周时期,排除。
C.题干并未反映秦汉商业发展情况,排除。
D.两张图片均反映铸币问题。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六国货币以秦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汉武帝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二者均是为了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控制,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记忆秦始皇、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8.(2023 中山市模拟)公元前113年,汉武帝禁止地方郡国铸钱,把铸币大权收归中央,由上林三官专门负责铸钱事宜,铸造新的五铢钱,各地私铸的钱币全部销毁。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平抑市场物价 B.加强中央集权
C.促进商业发展 D.削弱宰相权力
【考点】盐铁专卖.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答】根据材料“公元前113年,汉武帝禁止地方郡国铸钱,把铸币大权收归中央,由上林三官专门负责铸钱事宜,铸造新的五铢钱,各地私铸的钱币全部销毁。”可知,汉武帝不允许地方私自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正确;
汉武帝时期实行均输平准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材料中提到的是改革币制,把铸币权收归国有,统一铸造五铢钱,并非是实行均输平准政策,排除A;
汉朝实行重农抑商,因此汉武帝不可能是为了促进商业发展,排除C;
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和削弱宰相的权力无关,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9.(2023 越秀区二模)《后汉书 皇甫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黄巾起义得到天下响应的主要原因是( )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B.东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引起人民广泛不满
C.张角利用宗教鼓动人民
D.利用“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积极宣传
【考点】东汉的兴衰.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黄巾起义。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解答。
【解答】故由于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这种黑暗统治了,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太平道创立人张角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黄巾起义爆发,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最终,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但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黄巾起义的领导人。
10.(2023 韶关模拟)如表展示了东汉恒帝(永寿二年)到曹魏建立前的几十年间的人口数量变化,引起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156年 208年 221年
人口万人 5648 150 90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考点】东汉的兴衰.
【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导致西晋人口数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长期战乱,而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他们给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从东汉末开始,许多人为躲避北方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
【解答】由题干材料判断人口数量发生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政局动荡,战乱频仍。从东汉桓帝到西晋统一前的历史主要处于三国分裂时期,三国时期的政局动荡不安,战乱频仍,所以导致了全国人口的大量减少。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导致西晋人口数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
11.(2022 中山市一模)“不是张骞通西域,安能佳种自西来?”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
A.巩固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C.促进了物种交流 D.改变了古代经济结构
【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知道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物种交流。
【解答】“不是张骞通西域,安能佳种自西来?”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物种交流。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通过丝绸之路,汉朝的茶叶、桃、梨、杏传到西域,西域的苜蓿、蚕豆、石榴、黄瓜等传入中原。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丝绸之路,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2023 东莞市一模)考古发掘证实,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A.西汉政府着力保护丝绸之路畅通
B.汉代先进技术传入西域
C.西域与内地交往源远流长
D.西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
【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答的关键信息是“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有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
【解答】A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丝路是否畅通;
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C项中的“交往”错误,当时西汉是对西域管辖不是交往;
由“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有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可以分析出西汉时期在新疆设立官僚机构和军队进行屯田,对西域进行管辖,故本题答案选D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2023 中山市模拟)《史记 淮阴侯列传》:“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散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在这里,司马迁采用的史学方法是( )
A.档案文献与现场考察结合
B.口述资料与实地探访互证
C.出土简牍与历史文献参校
D.民间传说与墓志铭文比对
【考点】司马迁与《史记》.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史料的重要作用,考生可结合材料“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散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太史公说:我到淮阴,淮阴人对我说,韩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时,他的心志就与众不同。他母亲死了,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可他还是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我看了他母亲的坟墓,的确如此。故司马迁采用的史学方法是口述资料与实地探访互证,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档案文献、出土简牍、墓志铭文等信息,排除AC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史料的重要作用,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素养。
14.(2023 茂南区模拟)《后汉书 孝献帝纪》中记载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一次战役:“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于乌林、赤壁。”该战役( )
A.发生于公元2世纪
B.实现长江以北地区统一
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D.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考点】赤壁之战.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赤壁之战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由材料“公元208年”“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于乌林、赤壁。”可知,这反映的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C项正确;公元208年是公元3世纪,排除A;B项与赤壁之战无关,排除;D项与官渡之战有关,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并结合所学逐项排除。
15.(2023 博罗县一模)公元3世纪初,孙、刘割据的长江流域上下游几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到了勉强可以自给和彼此均衡的程度,而同一时期北方的政权由于社会经济受到割据混战的严重摧残,无力消灭南方的政权。据此可知( )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地区
C.经济发展影响着政局的变化
D.全国各地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考点】三国鼎立的形成.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各个地区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分裂倾向的加剧。长江流域上下游几个区域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了勉强可以自给和彼此均衡的程度,给南方孙、刘的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同一时期北方的国家则由于社会经济受到割据混战的严重摧残,无力消灭南方的国家,以统一全中国。据此分析并结合题干材料可知,材料说明了经济发展影响着政局的变化,故C正确;
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而并非在强调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排除A;
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未能说明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排除B;
根据材料“而同一时期北方的政权由于社会经济受到割据混战的严重摧残,无力消灭南方的政权。”可知,北方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三国鼎立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16.(2023 惠东县二模)十六国时期,夏国建立者自称“大禹之后”,前秦氐族苻氏称“其先盖有扈之苗裔”,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这说明( )
A.北方各族政权更替频繁 B.北方各政权实现了统一
C.内迁各族对华夏的认同 D.改革促进北方经济恢复
【考点】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北方民族的内迁与政权的统治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夏国建立者自称‘大禹之后’,前秦氐族苻氏称‘其先盖有扈之苗裔’,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可知,内迁各族以传说中的大禹、有扈、轩辕为祖先,他们通过对华夏族的认同,来塑造自己政权的正统形象,进而适应对中原地区统治的需要,C项正确;北方各族政权更替频繁、北方各政权实现了统一题干材料未体现,排除AB项;题干未涉及改革问题,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北方民族的内迁与政权的统治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7.(2023 福田区模拟)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等。这一历史现象说明( )
A.当时中原汉族文化对内迁各族有一定感召力
B.内迁各族与汉族本出同源
C.北魏孝文帝改革消除了北方各民族的心理隔阂
D.三皇五帝传说被各民族共同接受
【考点】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A.根据材料“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可知,这种现象说明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这些少数民族主动认为自己与汉族同祖同宗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统治地位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便于加强对中原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中原文化的先进性、兼容性特点说明对内迁各族有一定感召力,故A正确。
B.材料无法得出内迁各族与汉族本出同源的信息,排除B。
C.“北魏孝文帝改革消除了北方各民族的心理隔阂”表述有误,排除C。
D.材料无法得出三皇五帝传说被各民族共同接受的信息,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8.(2023 金湾区一模)西晋末年,北方汉族人往往选择在乡野之间依附宗族中的豪杰聚居,修建被称为“坞”的小型寨堡,周围往往既有险阻又有可以耕种和灌溉的土地。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北方( )
A.政府加强控制地方 B.农村商业集市兴起
C.战乱频繁社会动荡 D.农业盛行集体劳动
【考点】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北人南迁以及影响,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题干中的内容没有体现出政府加强控制地方,排除A项;
题干没有反映农村商业集市兴起,排除B项;
根据题干中的“西晋末年,北方汉族人”“修建被称为“坞”的小型寨堡,周围往往既有险阻”结合所学可知,西晋时期,洛阳一带发生了八王之乱,加上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西晋统治腐朽,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乘机起兵反晋。由此可见,西晋末年战乱频繁社会动荡,C项正确;
题干中没有出现农业盛行集体劳动的内容,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人南迁以及影响。
19.(2023 南山区二模)初步掌握各种历史载体的特征,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图示理解正确的是( )
A.三国两晋南北朝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C.东晋,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南朝
D.十六国,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统称北朝
【考点】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更替,知道西晋曾统一全国,宋、齐、梁、陈合称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合称北朝。
【解答】据“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理解不正确,西晋曾统一全国;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南朝,没有东晋,加上东晋就是五个朝代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统称北朝,没有十六国。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更替,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0.(2022 乳源县二模)有学者认为,“鲜卑族在走向历史的更高层次的必然趋势中失去的只是它内在的落后格局和外在的族类名称,迎来的则是它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的新生和大放异彩。”材料意在说明,鲜卑族的改革( )
A.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B.为后世的发展注入活力
C.促进北魏经济发展 D.促进黄河流域民族交融
【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鲜卑族在走向历史的更高层次的必然趋势中失去的只是它内在的落后格局和外在的族类名称,迎来的则是它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的新生和大放异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时期获得新生和大放异彩。由此可知,材料意在说明鲜卑族的变革为后世的发展注入活力,B项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促进北魏经济发展、促进黄河流域民族融合,排除AC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1.(2022 揭东区一模)“清乐”是源自汉代乐府的一种清雅音乐,魏晋以来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时的清乐经过改编后由“胡人”演唱;隋朝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清乐的发展说明了魏晋以来( )
A.中原传统文化日渐消亡
B.民族交融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C.政权分立阻碍文化发展
D.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
【考点】北方民族大融合.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北方民族大交融,知道清乐的发展说明了魏晋以来民族交融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解答】据题干可知,清乐与“羌胡之声”、江南音乐结合,由“胡人”演唱等,清乐的发展说明了魏晋以来民族交融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北方民族大交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2.(2023 雷州市一模)贾思勰《齐民要术》中提到中原汉人已经将食用胡饼、胡椒酒、胡饭、胡羹等作为自己的饮食习惯,并逐步烧烤兽肉、以奶酪为饮料。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民族隔阂已经彻底消除 B.内迁各族学习农业技艺
C.民族交融影响生活习俗 D.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融汇
【考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北方民族大融合.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民族间交融进一步加强。题干关键信息“胡饼、胡椒酒(筚拨酒)、胡饭、胡羹、羌煮等,中原地区的汉人也逐步采用烧烤兽肉、奶酪为饮料的胡人习俗”。
【解答】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通婚、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趋向一致。据题干关键信息“胡饼、胡椒酒(筚拨酒)、胡饭、胡羹、羌煮等,中原地区的汉人也逐步采用烧烤兽肉、奶酪为饮料的胡人习俗”并结合所学,民族间交融进一步加强,民族交融影响生活习俗。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民族间交融进一步加强,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答案。
23.(2023 香洲区三模)《齐民要术》详尽收集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领域创造的经验,其中《种谷》篇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 )
A.认为精耕细作传统要坚持
B.反对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C.懂得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D.提倡节约使用自然资源
【考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齐民要术》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由材料“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可知,这理强调的是顺应天时地利,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懂得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精耕细作、重农抑商、节约使用自然资源等内容,排除ABD三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掌握《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二.材料题(共4小题)
24.(2023 佛山三模)在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思想贯穿整个社会发展进程的始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康熙帝)曰:“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服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雍正帝)谕内阁:“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统始于元氏,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
——《清实录》
材料三:葛剑雄认为,中国古代的统一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影响统一的因素 解读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相类似,交通相对便利,有利于统一。地理环境差异大,交通不便,影响国家统一。
人口迁徙 大量的人口迁徙,文化认同和血肉关系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为统一的中国提供了人力、物力基础。
生产方式与经济水平 中国基本农业区内,交通越便利,手工业和商业越发达,地区间的依赖性就越大;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越分离,统一的因素越大。
文化与制度 文化和制度的一致有利于产生比较一致的国民心理,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时因地制宜的制度更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个人与阶级、阶层的作用 个人与阶级、阶层在推动和维护国家统一中发挥积极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元之民”“莫不虚心而仰上”的原因。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阐述“秦并海内”建立“大一统”政体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熙帝实现“边境自固”的核心观点。并从“幅员”角度概括康雍乾时期统治者的突出贡献。
(3)任选材料三中影响统一的一个因素并结合中国古代史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答案】(1)原因: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秦的统一使百姓得到了安定的生活,顺应了民心。
意义: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或“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混乱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大一统思想的产生”)
(2)①观点:修德安民。②贡献:为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使中国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近代中国的版图在这一阶段基本奠定。
(3)【示例1】地理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统一。
秦始皇时期开创灵渠、驰道、统一车轨等措施,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隋朝时期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由此可见,交通便利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示例2】人口迁徙有利于国家统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人口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南北经济、文化交往更加频繁,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北方战乱较多,政权不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进一步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发展。由此可见,人口迁徙提高有利于国家统一。
【示例3】生产方式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国家统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出现,根本上推动了社会变革,有利于国家从分布走向统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国政府稳定,致力于发展经济、使得统一成为发展的趋势。隋唐时期,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加之其他一系列因素,推动了盛唐局面的产生。明清时期,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大片土地的开垦,水利工程的兴修、原产于美洲的甘薯、马铃薯等的传入,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示例4】统一的文化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人们的思想,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时期,作为少数民族的统一政权,忽必烈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和制度,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清朝时期在政治制度上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维护政治统一;思想上继承历代文化传统,巩固自身统治,在治理边疆上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措施,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示例5】个人与阶级、阶层在推动和维护国家统一中发挥积极作用。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汉武帝通过实施“推恩令”,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等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由此可见,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伟大的人物与各阶层的民众在推动和维护国家统一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
【解答】(1)根据材料信息“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可知,“元元之民”“莫不虚心而仰上”的原因有: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秦的统一使百姓得到了安定的生活,顺应了民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混乱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2)根据材料二信息“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服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可知,康熙帝实现“边境自固”的核心观点是:修德安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狭叫幅,周围叫员。疆域有广狭及 四至,所以称疆域为幅员。员,或作圆。用以形容领土面积(幅:宽度;员:周围):幅员广大,幅员辽阔。只能用来指国家领土的面积。在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清朝加强了对台湾的统治和管理,如康熙帝统治时期,清军打败郑氏军队,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在西藏地区也加强了管辖,康熙皇帝时,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等;康熙和乾隆时期,分别平定了蒙古族准噶尔步首领噶尔丹叛乱和回部大、小和卓叛乱,巩固了西北边疆;在东北地区,康熙帝时还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总之,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为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使中国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近代中国的版图在这一阶段基本奠定。
(3)【示例1】地理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统一。
秦始皇时期开创灵渠、驰道、统一车轨等措施,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隋朝时期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由此可见,交通便利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示例2】人口迁徙有利于国家统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人口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南北经济、文化交往更加频繁,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北方战乱较多,政权不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进一步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发展。由此可见,人口迁徙提高有利于国家统一。
【示例3】生产方式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国家统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出现,根本上推动了社会变革,有利于国家从分布走向统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国政府稳定,致力于发展经济、使得统一成为发展的趋势。隋唐时期,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加之其他一系列因素,推动了盛唐局面的产生。明清时期,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大片土地的开垦,水利工程的兴修、原产于美洲的甘薯、马铃薯等的传入,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示例4】统一的文化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人们的思想,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时期,作为少数民族的统一政权,忽必烈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和制度,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清朝时期在政治制度上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维护政治统一;思想上继承历代文化传统,巩固自身统治,在治理边疆上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措施,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示例5】个人与阶级、阶层在推动和维护国家统一中发挥积极作用。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汉武帝通过实施“推恩令”,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等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由此可见,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伟大的人物与各阶层的民众在推动和维护国家统一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故答案为:
(1)原因: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秦的统一使百姓得到了安定的生活,顺应了民心。
意义: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或“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混乱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大一统思想的产生”)
(2)①观点:修德安民。②贡献:为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使中国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近代中国的版图在这一阶段基本奠定。
(3)【示例1】地理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统一。
秦始皇时期开创灵渠、驰道、统一车轨等措施,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隋朝时期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由此可见,交通便利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示例2】人口迁徙有利于国家统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人口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南北经济、文化交往更加频繁,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北方战乱较多,政权不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进一步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发展。由此可见,人口迁徙提高有利于国家统一。
【示例3】生产方式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国家统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出现,根本上推动了社会变革,有利于国家从分布走向统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国政府稳定,致力于发展经济、使得统一成为发展的趋势。隋唐时期,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加之其他一系列因素,推动了盛唐局面的产生。明清时期,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大片土地的开垦,水利工程的兴修、原产于美洲的甘薯、马铃薯等的传入,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示例4】统一的文化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人们的思想,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时期,作为少数民族的统一政权,忽必烈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和制度,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清朝时期在政治制度上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维护政治统一;思想上继承历代文化传统,巩固自身统治,在治理边疆上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措施,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示例5】个人与阶级、阶层在推动和维护国家统一中发挥积极作用。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汉武帝通过实施“推恩令”,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等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由此可见,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伟大的人物与各阶层的民众在推动和维护国家统一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准确提取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25.(2022 广东模拟)悬泉置是汉代东西交通路线上规格最高的邮驿机构之一,其遗址是我们认识汉代制度与丝绸之路的宝贵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表。
悬泉置遗址出土的汉简。木简、书迹及编绳都保存完好。 悬泉置遗址出土有字残纸10片,其中被认定为西汉武帝至昭帝时期的3件,宣帝至成帝时期的4件,东汉初年2件,西晋1件。
材料二:汉代政令发布及传播已经形成一套严格的制度化规范体系,以确保中央王朝与边郡机构之间的政令畅通。悬泉置始设于汉武帝时期,在汉代存续了200多年。从悬泉置出土的汉简文书有25 000余枚,内容有皇帝诏书、国家法律、行政文献、驿站文书档案和工作记录等,以文字的形式再现着丝绸之路上驰命走驿、上传下达的生动图景。
——摘编自殷扬《大汉帝国》
材料三:悬泉置遗址现已发掘出土的各类遗物达17 650多件,包括大量简牍及货币、兵器、农具、猎具、丝绸服饰、谷物粮食、石砚毛笔等。悬泉汉简上还记录了一些“舶来品”,譬如有来自西亚的提花亚麻布、黄玉、珊瑚、苏合香、乳香、玻璃器皿、金银盘、葡萄酒等。
——摘编自葛承雍《敦煌悬泉汉简反映的丝绸之路再认识》
(1)请列举两例材料一中出土文物蕴含的史料价值,并说明原因。
(例:汉简保存完好,可作为学者研究汉代简牍文书制度、木简编连方式的第一手史料。)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悬泉置遗址能否反映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史实。请说明理由。
(3)请从以上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尝试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流畅)
【考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东汉的兴衰.
【答案】(1)汉简上的文字清晰,可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字演变、书法艺术发展的第一手史料;书写材料有木简和纸张,对于研究两汉时期造纸术的出现与发展有重要意义;悬泉置遗址出土文物内容丰富,可作为研究汉代历史的实物史料,补充正史记载的不足,纠正正史记载的错漏。
(2)能。理由:悬泉置是汉武帝设置的位于丝绸之路要道上的重要驿站,体现了汉武帝对边疆的经营;悬泉置遗址出土大量简牍文书,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任答一点即可)
(3)观点一:丝绸之路在汉朝确已存在。
论证:经考古发现,悬泉置是汉代东西交往道路的重要驿站,悬泉汉简上还记录了一些“舶来品”,譬如来自西亚的提花亚麻布、乳香、玻璃器皿、金银盘、葡萄酒等,证明丝绸之路确已存在。
观点二:汉代中央与地方联系较为紧密。
论证;悬泉置遗址出土大量简牍文书,说明汉代政令发布及传播已经形成一套严格的制度化规范体系,中央与地方之间联系紧密。
【分析】本题以三则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史料的分类以及价值、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史实、汉朝的丝绸之路的开辟等知识。
【解答】(1)史料从使用价值上可以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二者使用的时候要相互印证。依据图片信息可得知汉简上的文字清晰,可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字演变、书法艺术发展的第一手史料;而书写材料有木简和纸张,对于研究两汉时期造纸术的出现与发展有重要意义。悬泉置遗址出土文物内容丰富,可作为研究汉代历史的实物史料,补充正史记载的不足,纠正正史记载的错漏。
(2)依据悬泉置遗址地理位置和所学可知,悬泉置是汉武帝设置的位于丝绸之路要道上的重要驿站,体现了汉武帝对边疆的经营;悬泉置遗址出土大量简牍文书,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因此,悬泉置遗址能反映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史实。
(3)本题属于开放题型,首先依据材料提取一个观点,然后进行论证。比如从“丝绸之路在汉朝确已存在。”提出观点,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从经考古发现,悬泉置是汉代东西交往道路的重要驿站,悬泉汉简上还记录了一些“舶来品”,譬如来自西亚的提花亚麻布、乳香、玻璃器皿、金银盘、葡萄酒等,证明丝绸之路确已存在进行分析回答。当然,还可以从“汉代中央与地方联系较为紧密。”提取观点,论证从悬泉置遗址出土大量简牍文书,说明汉代政令发布及传播已经形成一套严格的制度化规范体系,中央与地方之间联系紧密回答。
故答案为:
(1)汉简上的文字清晰,可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字演变、书法艺术发展的第一手史料;书写材料有木简和纸张,对于研究两汉时期造纸术的出现与发展有重要意义;悬泉置遗址出土文物内容丰富,可作为研究汉代历史的实物史料,补充正史记载的不足,纠正正史记载的错漏。
(2)能。理由:悬泉置是汉武帝设置的位于丝绸之路要道上的重要驿站,体现了汉武帝对边疆的经营;悬泉置遗址出土大量简牍文书,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任答一点即可)
(3)观点一:丝绸之路在汉朝确已存在。
论证:经考古发现,悬泉置是汉代东西交往道路的重要驿站,悬泉汉简上还记录了一些“舶来品”,譬如来自西亚的提花亚麻布、乳香、玻璃器皿、金银盘、葡萄酒等,证明丝绸之路确已存在。
观点二:汉代中央与地方联系较为紧密。
论证;悬泉置遗址出土大量简牍文书,说明汉代政令发布及传播已经形成一套严格的制度化规范体系,中央与地方之间联系紧密。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理解并识记史料的分类以及价值、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史实、汉朝的丝绸之路的开辟等知识。
26.(2023 越秀区模拟)曹操在历史中是充满争议的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览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三国志 武帝纪》
(1)依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曹操的评价态度。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所学进行说明。
材料二 曹操的形象,从唐朝以前的超世之杰演变为南宋以后的欺世好趣,主要的原因乃是正统观念作祟。其实,正统观念是为历代王朝推行封建统治服务的,其所谓是非则以对当时的形象的统治集团是否有利为准绳。因此,当初陈寿以曹魏为正统,后来《四库全书总目》对陈寿的批判,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李凭《曹操形象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概括南宋以后曹操形象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作为历史学工作者,以《三国志》为圭臬;对于广大的老百姓,更熟悉的是《三国演义》。既然历史文献《三国志》和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可以并为瑰宝地长久流传,那么历史上的超世之杰和文学艺术中的欺世奸雄这两张不同的脸谱也还会在曹操身上继续存。
——李凭《曹操形象的变化》
(3)综上材料,指出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
【考点】官渡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
【答案】(1)态度:持赞扬态度,认为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能严明法度,任用人才,不念旧恶,运筹帷幄,军事能力强。示例:观点:认同。理由:曹操实行屯田制发展经济,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袁绍,统一北方,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的确称得上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2)变化:形象从超世之杰演变为欺世奸雄。原因:正统观念的变化。
(3)因素:人物本身的功绩和缺点;历史大背景下的正统观念变化;民间传播的影响等。
【分析】本题考查不同学者对曹操的评价,南宋以后曹操形象的变化及其原因,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1)根据材料一“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等内容可知,《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曹操是持赞扬态度的,他认为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说他“揽申、商之法术”以严明法度,能“各因其器……不念旧恶”,懂得任用人才,不念旧恶,运筹帷幄,“该韩、白之奇策”,军事能力强。可以赞同陈寿的观点,认同曹操是一个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在陈述理由时,可以从曹操实行屯田制度,赢得官渡之战,统一北方,为曹魏建立奠定基础等方面作答。也可以不同意陈寿的观点,论述时说明曹操的缺陷和赤壁之战的失败等内容即可。
(2)根据材料二“从唐朝以前的超世之杰演变为南宋以后的欺世奸雄”可知,曹操的形象从“超世之杰”演变成了“欺世奸雄”。根据材料二“主要的原因乃是正统观念作祟……其所谓是非则以对当时的统治集团是否有利为准绳”可知,曹操形象的变化,主要是因为正统观念的改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儿子曹丕篡汉自立的做法不利于宋朝之后统治集团的统治,所以他的形象就从从“超世之杰”演变成了“欺世奸雄”。
(3)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材料一中的《三国志》作为正史记载了曹操的功绩,由此可知,人物本身的功绩和优缺点是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因素;材料二中因为正统观念的变化,曹操的形象也发生了改变,这说明历史大背景下的正统观念的变化,也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影响因素之一;材料三中的《三国演义》作为文学小说流传广泛,推动了曹操“欺世奸雄”这一形象在民间的传播,这说明文学作品、民间传播也会影响历史人物的评价。
故答案为:
(1)态度:持赞扬态度,认为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能严明法度,任用人才,不念旧恶,运筹帷幄,军事能力强。示例:观点:认同。理由:曹操实行屯田制发展经济,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袁绍,统一北方,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的确称得上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2)变化:形象从超世之杰演变为欺世奸雄。原因:正统观念的变化。
(3)因素:人物本身的功绩和缺点;历史大背景下的正统观念变化;民间传播的影响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认识不同学者对曹操的评价,理解南宋以后曹操形象的变化及其原因,理解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7.(2023 普宁市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文化成就
材料二:敦煌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和《汉书 张骞传》
汉朝准备消灭匈奴,想要派出使者到大月氏,路途必然要经过匈奴境内,于是招募能够出使大月氏的人。张骞应召,出使月氏。——《汉书 张骞传》整理
材料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迁徙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仿照示例,分别说明图2、图3文化成果的价值。
示例:图1,青铜器利簋,腹内铭文见证了武王伐纣的历史。
(2)材料二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请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北方人民迁往江南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
【考点】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商朝的建立与灭亡;青铜器;甲骨文;司马迁与《史记》;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答案】(1)图2,甲骨文,印证了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图3,《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汉朝张骞出使西域。
(3)原因:北方战乱;积极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分析】本题以三则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甲骨文以及地位、《史记》以及地位、张骞出使西域、北方人民迁往江南的主要原因以及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文化成就”信息可知,图2为商朝刻在龟背上的甲骨文,它印证了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图3为《史记》,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书中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他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依据敦煌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和《汉书 张骞传》可知,材料二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反映的都是张骞出使西域的史实;题干图示反映的张骞出使西域记录在《汉书 张骞传》中,印证了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实性。
(3)根据所学知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向南方迁移,这主要是因为东汉末年北方战乱不断,百姓民不聊生;人口迁徙为南方带去了人口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动南方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故答案为:
(1)图2,甲骨文,印证了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图3,《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汉朝张骞出使西域。
(3)原因:北方战乱;积极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甲骨文以及地位、《史记》以及地位、张骞出使西域、北方人民迁往江南的主要原因以及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等知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广东三年(2021-2023)初中历史模拟题分类汇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