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南三年(2021-2023)初中历史模拟题分类汇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含解析)

三年(2021-2023)河南初中历史题分类汇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23 镇平县)这次会议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局面,使它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的起点。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2.(2023 周口一模)1980年,浙江温州的章华妹领到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山东临清县农民赵汝兰,在包产到户第二年,靠着种棉花卖棉花,成了当地第一个万元户。这主要得益于 (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公私合营的实施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2023 宛城区三模)这一伟大决策,对于这个国家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所承载的意义,是难以估量的。如今“三中全会”这4个字已经变成了专属名词,一提起它,人们立刻就能想到1978年那个冬天。材料中的“伟大决策”是指(  )
A.实施“一五计划”,开启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确立“三个代表”思想,明确改革奋斗目标
4.(2023 宝丰县)这次会议意味着中华民族在历经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次会议(  )
A.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B.完成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
C.概括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制定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5.(2023 息县)如图所示分别为1974年和1984年的新春对联,历经十年对联内容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紧抓革命使得农民勤劳致富
B.农村人民公社化的深入推广
C.我国农民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6.(2023 开封一模)如图是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于1984年发行的股票。该公司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家正式注册的股份制企业。该股票可用于研究(  )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7.(2023 内黄县二模)1984年3月24日,一封由55位厂长、经理联合署名的呼吁信被放到福建省委领导的桌子上。时任福建省经委副主任的黄文麟连夜起草了《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信,得到了中共中央的支持。这里的“松绑”指的是(  )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C.推行股份制改革 D.废除国有制
8.(2023 西华县三模)改革开放40多年来,“包产到户”“乡镇企业”“农民工”“取消农业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词汇,生动地折射出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改革给中国农民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的深刻而巨大的变化。新时期农村改革的立足点是(  )
A.强调平均分配 B.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C.适应集体劳动 D.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9.(2019 河南)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李明按照我国对外开放的次序依次各举一例,正确的是(  )
A.深圳﹣大连﹣长江三角洲﹣重庆
B.厦门﹣武汉﹣珠江三角洲﹣昆明
C.珠海﹣﹣天津﹣满洲里﹣闽南三角地区
D.汕头﹣上海﹣辽东半岛﹣重庆
10.(2023 金水区二模)“28年间,深圳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达27.3%;2007年,珠海的工业总产值是1980年的1370.5倍;2007年,海南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是20年前的36倍;上海浦东新区2007年GDP达2750亿,是1990年全上海的3倍!”材料相关地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特殊的政策支持 B.优越的地理环境
C.雄厚的工业基础 D.两岸关系的发展
11.(2022 滑县)1980年,深圳允许内地乃至国外设计、施工队伍进入深圳,推出了“设计搞评选、施工搞招标”,保工期、造价、质量的工程大包干等办法。结果在深圳国贸大厦的建设中出现了三天一层楼的现象,成为深圳速度的标志。由材料可知,深圳特区的建立(  )
A.揭开改革开放序幕 B.实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
C.推行政企分开试点 D.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12.(2023 封丘县三模)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曾说:“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这投话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的(  )
A.背景 B.性质 C.进程 D.作用
13.(2022 息县)《中国经济发展史》写道:“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后期以城市改革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开放进入了新时期。”材料中“改革开放进入了新时期”指的是(  )
A.实行改革开放
B.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经济特区
14.(2023 宛城区一模)最新版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些理论能够一脉相承并与时俱进的根本原因是(  )
A.坚持独立自主 B.坚持中国道路
C.坚持阶级斗争 D.坚持实事求是
15.(2023 中原区)我国《黄河保护法》自2023年4月起施行,其规定“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澜,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该法的施行(  )
A.突出工业化先行 B.符合新发展理念
C.有利于改善交通 D.有助于乡村振兴
16.(2023 西华县二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中共二十大报告中,“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这体现了(  )
A.我国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党始终坚持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C.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真正地实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17.(2023 郑州二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这主要表明党中央(  )
A.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B.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C.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D.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18.(2023 泌阳县一模)2022年,“水立方”惊喜变身为“冰立方”成为冰壶的重要赛场,利用二氧化碳制冷剂取代传统冷媒氟利昂,还实现制冰过程中余热全部回收利用。这体现了我国新发展理念中的什么理念(  )
A.创新、协调 B.绿色、创新 C.开放、共享 D.共享、协调
19.(2023 淇县二模)习近平主席站在新时代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了中国梦、强国梦、强军梦等重大命题,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重大历史意义。这些梦想的共同追求和奋斗目标是(  )
A.增强国防力量 B.实现民族复兴
C.构建和谐社会 D.达成全面小康
二.材料题(共3小题)
20.(2023 桐柏县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邓小平同志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
——江泽民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习近平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一对毛泽东和邓小平做出这样评价的理由。
(2)材料二中的“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这一道路正式开辟的标志是什么?
(3)举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你认为能体现“中国精神”的一个人物,并说明理由。
(4)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能为实现中国梦做出什么努力?
21.(2023 镇平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变化表
时间 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 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 差额
1978年 206.4 97.5 108.9 ﹣11.5
1985年 696.0 273.5 422.5 ﹣149.0
1995年 2808.6 1487.8 1320.8 167.0
2005年 14219.1 7619.5 6599.5 1020.0
2015年 39350.3 22734.7 16795.6 5939.0
——《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有何变化。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40年来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谈一谈中学生怎样接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接力棒。
22.(2023 桐柏县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摘编自宁可《中国经济发展史》
材料二: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摘自邓小平《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1982年)
材料三: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摘自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的改革是指实行了什么政策?80年代中期以城市为重点的改革中心环节是什么?“新体制”指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目的。邓小平认为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坚持怎样的前提?
(3)据材料三指出,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的建设重点是什么?材料中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指的是什么?
三年(2021-2023)河南初中历史题分类汇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23 镇平县)这次会议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局面,使它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的起点。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
【解答】由材料“这次会议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局面,使它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的起点”可知,这次会议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B项符合题意;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排除A项;中共十二大和中共十四大都晚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CD两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2.(2023 周口一模)1980年,浙江温州的章华妹领到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山东临清县农民赵汝兰,在包产到户第二年,靠着种棉花卖棉花,成了当地第一个万元户。这主要得益于 (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公私合营的实施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D符合题意。土地改革完成是1952年,排除A;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公私合营的实施是20世纪50年代,排除C。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2023 宛城区三模)这一伟大决策,对于这个国家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所承载的意义,是难以估量的。如今“三中全会”这4个字已经变成了专属名词,一提起它,人们立刻就能想到1978年那个冬天。材料中的“伟大决策”是指(  )
A.实施“一五计划”,开启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确立“三个代表”思想,明确改革奋斗目标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政治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B是正确的选项;1953年实施“一五计划”,排除A;中共十二大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排除C;党的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考查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4.(2023 宝丰县)这次会议意味着中华民族在历经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次会议(  )
A.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B.完成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
C.概括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制定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人们急切地期待走出一条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据“这次会议意味着中华民族在历经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A项正确;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排除B项;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上概括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排除C项;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在会上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制定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的相关史实。
5.(2023 息县)如图所示分别为1974年和1984年的新春对联,历经十年对联内容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紧抓革命使得农民勤劳致富
B.农村人民公社化的深入推广
C.我国农民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考点】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由对联内容“联产承包千家福,自主经营万户春”可知,这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有关,1978年后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D项符合题意;“抓革命”体现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表现,不能使农民致富,排除A项;人民公社吃大锅饭也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且与“联产承包千家福”不符,排除B项;我国农民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不是农村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及其影响。
6.(2023 开封一模)如图是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于1984年发行的股票。该公司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家正式注册的股份制企业。该股票可用于研究(  )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考点】国有企业改革.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国有企业改革,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股票可用于研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股票的出现是企业体制改革的表现,所以该股票可以用来佐证当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故B正确;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就已经完成,排除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2年才提出,排除C;材料体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能说明我国的对外开放情况,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国有企业改革,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图片研究可用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7.(2023 内黄县二模)1984年3月24日,一封由55位厂长、经理联合署名的呼吁信被放到福建省委领导的桌子上。时任福建省经委副主任的黄文麟连夜起草了《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信,得到了中共中央的支持。这里的“松绑”指的是(  )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C.推行股份制改革 D.废除国有制
【考点】国有企业改革.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国有企业改革,解答的关键信息是“1984年3月24日,一封由55位厂长、经理联合署名的呼吁信被放到福建省委领导的桌子上”。
【解答】A.由题干中的“1984年3月24日,一封由55位厂长、经理联合署名的呼吁信被放到福建省委领导的桌子上”,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随后,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正确。
B.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排除。
C.推行股份制改革,应该是在十四大以后企业所采取的措施,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D.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并不是废除国有制,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考查学生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
8.(2023 西华县三模)改革开放40多年来,“包产到户”“乡镇企业”“农民工”“取消农业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词汇,生动地折射出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改革给中国农民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的深刻而巨大的变化。新时期农村改革的立足点是(  )
A.强调平均分配 B.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C.适应集体劳动 D.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考点】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解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土地所有制为公有制,以按劳分配为主,故ABC不符合事实。
故选:D。
【点评】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意义。
9.(2019 河南)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李明按照我国对外开放的次序依次各举一例,正确的是(  )
A.深圳﹣大连﹣长江三角洲﹣重庆
B.厦门﹣武汉﹣珠江三角洲﹣昆明
C.珠海﹣﹣天津﹣满洲里﹣闽南三角地区
D.汕头﹣上海﹣辽东半岛﹣重庆
【考点】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以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4年,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接着又将长江三角洲等地作为经济开放区。1992年开放重庆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开放成都等18个内陆省会城市和满洲里等13个边境城市和口岸,所以A选项次序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
10.(2023 金水区二模)“28年间,深圳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达27.3%;2007年,珠海的工业总产值是1980年的1370.5倍;2007年,海南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是20年前的36倍;上海浦东新区2007年GDP达2750亿,是1990年全上海的3倍!”材料相关地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特殊的政策支持 B.优越的地理环境
C.雄厚的工业基础 D.两岸关系的发展
【考点】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深圳等经济特区设立的史实,理解经济特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解答】A.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深圳、珠海、海南等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信息,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对这些地区采取了特殊的经济政策,故A正确。
B.“优越的地理环境”属于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B。
C.材料无法得出这些地区工业基础雄厚的信息,排除C。
D.“两岸关系的发展”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深圳等经济特区设立的史实,理解经济特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1.(2022 滑县)1980年,深圳允许内地乃至国外设计、施工队伍进入深圳,推出了“设计搞评选、施工搞招标”,保工期、造价、质量的工程大包干等办法。结果在深圳国贸大厦的建设中出现了三天一层楼的现象,成为深圳速度的标志。由材料可知,深圳特区的建立(  )
A.揭开改革开放序幕 B.实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
C.推行政企分开试点 D.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考点】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经济特区建立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设计搞评选、施工搞招标’,保工期、造价、质量的工程大包干等办法”。
【解答】由材料“‘设计搞评选、施工搞招标’,保工期、造价、质量的工程大包干等办法”可知,深圳特区的建立实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在基建中引入市场机制,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注意对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识记经济特区建立的相关知识。
12.(2023 封丘县三模)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曾说:“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这投话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的(  )
A.背景 B.性质 C.进程 D.作用
【考点】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分析与理解。
【解答】由材料“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可知,习主席论述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只有C项与题意相符;ABD与题意不符。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掌握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
13.(2022 息县)《中国经济发展史》写道:“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后期以城市改革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开放进入了新时期。”材料中“改革开放进入了新时期”指的是(  )
A.实行改革开放
B.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经济特区
【考点】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解答】依据题干“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可知,“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指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因此新阶段是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正确;ABD与题意不符。
故选:C。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依据题干“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结合中共十四大的内容解答即可。
14.(2023 宛城区一模)最新版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些理论能够一脉相承并与时俱进的根本原因是(  )
A.坚持独立自主 B.坚持中国道路
C.坚持阶级斗争 D.坚持实事求是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一脉相承并与时俱进的根本原因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D符合题意;坚持独立自主不是这些理论能够一脉相承并与时俱进的根本原因,排除A;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坚持中国道路无关,排除B;坚持阶级斗争说法错误,排除C。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一脉相承并与时俱进的根本原因是坚持实事求是。
15.(2023 中原区)我国《黄河保护法》自2023年4月起施行,其规定“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澜,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该法的施行(  )
A.突出工业化先行 B.符合新发展理念
C.有利于改善交通 D.有助于乡村振兴
【考点】中国梦与“一带一路”.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新发展理念,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黄河保护法》的施行符合新发展理念。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说明《黄河保护法》的施行突出工业化先行、有利于改善交通、有助于乡村振兴,排除AC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新发展理念,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黄河保护法》的施行符合新发展理念。
16.(2023 西华县二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中共二十大报告中,“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这体现了(  )
A.我国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党始终坚持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C.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真正地实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中共二十大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
【解答】中共二十大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中反复强调“人民”,这体现了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项符合题意;题目中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党的理论创新,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党对人民的重视,而不是真正地实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掌握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有关知识。
17.(2023 郑州二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这主要表明党中央(  )
A.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B.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C.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D.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思想理解。
【解答】“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表明党中央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C符合题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会议上的报告指出: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A排除;材料未涉及环保思想、开放战略,BD除。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18.(2023 泌阳县一模)2022年,“水立方”惊喜变身为“冰立方”成为冰壶的重要赛场,利用二氧化碳制冷剂取代传统冷媒氟利昂,还实现制冰过程中余热全部回收利用。这体现了我国新发展理念中的什么理念(  )
A.创新、协调 B.绿色、创新 C.开放、共享 D.共享、协调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新发展理念。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解答】“利用二氧化碳制冷剂取代传统冷媒氟利昂,还实现制冰过程中余热全部回收利用”体现了绿色、创新的理念,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
故选:B。
【点评】该题考查新发展理念,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内涵。
19.(2023 淇县二模)习近平主席站在新时代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了中国梦、强国梦、强军梦等重大命题,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重大历史意义。这些梦想的共同追求和奋斗目标是(  )
A.增强国防力量 B.实现民族复兴
C.构建和谐社会 D.达成全面小康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梦与“一带一路”.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
【解答】根据材料“中国梦、强国梦、强军梦”和所学知识可知,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增强国防力量不是这些梦想的共同追求和奋斗目标,排除A项;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达成全面小康是战略构想,故B正确,排除ACD项。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要熟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排除干扰项。
二.材料题(共3小题)
20.(2023 桐柏县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邓小平同志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
——江泽民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习近平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一对毛泽东和邓小平做出这样评价的理由。
(2)材料二中的“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这一道路正式开辟的标志是什么?
(3)举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你认为能体现“中国精神”的一个人物,并说明理由。
(4)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能为实现中国梦做出什么努力?
【考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中国成立;中共十二大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1)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成功,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开始富起来。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焦裕禄;坚持工作,一心为民,是党的好干部。(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均可)
(4)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理想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坚持党的领导,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民主法制意识,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等。
【分析】本题以两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主要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梦的相关知识。
【解答】(1)据所学可知,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成功,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开始富起来。所以说“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
(2)由材料“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道路”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符合题意即可,如焦裕禄,他坚持工作,一心为民,是党的好干部。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理想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坚持党的领导,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民主法制意识,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等。
故答案为:
(1)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成功,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开始富起来。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焦裕禄;坚持工作,一心为民,是党的好干部。(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均可)
(4)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理想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坚持党的领导,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民主法制意识,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能力,中国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应重点记忆相关史实。
21.(2023 镇平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变化表
时间 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 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 差额
1978年 206.4 97.5 108.9 ﹣11.5
1985年 696.0 273.5 422.5 ﹣149.0
1995年 2808.6 1487.8 1320.8 167.0
2005年 14219.1 7619.5 6599.5 1020.0
2015年 39350.3 22734.7 16795.6 5939.0
——《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有何变化。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40年来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谈一谈中学生怎样接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接力棒。
【考点】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答案】(1)不断增加。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等。
【分析】本题第一问和第二问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第三问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解答】(1)通过表格数据分析可知,从1978年至2015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不断增加。
(2)根据材料中的“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可以从中学生力所能及的角度进行作答,如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等。
故答案为:
(1)不断增加。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22.(2023 桐柏县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摘编自宁可《中国经济发展史》
材料二: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摘自邓小平《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1982年)
材料三: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摘自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的改革是指实行了什么政策?80年代中期以城市为重点的改革中心环节是什么?“新体制”指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目的。邓小平认为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坚持怎样的前提?
(3)据材料三指出,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的建设重点是什么?材料中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指的是什么?
【考点】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答案】(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增强企业的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发展经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3)扩大开放,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经济体制改革。
(2)本题主要考查对外开放。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的改革是指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0年代中期以城市为重点的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新体制”指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据材料二“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可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目的是:发展经济。邓小平认为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前提。
(3)据材料三“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的建设重点是扩大开放,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材料中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指的是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故答案为: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增强企业的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发展经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3)扩大开放,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南三年(2021-2023)初中历史模拟题分类汇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