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安徽省涡阳县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涡阳县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质量监测历史试题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历史上诞中了(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2.世界三大宗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其中与“公元前6世纪”“众生平等”“印度”这些内容有关联的宗教( )
A.4世纪末,被罗马皇帝定为国教 B.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C.和十字军东征有一定的关系 D.1世纪经中亚传入我国新疆
3.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D.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4.它是平民与贵族两大阶层利益平衡和整合的产物,开创了罗马历史上的立法先河,人们将其称为罗马法历史中“独一无二”的立法里程碑。“它”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罗马民法大全》 D.《十二铜表法》
5.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称霸地中海地区”“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这些关键信息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
A.爱琴文明的兴起与衰落 B.雅典城邦的繁荣与没落
C.法兰克王国的兴亡 D.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6.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一个历史活动搜集了三幅图片,其主题是( )

A.古代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封建时代的亚洲
7.7世纪,日本仿效中国进行了大化改新;8世纪,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两者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C.都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D.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了封建制度的形成
8.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印度的棉花食糖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B.火药和指南针经阿拉伯人西传
C.中国的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D.佛教产生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9.“一些西欧商人绕过行会,自己购买原材料提供给手艺人。在支付原材料和雇佣人力上压低价格出售产品时抬高价格,以确保投资回报的最大化。”材料反映当时西欧( )
A.生产的资本主义化 B.封建行会的发展
C.工厂制度逐步形成 D.庄园经济的兴起
10.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下列选项与这一时代相符的是( )
A.苏格拉底的逻辑学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风貌
B.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C.哥伦布而东横渡太平洋,“发现”新大陆美洲
D.莎士比亚的《神曲》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11.中世纪时,大多数欧洲人认为,耶路撒冷是世界中心,地是平的,还有四个角,彻底颠覆这一观点的是
A.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B.哥伦布“发现”美洲
C.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 D.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12.早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之处是(  )
①爆发的原因是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②都以革命的形式进行
③都使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④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④
13.对如图所示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B.工业革命与殖民扩张
C.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D.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
14.1850年,英国生产了全世界金属制品、棉织品和铁产量的一半,煤产量的2/3,其他如造船业、铁路修筑都居世界首位。1860年,英国生产了世界工业品的40%-50%,欧洲工业品的55%-60%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由10年前的20%增至40%。英国取得如此国际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
C.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D.掌握着世界霸权
15.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得到各阶层一致认可 B.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精华
C.反对用暴力夺取政权 D.揭示了社会发展普遍规律
二、辨析改错(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6.法律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
(1)《汉谟拉比法典》是欧洲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2)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查士丁尼法典》。
(3)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他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它是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
(4)1789年5月,制宪会议的召开,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近代以来,大国崛起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英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到新……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独立与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当英国军队从波士顿前往康科德搜查那里的秘密军需库时战斗开始了。正是在这次战斗中,有人在莱克星顿草坪打响了“声闻全世界的枪声“。
材料三 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标志着现代民法的开端,他以罗马法为蓝本,巧妙地运用法律形式把刚刚形成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则直接“翻译”成法的语言。它所反映的首先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确立了民事主体的独立地位从根本上摧毁了封建的身份等级制度。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的作者推崇的“控制“控制者“的法律是什么 这一法律文献颁布后英国建立起了哪一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的“美利坚”“与母邦兵戎相见”过程中最能体现“独立与自由”的文件是什么 此后美国通过哪一法律践行了“分权与制衡”
(3)根据材料三,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分析《法国民法典》颁布的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三个国家革命的共同作用。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①煤和生铁产量煤炭;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生铁;从1770年的5万吨增长到1861年的380万吨。在世界所占比重:煤炭占世界总产量的2/3,是美国的7倍,德国的8倍,法国的10倍;生铁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产量的总和。②工农业比重:工业:79%;农业:21%
材料二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英国是工业革命开始最早的国家,也是工业革命及其后果表现最典型的国家。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工业革命业已形成的强大生产力.锻造了有史以来最为敌对的两大阶级——工业资本家阶级和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者看来。“一些人的财富和权势的增长,使另一些人的贫困和附属地位日益加强。“工业革命造成的工人阶级的贫困化,正是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伦理起点,马克思主义指导着无产阶级运动。
——陈挺《马克思与19世纪英国社会主义思潮关系研究》
材料四 1873年、1880年、1882年、1891年和1892年,伦敦的毒雾都曾造成上千人亡。但是,最严重的还是发生在1952年12月5日至10日的“伦敦烟雾事体”据英国官方统计,持续五天的雾霾造成5000名人丧生,在大雾过去之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因相关疾病死亡。这次灾难促使英国政府下定决心治理城市污染这一严重问题。历经20年的时间终于摘掉了“雾都”的帽子。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的是什么 材料一中英国能“技冠群雄”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生产方式的变化。
(3)材料三中的“另一些人”可以理解为“最为敌对的两大阶级”中的哪个阶级 结合所学的19世纪60年代历史,列举“马克思主义指导着无产阶级运动”的事实证据。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说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
四、活动与探究
1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文艺复兴使欧洲冲破了中世纪巨大束缚,为西欧步入资本主义社会时代做了前期准备。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主要的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世界市场扩大……这些都使得西欧早已萌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
——《世界通史》
材料三
图1 图2
(1)材料一中的“巨大束缚”是什么 如何理解文艺复兴“为西欧步入资本主义时代做了前期准备”
(2)阅读材料二,分析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巨大的变动
(3)对比两幅地图,提取一个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楚)
(4)同是航海活动,从图1到图2航海活动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试卷第2页,共6页
1.B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诞生了古巴比伦文明。亚洲西部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因形似一轮弯月,土地肥沃,有“新月沃地”之称。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B项正确;尼罗河流域孕育古埃及文明,排除A项;印度河流域孕育古印度文明,排除C项;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及世界各地,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佛教主张众生平等,B符合题意;ACD项均与佛教无关,排除ACD;故选B。
3.C
【详解】题目中的亚历山大东征是冲突的体现,丝绸之路是文化交流的产物等,所以选择C项,B不符合东征这一事件,D没有侧重表现中华的文明的吸引力,A不能体现丝绸之路。故选C。
4.D
【详解】根据材料“平民与贵族两大阶层利益平衡和整合的产物” “开创了罗马历史上的立法先河”和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对于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权益,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D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时期的法律,排除A项;《查士丁尼法典》主要包含了罗马历任皇帝的法律,排除B项;《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时期颁布的法律,排除C项。故选D项。
5.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随后,罗马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人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奴隶起义不断发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斯巴达克起义。在斯巴达克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由此可知,从题干信息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罗马共和国的兴衰,D项正确;题干信息反映了罗马共和国的兴衰,因此,ABC项与题干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幅图中世纪欧洲的形成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君封臣制度,第二幅图是劳动的农奴体现是中世纪欧洲庄园制度,第三幅图是中世纪欧洲大学发展的状况,因此三幅图都反映是中世纪欧洲的发展,主题是封建时代的欧洲,C项正确;题干三幅图反映封建时代的欧洲,与古代亚非文明无关,排除A项;古代欧洲主要是指古希腊和古罗马发展状况,与题干图反映主题不符,排除B项;题干三幅图反映封建时代的欧洲,与封建时代的亚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形式的改革是欧洲封建制度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都促进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D项正确;大化改新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法兰克王国是一个以国王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排除A项;大化改新在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排除B、C项。故选D项。
8.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把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火器传到欧洲,改造0-9的数字计数法,并把这些计数法传到欧洲,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带到了中国,题目中的D项佛教产生后经阿拉伯人向西传入欧洲表述错误,佛教产生后先传入中国,后来又传到欧洲,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抓住题干的“不正确”,这是逆向思维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9.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自己购买原材料提供给手艺人。在支付原材料和雇佣人力上压低价格,出售产品时抬高价格”可知,当时的西欧出现了雇佣劳动的现象,出现了雇佣关系,这是生产的资本主义化的表现,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生产资本主义化的发展,不是封建行会的发展和庄园经济的兴起,排除BD项;工厂制度到工业革命开始后才出现和确立,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A项。
10.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指的是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麦哲伦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人物,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促进了当时地理学知识的发展,B项正确;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与文艺复兴无关,排除A项;哥伦布向西航行,横渡大西洋,“发现”新大陆美洲,排除C项;《神曲》是但丁的著作,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9年-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绕地球一圈,证明地球是圆的,A项正确;哥伦布是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排除B项;达伽马沿非洲海岸达到印度,排除C项;迪亚士沿非洲海岸到达非洲最南端,排除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以革命的形式进行,都使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吗,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由此可知,他们的共同之处②③,B项符合题意;①④是不同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抓住题干的关键词”共同之处“,结合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
13.D
【详解】由材料中年代尺的时间可知,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89年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法典》,这些反映的是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D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不属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排除A项;材料和工业革命、殖民扩张无关,排除B项;只有1804年和拿破仑有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根据题干“1850年,英国生产了全世界金属制品、棉织品和铁产量的一半,煤产量的2/3。1860年,生产了世界工业产品的40%~50%,欧洲工业品的55%~60%”可知,说明英国工业发展迅速,成为工业国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C项正确;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排除A项;题干没涉及殖民地问题,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英国经济发展状况,没涉及世界霸权,排除D项。故选C项。
15.D
【详解】据“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可知,这是因为“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马克思主义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项正确;得到各阶层一致认可表述太绝对,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精华,排除B项;《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6.(1)错误;把“《汉谟拉比法典》”改为“《罗马民法大全》”
(2)错误; 把“《查士丁尼法典》”改为“《新法典》”
(3)正确
(4)错误 把“制宪会议”改为“三级会议”
【详解】(1)根据所学可知,《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故原题错误,将“《汉谟拉比法典》”改为“《罗马民法大全》”。
(2)根据所学可知,查士丁尼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故原题错误,将“《查士丁尼法典》”改为“《新法典》”。
(3)根据所学可知,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他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它是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其为参照蓝本。故原题正确。
(4)根据所学可知, 1789年5月,国王路易十六不得不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的问题。故原题错误,将“制宪会议”改为“三级会议”。
17.(1)《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度
(2)《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
(3)政治上,确立了民事主休的独立地位,从根本上摧毁了封建的身份等级制度;经济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4)都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详解】(1)法律:根据所学知识可在,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取得革命胜利,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证,英国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题干材料一中作者所推崇的“控制‘控制者’”的法律是《权利法案》。
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王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文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7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起13个殖民地,对北美殖民统治。英国对北美殖民统治,使得北美美利坚民族意识逐渐形成。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北美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掀起美国独立战争。在独立战争期间,颁发《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因此材料二中的“美利坚”“与母邦兵戎相见”过程中最能体现“独立与自由”的文件是《独立宣言》。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的《独立宣言》,体现了美利坚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决心和意志,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法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美国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联邦政府内部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体制。
(3)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三“确立了民事主体的独立地位,从根本上摧毁了封建的身份等级制度。”可知,法国民法典的颁布,在政治上确立了民事主体的独立地位,从根本上摧毁了封建的身份等级制度。根据材料三“巧妙地运用法律形式把刚刚形成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则直接‘翻译’成法的语言,它能反映的首先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可知,法国民法典的颁布,在经济上用法律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则,促进资本主义或商品经济的发展。
(4)共同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都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8.(1)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2)生产方式: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到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生产。
(3)无产阶级(工人阶级);1864年,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第一国际”成立。第一国际在各国建立支部,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1871年,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一一巴黎公社建立;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如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任举一例)。
(4)科技革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详解】(1)标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后来其他生产部门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们把生产另一的这种革命性变化成为“工业革命”。因此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的是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政治前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能“技冠群雄’的政治前提是通过1640年至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2)生产方式:根据材料二“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可得出,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生产方式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到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生产。
(3)阶级:据材料三“一些人的财富和权势的增长,使另一些人的贫困和附属地位日益加强”可知,另一些贫困的阶级是无产阶级(工人阶级。)。
列举:根据所学知识,可从1864年,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第一国际”成立;第一国际在各国建立支部,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1871年,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一巴黎公社建立;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如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等方面回答。
(4)认识:根据上述材料工业革命带来影响,可以得出认识是科技革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19.(1)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3)活动范围变化:图1,从亚洲到非洲;图2,从欧洲到美洲、非洲、亚洲等。航海活动的主导国家变化:图1,中国;图2,西欧国家(葡萄牙、西班牙)。(其他观点,论述合理亦可)
(4)变化:从和平交往(或政府间政治性活动)到殖民扩张。(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巨大束缚: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巨大束缚”是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世纪中期,意大利一些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升入天堂后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
前提准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所以说文艺复兴“为西欧步入资本主义时代做了前期准备”。
(2)变动:根据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主要的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世界市场扩大了...这些都使得西欧早已萌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发生巨大的变动是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所以说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扩大了”。
(3)不同点:根据材料三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活动范围看,图1郑和下西洋路线图从亚洲到非洲;图2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可知,图1从亚洲到非洲;图2从欧洲到美洲、非洲、亚洲等。从主导国家看,图1郑和下西洋路线图从亚洲到非洲;图2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可知,图1,中国;图2,西欧国家(葡萄牙、西班牙)。
说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活动范围看,郑和船队从亚洲出发,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新航路开辟,使得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直接商业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主导国家看,郑和下西洋主导国家是中国,新航路开辟主导国家是西欧国家(葡萄牙、西班牙)。
(4)性质: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因此郑和下西洋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亚洲、非洲和美洲成为殖民地掠夺的对象,逐渐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因此新航路开辟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属于资本原始积累。因此从图1到图2航海活动的性质从和平交往(或政府间政治性活动)到殖民扩张。
答案第6页,共7页
答案第7页,共7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安徽省涡阳县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