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检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这说明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D.文字的发明
2.小亚细亚每年冬季的某个假日,来自土耳其各地的骆驼同赴此地,人们载歌载舞,迎接一只只妆点鲜艳的动物战士,它们将出征一场其实无关胜负的战役。下列和小亚细亚这块土地有密切关系的选项是( )
①欧亚传统商路受阻,促使新航路开辟 ②赫梯人掌握冶铁技术
③小麦、大麦最早培育种植 ④粟的培育种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古巴比伦王国曾出台了诸多针对欺行霸市、哄抬物价、掺假伪造等不正当竞争现象的法律条文。如《汉谟拉比法典》第108条明确规定:“倘卖酒妇不受谷以为西克拉之费,而按超重的砝码收银,而西克拉之定率量比之谷物之定率量为低,则此卖酒妇应被检举。”这说明古巴比伦( )
A.立法思想蕴含着契约精神 B.法理内涵得到了有效补充和完善
C.市场管理注重物权的保护 D.国家治理利于强化法律的适用性
4.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进行了广泛的殖民活动,约44个母邦建立了139个子邦。母邦和子邦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隶属和统治的关系,但保留宗教、文化和种族上的传承关系。这种殖民活动
A.产生了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 B.促成了克里特文明的辉煌
C.根源于商业和海外贸易需要 D.导致了直接民主制的确立
5.武力扩张和商业活动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如图直接反映了( )
A.波斯帝国的西侵进程 B.希腊城邦的海外扩张
C.罗马帝国的建立过程 D.阿拉伯人的商业活动
6.柏拉图认为"学园""作为统治者的一个训练基地,不仅仅是维护一种特殊的政治理论,而且还对那些已经获得政权的成员们,提供实际的指导",因此"学园"积极承担政治咨询和法律的修改、制定等工作。这反映了柏拉图的“学园”( )
A.注重发挥教育的经济功能 B.关注公民的个性解放
C.传承了古希腊的城邦文化 D.致力于维护民主政治
7.古埃及的农具在几千年间没有多大改进,直到新王国时期才把犁头的形状稍稍改变了一下。就此,有人指出,古埃及的农业技术长长地拖着新石器时代的尾巴,优越的农耕生产条件,降低了应用铜铁工具的迫切性。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古埃及的农业经济发达 B.远古社会生产工具简陋
C.古埃及的文明较为落后 D.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8.古罗马克劳狄(公元41-54年)统治时期,法律事务越来越落在由皇帝在骑士中选拔的行政长官身上(传统上属于大法官权利范围),人们时常听到元首讲这样一句话:他的行政长官所做的判决,应与他本人的裁决有同样的效力。这种现象反映了古罗马( )
A.专制色彩日益增强 B.罗马法律形同虚设
C.帝制已经深入人心 D.直接民主遭到破坏
9.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世界各大洲的古代文明基本独立发展、呈现多元特征。有学者认为,如果一定要整齐划一地规定几项作为人类文明产生过程中的“标志物”,那么,该“标志物”最有可能是指( )
A.阶级和国家 B.城市和铁器 C.文字与法律 D.农耕畜牧业
10.在人类历史上,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这些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这一状况的出现源于( )
A.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B.自然地理的制约
C.语言和文字的缺乏 D.交通条件的落后
1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道:“任何人都可以相信这些埃及人的故事,如果他是轻信的人的话。至于我本人,在这部书中保持那个总的规则,就是把各国的传统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由此可知,希罗多德撰写《历史》遵循的原则是
A.坚持观察判断调查 B.展现各国传统风貌
C.保持历史原始信息 D.根据个人主观意愿
12.“耸立着波斯宫殿的巨大平台模仿的是巴比伦尼亚的样式,宫殿大门上装饰的双翼公牛是从亚述和西方学来的;而王宫正面和宽广大厅中的柱廊——亚洲最早的柱廊——同两千多年前尼罗河畔的式样一样。”这表明波斯建筑
A.融合了多种建筑的艺术形式 B.摒弃了被征服地区的建筑风格
C.借鉴了亚述柱廊的建筑式样 D.代表了中古时期的建筑水平
13.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的共同点有( )
①都处于大河流域,农业发达②都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③都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④都形成了严格的种姓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14.“一个印度人在办公室里热情地欢迎某位“表列种姓”(贱民或不可接触者)做他的下属……在家中却坚决反对未来的女婿是非婆罗门。”这种现象主要说明 ( )
A.非婆罗门地位最高 B.现代印度需要佛教
C.印度人的女婿都应该是婆罗门 D.印度社会的种姓观念根深蒂固
15.有学者认为: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也就是参政议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的权利。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雅典民主为近代民主奠定了基础 B.雅典民主形同虚设
C.雅典民主具有局限性 D.雅典民主阻碍了近代民主发展
16.罗马法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但也有一些内容反映了时代的局限性。下列罗马法的原则属于这一类的是
A.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B.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C.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 D.奴隶只是财产没有公民权,平民和贵族不得通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罗马的征服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经指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问题:
(1)简要叙述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的概况。
(2)耶林格认为“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以这个观点为主题,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字数不少于150字)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因为诸事不是依少数人意见而定,而是取决于多数人,所以就叫做民主政治。这是不是说是属于每个人的东西呢?法律是为所有的人制定的,对于有私人纠纷的人来说,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至于职街,如果一个人在某一方面优于他人,这并非由于他的出身,而是由于他的才能和功绩,使他获得重要地位。反之,贫穷并不能使一个有才能为国效力的人,因为地位卑微而被埋没。
——摘编自(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在罗马共和国早期,权利主体只能是罗马市民。公元212年,卡里卡拉帝授予殖民地臣民市民资格,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外来人都获得罗马市民权之后,才逐渐取消了对罗马市民法主体的限制。罗马法的主体之所以如此狭隘有限,是与罗马早期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罗马市民资格的普遍授予不仅使帝国内所有的臣民都成为罗马市民,而且确认了所有人(除奴隶外)在法律上的平等,从而带来了私法权利的统一。
——摘编自谭建华《试论罗马法形式主义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其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马法主体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指出“文明”的特征主要有哪些?
材料2 在新石器时代,人类不约而同地创造了巨大成就,如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巴比伦遗址;尼罗河流域的象形文字、法老宫殿遗址;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哈拉帕遗址等。
(2)据材料和所学,指出世界上的早期文明主要有哪些?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是在具体的自然环境中繁衍生息的,任何一种生存发展方式和社会制度都是人们在特定客观环境下‘合理选择’的结果,因此人类历史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越往历史的深处追溯,生产力发展水平就越低,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因素和制约就越显重要。”
——程汉大《古希腊罗马为何成为宪政发源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地理环境与人类历史自拟一个论题并简要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参考答案:
1.A
【详解】据材料“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可知随着农耕的发展,私有制出现,进而出现文 字,然后出现了国家,体现了农耕发展,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即生产力的发展是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A项正确;生产力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发展是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原因,排除B项;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属于生产力的发展的一个方面,排除C项;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根据材料“来自土耳其各地的骆驼同赴此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建立后,欧亚传统商路受阻,促使新航路开辟,① 正确,赫梯曾统治土耳其地区,赫梯人掌握冶铁技术, ② 正确,西亚地区最早培育种植了小麦、大麦,③正确,中国人培育了粟,④ 错误,①②③ 正确,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3.D
【详解】考查古巴比伦文明,根据材料可知,古巴比伦法典中的有关法律条文是基于现实市场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而制定,如对酒类交易中随意增加称重砝码的管理,这种具体的治理规定丰富了古巴比伦自然法,D项正确;材料论及对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管理,而非交易中的契约精神,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补充和完善”,排除B项;材料强调调节市场交易过程而非保护物权,排除C项。故选D项。
4.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进行了广泛的殖民活动,约44个母邦建立了139个子邦。母邦和子邦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隶属和统治的关系,但保留宗教、文化和种族上的传承关系。”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希腊人在人口过剩的情况下在希腊城邦之外广泛进行的建立殖民点的运动,这使得希腊的商品经济获得发展,思想文化得到繁荣,但殖民活动的根源是古希腊的奴隶制工商业经济(海洋文明),也即要满足手工业、商业发展和海外贸易的需要,殖民活动后建立的众多子城邦及母、子城邦关系在本质上也印证了这一点,C项正确;古希腊城邦建立之初就产生了小国寡民的体制,排除A项;在古埃及末期,埃及文明散播到了爱琴海流域,促成了克里特文明的崛起,进而塑造了古希腊灿烂的文化,排除B项;在殖民活动之前,希腊城邦就已经确立了直接民主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根据材料“武力扩张和商业活动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可知,图示中两次殖民活动后的空间范围以及“斯巴达”“雅典”等信息可知,该示意图直接反映了古代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活动,B项正确;波斯帝国不曾征服希腊城邦,排除A项;罗马帝国建立应从意大利半岛开始,排除C项;阿拉伯人在地中海地区的商业活动应是在8世纪以来,材料中的地图明显不符合其时代特征,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古希腊城邦政治文化是一种公民政治,公民热心于政治活动,而柏拉图的"学园"训练“统治者”,进行政治咨询工作等,都体现了这种城邦政治文化,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政治功能,而非经济功能,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个性解放问题,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维护民主政治,只能看出其积极参与政治,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由材料中“优越的农耕生产条件”可知,古埃及天然优越的地理环境便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由此降低了对农业技术改进的需求,以致出现“直到新王国时期才把犁头的形状稍稍改变了一下”“长长地拖着新石器时代的尾巴"的现象,D项正确;材料并非强调埃及的农业经济,排除A项;B、C两项与材料主旨均不符,排除BC项。故选D项。
8.A
【详解】根据材料“他的行政长官所做的判决,应与他本人的裁决有同样的效力”可知,元首的裁决与行政长官(传统上属于大法官权利范围)的判决有同样的效力,反映了专制色彩日益增强,A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罗马法律仍具有效力,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帝制已经深入人心,排除C项;古罗马并未推行直接民主制,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任何文明尽管其文化发展的表现会各有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是以权力的强化及其结果———国家的出现作为基本特征的。因此,权力的强化和国家的出现应当是世界上各个古代文明的共同特点,判断一个社会是否进入了文明社会,也应当以阶级和国家为基本标准,A项正确;BCD项都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但不是古代文明的共同特点,排除BC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呈现出多元特征,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是根本原因,A项正确;自然地理属于客观条件,排除B项;这些文明大多具有语言和文字,排除C项;交通条件属于客观条件,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详解】认为历史研究不能轻信别人,强调把各国的传统照“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体现出希罗多德撰写《历史》遵循的原则是保持历史原始信息,C项正确;坚持观察判断调查与“把各国的传统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希罗多德重视展现各国传统风貌,排除B项;根据个人主观意愿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材料“耸立着波斯宫殿的巨大平台模仿的是巴比伦尼亚的样式,宫殿大门上装饰的双翼公牛是从亚述和西方学来的”体现的是波斯建筑融合了多种建筑的艺术形式,A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其它地区建筑风格的吸收,B排除;C说法片面,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13.C
【详解】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都处于大河流域,农业发达,它们都建立了奴隶制国家,都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①②正确,故选C;③只符合古巴比伦,④只符合古印度,排除③④,故排除A、B;D不全面,排除。
【点睛】
14.D
【详解】古代印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分明,职业世袭,下一等级的人不能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种姓制度是造成印度阶级隔阂的历史根源,D正确;种姓制度下婆罗门地位最高,A排除;材料与佛教无关,B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婆罗门属于高级种姓,排除。故选D。
15.C
【详解】材料中认为雅典的民主中公民权利有出身、性别、贫富的限制,由此可知强调雅典民主具有一定局限性,故选C;材料并未体现雅典民主对后世影响,排除A;B项说法太绝对,排除;材料并未体现雅典民主阻碍了近代民主发展,排除D。
16.D
【详解】D选项体现了阶级差别,是罗马法局限性的体现;A选项指的是判罚重在证据,不是罗马法的局限性,不符合题意,排除;B选项指的是思想自由,不是罗马法的局限性,不符合题意,排除;C选项指的是谁犯罪谁担责,不是罗马法的局限性,不符合题意,排除。
17.(1)第一次武力征服指的是罗马以军事扩张立国,征服意大利半岛,确立地中海霸权。第二次宗教征服足指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国教后,受到统治者的大力扶持而向外传播,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第三次征服是指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2)认识:古代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平等地位的决心。罗马法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罗马人的法制精神和法律意识则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具有了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成了第三次征服世界的武器。但是,这次以法律为武器的征服却是各地区广泛接受的结果,是人类文明发展所必需的,而非伴随武力而来去,所以,也就成了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征服是指罗马帝国建立者屋大维时期及以后的200年是罗马帝国的极盛时期。帝国疆域空前庞大,北部边界达到现在欧洲的英国、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地,东边一度达到今西亚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南面包括非洲的埃及和苏丹北部、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西边面临大西洋。第二次征服是指宗教征服足指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国教后,受到统治者的大力扶持而向外传播,逐渐成为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现在全球共有21亿的人信仰基督教,占世界总人口30%。第三次征服是指罗马法是现今许多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中国的法律制订也受到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罗马法所体现的人人平等,公平至上的法律理念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价值。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第三次征服指的是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罗马法的创建和发展,维系了整个帝国的统治,由于具有广泛的灵活性和适用性,罗马法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发挥了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作为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基础,罗马法泽被后世。因此,以和平方式而非动辄武力镇压,是进行国家有效治理与统治的有效途径,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8.(1)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答对任意两点)意义:雅典民主政治促使雅典国家经济、政治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2)变化:由罗马公民扩大到整个罗马帝国境内的一切自由民。原因:商品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需要;罗马版图的不断扩大,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等。(答对任意两点)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因为诸事不是依少数人意见而定,而是取决于多数人,所以就叫做民主政治”可知,人民主权;根据材料“法律是为所有的人制定的,对于有私人纠纷的人来说,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可知,法律至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意义:根据材料“因为诸事不是依少数人意见而定,而是取决于多数人,所以就叫做民主政治”“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而是由于他的才能和功绩,使他获得重要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促使雅典国家经济、政治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2)变化:根据材料“在罗马共和国早期,权利主体只能是罗马市民”“公元212年,卡里卡拉帝授予殖民地臣民市民资格,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外来人都获得罗马市民权之后,才逐渐取消了对罗马市民法主体的限制”可知,由罗马公民扩大到整个罗马帝国境内的一切自由民。原因:根据材料“罗马法的主体之所以如此狭隘有限,是与罗马早期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罗马市民资格的普遍授予不仅使帝国内所有的臣民都成为罗马市民,而且确认了所有人(除奴隶外)在法律上的平等,从而带来了私法权利的统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品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需要;罗马版图的不断扩大,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等。
19.(1)阶级;国家;城市;文字。
(2)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长江黄河文明;古希腊文明。
【解析】(1)
根据“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等。”和所学可得出主要有阶级;国家;城市;文字。
(2)
根据“如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巴比伦遗址;尼罗河流域的象形文字、法老宫殿遗址;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哈拉帕遗址等。”可得出主要有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长江黄河文明;古希腊文明。
20.示例:
论题:多山靠海的自然环境塑造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论述:多山靠海的自然环境一方面将希腊分成若干城邦,小国寡民的特征为直接式民主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这种环境造就了工商业相对发达的经济特点,工商业中自由、公平和平等理念对雅典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雅典政治呈现出民主、平等的特征。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依据材料“人类历史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结合所学可从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条件角度提取论题是多山靠海的自然环境塑造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然后结合古希腊特殊地理自然环境的表现以及古希腊民主制形成的影响等角度进行论述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同步训练(含解析)--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