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八)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根据国际移民组织2003年发布的《2003年全球移民报告》,1990年有1.2亿人长期生活在自己国家以外的地方。2002年,这一数字超过1.5亿,是35年前的两倍。2003年国际移民总数更是已超过1.75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3%。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全球化的加速B.局部战争频繁
C.地缘政治影响D.两极格局结束
2.[2022·北京高二检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初,大约有1500万到2000万移民获准进入英国、法国、德国和北欧国家。他们大多来自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南斯拉夫和土耳其等国家,也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北非等其他地区。这股移民潮( )
A.有助于欧洲推进经济复兴计划
B.使冷战局势更加严峻
C.实质是宗教冲突下的难民问题
D.促使欧洲走向一体化
3.下面漫画反映出当今劳动力全球流动的特征是( )
A.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
B.随着跨国公司的扩展而流动
C.移民阶层“知识精英”化凸显
D.新兴产业从业人数增长明显
4.ShanghaiLander(上海客)是早期典型的不列颠人部族的一支……他们既维系着族群的认同又具有全球性视野,同时具有融入上海的强烈欲望并渴求新知,是上海最早的“全球族”中的代表。如今,中国人正在续写着ShanghaiLander的全球迁移史,并且替代早期的英国移民成为惹人瞩目的力量。这种从“土著”向“全球族”演进的历史现象反映了(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推动全球移民
B.英国的对外扩张推动全球化发展
C.中国经济不断崛起推动中国人走向世界
D.经济全球化冲击了民族国家意识
5.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的资料显示,1995年全球移民人口共有1.74亿,其中5600万在欧洲;又据联合国人口司统计,2005年初国际移民的数量已达2.58亿,其中欧洲是主要移民接收地之一。国际移民多数前往欧洲的根源是( )
A.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瓦解
C.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加速
D.欧盟各国人口政策的吸引
6.[2022·辽宁辽南高二下期中]深圳文化具有浓厚的移民色彩,通用的语言是内地的官方语言,即普通话,而不是广东白话或者客家话,全国各地的饮食、风俗及民俗在深圳都能看到。这主要因为( )
A.经济发展的强大吸力
B.本土文化的竞争不足
C.地方政府政策的推动
D.当地人民能和谐共处
7.[2022·济宁高二检测]以色列总统赫尔佐克曾说:“中国人民在犹太民族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帮助了我们,以色列人民不会忘记。”造成“最黑暗”时期的原因是( )
A.严重的经济困境
B.突发的自然灾难
C.纳粹的残酷迫害
D.尖锐的民族矛盾
8.[2022·枣庄高二检测]1969年9月,非洲统一组织成员国签订的《关于非洲难民问题某些特定方面的公约》中规定:“难民一词亦适用于由于其居住国或国籍国部分或全部地遭到外来侵略、占领、外国统治或出现严重危害公共秩序事件,而被迫离开自己的习惯居住地而在其居住国或国籍国以外的地方寻求避难的任何人。”对此公约规定理解正确的是( )
A.首次规定了难民的定义
B.对难民问题的进一步扩展和细化
C.标志着“世界难民日”的诞生
D.区域性公约违背了联合国公约
9.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中国地区援助法案(修正案)》允许中国留学生就学期间和毕业以后在美国工作。1953年8月,美国总统签署《难民解救法案》,允许至少一部分留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从学生身份转为永久居民。这也是百年留学史上,美国第一次让中国留学生合法地留在美国工作。这些法案的出台表明( )
A.美国向新中国释放外交善意
B.祖国强大提升了留美学生的地位
C.美国对新中国进行科技封锁
D.科技革命促使美国招揽中国人才
10.[2022·枣庄高二检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欧洲民众对移民群体的增长速度和高生育率深感不安。他们开始担忧“欧拉伯”(欧洲和阿拉伯)的出现,开始思考“who are we”的问题,开始怀疑若干年后欧洲还能否是欧洲人的欧洲。这反映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
A.人们否定了社会交往
B.南北方民族交融的发展
C.多元文化主义的困境
D.弱势群体边缘化的加速
11.19世纪的美国人认真地努力模仿欧洲的文化……随着19世纪的结束,欧洲知识分子越来越注意到一群日益显赫的美国人……然而,欧洲的监护仍难以动摇。有人这样写道:“美国人开始文字生涯的第一步就是要自封是一个英国人,以便得到认可,并不是得到英国人的认可,而是得到本国人的认可。”据此可知( )
A.欧洲力图对美国实行文化殖民
B.美国文化全部来源于欧洲文化
C.欧洲文化在移植中发生变更
D.模仿欧洲文化促使美国走向独立
12.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二战后,欧洲、非洲、亚洲及拉丁美洲仍有移民涌入。下图是《1960~1990年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的比例图》。据此推测,美国( )
A.民族和文化具有多样性
B.族群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C.种族歧视已被完全抛弃
D.民族政策吸引各国移民
13.[2022·天津高二检测]现行美国亲属移民体系,允许公民为其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以及这些兄弟姐妹的配偶、21岁以下未婚子女申请绿卡。为此,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多次公开指出:“链式移民是一场灾难,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不公平的。”这表明特朗普( )
A.鼓吹亲属移民制度
B.主张废除绿卡制度
C.抨击绿卡抽签制度
D.阻挠国会移民改革
14.[2022·大连高二检测]新加坡的开国元首曾回顾说,“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们发觉年轻人比较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看到了这种倾向,我们学校里增设儒家道德课程,以加强家庭的影响力,目的是要防止新加坡社会过度西化”。由此可见,为应对社会的过度西化问题,新加坡政府( )
A.构建本土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B.积极倡导儒家伦理观念
C.彻底消除西方国家残余的殖民地文化
D.积极复兴传统民族文化
15.新加坡官方语言为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分别主要对应新加坡的四大移民族群:欧洲裔、华裔、马来裔、印度裔。这说明新加坡( )
A.实现了多元文化和谐共处
B.是最具有移民特征的国家
C.拥有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
D.各民族尊重彼此宗教信仰
16.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其著作中指出:新世界冲突的主要根源不是意识形态,也不是经济,而文化将是截然分隔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要根源。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苏联的解体使世界冲突的形式发生改变
B.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使文化发展更加多元化
C.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D.“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不同文化的国家更容易产生冲突
二、非选择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美国实行移民限额制度,严格限制外来移民,甚至将50万墨西哥移民逐回墨西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尤其是美国参战后,为了满足国内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1942年,美国先后同墨西哥等国签订了引进劳动合同的协议。同时,鉴于中美同盟、抗击日本,1943年,废除了所有的排华法案,每年给予中国105名移民限额。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决定把移民制度同共产党的实际策略对立起来。1952年颁布的《移民与国籍法》中加强了对移民的政治甄别和管理,禁止共产党人入境。20世纪60年代,随着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涨,美国颁布《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禁止任何政府官员以国籍、种族和宗教为由歧视移民。该法案生效后,引发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移民美国的热潮。1990年颁布了新的移民法,进一步放宽移民的限制。
——摘编自梁茂信《美国移民政策研究》
材料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资金、信息、技术、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洋插队”到90年代的“闯东欧”,中国海外移民人数发展迅速。2000~2005年,美国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移民潮,有35.5万中国人移民美国。海外移民的增长,迅速改变了海外华人的结构,其从业范围也在向多元化发展。1993年完全放开自费留学以后,出国接受国际化教育的中国学生大幅度增加。据教育部统计,自1978年至2004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81.49万人,留学国别108个,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3.29万人,约占出国留学人数的24.95%。有相当一部分中国留学生通过留学途径转变为国际移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美国移民政策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影响移民政策变动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新特点,并说明中国海外移民的影响。(10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二战后英国有色移民政策演变表
时期 有色移民状况
二战后初 期 英国人口问题委员会报告指出,战后英国每年需要移民1.4万人。
《1948年英国国籍法》颁布,获得独立的原英属殖民地公民获准允许进入英国并寻找就业机会。加勒比地区、印度次大陆等地区的体力劳动者大量进入英国。
20世纪六 七十年代 英国外交转向实行面向欧洲的现实主义政策。《1962年联邦移民法》规定英联邦范围内的各国公民,除非获得工作机会,否则不再有权在英国定居。前殖民地的大多数有色移民因学历较低受到限制。但随后的《1972年移民法》却规定欧共体成员国公民可以在没有工作许可证的情况下进入英国。
20世纪九十年代中 期到21世纪初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英国全面修改《国籍和移民条例》,严厉对待非法入境者,以保证那些可能和恐怖分子有关系的庇护申请人不会成功。
2002年起试行高技术移民项目。在试行的一年多时间里,成功接收了3万多名高技能移民申请。
材料二 在有色移民潮的冲击下,英国变成了一个有着庞大的亚裔和黑人社区的多种族国家。移民与本土居民的碰撞衍生出很多的社会问题,建立在资本扩张基础上的种族歧视、对资源有限性担忧而引发的移民忧虑、基于文化冲突的暴力事件等。英国的移民政策面临着限制与自由流动之间的艰难选择。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鑫《〈人生七年〉:战后英国有色移民政策演变》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二战后英国有色移民政策演变的认识。
课时作业(八)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1.解析: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生产、资本、贸易、人口等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促使全球范围内国际移民人数增加,A项正确。
答案:A
2.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初,大量移民进入欧洲主要是因为欧洲在战争中受到很大创伤,战后重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人才,这股移民潮有助于欧洲经济迅速恢复,A正确;材料强调移民进入欧洲,而非体现美苏冷战,排除B;移民涌入欧洲不一定是宗教冲突下的难民问题,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欧洲走向一体化,排除D。
答案:A
3.解析:据题干漫画中移民的“书籍脑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出当今劳动力全球流动的特征是移民阶层“知识精英”化,故选C项;A、B、D三项虽符合事实,但均与漫画主旨不符,排除。
答案:C
4.解析:材料中ShanghaiLander(上海客)是英国人,他们是上海最早的“全球族”中的代表。现在,中国人正在续写着全球迁移史,因此可知,这种从“土著”向“全球族”演进的历史现象,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不断冲击着民族国家意识,带来人的身份认知的变化,故D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故排除A;材料未体现英国的对外扩张推动全球化发展,故排除B;材料不仅体现了中国人走向世界,还有英国,C说法不全面,故排除。
答案:D
5.解析: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的移民趋势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入发达国家,其中欧洲是主要接收地之一,最重要的原因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全球范围内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加剧了国际政治经济失衡,故答案为A项;虽然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瓦解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移民现象发展,但不是根源,排除B项;C项与世界范围内的移民现象无关,排除;人口政策只是客观因素,排除D项。
答案:A
6.解析:据材料可知,深圳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发展吸引全国各地人民去淘金,形成移民色彩浓厚的深圳文化,故选A项;深圳文化是移民文化,吸引外地民众去深圳的原因是经济的强大,与“本土文化的竞争不足”无关,排除B项;国家政策(改革开放)的推动,而不是地方政府政策的推动,排除C项;此项是次要原因,排除D项。
答案:A
7.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犹太人在二战中遭到德国纳粹的迫害,许多人曾到上海避难,这是其“最黑暗”的时期,故选C;A、B、D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排除。
答案:C
8.解析:《关于非洲难民问题某些特定方面的公约》属于区域性的公约,它是在联合国有关公约的基础上,对难民问题的进一步扩展和细化,B正确;早在1951年联合国通过的《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中就明确了难民的定义,排除A;“世界难民日”是在2000年12月4日的联合国大会的决议中规定的,排除C;题干内容符合联合国公约精神,排除D。
答案:B
9.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学生留美的目的是学习先进的科技,美国让中国留学生合法地留在美国工作,是不想让掌握了先进科技的中国人归国,以便对新中国进行科技封锁,故选C项;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力量,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敌视和封锁,故A项错误;新中国刚成立不能称为“祖国强大”,故B项错误;D项不是20世纪50年代中美关系敌对时美国出台两个法案的主旨,故排除。
答案:C
10.解析:大量移民涌入欧洲引发欧洲民众的担忧,甚至忧虑欧洲有可能被移民同化和占据,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民族和文明之间的交流依然存在矛盾和困境,反映了多元文化主义的困境,故选C;材料主要反映了欧洲民众的担忧,而不是否定社会交往,排除A;外来移民和欧洲民众不属于南北方民族交融,排除B;欧洲民众在外来移民面前不属于弱势群体,排除D。
答案:C
11.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移植,不是文化殖民,故A错误;B中“全部”说法绝对,排除;从材料“19世纪的美国人认真地努力模仿欧洲的文化”“并不是得到英国人的认可,而是得到本国人的认可”中可以看出,欧洲文明的大规模移植已经发生,不过这种文化传播和文化移植正在逐渐发生变化,C正确;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美国的发展,从而促使美国走向独立,故D错误。
答案:C
12.解析:据题干统计图可知,1980~1990年,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的比例接近40%,这反映了美国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故选A项;材料中移民的比例高不等于总体上的族群结构巨变,排除B项;“完全抛弃”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美国经济发达等因素而非民族政策吸引各国移民,排除D项。
答案:A
13.解析:题干材料表明特朗普反对以亲属关系维系的“链式移民”,他认为“链式移民”对美国来说是“不公平”的,反映了特朗普对绿卡抽签制度的抨击,C符合题意;A错在“鼓吹”;B中“废除”不正确,且题干材料未体现该信息;D不符合题意,题干体现不出美国国会要进行移民改革。
答案:C
14.解析:材料“我们学校里增设儒家道德课程,以加强家庭的影响力”体现的是新加坡政府重视儒家思想的教育,说明的是积极倡导儒家伦理观念,B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儒家思想的发展,并非是构建本土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A排除;材料与消除殖民地文化残余无关,C排除;材料与复兴传统民族文化无关,D排除。
答案:B
15.解析:从题干中可看出新加坡的不同移民族群仍然分别使用自己的传统语言,而且新加坡将四大语言均定为官方语言,这是对各族群传统文化的尊重,这种现象说明新加坡实现了多元文化和谐共处,故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新加坡与其他国家的比较,因此不能得出新加坡是最具有移民特征的国家的结论,自然也不能得出拥有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的结论,故B、C两项均错误;题干材料体现的是新加坡对各民族语言的尊重,不是宗教,故D项错误。
答案:A
16.解析:根据题干信息“20世纪90年代”“文化将是截然分隔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要根源”并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C项正确;题干材料分析的是新世界冲突的原因而不是冲突的形式,A项错误;题干材料分析的是新世界冲突发生的原因而不是文化多元的原因,B项错误;“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不同文化的国家更容易产生冲突的说法错误,D项错误。
答案:C
17.解析:第(1)题趋势,根据材料一“严格限制外来移民”“1990年颁布了新的移民法,进一步放宽移民的限制”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放宽、种族歧视、制度完善等方面概括20世纪美国移民政策变化的趋势。原因,据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尤其是美国参战后,为了满足国内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鉴于中美同盟、抗击日本……把移民制度同共产党的实际策略对立起来……随着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需要、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内外形势等方面分析影响移民政策变动的原因。第(2)题特点,根据材料二“中国海外移民人数发展迅速……迅速改变了海外华人的结构,其从业范围也在向多元化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移民人数、主要聚集地、出国留学、人员构成、职业多元化等方面指出1978年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新特点。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对外开放、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传播、人力资源流失、移民纠纷等方面说明中国海外移民的影响。
答案:(1)趋势:由严格限制到逐步放宽;逐步消除种族歧视;移民制度逐渐完善。(3分)
因素: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国内外形势的变化。(3分)
(2)新特点:移民人数有所增加,发达国家为主要聚集地;出国留学人员增多,“留学”移民出现扩大趋势;人员构成发生变化,从事职业呈现多元化发展。(4分)
影响:海外移民的扩大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是中国走向开放的重要起点标志;海外移民与其他国家的移民共同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补充作用;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有利于文化交流和传播;海外移民可以帮助中国缓解巨大的就业压力,同时海外移民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流失;移民纠纷有可能引起国家间政治摩擦。(6分)
18.解析:首先,问题要求我们说明对二战后英国有色移民政策演变的认识,即首先我们要明确从二战后初期到21世纪初,英国的有色移民政策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有色移民政策受到英国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局势的影响,同样移民政策的变化也是英国发展方向的重要反映,把握此线索依次对材料所给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二战后初期英国大量需要有色移民进来填补国内劳动力的缺口,因为二战时期欧洲作为战争主战场之一受到重创,英国也人口锐减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战后为了尽快的恢复和发展不得不引进劳动力;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有色移民劳动力的需求变小,且因为移民和本国人民产生诸多冲突和矛盾,于是开始调整移民政策,限制有色人种移民进入英国;从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英国先是因为国际恐怖分子的威胁严格限制移民非法入境,但后来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进,各国之间在科技水平上的竞争关系加快形成,科技成为国家是否强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背景之下,英国以高技术人才为原则积极引进移民,助推英国的全面发展。综上所述,英国的有色移民政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受到不同时期不同政治、经济、军事等国内外形势的具体影响,同时,移民政策也是英国发展道路的重要参照。
答案:有色移民政策是当今英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变化既展示了外来移民与英国的关系,也反映了英国社会运行的轨迹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国内外现实环境的变化,移民政策不可能一成不变,二战后的英国移民政策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多方面现实趋向的影响,劳动力短缺促使英国放开对移民的大门,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危机和外交政策的转变又使英国逐渐收紧对有色移民的限制,如今在科技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大环境下,英国又有选择地放松了对高科技人才的限制。英国的移民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对英国社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它又面临着限制与自由流动之间艰难的选择。(8分)课时作业(二)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2·湖南长沙月考]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有北魏不同时期凿刻的佛像,下面两个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唇厚、鼻高、目长、肩宽,气势雄健,一个丰满柔和,神态可亲。影响这种艺术创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佛教的进一步盛行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汉化政策的影响
D.雕刻工匠技术水平
2.《醒世姻缘传》是一部以明代家庭为描写中心的长篇白话小说,全书共一百回,前二十二回描写前世姻缘,二十三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小说以一个人生业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铺陈展开。可见这部小说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 )
A.三纲五常日益强化B.婚姻自主日渐流行
C.爱情至上观念流行D.佛教思想影响很大
3.[2022·安徽省宣城市六校联考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所以中国的寺院有的称为‘护国寺’,有的称为‘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对材料推断最合理的是( )
A.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逐渐趋同
B.佛教被统治者改造成精神统治工具
C.中国佛教与儒家争夺正统地位
D.佛教深受中国文化浸润利于其传播
4.魏晋时期的洛阳龙门石窟中,很多佛像都身着长袍,腰间束带,衣褶层层聚拢,很齐整,袖子也很宽,几乎垂于地面,这是典型的汉式衣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儒学丧失正统地位
B.佛教居于正统地位
C.三教思想趋于融合
D.中外文化相互交融
5.宋初的儒家学者以对待杨墨(杨子、墨子)的态度对待佛教,予以排斥。宋朝中期以后,出现士人“不学则已,如学焉,未有不归于禅”的局面。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文化
B.市民阶层的兴起瓦解理学统治
C.政治稳定推动文化发展
D.儒学对佛教的吸收融合
6.[2022·河南新乡期中]黄宗羲海昌讲学时,经常推荐弟子读《几何原本》,著名思想家李二曲也常要求其学生习《农政全书》《泰西水法》等书籍;明末流行的《天工开物》是清初向国外出口的重要书籍之一。这反映了明清之际( )
A.中学未能突破传统窠臼
B.中西方文化的全面融合
C.西方科技受到士大夫普遍认可
D.经世致用思潮有利于西学东渐
7.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京师同文馆( )
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
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D.旨在宣传“德先生”“赛先生”
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在《进化论与伦理学》中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9.1916年,陈独秀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
A.主张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
C.反对西方民主D.传播马克思主义
10.20世纪初期,汉语中出现了相当多的以“国”字开头的词语,包括“国画”“国乐”“国术”“国药”“国学”“国医”等,20世纪20年代以后,这些词汇的运用逐渐普遍化。这反映了( )
A.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B.中华文化由世俗走向高雅
C.外来文化刺激民族文化发展
D.新文化运动纠正了形式主义偏向
11.日本的唐招提寺在每年的6月5日,即鉴真忌辰的前一天举办纪念法事。而只有在这一天,平日难得一见的国宝“鉴真塑像”才会和公众见面。下列关于鉴真东渡说法正确的是( )
A.日本效仿唐朝的政治制度,鉴真应邀前往
B.唐朝对外海上交通发达使鉴真顺利东渡
C.对日本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D.反映了中国佛教的发展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12.[2022·广东汕头期末]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些维新志士吸收阳明学中注重人性“陶冶人物之功”,在幕府末期的社会变更中找到了让自己扬名历史的哲学。阳明学成为维新志士反抗封建幕府统治最尖锐的思想武器。材料体现了( )
A.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
B.托古改制推动政治革命
C.进步思想决定改革成败
D.阳明学是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
13.朝鲜在15世纪以前使用的文字是汉字,读的是中国的“四书”“五经”,朝鲜文学为汉文学的一支。到了15世纪中叶,朝鲜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谚文”。“谚文”根据朝鲜语音,再参考中国的韵书,制成28个字母。从朝鲜的文字发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朝鲜文字是从汉字派生而成的
B.朝鲜历史的发展源远流长
C.朝鲜一直是中国的属国
D.朝鲜的发展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14.[2022·福建福州期末]中国的炼丹术传入阿拉伯,直接推动了阿拉伯炼丹术的兴起,阿拉伯炼丹术又影响了欧洲炼丹术,而现代化学便是在欧洲中世纪炼丹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说明( )
A.中国古代科技成果都通过阿拉伯人西传
B.中外科技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C.同一科技成果在中西方的发展进程趋同
D.中国古代科技外传以自然科学理论为主
15.著名学者沈固朝在《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一书中写道:“1485年美因兹大主教内伯格……发布禁令,严禁‘滥用’这一‘神赠技术’(指印刷术)。1489年,教廷向所有信徒发布了同样内容的敕令。”上述主教、教廷行为的主要动因是( )
A.印刷术成为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工具
B.印刷术促进了欧洲宗教改革,冲击了教会的权威
C.欧洲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利用印刷术反对教会
D.印刷术成为传播反宗教思想的工具,引起教会的恐慌
16.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 )
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
B.中华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
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
二、非选择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
17.[2022·重庆渝中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和空间都有不断的变化:由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国”,一步一步走向世界文化中的“中国”。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的接触与交换,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和“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这一“自己”与“他者”之间的互动,使中国文化不断成长,占有了更大的地理空间,经历数千年,一个多元而复杂的中国文化体系终于成形。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析(任意一点或整体),并得出结论。(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明末清初,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还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面对西学的冲击,中国开明的知识分子才真正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文明,并不是这世间唯一先进优越的,这些耶稣会士“货真价实的代表了欧洲的智慧,迫使他们的东道主承认在自己的文明之外,还存在有一种假如不相等,但也是可以钦佩的文明”。然而,传教士们在传教之时,只是把学术作为一种笼络人心的工具,在传播时也加以保留。因此,这种中西文化的交流在当时的实际效果是很有限的。
材料二 从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最初目的,是在中国传播天主教。但是他们很快发现,僧侣在中国的地位并不怎么高,至少不如他们在欧洲的时候一般德高望重受人敬重。而中国人,已经在“天朝上国”的繁荣强大之下受用了几千年,对一切的外来文明都似乎不屑一顾。而当时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也走向空前的强化。正统儒家文化需要对中国社会保持一种极为严格的思想控制。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儒家文化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理论体系,绝不容许任何其他宗教在此完整体系上打开哪怕是一个缺口。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西学东渐对中国产生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早期西学东渐在当时的中国没有产生实际效用的原因。(6分)
课时作业(二)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1.解析:石窟艺术是佛教发展的表现,但材料不是讨论石窟艺术发展的整体原因,排除A;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是修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政治前提,并不是其风格转变的主要因素,排除B;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强了鲜卑族汉化的程度,在佛教艺术上也有反映,佛教雕塑越来越接近汉文化,故选C;D项只是片面的理解,排除。
答案:C
2.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前世姻缘”“今世姻缘”“人生业果、冤仇相报”可知,这体现了佛教因果轮回的思想对明代小说创作的影响,故D项正确;三纲五常日益强化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A项;材料信息并不能体现婚姻自主日渐流行,故B项排除;材料也不能反映出爱情至上观念流行,故C项排除。
答案:D
3.解析:据材料“僧人出家……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慧远在庐山讲经,就讲诵儒家的《丧服经》”可知,佛教主动吸收儒家伦理道德思想,提倡忠君爱国、孝道,说明佛教传播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日益本土化,以方便其传播,故选D项;佛教与儒家思想主张不尽相同,“趋同”说法错误,排除A项;佛教本土化是主动行为,排除B项;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古代正统思想,且材料强调佛教深受中国文化浸润,排除C项。
答案:D
4.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的佛像服饰带有明显的汉化特征,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外文化相互交融,故D项正确;儒学在古代中国长期居于正统地位,排除A、B两项;材料未涉及三教融合,排除C项。
答案:D
5.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宋朝中期以后,出现士人‘不学则已,如学焉,未有不归于禅’的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理学兴起,理学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D项正确;儒家文化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A项错误;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错误;题干材料体现不出政治稳定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C项错误。
答案:D
6.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明清之际中外科技的交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书籍的传入得益于当时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故D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中学是否突破传统,故A项错误;B项错在“全面融合”;C项错在“普遍认可”。
答案:D
7.解析:同文馆课程内容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主,替代以往的儒家经典,旨在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故C项正确;西学东渐进程开始于明朝末年,排除A项;B项为维新派主张,排除;D项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排除。
答案:C
8.解析:严复将《进化论与伦理学》翻译成《天演论》,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背景,可知当时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因此严复宣传进化论,提出社会发展同样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目的是倡导维新变法,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D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严复将进化论与其救亡主张相结合,而不是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A项错误;严复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维新,不主张反清革命,B项错误;严复主张维新变法,而“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C项错误。
答案:D
9.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可知陈独秀意在批判封建伦理,B项正确;陈独秀强调的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没有主张国家至上,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故C项错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
答案:B
10.解析:出现很多“国”字开头的词语,体现出民族意识的觉醒,这种觉醒是在外来侵略的刺激下产生的;20世纪20年代以后,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这些词语的运用普遍化,更加反映出这种刺激的作用,故选C;A与史实不符,故排除;用“国”字开头不等于高雅,故排除B;材料不能说明新文化运动纠正了形式主义偏向,故排除D。
答案:C
11.解析:鉴真是唐朝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传授佛法,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佛教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故D项正确。
答案:D
12.解析: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维新志士利用中国的阳明学,使其成为反抗封建幕府统治的思想武器,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A项正确;阳明学在日本社会变革中发挥作用,不能说明“托古改制推动政治革命”,B项错误;C项中的“决定”表述过于绝对,排除;阳明学被日本维新志士吸收利用,而非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
答案:A
13.解析:根据材料中朝鲜15世纪以前的发展和15世纪中叶“谚文”发明的过程,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对朝鲜的发展影响深远,故D项正确;A项没有全面反映材料,而且说法不严谨,排除;B、C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答案:D
14.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中国的炼丹术传播到欧洲,欧洲在炼丹术的基础上发展成现代化学,表明中外科技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故选B;A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炼丹术不属于科技成果,C错误;炼丹术不属于自然科学,D错误。
答案:B
15.解析:材料时间是1485年、1489年,当时宗教改革还没有开始,新教也还没有形成,故排除A、B、C;主教的禁令、教廷的敕令,都严禁“滥用”印刷术,实际上反映了教会担心印刷术成为传播反宗教思想的工具,故D正确。
答案:D
16.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西方传教士把中国的儒家经典介绍到西方,在西方引起了轰动,但这并不能说明儒家思想已经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排除A项;儒家经典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故选B项;19世纪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交流已经不局限于传教士之间,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西方政治革命,排除D项。
答案:B
17.答案:观点:中国文化在兼容并蓄与自我更新中不断发展。
论证: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只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西域的香料、核桃、葡萄等植物传入中国,还有多种乐器、歌舞以及佛教等传入中国,佛教在魏晋时期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宋代新儒学则融合佛教、道教思想,形成更为思辨化和理论化的理学,儒学在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和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中不断进化。近代中国受到西方强势的工业文明冲击,原有的制度和文化的弊端日益显露,但是中国文明没有消亡,先后有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以“救亡图存”为目标学习西方的器物、制度和思想,改造中国文化,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转型。
总结: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同时不断学习更新,中国文化在优秀传统基础上历久弥新,为世界文化作出贡献。
18.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还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得出引入西方的某些自然科学技术,丰富了中国的传统科技,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据材料一“面对西学的冲击,中国开明的知识分子才真正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文明,并不是这世间唯一先进优越的”得出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部分有识之士看到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据材料一“然而,传教士们在传教之时,只是把学术作为一种笼络人心的工具,在传播时也加以保留。因此,这种中西文化的交流在当时的实际效果是很有限的”得出实际效果有限,没有触动中国专制统治的思想体系。
第(2)题据材料一“传教士们在传教之时,只是把学术作为一种笼络人心的工具,在传播时也加以保留”得出传教士在传播西方文化时存在缺陷;据材料二“但是他们很快发现,僧侣在中国的地位并不怎么高,至少不如他们在欧洲的时候一般德高望重受人敬重”得出中西两种文化理念存在差异;据材料二“而中国人,已经在‘天朝上国’的繁荣强大之下受用了几千年,对一切的外来文明都似乎不屑一顾”得出中国传统“天朝上国”理念的阻碍;据材料二“当时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也走向空前的强化”得出明清时期专制主义空前强化;据材料二“正统儒家文化需要对中国社会保持一种极为严格的思想控制。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儒家文化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理论体系,绝不容许任何其他宗教在此完整体系上打开哪怕是一个缺口”得出传统儒家思想的严格控制和排他性。
答案:(1)影响:引入西方的某些自然科学技术,丰富了中国的传统科技;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部分有识之士看到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实际效果有限,没有触动中国专制统治的思想体系。
(2)原因:传教士在传播西方文化时存在缺陷;中西两种文化理念存在差异;中国传统“天朝上国”理念的阻碍;明清时期专制主义空前强化;传统儒家思想的严格控制和排他性。课时作业(九)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2·北京昌平期末]1976年,在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墓中,出土了755件玉器和468件青铜器。其中玉器以礼器、兵器和装饰器为主,原料多为新疆和田玉;青铜器以礼器和兵器为主。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商朝确立了礼乐制度,迷信鬼神和崇尚天命
B.商朝的军事实力强大,确立了对西域的统治
C.商朝手工业技艺高超,产品远销至河西走廊
D.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中原与西域已有往来
2.[2022·山东威海期末]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汉使已率领官方船队,携带黄金、丝绸等物品,从番禺(即今广州)出发到达了东南亚等地;公元前1世纪,外国的香料、金银器、奇珍异宝等亦从海路运抵番禺。据此可知,当时的广州( )
A.率先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B.造船技术极其高超
C.已经成为南方经济重心
D.贸易地位十分重要
3.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对抗匈奴的侵扰。这些举措( )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
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C.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
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4.有学者认为,世界最早的且名副其实的“丝绸之路”,可以用三星堆文明时期四川丝绸销售到印度洋,得到作为古代货币的数千枚印度洋齿贝的考古发现来证明。丝绸从四川经云南、缅甸、孟加拉湾到达恒河平原。汉代张骞在“大夏”发现印度商人转销“蜀布”。由以上材料可知( )
A.地缘政治是古代东西方交流必然条件
B.古代印度拥有较强大的对外贸易能力
C.印度在古代丝绸之路中扮演重要角色
D.中印外交关系有着较复杂的历史渊源
5.拜占庭帝国的金币在中国出土数量很多。如图是在中国北魏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491~518年)的金币。该金币可以用于佐证的历史现象是( )
A.南北朝时期欧亚丝绸之路发展
B.拜占庭帝国与北魏有官方贸易
C.南北朝时期民间商贸往来频繁
D.丝和茶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6.[2022·湖南长沙联考]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东端形成多元并存的局面,武威、平城、洛阳、长安都曾担负起丝绸之路起点的重任。这表明当时( )
A.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空前
B.政治格局变动较为频繁
C.丝绸之路沿线大量城市兴起
D.北方经济得以恢复发展
7.[2022·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期中]茶马古道是宋朝与西南各族进行贸易的重要通道。宋朝设置茶马司负责茶叶和马匹买卖等相关事宜,贸易范围主要包括今四川、重庆、云南、西藏,辐射到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并延伸至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由此可知,茶马古道( )
A.扩大了宋王朝的统治区域
B.加强了少数民族和内地的联系
C.巩固了传统“宗藩”秩序
D.实现了对西南地区的直接管辖
8.在印尼发现一艘9世纪造于阿拉伯的沉船,残骸中发现6万个中国湖南长沙窑的瓷器,有些带有很像阿拉伯文的字母,但仔细看又不是真正的阿拉伯文,专家称之为“伪阿拉伯文”,这在当时中国外销瓷器中很常见。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
A.瓷器是当时最主要出口物
B.东南亚是中国唐代瓷器主要外销区域
C.阿拉伯是东西方贸易桥梁
D.唐长沙窑适应消费市场调整艺术风格
9.占城(古国名,位于中南半岛东南)稻在唐末五代传入福建,随后在宋政府的主导下向北扩散,出众的优良品性使其成为长江流域占统治地位的粮食作物。占城稻的引进主要是由于( )
A.宋代政府重视推广农作物
B.新航路开辟的客观影响
C.江南各地进行的经济交流
D.海上贸易交流得到发展
10.季羡林在《佛教的倒流》中指出,佛教是经过中亚和西域——间接传入中国的,但玄宗时宣扬中国禅宗的《证道歌》传回了印度,在印度广为流传;另一方面,唐代织锦采用纬线显花,在纹样上盛行西方式的植物纹(忍冬纹、葡萄纹等)。由此可知( )
A.古代中外贸易同化了欧亚文明
B.古代“东学西渐”的社会影响深远
C.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D.当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异变
11.[2022·青岛高二检测]15世纪中期,朝鲜王朝组织本国医官用朝鲜文翻译或注释中国医书,收集了中朝两国医书153种,尤其是收集了在中国已失传的医书40余种。他们还模仿中国的医方著作,组织本国的医师编撰医方著作。1445年,朝鲜医官金蒙礼等人仿照中国宋朝的《太平圣惠方》,编纂成《医方类聚》365卷。这反映出( )
A.“西学东渐”的局面已出现
B.明代医学成就已领先于世界
C.中医学引起了东方国家关注
D.中朝交流利于保留医学文化
12.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首次将中国西域至希腊、罗马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现在也有学者根据研究试图将这条交通路线称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佛教之路”等。这些从根本上说明在古代丝绸之路上( )
A.交通十分发达
B.商业贸易繁荣
C.各种文明相互交流
D.中国丝绸出口地位不断下降
13.《天工开物》收载了倭缎织造法,朝鲜及西洋棉布染整法,红夷炮、佛朗机冶铸法,日本与朝鲜海船的制造法等自国外传来的技术。这说明当时( )
A.中外科技融合推动近代科学产生
B.工艺技术成果反映工业革命成就
C.传统科技发达推动世界文明交流
D.海外技术传入丰富国人科学认知
14.下列是创作于7世纪的“武则天泛龙舟”与“唐高宗猎豹”的线描图,其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大使厅北墙壁上。据此推知( )
A.古代中国政府重视海外贸易发展
B.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利于文化交流
C.艺术创作受宗教政治因素的影响
D.唐朝君主积极开拓海陆丝绸之路
15.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张骞在公元前127年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正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之发现美洲对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这一观点说明( )
A.当时中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
C.张骞通西域加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
D.张骞通西域刺激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
16.丝绸之路不仅向西方输出中原丰富的物产,更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贡献,它使纸制品、印刷术、茶叶和瓷器等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得以传播。这表明 ( )
A.外出旅游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人口迁移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二、非选择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有多个,比如徐闻(今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合浦(今广西合浦)、广州、泉州、宁波等,但史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则是徐闻。汉武帝曾派人招募海员从徐闻、合浦港出海,经过日南(今越南)沿海岸线西行,到达黄支国(今印度境内)、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随船带去的主要有丝绸和黄金等物。这些丝绸再通过印度转销到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各国。——摘编自《早期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陆上丝绸之路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加之骆驼、马匹运载能力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后,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最终绿洲古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价值。
——据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等整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时空大挪移”的主要因素。(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
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
——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状况。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课时作业(九)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1.解析:通过题干内容可知,在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墓所出土的玉器中,其“原料多为新疆和田玉”,据此可以推断,在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中原地区与西域已经有往来,故选D项;西周建立礼乐制度,排除A项;商朝“确立了对西域的统治”“产品远销至河西走廊”均与史实不符,排除B、C两项。
答案:D
2.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朝时期广州是进出口商品的集散地,是对外贸易往来的重要口岸,故选D项。
答案:D
3.解析:依据材料“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对抗匈奴的侵扰”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汉代对商路贸易的重视和管理,不是攫取西域的经济利益,也不是抑商政策的体现,A、B两项错误;汉代并未将西域纳入郡国体制,D项错误。
解析:C
4.解析:题干中“印度洋”“恒河”“印度商人”都在强调丝绸之路贸易中印度的重要性,故C正确;A说法绝对,错误;题干体现的是印度在古代丝绸之路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不是强调古代印度拥有较强大的对外贸易能力,B错误;题干并未体现中印外交关系有着较复杂的历史渊源,D错误。
答案:C
5.解析:据材料“在中国北魏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491~518年)的金币”可知,这一文物可以证明北魏时期中国与拜占庭帝国有经济往来,故选A项;金币不一定是官方贸易而来,也可能是民间贸易所得,排除B项;金币的大量出土也可能是官方贸易而来,不一定是民间商贸往来而得,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出金币出土数量多,并没有涉及贸易商品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答案:A
6.解析: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东端形成多元并存的局面”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政权更替频繁导致丝绸之路起点不断变更,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影响丝绸之路畅通,排除A项;据材料“武威、平城、洛阳、长安都曾担负起丝绸之路起点的重任”可知,兴起的是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不是沿线城市,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北方经济遭到破坏,排除D项。
答案:B
7.解析:宋代茶马古道主要是与西南各少数民族进行贸易的通道,通过这条古道的贸易往来,密切了西南、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与内地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其友好交往,故选B项;题干仅提到茶马古道在贸易过程中密切了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并没有涉及到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归属宋王朝管辖的相关信息,而且当时西南和西北少数民族并没有纳入宋朝的版图,排除A项;茶马古道主要是密切了宋朝与西南、西北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主要不是处理与外国之间的关系,所以不是用来巩固传统“宗藩”秩序的,排除C项;茶马古道仅是宋代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贸易往来的通道,可以密切二者之间的关系,但是并不具有政治功能,不能据此推论出茶马古道实现了对西南地区的直接管辖,排除D项。
答案:B
8.解析:据材料“在印尼发现一艘9世纪造于阿拉伯的沉船,残骸中发现6万个中国湖南长沙窑的瓷器,有些带有很像阿拉伯文的字母,但仔细看又不是真正的阿拉伯文”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唐长沙窑出现了带有很像阿拉伯文的字母,但又不是真正的阿拉伯文的外销瓷器,这主要是为了适应海外消费市场的需要,在外销的瓷器上印有效仿外国的文字,故选D项;材料仅涉及到瓷器的外销而没有明确瓷器在中国外销产品中的占比情况,没有比较信息,故“最主要出口物”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唐朝与阿拉伯地区的对外贸易,没有明确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往来情况,故“东南亚是中国唐代瓷器主要外销区域”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阿拉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突降,但材料仅涉及到中国外销瓷器中的纹饰带有阿拉伯风格,没有明确阿拉伯在贸易过程中的作用,故“阿拉伯是东西方贸易桥梁”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
答案:D
9.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占城(古国名,位于中南半岛东南)稻在唐末五代传入福建”和所学知识可知,占城稻是从海路引入我国的,这得益于当时我国海上贸易的发展,故选D项;宋代政府重视推广农作物是占城稻得到推广的原因,不是其引进的原因,故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与材料中的“唐末五代”这一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江南各地进行的经济交流也是占城稻得到推广的原因,不是其引进的原因,故排除C项。
答案:D
10.解析: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西方的盛行的植物纹也传入中国,同时中国的《证道歌》又传回至印度,这体现了中西文化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了密切的交流,故选C;“中外贸易同化”无从体现,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中外文化交流,不是“东学西渐”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异变,排除B、D。
答案:C
11.解析:15世纪中期,朝鲜政府组织医官翻译、注释和模仿中国医书,使40余种在中国已失传的医书得以保存下来,让我们可以通过朝鲜的医书,了解失传的医方著作,反映出中朝交流利于保留医学文化,D正确;材料与“西学东渐”无关,A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明代医学成就领先世界,B错误;中医学引起了“东方国家”关注夸大了事实,C错误。
答案:D
12.解析:这些命名体现了中西在经济贸易、宗教文化方面的交流,从根本上说明了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各种文明相互交流,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交通的发达,故A错误;商业贸易繁荣,过于片面,没有包含“佛教之路”,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丝绸出口地位不断下降,故D错误。
答案:C
13.解析:《天工开物》虽收载了自国外传来的技术,但没有推动我国近代科学产生,排除A;《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当时工业革命尚未展开,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科技外传,不符合“世界文明交流”,排除C;材料中体现了《天工开物》中收录了日本、朝鲜等国的技术,表明海外技术传入丰富国人科学认知,故选D。
答案:D
14.解析:由材料可知两幅线描图出现于乌兹别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故选B项;根据地理位置,乌兹别克斯坦与海外贸易无关,排除A项;两幅线描图均为君主的日常生活,与宗教无关,排除C项;根据材料仅可知当时中国与中亚国家有文化交流,无法得知唐朝君主对丝绸之路的政策及态度,排除D项。
答案:B
15.解析: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人的视野获得极大开阔,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张骞出使西域也扩大了中国人的视野,加强了中国与中亚和欧洲国家的联系,故C项正确;汉朝时商品经济并不发达,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故B项错误;张骞通西域与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没有直接联系,这也不是材料要说明的内容,故D项错误。
答案:C
16.解析:依据材料“向西方输出中原丰富的物产,更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贡献”“使纸制品、印刷术、茶叶和瓷器等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得以传播”可知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D正确;A、B、C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D
17.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从政府管理、港口、航程范围及交流内容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影响,从对汉王朝的影响、中外交流及交往的扩大等方面分析。第(2)问主要因素,据材料二从自然条件、中原地区与少数民族关系、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统治者的态度及外来因素的影响等分析。
答案:(1)特点:官府主管和组织人员前往;始发港位于东南沿海地区;航程已远达南亚,物品远销欧洲;伴随着经济、文化交流。影响:提升了汉朝的海外影响力;加强了中国与南亚地区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了汉代对外交往的渠道。(8分)
(2)①陆上丝绸之路受气候、地形限制;②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阿拉伯国家长期对峙;③经济重心南移;④技术的进步(造船和指南针);⑤统治者的对外开放政策;⑥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的影响。(8分)
18.解析:通过阅读材料,可提取出的论题是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交融之路。阐述根据材料“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可知汉朝丝绸之路开通后,逐渐成为中外贸易的主要通道,丰富了东西方人民的社会生活。根据材料“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可知丝绸之路促进文化交流和交融。最后总结升华,说明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文明交融发展的载体。
答案:示例
论题: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交融之路。
阐述:汉朝丝绸之路开通后,逐渐成为中外贸易的主要通道,中国的丝绸、瓷器等远销中亚、北非、欧洲,中亚和欧洲的商品和物种也传到中国,丰富了东西方人民的社会生活。中国的四大发明、各种生产技术外传,佛教、伊斯兰教等也传播到中国,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并日益本土化。丝绸之路成为中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文明交融发展的载体。课时作业(六)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从公元前13世纪下半叶起,在南起埃及、北至希腊半岛、东抵小亚细亚和巴勒斯坦、西达塞浦路斯和克里特岛的地中海东部广大地区内,出现了许多古代文化中心迅速衰落以至灭亡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海上民族的崛起B.印欧人的大迁徙
C.赫梯王国的征讨D.阿拉伯人的西征
2.印欧人入侵前,西亚、南亚、南欧出现了零星的文明区域;印欧人入侵后,印欧人建立了赫梯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等奴隶制大帝国。这说明民族迁徙( )
A.使世界进入了青铜时代
B.促进了奴隶制政权的产生
C.推动了古代文明的扩展
D.导致农业文明转向游牧文明
3.[2022·济宁高二检测]《赫梯法典》有关于马的规定:“第六十一条:假如任何人获得良种马而消除它的烙印,它的主人发现了它,则消除烙印的人应交付七匹马……同时用自己的房屋担保。”这最能说明( )
A.赫梯人喜欢马
B.赫梯人保护马匹的方法特殊
C.马对游牧民族的迁徙极其重要
D.马的主人对马的管理方法失当
4.[2022·北京高二检测]如图是赫梯人的铁制车轴战车,使用铁制车轴之后,车斗的负重能力上升,能乘三人。一人开车,一人射箭,一人拿长矛捅刺,换句话说,它赋予了战车近战的能力。由此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
A.赫梯人扩大了铁的用途
B.赫梯人的战斗力提高
C.赫梯人的冶炼技术得以改进
D.赫梯人在作战时能轻松获胜
5.[2022·四川成都期末]讲梵语的早期雅利安人东进至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的历史被称为吠陀时代,而吠陀是通过记忆和口耳相传的。这说明早期雅利安人( )
A.未形成自己的书写文字
B.征服印度的历史不可信
C.东进旨在掠夺农耕土地
D.进行的迁徙是无计划的
6.[2022·日照高二检测]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习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这句话可用来佐证( )
A.北宋王安石变法B.罗马帝国的建立
C.希腊城邦的扩张D.贵霜帝国的统一
7.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200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众多城邦组织本邦部分居民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对希腊殖民解读准确的是( )
A.源于农耕文明的优势与扩张潜能
B.与近代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目的一致
C.是古代文明扩展主要途径之一
D.是亚历山大帝国推广希腊文化的延续
8.公元前1800年左右,第一个古印欧人部落来到了希腊爱琴海沿岸的亚该亚,希腊的青铜时代就此开启。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另一支古印欧人来到了希腊南部的迈锡尼,此后的500年里,这支古印欧人创造了光辉的迈锡尼文明。随着希腊人一起出现的有( )
A.法典和文学B.神话和史诗
C.宗教和法典D.历法和佛塔
9.[2022·天津高二检测]有学者指出:“如果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人,于1000年、1500年或1800年在欧洲复活,他将会为居住在这一古老帝国许多地区的日耳曼民族,为崭新奇特的生活方式而大吃一惊。”这说明( )
A.民族大迁徙对古典文化造成严重破坏
B.日耳曼民族复兴了古罗马时期的文化
C.西欧封建社会的建立得益于罗马文明
D.罗马人惊叹于西欧中世纪繁荣的文明
10.公元前3世纪末,西方曾发生早期的“人才流失”现象,整个地中海世界的哲学家、数学家、医生、植物学家、语言学家、艺术家和诗人等,受到舒适且催人上进的气氛、极好的设备、免费的膳宿和令人羡慕的薪酬的吸引而纷纷来到埃及。这种现象( )
A.使埃及成为世界文化中心
B.为亚历山大东征做准备
C.导致了希腊文明的衰落
D.促进了埃及文明的发展
11.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 )
A.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
B.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广泛交流
C.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国家富庶
D.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了上千年
12.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动,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材料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是( )
A.由北向南迁徙
B.迁徙涉及阶层广和规模大
C.加速南方开发
D.政府组织和被动迁徙并存
13.[2022·浙江温州期末]对如图所示的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
A.经济重心南移B.农业生产恢复
C.社会分工扩大D.民族交融加强
14.[2022·山东名校高二下期中]公元前130年,大月氏征服南方的大国大夏,并把大夏国土和人口分别给予五个部族,每个部族的首领被称为“翕侯”。公元前1世纪初,五翕侯中的贵霜翕侯丘就却消灭其他翕侯,统一了大月氏和大夏故地,建立起贵霜国。贵霜帝国的建立( )
A.促进了中亚的民族交融
B.助推了人口迁徙的潮流
C.阻断了丝绸之路的商贸
D.造成了严重的难民问题
15.汪达尔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429年,汪达尔军政领袖盖萨里克审时度势,率8万汪达尔人和阿兰人前往北非,于439年以迦太基为都建立了汪达尔王国。迦太基的陷落对西罗马帝国的打击最为严重,切断了它在非洲的财政来源。由此可以推知( )
A.汪达尔人的迁徙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B.汪达尔人的迁徙削弱了西罗马帝国的力量
C.汪达尔人的迁徙使罗马古文物遭到严重破坏
D.汪达尔人的迁徙体现出其对外扩张的本性
16.“古印欧人的大迁徙所带来的文明冲击,使整个欧亚大陆在真正意义上走出了蒙昧时代,为以后人类文明向现代文明的演化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这主要说明( )
A.古印欧人是世界文明的创立者
B.文明在不断交流与融合中进步
C.迁徙与征服是文明发展的根本
D.没有古印欧人就没有现代文明
二、非选择题(第17题13分,第18题12分)
17.[2022·海口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发生于公元前后的,于3~6世纪形成高潮的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为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可接近性”的机会。他们的行动不仅为农耕世界的社会经济注入了新鲜活力,也使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游牧民族大多融入农耕世界,从而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材料二 不久随着东方匈奴人的不断西迁,各支日耳曼人纷纷涌入罗马帝国,其中许多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昔日繁荣的罗马帝国一去不复返了。加之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游牧民族对罗马帝国旧秩序的破坏程度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所不能比的,其结果是昔日的罗马“公民文化”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上述材料摘编自刘爱兰《民族大迁徙对中西文化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3~6世纪的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在中国的表现,并分析说明其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的时代背景,并分析说明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对欧洲文化的影响。(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表
阶段 历史现象
第一寒冷期 (公元前1000~前850年) 北方的少数民族向南迁徙到达关中地区,出现了“南夷与北狄交”的局面。西周末年,戎狄攻破镐京,周朝迁都洛邑
第二寒冷期 (公元初年到600年) “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出现五族内迁局面,继而有孝文帝改革
第三寒冷期 (1000~1200年) 北方少数民族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挥戈南下,建立政权与两宋长期对峙
第四寒冷期 (1400~1900年) 1636年,皇太极继皇帝位,国号“大清”。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清帝国
——摘编自张利《气候变迁与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南下》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阐述。(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课时作业(六)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1.解析:公元前1200年左右,东部地中海区域出现了一股较大的民族迁徙浪潮。埃及文献称这些移民为“海上国家的人”,现代学者称他们为“海上民族”,其移民导致了以赫梯帝国为代表的很多文化中心的瓦解,故选A项。
答案:A
2.解析:根据材料“零星的文明区域”“奴隶制大帝国”可得出,文明由零星走向扩展,故选C;赫梯人是最早使用铁器的民族,故应该是推动世界进入铁器时代,排除A;早于印欧人迁徙前的埃及就是奴隶制政权,故排除B;虽然早期印欧人属于游牧文明,但他们迁徙后,转入农耕生活,故排除D。
答案:C
3.解析:据题干《赫梯法典》的内容可知,法典最大限度保护马匹主人的利益,说明了马匹对赫梯人的重要性,故C正确,排除A、B、D。
答案:C
4.解析:因为冶炼技术的进步,赫梯人扩大了铁的用途,制造出了铁制战车,使赫梯人的战斗力得以提高,但不一定在作战时能轻松获胜。故选D。
答案:D
5.解析:题干强调的是早期雅利安人的吠陀时代,吠陀是通过记忆和口耳相传的,这说明当时雅利安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书写文字,故A项正确;口耳相传的历史也是历史,不能说其一定不可信,故B项错误;题干强调的不是雅利安人东进的目的,故C项错误;从题干中无法看出雅利安人进行的迁徙是否是有计划的,故D项错误。
答案:A
6.解析:中国历史上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为解决三冗两积问题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不属于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故A错误;罗马帝国的建立、希腊城邦的扩张均不是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故B、C排除;贵霜帝国是长期过着游牧生活的大月氏人建立的,其一度统一了印度北部的农耕地区,因此其统一过程是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冲击的过程,也体现了两种文明之间的相互学习,故D正确。
答案:D
7.解析:希腊城邦用200多年,组织居民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另建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推动了希腊文明的发展繁荣,反映出希腊殖民是古代文明扩展的主要途径之一,C项正确;希腊属于海洋文明,而非农耕文明,A项错误;古代希腊殖民的目的是解决地狭人多问题,与近代欧洲列强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进行殖民扩张不同,B项错误;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帝国建立时,希腊的海外殖民早已停止,D项错误。
答案:C
8.解析:随着希腊人一起出现的是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B正确;法典是在古罗马,排除A、C;佛塔是在古印度出现的,排除D。
答案:B
9.解析:由罗马人“为崭新奇特的生活方式而大吃一惊”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日耳曼文化与罗马文化的巨大差异性,故可知民族大迁徙对古典文化造成严重破坏,使罗马帝国时期的罗马人已经无法认知,故选A;根据材料“为崭新奇特的生活方式而大吃一惊”可知,日耳曼民族摧毁了罗马文明,排除B;西欧封建社会是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而不是得益于其文明,故排除C;公元1800年显然不属于西欧中世纪时期,故排除D。
答案:A
10.解析:材料中的“人才流失”现象实际是地中海文明与埃及文明的交流,大量学者来到埃及,带来了西方的文明,为埃及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D项正确;材料不能得出埃及成为世界文化中心,A项错误;亚历山大东征是在公元前4世纪,B项错误;“人才流失”并非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C项错误。
答案:D
11.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广泛交流,取得了杰出的成就,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12.解析:材料中的人口流动,无论是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的流动,还是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外迁(即中原人口南迁),其方向基本上都是由北向南,故选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迁徙所涉及的阶层,B项错误;材料只强调人口的流动,没有体现出人口流动的影响,C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政府组织的人口迁徙方式,D项错误。
答案:A
13.解析:图片反映出北方少数民族进行农耕,而北部边境汉人放牧,这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与生活方式的融合,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故排除。
答案:D
14.解析:“五翕侯中的贵霜翕侯丘就却消灭其他翕侯,统一了大月氏和大夏故地,建立起贵霜国”可见在这个国家里有不同的民族,在统一的国家里,他们之间可以相互交融,故选A项;“五翕侯中的贵霜翕侯丘就却消灭其他翕侯,统一了大月氏和大夏故地,建立起贵霜国”只能说明统一,没有民族迁徙的内容,排除B项;“大月氏征服南方的大国大夏”中并没有这个民族反对通商的信息,不能说明其对丝绸之路的阻碍,排除C项;“五翕侯中的贵霜翕侯丘就却消灭其他翕侯,统一了大月氏和大夏故地,建立起贵霜国”信息中没有涉及到建国而产生的难民,统一反而可以促进稳定,排除D项。
答案:A
15.解析:由“迦太基的陷落对西罗马帝国的打击最为严重,切断了它在非洲的财政来源”可知B正确;切断了西罗马帝国在非洲的财政来源不代表西罗马帝国灭亡,更不能说明使罗马古文物遭到严重破坏,而且也无法体现汪达尔人对外扩张的本性,排除A、C、D。
答案:B
16.解析:文明只有在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中,才能不断地进步,才能不断地推进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故选B项;世界文明是由多个民族创立的,A项错误;文明发展的根本在于民族创造力,C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错误。
答案:B
17.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3~6世纪形成高潮的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中国表现为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第二问,可从灭亡中原王朝、建立政权、融入农耕文明、推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等方面说明。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二“不久随着东方匈奴人的不断西迁,各支日耳曼人纷纷涌入罗马帝国”等,可得出亚欧游牧部落大迁徙的冲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日耳曼人以雇佣兵身份移居罗马帝国,罗马帝国自身日益衰弱。第二问,根据材料二“对罗马帝国旧秩序的破坏程度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所不能比的,其结果是昔日的罗马‘公民文化’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等可得出,严重破坏了古典文化;结合所学知识,从欧洲新文化的形成角度回答。
答案:(1)表现: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3分)
影响:灭亡中原王朝,如内迁匈奴贵族灭西晋;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如鲜卑族建立北魏等;少数民族融入农耕文明,如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等;汉族与内迁少数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4分)
(2)时代背景:日耳曼人以雇佣兵身份移居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日益衰弱;亚欧游牧部落大迁徙的冲击。(3分)
影响:严重破坏了古典文化;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诞生了西欧封建社会,日耳曼因素、罗马因素和基督教互相结合,形成以神学、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为主要表现的欧洲新文化。(3分)
18.解析:本题是一个自拟论题类的题型,其论题的来源以提供的表格为主,表格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阶段”(第一、二等寒冷期),第二部分是历史现象,如“北方的少数民族向南迁徙到达关中地区,出现了‘南夷与北狄交’的局面。西周末年,戎狄攻破镐京,周朝迁都洛邑”描述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政权的关系,后面的现象大抵如此。由此可以明确,此表格所体现的意思即每一次寒冷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大举南下,与中原政权发生冲突,而中原政权面对少数民族的侵扰继续往南迁徙,从而使南方也得到了开发,最终导致中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光热条件较好的南方。
由此可以得出论题:气候变迁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然后从每一次寒冷期国内政治变动的情况和对南方开发的情况进行说明即可。如第二寒冷期,北方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南下,中原大量人口向南迁移,为南方带去大量劳动力与先进生产技术,推动南方经济发展;在第三寒冷期,女真族南下,北民南迁,到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完成。最后得出结论,寒冷期推动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答案:示例
论题:气候变迁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2分)
阐述:每当寒冷期到来,会造成北方少数民族生存困难,从而进攻中原,加速经济重心南移。如在第二寒冷期,北方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南下,中原大量人口向南迁移,为南方带去大量劳动力与先进生产技术,推动南方经济发展;在第三寒冷期,女真族南下,北民南迁,到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完成。(8分)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重心南移阶段与寒冷期的时间段基本吻合。(2分)课时作业(七)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2·济宁高二检测]新航路的开辟带来新旧大陆间人群和物种的大交流,改变了世界历史的面貌。下列与该论断相符的是( )
A.美洲的人口结构被改变出现了新的族群
B.原产欧洲的玉米传入美洲并得到广泛种植
C.大量非洲精壮人口被贩卖到欧洲各国为奴
D.美洲原有的各种疾病传播到欧洲和大洋洲
2.墨西哥“三文化广场”矗立着阿兹特克金字塔大神庙、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墨西哥外交部大厦,广场碑文有这样的评述:“这不是任何人的胜利或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族的痛苦的诞生,这就是今天的墨西哥”。这主要体现了文化的( )
A.碰撞与融合B.侵略与反抗
C.创新与继承D.交流与借鉴
3.下图反映的是非洲黑奴被贩卖上船,送往美洲大陆,其带来的消极影响是( )
A.促进了非洲的近代化进程
B.加强了美洲和非洲地区联系
C.深刻改变了非洲的人口结构
D.促进了西欧殖民主义的发展
4.[2022·沈阳高二检测]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说:“欧洲的航海探险、远洋贸易网络以及哥伦布交换,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大量移民和人类群体迁徙改变了美洲的社会文化。粮食作物、牲畜品种与人类移民的漂洋过海,极大地影响了全世界的各个社会。”材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为了粮食、牲畜与人口的交换
B.促使全球一体化体系正式形成
C.促使各地保留原来的文明习俗
D.推动世界各地经济文化的融合
5.据统计,在16~20世纪间,6000多万欧洲移民在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殖民地。1820~1980年间,3700万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16~19世纪间,奴隶贸易将1200万非洲人运到了美洲。材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口在各大洲间进行大规模流动
B.世界人口流动导致了新的国家的产生
C.国际移民改变了人口迁入地的人种组成
D.人口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6.克里奥尔语是近代早期的帝国退潮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物,散布于世界各地。克里奥尔(Creole)一词原意是“混合”,泛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这种语言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商业贸易和人口迁移的结果
B.奴隶们在劳动中的创造
C.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产物
D.工业革命的促进
7.[2022·浙江绍兴月考]1501年第一批黑奴被运送到美洲,黑奴贸易随即开始,盛行了三个多世纪。通过黑奴贸易,殖民者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到19世纪中后期基本停止。黑奴贸易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
A.天赋人权理念深入人心
B.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
C.种族歧视问题得到解决
D.非洲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8.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美洲大陆上,哥伦布纪念日便是纪念欧洲与美洲首次碰撞后,产生新的混血种族及其文化的节日,并被人们称为“种族之日”。这里纪念的是( )
A.发现新大陆的英雄
B.开启美洲历史的新篇章
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D.文明的交流与碰撞
9.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队共1530人的“第一舰队”抵达澳大利亚的植物学湾,当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后的1788年1月26日,他们正式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说明当时的澳大利亚( )
A.是英国流放罪犯的场所
B.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
C.原住民遭到驱赶屠杀
D.是英国“第一舰队”发现的
10.[2022·海口高二检测]1820~1850年英国流放到澳大利亚的犯人为10万人左右,而自由移民高达20万人以上。1823年,英国议会通过相关司法条例,规定新南威尔士和范迪门地区分别建立起5~7人的立法会议。此后,英国被迫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改革,变换统治方式。这说明英国对澳大利亚的统治( )
A.顺应了澳大利亚人口结构的变化
B.削弱了当地资产阶级对议会的控制
C.根据澳大利亚的实际主动进行调整
D.遏止了自由移民大批涌入澳大利亚
11.1880年后,西欧和北欧移民美国的人数开始减少,由来自东欧和南欧的移民取代。新来的移民使本地人及较早来的移民处于不利的地位,从他们手里拿走了大量的工作,成为当时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反映了这些新移民( )
A.拒绝承受比其他人待遇差的工作
B.为美国提供了大量高科技人才
C.为美国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D.挑拨美国政府与早期移民的矛盾
12.[2022·山西太原期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促使德国大量人口移民海外的推动因素——劳动力过剩问题,已经演变为劳动力短缺。到一战前,外国劳工已达120万之多,他们遍布德国工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德国因此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劳动力输入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德国( )
A.工业化推进的速度较快
B.海外移民导致劳动力不足
C.战争使得人口大量减少
D.民主政治有了长足的发展
13.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国际上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跨洲移民浪潮,约5000万欧洲人到海外其他国家或地区寻求发展,而印度、中国、日本、非洲等地也有数量可观的人前往美洲大陆、加勒比海等地区,成为契约劳工。促成这种超大规模移民浪潮的因素主要有( )
①奴隶贸易的盛行 ②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③欧美工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 ④交通工具的不断革新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③D.①④
14.[2022·山东德州月考]有学者认为,“澳洲淘金华工……具有高度封闭性,中西文化融合现象也已出现但远非主流,因而以淘金史为代表的早期华人史更多反映了中国历史的海外延伸”。这意味着澳洲淘金华工( )
A.传承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
B.遏止了中西文化融合现象的出现
C.奉行独立自主和闭关自守政策
D.深受济世安民思想的影响
15.中英《北京条约》规定: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该规定导致的后果是( )
A.清政府维护了国人的利益
B.饱含血泪的苦力贸易形成
C.华人获得海外发展的自由
D.英国信守条约规定的承诺
16.1865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续定招工章程条约》,第一次全面提出了华工的权利及招工各国应负的责任,包含了工期、工时、工食、工资、往返路费、满期安置、患病医治、招募行为等。材料反映出清政府( )
A.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B.注重维护天朝尊严
C.产生近代维权意识
D.大力提倡华工出国
二、非选择题(第17题13分,第18题12分)
17.[2022·淄博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 对印第安人来说美洲不是新大陆,4万年前就有了他们生活的足迹。在被欧洲“发现”前,占美洲原住民绝大多数的印第安人大约有4000万人,其中在拉丁美洲约2500万人。欧洲人和非洲人陆续来到美洲,到17世纪中叶拉美的印第安人为950万人……
南北美洲的移民分布(单位:百万)
白人 黑人
1835年 1935年 1835年 1935年
北美洲 13.8 124.3 2.6 12.4
中美洲 1.9 6.9 2.7 8.4
南美洲 2.9 40.9 4.5 18.7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美洲人口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2019年是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成通车150周年。在这一被誉为19世纪人类最伟大工程的建造中,华工是建造铁路西段的主力。美国学者多从劳工身份、廉价劳动力、华工效率等方面讨论对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的意义,同时强调华工的自由劳动者身份;中国学者对铁路华工贡献的论述也较多集中在铁路自身。为了深入研究美国铁路华工,必须以更宏大的历史视野和当代视野去认识这个劳工群体。所谓更宏大的视野,即从横贯大陆铁路与美国近代历史的紧密联系中去评价铁路华工。
——摘编自冉琰杰、张国雄《跨域视角下的美国铁路华工研究述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更宏大的视野”出发,提出观点,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课时作业(七)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1.解析: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最高的地区,并且出现新的族群,故A符合题意;玉米原产地是美洲,B不符合题意;由于殖民者的残酷压榨和传染病的流行,美洲劳动力严重缺乏,于是欧洲殖民者贩卖非洲黑人到美洲作为奴隶,故C不符合题意;欧洲人将天花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2.解析:据材料“墨西哥‘三文化广场’矗立着阿兹特克金字塔大神庙、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墨西哥外交部大厦”可知,墨西哥文化广场展示了古老的阿兹特克文化、西班牙殖民文化和现代文明,这三种文化共存于一个广场,体现了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故选A项;三种文化共存于墨西哥文化广场中,体现了文化的融合,排除B项;创新与传承体现了在本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继承与创新,而材料中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体现了文化的碰撞,排除C项;文化交流与借鉴体现了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材料中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体现了西班牙入侵对墨西哥文化的影响,无法体现墨西哥对西班牙文化的影响,排除D项。
答案:A
3.解析:非洲黑奴被贩卖至美洲,使非洲失去了大量人口,深刻改变了非洲的人口结构,严重影响了非洲的社会发展,C正确;A、B、D均不属于消极影响,排除。
答案:C
4.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故D正确;粮食、牲畜与人口的交换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而不是目的,排除A;新航路的开辟使全球一体化体系开始形成,排除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文明习俗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排除C。
答案:D
5.解析:通过材料“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奴隶贸易将非洲人运到了美洲”可知,欧洲、美洲、非洲人种组成了最终的美洲,所以移民最终改变了美洲的人种组成,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欧洲、非洲人流入美洲,无法体现世界各大洲彼此之间形成了人口大规模的迁移,排除A;B、D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C
6.解析:材料中克里奥尔语是“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说明西方殖民扩张促进语言的交流和形成,故C项正确;A、B两项不是这种混合语言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故排除;工业革命是殖民扩张以后的事件,故D项错误。
答案:C
7.解析: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工业资本迫切需要庞大的自由雇佣劳动力和广阔的海外市场,而黑奴贸易阻碍了自由雇佣劳动力的形成,因此黑奴贸易到19世纪中后期基本停止,故B项正确;A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种族歧视问题仍然存在,排除;D项与黑奴贸易停止无关,排除。
答案:B
8.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个节日纪念的是“产生新的混血种族及其文化的节日”,属于文明交流的成果,即文明的交流与碰撞,故选D项;A项是立足于欧洲的角度、B项是立足于美洲历史的角度、C项是立足于全球史观的角度,均不符合材料主旨,皆排除。
答案:D
9.解析:从题干中的英国“第一舰队”的人员构成可知,罪犯占了近一半,说明当时的澳大利亚是英国流放罪犯的场所,故A项正确;1788年澳大利亚并没有进行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英国人与原住民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说明澳大利亚最早是由英国“第一舰队”发现的,故D项错误。
答案:A
10.解析:“流放到澳大利亚的犯人为10万人左右,而自由移民高达20万人以上”反映了澳大利亚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由移民数量超过了流放犯人的数量,进而出现了阶级差别,为此英国政府改变了对澳大利亚的统治方式,故A正确;“新南威尔士和范迪门地区分别建立起5~7人的立法会议”,此后英国又被迫进行一次次改革,这间接表明当地资产阶级控制议会的力量日益膨胀,排除B;C错在“主动”,题干中提及“英国被迫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改革”;D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A
11.解析:结合所学可以推断,这些来自东欧和南欧的移民,由于语言不通、教育程度不高,加之原本比较穷,因而贱价求工,从而为美国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使本地人及较早来的移民处于不利的地位”,故选C项;A、B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没有体现,均排除。
答案:C
12.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前德国外来劳工增多实质上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增加,故A项符合题意;德国大量人口移民海外的原因是人口过剩,故B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此时一战尚未爆发,排除C项;题干现象与德国民主政治发展无关,排除D项。
答案:A
13.解析:结合材料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国际上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跨洲移民浪潮,而19世纪初期,英法等国陆续颁布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排除①,两次工业革命使欧美工业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欧美殖民国家对外侵略加剧,促使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交通工具的不断革新,方便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大规模的移民,②③④正确,由此可知B项正确。
答案:B
14.解析:据材料“中国历史的海外延伸”可知,澳洲淘金华工传承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促进了中西文化融合,A项正确;B项所述与“中西文化融合现象也已出现”不符,排除;题干材料不能反映淘金华工奉行独立自主政策,更体现不出其奉行“闭关自守政策”,排除C项;题干主旨是澳洲淘金华工深受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但不能体现其深受“济世安民”思想的影响,排除D项。
答案:A
15.解析:中英《北京条约》要求清政府允许华工出国,不得禁阻,导致大量华工被运往美洲等地,形成了苦力贸易,B正确。
答案:B
16.解析:从题干中的“第一次全面提出了华工的权利及招工各国应负的责任”可知,清政府注重维护华工的各种权益,这是近代维权意识的具体体现,故C项正确;1865年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国际地位因战败而明显下降,故A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天朝上国的尊严,故B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维护华工权益,而不是提倡华工出国,故D项错误。
答案:C
17.解析:第一问依据材料中的印第安人减少、白人和黑人移民增加、地区分布差异等信息概括回答即可;第二问依据材料涉及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从新航路开辟、殖民主义的罪恶、工业革命的影响等角度概括即可。
答案:特点:印第安人大幅减少,移民总数增长迅速;美洲人种走向多样化。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黑奴贸易与殖民扩张加强,人口迁移规模扩大;屠杀、奴役和疾病等多种因素使印第安人人口锐减;工业化不断扩展,新的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北美经济实力的增长及相对稳定的环境吸引大量外来移民。(13分)
18.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更宏大的视野”指“从横贯大陆铁路与美国近代历史的紧密联系中去评价铁路华工”,因此可以得出观点:铁路华工修建的太平洋铁路促进了美国社会的发展。论述可以从修建铁路的原因和修建铁路对美国的影响角度进行分析,如从经济上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政治上利于美国的统一和稳定,文化上丰富了美国文化,发扬了西部精神等等。最后进行总结升华,注意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观点:铁路华工修建的太平洋铁路促进了美国社会的发展(2分)
随着国土面积的扩张,东西交通不便,严重影响了美国的统一与稳定;为加速西部经济开发,开拓太平洋彼岸的中国市场;华工是建造铁路西段的主力。(3分)
太平洋铁路的修建完善了美国西部的交通运输网,加强了东西部联系,促进了西部开发,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美国的统一与稳定;有利于西部精神的形成和发扬;铁路华工精神也融入到美国当代精神之中。(5分)
铁路华工是近代美国重大历史进程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为美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分)课时作业(十二)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2·青岛高二检测]“为了更像英国,他们脱离英国。脱离英国的理由是英国在美国践踏了自己的宪政原则——人民未经同意不纳税,按照这一原则,西敏寺的几只秃头碰在一起,就将他们商定的税额强加于千里之外的美国,而美国人民的起义正是对它的回应。”该学者认为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
A.学习宗主国的制度
B.启蒙思想家的宣传
C.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D.对自由民主的追求
2.1776年,《常识》发表以后,约翰·亚当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最近两年所发生的变化实在惊人,(北美)各州居民的思想感情都彻底发生变化,“对君主的崇拜从未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如此彻底地从如此之多的人内心根除”。这表明当时北美( )
A.独立战争催生了平等意识
B.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民众已抛弃了精英政治理念
D.共和思想受到民众推崇
3.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4.早期北美移民于新大陆在平等基础上的竞争,造就了美利坚民族平等、独立的性格。而自然条件的恶劣,使早期移民必须互相依赖、互相帮助,锻造了美利坚民族集体主义观念,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各州权力由中央政府授予
B.三权分立是美国必然选择
C.美国式民主有其思想渊源
D.民族性格决定了国家命运
5.[2022·广东省联考(金太阳)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图1、图2所示的历史人物在1804年有一场历史性相会,其中一人因用军事和法律等手段有力捍卫了大革命成果,在巴黎戴上了皇冠;在一旁观礼的另一人因受到强烈震撼,逐渐坚定了抛弃家产、为人民的自由而斗争的决心。这两位历史人物( )
A.都主张废除奴隶贸易
B.都传播了近代民族民主思想
C.都坚定反对殖民主义
D.都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大帝国
6.普希金在《皇村回忆》中写道,拿破仑是“一个靠诡计和鲁莽上台的皇帝”,他上台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用凶恶的手举起血腥的宝剑”“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烟”“人间的灾星出现了”。对此评价,理解正确的是( )
A.普希金对拿破仑发动战争的行为深恶痛绝
B.《皇村回忆》是二手史料,评价真实可信
C.普希金作为诗人对拿破仑的评价不具有史学价值
D.历史上对拿破仑的评价已成定论,此评价不可信
7.[2022·江西南昌期末]在拿破仑战争导致国家危亡的紧急状态下,由普鲁士自由派官僚推动了一场政治改革,对君主绝对主义体制下的行政制度进行重组,以“行政自由”代替“党政自由”,形成了普鲁士现代行政的独特观念。据此可知,德国( )
A.是融合了君主制与现代民主因素的混合体
B.君主制作为权力的核心受到了根本性触动
C.行政制度变革的程度和方式与英法的相同
D.国家构建过程中脱离欧洲发展的基本模式
8.[2022·浙江嘉兴期末]英国某将军曾这样评价拿破仑战争:“不是想在许多野心强国之中争得杰出的地位,也不是为了争夺领土或获得暂时的政治优势,而是一场决定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的原则的殊死斗争。”其评价旨在说明( )
A.拿破仑战争具有和欧洲强国争夺政治优势的目的
B.拿破仑战争使欧洲建立了民主和平等的政治文明
C.拿破仑战争是资产阶级打击欧洲封建势力的战争
D.拿破仑战争使得其在与各国殊死斗争中走向覆灭
9.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独特的建国历程,形成了美国特殊的移民文化,这种文化成为美国的标志,在美国的整个发展进程中产生重大影响。下列关于美利坚文化形成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文化多元性体现在各种文明平分秋色
B.“美利坚人”一词最早出现在独立战争过程中
C.1787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利坚民族正式形成
D.白人对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根深蒂固
10.1824年,俄国十二月党人认为,“把人当作东西一样转让、抵押、赠送和继承,放任自己的专横霸道”“乃是最可耻的、违背人性和自然规律”的丑恶事情。这表明( )
A.解放农奴已成为社会共识
B.农奴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C.启蒙思想已经传播到俄国
D.俄国资产阶级力量已发展壮大
11.《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由此可知,该书( )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12.[2022·湖南常德一模]18世纪,清政府以“夷”称呼西方国家,如“英夷”“法夷”等,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以“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称呼西方国家,“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这一变化反映出( )
A.清政府“天朝上国”梦醒
B.西方与中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C.清政府被迫适应时局巨变
D.清政府决定开展洋务运动以自救
13.[2022·山东临沂期末]20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20世纪80年代初,学术界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洋务运动引进技术符合潮流的观点日益被接受。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对“中体西用”思想的认同
B.“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已被打破
C.对洋务运动的认识趋向全面
D.发展逐步成为时代主题和社会共识
14.1988年,斯坦福大学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后,决定把西方文明这门课程改成包括黑人、拉丁美洲、亚洲等在内的世界文明概述。1990年,英国的一些历史学家也进行了类似的争论。这表明在20世纪末期欧美( )
A.社会精神危机影响文明史研究
B.开始重视亚非拉文明的研究
C.多元文化观念的影响逐渐增强
D.历史学率先突破西方中心论
15.拿破仑在意大利统治了14年之久,在各地强迫施行《拿破仑法典》,使旧式的错综复杂的法律体系简化,所有的公民不分贫富贵贱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能够表明拿破仑战争( )
A.稳定了法国的社会秩序
B.宣扬了自由、平等、法治等启蒙思想
C.得到欧洲各民族的拥护
D.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覆亡
16.[2022·天津高二检测]进入近代以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逐渐传入中国。从忠君爱国到抑君爱国再到叛君爱国,先进的中国人在中西比较中以新的思维对传统的专制政治进行了深刻反思。下列思想主张中,属于“抑君爱国”的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伸民权,设议院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二、非选择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独立宣言》发表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在爱尔兰和印度的被压迫地区受到欢迎……在法国,《独立宣言》被广为印刷,成为反英宣传的主要材料……《独立宣言》的文字被一再借用,表明这种对欧洲传统惯例的激烈而又具有创造性的挑战得到了认可。——摘编自[美]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美国新闻史》
材料二 美国革命实际上已经成了巴黎一种新的信仰,《独立宣言》则是他们的“圣经”。对法国人而言,要寻找“早已遗忘的,对神圣权利的绝妙阐述”,只需要这本“圣经”就足够了。时任驻法公使杰斐逊说:“法兰西被我们的革命唤醒了,他们现在的目标非常明确。”……在同一时间,美国人却为法国人民对权利的热情所唤醒,为1789年10月美国报刊上刊登的法国《人权宣言》而激动不已。很明显,两个国家都在相互影响着对方。——摘编自[美]苏珊·邓恩《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独立宣言》在印度和法国受欢迎的不同原因。(6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独立宣言》怎样对“神圣权利”进行“绝妙阐述”。分析这一“神圣权利”在美、法两国革命时期的相互影响。(10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义和团运动轰然起于民族矛盾的激化之中。它表现了被侵略者对侵略者郁积已久的愤怒;同时又包含着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抵抗,包含着旧式小农和手工业者因自然经济分解而蒙受的痛苦……在近代中国,洋教比商品和大炮更多地输来过“西学”……作为一种外来之物,它本身又是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全然相悖的。上帝至尊的教义及其对多神观念和祖先崇拜的排斥,不仅触犯道教和释教,而且直接践踏了儒学真义;形成于西方民俗和历史中的布道、洗礼、忏悔仪式,在具有另一种民俗和历史的中国人眼里却是全无神圣意义的伤风败俗之举。两者之间,横隔着几千年岁月沉积成的不同的文化心理。于是,人民群众的反洋教斗争,汇集成中国北部的义和团运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恰当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近代以来的中西方文化冲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课时作业(十二)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1.解析:根据“脱离英国的理由是英国在美国践踏了自己的宪政原则——人民未经同意不纳税”可得出北美独立战争的爆发是北美人民争取自由、民主与独立的结果,故D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学习英国的制度,排除A;从材料中看不出是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排除B;C是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但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C。
答案:D
2.解析:据材料“对君主的崇拜从未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如此彻底地从如此之多的人内心根除”可知,北美各州人民否定君主制,肯定共和思想,故选D项;平等意识强调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民主思想的内涵是主权在民,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精英政治指绝大多数群众始终是受极少数统治者的统治,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C项。
答案:D
3.解析:西班牙和葡萄牙虽然引领开辟新航路,但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拉丁美洲,成了拉丁美洲发展滞后的历史包袱,而北美地区被英国殖民统治,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到这一地区,推动了北美的快速发展,因此出现这种差别主要是因为拉美移植了宗主国旧的生产方式,故选D;A、C是拉美和美国的共性,排除;建立殖民统治比较早,并不是导致拉美国家落后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
答案:D
4.解析:材料反映了美利坚民族的双重性格,这既适宜人们接受由中央维护集体(整体)利益,又保持了地方政府维护个人利益的传统,这其实是揭示了美国式民主有其思想渊源,故选C;在1787年宪法颁布前,各州权力相对独立,并非由中央政府授予,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三权分立,排除B;D夸大了民族性格对国家命运的影响,排除。
答案:C
5.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拿破仑通过击退反法联盟的干涉使法国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而玻利瓦尔则领导了拉美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故选B项;19世纪中后期欧美国家才逐渐废除奴隶贸易,排除A项;拿破仑在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中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排除C项;玻利瓦尔成功领导了拉美地区的独立运动,建立了一系列拉美独立国家,排除D项。
答案:B
6.解析:“用凶恶的手举起血腥的宝剑”等足以证明普希金对拿破仑发动战争的行为是反感的、深恶痛绝的,A符合题意,正确;《皇村回忆》是二手史料,评价不一定真实可信,B不符合题意,排除;普希金作为诗人对拿破仑的评价也是具有史学价值的,C不符合题意,排除;历史上对拿破仑的评价的确是已成定论,但此评价不一定不可信,D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A
7.解析:材料中普鲁士自由派官僚对君主绝对主义体制下的行政制度进行重组,体现了普鲁士将君主制和现代民主因素融合,君主仍掌握实权,议会是民主的象征,A正确;普鲁士的君主制中君主仍拥有极大权力,B排除;材料未体现与英法的比较,C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A
8.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拿破仑战争是贵族制度与民主制度的决战、是平等与特权的殊死斗争等,旨在揭示拿破仑战争是资产阶级打击欧洲封建势力的战争,C项正确;A项与“不是为了争夺领土或获得暂时的政治优势”等不符,排除;拿破仑通过战争建立了君主制国家,B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拿破仑战争使得其在与各国殊死斗争中走向覆灭”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答案:C
9.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文化并非各种文明平分秋色,故A项错误。独立战争前,“美利坚人”一词就已成为北美殖民地居民的共同名称,故B项错误。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民族正式形成,故C项错误。据所学可知,白人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根深蒂固,故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
10.解析:材料反映出俄国十二月党人反对农奴制,主张人性、自由、平等,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故C项正确。
答案:C
11.解析:根据材料“‘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可知,《海国图志》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故B项正确。
答案:B
12.解析:清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将原来对西方称呼由“夷”改为“洋”等,这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为了适应时局的变化被迫做出的改变,故选C项;清政府“天朝上国”梦醒开始于鸦片战争后,而不是19世纪60年代,排除A项;当时西方与中国是不平等关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对外国称呼的变化,而不是强调洋务运动,排除D项。
答案:C
13.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我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这一时期对洋务运动的肯定主要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说明发展逐步成为时代主题和社会共识,D正确。
答案:D
14.解析:材料体现了20世纪末期欧美对西方文明外延的概述及争论,反映了多元文化观念的影响逐渐增强,故C项正确。
答案:C
15.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法典》宣传自由、平等、法治等启蒙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所以B项正确;A项与题干主旨不符;C项表述错误,与史实不符;D项表述错误。
答案:B
16.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抑君爱国”体现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主张,通过设议院、制定宪法来限制君主的权力,保障人民权利,故C正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思想主张,它主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而不改变封建专制,符合题干中的“忠君爱国”,故排除A;“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思想主张,它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而不改变封建专制,符合题干中的“忠君爱国”,故排除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它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符合题干中的“叛君爱国”,故排除D。
答案:C
17.解析:第(1)题要区分印度、法国国家状况,结合《独立宣言》内容回答。《独立宣言》一方面体现反对殖民压迫,要求民族独立;另一方面反封建,体现民主思想。印度当时处于西方殖民地,《独立宣言》在印度受欢迎的原因从反抗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角度回答;法国处于封建专制统治时期,《独立宣言》在法国受欢迎原因从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角度回答。
第(2)题第一问“神圣权利”是指民主权利,可以结合《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来回答;第二问“在同一时间,美国人却为法国人民对权利的热情所唤醒,为1789年10月美国报刊上刊登的法国《人权宣言》而激动不已”说明法国《人权宣言》推动美国颁布《权利法案》;“美国革命实际上已经成了巴黎一种新的信仰,《独立宣言》则是他们的‘圣经’”说明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鼓舞了法国人民的斗志。
答案:(1)印度:增强了印度人民反抗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信心。
法国:成为反对英国的宣传工具;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认可美国《独立宣言》的主张)。(6分)
(2)说明: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民主权。(4分)
分析:法国启蒙思想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思想武器;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鼓舞了法国人民的斗志;法国大革命爆发进而颁布《人权宣言》;《人权宣言》推动美国颁布《权利法案》(宪法十条修正案)。(答三点即可得6分)
18.解析:对近代中西方的文化冲突要注意辩证的认识,既认识到西方的文化入侵、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激烈冲突导致的民族危机,也要认识到其冲击了中国传统守旧思想,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观点要明确、论述要辩证、书写要规范。
答案:第一维度(10分)
第一层次(6分)结合材料对东西方文化的冲突现象进行归纳概括。
例:对自然经济和传统文化的冲击、传播西学。
第二层次(4分)能根据现象辩证地评析中西方文化冲突。
例:文化冲突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现象;文化冲突对文明发展有积极作用——近代以来的中西方文化冲突,冲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促进思想解放;推动中国文明发展,推动中国近代化历程;另一方面也有消极作用——近代以来的中西方文化冲突,也是西方对中国侵略的重要方式,必然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激烈冲突,导致民族矛盾尖锐。
第二维度(2分)能根据评析得出合理结论或观点。
例:在合理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扬弃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等。课时作业(十)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2·河南郑州联考]欧洲历史上的某一时期“黄金和白银被赋予了无与伦比的神秘感。用金线织成的布匹和壁毯在光照下熠熠生辉,黄金和白银让雕像和油画大放光芒,金银制成的徽章、珠宝和餐具述说着贵族与生俱来的美德”。这一历史现象( )
A.刺激了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
B.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动力
C.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2.[2022·广东汕尾期末]研究表明,1500年至1867年,有1200万至2000万奴隶被运往美洲。至1850年,在南北美洲,非洲裔奴隶的人数是白人的3~4倍。这表明,奴隶贸易( )
A.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
B.因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
C.促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造成了美洲劳动力过剩
3.[2022·河北承德考试]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现代世界体系》中写道:“西非的黄金,加上亚洲的胡椒和香料,实际上到1506年已构成葡萄牙国家收入的一半以上。此后,随着亚洲贸易比重不断增长,它组成了‘帝国经济的基础’。”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早期的殖民扩张
B.葡萄牙资本主义的勃兴
C.正常的商业贸易
D.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4.[2022·辽宁辽西高二下期中]17世纪时期,随着中国茶叶在欧洲的传播,英国人发明了下午茶,但当时还只是上流社会的专属享受,直到18世纪中期以后,下午茶才开始进入平民的生活。这说明茶叶的传播( )
A.改变了人们传统生活习惯
B.消除了阶级差别
C.促进了英国商品经济发展
D.传播了中华文化
5.[2022·湖北黄冈期末]16~19世纪初,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开辟了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的商业航线,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美洲的白银至少有半数输往中国。这一航线的开辟( )
A.使印度洋沿岸成为贸易中心
B.提高了亚洲的经济地位
C.源于中国对外来商品的需求
D.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6.下表为1740~1800年英国的工业产值及出口额的部分相关数据,据此可知( )
时间 英国工业产值 出口额
1740年 2420万英镑 630万英镑
1770年 3690万英镑 1120万英镑
1800年 6820万英镑 2350万英镑
A.英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联系密切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英国对外贸易
D.英国工业水平居于世界一流
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工业革命后产生的世界市场使“一种与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作者主要在说明工业革命( )
A.促进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B.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成熟
C.形成了东方原料、西方产品的基本格局
D.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
8.17世纪,在荷兰政府的支持下,一些大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19世纪末,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建立( )
A.都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都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产物
C.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D.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
9.[2022·山东日照二模]据统计,印度原棉的出口价值从1849年的1000万卢比上升到1913年的4.1亿卢比;黄麻的出口量由1830年的500吨上升至1909年的76.5万吨;茶叶的出口由1854年的50万镑提高到1900年的1.92亿镑;小麦、油籽、皮革的出口量都有大幅度增长。这表明印度( )
A.农业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B.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高
C.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
D.农业日益依赖世界市场
10.下图为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世界贸易呈现这一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B.世界贸易组织的大力推动
C.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D.新兴独立国家的快速发展
11.下图为1965~1995年不同类型国家的国际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示意图。此图反映了( )
A.世界贸易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B.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处境恶化
C.发达国家主导世界贸易的发展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贸易冲突加剧
12.[2022·海口高二检测]1986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举行乌拉圭回合多边谈判,谈判达成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世贸组织具有法人资格,在各国境内享有执行职能时所必要的法律权力、特权及豁免权,并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执行其职能。这一协议的内容( )
A.有利于规范化贸易体系的建立
B.有助于发达国家推行经济霸权
C.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增强各国经济主权和国家安全
13.以商品为媒介的文化传递不仅满足了不同文化群体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它开发了新的或更多的文化需求。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茶文化在日本形成了“日本茶道”
B.茶文化在英国形成了“上午茶”
C.近代以来,中国茶传播到欧洲等地
D.16世纪钟表文化传入中国内地
14.下面是依据《中国近代服饰文化演变和影响》中有关旗袍的记载编制的表格。导致旗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时间 旗袍的变化
民国初期 旗袍开始普及,其样式与清末旗装没有多少差别
20世纪 20年代 样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如有的缩短长度、有的收紧腰身等
20世纪 30年代 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领,渐而又流行低领,后来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袍
A.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B.妇女地位的空前提高
C.民族服饰根本性变革
D.外国服饰传入的影响
15.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可口可乐公司精心策划了一次名为“向民间艺术致敬”的展览,展出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民间艺术家以可口可乐弧形瓶为骨架,以不同国家独特的材料制成的民间艺术瓶。这反映了( )
A.贸易的全球化促进人类文化交流发展
B.跨国公司成为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
C.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D.两极格局结束东西方文化趋于融合
16.有学者认为,在英国殖民扩张的过程中,英语也许是过去三百年中最重要的一项出口。但在近代英语中同时也汇集了大量来自加勒比地区、印度以及非洲的词汇。这主要说明( )
A.英国文化殖民成效显著
B.世界文化交流具有互补性
C.英国语言具有先天优势
D.自由主义推动了社会进步
二、非选择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英国人喝茶仿效中国人的做法,冲得很淡;人们饮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有所谓的药效。富于特色的英式下午茶产生于18世纪50年代。“那些贵妇们轮流提供下午茶和咖啡。”就全世界范围而言,下午茶成为一种隆重而固定的礼仪,应该归功于英国贝德福特公爵夫人安妮(1788~1861)。当时人们食用丰盛的早餐,和没有仆人照料的简单的午餐,直到晚上八点才开始食用正式的晚餐,晚餐后在会客室饮茶,按照他们的饮茶习惯增加了牛奶和糖。19世纪中期,饮茶的习惯普及起来,普通人也开始在午后饮茶。
——摘编自施茜《从中国功夫茶到英式下午茶》
材料二 17世纪初,英国上流社会的女性流行喝加糖红茶,并以此为高贵的象征。加糖红茶可以说是由来自地球两端的两种食品组成,正是因为英国占据世界商业的中心位置,才能实现这两种商品的结合。从17世纪中期开始,英国的糖进口量飞快增长,到18世纪中期,英国民众的人均糖用量是法国人的8~9倍。红茶加糖能迅速补充热量,让人精力充足,不仅是早餐,工作间隙的茶歇也同样具有立时提神的作用,能让劳动者成为工厂老板需要的劳动力。红茶和糖渐渐惠及下层民众,最终成了产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工人的象征。
——摘编自[日]川北稔著《砂糖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世纪以后英国蔗糖消费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10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820~1948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与世界工业生产增长率比较表
时段 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 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
1820~1840 1840~1860 1860~1870 1870~1900 1900~1913 1913~1929 1929~1938 1938~1948 2.81 4.84 5.53 3.2 3.7 0.7 -1.2 0.0 2.9 3.5 2.9 3.7 4.2 2.7 2.0 4.1
——摘编自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
根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项影响世界贸易增长率的主要因素,并选取表格中任一时段用史实进行说明。(注意:必须用同一时段的史实对三项因素进行分析说明)
课时作业(十)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1.解析:由材料可知这一时期欧洲人对黄金和白银的渴求,刺激他们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海外殖民扩张的发展,故选A项;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动力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工业资本主义兴起于18世纪,新航路开辟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而非影响,排除D项。
答案:A
2.解析: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从黑奴贸易中获得了巨额利润,黑奴贸易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故选A项;奴隶贸易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且材料中并没有对奴隶贸易进行分期,无法看出其是否在工业革命之后进一步发展,排除B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C项;殖民扩张使美洲的原住民急剧减少,因此奴隶贸易虽为美洲提供了劳动力却并未造成劳动力过剩,排除D项。
答案:A
3.解析:由材料“西非的黄金,加上亚洲的胡椒和香料,实际上到1506年已构成葡萄牙国家收入的一半以上”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了葡萄牙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葡萄牙的资本主义,排除B项;“正常”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排除D项。
答案:A
4.解析:根据材料“17世纪时期,随着中国茶叶在欧洲的传播,英国人发明了下午茶,但当时还只是上流社会的专属享受,直到18世纪中期以后,下午茶才开始进入平民的生活”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中国茶叶的传播成为了英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组成部分,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习惯,故选A项;茶叶成为了上流社会及平民生活中都不可或缺的食物,在英国仍然存在阶级差别,“消除了”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到中国茶叶传播对英国人日常生活习惯的影响,没有明确英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故“促进了英国商品经济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到中国茶叶传播对于英国人日常生活习惯的影响,没有明确中华文化的具体内容,故“传播了中华文化”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答案:A
5.解析:根据“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等信息可知,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实现了东亚、东南亚和美洲之间的贸易往来,这一航线的开辟有利于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故选D项;16~19世纪初世界贸易的中心是大西洋沿岸,排除A项;这一时期欧洲的经济地位迅速提升,而亚洲的经济地位相对下降,排除B项;当时中国对外来商品的需求不高,排除C项。
答案:D
6.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对外出口也不断增加,由此可以得出英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联系较为密切,故A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19世纪中期,故B错误;自由贸易的出现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故C错误;材料中没有比较,因此不能得出英国工业水平的世界地位,故D错误。
答案:A
7.解析:从材料中“一种与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工业革命将世界区域划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产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所在地区,一个是产品输出所在地区,故选C项。
答案:C
8.解析:荷兰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是服务于殖民扩张的组织,而垄断组织扩大了企业规模,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者都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发展,C项正确;荷兰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有利于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开始前,资本的原始积累已经完成,而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资本家为获取高额利润所建立的,故A项不符合题意;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以政府为后盾,是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的产物,故B项不符合题意;垄断组织并非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故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9.解析:印度的原棉、黄麻、茶叶等农作物出口量大增,说明印度农业日益依赖世界市场,其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D项;印度出口的都是经济作物,农业经济结构并不合理,排除A项;农业生产专业化是各个地区、各个农业企业专门从事某种或某几种农产品,或者从事农产品生产全过程中某一个生产环节的生产活动,印度农产品出口量增加并不等同于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高,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印度农产品的价格或质量水平,无法推知其竞争力如何,排除C项。
答案:D
10.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建立,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故选C项;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答案:C
11.解析:从图片可以看出,1965~1995年,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很大,说明发达国家主导世界贸易的发展,故C正确;世界贸易以发达国家间的贸易为主,世界贸易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故A错误;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处境恶化,故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冲突,故D错误。
答案:C
12.解析:世贸组织具有法人资格,在各国境内享有执行职能时所必要的法律权力、特权及豁免权,并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执行其职能,有利于强化世界贸易组织在规范世界贸易发展方面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规范化贸易体系的建立,故A正确;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并不是为了发达国家推行经济霸权,排除B;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有助于消除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排除C;D与题意主旨无关,排除。
答案:A
13.解析:解答本题时需注意关键信息“开发了新的或更多的文化需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茶传到日本并有所创新,形成了“日本茶道”,故选A项;茶文化在英国形成了“下午茶”,排除B项;C、D两项体现不出“新的或更多的文化需求”,均排除。
答案:A
14.解析:据题干可知,旗袍从“与清末旗装没有多少差别”到样式多样,更加凸显女性的形体美,结合样式变化的时间可知,其变化受到了西方服饰的影响,故选D项;旗袍样式的变化和民主共和观念无关,排除A项;旗袍主要流行在社会上层,不能证明妇女地位空前提高,排除B项;C项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D
15.解析:根据材料大型跨国公司可口可乐“展出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民间艺术家以可口可乐弧形瓶为骨架,以不同国家独特的材料制成的民间艺术瓶”可知,贸易全球化让不同国家的文化在这些可口可乐瓶上得到展示,促进了人类文化交流发展,故A项正确;语言、文字是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到各国人民对于中国文化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提到东西方文化的发展趋势,且东西方文化趋于融合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答案:A
16.解析:据材料“英语也许是过去三百年中最重要的一项出口。但在近代英语中同时也汇集了大量来自加勒比地区、印度以及非洲的词汇”可知,英语影响世界,世界推动英语发展,即世界文化交流具有互补性,故选B项。
答案:B
17.答案:(1)变化:由药用到饮用;由上流社会向下层普及;形成英国独特的饮茶习惯。(6分)
(2)趋势:消费量快速增长;消费群体大众化。
原因:加糖红茶的流行;英国世界殖民霸权的确立;工业生产的需要。(10分)
1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和对课本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第一问因素,依据表格中“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信息,从工业生产状况、科学技术发展情况、国际贸易政策、国际局势等方面回答即可;第二问说明,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同一时段的史实对三项因素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答案:(注:其他因素的概括符合题意,选用史实说明准确,即可给分。)
示例一:1860~1870年世界贸易增长迅速。
因素:科技的进步(世界工业生产状况);新交通工具的出现;国际贸易政策;世界市场。
说明:工业革命在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世界工业生产迅猛发展;新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资产阶级大力开拓市场,抢占殖民地,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示例二:1929~1938年世界贸易出现负增长
因素:世界工业生产状况;国际贸易政策和世界市场;国际局势。
说明:经济大危机,使得世界工业生产大幅下降;为应对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世界市场体系遭到破坏;法西斯上台,国际局势紧张动荡,世界贸易受到严重影响。
示例三:1913~1929年世界贸易增长率迅速下降。
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国际贸易政策。
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扩军备战,导致地区动乱和世界局势的紧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交战双方深受战争的破坏,经济遭到沉重打击,欧洲的工业生产水平大倒退;由于战争给交战双方带来长期的心灵创伤,各国之间特别是交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难以立刻消除,严重影响世界贸易。课时作业(十三)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新全球史》说:“哲学家罗素评论道,英国人一般是赞成战争的,法国作家阿兰·福尼尔指出:‘战争是美好的、正义的和伟大的。’当欧洲国家的政府正式宣战后,首都人们在街头跳舞……”材料主要反映( )
A.各国民族主义在推动一战爆发中起了重要作用
B.欧洲民众对战争及战争胜利充满信心和期待
C.英法老牌殖民帝国的殖民主义是一战爆发根源
D.各国民众对二战的残酷性和长期性认识不清
2.《全球文明史》中写道:“在1914年的前不久,一位欧洲银行家试图推测欧洲主要国家的稳定前景,以便可以为将来进行明智的投资。他选择了3个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到1920年,他所有的赌注都失败了。因为他选择的3个国家都全部或部分地解体了。”这段材料主要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 )
A.银行家投机、投资极端谨慎以避免损失
B.民主思想并没有充分地深入民心
C.帝制不符合当时欧洲发展的时代潮流
D.保证国家稳定的前提是强有力的君主
3.[2022·辽宁沈阳质检]从1919年到1921年,英国的一战停战纪念日纪念活动的人员类别基本固定,通常由德高望重的人士带领,政府官员、牧师、战死者家属、退伍军人、护士、消防员、中小学生和童子军依次到纪念碑前敬献花圈,最后由官员或牧师发表演讲。这些活动意在( )
A.彰显英国对一战作出的贡献
B.消除大众对战争的恐惧
C.使民众得到慰藉并汲取力量
D.推动《凡尔赛条约》的实施
4.当欧洲“革命圈”闪闪发光之时,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也奏响了“民族曲”,并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震撼了帝国主义的后方。这场运动( )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B.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C.瓦解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
5.林承节在《论二十世纪初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指出,20世纪初亚洲革命虽告失败,但它所体现的“亚洲觉醒却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对亚洲、对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这里“亚洲觉醒”主要是指(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的到来
B.无产阶级开始承担领导革命的责任
C.亚洲国家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D.亚洲国家意识到联合斗争的重要性
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埃及通过华夫脱运动,迫使英国有条件地承认了埃及的独立,并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开启了“宪政时代”,为20世纪50年代纳赛尔发动政变,实现埃及完全独立奠定了基础。这反映了( )
A.埃及的民族主义运动持续发展
B.英国的殖民势力最终退出中东地区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埃及建立了民主共和制
D.埃及独立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7.[2022·江西南昌月考]下图为《救亡之声——中国抗日战争歌曲汇编》中以“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为主题,对出现频率最高的20个关键词的统计情况。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 )
A.救亡运动的高涨B.家国观念的重构
C.民族意识的增强D.国共关系的调整
8.《全球通史》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战后的30多年中,总共有96个国家赢得了独立。上述材料旨在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 )
A.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
B.粉碎了帝国主义称霸世界的野心
C.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D.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深远的影响
9.[2022·福建福州质检]1960年联合国通过决议,“必须制止一切针对附属国人民的武装行动和镇压措施,使他们能够和平地、自由地行使他们实现完全独立的权利,任何旨在部分地或全面地分裂一个国家的团结和破坏其领土完整的企图,均与《联合国宪章》的目的和原则相违背”。该决议( )
A.确立了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基本原则
B.推动了亚非拉地区建立新兴民族国家
C.实现了各国之间享有平等权利的理念
D.构建了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10.1961年,法国就其原来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未来举行公民表决,法国和阿尔及利亚的人民以压倒多数投票赞成就自决举行谈判,但部分法国军官反对并发动了叛乱。这些法国军官发动叛乱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
B.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
C.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
D.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
11.二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浪潮不断发展。1958年法国总统戴高乐上台后,通过谈判承认法属阿尔及利亚独立,并使大多数说法语的非洲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初获得了独立。此举意在( )
A.加速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B.重塑法国的大国形象
C.遏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削弱美苏两极的力量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英国首相丘吉尔来说,尽管他极力维护英帝国,不愿充当“为英帝国敲丧钟的首相”,但是英帝国还是很快解体了。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政府更关注本国福利国家的建设
B.脆弱的英国经济无力维系帝国的生存
C.美国尽力制约英国殖民事务上的势力
D.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主义运动高涨的沉重打击
13.[2022·江西九江期末]有学者认为,世界格局进入了一个无领导者的“碎片化”时代。自二战结束以来,首次没有任何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推动国际议程。这里的“碎片化”( )
A.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
B.促进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表明欧洲丧失世界中心的地位
D.说明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14.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非洲涌现出一批本土史学家,他们要求清除史学研究领域的殖民主义影响,建立民族主义历史学派,如伊巴丹学派和达累斯萨拉姆学派等,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历史著作。这反映出( )
A.非洲历史悠久,文明绵延不断
B.民主思想传入,融合非洲传统
C.独立国家兴起,重构民族历史
D.殖民统治崩溃,冷战格局形成
15.二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些现象说明,二战后( )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交流
C.各国发展道路一致
D.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
16.某学者认为,儒家思想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该学者认为儒家思想对韩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推动了韩国的经济建设
B.塑造了韩国的民族文化
C.形成了团结自强的精神
D.帮助韩国克服金融危机
二、非选择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摆脱英属殖民地地位及“星(新)马”合并后,马来西亚联邦政府与新加坡自治邦政府在经济等多项政策上很快就产生严重的分歧。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导致新加坡最终在1965年被驱逐出马来西亚联邦,并于8月9日被迫宣布独立。世界对于新加坡是否能继续存在表示疑问。
材料二 下表为新加坡改革大事记
经济 设立经济发展局,开发裕廊、红山等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
政府 机构 成立廉政公署
社会 创立公积金制度;成立建屋发展局,负责建筑所有的政府住屋,廉价提供给民众
教育 决定使用英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
法律、 习俗 严厉处罚随地吐痰、嚼口香糖、喂养鸽子、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和说粗话脏话;倡导的行为:微笑、礼貌待人以及在公共厕所主动冲水
外交 1967年8月,新加坡积极协助成立并加入东盟
材料三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提倡“亚洲价值观”,认为亚洲国家不需要完全依照西方的价值观行事。李光耀因此也一直对西方国家对他专制的批评不予理会,认为西方民主不能强加给亚洲人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加坡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新加坡改革的可取之处。(10分)
18.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世界最强大的政治和社会力量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民族主义发展历程
阶段 时间 主要涉及地区 主要表现
第一阶段:形成 16世纪~19世纪中叶 由欧洲到北美 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融为一体
第二阶段:发展和扩散 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逐渐波及世界 民族国家的涌现;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第三阶段:在全球的确立 20世纪中叶~20世纪90年代 亚、非、拉地区和欧洲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和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第四阶段:陷入困境和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全球 民族主义受到冲击;地区间民族矛盾突出
——据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等
从表中任意选取两个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民族主义的发展予以说明。(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课时作业(十三)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1.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前欧洲各国均或多或少存在着宣扬“地缘政治学”“生存空间论”“人种优劣论”“武力决定论”等思想的民族主义激发的好战情绪,它在推动一战爆发中起了重要作用,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一战前欧洲各国民众的好战情绪,并非强调其对战争胜利的信心和期待,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一战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一战前欧洲民众的好战情绪,不是二战前的情况,D项错误。
答案:A
2.解析:银行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选择的他认为最有前景的三个国家都是专制色彩浓厚的国家,说明当时的人们心里还是认同专制,这从根本上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民主思想并没有充分地深入人心,故B正确。
答案:B
3.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通常由德高望重的人士带领……依次到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可知,英国一战停战纪念日的纪念活动意在使民众得到慰藉并汲取力量,故C项正确;其余选项均与材料主旨明显不符,排除A、B、D三项。
答案:C
4.解析: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故选A项。
答案:A
5.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20世纪初的“亚洲觉醒”指的是亚洲国家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故选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首先在欧洲到来,排除A;多数亚洲国家还是资产阶级承担领导革命的责任,排除B;20世纪初的亚洲国家没有实现联合斗争,排除D。
答案:C
6.解析:题干材料强调了埃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的华夫脱运动,获得了有条件的民族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纳赛尔发动的政变,实现了埃及的完全独立,这反映了埃及的民族主义运动持续发展,故A项正确;埃及实现完全独立并不能表明英国殖民势力最终退出中东地区,故B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埃及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故C项错误;埃及独立是对世界殖民体系的沉重打击,但没有摧毁世界殖民体系,故D项错误。
答案:A
7.解析: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在抗日战争时期,像“中国”“民族”“家乡”等与家国相关的词语出现较多,这主要是因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人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故C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救亡运动的高涨,排除A;“重构”的说法错误,排除B;材料与国共关系的调整无关,排除D。
答案:C
8.解析: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总共有96个国家赢得了独立”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故C项正确。
答案:C
9.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联合国在1960年通过维护附属国权益的决议,这推动大部分殖民地摆脱了西方国家的控制,推动了亚非拉地区建立新兴民族国家,B正确;A是不结盟运动的基本原则,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错在“实现了”,排除;D是上海合作组织的特征,排除。
答案:B
10.解析:本题解答关键是把握分析的角度,即从法国军官自身分析,法国是殖民国家,阿尔及利亚摆脱殖民地国家的地位,将损害法国的殖民利益,故选A项。
答案:A
11.解析:20世纪5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上台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材料中“承认法属阿尔及利亚独立”的目的显然是重塑法国的大国形象,故B项正确。
答案:B
12.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的实力,尤其是在经济实力大减的情况下,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力明显下降,这是导致英帝国走向解体的经济根源,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英帝国的解体有一定的关系,但属于次要原因,故排除。
答案:B
13.解析:材料中“自二战结束以来,首次没有任何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推动国际议程”,也就是说国际议程需要相关国家共同沟通协商来确定,这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故选A;材料未涉及“碎片化”对不结盟运动的作用,故排除B;材料未涉及欧洲地位的问题,故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而不是“开始出现”,故排除D。
答案:A
14.解析:依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要求清除史学研究领域的殖民主义影响,建立民族主义历史学派”并结合世界史可知,随着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许多国家相继独立,进而要求重构民族历史,C正确;材料反映了某些史学家要求清除殖民的历史,但不能说明其历史悠久,A排除;材料信息不能反映非洲传统思想融合了民主思想,B排除;材料与冷战格局形成无关,D排除。
答案:C
15.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二战后的新兴国家在发展道路上既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性,也立足于本国本民族的发展传统,这体现出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故A、B两项排除;各国的发展道路是多样化的,故C项排除。
答案:D
16.解析:材料“儒家思想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说明儒家思想对韩国的民族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促使韩国形成了团结协作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故C正确。
答案:C
17.解析:第(1)题,可根据材料一“摆脱英属殖民地地位”“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导致新加坡最终在1965年被驱逐出马来西亚联邦”等信息,并结合新加坡的国情组织答案。第(2)题,根据材料二改革涉及的内容及领域分析其有效做法,以及材料三“不需要完全依照西方的价值观行事”概括得出答案即可。
答案:(1)背景:刚摆脱殖民统治,求发展和巩固独立成为当务之急;“星(新)马分治”;国土面积小、自然资源贫乏。(6分)
(2)可取之处:改革措施全面而有效;注重发挥政府社会职能,以保障民生;注重政府廉政建设;依法治国;重视教育,强调国民素质的提高;积极依托区域优势,走区域经济集团化道路;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不照搬西方模式。(10分)
18.解析:民族主义的演变发展是材料表格中传达的具体内涵,只需根据表格内容并结合相关史实予以论证即可,理论难度虽然不是很高,但需要非常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
答案:示例:
第一阶段:资本主义兴起并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下解放出来,世俗权力得到加强;宗教改革使民族语言得到普及;启蒙运动把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融为一体;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把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付诸实践。(3分)
第二阶段:工业革命促进各国国内经济联系,民族国家的重要性提升;德国、意大利的统一,民族国家日益增多;列强侵略激发亚非拉民族意识觉醒,民族解放运动兴起。(3分)
第三阶段:二战后,冷战爆发,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民族问题被掩盖;亚、非、拉诞生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发起联合反帝反殖运动;欧洲为维护独立与发展,走上一体化道路,欧洲共同体形成。(3分)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民族主义呈现两种发展态势。一方面,受全球化的影响,国家间依赖性加强,民族界限和概念受到冲击。另一方面,冷战结束,原先被压抑的民族问题爆发,民族主义有了新发展;经济全球化使国家间接触空前频繁,相互间差异和矛盾凸显,强化了对民族共同体的认同。(3分)课时作业(十四)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2·浙江杭州月考]春秋末期,教育垄断被打破,私学兴起,大批下层人士得到学习机会,形成了一个不拥有政治权力却拥有文化权力的知识分子阶层。这( )
A.反映了私学逐渐取代了官学
B.为社会转型奠定了人才基础
C.促使血缘纽带关系大大淡化
D.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结果
2.[2022·山东日照三模]宋代书院选址讲求独立性,即避开当权政局,远离喧嚣的市井,选择环境幽静的山林作为办学场所。这表达了怎样的办学理念( )
A.关注下层民众的教育需求
B.反对封建政府控制教育
C.追求修身养性和学术自由
D.抨击时弊揭露社会现实
3.[2022·湖南天一名校联盟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1901年清末新政实施后,留日学生逐年增多,到1905年废除科举制后,形成留日高峰。1909年美国拿出庚子赔款的一部分,支持清政府发展留美教育,中国留学生的流向又开始转向美国。清末留学潮的兴起( )
A.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导致优秀人才的外流
C.开启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D.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
4.[2022·天津市五校联考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1911年,从英国留学归国的丁文江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并在京师大学堂开讲地质学。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教育近代化起步B.去英国留学人数最多
C.科举制度依然存在D.教育体制中新旧交融
5.[2022·山西运城检测]1952年,我国高校实行院系调整,中央人民政府对全国旧有高等学校进行全盘调整,全国理、工科教授有四分之三被调离本校,之前已经存在的综合性大学均有大规模调整。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B.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
C.为全民高等教育作准备
D.适当平衡文理科系的发展
6.[2022·湖北省四市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联考]中世纪大学诞生之初,受罗马教廷影响较大。伊丽莎白一世于1559年派出了剑桥大学管理委员会对剑桥大学进行管理。该委员会规定:只有在通过品格和正统思想的考察且获得新教教主的许可证之后,方可从事教学,要求大学毕业生必须要宣誓效忠王室才能获得学位。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
A.大学的世俗化程度加深
B.王室强化对大学的干预
C.大学人文主义得到发展
D.罗马天主教势力苟延残喘
7.[2022·山东省学情联考高二第一学期检测]19世纪以来,欧洲许多城镇兴建大型图书馆,以营利为目的的流行书籍和报纸大量增加,在被调查的200个工人家庭中至少有60个妇女有固定阅读的习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经济繁荣促进了教育完善
B.工业革命消除了教育隔阂
C.经济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
D.教育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
8.[2022·海南海口二模]1977年,恢复法学教育时,全国只有3所大学设有法律系,每年招收200多人。2006年底,我国设立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603所,在校的法律专业本科生接近30万人。截至2020年,我国已有近700所高校开设了法学专业。这反映出( )
A.教育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B.法学专业成为最热门专业
C.教育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D.教育与国内形势密切相关
9.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公式表述是:经济增长(100%)=劳动增长(75%)+资本增长(25%)。美国1984年以后,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技增长+教育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 )
A.提出了“双百”方针
B.颁布了《义务教育法》
C.恢复了高考制度
D.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
10.有学者指出,16世纪“随着欧洲逐渐被划分成一些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位和宗教单位,大学丧失了它们一贯具有的国际性。它们变成了地区性的中心,为它们坐落在其版图内的国家服务”。这反映了当时欧洲( )
A.宗教改革使大学丧失学术自由
B.文艺复兴推动地方教育兴起
C.民族国家崛起推动大学世俗化
D.人文主义冲击教会学校教育
11.东晋南朝时期,我国造纸原料除原有的麻、褚皮外,还利用桑皮、藤皮造纸;王羲之曾一次把会稽郡库存纸九万张送与高官;统治者下令政府机关“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这表明该时期我国( )
A.造纸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B.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C.纸基本取代传统书写材料
D.私营手工业长足发展
12.据《册府元龟》记载,五代后唐的国子监开始雕版印刷儒家经典《九经》《五经文字》《九经字样》《论语》《孝经》和《经典释文》等。这是儒家经书第一次出现刊本。由此可知雕版印刷( )
A.推动儒家经典通俗化
B.刊印儒家经书取代手抄本
C.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
D.推动了唐诗、宋词的发展
13.[2022·抚顺高二检测]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
A.宋代主要采用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有助于宋代文化的大众化
D.官方印刷主要是雕版印刷
14.[2022·湖北武汉检测]18世纪,法国出现多种形式的公共和私人阅读方式,有私立或公立、世俗或者宗教的图书馆,有“文学陈列馆的书店”以及各种“阅读会所”。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国( )
A.革命运动影响民众文化生活
B.工业革命推动主流观念变化
C.公共空间兴起促进思想传播
D.民主共和观念成为社会共识
15.奥地利阿德蒙特修道院图书馆,堪称世界上最大的修道院图书馆,于1776年建成。整个修道院内的藏书超过20万册,其中包含极其珍贵的1400多份手抄稿与530本古版书(早于1500年)。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该图书馆的作用是( )
阿德蒙特修道院图书馆
A.有助于推动文化的大众化
B.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
C.保存了古典时期的文化遗产
D.具有服务公众的职能
16.2017年3月1日,“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正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整个展览分为九个单元。其中某单元的展品主要有:基督雕像、莫卧儿王子的细密画、贝宁饰板、马尼拉钱币、爪哇皮影戏偶、毛利人铜棒、夏威夷编篮头盔。该展览单元可能为( )
A.贸易与侵略(300~1100年)
B.变革与适应(900~1550年)
C.邂逅与连结(1500~1800年)
D.我们创造的世界(1800年至今)
二、非选择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英国历史上有多种形式的图书馆,虽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质,但用户都需要直接或间接地支付费用,因此要求图书馆降格到“贫民阶层”的呼声与日俱增。1850年,经过改革派和激进派议员的据理力争,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规定一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应当建设公共图书馆,地方政府为公共图书馆提供必要的发展资金,公共图书馆逐渐成为民众教育的基地,成为“人民的大学”,成为广大技工进行自我教育、提升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重要渠道。公共图书馆在普通借阅外,还开设游戏室、台球室、咖啡屋等休闲场所和针对儿童、老人、残障人士的特殊阅读室。20世纪初,部分英国公共图书馆还致力于将图书传递给不能前往图书馆的读者,如住在偏远地区、长时间工作的人。
——摘编自郑永田《英国近代公共图书馆服务及其启示》
材料二 为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国家积极推进全国公共图书馆建设、馆藏文献修缮、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重大文化项目。在政府资金投入和扶持下,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设施条件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服务能力有所提高,社会效益显著增强。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日益增长,我国公共图书馆还存在总量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经费不足等问题。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十五”以来全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情况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近代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当代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启示。(8分)
18.[2022·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其中《奏定初等小学章程》部分内容摘要如下:
立学 总义 设初等小学堂,令凡国民七岁以上者入焉,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每星期不得过三十点钟,五年毕业。
历史 科目 其要义在略举古来圣主贤君重大善美之事,以养国民忠爱之本源。采本境内乡贤名宦流寓诸名人之事迹,令人敬仰叹慕。
地理 科目 其要义在使知今日中国疆域之大略,五洲之简图,以养成其爱国之心。宜悬本县图、本省图、中国图、东西半球图、五洲图于壁上。
格致 科目 其要义在使知动物、植物、矿物等类之大略形象、质性,以备有益日用生计之用。当先就庭院中动物、植物、矿物,为其解说其生活变化作用。
——程美宝《由爱乡而爱国:清末广东乡土教材的国家话语》
材料二 下图为“初等小学堂四年完全科国文教科书第2册”中的插图(1911年)
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课时作业(十四)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1.解析:据所学百家争鸣的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春秋末期士阶层的崛起,这为社会转型奠定了人才基础,故选B项;材料并未提及官学的衰落,无法反映私学是否逐渐取代了官学,排除A项;据材料“不拥有政治权力”可知,士阶层的崛起并不会直接引起血缘纽带关系的变化,排除C项;士阶层的兴起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而非结果,排除D项。
答案:B
2.解析:宋代书院发展深受理学影响,讲究个人品德培养,书院属于私学,其远离市井减少官学影响,追求学术自由,故C项正确。
答案:C
3.解析:清末新政后出现留日学生逐渐增多的现象,1909年后又出现留美学生逐渐增多的现象,留学潮使得中国人才在外国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们回国后会推动中国近代化,所以留学潮等于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选A项;上述留学外国的学生是去学习,而不是定居和工作,所以不能说优秀人才外流,排除B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清末留学潮培养了不少人才,但是这些留学生回国后,面对民族危机和专制统治,很多人倾向了革命,所以并没有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排除D项。
答案:A
4.解析:据材料“丁文江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可知,清末废除科举制后,实行学堂选官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因此丁文江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生”选官,获得进士,而进士则是传统科举制的产物,说明晚晴的教育体制中新旧交融,故选D项;洋务运动时期开始了教育近代化,排除A项;我国留学人员的去向一开始流向英美等国,甲午战后转向日本留学,因此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科举制废除于1905年,因此1911年时科举制已经不存在,排除C项。
答案:D
5.解析:由材料“我国高校实行院系调整……全国理、工科教授有四分之三被调离本校”可知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新中国初期进行高校改革是为了培养更多的理工人才,促进工业化发展,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A项;“完善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全民高等教育”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平衡文理科系”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答案:A
6.解析:“只有在通过品格和正统思想的考察且获得新教教主的许可证之后,方可从事教学,要求大学毕业生必须要宣誓效忠王室才能获得学位”可见剑桥大学逐渐受到世界政权的管理,逐渐脱离罗马都会,向世俗方向发展,故选A项。
答案:A
7.解析:以营利为目的的流行书籍和报纸大量提高,说明拥有大量的书籍消费主体,在19世纪出现,应是工业革命的功劳,说明工业革命提高了消费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选C项;材料的内容是工人家庭成年人以及消费性书籍的增多,没有涉及教育完善问题,排除A项;工业革命减少教育隔阂,无法消除教育隔阂,排除B项;工业革命会导致教育模式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排除D项。
答案:C
8.解析:由材料可知从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设立法学的高校和法学毕业生都越来越多,法律教育随着中国法制化建设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故选D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工作重心已经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排除A项;“最热门”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只提及法律专业的发展,不能体现出教育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排除C项。
答案:D
9.解析:根据材料“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技增长+教育增长)”可知,科技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突出,在此背景下中国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故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与材料表述不相符,排除A;颁布《义务教育法》的目的在于扫除青壮年文盲,排除B;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
答案:D
10.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民族教会的建立,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欧洲传统大学在指导思想、课程设置、组织结构等方面向世俗化、民族化、人文化、科学化等方向发展,欧洲传统大学逐步演变为近代高等教育机构,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教改革对大学学术自由的影响,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宗教改革的影响,不是文艺复兴运动,B不符合题意;从材料中的“为它们坐落在其版图内的国家服务”可知,材料信息主要强调大学的世俗化,不是人文主义冲击教会学校教育,D错误。
答案:C
11.解析:东汉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制成“蔡侯纸”,使造纸术出现突破性进展,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了该时期纸在社会上广泛推广,且东晋南朝时期经济作物种植范围相对较小,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体现了民间和官方推动了纸的使用和推广,纸基本取代传统书写材料,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未提及私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
答案:C
12.解析:题干材料中“刊本”的意思是刻印的书本,雕版印刷术有利于儒家经书的批量出版,推动儒学经典通俗化,故选A项;题干材料“这是儒家经书第一次出现刊本”说明雕版印刷术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可能“取代”手抄本,排除B项;C、D两项在题干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答案:A
13.解析:材料中“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书版剧增至十万”“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的信息,说明当时印刷书籍比较普遍,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故选C;A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中主要论及雕版印刷,未涉及活字印刷,故排除B;材料中并没有说明全部是官方刻书,当时也有民间刻书,故D错误。
答案:C
14.解析:据材料“法国出现多种形式的公共和私人阅读方式”可知,各种阅读场所的出现促进多种阅读方式带来思想的交流,故选C项;法国大革命运动爆发于18世纪末,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法国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19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民主共和观念,排除D项。
答案:C
15.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极其珍贵的1400多份手抄稿与530本古版书(早于1500年)”,可知该图书馆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故C项正确。
答案:C
16.解析:从题干材料中提到的国家和地区来看,涉及了世界的各个地方,体现出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选C项。
答案:C
17.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由材料一“图书馆降格到‘贫民阶层’的呼声与日俱增”得出人民阅读需要的增长;由材料一“经过改革派和激进派议员的据理力争”得出英国部分政治人士的努力;由材料一“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得出国家对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立法保障;由材料一“公共图书馆逐渐成为民众教育的基地,成为‘人民的大学’,成为广大技工进行自我教育、提升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重要渠道”得出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第二小问影响,由材料一“成为民众教育的基地,成为‘人民的大学’,成为广大技工进行自我教育、提升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重要渠道”得出扭转了图书馆只为社会上层服务的局面,推动了文化的普及;由材料一“还开设游戏室、台球室、咖啡屋等休闲场所和针对儿童、老人、残障人士的特殊阅读室”得出满足了民众教育、休闲的需求;由材料一“一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应当建设公共图书馆,地方政府为公共图书馆提供必要的发展资金,公共图书馆逐渐成为民众教育的基地”得出促进了工人阶级文化水平的提升,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工人运动的开展。(2)由材料一“经过改革派和激进派议员的据理力争,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材料二“国家积极推进全国公共图书馆建设、馆藏文献修缮、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重大文化项目”得出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鼓励社会参与;由材料二“为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得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职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由材料一“公共图书馆在普通借阅外,还开设游戏室、台球室、咖啡屋等休闲场所”得出应兼顾民众教育与休闲的多重功能;由材料一“针对儿童、老人、残障人士的特殊阅读室”得出关注特殊群体;由材料一“部分英国公共图书馆还致力于将图书传递给不能前往图书馆的读者,如住在偏远地区、长时间工作的人”、材料二“我国公共图书馆还存在总量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经费不足等问题”得出统筹城乡和区域均衡发展。
答案:(1)原因:人民阅读需要的增长;英国部分政治人士的努力;国家对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立法保障;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4分,任答两点即可)
影响:扭转了图书馆只为社会上层服务的局面,推动了文化的普及;满足了民众教育、休闲的需求;促进了工人阶级文化水平的提升,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工人运动的开展。(4分,任答两点即可)
(2)启示: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鼓励社会参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职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兼顾民众教育与休闲的多重功能;关注特殊群体;统筹城乡和区域均衡发展等。(8分,言之有理即可)
18.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首先,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论题,如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重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然后进行论述,可以从背景、内容和影响的角度来进行论述,从背景上看,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是基于西学传播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传统教育和科举制度已经不适应人才培养和官员选拔而进行的,因此清政府设学堂,统一全国学制,来培养近代化人才,这是家国情怀的体现。从内容上看,也重视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要求所有学生七岁入学,通过历史、地理、格致等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的情怀,而在国文教学中,引导小学生热爱国旗和国家。从影响看,这在传统爱国的基础上,促进近代教育的发展和社会转型。最后,进行总结和升华。
答案:示例1: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重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2分)
论述: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传统教育和科举制度已经不适应人才培养和官员选拔。(2分)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将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3分)晚清教育改革旨在培养近代化人才,特别重视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要求所有学生七岁入学,培养爱国的根基。通过历史、地理、格致等学科的学习,培养小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国家的情怀;在国文教学中,引导小学生热爱国旗和国家。(3分)
总之,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改变了传统忠君教育,走向爱国教育,从培养科举人才到培养综合人才,大大促进了近代教育发展和社会转型。(2分)
其他论题:晚清教育改革重视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晚清教育改革具有“中体西用”的特点。
晚清教育改革呈现出新旧杂陈的特点。课时作业(十五)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2·山东德州月考]下表所示为《世界遗产公约》的部分规定。由此可见,《世界遗产公约》( )
条目 规定
第六条 本公约缔约国,在充分尊重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所在国的主权,并不使国家立法规定的财产权受到损害的同时,承认这类遗产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
第七条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际保护应被理解为建立一个旨在支持本公约缔约国保存和确定这类遗产的努力的国际合作的援助系统
第十八条 本公约缔约国应对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赞助下为世界遗产基金所组织的国际募款运动给予援助
A.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真实价值”
B.旨在集各国之力加强对世界遗产的保护
C.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
D.制定了以国际援助为主的遗产保护体系
2.截至2019年,共有33个国家的53项世界遗产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其目的是( )
A.对处于濒危状态的世界遗产进行登记
B.联合国出资对相关遗产进行修复
C.将名录中的世界遗产进行世界性宣传
D.有效地保护和保存世界文化遗产
3.纽伦堡审判的起诉书和判决书描述了纳粹德国破坏文化遗产的详细情况。为汲取这一历史教训,很多人都认为有必要制定新的国际公约,以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将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列为战争罪的做法,也被以后相应国际机构的组织文件继承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都是战争罪
B.纽伦堡审判制定了世界遗产保护和认定的标准
C.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文化遗产的“国际公约”
D.警示后人避免重演历史的悲剧是保护文化遗产的主要目的
4.1998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在武陵源进行遗产监测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意见,拿出了黄牌警告。张家界政府却一意孤行,又批准了投资达1.2亿元、号称“世界第一户外观光电梯”的“百龙天梯”建造项目。这说明( )
A.任何时候经济利益高于一切
B.政府的这种决策是无奈之举
C.绿水青山的确就是金山银山
D.“重申报轻保护”破坏了大自然
5.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其突出的普遍价值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未来的人类。因此,我们对于世界遗产应( )
A.全力开发推向市场
B.严格保护封闭保存
C.充分利用适度保护
D.充分保护适度利用
6.“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是对代表着人类文明普世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管理的一整套机制和行为。……当今,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治理需要越来越多的国际治理其他领域资源的参与;世界文化遗产本身也越来越多参与到国际治理的其他领域,如气候问题、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等。”材料意在强调( )
A.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不容乐观
B.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C.各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遗产的责任
D.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有全球化思维
7.中国境内各民族既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又是文明成果的传播者。以气贯苍穹之势矗立在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以其藏汉合璧的风格有力地佐证了民族团结协作的精神。下列各项中能够反映这一精神的是( )
A.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B.鲜明的红白色彩与高低错落的布局和谐组合
C.木雕伏兽与人面狮身巧妙融合
D.木石结构的碉楼建筑与藻井、斗拱形式的有机结合
8.2019年,在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考古证明,5000年前该遗址已经存在明确的阶级分化和统一的文化信仰。这表明中国( )
A.“良渚古城遗址”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B.五千年文明史获认可
C.旧石器时代水平较高
D.早期国家形态已出现
9.某高中生学习完《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一课后总结出课堂笔记,其部分内容如下:(一)建筑艺术精湛高超;(二)装饰艺术成就突出;(三)文学艺术相伴而生。该部分内容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悠久的建造历史B.独特的建筑风格
C.丰富的文化内涵D.巍峨的历史丰碑
10.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的入选符合《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是( )
A.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B.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C.可作为一种建筑物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阶段
D.与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11.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朝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12.观看图一和图二,巴比伦门是古巴比伦的象征之一,德国在19世纪80年代入侵伊拉克时,把古巴比伦门分割打包,运回德国重新组装,这就是德国古巴比伦门。而后伊拉克又在古巴比伦门原址上重新修建了另一座古巴比伦门,称为伊拉克古巴比伦门。那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基本条件,这两座古巴比伦门哪座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
A.德国古巴比伦门
B.伊拉克古巴比伦门
C.都可以
D.都不可以
13.201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7个项目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下列各项,有可能列入其中的是( )
A.京杭大运河B.贵州黄果树瀑布
C.中医针灸D.新疆坎儿井
14.某同学为研究中国明清时期的文化遗产,确定了主题并收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不正确的是( )
主题 材料
A 民族交融 布达拉宫
B 徽商文化 皖南古村落
C 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故宫
D 明清时期的汉民居 平遥古城
15.有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持绝对的原汁原味无必要也不可能,我们现在看到的昆曲,早已不是明朝的昆曲。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活态的,这就意味着它必然要发生变化。这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 )
A.不具备真实性和完整性
B.没有加以保护的必要性
C.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D.变化无常具有不可知性
16.下面表格为《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类名录项目(部分)》。它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 )
遗产项目名称 批准时间
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 2009年10月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2009年10月
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2009年10月
中医针灸 2010年11月
中国珠算 2013年12月
二十四节气 2016年11月
A.技艺先进B.实用性强
C.体系完整D.注重实验
二、非选择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2分)
17.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保护不论属于哪国人民的这类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考虑到部分文化或自然遗产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而需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考虑到鉴于威胁这类遗产的新危险的规模和严重性,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这种援助尽管不能代替有关国家采取的行动,但将成为它的有效补充。
——摘编自《世界遗产公约》
材料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就提出应将文化多样性视为“发展的因素”之一,而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稀缺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构成,它不仅是人类以往文明的见证和产物,也是促进人类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也被视为“文化创作的源泉”。因此,促进人类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而且保护文化遗产是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摘编自李玉雪《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进路思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遗产面临哪些威胁。概括指出应如何保护世界遗产。(6分)
(2)据材料二指出,文化遗产具有怎样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应坚持怎样的原则。(6分)
18.近代以来,长城的国家象征意义不断形成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长城
在鸦片战争前,长城在中国主要是作为一种沧桑、悲凉的象征物为人们所认识,并且具有浓厚的保守和令人畏惧的负面色彩。
鸦片战争后,一些文人志士开始通过长城表达忧国忧民、保家卫国的思想,如林则徐就曾在遣戍伊犁途经凉州时写下“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的诗,长城在这一时期初现国家象征意义的端倪。
1933年开始,在中国先后出现了“血肉长城”“钢铁长城”等词语,特别是之后最流行的救亡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号召国民“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起到凝聚人心、动员全民的作用,此后以长城为题材的歌曲、照片绘画、诗歌等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万里长城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国家象征的观念为广大民众普遍认同。
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其中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一句展现了强烈的鼓舞力量与乐观精神。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明确指代国家及政权的元素上开始大量使用“长城”符号或形象,如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历套人民币上几乎都有长城的形界,在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中长城元素也大量使用。长城的象征意义也发生了微妙变化。
——摘编自王雁《论长城国家象征意义的形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近代以来长城国家象征意义的形成与发展进行评述。
课时作业(十五)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1.解析:根据表中信息“国际合作的援助系统”“世界遗产基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遗产公约》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故选B项;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故排除A项;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故排除C项;世界遗产保护体系以本国保护为主、国际援助为辅,故排除D项。
答案:B
2.解析:世界遗产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说明这些遗产已遭到破坏或破损的程度非常严重,这样就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以便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保护,故选D。
答案:D
3.解析:根据“将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列为战争罪的做法,也被以后相应国际机构的组织文件继承下来”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文化遗产的“国际公约”,C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纽伦堡审判只是将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列入战争罪,没有制定世界遗产保护和认定的标准,排除B项;D项说法与题意无关,排除。
答案:C
4.解析:根据材料“张家界政府却一意孤行,又批准了投资达1.2亿元、号称‘世界第一户外观光电梯’的‘百龙天梯’”可知,张家界政府的这一做法不利于保护大自然,故D项正确。
答案:D
5.解析:《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对于世界遗产要适度开发,充分保护,故D项正确;全力开发推向市场显然不符合适度开发原则,故A项错误;世界遗产也不能封闭保存,这样就失去了文化的价值,故B项错误;对世界遗产,应该适度利用,故C项错误。
答案:D
6.解析:材料反映了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所保护的遗产具有普世性,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运用其他领域的资源,这体现出世界文化遗产从理念到操作都具有全球性,D正确;需要国际合作不等于保护形势不容乐观,排除A;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保护,而不是其价值,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全球性,而不是民族性,排除C。
答案:D
7.解析:布达拉宫采用的“木石结构的碉楼建筑”属于藏地建筑风格,而“藻井、斗拱”是汉族建筑风格,两者的结合体现了“藏汉合璧的风格有力地佐证了民族团结协作的精神”,故选D;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不能体现出“藏汉合璧”特征,排除A;“鲜明的红白色彩与高低错落的布局”不符合“藏汉合璧”,排除B;布达拉宫屋檐下排列成行的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富有尼泊尔和印度的艺术特色,不是汉族建筑风格,排除C。
答案:D
8.解析:“良渚古城遗址”大型建筑设施很可能是良渚古国的城址,表明中国早期国家形态已出现,故选D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A、B两项,排除;“良渚古城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排除C项。
答案:D
9.解析:由材料“建筑艺术……装饰艺术……文学艺术相伴而生”可见,该部分内容的主题围绕艺术,最有可能是突出长城的文化内涵,故选C项。
答案:C
10.解析:奥斯维辛集中营不是艺术成就,排除A项;奥斯维辛集中营不是已消逝的文明,排除B项;奥斯维辛集中营并非建筑物的杰出范例,排除C项;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德国纳粹政权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的铁证,是大屠杀、种族主义和野蛮行为的沉痛记忆,在人类历史中是极端意识形态引起的悲惨后果,它具有警示意义,D项正确。
答案:D
11.解析:题干材料没有涉及陆王心学的传播,故A项错误;昆曲并没有吸取京剧的元素,而京剧是在吸取昆曲元素的基础上形成的,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社会等级观念并没有弱化,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昆曲在明清时期是被官方推崇的“雅乐”,在上层社会广为流传,说明其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故D项正确。
答案:D
12.解析:无论是德国古巴比伦门,还是伊拉克古巴比伦门,它们都不是原来的样子,已经失去了“真实性”,因此都不具备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基本条件。
答案:D
13.解析: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针灸是一种“知识和技能”,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答案:C
14.解析: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是颐和园,C符合题意;布达拉宫体现汉藏文化的融合,不符合题意,排除A;皖南古村落体现的是徽商文化,不符合题意,排除B;平遥古城是明清时期的汉民居,不符合题意,排除D。
答案:C
15.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故C项正确;A、B、D三项说法均错误,排除。
答案:C
16.解析:表中的科技项目都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注重实用,故B项正确。
答案:B
17.解析:第(1)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一和所学从战争、自然灾害、经济建设方面回答;第二问依据材料一“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这种援助尽管不能代替有关国家采取的行动,但将成为它的有效补充”归纳回答。第(2)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二“而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稀缺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构成”归纳回答;第二问依据所学从真实性和完整性方面回答。
答案:(1)威胁:战争、自然灾害、经济建设。保护:有关国家采取行动,国际社会集体性援助。
(2)价值:是不可替代的资源,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构成,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原则:真实性和完整性。
18.解析:形成历程:据材料“鸦片战争前长城在中国主要是作为一种沧桑、悲凉的象征物为人们所认识……鸦片战争后,一些文人志士开始通过长城表达忧国忧民、保家卫国的思想……1933年开始……万里长城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国家象征的观念为广大民众普遍认同……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明确指代国家及政权的元素上开始大量使用‘长城’符号或形象”可知,从初步萌生到民间认同再到官方确定(或:从民众到国家);
内涵发展:据材料“在鸦片战争前,长城在中国主要是作为一种沧桑、悲凉的象征物为人们所认识……鸦片战争后,一些文人志士开始通过长城表达忧国忧民、保家卫国的思想……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明确指代国家及政权的元素上开始大量使用”可知,最初主要作为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鸦片战争尤其是抗战以来侧重于指代中国人民的悲壮与不屈、团结与抗争及对家园与和平的捍卫,新中国成立后则侧重于指代中国的壮丽山河、昂扬精神及对和平的期许。题目要求对长城国家象征意义进行评述,一般先叙述长城国家象征意义的发展的原因。其次对此进行评价;长城国家象征意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尤其是抗日战争后、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时代特征的差异,三个阶段中长城国家象征意义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要把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答出来,最后就长城国家象征意义三个阶段的发展谈谈自己的认识。
答案:形成历程:从初步萌生到民间认同再到官方确定(或:从民众到国家);(2分)
内涵发展:最初主要作为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鸦片战争尤其是抗战以来侧重于指代中国人民的悲壮与不屈、团结与抗争及对家园与和平的捍卫,新中国成立后则侧重于指代中国的壮丽山河、昂扬精神及对和平的期许。(每阶段1分,共3分)
长城自身古老、坚固的特点,雄伟、壮丽的形象以及其抵御外敌、维护和平的基本功能;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国侵略、探索救亡图存之路,实现民族复兴的政治需要;新中国成立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展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现实选择。(分析长城国家象征意义形成发展的原因,3分)(能从以上三个角度论述,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长城国家象征意义的形成与发展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奋进历程的直接反映,对于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力量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对于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民族复兴起到极其宝贵的精神激励作用。(阐述长城国家象征意义形成发展的认识与评价,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课时作业八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10份打包)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