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练习
一、单选题
1.元世祖时,在金中都旧城址的东北旷野上建筑新城,新城定名大都。大都城市布局遵循《周礼·考工记》中王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规划整齐,井然有序,城门与宫殿也多取《易经》命名。这反映出( )
A.元统治者全盘接受儒家文化 B.城市设计建筑水平世界领先
C.城建思想深受中原文化影响 D.中原的物产和人力资源丰富
2.有人说:“皖南古村落与其他村落形态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古村落建设和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对农业的依赖。古村落居民的意识、生活方式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农民思想意识和一般市民阶层,而是保留和追求与文人、官宦阶层相一致,因此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皖南古村落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的根源是( )
A.当地居民普遍脱离农业生产 B.明清时期徽商劲旅异军突起
C.人们的意识和追求有所提高 D.深受文人和官宦阶层的影响
3.平遥古村落基本上都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即为“日”字或“目”字形布局。院内的房屋则建成双坡顶,附属房做成平顶。房顶的特点是一层比一层高,取意于“层层高,步步高”。俗话说:“厢不压正,奴不欺主。”这充分反映了( )
A.左右对称的建筑理念 B.等级森严的封建礼制
C.结构合理的文化理念 D.轴线分明的政治氛围
4.学生在进行“中华文明探源”的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一系列资料。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彩绘陶器是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 制瓷业已初具规模
B 河姆渡遗址出土了猪纹陶钵 最早饲养猪的实证
C 兴隆洼遗址发掘了百余座半穴居房址 原始村落的出现
D 郑州商城遗址发现多处宫殿建筑基址 营建城市形成制度
A.A B.B C.C D.D
5.为了在帝国全境普及水道,罗马中央政府派遣专家到各地进行技术指导,步罗马城的后尘,行省的主要城市陆续修建了水道。这( )
A.彰显了皇帝至高无上地位 B.满足了长途海外贸易的需要
C.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 D.推动了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
6.乾隆十一年《震泽县志》卷4《疆土志四·镇市村》:“震泽县之镇市村,旧吴江县镇市村之半也。凡民人所屯聚者,谓之村。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将防遏者,谓之镇。亦有不设官而称镇,既设官而仍称村者,名号正俗不同耳。旧吴江县之称镇者七,称市者十。”由此可知清朝( )
A.对村镇未形成严格定义 B.村镇已在国内广泛分布
C.村镇成为固定基层机构 D.村镇经济发展相当迅速
7.蚵壳厝,是闽南泉州地区一种传统特色建筑。即用蚵壳建造的房屋(闽南语中,厝乃房屋之意,蚵就是海蛎)。在泉州的蟳埔村、法石村及泉州沿海一带均有分布,当地人拾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建起一座座的蚵壳厝,是我国东南沿海具有特色的贝饰古民居,这说明古民居风格( )
A.与当地经济水平挂钩 B.造型各异以吸引游客
C.由当地传统风俗决定 D.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8.西周时期,王城规模庞大,大多没有城墙、宫殿宗庙、工商活动和居民区域零落分布,无明显功能分区。东周时期,王城规模缩小,呈现大郭城(工商业区和居民区)内套宫城(宫殿和宗庙)结构,宫城和郭城均有坚固的城墙。以上变化反映出东周( )
A.工商业集镇的规模扩大 B.军事动荡与社会分化加剧
C.奴隶主贵族政治渐加强 D.中央集权与都城营建强化
9.中国古代都城考古中,“中”的理念不断深化,如下表所示。“中”的理念延续主要体现出( )
择中建都 夏代晚期都城偃师二里头都邑遗址位于“天地之中”的大嵩山地区
择中建宫 早期偃师商城、郑韩故城、东汉洛阳城、唐长安城、明清北京城的宫城基本位于都城中央
择中建殿 汉长安城未央宫之前殿、隋唐洛阳城之大明宫含元殿、明清紫禁城之奉天殿和太和殿
A.城市建筑技术的成熟 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C.多元一体国家的形成 D.国家认同观念的发展
10.历史文献记载,西非古国加纳王国(约公元400—1200年)的首都有两个城区,一为国王贵族居住的王城,周边围有城墙,禁止外人擅入;一为穆斯林商人聚居的城区,拥有颇具规模的市场。由此可知( )
A.加纳王城兼具政治经济职能 B.古代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C.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D.帝国扩张推动区域文明交流
11.清朝前期的川陕鄂三省边界地区:“山中多包谷之家,取包谷煮酒。其槽喂猪。一户喂猪十余口,卖之客贩,或赶赴市集。……猪至市集,盈千累万,船运至襄阳、汉口售之……”。该记载主要反映了当时( )
A.已经存在农业的多种经营 B.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受阻
C.边界地区已成为贸易中心 D.农业经营刺激了市镇兴起
12.《清明上河图》流传下来的主要有三个版本:北宋张择端版、明代仇英版、清院版。宋代只在靠近城门的城内大街边设了一个商税所向进城的货商收税;明清城墙看起来更为雄伟、坚固,城门外设了大栅栏,城门内有瓮城,还有士兵把守的城防机关。由此可见,明清时期( )
A.城市治理趋于严格 B.商业出现大幅衰退
C.坊市界限严密整齐 D.商税成为主要税源
13.1945年,英国考古学家莫蒂默 惠勒爵士在印度半岛南部沿海发掘出一个迥异于印度建筑、贸易货栈式的渔村,里面有大厅、露台、蓄水池、防御工事以及在公元前30年至公元35年间产于意大利的陶器。这个村落有可能是( )
A.铁器时代印度文明的城邦国 B.印度种姓制度的诞生地
C.印度人存储罗马货物的地方 D.外国人在当地的贸易站
14.南宋时期的临安城,皇宫偏居一方,其附近的城市几何中心区域就是车水马龙的商业聚集地,“开封府”、“相国寺”太学等事物也从东京被“搬”到了临安皇城主干道的诉旁。由此可知,南宋( )
A.政府采取重商政策 B.都市呈现繁华气象
C.江南市镇蓬勃发展 D.财政倚重商业税收
15.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可能出现于唐朝长安城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
A.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 B.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
C.到指定市场用铜钱购物 D.出门时穿件棉布衣服
16.《梦粱录》载:临平、汤村等镇市,因南渡以来靠近行都(临安),“二百年户口蕃盛,商贾买卖十倍于昔,往来辐辏,非他郡比也”。濮院镇,北宋为一草市,高宗时,曲阜濮氏扈从南下卜居于此,以农桑、机杼之利,日生万金,四方商贾云集,遂置镇。这反映出南宋时期( )
A.市镇兴盛深受时局影响 B.四民社会秩序遭到了冲击
C.重农抑商政策渐趋松弛 D.传统经济形态向近代转型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重建后的雅典卫城,城内建筑群没有中轴线,不苛求对称,建筑物利用复杂的地势而建,彰显着城邦精神与寄托。数量可观的公共建筑与简朴狭小的私人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特色,也从深层次反映了雅典政治文明内核。古典时期的雅典城城市居民有着平等的居住条件,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混住在一起,没有区划,仅在用地大小与住宅质量上有所区别,且这种差别也要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雅典人将极大的智慧与热情投入到高高的卫城山上,以塑造他们的城邦精神和理想国,圣地卫城汇聚了当时最杰出的工匠、技师,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建成。新修建的卫城如伯里克利所想的那样,在古典时期一直是雅典城邦精神的化身和有形体现,是雅典人甚至是希腊人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人们在每年的节庆日里结成队伍去那里膜拜神明,祈求和平,分享祭品。
——摘编自白继萍《古典时期雅典城的城市布局及规划思想研究》
材料二 汉长安城位于今西安西北部渭河南岸的台地上,地势南高北低,从整体外形上看是一个斗形城市,所以有“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的说法。汉长安城营建工程贯穿了整个西汉时期。城市中、南部是以宫殿、官署及贵族府邸等组成的政治活动中心,而市坊及居民区等经济区集中在城北。在汉长安城的建设中,许多宫殿的命名以及修建都比附着天上的星辰,如昆明池、飞廉馆、太液池、桂观等,这种思想立即漫透在城市设计规划当中,渗透着君权至上、不可轻蔑的含义。西汉末年,统治者在长安城南郊修建了明堂、辟雍、社稷等大规模的礼制性建筑群。
——摘编自白继萍《古典时期雅典城的城市布局及规划思想研究——兼与汉长安城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城市规划的思想。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时期与古代雅典城市建设的异同,并分析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朝时开始出现的地方性集镇、集市(草市),在明中叶以后有了更大的发展,几乎遍及全国,对各地自然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调剂作用。一部分地理位置较好的镇市,人口逐渐聚集,越来越多地吸引外地商业资本,逐渐发展为专业性市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地区工商业中心的性质。这类市镇以江南地区最为普遍,如以棉纺织业为主的松江朱泾镇、以丝织业为主的苏州盛泽镇、湖州南浔镇,人烟繁庶,名闻全国。到清朝前期,四所规模巨大的专业性市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合称“天下四大镇”,俨然已成为新兴的城市……这样,由城市到市镇,再到星罗棋布的乡村集市,一个个地区贸易网络就这样逐步形成。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市镇发展的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明清时期市镇发展的因素。
19.帝国时期的罗马城和汉长安城,作为屹立在东西方的两个伟大文明的首都,在世界古代城市建设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汉长安城的城墙呈不规整的方形,城墙的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其南城墙曲折如南斗六星,北城墙曲折如北斗七星,所以汉长安城有“斗城”之称,这是强调城郭与宇宙同构,与天地呼应,折射出汉代“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礼制要求。汉代长安城内部政治中心位于皇帝的宫殿区内,而官署的位置也是紧靠宫殿分布。其闾里分布在城北,与商业区分开;著名的“长安九市”则在城市的西北角上,分成东市三市和西市六市;汉长安城80%以上的面积都是宫殿区,宫殿集中在城市的东西与南北主轴线的道路两边,城内的宫殿、贵族的府邸、宫署等建筑基本占到全城大小的三分之二、城内几乎没有公共娱乐设施和大型的活动场所。长安城郊有大型的游猎场、角马场和园林建筑,提供给皇室和贵族享用的。
古罗马的城墙是不规则的圆形,修建城墙的目的主要也是军事防御。古罗马城内部修建了密集发达的道路、高架水渠供水系统、排水系统以及三个港口用来运送物资,手工业市场遍布整个罗马城内和城郊,城内的市场和仓库超过了320个;古罗马城还有公共浴场、公共剧院、角斗场、音乐厅和图书馆,它们与商业区、居民区交融,看似杂乱无章,却使人民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有序。罗马城内的政治中心是位于城市中心的帝国广场群,里面供奉着各位皇帝的神像和纪念品,可供市民进行参观和祭拜,具体的行政事务的办理位于城郊的皇帝府邸内,城市内部的政治气息并不十分浓厚。罗马城以广场为中心,建筑沿着道路呈现辐射状分布,皇帝的府邸和居民区主要分布在广场外侧,这样的布局应该是受到了西方宇宙观的影响,即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地心说”体系,罗马城的建设就是围绕这个体系建立起来的。
——摘编自韩俊英《秩序与反秩序之美——汉长安城与古罗马城形态比较》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长安城与古罗马城的异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城在城市布局上存在差异的原因。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都城变迁(部分)
时期 概况
周朝 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汉朝 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晋朝 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北魏 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大力推动民族交融,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隋朝 605年,隋炀帝诏令营建东都洛阳城
宋朝 1127年,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明朝 1421年,明成祖下诏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正式迁都北京
清朝 1644年,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北京
中华民国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定都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信息,围绕“中国都城变迁”,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代(中国)。题干中元大都为新建国都,其布局体现了周礼中规定的王都的原则,且城门与宫殿命名也多取自《易经》,这说明元大都城市设计建筑受中原文化的影响,C项正确;元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儒家文化影响,“全盘接受”表述绝对,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元代城市建筑与世界其他地区建筑水平的对比,排除B项;题干没有关于中原物产和人力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皖南古村落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追求与文人、官宦阶层一致的根源在于明清时期徽商的发展,B项正确;当地居民普遍脱离农业生产说法绝对,排除A项;人们的意识和追求有所提高是徽商发展的表现与结果,排除C项;深受文人和官宦阶层的影响等都是徽商发展的表现与结果,并非根源,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层层高,步步高”“厢不压正”可知,这种建筑格局体现的是等级森严的封建礼制,B项正确;材料“层层高,步步高”没有体现出对称,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平遥古民居院落的特点,没有体现出设计的合理性,排除C项;材料“层层高,步步高”没有体现出轴对称,也没有反映出政治范围,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兴隆洼遗址发掘了百余座半穴居房址”,结合所学可知,兴隆洼遗址发掘了百余座半穴居房址,说明这一时期出现了原始村落,C项正确;仰韶文化存在彩绘陶器,不能说明制瓷业的发展状况,排除A项;河姆渡遗址出土了猪纹陶钵,不能得出最早饲养猪,排除B项;郑州商城遗址发现多处宫殿建筑基址,并不能说明营建城市形成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罗马。根据材料可知,罗马帝国修建全国水道网,便利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文化认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D项正确;罗马在帝国全境普及水道,推动了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与皇帝至高无上地位无关,排除A项;罗马帝国境内修建水道与长途海外贸易无关,排除B项;罗马在帝国全境普及水道,推动了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未体现城市交通拥堵缓解,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亦有不设官而称镇,既设官而仍称村者,名号正俗不同耳”可知,清朝时期,对于村镇的定义尚不明确,A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村镇在全国的分布状况,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对村镇定义不明确,并不能说明村镇成为固定基层机构,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村镇经济的发展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在泉州的蟳埔村、法石村及泉州沿海一带均有分布,当地人拾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建起一座座的蚵壳厝,是我国东南沿海具有特色的贝饰古民居”可知,泉州等沿海地区的民居,一般是当地人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建造,说明古民居风格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D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并不是经济水平,排除A项;材料并未说明对游客的吸引,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自然环境的影响,并不是传统风俗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王城规模缩小,战争频繁,军事动荡,因此宫城和郭城均有坚固的城墙,城市出现了工商业区和居民区,表明社会分化加剧, B项正确; 材料只有王城的规模以及内部结构分区,没有涉及工商业集镇,排除A项; 材料信息不涉及奴隶主贵族政治,据所学可知,东周时期,奴隶主贵族政治呈现弱化趋势,排除C项;周朝时期尚未实现中央集权,D项中央集权强化的说法不符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都城、王宫和主要宫殿建筑都强调居中而建,讲求四方来朝。“中”的理念,体现出了国家认同观念的发展,D项正确;城市建筑技术并非决定城市布局主要原因,排除A项;夏、商、西周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形成,排除B项;材料反映中国古代都城都体现“中”的理念,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体”,而不能反映“多元”,排除C项。故选D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约公元400—1200年(西非)。据材料可知,加纳王国的首都有两个城区,一个是政治中心,一个是经济贸易区,体现了王城兼具政治经济职能,A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加纳王国,没有其他文明,并非是多元一体,排除B项;材料中描述信息与自然地理环境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描述帝国扩张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前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取包谷煮酒。其槽喂猪。一户喂猪十余口,卖之客贩,或赶赴市集。”“船运至襄阳、汉口售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川陕鄂边界地区的农民通过种植、加工包谷,发展酿酒和家畜饲养,参与到市场中,带动了内河运输和日用品贸易等,主要反映出粮食作物种植推动农业多种经营,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现象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排除B项;清朝前期边界地区并未成为贸易中心,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市镇最早兴起于两宋时期,据材料“船运至襄阳、汉口售之”无法得出清朝前期农业经营刺激了市镇兴起的历史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可以看出“宋代在城门处设商税机构”,城市治理较为宽松,“明清政府在城门处设城防机关等”,城市管理严格。由此可见,明清时期城市治理趋于严格,A项正确;明清时期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宋代坊市界限已被打破,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明清政府税收的构成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
13.D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世界)。根据材料中“印度半岛南部沿海发掘出一个迥异于印度建筑、贸易货栈式的渔村”可知,当时的印度和意大利地区存在贸易往来,因此这个村落有可能是外国人在当地的贸易站,D项正确;铁器时代的印度文明的城邦主要集中在恒河流域,排除A项;印度种姓制度的诞生地在恒河流域,排除B项;这个村落出土公元前30年至公元35年间产于意大利的陶器,并不能证明这个村落就是印度人存储罗马货物的地方,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南宋时期。根据材料可知,南宋都城中的皇宫偏居一方,商业区位于城市几何中心,且官衙、宗教场所、教育机构点缀其间,呈现出一派繁华的气象,B项正确;南宋时期只是抑商政策略有放松,并非重商,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都市景象,而非工商业市镇,且杭州一个城市也不能代表整个江南,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南宋时期的财政状况,无法直接得出财政倚重商业税收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唐朝。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唐朝长安市坊界限严格区分,因此用铜钱购物必须到指定市场购买,C项正确;红薯玉米明朝后期传入的,排除A项;宋朝以后城市出现夜市,排除B项;棉布衣服普及在明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16.A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宋代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宋之交,北方人口大量迁移江南,相当多的人进入市场谋生,市镇获得新的发展契机。南迁人口在村落或市镇落脚后,推动了市镇的建立与扩大。“临安府的汤村、临平,桐乡的濮院镇”等镇市,都因南渡人口的迁入而繁荣,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四民社会秩序,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政策,且重农政策是不会松弛,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农桑手工业均是传统经济,而市镇经济也是封建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与近代经济形态没有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17.(1)思想:自由和谐的人文主义;城邦至上观念;平等的民主精神;张扬显著的民族标识;空间结构的美学追求;城邦规划和治理的理想主义。
(2)相同点:城市建设注重与周边的自然环境互相协调;都规划出代表权力的中心城市。不同点:建城目的不同;城市的机能不同;影响和适用性不同。主要因素:政治形态;经济基础;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地理环境因素。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雅典。
思想:根据材料“数量可观的公共建筑与简朴狭小的私人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知,自由和谐的人文主义;根据材料“彰显着城邦精神与寄托”可知,城邦至上观念;根据材料“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混住在一起,没有区划,仅在用地大小与住宅质量上有所区别,且这种差别也要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可知,平等的民主精神;根据材料“在古典时期一直是雅典城邦精神的化身和有形体现,是雅典人甚至是希腊人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可知,张扬显著的民族标识;根据材料“圣地卫城汇聚了当时最杰出的工匠、技师,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建成”可知,空间结构的美学追求;根据材料“雅典人将极大的智慧与热情投入到高高的卫城山上,以塑造他们的城邦精神和理想国”可知,城邦规划和治理的理想主义。
(2)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雅典和西汉时期的中国。
相同点:根据材料“不苛求对称,建筑物利用复杂的地势而建”“汉长安城位于今西安西北部渭河南岸的台地上,地势南高北低”可知,城市建设注重与周边的自然环境互相协调;根据材料“雅典人将极大的智慧与热情投入到高高的卫城山上,以塑造他们的城邦精神和理想国”“城市中、南部是以宫殿、官署及贵族府邸等组成的政治活动中心”可知,都规划出代表权力的中心城市。
不同点:根据材料“突出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特色,也从深层次反映了雅典政治文明内核”“这种思想立即漫透在城市设计规划当中,渗透着君权至上、不可轻蔑的含义”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建城目的、城市的机能、影响和适用性不同等角度进行分析。
主要因素: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政治形态、经济基础、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及地理环境因素等角度进行分析。
18.(1)趋势:由地方性集市发展成规模较大的市镇;工商业资本日益向市镇集中;朝专业化市镇发展;巨型市镇走向城市化。
(2)因素:农业商品化发展程度;区域人口的增长;地理交通条件;区域分工明显;商品经济的发展。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关于明清时期市镇发展的趋势,据材料“宋朝时开始出现的地方性集镇、集市(草市),在明中叶以后有了更大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吸引外地商业资本,逐渐发展为专业性市镇”可知,由地方性集市发展成规模较大的市镇;工商业资本日益向市镇集中;朝专业化市镇发展;据材料“四所规模巨大的专业性市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俨然已成为新兴的城市”并结合所学可知,巨型市镇走向城市化。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关于影响明清时期市镇发展的因素,据材料“一部分地理位置较好的镇市,人口逐渐聚集,越来越多地吸引外地商业资本”可知,影响明清时期市镇发展的因素之一是区域人口的增长;地理交通条件;据材料“如以棉纺织业为主的松江朱泾镇、以丝织业为主的苏州盛泽镇、湖州南浔镇,人烟繁庶,名闻全国。”并结合所学可知,区域分工明显;据所学可知,市镇一般位于城市与农村的交汇处,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市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1)异:汉代长安城城墙呈方形,古罗马城墙呈圆形;汉代长安城实行坊市制度,城内各个功能区基本有明确的布局,古罗马城城市功能区没有明确界限;汉代长安城城内几乎没有公共娱乐设施和大型的活动场所,古罗马城提供了大量的供市民生活和娱乐的空间;汉长安城政治中心与行政中心相邻,围绕皇帝分布,古罗马城心政治中心和行政中分离;汉代长安城内部政治氛围浓厚,突显政治功能,古罗马城内部政治气息淡薄;汉长安城却中轴对称,方正有序,而古罗马城市规划实际上是一种不规则的反秩序。
同:城市外廓形制都不规则:都兼具政治管理、商业贸易、军事防卫、居民生产生活等功能,城市功能多样化。
(2)汉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突出皇权至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强调公民权利;汉代强调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和皇权至上,古罗马受西方宇宙观思想的影响。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汉代(中国)、古罗马(西方)。关于汉代长安城与古罗马城的异同,第一小问,异,由材料“汉长安城的城墙呈不规整的方形”、“古罗马的城墙是不规则的圆形”可知,汉代长安城城墙呈方形,古罗马城墙呈圆形;由材料“汉代长安城内部政治中心位于皇帝的宫殿区内,而官署的位置也是紧靠宫殿分布。其闾里分布在城北,与商业区分开”可知,汉代长安城实行坊市制度,城内各个功能区基本有明确的布局,由材料“古罗马城还有公共浴场、公共剧院、角斗场、音乐厅和图书馆,它们与商业区、居民区交融”可知,古罗马城城市功能区没有明确界限;由材料“城内几乎没有公共娱乐设施和大型的活动场所。”、“古罗马城还有公共浴场、公共剧院、角斗场、音乐厅和图书馆”可知,汉代长安城城内几乎没有公共娱乐设施和大型的活动场所,古罗马城提供了大量的供市民生活和娱乐的空间;由材料“汉代长安城内部政治中心位于皇帝的宫殿区内,而官署的位置也是紧靠宫殿分布。”、“罗马城内的政治中心是位于城市中心的帝国广场群,里面供奉着各位皇帝的神像和纪念品,可供市民进行参观和祭拜,具体的行政事务的办理位于城郊的皇帝府邸内,”可知,汉长安城政治中心与行政中心相邻,围绕皇帝分布,古罗马城心政治中心和行政中心分离;由材料“城市内部的政治气息并不十分浓厚”并结合所学可知,汉代长安城内部政治氛围浓厚,突显政治功能,古罗马城内部政治气息淡薄;据所学可知,汉长安城中轴对称,方正有序,而古罗马城市规划实际上是一种不规则的反秩序。
第二小问,同,由材料“汉长安城的城墙呈不规整的方形”、“古罗马的城墙是不规则的圆形”可知,汉代长安城与古罗马城的相同点之一是城市外廓形制都不规则:由材料“城墙的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汉代长安城内部政治中心位于皇帝的宫殿区内”、“其闾里分布在城北,与商业区分开”、“修建城墙的目的主要也是军事防御。”、“古罗马城还有公共浴场、公共剧院、角斗场、音乐厅和图书馆,它们与商业区、居民区”并结合所学可知,汉代长安城与古罗马城:都兼具政治管理、商业贸易、军事防卫、居民生产生活等功能,城市功能多样化。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汉代(中国)、古罗马(西方)。关于两城在城市布局上存在差异的原因,由材料“这样的布局应该是受到了西方宇宙观的影响”可知,罗马城的布局受西方宇宙观思想的影响,由材料“折射出汉代“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礼制要求”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朝长安城的布局受当时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和皇权至上观念的影响;据所学可知,汉朝长安城宫殿位于城中心位置这是因为汉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突出皇权至上,古罗马城市布局商业区、居民区与公共区域交融,这是因为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强调公民权利。
20.论题:中国古代都城的变迁经历了从“洛阳时代”到“北京时代”的转移。
论述:从文明起源来看,洛阳是中华民族的起源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从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来看,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西周到隋唐时期,黄河流域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起步较早,经济发展水平高;从政治和战略位置来看,西周到隋唐,主要的政权活动区域在长安和洛阳一带,因此这里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战略地位重要,建都于此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控制。明朝初年面临的主要敌人是北元,迁都北京能有效抗击蒙古人的南袭;从政治控制范围来看,都城北迁可以进一步控制北方和东北地区,巩固了全国的统一;从经济方面看,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主要谷仓地区由华北平原向江南移动,长江下游成为中国的主要粮食产地,北京所处位置使其能够直接通过人工大运河与长江下游的粮食产区连接。由此可见,中国都城经历了从“洛阳时代”到“北京时代”的变迁模式,是由军事、经济、交通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时空是古代至新中国时期的都城。首先,根据材料“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大力推动民族交融,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605年,隋炀帝诏令营建东都洛阳城”“1421年,明成祖下诏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正式迁都北京”“1644年,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北京”可得出论题:中国古代都城的变迁经历了从“洛阳时代”到“北京时代”的转移。由材料及所学可知,分别从洛阳与北京的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统治者的因素等方面分析说明,例如:从文明起源来看,洛阳是中华民族的起源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从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来看,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西周到隋唐时期,黄河流域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起步较早,经济发展水平高;从政治和战略位置来看,西周到隋唐,主要的政权活动区域在长安和洛阳一带,因此这里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战略地位重要,建都于此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控制。明朝初年面临的主要敌人是北元,迁都北京能有效抗击蒙古人的南袭;从政治控制范围来看,都城北迁可以进一步控制北方和东北地区,巩固了全国的统一;从经济方面看,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主要谷仓地区由华北平原向江南移动,长江下游成为中国的主要粮食产地,北京所处位置使其能够直接通过人工大运河与长江下游的粮食产区连接。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中国都城经历了从“洛阳时代”到“北京时代”的变迁模式,是由军事、经济、交通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练习——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