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 史
2024.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9页,共两部分,共29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考试材料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有学者认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②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A.①属于历史结论
B.②属于历史事实
C.①说明中国丧失了司法主权
D.②说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下面是某同学学习 “太平天国运动”的部分笔记,其中①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A.《资政新篇》 B.“明定国是”诏书
C.《天朝田亩制度》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在下列侵略战争中,攻占过北京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5.在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 英国 B. 俄国 C. 日本 D. 美国
6.下面是某学生在学习《洋务运动》一课后所做的总结。其中④属于
A.历史原因 B.历史事实
C.历史过程 D.历史结论
7.“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894年 B.1898年 C.1901年 D.1911年
8.孙中山撰写挽联“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纪念的革命志士是
A.黄兴 B.刘道一
C.秋瑾 D.徐锡麟
9.1912年3月,上海《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民国建立 B.二次革命
C.萍浏醴起义 D.护国战争
10.某博物馆里的讲解员指着一张图片介绍说:“他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面对民族危机,他兴办实业,积极寻求救国的方案。”讲解员介绍的这位历史人物是
A. 张之洞 B. 张謇 C. 荣宗敬 D. 张骞
11.他创办了一本著名的杂志,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曾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提出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是《文学革命论》的作者。他是
A.胡适 B.陈独秀
C.蔡元培 D.李大钊
12.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古田会议
13.右图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这一事件
A.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创造了条件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引领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运动
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14.抗日战争爆发后,对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起到重要作用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华北危机 D.一·二八事变
15.牺牲于枣宜会战,被周恩来评价为“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的国民党将领是
A. 张自忠 B. 谢晋元 C. 李宗仁 D. 赵登禹
16.时空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北伐战争 ②淞沪会战 ③新文化运动 ④百日维新
A.③④①② B.③①④② C.②④①③ D.④③①②
17.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以下四幅图片,由此推测他研究的主题是
A.正面战场抗战 B.敌后战场抗战 C.全民族抗战 D.解放战争
18.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某两国关系发展简史时编制的年代尺。他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日美关系 B.中美关系 C.中日关系 D.英美关系
19.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有
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战
②促成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抗战
③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④中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结盟,共同作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右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卡片横线上应填写
A. 中共三大
B. 政治协商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1.如果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945年”“毛泽东”“双十协定”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井冈山会师 B.西安事变
C.平型关大捷 D.重庆谈判
22.1947年,一则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20多年来,革命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 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这段话中 的内容应该是
A.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B.淮海战役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23.某公众号推出了一期纪念专题,内容包括:
①论文:《平津战役——铸就伟大胜利的关键战役》
②图片:《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文昌宫》
③视频:《人民必胜——规模巨大的解放战争支前运动》
④地图:《辽沈战役要图》
据此判断,这期公众号的专题是
A.百团大战 B.三大战役
C.渡江战役 D.淞沪会战
24.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以下事件发生在南京的是
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②《辛丑条约》的签订
③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④ 五四运动的爆发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25.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它们反映的时代心声是
A.自强求富 B.人民解放
C.实业救国 D.抗日救亡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4题,共50分。
26.(14分)思想的力量。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沉溺于“天朝上国”幻象中的中国知识界,对外国历史、地理所知甚少。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惨败于一向被视为“夷狄”的英国,引起国人强烈震撼,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解世界的重要性。林则徐派人译外文书报,主持译编《四洲志》。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撰成《海国图志》,介绍了西方的历史地理和科学技术,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上述有识之士对世界各国认识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写出践行魏源思想的历史事件及一位代表人物。(2分)
材料二 甲午战败,严复深受刺激,在天津《直报》上发表《原强》《救亡决论》等四篇文章,以进化论和天赋人权说为武器,批判君主专制理论,抨击科举制度,主张“用西洋之术”以致富强。他翻译的《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生存竞争”的生物进化理论,出版后立刻风靡思想文化界。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将下列内容填写完整。(4分)
材料三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后,针对党内一些人关于“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科学阐明了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深刻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他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从而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3)依据材料三,运用相关史实,从实践和理论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概述毛泽东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所做的贡献。(2分)
(4)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结合所学,再举一位推动历史前进的中国近代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4分)
27.(13分)走进历史现场。
材料一 五四运动亲历者①许德珩回忆道:“5月1日,我们得到这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3日晚的大会决定了第二天早晨到天安门齐集,示威游行。”
材料二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生②陈其樵日记:(5月4日)“……雇车至天安门。见北京大学、法政专门、中国大学及吾校学生均到,数约三千人。……后见演说已完,各校学生人手一旗,将为游街之举;……向尤君索一白布旗,上书‘还我青岛’,同大队前进。自天安门出发南行,出中华门东折,将穿东交民巷。至美使馆门前,不能前进。……乃由美使馆北行,经长安街、崇文门大街。沿途散布全体学界之通告,……及至赵家楼曹汝霖宅门口,……群呼杀卖国贼!……忽见宅内火起。巡警大呼火起,请学生速整队归去。……有力弱不能走者,巡警乃以武力逮捕。”当时的《纽约时报》也刊载了“(五四当天)数人被捕”等消息。
材料三
(1)判断上述材料中涉及到的史料类型,将序号与史料类型相对应。(填序号,4分)
口述史料① 文献史料 图像史料 实物史料⑤
(2)依据材料二,在下图中画出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示威游行路线图。(3分)
(3)依据上述三则材料,运用多源互证的原则,将下表填写完整。(4分)
多源互证 说明五四事件的过程
许德珩回忆录与陈其樵日记形成互证 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地点:1919年5月4日、天安门
日记、照片与《每周评论》杂志形成互证 事件经过:①
② 事件结果:学生火烧了赵家楼,警察逮捕了部分学生
(4)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及所学,说明“五四精神”核心内涵。(2分)
28.(12分)中国共产党在北京。
材料一 “李大钊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这里是李大钊(字守常)在北京居住时间最长的居所,见证了他在北京的一系列革命实践。
①《警世钟》 (1903年撰写)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颁布) ③《新青年》载《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19年撰写) ④ 北京共产党小组 创办工人刊物 《劳动音》 (1920年第一册)
(1)李大钊故居拟举办“革命先驱——李大钊”展览,请你从材料一中为本次展览选取两件相关文物。(写序号,1分),并就其中一件文物说明其入选理由。(2分)
材料二 1921-1923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领导的反帝反封爱国运动(部分)
时间 地点 事件 斗争情况
1921年 北京 《工人周刊》创刊,1922年成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 《工人周刊》对陇海路工人罢工、香港海员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均作过详尽报道和声援,从中指导了工人运动
1921- 1922年 北京 创建“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俱乐部” 1922年8月,长辛店工人为争得自身权利,展开罢工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1923年 北京、郑州等地 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 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军阀的血腥镇压,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当时的中心工作及主要的斗争方式。(3分)
材料三 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北平学生为先锋的各界抗日救国会成立,各文化团体也纷纷以文艺为武器,开展抗日救亡。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大规模抗日游行,由此开始的一二·九运动席卷全国。
七七事变后,八路军开辟了平西抗日根据地,并协助北平人民建立起抗日民主政府——宛平县政府,有力地配合了晋察冀边区的抗日斗争。其中,(顺义)焦庄户人民开展地道战,成为党领导人民战争的典范,被誉为“人民第一堡垒”。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北平人民进行抗战的表现。(3分)
材料四 以下是北平和平解放五里桥谈判纪念碑碑文(部分)
五里桥谈判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① 战役前线司令部领导人与国民党军傅作义部代表,就北平和平解放问题进行的一次重要谈判……一月三十一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城,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五里桥谈判促成北平和平解放,使古都免遭战火涂炭,其历史功绩永载史册。
为纪念五里桥谈判,特此立碑。
(4)结合所学,将材料四填写完整。(1分)并拟写一段参观此处红色遗迹的推荐语。(2分)
29.(11分)近代社会生活变化。
材料一 1905年京师大学堂召开第一次运动会,校长提出:“盖学堂教育之宗旨,必以造就人才为指归。而造就人才之方,必兼德育体育而后为完备。……东西各国知其然也,故无不以体育一事为造就人才之基。日本体育专重击剑、柔道二门,其国民报国之精神实职于此。……其他德美诸国,无不由体育法而养成国民气节……自科举兴而体育废,儒缓之习遂中于士大夫之心。”
(1)依据材料一,分析京师大学堂举办运动会的作用。(3分)
材料二
出自《点石斋画报》 (1884年创刊,1898年停刊) 出自《百美图》画册 (上海交通图书馆1918年出版)
《百美图》中的女性不像《点石斋画报》中主要居于室内,而是出现在街道、茶室、公园、溜冰场、电影院等各种公共场合中。这些女性“目光由谦卑垂视而含笑平视,由拘泥、守礼而活泼、自信,姿态松弛……”。婚礼上很多女性选择了西式婚纱代替中式礼服。追求男女平等,而非依附男性而活的“新女性”越来越多。服饰的革新与身体的自由以及心理的变化正在彼此相互辉映、相互证明中逐渐得到实现。
(2)从晚清到民国时期女性身上发生了诸多变化。请依据材料二加以概括。(4分)
(3)依据上述两则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4分)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D C D B D B C A B B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D C C A C D C B A D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4题,共50分。
26.(14分)
(1)变化:从对世界各国所知甚少、抱有成见,变为主动了解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
事件:洋务运动。(1分)
人物:如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奕 等。(任意一位符合要求的人物即可,1分)
(2)时代背景:甲午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先进的中国人谋求制度变革。
(2分)
①戊戌变法(百日维新);②辛亥革命。(2分)
(3)赋分标准:从实践和理论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进行概述,史实1分,史论1分,共2分。
赋分示例:
实践上: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2分)
理论上: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逐步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作出明确说明。(2分)
(4)赋分标准:人物2分,思想2分,共4分。
赋分示例:孙中山,三民主义。(陈独秀,民主科学;张謇,实业救国等)
27.(13分)
(1)文献史料②④;图像史料③。(各2分,共4分)
(2)评分标准:起点(天安门);方向(划出自天安门向南至中华门,最后连在终点上即可,不可经过东交民巷);终点(赵家楼)。(3分)
(3)
多源互证 说明五四事件的过程
①北京各大中学校学生在天安门进行集会游行,学生手持用白布或纸制成的小旗及传单,表达学生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唤醒同胞等意愿,最终学生游行队伍抵达赵家楼(2分)(起点,过程—游行,终点)
②日记、《纽约时报》与实物史料遗址(火烧赵家楼遗址)形成互证(2分)
(4)赋分标准:运用材料,表达爱国情怀,各1分,共2分。
赋分示例:
爱国: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价值观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28.(12分)
(1)文物:③④(1分,都选对得1分)
理由:(2分)
③《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李大钊1919年撰写,文章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
④《劳动音》是李大钊在北京创办共产党早期组织——共产党小组后所创办的工人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
(2)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1分)
斗争方式:创办工人刊物;成立工人组织;领导工人罢工。(写出任意2点即可,2分)
(3)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北平人民成立抗日组织(抗日救国会);领导文化团体以文艺为武器反抗日本侵略;领导学生开展一二·九爱国运动。
全民族抗战期间,建立抗日根据地及抗日民主政府;开展游击战,进行敌后抗战。
(写出任意3点即可,3分)
(4)战役:平津战役。(1分)
推荐语示例:
“五里桥谈判纪念碑”是为了纪念解放战争时和平解放北平的谈判而立;此次谈判促成了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古都北平免遭战火涂炭;为当时尚待解放的城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也为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言之有理即可,2分)
29.(11分)
(1)有助于培养新式人才;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有助于凝聚民族精神、培育国民气节等。(3分)
(2)变化:女性的活动空间从居于室内延伸到公共场合(或女性活动范围更为广阔);女性个性的解放(或女性从拘泥守礼到自信开放);女性对外来事物持开放与包容的态度(或女性可以开汽车、拉小提琴、穿西式服装等);女性服饰变得更为现代;女性从依附于男性到追求男女平等。(写出任意2点即可,4分)
(3)西方文化的传入;政治变革的推动;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文化运动促进思想的解放;历史人物的推动;人民群众的智慧等。(写出任意2点即可,4分)
2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