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3-2024新疆和田地区皮山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新疆和田地区皮山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历史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分)周人藏礼于器,对青铜礼器的使用在数量、形制和大小都有严格的规定。根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周人列鼎通常为单数,奇数的鼎与偶数的簋配合使用;而在山东半岛及黄淮、江淮流域的东方族群则盛行“偶数用鼎”。这一现象反映出(  )
A.贵族集团内部等级森严
B.宗法分封制度走向瓦解
C.分封制下地方独立自治
D.早期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
2.(2分)《论语》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季路问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些言论反映了孔子(  )
A.朴素的人文思想
B.反对战争追求社会稳定
C.感慨生命的无常
D.代表了新兴士人的诉求
3.(2分)如表为《通典 职官六》中关于御史的记载。这些记载反映出秦汉时期御史的设置(  )
◎御史之名,周官有之,盖掌赞书而授法令 ◎战国时亦有御史,秦、赵渑池之会,各命书其事,又淳于髡谓齐王曰“御史在后”,则皆记事之职 ◎秦汉为纠察之任
A.进一步完备了中枢机构
B.在传承基础上进行创新
C.促进了监察体系的完善
D.增强了古代制度的多变性
4.(2分)《礼记》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孔颖达《礼记正义》云:“鲁得立文王庙者,案襄十二年秋,当然,鲁不能祭文王以上的先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西周(  )
A.天子拥有绝对的专制权威
B.宗法制和等级秩序得到尊重
C.嫡长子的特殊地位遭削弱
D.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已确立
5.(2分)“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强干弱枝与重文轻武 B.中央集权大为加强
C.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6.(2分)如图为隋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局部),在①②处填写对应的内容,正确的是(  )
A.中书省 尚书省 B.门下省 中书省
C.门下省 尚书省 D.尚书台 门下省
7.(2分)中国古代的一次赋税改革实行“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材料反映的赋税制度是(  )
A.租调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摊丁入亩
8.(2分)南宋叶适说:“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如此)人之才不获尽,人之志不获伸,昏然俯首一听于法度,而事功日隳,风俗日坏”。叶适意在说明,宋代(  )
A.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 B.理学败坏社会风气
C.王安石变法策略失当 D.政治风气因循保守
9.(2分)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民族政权并立
C.诸侯争霸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0.(2分)在宋代的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武术社团,产生了各种武术游戏、武术表演等活动。习武者开始与江湖艺人交织在一起,武术成为市民娱乐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一现象反映了宋代(  )
A.重文轻武国策的贯彻 B.民间武术的出现
C.文化艺术形式的创新 D.商品经济的繁荣
11.(2分)据下表可得出的结论是,元代(  )
叙述 出处
蒙古统治阶级入主中原,提倡宗教平等、信仰自由,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和多元的思想文化的交流 郭英德《元杂剧与元代社会》
元代统治者既没有禁演、销毁哪一出戏剧,也不曾赐 给任何人以“明教罪人”的恶谥 任崇岳、薄音湖《关于元杂剧繁荣原因的几个问题》
A.文学重视社会教化功能
B.杂剧因雅俗共赏而受到推崇
C.戏曲创作环境较为宽松
D.戏曲传播摆脱理学思想束缚
12.(2分)明中叶至清康雍乾年间,由于闽广两省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与全国主体部分经济结构差异,出现200余年的禁海与开海之争,立足于全国制定的包括对外贸易政策在内的中央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将“禁海”定为国策。由此可知,海禁政策的根源在于(  )
A.不断强化的君主专制
B.重农抑商的传统经济政策
C.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
D.西方殖民侵略的现实威胁
13.(2分)据清政府历年在册人口数字分析,从乾隆十六年到道光二十年(1751﹣1840)的90年中,人口增长率在10%以下的共有62个年头,约占90年的69%,远低于1675﹣1750年间的增长率。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人地矛盾比较突出 B.计划生育成效显著
C.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D.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14.(2分)清代,许多理学学者不但重视道德,还广泛涉猎其他知识。如张履祥对农田物候等深有研究,写了《补农书》一书。李光地对象数、天文、历法很有研究,注重兴修水利,得到康熙的赞许。这体现出清代理学学者(  )
A.强调维护纲常礼教 B.继承发展阳明心学
C.具有经世致用理念 D.注重总结实践经验
15.(2分)1843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维新变法以救亡图存
16.(2分)李鸿章在《论试办轮船招商》中说:“目下既无官造商船在内,自无庸官商合办,应仍官督商办,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翼为中土开此风气,渐收利权。”该企业的创办(  )
A.体现了与洋商争夺利权的决心
B.开始引入西方商业经营形式
C.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
D.践行了清末“新政”的自救主张
17.(2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全国的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参议院有权对临时大总统行使的重要权力,具有同意权和最后决定权。……临时大总统……行使职权时,须有国务员副署。”这些规定意在(  )
A.推行三权分立 B.赋予民众政治权利
C.防范袁世凯专权 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18.(2分)哈格里夫斯曾因发明“珍妮纺纱机”而被手工业者砸毁机器,焚毁房屋并流落街头;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多地都曾发生手工业者自发捣毁机器的“卢德运动”;中国近代多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都曾因“夺人生计”而被手工业者捣毁机器和厂房。这些现象体现了(  )
A.历史现象的周期性规律
B.历史发展的螺旋形上升
C.历史事件的不可复制性
D.历史认识的多元复杂性
19.(2分)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部分条陈表述为“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材料旨在强调(  )
A.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B.马克思主义传播有利于五四运动爆发
C.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爆发
D.新文化运动有利于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20.(2分)1945年4月,美、英、苏、中四国共商建立联合国。10月,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可以反映出抗日战争(  )
A.推动了中华民国的建立
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实现了彻底的民族独立
21.(2分)小弟杨秀清立在陛下暨小弟韦昌辉、石达开跪在陛下,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缘蒙天父天兄大开天恩,差我主二兄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启奏我主万岁万岁万万岁御照施行。”这反映了(  )
A.奏章的内容与《天朝田亩制度》的精神相违背
B.这份奏折应该出现在天京变乱后
C.太平天国已转化成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政权
D.租赋问题是解决现状的首要任务
22.(2分)五四运动爆发后,胡适对其曾评价说:“凡在变态的社会与国家内,政治太腐败了,而无代表民意机关存在着;那么,干涉政治的责任,必定落在青年学生身上了。”晚年却认为五四运动是对新文化运动的一个“政治性干扰”。胡适这一认识的变化反映了(  )
A.历史解释需要不断被重构
B.历史解释受阶级立场影响
C.救亡与启蒙间的矛盾冲突
D.五四运动反帝爱国的性质
23.(2分)“第一期为军政府督率国民扫除旧污之时代;第二期为军政府授地方自治权于人民而自总揽国事之时代;第三期为军政府解除权柄,宪法上国家机关分掌国事之时代。”孙中山所倡导的走向民主宪政的三步曲(  )
A.依次称为训政、军政、宪政
B.明确以三权分立为目标
C.以人民实施地方自治为基础
D.都以理想化的军政府为前提
24.(2分)“10月12日,革湖广总督瑞激职,仍令待罪图功,命陆军大臣荫昌速督陆军两镇赴鄂。另饬令萨镇冰统海军,程允和统长江水师,既日赴援。”这一系列命令应对的是(  )
A.太平军欲进攻湖北 B.英法联军逼近京师
C.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D.革命军已光复武昌
25.(2分)下船位于嘉兴南湖,1921年的7月,中国就是从这里开始(  )
A.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主张
B.民主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系统引入马克思主义思想
D.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二.材料题(共2小题,满分50分)
26.(24分)科举制
科举制被西方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07年12月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播出了《千年科举探幽》,下面材料均出自《千年科举探幽》解说词。
材料一:用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这一制度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持续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命运。
材料二:1793年玛嘎尔尼作为第一个英国使节访问中国时,在他列出的一长串考察清单中就包含有中国的科举制。随后不久,西方一些国家纷纷将中国的科举制度作为一项先进的文官选拔制度陆续引入。……很多的西方学者认为,科举制西传,影响了世界各国的文官制度,是中国在精神文明领域中对世界的贡献。
材料三:2006年在韩国首尔举行了一个庄重的仪式,在夕日皇宫的勤政殿前,几百人身着朝鲜民族服装,再现了当年科举考试的盛况。……今天的韩国人正是通过这种纪念活动,来表达他们对科举制度的尊重和反思。
问题:
(1)隋唐科举制创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材料三中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作为一项先进的文官选拔制度陆续引入”和韩国人“对科举制度的尊重”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度的认识。
27.(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材料三: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以上材料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四:到了建都天京,就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的纲领,从反满的民族革命大步跃进到反封建的社会革命。到太平军来了,“郡县所经,如行时雨。旌旗所指,了解倒悬”,给农民们解除了封建剥削和封建压迫。他们有衣有食,感受到革命所给予的幸福,效忠于太平天国。……随着形势的发展,再进一步采取向农民颁发田凭措施,收到了“耕者有其田”的效果,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什么不平等条约?它们分别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
(2)以上三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3)在材料二的各项条款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什么?由此反映出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与义和团运动相比,它们对待西方资本主义的态度有何不同?
2023-2024学年新疆和田地区皮山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历史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2分)
1.【解答】题干材料表明,周人和山东、黄淮等地族群都使用青铜鼎等作为礼器,但存在奇数用鼎与偶数用鼎的区别,故选D项;
A、B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故选:D。
2.【解答】根据材料“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季路问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可知,孔子关注人,体现了朴素的人文思想,A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孔子反对战争和感慨生命的无常,排除BC项;
孔子维护周礼,不能代表新兴士人的诉求,排除D项。
故选:A。
3.【解答】古代中国的制度是有传承性的。题目提供的材料表明,早在西周和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御史,但此时的御史仅为“掌赞书”“授法令”“记事”之官,没有监察职能。秦汉时期,御史是监察官员。这反映出秦汉统治者在传承古代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故B项正确;
A、C两项与材料和历史事实不符,均排除;
古代中国的制度虽然不断变化,但具有很强的传承性,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故选:B。
4.【解答】依据材料“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鲁不能祭文王以上的先公”可知,反映的是西周天子、诸侯以及卿大夫之间有严格的等级秩序,这说明西周宗法制和等级秩序得到尊重,故B项正确;
周天子通过分封制间接统治地方,没有形成“绝对的权威”,而且材料涉及的是宗法制下的等级秩序,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嫡长子继承制,故C项错误;
周天子通过分封制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故选:B。
5.【解答】“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指的是东晋结束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南朝”;“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指的是统一黄河流域的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东魏被北齐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五朝统称为“北朝”。据此可知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C选项正确;
强干弱枝与重文轻武是宋朝的特征,A选项错误;
题干未涉及南北朝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相关信息,不能说明南北朝时期中央集权大为加强,B选项错误;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时期,D选项错误。
故选:C。
6.【解答】结合所学可知,门下省的职能是封驳审核,尚书省下辖六部,故C正确;
ABD表述不准确,排除。
故选:C。
7.【解答】“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指的是唐朝的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于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项正确;
ABD项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不符合,排除。
故选:C。
8.【解答】根据材料“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如此)人之才不获尽,人之志不获伸......”及所学知识可知叶适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批评,认为制度僵化,束缚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政治风气因循保守,D项正确;
ABC均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D。
9.【解答】辽、西夏、金都是少数民族政权,先后与两宋并存,所以,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故B正确;
A是秦汉时期,C是春秋战国时期,D是隋唐时期,均不符合。
故选:B。
10.【解答】根据材料“各种武术游戏、武术表演等活动。习武者开始与江湖艺人交织在一起,武术成为市民娱乐生活的一种形式”可知,在宋代的城市中,武术成为一种具有娱乐性质的表演,结合所学可知,这适应了当时市民生活的需求,说明宋代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D项正确;
材料看不出重文轻武政策,故A项错误;
材料无法得出民间武术产生于宋代,故B项错误;
材料不能反映文化艺术形式创新,故C项错误。
故选:D。
11.【解答】根据材料信息“蒙古统治阶级入主中原,提倡宗教平等、信仰自由,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和多元的思想文化的交流”“元代统治者既没有禁演、销毁哪一出戏剧,也不曾赐给任何人以‘明教罪人’的恶谥。”并结合所学可知,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后,民族大交流的特殊政治、历史背景,并加之蒙古族的文化特质,形成了元代较宽松的思想政治等人文环境,这为元杂剧的创作提供了有利条件,C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文学的社会意义,无法得出文学重视社会教化功能,排除A项;
材料未体现杂剧的雅俗共赏,也未涉及人们对杂剧的态度,排除B项;
材料未体现戏曲传播摆脱理学思想束缚,且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文化是程朱理学,排除D项。
故选:C。
12.【解答】根据材料“明中叶至清康雍乾年间,由于闽广两省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与全国主体部分经济结构差异,出现200余年的禁海与开海之争,立足于全国制定的包括对外贸易政策在内的中央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将‘禁海’定为国策”并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所以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C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未体现君主专制的强化,排除A项;
材料强调的是海禁政策,不是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
“西方殖民侵略的现实威胁”是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
故选:C。
13.【解答】根据材料可知,康乾盛世期间,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摊丁入亩的改革使得古代人口出现爆炸式增长。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人们为维持生活或者继续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在人口行为上出现了一些变化,诸如人口生育率的下降、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等新动向,A项正确;
清朝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排除B项;
前清政局相对稳定,社会秩序动荡不安表述不准确,排除C项;
材料未体现出人口增长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关系,排除D项。
故选:A。
14.【解答】根据材料“清代,许多理学学者不但重视道德,还广泛涉猎其他知识......对象数、天文、历法很有研究,注重兴修水利,得到康熙的赞许。”可知,清代,理学学者不但重视道德还重视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为国家服务解决问题,具有经世致用的理念特点,C项正确;
维护纲常礼教在材料中体现不足,排除A项;
材料未体现“继承发展阳明心学”,排除B项;
D和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C。
15.【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即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抗外国侵略,故B正确;
A是洋务派的主张,排除;
C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思想,排除;
D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排除。
故选:B。
16.【解答】分析材料“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翼为中土开此风气,渐收利权”可知,洋务运动时所创办的企业由官办、官商合办逐渐变为官督商办,正如材料所言“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这说明洋务企业的创办方式发生了变化,故B正确;
A题干不能体现,排除;
.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人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试航成功,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故排除C;
“清末新政”出现在20世纪初期,故排除D。
故选:B。
17.【解答】根据题干“全国的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参议院有权对临时大总统行使的重要权力,具有同意权和最后决定权。……临时大总统……行使职权时,须有国务员副署”可知,总统的权力受到参议院的制约,这体现了责任内阁制,意在防范袁世凯专权,C项正确;
材料只涉及行政权和立法权,未涉及司法权,不符题意,排除A项;
材料没有体现民众权力,排除B;
材料和民主共和政体无关,排除D。
故选:C。
18.【解答】从材料“被手工业者砸毁机器,焚毁房屋并流落街头;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多地都曾发生手工业者自发捣毁机器的‘卢德运动’;中国近代多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都曾因“夺人生计”而被手工业者捣毁机器和厂房”可以看出,不论是西方的工业革命,还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阻力,但最后都会向 前发展,因此这些现象反映出历史发展的螺旋形上升,B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周期性,排除A项;
C项也不是主旨,排除C项;
材料并不是对某一事件的多种认识,因此不能体现认识的多元复杂性,排除D项。
故选:B。
19.【解答】根据材料“此次罢学风潮……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可知,此教育部主事认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近因是政治问题,而远因则是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而在中国宣传的学说,说明在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五四运动爆发的重要作用,B项正确;
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是五四运动的影响,排除A项;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爆发,是材料中说的政治问题,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
新文化运动有利于人民民族意识觉醒,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
故选:B。
20.【解答】根据材料“1945年4月,美、英、苏、中四国共商建立联合国。10月,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牵住了日本大量的兵力,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项正确;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排除A项;
抗日战争之前中国民族意识已经觉醒,排除B项;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获得民族独立,D项正确。
故选:C。
21.【解答】根据材料中“照旧交粮纳税”可知,太平天国政权承认土地和产品私有,这写《天朝田亩制度》中“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相违背,故A项正确;
根据材料中人物名称可知这份奏折出现在天京变乱前,B项错误;
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D项表述错误,其首要任务是巩固政权,排除。
故选:A。
22.【解答】根据材料从五四运动爆发后胡适对学生的爱国运动是持赞成态度的,但是晚年却认为五四运动是对新文化运动的一个“政治性干扰”可知,胡适在不同时期对五四运动具有不同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要原因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无产阶级开始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并最终取得胜利,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胡适对这一结果不满,B项正确;
材料“凡在变态的社会与国家内,政治太腐败了,而无代表民意机关存在着;那么,干涉政治的责任,必定落在青年学生身上了”反映的是胡适在不同时期对五四运动的评价不同,并非对历史的正确解释,排除A项;
救亡和启蒙的矛盾在当时就有,不是胡适后来看法改变的原因,排除C项;
五四运动反带爱国的性质由其革命任务决定,与胡适看法的变化无关,排除D项。
故选:B。
23.【解答】据所学,孙中山倡导的民主宪政三步是:军政、训政、宪政,故A错误,排除A;
材料中没有明确体现三权分立的目标,故B排除;
材料中并不是实施人民地方自治,而是给予人民民主权利,故C错误;
孙中山的民主宪政三步曲前提都是在军政府下实施,至于军政府能不能愿意实行民主,是个未知数,故带有理想化的设想,故D符合。
故选:D。
24.【解答】依据材料“10月12日”、“革湖广总督瑞激职”、“命陆军大臣荫昌速督陆军两镇赴鄂”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系列命令应对的是1911年10月10日发生的武昌起义,故D项正确;
A项与材料“荫昌”、“瑞激”等人物不符,排除;
B项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进攻北京,与“赴鄂”、“长江”等信息不符,排除;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是在威海卫战役,与“荫昌”、“瑞激”等人物,与“赴鄂”“长江”等信息不符,故C项排除。
故选:D。
25.【解答】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于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召开了中共一大,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民主革命面貌得以焕然一新,B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确提出反帝反封主张的是1922年的中共二大,排除A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在五四运动时期,李大钊就已系统引入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排除C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是五四运动,排除D项。
故选:B。
二.材料题(共2小题,满分50分)
26.【解答】(1)根据材料一中“用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这一制度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持续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隋唐科举制创立的根本原因是将选人选官的权力掌控在中央,从而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2)根据材料二中“随后不久,西方一些国家纷纷将中国的科举制度作为一项先进的文官选拔制度陆续引入”及材料三中“今天的韩国人正是通过这种纪念活动,来表达他们对科举制度的尊重和反思”并结合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方式和内容可知,西方人和韩国人引入和尊重科举制的原因是由于该制度在人才选拔上相对公开、公平和公正。
(3)对科举制的认识可结合所学内容,从科举制的内容、作用和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故答案为:
(1)根本原因:统一王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2)是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3)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社会较完善的选官制度,维护了社会的统治,推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但也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科举制西传,影响了世界各国的文官制度,是中国在精神文明领域中对世界的贡献。
27.【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前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鸦片战争以及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就可以。
(2)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只要结合书本知识来说就行。
(3)材料中是甲午战争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其中对中国工商业经济打击最为深重的,应该是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办厂,反映出当时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4)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相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主张向西方学习,而一和短运中排斥一切外来事物。
故答案为:
(1)材料一: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材料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2)材料一:中国由一个封建自主的独立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材料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材料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
(4)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主张向西方学习,义和团排斥一切西方外来事物。
第1页(共1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3-2024新疆和田地区皮山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