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重庆市大足区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上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卷
注意事项:1.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试题卷总页数:6页。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3.需要填涂的地方,一律用2B铅笔涂满涂黑。需要书写的地方一律用0.5MM签字笔书写。4.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监测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5.测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正确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选项中。
1.“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想象不到这座宫殿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使“这座宫殿”惨遭摧毁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整理了一份名人名句卡片。该卡片主题是( )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不速加剪除,恐边镜之民不获宁息。——康熙皇帝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主权
C.推动经济发展 D.加强文化交流
3.据记载,开平矿务局开采的煤炭就在天津市场销售,把日本的煤炭挤出了天津市场。这表明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 )
A.增强了清朝军事实力 B.赶走了外国侵略势力
C.实现了民族独立富强 D.抵御了列强经济侵略
4.甲午战争期间,美国《世界报》指出“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该评论涉及的史实发生于下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5.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下图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
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6.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
A.虎门销烟 B.圆明园遗迹 C.日军在旅顺的暴行 D.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的宝座
7.研究戊戌变法可以使用的一手(最直接、最可信)史料是( )
A.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 B.学者所著《戊戌变法史事考》
C.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 D.影视作品中“公车上书”片段
8.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创办刊物《劳动界》。《劳动界》很快从上海传播到多地,1920年9月至1921年3月间,其成为湖南销量最大的新文化刊物。这说明,当时( )
A.马克思主义传播广泛 B.工人成为新文化运动主力
C.中国共产党已经诞生 D.北伐战争成舆论关注热点
9.“一”是开端,是起点。下列事件与“第一”的地位对应正确的是( )
A.《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戊戌变法——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秋收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井冈山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0.“在轮渡码头附近的江堤,日本兵用野战炮、手榴弹和机枪向他们开火。随后他们大多数被推进长江,有些被堆起来焚烧”。以上描述南京大屠杀的史料可说明( )
A.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B.抗日战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C.南京沦陷,标志国民政府已经投降 D.施暴者终会受到正义的严惩
11.国共两党关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历史上两党两度合作都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A.建立黄埔军校 B.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打败日本法西斯 D.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的统治
12.“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充分表现出政治中的成熟,能够顶住来自各方面的狂风恶浪,具有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把她称为抗日战争惊涛骇浪中始终屹立不摇的中流砥柱,是当之无愧的。”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中国的抗战取得了抗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D.体现工农群众支持红军抵抗入侵的家国情怀
13.中国古文中没有第三人称的女性代词。提倡白话文以后,刘半农勇于破旧立新,以一句话为例,创造了“她”字——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她”字的创造反映了( )
A.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 B.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度
C.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 D.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命
14.19世纪,西方的星期作息制传入中国。参照传统的二十八宿值日法的推算,汉语新添了“星期”和“星期日”等新名词,1907年清廷明确规定在正式用语中使用“星期”而不用“礼拜”。上述现象主要表明( )
A.中西文化融合 B.习俗完全西方化
C.天文学发展迅速 D.汉语词汇丰富
15.下表中民族工业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的兴起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五四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数的统治地位
D.对外开放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
二、非选择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4分,第18题6分,共35分。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16.(15分)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由“沉沦”到“奋起”的转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是上升,升出一片光明。这个深渊的“底”就在20世纪的头二十年,……五四爱国运动发生了,……中国共产党在这时候成立并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明确主张。从这时候起,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
——摘自张海鹏《张海鹏论近代中国历史》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3分)
A.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然后是上升。
B.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C.中国共产党在成立时并没有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明确主张。
(2)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中国由“沉沦”转向“奋起”的决定性力量。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5分)
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是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并逐步赢得胜利的。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最卓越的贡献。
——摘自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
(3)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引领近代中国“奋起”的基本要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阶段(1921-1937年)中国共产党创新史事三则(材料二所涉史事除外),并说明其创新点。(6分)
材料三 毛泽东在湖南和江西农村开展武装斗争,莫斯科和中共中央政治局没有真正赞成。1931年11月的政治局会议指责毛泽东是狭隘的经验主义。1934年7月毛泽东被软禁在于都,直到是年10月长征开始时才被释放。……多年后,毛泽东回忆早年遭受的挫折,乐观地认为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4)创新意识是初中生应具备的优秀素养。根据材料三并结合革命先辈事例,简述具备创新意识需要哪些优秀素质支撑。(1分)
17.(14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外国列强的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救亡图存的抗争史,中华民族日渐觉醒,逐渐凝聚出强大的民族精神,并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材料一所指的战争是哪一次战争?(1分)马士认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2分)
材料二 总而言之,这场败仗无可否认地证明了自强运动的失败……这种外交、军事与技术上的有限现代化努力,缺乏相应的体制与思想变革,无法振兴国家,并使之成为一个现代政权,……这场战败标志了清王朝的即将灭亡,并且引发了帝国主义的加紧扩张及国内政治运动的兴起。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2)根据上述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不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2分)
A.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B.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引发了帝国主义的加紧扩张及国内政治运动的兴起。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场败仗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帝国主义是怎样加紧对中国进行扩张的?(2分)
材料三 日本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结果……他们……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军事上的主要表现。(3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条件有哪些?(1分)
18.(6分)观察下列两幅图,完成任务。
从上述两幅图中提取信息,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释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条理清楚)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重庆市大足区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