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练习
一、单选题
1.11世纪,欧洲城市开始兴起,市民阶层随之形成。“长期的聚居、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经验终于使得居民养成了一种强烈的共同意识,其反映在以和平方式要求领主(包括领有城市的教会高层)承认城市为一个自治社会,如果这项要求被拒绝,市民就会以暴力方式来反抗封建势力”。据此可知,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自治运动( )
A.壮大了世俗力量 B.消除了割据势力
C.促进了封君封臣制发展 D.推动了人文精神的传播
2.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其基本特征是( )
①种姓制度 ②庄园与农奴制度 ③封君封臣制度 ④君主立宪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公元11~12世纪被认为是英格兰特许状伪造的“黄金时代”,修道院等利用文化资源将自身打造成“制假中心”。据分析,当时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坐稳”英格兰教会首席地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伪造的国王特许。为此,国王不得不成立文秘署保存副本以限制伪造行为。这实质上表明,当时英格兰( )
A.城市商品经济受到了制约 B.教会对文化统治权的独占
C.教会权力从属于世俗权力 D.世俗王权得到一定的强化
4.下面所示为 847年法兰克王国颁布的《莫尔森法令》的部分内容。这表明法兰克( )
我们希望你们了解,我们要授予我们忠诚的臣属以权利,我们不希望做任何对他们不利的事情。同样我们告诫你们和其他忠诚的臣属,你们也要授权你们的人,也不要做任何对他们不利的事情。同时,我们希望属于我们的人,不论他是哪个王国的人,都要跟随自己的领主进攻敌人,或满足领主其他方面的需要,除非他自己的王国遭到攻击,而全体人民都要进行抗击。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封君封臣制渗透契约理念
C.国王成为领主的最高统治者 D.有限王权思想被广泛接受
5.中世纪西欧大学生的生活既艰苦又愉快。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余,还有唱歌、跳舞、击剑和打球等活动。据此可知,中世纪西欧大学( )
A.推动城市兴起 B.关注人的发展
C.摆脱教会控制 D.强化国王权力
6.西欧中世纪早期,教会团体严令禁止商业行为的发生。但到了中世纪末期,教会团体积极开展商品贸易活动,并热衷于将剩余资金借贷放款,类似于早期的银行业务,甚至采取了“委托代理经营”和“合股经营”的方式,几乎是现代公司制和股份制的雏形。这种变化( )
A.反映了强化王权的需要 B.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C.根源于社会的全面转型 D.得益于城市经济发展
7.如图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下列历史事件与他直接相关的是( )
亨利八世(1491-1547)
A.参与英法百年战争,促进英国民族意识觉醒
B.担任英国教会的首脑,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
C.提出《战争与和平法》,奠定国际法的基础
D.创立英格兰银行,成为世界最早的中央银行
8.中古时期,西欧国王将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再把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属下,属下继续分封,直到骑士。领取土地者必须效忠授予土地者,主要义务是服兵役。这反映的是( )
A.城市自治制度 B.封君封臣制度 C.君主立宪制度 D.民主共和制度
9.据如表内容推知,当时欧洲13世纪初欧洲一些国家签署的重要法案( )
时间 法案及签署者 内容
1215年 英国贵族与国王约翰在兰尼米德签署《大宪章》 大宪章保护每个自由人的人身和财产不受非法侵害
1220年 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城镇居民自制《马格德堡法》 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城市事务的决策和管理,通过市政机构和公民集会等形式实现市民的参与
1222年 匈牙利的低等贵族和士绅迫使国王签署了《金玺诏书》 确认了贵族和士绅按照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处置自己的领地,确定国家每年召开会议处理贵族和士绅的不满
A.城市经济获得发展 B.君主权力有其限度
C.契约观念开始出现 D.土地贵族权力加强
10.(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兴起之初,市民只注意本城市的利益,以本城市的自治和自由地位为最大满足。但是随着市民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市民经济利益范围的扩大,他们介入国家的政治事务,开始帮助国王,以利于自己的发展。市民态度的变化( )
A.反映了城市自治的趋势 B.利于强化王权促进统一
C.有助于绝对君主制普及 D.导致封建势力走向衰落
11.在中古时期,西欧文学艺术创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圣经》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6–7世纪,唯一有文化的人是教士,唯一的精神生活在修道院;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建立“教皇国”,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这些现象反映了( )
A.教会控制中古西欧社会的一切权力 B.中古时期西欧政治的黑暗和腐朽
C.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特殊地位 D.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12.12世纪时,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建立司法令状制度,令状要求郡长调查被告的土地是否被错误处置,王室法庭要根据陪审员的答复而作出判断,以便解决土地争端问题。这使自由民纷纷越过领主法庭直接向王室法庭投诉。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英国( )
A.法制秩序破坏 B.国王权力加强 C.民族意识觉醒 D.领主权力扩大
13.在7世纪后半期,阿拉伯人的军事势力已扩展到东部地中海,其舰队已渡过爱琴海,严重威胁拜占庭帝国。为了应对来自外部的威胁,拜占庭以军区代替行省,地方军事长官兼有行政管辖权,实际上将全国置于军事管制之下。这表明拜占庭( )
A.借战争开展东西方文化交流 B.建立起了封建军事专制制度
C.国家治理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D.需完善法制以应对外部威胁
14.西欧封建社会是一种刚性体制。它的权力结构固定,权力的行使方式僵化而不易改变,由此各权力结构之间便出现了空隙,为新生产力因素提供了活动空间,便于体制外的异己力量滋生和成长,而后发展壮大成体制外的力量,并与体制内的权力中心发生冲突,最终导致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材料中的“体制外的异己力量”应该为:( )
A.壮大的民族国家 B.封君封臣制君主
C.争取自治的城市 D.文化传承的大学
15.如表所示是法兰西国王颁发的两份特许状。从特许状的规定可以看出,当时该两城( )
1128年路易六世授予拉昂城的特许状 规定:“任何人,如果没有法官的干预,都不得以任何不法行为的罪名逮捕任何一个人,不论是自由人还是农奴”。
1155年路易七世授予洛里斯的特许状 规定:“任何人在洛里斯待了一年又一日,没有人可以再来追捕他,我们的总督也无权禁止他,他可以在洛里斯城继续自由地待下去”。
A.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B.市民自由与安全获得法律保障
C.城市自治得益于王权和教权斗争 D.民族国家的心理认同得到增强
16.路易七世(1137—1180年在位)先后颁发自治特许证达25个。他的儿子腓力二世(1180—1223年在位)先后对41个旧城和43个新城颁发特许证,追认它们的特权,准许它们成立自治的公社。国王此举意在( )
A.发展城市经济以扩大税源 B.赢得城市支持以加强王权
C.与教皇争夺城市的控制权 D.打击地方的分裂割据势力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半岛在地理上被众多海湾和延绵的山地分割成了大小不一、互不统属的单元。公元前6世纪初开始,古代雅典城邦内部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斗争,贵族权力不断被削弱,雅典政治逐步走向民主化。在雅典,一个公民是一个兵士、一个法官,并且还是政府会议中的一分子。柏拉图曾描述:“人们看到建筑师、铁匠、皮革工、商人和水手毫无差别地站起来发言,不管他们富裕还是贫穷,是贵族还是普通人。”雅典还构建了一套预防权力集中的机制。如议事会常设机构,采取的是10个部落轮流当政的办法,议事会的负责人也由抽签决定,每天更换,任何人不得在一年中两次担任负责人。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特殊的政治体制,相对于整个世界而言,雅典民主政治波及的区域和影响是有限的。雅典民主政治存续的基础是以人们生存和安全利益基本一致为特征的小国寡民的城邦,其民主观念来自于史前的民主传统。
——摘编自张慧张文伟《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特殊性分析》
材料二 中世纪的基督教会是一个有着独立体系的国际组织,有着独立于世俗政权控制的权力。同时教会在与国家争夺权力的过程中提出的限制王权的理论及其实际采取的措施也对人们后来反对专制主义的斗争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基督教成立之初,为取得人民的拥护,它的各种教义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体现一种原始民本、平等的观念。从本源上来说,基督教思想与自然法观念本来就具有某种亲和之处,《圣经》中就曾表示自然本性与法律应该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欧洲宗教改革时,马丁·路德等人以《圣经》为依据,重新提出平等思想,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平等观念的思想武器。“在极端的情形下面,世俗统治者执意不听从教会的道德指导,有良知的基督徒甚至得放弃对国家的忠诚,负起建立新政治秩序的革命责任。”
——摘编自杨骐萌《试论中世纪西欧宗教思想对近代民主政治的影响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特殊性的体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西欧宗教思想中影响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18.英国是世界近代史上重要国家之一、也是近代世界主要的中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西欧,民众应该忠于国家这一点是无人知晓的。相反,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的居民,最后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中世纪晚期,三个方面的发展逐渐改变了忠诚这一尺度。一个发展是各种方言的兴起和这些方言在文学表达方面的运用,另一个发展是若干国家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最后一个发展是西欧的一些王朝建立并巩固了几个性质相同的、独立的大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这些发展为民族主义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引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出兵入侵英格兰,并占领之,被贤人会议推举为国王,建立了诺曼王朝。威廉死后,几任国王与世俗贵族的关系逐渐恶化,多数贵族恢复了法律裁判权。为此,国王与贵族达成妥协,即国王应尊重原有的盎格鲁——撒克逊习惯法,承认以州为据点主宰地方法院的行政司法长官的裁判权,但为了防止他们不适当的扩大权力,国王有权发布令状,并以令状作为所有官司在开审前必须得到的文件,无令状则无法开审。
——据陈方正《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等整理
材料三 在无数次胜仗的催生及工业革命的助推下,英镑要迫切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把世界经济推向英镑时代。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在法律上承认了把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来发行纸币,规定了每英镑的含金量……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使英国在世界各地的经济“侵略”变得更加便捷。
——摘编自宋泓均、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西欧民众对“忠于国家”认识的变化,并概括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英国诺曼王朝在司法上采取的措施,分析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的原因和特点,并写出该体系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王菲利普四世与巴黎大学大事记
1295年 菲利普四世颁布的法令规定:“禁止以任何借口掠夺巴黎大学教师和学生的财产”
1301年 巴黎大学教师和学生要求免除房屋租赁税,遭到巴黎市长的拒绝。菲利普四世支持免除巴黎大学教师和学生的房屋租赁税,此外免除了通行税、关税和其他商品税
菲利普四世强调巴黎市长每两年必须当众用法语宣读一次所有特许权条款,以提醒巴黎市长不折不扣地保障特许权的执行
1302年 菲利四世颁布的法令规定,主教法庭审理巴黎大学教师和学生的案件,该措施使巴黎大学教师和学生免于世俗法庭的审理
1304年 巴黎城市长皮埃尔·朱迈尔公然违抗该原则,逮捕并处决了两名巴黎大学学者,国王将其逮捕
1306年 为了进一步吸引外国学者,菲利普四世规定:“学生和教师受到我们特殊的保护,无论是在城市还是道路中都受到保护。”
材料二 1302年,菲利普四世开创了三级会议制度,标志着封建等级君主制正式确立,法兰西政府从巴黎大学招募了大量知识分子充当官吏。菲利普四世从巴黎大学还选拔了一班顾问,即“王家立法官”,专门探究罗马的各类成文法,编写通行王国全境的法律。在与教皇卜尼法斯八世的斗争中,巴黎大学站在国王一边,拥护国王的统治。神学院部分教师宣称,卜尼法斯八世的教皇地位不合法。菲利普四世派遣使者逮捕了年届古稀的卜尼法斯八世。
——摘编自高露《12—15世纪欧洲大学特许权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菲利普四世支持巴黎大学办学的做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菲利普四世支持巴黎大学办学的影响。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皮浪命题”是20世纪初比利时史学家亨利·皮浪就西方古代向中世纪转变的问题而提出的著名史学命题,有关该命题的争论已持续近百年,影响深远。“皮浪命题”指:日耳曼蛮族入侵并没有终结古代文明,中世纪西方的社会仍旧是具有统一性的古代地中海世界的组成部分,强调古代地中海文明在蛮族入侵之后在中世纪的延续性。但也有学者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古典时代与中世纪社会截然不同。
围绕“皮浪命题”的讨论,提出你的观点和认识,并运用世界古代中世纪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1世纪(欧洲)。据本题材料可知,随着欧洲城市的兴起,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并养成了强烈的共同意识,不惜用暴力方式来要求自治。从这个结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市民已经成为了不容忽视的力量,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国王,成为了反对封建神权统治的重要力量,所以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自治运动,壮大了世俗力量,A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说的是市民要求自治,自治运动无法消除割据势力,排除B项;这种自治行为无法促进封君在封臣制发展,排除C项;人文精神是在文艺复兴时才出现的,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5—15世纪(欧洲)。庄园与农奴制度是中古时期的欧洲长期采用的经济制度,②正确;封君封臣制度是中古时期的欧洲长期采用的政治制度,③正确;②③正确,B项正确;种姓制度是古印度采用的制度,①错误,排除A项;君主立宪制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之一,典型代表是英国、日本,④错误,排除C项、D项。故选B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英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中古时期前期,教权不断上升,10世纪左西欧教权整体高于王权,据材料“当时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坐稳’英格兰教会首席地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伪造的国王特许”可知,主教的地位因为伪造的国王特许而更加巩固,反映了王权对教权的影响,体现了世俗王权得到了一定的强化,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西欧封建社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发展,在此基础上10至11世纪,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商品经济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王权对教权的影响,没有涉及文化统治权的问题,不能得知教会对文化统治权的独占,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王权对教权的影响,但教会权利并不从属于世俗权力,整体来看,王权与教权并立是西欧中古时期的特点,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可知,在法兰克王国中,领主及其附庸之间存在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通过法令的形式进行确定的,双方之间的关系为社会普遍知晓,这说明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蕴含着鲜明的契约思想,B项正确;封君封臣制度下,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出国王的地位,排除C项;这种“契约化”的关系旨在维护封建统治,未体现出对王权的约束,且“广泛接受”无从得出,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中世纪(欧洲)。根据题干材料“世纪西欧大学生的生活既艰苦又愉快。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余,还有唱歌、跳舞、击剑和打球等活动。”可知,中世纪西欧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余,还有唱歌、跳舞、击剑和打球等活动。由此可见中世纪西欧大学既关注学科的实用性,有关注人的自身发展,B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中世纪大学课程关注人的发展,未涉及城市兴起,排除A项;中世纪大学未摆脱教会控制,排除C项;题干主要强调中世纪大学课程关注人的发展,未涉及强化国王权力,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原因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世纪末期教会团体积极投身商品贸易、借贷放款、委托代理经营及合股经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得益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教会对财富的渴望,投身于攫取财富活动中,D项正确;材料没有王权强化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所述并不能缩小贫富差距,相反可能会扩大贫富差距,排除B项;社会全面转型发生在近代,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英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534年,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担任英国教会的首脑,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B项正确;英法百年战争爆发于1337—1453年,排除A项;1625年,格劳秀斯提出《战争与和平法》,排除C项;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的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君封臣制是古代君主管理制度,封君对土地拥有所有权,而封臣只有使用权,而且在死后必须归还。因此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封君封臣制度,B项正确;城市自治制度与市民阶层有关,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与材料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保护每个自由人的人身和财产不受非法侵害”、“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城市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确定国家每年召开会议处理贵族和士绅的不满”并结合所学可知,贵族与王权斗争,城市自治不断发展,市民阶层、贵族、士绅等参与政治管理,君主的权力有所限度,B项正确;材料中只有第二段体现城市经济发展,不能概括整个材料,排除A项;中世纪之前已经有契约观念,排除C项;材料中的主体不只土地贵族,也有其他阶层,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据材料“他们介入国家的政治事务,开始帮助国”及所学知识可知,市民阶层也成为了支持王权的重要阶级力量,城市的市民帮助国王促进统一,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市民对国王的帮助,没有涉及城市自治的趋势,排除A项;市民的态度变化有助于加强王权,但不会推动“绝对君主的普及”,这夸大了市民对国王帮助的作用,排除C项;城市的兴起推动了王权的扩张,并非导致封建势力走向衰落,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西欧。根据材料“西欧文学艺术创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圣经》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唯一的精神生活在修道院”可知,中古西欧人民的文化生活等与教会息息相关,且在政治领域教会也有一定的地位,体现了中古西欧基督教会占有特殊地位,C项正确;“一切权力”说法错误,与材料“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不符,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西欧教会的地位,并未说明教会的腐朽和黑暗,无法体现中古西欧的黑暗和腐朽,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宗教戒律,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英国)。由材料“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建立司法令状制度,令状要求郡长调查被告的土地是否被错误处置……这使自由民纷纷越过领主法庭直接向王室法庭投诉”信息可知,12世纪时,英国国王建立司法令状制度后,自由民发生土地争端时往往越过地方领主直接向王室法庭投诉,这有利于国王加强对自由民的影响和控制,说明英国国王权力得到加强,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主导法庭的变化,但依然是法制秩序的体现,排除A项;材料和民族意识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领主权力削弱,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7世纪后半期(拜占庭帝国)。据材料可知,面对阿拉伯人的军事威胁,拜占庭主动进行了军区制改革,强化军队的作用,这表明其国家治理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仅表明拜占庭强化了军队的作用,将全国置于军事管制之下,这不能证明建立了封建军事专制制度,排除B项;材料显示拜占庭通过军区制改革来应对阿拉伯人的军事威胁,而不是通过完善法制来应对外部威胁,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古时期的西欧随着工商业经济复兴和繁荣,各地兴起了众多的城市,它们通过谈判、赎买和武装暴动赢得了一定的自治权,这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还兴办大学、支持王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所以中古西欧自治的城市孕育了新的生产方式,并最终导致封建社会的崩溃,C项正确;中古西欧还未出现民族国家,排除A项;封君封臣制君主属于“体制内”的,排除B项;大学是在自治的城市中出现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世纪(法兰西王国)。根据材料“任何人,如果没有法官的干预,都不得以任何不法行为的罪名逮捕任何一个人,不论是自由人还是农奴”“任何人在洛里斯待了一年又一日,没有人可以再来追捕他,我们的总督也无权禁止他,他可以在洛里斯城继续自由地待下去”可知,法兰西国王颁发的两份特许状都就保障市民的人身自由与安全作出了规定,可见市民自由与安全获得法律保障,B项正确;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说法绝对,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城市自治得益于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民族国家心理认同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B项。
1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137-1223年(法国)。中古时期欧洲国王,主要面临来自两方面的威胁:一个是地方割据势力,另一个是教皇。为强化王权,国王就需要取得城市的支持,故给予城市自治特许证以获取城市支持,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发展城市经济以扩大税源,排除A项;与教皇争夺城市的控制权是国王争取城市支持的一部分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说法不够全面,排除C项;打击地方的分裂割据势力是国王争取城市支持的一部分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说法不够全面,排除D项。故选B项。
17.(1)表现:实行直接民主,公民享有较充分的公民权力;强调人民主权和平等性;实行轮番而治。
(2)因素:有限王权理论;原始民本、平等观念;基督教思想与自然法观念的亲和;反抗暴政的精神。作用: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平等、民主观念;为近代民主政治中限制王权,推翻君主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构建资产阶级法律。
【详解】(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古代(雅典)表现:根据材料“人们看到建筑师、铁匠、皮革工、商人和水手毫无差别地站起来发言,不管他们富裕还是贫穷,是贵族还是普通人”可知,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公民享有较充分的公民权力、强调人民主权和平等性;根据材料“如议事会常设机构,采取的是10个部落轮流当政的办法,议事会的负责人也由抽签决定,每天更换,任何人不得在一年中两次担任负责人”可知,实行轮番而治。
(2)本题为背景类、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中世纪(欧洲)。第一小问因素:根据材料“同时教会在与国家争夺权力的过程中提出的限制王权的理论及其实际采取的措施也对人们后来反对专制主义的斗争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可知,有限王权理论;根据材料“基督教成立之初,为取得人民的拥护,它的各种教义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体现一种原始民本、平等的观念”可知,原始民本、平等观念;根据材料“从本源上来说,基督教思想与自然法观念本来就具有某种亲和之处”可知,基督教思想与自然法观念的亲和;根据材料“在极端的情形下面,世俗统治者执意不听从教会的道德指导,有良知的基督徒甚至得放弃对国家的忠诚,负起建立新政治秩序的革命责任”可知,反抗暴政的精神。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材料“欧洲宗教改革时,马丁·路德等人以《圣经》为依据,重新提出平等思想,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平等观念的思想武器”可知,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平等、民主观念;基督教中的有限王权理念,为近代民主政治中限制王权,推翻君主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基督教中强调自然法精神,有助于构建资产阶级法律。
18.(1)变化:从忠于国家无人知晓到民族主义逐渐兴起(个人对国家的忠诚度越来越高,国家在民众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民族主义兴起也可给分)
原因:民族语言的兴起于应用;宗教改革;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2)措施:设立王室法院;派法官定期到各地巡回审判;承认原有习惯法;承认地方部分司法权;发布法律令状。
影响:协调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稳定政局;有利于加强王权,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推动普通法的形成。
(3)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场;实行金本位制,建立英镑的信用;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或英国是当时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货币结算频繁和复杂。
特点: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金币具有法定含金量,可以自由流通,自由铸造,不易贬值。
影响: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提升了英镑的国际地位,为英国推行经济侵略提供有利条件。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西欧。变化:根据材料“民众应该忠于国家这一点是无人知晓的”、“三个方面的发展逐渐改变了忠诚这一尺度”可分析出从忠于国家无人知晓到民族主义逐渐兴起(个人对国家的忠诚度越来越高,国家在民众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民族主义兴起也可给分)
原因:根据材料“各种方言的兴起和这些方言在文学表达方面的运用”可分析出民族语言的兴起于应用;根据材料“若干国家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可分析出宗教改革;根据材料“西欧的一些王朝建立并巩固了几个性质相同的、独立的大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可分析出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2)本题是特点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英国。措施:结合所学可分析出设立王室法院,派法官定期到各地巡回审判;根据材料“国王与贵族达成妥协,即国王应尊重原有的盎格鲁——撒克逊习惯法”可分析出承认原有习惯法;根据材料“承认以州为据点主宰地方法院的行政司法长官的裁判权”可分析出承认地方部分司法权;根据材料“国王有权发布令状,并以令状作为所有官司在开审前必须得到的文件,无令状则无法开审”可分析出发布法律令状。
影响:根据材料“国王与贵族达成妥协”可分析出协调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稳定政局;结合王权的扩大可分析出有利于加强王权,强化对地方的控制;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推动普通法的形成。
(3)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16年英国。原因:根据材料“工业革命的助推下”可分析出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场;根据材料“在法律上承认了把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来发行纸币”可分析出实行金本位制,建立英镑的信用;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或英国是当时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结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可分析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国际间货币货币结算频繁和复杂。
特点:根据材料“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可分析出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结合黄金的特性可分析出金币具有法定含金量,可以自由流通,自由铸造,不易贬值。
影响:结合所学可分析出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使英国在世界各地的经济‘侵略’变得更加便捷。”可分析出提升了英镑的国际地位,为英国推行经济侵略提供有利条件。
19.(1)保护师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减免部分税收;明确市长对于大学的保护职责;将大学纳入法国主教法庭审理范围。
(2)有利于提升巴黎大学的自治能力;培养了一批人才,有利于完善法国官僚体系;促进法国法律的一体化,有利于法国的统一;扩大了王权的民意基础有,利于巩固等级君主制;限制巴黎市自治权;拉拢法国教会势力,削弱教皇权威;有利于促进中古时期法国文化的发展。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2世纪-15世纪的法国。根据材料一“菲利普四世颁布的法令规定:‘禁止以任何借口掠夺巴黎大学教师和学生的财产’”可知保护师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根据材料一“菲利普四世支持免除巴黎大学教师和学生的房屋租赁税,此外免除了通行税、关税和其他商品税”可知减免部分税收;根据材料一“菲利普四世强调巴黎市长每两年必须当众用法语宣读一次所有特许权条款,以提醒巴黎市长不折不扣地保障特许权的执行”可知明确市长对于大学的保护职责;根据材料一“菲利四世颁布的法令规定,主教法庭审理巴黎大学教师和学生的案件”可知将大学纳入法国主教法庭审理范围。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2世纪-15世纪的法国。分析菲利普四世支持巴黎大学办学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巴黎大学本身开始分析,然后分析与其相关的因素,如王权、教权、民族文化、法律等;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菲利普四世保护师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减免部分税收,将大学纳入法国主教法庭审理范围,这些措施有利于提升巴黎大学的自治能力;根据材料二“法兰西政府从巴黎大学招募了大量知识分子充当官吏”可知培养了一批人才,有利于完善法国官僚体系;根据材料“菲利普四世从巴黎大学还选拔了一班顾问,即‘王家立法官’,专门探究罗马的各类成文法,编写通行王国全境的法律。”可知促进法国法律的一体化,有利于法国的统一;根据材料二“在与教皇卜尼法斯八世的斗争中,巴黎大学站在国王一边,拥护国王的统治。”可知扩大了王权的民意基础,有利于巩固等级君主制;根据材料一“菲利普四世强调巴黎市长每两年必须当众用法语宣读一次所有特许权条款,以提醒巴黎市长不折不扣地保障特许权的执行”可知限制了巴黎市自治权;根据材料二“神学院部分教师宣称,卜尼法斯八世的教皇地位不合法。菲利普四世派遣使者逮捕了年届古稀的卜尼法斯八世。”可知拉拢法国教会势力,削弱教皇权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学的创办有利于促进中古时期法国文化的发展。
20.例1:古代地中海文明在中世纪具有延续性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民族冲击和内部危机下解体,标志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衰落,欧洲历史进入中世纪时期。然而,古代文明的诸多特征在中世纪欧洲仍具有延续性。基督教成为欧洲中世纪的主导思想。基督教诞生于公元前后的罗马帝国境内,经历了创教、被镇压和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历史阶段。在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成为中世纪欧洲唯一的信仰体系,形成王权与教权二元化格局,影响欧洲政治、法律、伦理、教育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腓尼基字母是欧洲字母文字的源头。古代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地区产生了字母文字,它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祖先。字母文字的发展为后来民族国家的语言文字产生奠定了基础,影响欧洲中世纪文化的传播。古代罗马的奴隶制对中世纪农奴制具有影响。古代罗马是奴隶制经济发展的高峰,在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奴隶。进入中世纪时期,欧洲的封建社会在日耳曼因素和罗马因素等共同作用下产生,其中庄园中广泛使用农奴进行劳作,农奴没有人身自由,需要耕作领主的份地,受到劳役剥削。农奴制是罗马奴隶制基本内涵在中世纪的延续。综上所述,古代地中海文明中基督教、字母文字和罗马奴隶制在中世纪的欧洲进一步发展延续,对中世纪的欧洲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证明“皮浪命题”合理性具有实证价值。例2古代地中海文明与中世纪文明截然不同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民族冲击和内部危机下解体,标志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衰落,欧洲历史进入中世纪时期。社会性质的变化标志着文明的质变。民族主体产生根本性变更。古代地中海世界多民族共生,希腊人、拉丁人、埃及人等各种族或互生存续,或统一于某一帝国的管辖之中,在保证差异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同一性;进入中世纪时期,日耳曼游牧民族成为该时期的主要民族,民族主体产生了替代性的变化。社会性质发生否定之上升。古代地中海区域文明都统辖于奴隶制社会之中,从社会出现阶级之分化到罗马帝国的崩溃,奴隶制社会发展不断完善并最终走向灭亡;进入中世纪时期,封君封臣制自然经济统摄下的自然式庄园经济成为欧洲社会的主导,由此产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前提,社会性质与古代世界截然不同。文化意识形态单一同质化。古代地中海区域文化多元共生,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激荡,古代希腊文化、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和罗马文化交互于此地,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古典时代文化。进入中世纪时期,基督教文化占据统治地位,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教会控制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影响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国家性质和统治范围变迁。古代地中海区域文明由区域性走向帝国性,波斯、亚历山大和罗马帝国接连统治该区域,都是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进入中世纪时期,日耳曼王国的分散性统治成为中古欧洲的基本政治特点,统治范围较小,局限于西欧的民族区域内,与古代帝国的性质和统治范围差异巨大。由上可知,古代地中海世界从多角度论证可知与中世纪差异巨大,并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故而,“皮浪命题”提出的“联系性”具有不足之处。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探究题。时空:近代世界。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首先,围绕“皮浪命题”的讨论,提出观点和认识。根据“日耳曼蛮族入侵并没有终结古代文明,中世纪西方的社会仍旧是具有统一性的古代地中海世界的组成部分,强调古代地中海文明在蛮族入侵之后在中世纪的延续性。但也有学者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古典时代与中世纪社会截然不同”可知亨利·皮浪认为中世纪西方的社会与古代西方的社会具有一脉相承的延续性,但有学者对此持反对态度。可以从中任选一个观点进行阐述。如选择皮浪的观点,可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的延续、字母文字的使用和农奴制度的存在等方面进行阐述,由此得出结论,古代地中海文明在中世纪具有延续性。如果选择反对观点,可从民族主体的根本性变更、社会性质的变化、文化意识形态的变化、欧洲的政治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总结提升,言之有理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