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一、基础巩固
知识点1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2023河南平许济洛一模]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式探索自然、社会、历史、人性以及道德的本质。如孔子的“富而教之”,老子的“道法自然”,孟子的“王道”与“仁政”,荀子的“人定胜天”,韩非子的法、术、势等。这些思想( )
A.有助于文化认同 B.体现社会转型特征
C.加剧了诸侯割据 D.受变法运动的影响
2.[2023江苏南京六校联合体调研]“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学者欲为圣人,必须廓清心体,使纤翳不留,真性始见,方有操持涵养之地。”这两种观点反映了( )
A.理学修习的殊途同归 B.儒家伦理世俗化得到广泛认同
C.传统义利观发生变化 D.格物致知成为基本的治学方法
知识点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3.《尚书》记载:周召公说“我不可不监(鉴)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周易》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由此可知( )
A.汤武革命推动社会转型 B.周统治者重视敬德安民
C.夏商亡于天命学说泛滥 D.夏商周王室都信奉天命
4.“法”字最早见于金文,由“去”“水”“ ”三部分构成。有学者分析认为其本义为:一马入水,其他犹豫的马都会仿效入水渡河。由此可以推断“法”字最早的本质内涵是( )
A.参天察地天命所归的正义思想 B.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办事准则
C.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存之道 D.古先民长期野外活动的生命感悟
5.新文化运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但它的价值取向不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强调的个人价值,也不是把个人与社会割裂的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精神。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 )
A.宗法观念比较流行 B.民主共和已经实现
C.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D.儒学统治地位丧失
知识点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6.[2023山东重点学校联考期末]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和空间不断变化:由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国”,走向世界文化中的“中国”。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的接触与交流,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和“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这一论述表明中华文化具有( )
A.起源与发展的本土性 B.博采众长的包容性
C.传承与发展的连续性 D.共同特质的凝聚性
7.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与博鳌亚洲论坛理事的会见中指出:“计利当计天下利。世界大同,和合共生……幸福不应该是一个独立单元的享受,而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的感受。”这段讲话蕴涵了中华文化( )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B.协和万邦的国际观
C.以和为贵的道德观 D.厚往薄来的义利观
二、能力提升
1.有学者对先秦时期部分典籍的治世理念进行研究,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先秦时期的治世理念( )
典籍 治世理念
《尚书》 “天命—人事”王道秩序观
《周礼》 “天下—五方”地缘政治观
《诗经》 “华夷对峙—交融”民族文化观
《春秋》 “尊王—黜霸—大一统”历史哲学观
A.蕴含以民为本情怀 B.重视区域政治发展
C.关注民族文化差异 D.具有整体共存意识
2.[2023吉林长春朝阳区期末]周人提出了“孝”和“德”的伦理思想。他们认为孝的对象不仅是父母、祖父母,而且包括宗室、宗庙;德是处事得宜的意思,包括敬天、孝祖、保民三项内容,运用在政治上即要求明察和宽厚。这说明( )
A.周人伦理观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 B.天命观推动周人宗教理论形成
C.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在西周定型 D.周人承认天意与人事相互制约
3.如表是战国时期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
思想主张 思想家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孟子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庄子
彼君子则不然,佚而不惰,劳而不僈,宗原应变,曲得其宜,如是,然后圣人也 荀子
A.国家统一趋势明显 B.阶层流动加快
C.主体意识走向觉醒 D.尚贤观念强化
4.[2023江西省丰城中学月考]战国时期,各国文字风貌各有特色,如齐系文字温柔凝重、燕系文字质朴简率、楚系文字华丽浪漫、秦系文字严谨规范,而韩国、赵国、魏国的文字修长劲利。据此可知( )
A.汉字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
B.传统文化蕴含和而不同的气质
C.韩赵魏三国文字书写效率相对较高
D.文字不同源导致汉字体系出现分化
5.[2023湖北部分高中联考]西汉思想家陆贾在《新语》中指出:“夫欲富国强威,辟地服远者,必得之于民;欲建功兴誉,垂名烈,流荣华者,必取之于身……天地之性,万物之类,怀德者众归之,恃刑者民畏之,归之则充其侧,畏之则去其域。”陆贾的上述思想( )
A.体现仁义治国 B.强调民富国强
C.蕴含民主意识 D.反对君主专制
6.[2023江苏常熟中学月考]隋唐以前,南北方关于“端午”的观念与习俗大有不同:南方重鬼,所寄托的历史典故多与水的意象相关;北方多人伦忌讳,所寄托常与火的意象相关。唐律规定五月初五休假一日,并对节日用品作出规定,从而使端午节实现了“国家化”。其主要目的是( )
A.强化中央集权 B.实践礼法结合理念
C.缩小南北差异 D.打造统一节日文化
7.[2023湖北恩施期末]唐代史学家刘知几(661—721年)在《史通》中对司马迁既给予了高度评价,也进行了广泛批评。他指出纪传体“编次同类,不求年月,后生而擢居首帙”,批评了司马迁的许多天命思想,认为“夫论成败者……必推命而言,则其理悖矣”。由此可知,刘知几的历史观( )
A.主张史事应该分类记述 B.强调事件间的横向联系
C.是大唐盛世的时代见证 D.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理念
8.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提出了“舍生取义”;南宋朱熹认为“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他认为凡是维持生存所需之外的利,都是应该被批判的;南宋陆九渊在义利之辨中强调“辨其志”,“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由此可见儒学的发展( )
A.折射出士人的社会责任感 B.受到外来宗教理论的启发
C.逐渐倾向于客观唯心主义 D.处于不断自我否定、革新中
9.[2023安徽六安实验中学月考]自汉以降,习仪与纠仪逐渐制度化,需要演习与纠察的典礼种类不断增多。至明代,郊庙、元会、冬至、万寿圣节、册封、皇室冠礼、经筵等典礼皆须习仪;举行这些典礼以及常朝、朔望朝等无不纠仪。习仪与纠仪成为明代朝仪和其他典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明代的习仪与纠仪( )
A.重视践行儒学的价值追求 B.稳定了社会等级秩序
C.改变了封建文化发展方向 D.固化了官员思想认知
10.[2023广东部分名校联考]1919年3月,邓中夏等人组织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并把人力车夫、产业工人作为启迪反帝反封建觉悟的首选对象;五四运动后,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还深入工矿企业,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这表明( )
A.国民觉悟得到提升 B.救亡之路出现转向
C.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D.新型政党开始筹建
11.[2023天津芦台一中二模]钱穆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但不与宗教相敌对,因此不妨称之为“人文教”。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
A.是宗法制的产物 B.是一种软性信仰
C.受宗族观念影响 D.重视传承和教育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主张 出处
君子和而不同。 《论语》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
四海之内若一家。 《荀子》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尚书》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礼记》
材料二 零和博弈是博弈论中的一个概念,属于非合作性博弈,即参与博弈赛局的双方,在严格遵守规则的前提条件下,若是其中一方可以获得利益,也就意味着另一方的利益必然受损。所以,博弈双方的收益和损失之和永远为零,即博弈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性。零和博弈理论认为,世界是一个封闭的空间,里面的所有机遇、财富、资源等都是有限的,当世界中的某个地区或者国家的财富或者资源增加时,也就意味着别的地区或者国家的财富或者资源在减少,这便像一种无形的掠夺。
——摘编自(美)约翰·冯·诺伊曼《博弈论》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国家、民族关系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零和博弈理论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述两种思想主张对当今全球治理的不同影响。
参考答案
一、基础巩固
1.B 【解析】 时空定位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
材料解读 诸子百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式探索自然、社会、历史、人性以及道德的本质,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使原有的分封等级秩序遭到破坏,加速了奴隶制社会的衰亡。诸子百家针对社会动荡的状况提出了不同的思想主张,适应了社会转型时期的要求,B项正确。
余项分析 这些思想对人性以及道德的认识各具特色,没有体现文化认同,排除A项;井田制的瓦解及分封制的破坏加剧了诸侯割据的情况,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变法运动对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排除D项。
2.A 【解析】 解读材料,“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体现的是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治学理念,“学者欲为圣人,必须廓清心体,使纤翳不留,真性始见,方有操持涵养之地”体现的是陆王心学的治学理念,虽然方法和途径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修己,故选A项。B项“广泛认同”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所述是治学理念,并非义利观,C项排除;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治学方法,但是否成为基本治学方法在材料中并无体现,排除D项。
3.B 【解析】 根据材料“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可知,周召公认为夏与商灭亡的原因是不重视行德,“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反映了周统治者重视民意,综合可知,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汤武顺天行德安人而得天下,即朝代更替,并非社会转型,A项排除;材料中天命是表,“德”“人”是里,即夏商亡于失德失民,汤武得天下在于行德安民,排除C、D项。
4.B 【解析】 马群跟随头马行动,这是自然法则,故金文“法”字体现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体悟,即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办事准则,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正义”思想,故A项错误;到一定季节母鹿产仔、动物要进行迁徙,这是动物的生存之道,不能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故C项错误;材料中所述观点并非“生命感悟”,故D项错误。
5.C 【解析】 材料强调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家国天下观,结合20世纪初的时代背景知识可知,这是因为当时中国民族危机十分严重,有志之士关注民族命运,呼唤民族觉醒,救亡图存,C项正确。“社稷”指国家而非宗族,“宗法观念”与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取向不符,A项排除;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是民主共和并未真正实现,B项排除;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6.B 【解析】 据材料,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从黄河流域走向世界,其间不断接收外来文化,在交融中自我更新实现长远发展,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博采众长的包容性,B项正确;“本土性”强调文化的本土特质,不能体现材料中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包容性,而非连续性,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凝聚性,而是强调包容,排除D项。
7.B 【解析】 “世界大同”“全人类共同的感受”体现的是国际观;在讨论亚洲发展大计的国际场合强调“和合共生”的理念,体现了中华文化“协和万邦”的国际观,B项正确。天人合一体现的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义利观是一种经济伦理思想,皆与材料不符,排除A、D项;材料体现的是“和合共生”,倡导世界各国和谐共处,在国际关系中求同存异、共荣共生,C项道德观与之不符,排除。
二、能力提升
1.D 【解析】 “王道秩序”“天下”“交融”“大一统”,表明先秦典籍《尚书》《周礼》《诗经》《春秋》的治世理念分别强调天人关系、地缘政治、民族关系、天下一统,体现了先秦时期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天下的思考,体现了天下和合的价值取向,说明他们具有整体共存的意识,D项正确;“以民为本”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B、C项皆是对材料信息的片面体现,排除。
2.A 【解析】 材料中周人将“孝”“德”的伦理思想,进一步扩展到宗族和政治领域,体现了伦理观和宗法制相结合,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宗教理论,排除B项;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形成,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周人承认天意与人事相互制约的关系,排除D项。
3.C 【解析】 材料中孟子的思想主张表达了人应该积极作为,勇担重任,平治天下,突出个人的主体意识;庄子提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同样彰显了个人的精神意志;荀子提出了君子的处世特点,安逸而不怠惰,劳苦而不懈怠,尊奉自己的准则来应对事物变化。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都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这反映了战国时期人的主体意识走向觉醒,C项符合题意。国家统一趋势、社会阶层流动、尚贤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B、D项。
4.B
5.A
6.A 【解析】 根据材料,隋唐以前南北方的“端午”观念与习俗大有不同,唐时通过法律规定使端午节实现了“国家化”,从政府的立场来看,其旨在强化民众的文化、民族认同,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礼法结合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南北方社会差异并不会因为端午节“国家化”而缩小,排除C项;打造统一节日文化是材料表象而非目的,D项排除。
7.D 【解析】 据材料,刘知几批评《史记》“编次同类,不求年月,后生而擢居首帙”,他认为这样的分类理念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主张以年月来编排史事,客观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夫论成败者……必推命而言,则其理悖矣”可知,刘知几对史学著作中流行的宿命论观点进行了批判,强调人事在历史上的作用。综合以上可以看出,刘知几的史学思想体现了一定的人文主义理念,D项正确;
8.A 【解析】 时空定位 古代中国。
材料解读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说君子通晓的是道义,小人通晓的是利益;“舍生取义”是说为了正义的事情可以舍弃生命;朱熹批判维持生存所需之外的利;陆九渊强调辨明人的志,志于利则所习、所喻皆在利,志于义则所习、所喻皆为义。
选项分析 材料中孔子和孟子都推崇求“义”的价值观,朱熹和陆九渊都希望人们能够志于“义”,可见古代儒学的发展折射出士人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人们重义轻利,A项符合题意。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孟子生活的时代并没有外来宗教传入中国,排除B项;陆九渊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排除C项;材料中的几位都是儒家思想不同时代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都具有时代性,体现了革新发展,没有体现自我否定,排除D项。
9.A 【解析】 时空定位 明代,中国。
材料解读 习仪是正式典礼前的练习与预演,纠仪即纠举习仪或朝会、典礼中的失仪行为。根据材料“习仪与纠仪逐渐制度化”“成为明代朝仪和其他典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习仪与纠仪有利于保障朝仪等典礼的严谨、有序,维护君君臣臣的儒家礼法,说明明代的习仪与纠仪重视践行儒学的价值追求,A项正确。
余项分析 习仪与纠仪主要是规范朝廷礼仪和君臣关系,对于一般的社会礼仪和社会秩序直接影响不大,排除B项;明代仍然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文化发展方向没有发生重大改变,排除C项;习仪与纠仪的主要作用是规范朝仪等典礼,并非控制官员思想,排除D项。
10.B 【解析】 材料中邓中夏等人将进行反帝反封建的群体定位为下层无产阶级,说明当时开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体现了救亡之路出现转向,B项正确。提升国民觉悟是“平民教育讲演团”的宗旨,但据材料不能得出国民的觉悟得到提升,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了进步知识分子和工人结合加深,并不能说明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排除C项;虽然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创始人,但材料中活动并不是在筹建政党,排除D项。
11.D 【解析】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是我国古代研学、教育之经典,依据材料“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可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重视历史传承和教育,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点,宗法制、宗族观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C两项排除;材料未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信仰特质,排除B项。
12.(1)【答案】 主张:正视差异(或尊重多样性、包容);强调共赢;倡导合作发展;义利兼顾;追求和平和谐。
【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中“主张”归纳即可,难点在于将材料中文言文信息转化为现代观点。如下:
主张 观点
君子和而不同 正视差异(或尊重多样性、包容)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强调共赢
四海之内若一家 倡导合作发展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追求和平和谐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义利兼顾
(2)【答案】 内容:世界具有封闭性;国家间或地区间财富此消彼长;博弈双方非输即赢(或不可能合作),属于非合作性博弈。
【解析】 第(2)问,依据材料“世界是一个封闭的空间”“机遇、财富、资源等都是有限的……一种无形的掠夺”“博弈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性”等概括。
(3)【答案】 中国文化的影响:增强国家间互信;推动建设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利于化解矛盾冲突,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零和博弈理论的影响:损害国家间互信;推动大国主义和霸权主义;激化矛盾冲突,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解析】 第(3)问,根据第(1)(2)问中的主张,结合当前国际局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等,分析影响,需注意两类思想主张是矛盾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