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1月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河南省2024年普通高考适应性测试
文科综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生号、姓名、考点学校、考场号及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商族的始祖契是简狄吞食玄鸟卵而生,周族的始祖母姜嫖在野外践“巨人迹”感而生弃。这些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氏族公社的某些特征。下列文化中具有上述特征的是( )
A.龙山文化 B.良渚文化 C.二里头文化 D.仰韶文化
25.宗庙是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先之所,其设置几乎贯穿古代中国。东周时期,诸侯国的宗庙多设于国都,由国君亲祭。秦统一后,除在都城设宗庙外,还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域设置祭祀秦始皇父亲的“太上皇庙”,并由地方官主持祭祀。该举措表明秦朝( )
A.通过宗庙祭祀强化宗法制 B.人伦秩序服务于国家治理
C.力图践行以孝治国的理念 D.郡县制逐渐取代了分封制
26.1240~1241年,杨惟中在燕京(今北京)建立太极书院,旨在“继学传道”,书院内设置周子(周敦颐)祠,墙壁上镌刻着《太极图》。同一时期,宋理宗诏令张载、程颢、朱熹等从祀孔庙。材料反映这一时期
A.南北正统思想存在差异 B.北宋政府力图挽救统治危机
C.理学的影响力得到增强 D.儒家的正统地位遭到了冲击
27.河南北舞渡在清代是商业名镇。乾隆年间,此处“秦晋吴楚商贸往来,陆行者易舟,水行者易车”。道光年间,知县王德瑛言;“舞民但知坐贾不知行商 花、煤、粮各行户尚有本地人充当,余则全系西商(山西、陕西商人)。”这说明该地当时( )
A.逐渐发展为专业化市镇 B.成为区域贸易网络中心
C.手工业经营方式多元化 D.商业贸易为晋商所主导
28.有资料显示,1872~1895年,官办或官商合办工业资本额占民族工业总资本额的64.56%,民营工业占33.01%,中外合办企业占2.43%。1896~1911年,上述数据分别为21.44%、57.88%、20.68%。这一变化反映( )
A.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加剧 B.晚清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C.洋务运动工业成就显著 D.清末经济政策调整有一定成效
29.表1是某同学整理的中国共产党某一文件的部分内容
① 实现民权政治,召开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与规定救国方针
②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
③ 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
④ 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
据此判断,中国共产党( )
A.与国民党合作推进国民革命运动 B.落实瓦窑堡会议上的重要决策
C.旨在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做准备 D.积极致力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30.图描绘了毛泽东1950年视察哈尔滨车辆厂的情景。毛泽东在视察过程中指出:“这是我们自己的工厂,虽然设备陈旧,也要利用和保护好,因为今后的工业发展就是靠这做基础了。”这说明当时我国( )
A.已开始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 B.即将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C.重视东北地区现有工业基础 D.工人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3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艺术造像中的神一般都戴着有多达七副牛角的帽子(图1)。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时期,牛带有某种特定意义,并广泛出现在印度河印章(图2)上。据此可知两地有( )
图1苏美尔神像 图2印度河印章
A.相同的语言文字 B.相似的文化元素 C.相同的文化源头 D.发达的牛耕技术
32.847年,西法兰克王国颁布《麦尔森法令》:“每个自由人必须按照他的意愿从我们或我们的忠臣中,选择一个领主 如无正当理由任何人都不得离开他的领主 我们要把权利赐给我们的忠臣们,而且我们决不愿对他们做任何违反理性的事。”这表明该王国( )
A.封建化程度加深 B.试图抑制市民流动 C.王权进一步强化 D.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33.有学者认为,欧洲某场运动“冲击和涤荡着被动、冷漠、消极和墨守成规的情绪”,使“优雅代替了唐突,热情取代了冷漠,高贵替换了卑微,清醒代替了混沌,总之,亮丽的生命取代了忧郁的生命”。这场运动( )
A.形成了理性化的思维方式 B.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王权
C.有利于推动欧洲文化转型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4.20世纪初,俄国群众中曾传播着这样的传单:“长久等待的时刻已经到来!人民正在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革命已经开始 士兵同志们和工人同志们!选出代表,建立能够战胜专制统治的组织,工人代表苏维埃组织!”该传单体现了当时俄国( )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将要被推翻 B.革命对象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C.工人阶级为十月革命做好准备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将爆发
35.1980年,美国通过的《拜杜法案》规定:“鼓励更多的小型企业参与到联邦研发计划当中,促进营利组织与承担研发工作的非营利组织(包括大学)之间的合作。”此后,联邦政府开始鼓励市场驱动型大学的发展,以提高经济竞争力。这反映美国( )
A.积极推动科研的市场化 B.通过市场干预促进了经济高速增长
C.科学技术取得了新突破 D.小型企业成为科技发展的主要力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160分。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万隆会议后,中国同非洲各国的关系不断加强。1956~1964年,中国政府以无息或低息贷款的方式对非洲提供经济援助,在需要的时候延长还款期限,以尽量减少受援国的负担。1970~1976年,中国援非金额高达18.15亿美元,接受中国经济援助的非洲国家由1966年以前的11个增至1977年的29个,中非贸易总额也从1970年的1.7721亿美元增至1975年的6.7126亿美元。1975年10月,中国对非洲国家最大的援建项目坦赞铁路(全长1860公里)建成通车。此外,中国向非洲派遣大量的专业教师,到中国留学的非洲学生也越来越多。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等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非洲国家逐步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但英、法等西欧国家仍力图保持其在非洲的影响力。即使他们政治上放弃殖民统治,但仍然以援助、投资及培训干部等方式继续维持他们与非洲国家的关系。西欧国家对非洲的援助在很多时候使非洲国家更加依赖外援,根本做不到授人以渔。1966~1969年尼日利亚内战期间,法国就曾向要求独立的伊格博共和国提供大量援助,希望借此染指该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
——摘编自吴秉真、高晋元主编《非洲民族独立简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20世纪50~70年代中国、西欧国家对非洲援助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西欧国家对非洲援助的共同背景。(9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启示。(4分)
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梁启超 中国学问与其说是知识的学问,毋宁说是行为的学问。
冯友兰 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
张岱年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
张岂之 中华人文精神充满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无论是教育、学术、文化以至个人修身,最后都归结到“经世致用”上来。
表是几位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部分看法,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至少选择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
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933~1935年,为推广国货、促进铁路与沿线实业交互发展,南京国民政府举办了四届铁路沿线出产货品展览会(简称“铁展会”)。铁道部向各铁路部门征集展览货品,进行巡回展览。1933年10月举行的第二届南京铁展会在第一届上海铁展会的基础上,在选址、交通、展览内容和方式上进行完善,尤其是津浦馆装置彩色字图灯片以突显铁路线路,并将各路沿线的美景拍摄成电影,每日开演。此外,关外馆悬挂的日本侵略东三省地图上写着“勿忘”两字。鉴于前两届的经验,第三、四届铁展会在景观的展示规模和技术上更是倾力谋划。1934年5月举行的第三届北平铁展会,各场馆充分利用可视化技术展示名山大川、石窟碑帖、宫殿建筑等景观。在平汉馆入口处悬挂着一副对联:“铁展不是赛会,是要请社会人士明了国产品的真像;国内农村破产,我们应该用全副力量来提倡国产品。”第四届青岛铁展会创新性设立专业性的电影礼堂,每日下午放映全国铁路沿线城镇地理风光纪录片。
——摘编自闻虹《民国时期的铁展会与铁路旅行文化推进》
(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铁展会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铁展会的作用。(8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1月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