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十九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娄底)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习汉语,同汉人通婚,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历史事件是( )
A.周平王迁都洛邑 B.商鞅变法
C.张骞通西域 D.北魏孝文帝改革
2.(2018七下·东莞开学考)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多次迁都,其中为接受先进文化而进行迁都的是( )
A.盘庚迁都 B.明成祖迁都 C.周平王迁都 D.孝文帝迁都
3.魏晋时期的民族关系,我们用下面哪一个词来概括最为合适( )
A.开放发展 B.分裂对峙 C.民族交融 D.交往统一
4.下列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有( )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
②说明民族交融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④那里的人们行为怪异,喜穿其他民族的服装,吃其他民族的食物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
5.(2018七上·宜宾期末)下列诗句能反映民族交融的是( )
A.“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6.(2018七上·兴义期末)兴义市少数民族有布依族、苗族、汉族、白族等26个民族在此居住。历史上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的北方游牧民族是( )
A.氐族和羌族 B.匈奴族和羯族
C.鲜卑族 D.氐族和羯族
7.(2018七下·河东开学考)下图(汉人胡食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民族室融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8.(2018七下·河东开学考)某诏令曰:“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颁布这一诏令的是( )
A.齐恒公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孝文帝
9.(2018七下·河东开学考)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获得了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
A.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B.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C.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D.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
10.(2018七下·大庆开学考)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学习了汉族先进的文化
C.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11.(2018七上·苏州期末)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向前发展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材料四: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群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国哪位君主的大力支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中哪项措施最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
(3)据材料三指出孝文帝所采取的哪项改革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孝文帝改革迁都至何处。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有何积极作用?
12.(2018七下·太平开学考)某七年级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围绕“改革促发展”这个中心,开展了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的问题。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决心迁都,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494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文武官员和20万大军南下。到达A城时,正值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不愿意继续前进,孝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都在此,随行人员没再反对,于是大功告成。
材料二: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步六孤 陆
贺兰 贺
《魏书》记载:“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材料三: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北方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1)材料一中的“A城”是哪里?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精心安排这一迁都的“计谋”?
(2)材料二所示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两项措施?
(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这次改革取得了什么效果。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北魏孝文帝改革给你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习汉语,同汉人通婚”,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内容包括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学汉语、通汉婚;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是春秋时期;选项B是战国时期;选项C是西汉时期,因此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习汉语,同汉人通婚”。
2.【答案】D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据题干“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多次迁都,其中为接受先进文化而进行迁都的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在位时,为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曾把北魏的都城从平城迁到了洛阳。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孝文帝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本题难度适中。
3.【答案】C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境内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不断内迁,民族融合使中原地区的汉族增添了新鲜血液。少数民族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接受汉化,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极,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所以民族交融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大特点。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魏晋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
4.【答案】C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的北魏政权进行了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说明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孝文帝改革的成功,说明了说明民族交融成为一种历史趋势。孝文帝改革对促进北方民族交融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在当时是很正常的,不可能怪异,所以④错误,因此只有选项①②③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
5.【答案】A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反映民族交融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洛阳地处中原,家家学习胡乐,说明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 反映民族交融,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反映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选项C反映戍边的情景;选项D北方草原美景,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要理解诗词的意思,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解答。
6.【答案】B
【知识点】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是氏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鲜卑族签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结合教材图片回忆民族分布,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迁移及时间,难度较大。
7.【答案】A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依据图片“汉人胡食”,反映了胡人的饮食习惯传到中原,使得中原的百姓接受了一些胡地的饮食习惯。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为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下令鲜卑贵族、官员采用汉姓,改穿汉族服装,学习汉语,提倡与汉人通婚。这些措施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胡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A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间、原因、内容和影响。
8.【答案】D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北魏孝文帝的 “汉化政策”,即提倡说汉语和改汉姓,他提出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间、内容和作用。
9.【答案】C
【知识点】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商鞅变法提出改革土地制度,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才使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商鞅变法是成功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内迁北方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鲜卑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和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改革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C项符合题意;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是改革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ABD三项不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有关知识。学生要对比学习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从改革时间、原因、内容和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比。
10.【答案】D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代史上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都促进了封建化进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故选D。促进了民族融合,学习了汉族先进的文化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AB不符合题意,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是商鞅变法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综合性的知识内容,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需要学生知道他们变法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11.【答案】(1)借鉴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秦孝公。
(2)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3)改汉姓;洛阳。
(4)促进了民族交融。
【知识点】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⑴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可知,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是借鉴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意思相近即可);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⑵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商鞅变法规定,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收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因此它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
⑶第一问根据材料三“魏主下诏……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采用汉姓,他将皇族的姓氏拓跋改为元,自己改名为元宏。因此,材料三是孝文帝所采取的改汉姓措施;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494年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
⑷根据材料四“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群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可知,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是促进了民族交融。
【点评】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有关知识。学生要对比学习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从改革时间、原因、内容和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比。
12.【答案】(1)洛阳。冲破守旧阻力(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
(2)改汉姓;学汉语。
(3)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实力或中原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传统的汉文化在北方得到大发展。(北方经济;文化兴盛,礼仪兴盛,人才济济)。
(4)改革需要魄力、能力与坚韧不拔的毅力;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阻碍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进步等。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
(2)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汉姓;学汉语两项措施。
(3)依据材料信息: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实力或中原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传统的汉文化在北方得到大发展。
(4)开放性题目,改革需要魄力、能力与坚韧不拔的毅力;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阻碍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进步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关内容。本题难度适中。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十九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娄底)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习汉语,同汉人通婚,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历史事件是( )
A.周平王迁都洛邑 B.商鞅变法
C.张骞通西域 D.北魏孝文帝改革
【答案】D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习汉语,同汉人通婚”,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内容包括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学汉语、通汉婚;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是春秋时期;选项B是战国时期;选项C是西汉时期,因此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习汉语,同汉人通婚”。
2.(2018七下·东莞开学考)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多次迁都,其中为接受先进文化而进行迁都的是( )
A.盘庚迁都 B.明成祖迁都 C.周平王迁都 D.孝文帝迁都
【答案】D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据题干“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多次迁都,其中为接受先进文化而进行迁都的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在位时,为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曾把北魏的都城从平城迁到了洛阳。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孝文帝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本题难度适中。
3.魏晋时期的民族关系,我们用下面哪一个词来概括最为合适( )
A.开放发展 B.分裂对峙 C.民族交融 D.交往统一
【答案】C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境内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不断内迁,民族融合使中原地区的汉族增添了新鲜血液。少数民族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接受汉化,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极,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所以民族交融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大特点。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魏晋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
4.下列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有( )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
②说明民族交融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④那里的人们行为怪异,喜穿其他民族的服装,吃其他民族的食物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的北魏政权进行了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说明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孝文帝改革的成功,说明了说明民族交融成为一种历史趋势。孝文帝改革对促进北方民族交融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在当时是很正常的,不可能怪异,所以④错误,因此只有选项①②③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
5.(2018七上·宜宾期末)下列诗句能反映民族交融的是( )
A.“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答案】A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反映民族交融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洛阳地处中原,家家学习胡乐,说明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 反映民族交融,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反映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选项C反映戍边的情景;选项D北方草原美景,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要理解诗词的意思,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解答。
6.(2018七上·兴义期末)兴义市少数民族有布依族、苗族、汉族、白族等26个民族在此居住。历史上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的北方游牧民族是( )
A.氐族和羌族 B.匈奴族和羯族
C.鲜卑族 D.氐族和羯族
【答案】B
【知识点】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是氏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鲜卑族签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结合教材图片回忆民族分布,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迁移及时间,难度较大。
7.(2018七下·河东开学考)下图(汉人胡食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民族室融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答案】A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依据图片“汉人胡食”,反映了胡人的饮食习惯传到中原,使得中原的百姓接受了一些胡地的饮食习惯。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为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下令鲜卑贵族、官员采用汉姓,改穿汉族服装,学习汉语,提倡与汉人通婚。这些措施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胡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A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间、原因、内容和影响。
8.(2018七下·河东开学考)某诏令曰:“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颁布这一诏令的是( )
A.齐恒公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孝文帝
【答案】D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北魏孝文帝的 “汉化政策”,即提倡说汉语和改汉姓,他提出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间、内容和作用。
9.(2018七下·河东开学考)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获得了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
A.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B.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C.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D.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
【答案】C
【知识点】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商鞅变法提出改革土地制度,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才使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商鞅变法是成功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内迁北方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鲜卑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和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改革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C项符合题意;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是改革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ABD三项不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有关知识。学生要对比学习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从改革时间、原因、内容和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比。
10.(2018七下·大庆开学考)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学习了汉族先进的文化
C.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答案】D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代史上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都促进了封建化进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故选D。促进了民族融合,学习了汉族先进的文化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AB不符合题意,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是商鞅变法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综合性的知识内容,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需要学生知道他们变法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11.(2018七上·苏州期末)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向前发展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材料四: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群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国哪位君主的大力支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中哪项措施最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
(3)据材料三指出孝文帝所采取的哪项改革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孝文帝改革迁都至何处。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有何积极作用?
【答案】(1)借鉴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秦孝公。
(2)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3)改汉姓;洛阳。
(4)促进了民族交融。
【知识点】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⑴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可知,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是借鉴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意思相近即可);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⑵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商鞅变法规定,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收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因此它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
⑶第一问根据材料三“魏主下诏……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采用汉姓,他将皇族的姓氏拓跋改为元,自己改名为元宏。因此,材料三是孝文帝所采取的改汉姓措施;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494年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
⑷根据材料四“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群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可知,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是促进了民族交融。
【点评】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有关知识。学生要对比学习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从改革时间、原因、内容和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比。
12.(2018七下·太平开学考)某七年级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围绕“改革促发展”这个中心,开展了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的问题。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决心迁都,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494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文武官员和20万大军南下。到达A城时,正值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不愿意继续前进,孝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都在此,随行人员没再反对,于是大功告成。
材料二: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步六孤 陆
贺兰 贺
《魏书》记载:“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材料三: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北方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1)材料一中的“A城”是哪里?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精心安排这一迁都的“计谋”?
(2)材料二所示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两项措施?
(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这次改革取得了什么效果。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北魏孝文帝改革给你哪些启示。
【答案】(1)洛阳。冲破守旧阻力(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
(2)改汉姓;学汉语。
(3)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实力或中原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传统的汉文化在北方得到大发展。(北方经济;文化兴盛,礼仪兴盛,人才济济)。
(4)改革需要魄力、能力与坚韧不拔的毅力;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阻碍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进步等。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
(2)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汉姓;学汉语两项措施。
(3)依据材料信息: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实力或中原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传统的汉文化在北方得到大发展。
(4)开放性题目,改革需要魄力、能力与坚韧不拔的毅力;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阻碍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进步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关内容。本题难度适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部编版2018-2019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十九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