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炎陵县2023年下期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研究元谋人和北京人的原始资料来自于( )
A.考古发掘 B.神话传说
C.史书记载 D.学术论著
2.有学者指出,西周宗法制的实质在于男性族长对宗族政治、经济、宗教祭祀等方面有绝对的支配权,实行家长制的统治。由此可见,西周宗法制( )
A.避免了宗族内部矛盾发生
B.促进了宗族观念形成
C.沿袭了商代的内外服制度
D.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
3.公元前126年十月癸酉这一天,西汉河间献王诸多成年儿子同时被封为列侯,列侯所辖土地在原河间国故地。结合所学知识推知,他们被分封主要是因为( )
A.汉高祖分封同姓诸侯王
B.汉景帝削减诸侯王封地
C.汉武帝实施“推恩令”
D.七国之乱的平定
4.两汉时期,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下列对两汉时期文化的代表成就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
B.乐府诗――采集民歌修改而成,其中很多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C.造纸术――东汉蔡伦发明,促进了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传播
D.《神农本草经》――“医圣”张仲景所著,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5.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业发展迅速,陶瓷、丝织、造船等手工行业也有较大进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 )
①人口的大量南迁  ②优越的自然条件 
③南北统一的实现  ④相对和平的环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其租庸调、杂徭悉省。”史书上这些记载说明唐朝两税法与以往的赋税制度相比( )
①扩大了收税对象  ②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③出现了以庸代役  ④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下面是某一朝代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由下图信息判断,该朝代是(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8.宋代流行“榜下捉婿”,以将女儿嫁给中进士者为荣,社会上也争相比较家族内有多少男子考中科举。对此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宋代士人地位提高 B.理学受到官方尊崇
C.宋代开创科举制度 D.门第观念十分流行
9.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开启了西藏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
A.西汉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10.郁达夫为其历史人物的祠堂题写了“拨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结合以下人物的突出事迹判断,他赞扬的就是( )
A. 戚继光     B.郑和 C. 岳飞 D.郑成功
1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影响,但不包括( )
A. 提高了中央政权的行政效率
B.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C.保障了中央决策的正确性
D.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2.明中后期以来,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下列表述与此相关的是(  )
①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推广种植 
②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促进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 
③思想界出现提倡个性自由和反对专制的倾向 
④西方科技知识得到一定范围的传播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它( )
A.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B.符合当时社会实际并最终得以实现
C.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D.表达了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的要求
14.下图漫画喻指的历史事件是(  )
A.维新变法 B.明治维新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15.1913年的春节,有一点和往年不同:这已是这一年里的第二个“新年”了。一个多月前,中华民国刚刚庆祝了建国后的第一个元旦。在老百姓的口中,它被称为“新新年”,以区别于传统春节的“旧新年”。这反映了( )
A.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B.普遍民众对西学的全盘接受
C.传统习俗受到猛烈冲击 D.社会转型期新旧思想的杂糅
16.据北洋政府农商部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 100多万元;而自1914年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达1.17亿元,涉及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推动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
①民国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②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官僚资本凭借权力聚敛财富  ④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中指出,五四运动时期的工人罢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基于政治和爱国的大罢工,工人的目的不是要求加薪或改善他们的待遇,而是向中国及日本政府提出抗议。这反映了当时(  )
A.无产阶级的力量弱小 B.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C.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马列主义的广泛传播
18、2017年年1月,教育部对教材修改明确规定,将中国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下列关于中国14年抗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展开抗日武装斗争
B.日本侵略者犯下了南京大屠杀等滔天罪行
C.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D.抗战胜利标志着中国完成了反帝的革命任务
19.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在于( )
A.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B.推翻了蒋介石在大陆的反动统治
C.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20.“新中国成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国内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为改变这种状况,1953 年我国开始进行( )
A.“一五计划”建设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土地改革运动 D.城乡经济体制改革
21.在一次国际会议上,面对与会国家的矛盾和分歧,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这次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雅尔塔会议
22.“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它所确定的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这里的“大会”是指(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3.某同学在学习完某单元知识后,制作了学习大纲。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主题:
一、毛泽东思想
二、邓小平理论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四、科学发展观
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B.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C.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D.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探索
24.下面是21世纪以来我国取得的部分成就,这主要反映了我国( )
经济:2013――2019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交通:2015年,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总里程都居世界第一。
科技: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天眼;5G技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综合国力极大提升
C.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D.成为科技创新强国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5题14分,26题18分,27题20分,共52分)
25.(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断。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③》
材料二 后世君主“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在驳康有为等人的文章中反复说明了三点:第一,封建礼教与民主政治不可两立,尊孔必将导致复辟,孔子思想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第二,尊孔,定“孔教”为“国教”,违反思想自由的原则;第三,定“孔教”为“国教”,违反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和荀子的主要思想。(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黄宗羲的政治主张。(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对待“孔教”的态度。(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4分)
(4)综合所述,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中国传统文化?(2分)
26.(18分)土地一直是亿万农民最关心的核心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八七会议中,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他响亮地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个重要论断。毛泽东的高明之处在于把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真正明白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的思想。
——摘编自刘启春等《历史的选择:中共早期领导人纪实》
材料二 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各根据地的土地改革政策开始向彻底分田的方向变化,对地主不再给予照顾,并开始触动富农的土地,但各地土地改革的政策与方法未尽一致,迫切需要有统一的政策指导。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工委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有各根据地代表参加的全国土地会议,9月13日,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提出以彻底平分土地为原则,提出没收地主土地,不分男女老幼,按人口统一平均分配,同时分配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废除土地改革前的一切债务。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材料三 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共中央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土地改革的完成是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首要条件。刘少奇在会上作了关于土地改革的报告:“……过去老区的土地改革,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谁胜谁负还不明朗的条件下进行的,土地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尽量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动员农村的人力物力参加和支援人民解放战争,争取战争的胜利。新区的土地改革,是在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统一的人民政权已经建立,全国转入和平的经济建设的条件下进行的。土地改革除了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尽快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这一中心任务。”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共中央在八七会议上确定的革命方针。(2分)简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贯彻这一方针的。(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土地法大纲》实施的背景。(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述“新区的土地改革”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的影响。(8分)
27.(20分)中国梦,是2014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朝”。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就带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一个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然而,探索的道路并不平坦。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实行彻底的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固然不易,在这样的大国穷国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伟业。实现伟大的梦想,想要一帆风顺,没有牺牲,不付出代价,是难以想象的。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另一场梦的破碎”是由什么事件导致的?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新中国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建设上的哪些事件让我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6分)
(3)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哪些政治制度?(6分)
(4)中共“十四大”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
几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国梦而作出的探索,给我们今天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2分)
历史期末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D C B A B C A C A C D
序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A C D B B D C A C B D B
25题参考答案:14分
(1)孟子:仁政;民为贵,君为轻(民贵君轻)。(任意一点得2分)
荀子:用“仁义”和“王道”治国(仁政);以德治国(以德服人);君舟民水。(任意一点得2分)
(2)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反对君主专制(限制君权)。(任意一点得2分)
(3)态度:反对(否定、排斥、批判)。(2分)
作用:冲击封建思想统治地位;解放人们思想(开启民智);宣传民主与科学;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维护民主共和;否定君主专制(否定帝制);推动文学发展;推动近代化进程等。(任写两点得4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4)应对:批判地继承;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辩证地看待;一分为二地看待。(任写一点得2分)
26题参考答案:18分
(1)方针: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2分)
措施:领导秋收起义(2分)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上“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分)
(2)背景:国共全面内战的爆发,要求推动解放区加快土地改革;各地土改的政策和方法有差异,需要统一的政策指导。(4分)
(3)影响: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任答两点给4分)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4分)
27题参考答案:20分
(1)事件:鸦片战争。(2分)
影响: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2)事件: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6分)
(3)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
基本政治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分)
(4)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5)启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立足中国的国情作出决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分,任意一点即可,其它言之有理都可给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