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 练习
一、单选题
1.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形式除了国家所有制和合作社所有制外,还有个体劳动者所有制和资本家所有制,并明文规定依照法律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其他资本所有权。由此可知,1954年宪法
A.贯彻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精神 B.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
C.完全不同于《共同纲领》规定 D.体现社会转型的过渡性特点
2.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材料认为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关键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
C.各个时期政治运动的阻碍 D.商品经济仍尚未产生
3.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4.“它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人民的各项自由权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权,以及国家的军事制度,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文化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材料中的“它”
A.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
B.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C.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繁荣团结
D.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5.新中国成立初,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其中不包括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6.“它经过民主程序最终完成了国家建构的过程。它的里程碑作用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法治制度,是国家长治久安,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它”
A.增强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B.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开展
C.反映了基层民主的创新 D.体现了多党合作的特点
7.从1980年~1982年底,国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这体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A.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B.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
C.“依法治国”的逐步确立 D.实行改革开放
8.1982年修宪及其前后《组织法》《选举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制定,启动了中国宪法政治新的征程。这表明
A.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与执行 B.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正式起步
C.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得到完善 D.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不断提升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C.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10.“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最早提出于
A.十二届六中全会 B.十四届六中全会
C.十五届六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
11.“铁人精神”是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它包括“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等诸多内涵。“铁人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A.大生产运动 B.社会主义改造
C.社会主义全面建设 D.“大跃进”
12.为改变河南兰考的落后面貌,他带领全县人民生产自救,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是
A.焦裕禄 B.袁隆平 C.邱少云 D.邓稼先
13.习近平说:“我希望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这种“正能量”指的是
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 B.保家卫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 D.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14.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来袭。面对危难,白衣“逆行者”、疫区“守护员”、最美“建设者”纷纷出现,无数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筑起了生命健康的防护墙;爱心口罩、爱心蔬菜、爱心药物等,无数个暖人心房的“小举动”,描绘了同舟共济的画面。据此可知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践行 B.我国注重以德治国
C.艰苦奋斗精神是时代精神主流 D.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十分成功
15.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随后一系列法律、法令相继出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时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A.表明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 B.完善了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
C.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
16.制定宪法或颁布法律是实施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下面有关中国近代以来的宪法或法律文件,说法正确的是
A.1954年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C.1954年宪法是在第一次中央人民政府会议上制定并通过
D.1954年宪法是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否定
17.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一天之内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七部法律,被称为“一日七法”。这反映了
A.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确定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中国的法律建设制度化 D.公民的法律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18.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我国时
A.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B.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C.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 D.仅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
19.从以下截至2009年8月底我国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数量统计表中可知,此时我国
全国人大及 其常委会 国务院 地方人大及 其常委会 民族自治 地方人大 5个经济 特区
制定的现行 有效的法律 制定的现 行有效的 行政法规 制定的现 行有效的 地方性法规 制定的现 行有效的 自治条例 和单行条例 制定的现 行有效的 法规
229件 682件 7 000余件 600余件 200余件
A.人民法律意识提高 B.法制建设成就巨大
C.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D.基层民主政治扩大
20.1978年5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学习新宪法,宣传新宪法,遵守新宪法》。全国上下,围绕学习宣传新宪法,提高对社会主义法制的认识,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开展了广泛的学习和讨论。这一现象表明中国
A.法制建设开始融入世界 B.文革“左”倾错误清除
C.民主法制建设日臻完善 D.思想领域得到逐步解放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摘编自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
材料二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民族、民权两方面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孙中山先生未竟事业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为推进依法治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而采取的措施。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国民法》在立法原则上,强调国民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主。在民法细则上强调公民权利的平等,这种平等不仅仅停留在男女身份的平等,还包括商业贸易中交易双方的平等。在保障交易双方的平等权益与夫妻双方财产归属等问题体现了我国的民情与习惯。在婚姻方面,对于男女家庭关系的组建以及夫妻权利与义务的分配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落后性。
——摘编自王鹰时《论中华民国时期民法的发展》
材料二 如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制定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民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我国《民法典》得以诞生的主要因素。
三、论述题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 在自然经济和专制统治环境下,不具备产生诸如自由、平等、权利、义务等近代民法观念的条件
清末 1902年清廷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仿德、日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随着王朝终结,未及颁行
民国 北洋政府以大清民律草案为蓝本,完成民国民律草案。因时局多变,未能完成立法程序。1930年国民政府在此前民律基础上修订的《中华民国民法》颁布实施。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禁止刑讯、独立审判的原则及审判公开制度、陪审及辩护制度等也逐渐进入中国法律体系
20世纪五 六十年代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两次启动《民法典》起草工作,但因政治运动等被迫中断。初成的两部草案与苏联民法典一脉相承,如“财产流转”便将继承制度排除在外,但加入了预算、税收等计划经济方面的内容
20世纪七 八十年代 1979年第三次启动民法典编纂。但立法机关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各种民事关系尚未定型,制定完整的法典条件还不具备,故决定先分步制定民事单行本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相继制定,身份平等、权利神圣等私法理念也备受推崇。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逐步加快
2020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施行,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摘编自何勤华《西方法学史纲》、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试卷第1页,总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1954年宪法中对所有制形式的相关规定说明当时社会中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如个体劳动者所有制和资本家所有制,因此宪法的规定恰恰体现了当时社会转型的过渡性特点,D正确;宪法内容规定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这并未体现出社会主义革命精神,排除A;新中国的成立初期国营经济的建立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B排除;1954年宪法内容继承发展了《共同纲领》的相关规定,排除C。
2.A
【解析】
《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国家中,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司法关系的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新中国成立后《民法典》迟迟难以出台,除了当时的政治运动等表面原因外,根源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即当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下,《民法典》起草工作难以持续进行,A正确;工业化进程的推动有助于民法典的起草,排除B;C是表面详现象,而非关键原因,排除;D不符合史实,排除。
3.C
【解析】
根据“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并结合“”1956年这一时间可知,此时我国的法制建设要适应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满足三大改造后社会矛盾变化的需要,故C正确;从材料无法提出“开始”,排除A;政权已经建立,排除B;材料与政治体制改革无关,排除D。
4.B
【解析】
根据材料中“它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权”“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文化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可以判断这是《共同纲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宪法文件,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B正确;A描述的是1954年宪法,排除;《共同纲领》颁布之时我国解放战争仍在进行,尚未完全统一,排除C;D是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的法律成就,排除。
5.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构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D符合题意;ABC均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故选D。
6.B
【解析】
根据材料“经过民主程序最终完成了国家建构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可知,这里描述的是1954年宪法,因为这一宪法是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是社会主义宪法,符合民主程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宪法颁布之后,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开展,B正确;1954年宪法不是临时宪法,排除A;1954年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不是基层民主的创新,排除C;政协制度体现了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特征,排除D。
7.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相继出台的《选举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体现了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诉求,故B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已经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故A错误;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故C错误;这些法律法规体现不出对外开放,故D错误。
8.C
【解析】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宪法政治遭受曲折,宪法被弃、宪政不存,1982年修宪及其前后《组织法》《选举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制定,为中国宪法政治复原和发展夯实了基础,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得到完善,故选择C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排除A项;1949年《共同纲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正式起步,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公民的法律意识问题,排除D项。
9.D
【解析】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D正确;A、B是手段而非根本任务,排除;C是经济领域的内容,不是精神文明建设内容,排除。
10.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六届六中全会最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D正确,ABC排除。
11.C
【解析】
“铁人”王进喜是大庆油田的工人,大庆油田是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重要成就之一,故C项正确;抗战时期开展大生产运动,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AB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58年开展“大跃进”,材料信息与“大跃进”无关,排除D项。
12.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焦裕禄在任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时,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斗争,使兰考县贫困面貌大为改观,他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A项正确,BCD项排除。
13.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焦裕禄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阶段,依然坚持工作,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被誉为“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排除。
14.A
【解析】
据材料可知,人民群众崇德向善、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了实处,A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皆非最佳选项,排除BCD。
15.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一系列法律的制定,表明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故A项正确;B项“完善了”过于绝对,排除;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故排除D项。
16.A
【解析】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A项正确,C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故B项错误;1954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继承和发展,D项错误。
17.C
【解析】
据材料“一天之内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七部法律”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的法律建设制度化,C项正确;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A项错误;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公民的法律意识问题,D项错误。
18.B
【解析】
从材料中1982年到2004年我国宪法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保障体系正在日益完善,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的侧重点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是法治建设,排除A项;改革开放后我国公民的社会福利水平在不断提高,排除C项;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全社会,并非仅仅针对弱势群体,排除D项。
19.B
【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截至2009年8月底我国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数量众多,体现出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B正确;表格信息无法体现人民法律意识是否提高,排除A;C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表格没有涉及基层民主政治,排除D。
20.D
【解析】
关于学习、宣传新宪法,从官媒的推崇到民众的支持,可以看出此时新中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已经有了不同于文革时期的认识,这说明思想领域得到了解放,故D项正确;由材料无法看出融入世界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文革“左”倾错误清除,故B项错误;此时的民主法制建设还未完善,故C项错误。
21.(1)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在民族独立方面,推翻三座大山,赢得了民族独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民族制度建设方面,新中国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民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步完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并扩大基层民主制度建设: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人宪法。
【解析】
(1)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在民族独立方面,推翻三座大山,赢得了民族独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民族制度建设方面,新中国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民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列举1982年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成就。具体而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步完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并扩大基层民主制度建设: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人宪法。
22.(1)特点:体现社会本位原则;借鉴西方立法理念;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婚姻家庭制度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2)因素:稳定的政治环境;党和国家对法制建设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健全,民众法治意识不断提高;民法理论的逐渐成熟。
【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中的“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主”、强调各种平等,“体现了我国的民情与习惯”“婚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落后性”等方面进行概括即可。
(2)主要因素,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等角度进行概括即可。
23.示例:体制因素是影响《民法典》编纂的关键因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两次启动《民法典》编纂,表面上是因为1956年“整风反右”、1964年“四清”运动而被迫中断,实际上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当时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下社会生活,尤其经济活动基本被纳入行政权力的控制范围,因此不需要民法协调。1979年第三次启动民法典的编纂时,当时农村刚启动包产到户等,国企改革还没开始,各种民事关系尚未定型,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也不明确,制定完整的法典条件还不具备,影响到了《民法典》的编纂。
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堡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已经确定,市场经济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客观上需要一部系统完善的民法典,才有了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总之,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其产生发展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紧密关联。
其他参考论题:
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发展助推《民法典》的编纂实施
中国近现代《民法典》的编纂实施历程曲折
中国近现代《民法典》的编纂实施受世界他国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民法典》的编纂实施影响社会发展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供了中国近现代民法典历史演变的年表,要求考生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即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独立提出观点,进行简要阐述。民法典的演变与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环境、思想观念,甚至国际关系等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相互作用,归纳主题时,可以从原因条件、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等角度切入。
答案第1页,总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练习(含解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