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中国近代以来在政治制度演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
1.下面是第一届和第二届人大代表构成表
届数 第一届 第二届
代表总人数 1226 1226
中共党员 668(占54.5%) 708(占57.7%)
民主党派 274(占22.3%) 284(占23.2%)
无党派 284(占23.2%) 234(占19.1%)
关于上述表格中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体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巩固了新中国的国家政权
C.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士组成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最好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2.下表为20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文献。
1912年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31年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对其相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A.阶级斗争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成果能否实现 B.说明阶级基础和社会环境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
C.都是民主与专制长期斗争的结果 D.都借鉴吸收了欧美民主政治建设的精华
3.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自1912年1月28日在南京成立,中间经过一次改选,至1913年4月8日在北京自行解散。在这14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开会220次,议决230余案。这一系列会议
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是议会的政治实践
C.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D.核心议题是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有学者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欲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但已经建立的制度改动起来殊非易事,临时参议院不得不寻求平衡,在赋予内阁行政权力的同时,保留了总统制体制下国家元首享有的若干权力,以致后来发生府院之争。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切实维护了共和体制 B.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
C.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 D.在政体选择上因人立法
5.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后来,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将“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中共作出上述改动的主要依据是
A.全民族抗战逐渐形成
B.中华民国政府组织涣散
C.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
D.为顺应广大人民的呼声
6.2011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耐斯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这里的“中国没有……陷入……争斗的局面”和“一党体制”是指
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7.1947年国民党据《中华民国宪法》完成了政府的改组,在国府委员中,国民党人占17人、青年党、民社党及社会贤达占11,《大公报》对此的民意调查显示:100人中的50%为其打分为零分,平均分不到24分,其中 的人认为青年党和民社党根本就不该参加这个政府。材料较为客观地反映出
A.抗战胜利后中国两种命运的斗争 B.中国人民为和平民主建国的努力
C.民主联合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 D.国民党政权处于合法性危机之中
8.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反映了
A.孙中山不计个人名利的本质 B.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了余地
C.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 D.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
9.中华民国成立当天,伍廷芳以外交总长名义向外申明:在租界收回以前,须按照规则维护租界秩序,保护中外利益。次日孙中山也表示,革命以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的条约“均认为有效”。孙、伍二人这样做意在
A.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B.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华民国的承认
C.继续充当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争取列强保护他们的私利
10.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多时间中,党领导人民完成了祖国大陆的统一和各项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了国民经济,同时普遍召开了各级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积累了民主生活的经验。这意味着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趋于成熟
C.民主政治建设有了一定基础 D.社会主义制度受到普遍欢迎
11.1946年4月,晋察冀解放区在首府张家口市举行了国民参政会(一个政府政策的民间咨询机关)委员的选举,大约有80%的市民参加了这次选举,最终选出了90名参政会委员和30名候补委员,包括社会各阶层成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实行多党合作的政协制度
B.受到苏联政治体制的影响
C.努力探索新民主主义道路
D.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
12.1941年,在国民政府第二届二次国民参政会上,张澜、罗隆基等人代表民盟,要求国民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遭到拒绝后,民盟领导人没有再出席会议,以示抗议。这表明民盟
A.主张联合共产党制约国民党
B.反对国民党对抗战的领导
C.努力进行民主政治监督实践
D.没有认清社会的主要矛盾
13.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以“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党派的真诚合作,抗日民主政府的各级领导均由参议会选举、罢免,并对参议会负责。由此可以看出
A.陕甘宁边区政府是多党派的联合政权
B.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缺少监督机制
C.参议会是陕甘宁边区政府最高权力机关
D.边区参议会的存在削弱了抗日民主力量
14.有学者在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研究中指出:“所谓分权制衡是双向互动的。揆诸参议员之本意,大概是想操政治上之主动,制人而不受制于人。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作者旨在强调
A.该法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
B.革命派内部存在着分歧
C.行政权有效的制约了立法权
D.政体的选择是因人立法
评卷人得分
二、材料分析题
15.我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民族关系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羁縻制度既是唐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大政策,又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行政制度。依据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点,“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我国中原王朝统治周边少数民族的传统政策。唐朝立国之初就在西南、东北诸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但是,大规模地普遍设立羁縻府州则是在贞观四年(630)平定东突厥以后,到开元年间设置黑水都督府于黑水鞣竭部为止,百余年间,唐王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
——摘编自林超民《羁縻府州与唐代民族关系》
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政府对蒙古、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的事务日益重视,设置了对应的事务机构,并且在中央设立了专门机构来进行管辖。例如,北洋军阀政府于1912年在内务部设立了蒙藏事务处,专门管辖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事务。
——朱敏《试论我国近代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边疆地区稳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52年,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尔后,建立了省级自治区5个,地区级自治州30个,县级自治县122个。
——杨秀珍《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羁縻府州设置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时期政府设立专门管辖少数民族地区机构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律规定:“盗陟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在《田律》、《徭律》、《仓律》、《公律》、《金布律》、《关布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贸活动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为约束袁世凯,孙中山仓促制定《临时约法》,宋教仁主张,趁临时参议院1月28日成立,同盟会员占参议员的多数(43名参议员,同盟会员33人)的有利时机,先行修订,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联络愿与同盟会合作的党派,组建一个大党,争取在国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然后组成以本党干部为主的内阁,约束、削弱袁的总统权力,寻机利用大选、国会弹劾等手段,迫袁下台。……“通过《临时约法》,‘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可以说《临时约法》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彻底的否定”。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律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同盟会约束袁世凯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临时约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列举《临时约法》中否定封建专制制度的主要内容。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由表格中人大代表的来源可知其包括了中共和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说明人大代表是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士组成的,故选C;三权分立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内容,我国并没有实行,排除A;表格数据无法反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影响,排除B;表述数据反映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政协制度,排除D。故选C。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近代民主化进程,但是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民主制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使民主政治变为可能。这说明阶级基础和社会环境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因此B正确;A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3.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临时参议员在在14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开会220次,议决230余案,这体现了对议会政治的实践,故B项正确;中华民国成立后,形式上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A项表述错误,排除;1911年12月,独立各省代表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故C项错误;1912年3月就已经颁布了《临时约法》,而题干时间范围是持续到1913年4月,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强调的重点是临时参议院“在赋予内阁行政权力的同时,保留了总统制体制下国家元首享有的若干权力”,这种妥协的政体致使总统府与国务院权限不明,最终导致府院之争,可见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重点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不足,故排除A项;C、D两项表述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C、D两项。
5.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瓦窑堡会议是在1935年12月召开,而此时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团结抗战,因此中共做出这些改动,故C项正确,D项错误;A项是从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的,排除;材料“中华民国特区政府”说明B项错误。
点睛:关键的时间点“瓦窑堡会议”是1935年12月召开的。
6.A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所以材料反映的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选A;BCD与题意不符,排除。
7.D
【解析】
根据“《大公报》对此的民意调查显示:100人中的50%为其打分为零分,平均分不到24分,其中 的人认为青年党和民社党根本就不该参加这个政府”可知,民众对国民党政权认可度不高,说明国民党政权处于合法性危机之中,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两种命运的斗争”,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民众对国民党政权认可度不高,B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民众对国民党政权认可度不高,C不符合题意,排除。
8.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临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之所以被冠之以“临时”,这和当时全国尚未统一,革命党人的选举主要局限在南方以及资产阶级政府成立的程序上不太完善有关,实质上反映了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故D正确;孙中山不计个人名利的本质、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了余地不符合材料的本质,故AB错误;中华民国政权已经有部分人民支持,故C说法错误。
9.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中华民国的相关知识可知,中华民国建立之时,国际环境险恶,为了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华民国的承认,伍廷芳和孙中山承认了清政府与各国缔结的条约均有效,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领土主权,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两人继续充当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C错误;“争取列强保护他们的私利”说法错误,故D错误。
10.C
【解析】
【详解】
材料中强调在完成相关任务后,普遍召开了各级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这积累了民主生活的经验,为之后的民主政治建设奠定的基础,故C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于1954年,与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这一时间不符合,排除A;趋于成熟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当时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排除D。
11.C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材料“1946年4月,晋察冀解放区在首府张家口市举行了国民参政会(一个政府政策的民间咨询机关)委员的选举”可知,这是抗日战争后关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问题,中国共产党做出的积极有益的努力探索,C正确;据材料举行的国民参政会委员的选举,没有涉及多党合作,A错误;据材料没有涉及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B错误;据材料是在“张家口市……大约有80%的市民参加了这次选举”等信息可知,没有涉及农民,D错误。
12.C
【解析】
从材料“1941年”“国民政府第一届二次国民参政会”“民盟,要求国民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中可以看出,当时民盟致力于民主政治建设,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联合共产党制约国民党”“反对国民党对抗战的领导”“没有认清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ABD项。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国民政府第一届二次国民参政会”“民盟,要求国民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解答,排除与材料无关选项。
13.C
【解析】
【分析】
【详解】
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政府的各级领导均由参议会选举、罢免,并对参议会负责,这说明边区的参议会是陕甘宁边区政府最高权力机关,故选C。
14.A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材料中的“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等信息来看,说明该法在政体设计上没有做到分权制衡的双向互动,存在缺陷。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革命派内部对于《临时约法》的态度,排除B项;《临时约法》试图通过责任内阁制实现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而不是行政权制约立法权,排除C项;材料指出政体设计的缺陷不是从“因人设法”的角度,排除D项。
【点睛】
《临时约法》的某些制度设计反映了当时斗争形势和力量对比关系,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即将交权让位之际,企图利用《临时约法》制约袁世凯、保卫民主共和成果的苦心和努力。实际上,这也是《临时约法》局限性的表现,一些政体设计没有做到分权制衡的双向互动,“因人设法”得不偿失。
15.(1)特点:涉及地区逐步扩大;体现因俗而治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承认中央王朝统治的前提下,具有高度的自治性;设置时间长,规模大。
积极作用:加强民族联系,稳定边疆社会秩序;促进民族融合,发展边疆经济生产;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国防,维护了唐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地位。
(2)历史背景: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帝国主义势力渗透;社会动荡,边疆分裂势力猖獗;民国成立,民族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整体意识不断深化。
(3)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促进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巩固了国家统一。
【解析】
【分析】
【详解】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依据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点”“百余年间,唐王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的信息从涉及地区、设置时间和规模以及设置的特点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加强民族联系,稳定边疆社会秩序、促进民族融合,发展边疆经济生产以及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国防等角度思考回答。
(2)依据材料二“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政府”的时间和所学从民族危机、社会动荡,边疆分裂势力猖獗以及民国成立后民族意识强烈等角度思考回答。
(3)依据材料三“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立的意义从政治、经济以及民族凝聚力等角度思考回答。
【点睛】
对于归纳材料要点类的主观题,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全”和“变”。“全”就是指要点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炼出来,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点。“变”即变通,也可以说是归纳概括,要求将材料中的原文换一种更为专业的表述方式。在变通时既要简明扼要,又不能曲解原意,尽量做到专业而准确。
16.(1)特点:条文细密,内容广泛;轻罪重罚;维护地主利益和专制统治(或保护私有财产);原因: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法家思想的影响;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
(2)措施: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地位: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宪法。内容:主权在民是对君主专制的否定;强调国民一律平等是否定封建等级观念;国民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是对传统臣民观念的否定;依据三权分立原则确立现代民主政治体制。
【解析】
【分析】
【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贸活动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可知,秦律条文细密,内容广泛;根据材料“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可知,秦律采取轻罪重罚原则;根据材料“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可知,秦律维护地主利益和专制统治(或保护私有财产)。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律之所以维护土地私有,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根据材料中坚持的轻罪重罚,可知,这是受到了法家思想的影响;从法律的职能来看,秦律是为了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措施:根据材料“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得出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宪法。内容:根据材料“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可以说《临时约法》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彻底的否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临时约法》主张主权在民是对君主专制的否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临时约法》强调国民一律平等是否定封建等级观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临时约法》中明确国民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是对传统臣民观念的否定;根据所学可知,《临时约法》借鉴美国的政治框架,依据三权分立原则确立现代民主政治体制。
答案第1页,总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3课中国近代以来在政治制度演变练习(含解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