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二单元综合卷(含解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统编版高二历史第二单元综合卷
考试范围:统编版高二第二单元;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汉代实行“吏不数易”政策,不仅中央高级官吏一般都任期较长,而且地方官吏也任期长久,如汉初萧何任相十三年,东汉时王霸任上谷太守二十余年。这政策
A.成为地方势力割据隐患 B.官员升迁困难不愿作为
C.导致官吏腐败现象严重 D.任期较长利于施展作为
2.“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制对促进社会流动有着重要意义。清代儒生向往的“天子堂”是
A.太和殿 B.仁寿殿 C.保和殿 D.佛香阁
3.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
A.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
B.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
C.都把才德具体化,难以操作
D.都把选官标准定为考试成绩
4.1898年,京师大学堂开办。1903年清政府改革科举,考试内容转向时务。同年乡试前夕,“大学堂两馆生已纷纷赴汴乡试,所存学生不过30余人……设诸公乡试得意,似略学堂出身为优。”新式教育困境的出现表明
A.废除科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首要途径 B.新旧教育体制的矛盾不可调和
C.教育改革缺乏社会共识及国家支持 D.科举制妨碍学堂的推进和开展
5.1854年,英国财政部高级官员对英国文官进行了全面调查,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建议设立常任文官制度,包括考试、录用文官、重视文官的专业水平、提拔优秀文官等等。这一报告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A.内阁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B.工人阶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C.社会经济结构持续变动
D.民众科学素养普遍得以提高
6.《汉官典职仪》云:“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由此可知,“刺史”的主要职权不包括
A.考察吏治
B.奖惩官吏
C.监察民众
D.决断冤狱
7.明初,设六科给事中,史载,“明代虽罢门下省长官,而独存六科给事中,以掌封驳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参科,六部之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六科给事中的设立
A.导致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B.加强了对全国官员的监察
C.减少了行政决策中的失误
D.引起中枢决策发生异变
8.嘉庆四年(1799年),皇帝下令满汉章京“内阁六部、理藩院堂官于司员中书、笔帖式等官内择其人品端方年力富强、字画端楷者,交军机大臣带领引见,候朕简用”。这一诏令主要是为了
A.改革官员选拔方式
B.明确官员选拔范围
C.完善军机处的职能
D.保障皇权高效行使
9.“官事至重,古法虽圣犹试。故令丞相设四科之辟,以博选异德名士,称才量能,不宜者还故官。第一科曰德行高妙,志节贞白。二科曰学能行修,经中博士。三科曰明晓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科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照奸,才任三辅剧令皆试以能,然后官之”。依据材料判断这应是在
A.西周时期 B.东周时期 C.两汉时期 D.明清时期
10.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11.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12.隋唐以后,史监察机构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长官的指令。御史之外,皇帝还常派使臣临时巡察地方。这表明
A.皇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B.御史的权力超越了宰相
C.地方官吏腐败日益严重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
13.据统计, 新学堂从1904年的122所增长到1909年的52348所;学生数目由1905年前的28838 (不含军事、教会学堂)增至1909年的1638844,这一增长
A.旨在顺应近代经济工业化潮流 B.确立了新型的近代教自体制
C.为新文化运动储备了知识阶层 D.奠定了民主革命的思想基础
14.关于当代中国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表述,下列正确的是
①干部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
③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
④公务员制度的实行,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它实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向“一切权力归人民”的完全转变,开创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篇章。材料中的“它” ( )
A.见证了社会转型的巨变 B.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C.是国内民族平等的保证 D.制定了新中国施政纲领
16.秦国商鞅实行军功授爵制度,其中规定:有爵位之人可以具有升官、抵罪和免除徭役的资格,如无爵位“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该制度
A.确立了新的等级秩序 B.受到贵族政治的影响
C.提高了平民参政的热情 D.表明宗法制根深蒂固
17.下表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西晋 东晋 南朝
宗室外戚 19%~38% 7% 19%~38%
世家大族 49%~64% 78% 49%~64%
A.官僚体系日益遭到破坏
B.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
C.皇权势力逐渐走向衰微
D.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倒退
18.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傅衣凌先生曾说:“中国古代的体制,不在长期停滞,妙在最富有弹性”。那么最能体现这种冲破世袭特权,官僚高度流动的弹性的制度是
A.确立三省六部制
B.确立王位世袭制
C.创立中央集权制
D.开创科举制
19.1905年开始,清政府每年一次举行游学(指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毕业生考试,合格者分别“赏给”进士、举人。新学堂毕业生也得到相应的荣衔。1906清政府颁布《举贡生员出路章程》六条,广开门路,原有举贡生员尽量安排,稳定了数以万计很难再进学堂的那部分士人。这些举措
A.彻底废除了科举取士制度 B.关注了新旧体制的衔接
C.使近代教育制度得以完善 D.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政
20.1913年1月9日,北洋政府颁行《文官考试法草案》《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3月26日,颁行《监狱员考试暂行规程》。12月2日,颁行《知事试验暂行条例》。12月7日,颁行《知事试验暂行条例施行细则》。上述法规的颁布体现了( )
A.政党政治实行后的政治分赃 B.考试选官制产生于民国初年
C.北洋政府落实了主权在民理念 D.民国初年选官制度的近代化
21.1883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的《文官制度条例》规定:文官终身任职,非犯大错不能解雇,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一做法
A.扩大了政府的行政职能
B.确立了文官政治中立原则
C.克服了两党政治的弊端
D.有效防止了政治舞弊现象
22.下图是有关学者据史传统计的西晋时期被察举者的社会出身情况统计表(除去作为绥抚手段被察举的蜀吴人士),据此可知,西晋时期
A.社会阶层的固化性被削弱 B.察举制可以有效选拔人才
C.选官逐渐向下层士人倾斜 D.孝廉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
23.1883年,美国国会颁布的《彭德尔顿法》通过了采纳竞争考试、职务常任和政治中立原则,使美国文官制度正式建立。自此,联邦政府通过考试录用的职位和公务人员大幅度上升。美国文官制度的出现
A.影响了联邦政府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原则
B.平衡了各个政治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
C.改变了两党政治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D.适应了工业发展对专业化文官队伍的需求
24.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出现这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西方文化的传入 B.科举制度的废除
C.民族危机的加深 D.洋务运动的开展
25.下表为两宋时期宰相的祖辈任官情况。这反映出两宋时期
A.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26.有学者指出,本来无足轻重的工业资产阶级势力大增,他们从资产阶级哲学家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出发,要求国家政府管理工作像工业生产一样,尽可能地提高效率。这表明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原因主要是
A.西方哲学家功利主义思想 B.政府管理模式落后与陈旧
C.工业革命使生产效率提高 D.削减政府行政开支的需要
27.孙中山认为“单凭选举来任命国家公仆,从表面看来似乎公平,其实不然。因为单纯通过选举来录用人才而完全不用考试的办法,就往往会使那些有口才的人在选民中间运动,以占有其地位。而那些无口才但有学问思想的人却被闲置”。这表明
A.要继续沿用八股取士的政策 B.民主选举官员制度应该废除
C.临时政府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D.官员选拔应该与选举考试相结合
28.宋代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比前朝扩大了很多,唐代每次进土及第的人数不过二三十人,宋朝时录取名额扩大了十余倍,一般总有二三百人,最多时达到五六百人。这一变化
A.使考试人数逐年增加
B.客观上加剧了社会矛盾
C.表明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
D.导致官员素质明显降低
29.唐朝科举制下,各地皆有选才到中央应试的机会,而且寒门子弟亦可“怀牒自列”,自由报考,地方官及贵族相对于汉代的察举制而言,较难操纵选举,也没有“入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这说明唐代科举制
A.选才呈现公平开放的特色 B.保障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
C.取士标准出现多样化趋势 D.促使决策机制走向专业化
30.曹操年少时“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这种行为在传统舆论之下难以踏入仕途。但由于他被许劭等三位名士所看重,竟然突破选举制度被举为孝廉。这表明东汉末年
A.儒学地位受到严重冲击 B.士族门阀操控国家政权
C.唯才是举成为社会共识 D.国家统治秩序亟待重建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2题,31题15分,32题15分,共计3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建立后,“即仿秦朝在中央设立御史府”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并列三公,不仅肩负辅助丞相总理国政的职责,同时握有考课、监察、弹劾百官的权力,虽称“掌副丞相”,但不受丞相制约,直接受命于皇帝。西汉中期以后,汉朝形成了中央与地方彼此分离,又紧密联系的多元监察网络。御史府(司隶校尉)监察中央官吏,州刺史监察州郡两千石官吏,督邮监察县级官吏,廷掾监察乡里官吏。西汉也颁布了一些具有监察职能的法规,如《监御史九条》和《刺史六条》是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两条监察法规。西汉历代君主对谏诤之士非常重视,曾多次下诏征召能谏之士,形成了官员时刻规劝帝王的谏议文化。
——摘编自张永智《西汉廉政建设研究》
材料二 1853年《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确定了招收文官一律采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英国文官守则总纲规定:文官必须效忠国家,不得将个人利益置于职责之上,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必须诚实正直。文官考试及第并开始工作后,对其日常工作随时都予以监察和考核。对成绩卓越者越一级提升,对成绩欠佳者,给予指导和告诫,无法胜仼者,则通过一定程序予以降级。英国有完善的法制,文官犯罪与一般公民同罪如犯伤人、强奸、放火、严重读职等罪,不仅将被开除公职,而且在出狱以后也很难再找到工作。由于文官被视为一崇高而光彩的职业,享有公正清廉的声誉,英国的文官也以此而自豪,这种高度的荣誉感使他们自尊、自重、自律,不愿抛弃个人的前程而去以身试法。
——摘编自杨联华《英国廉政制度评价》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廉政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廉政建设主要特点并说明其历史背景。
(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廉政建设的认识。
32.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古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关系密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代的用人,是比较没有什么阶级之见的。但是,贵族的势力,本来潜伏着;而是时的选举,弊窦又甚多;遂至激成九品中正之制,使贵族在选举上,气焰复张。结果,就酿成晋初刘毅所说的“惟能知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后来君主为打击门阀,多选用寒人为亲信,逐渐形成了高门士族表面上高踞中央要职,而实际上大权已旁落下移的政治格局。九品中正之制既废,科举就渐渐的兴起了。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唐代)均田制下,农民有了自己的独立财产,摆脱门阀控制,直接和朝廷发生联系;朝廷绕开门阀,直接统治农民。均田制使得皇帝和农民都能够摆脱门阀,彼此都需要相应的渠道产生政治联系……科举制正好提供了这一渠道,满足皇帝和农民双方的要求。
——代谦、别朝霞《土地改革、阶层流动性与官僚制度转型》
材料三 有唐一代,婚姻实兼重门第与科第,入宋以后,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占据了整个仕宦阶层的绝大多数,士阶层内部完成了彻底的重组。同时“婚姻不问阀阅”也成为当时的普遍风气。
——摘编自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影响选官制度变化的因素。
(2)据材料二,指出唐代选官制度改革的方向,据此推断科举制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宋代人们婚姻观念的新取向。综合上述材料,分析选官制度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题(10分)
33.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 由明代开始, 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 变成只要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 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 大部分读书人为应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 只要他们能 “一登龙门” ,便自然能 “身价十倍”。历年来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笼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清朝科举制终于消亡。从此可知,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 制度须不断生长,又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
——选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概括作者对科举制的观点,并选择一个谈谈自己对科举制度的看法或建议。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吏不数易”“不仅中央高级官吏一般都任期较长,而且地方官吏也任期长久”等信息可知,西汉时期官吏任期较长,这有利于官吏执政的长久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施展作为,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汉代官员任期较长,没有强调成为地方势力割据隐患的问题,并且不符合史实,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汉代官员的任期,没有体现官员升迁问题,B项错误;官员任期长与官吏腐败没有直接关系,C项错误。
2.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的殿试自顺治三年(1646年)开始举行。殿试的地点,清初在天安门外,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在太和殿丹墀前,雍正元年(1723年)因天气寒冷又移到殿内进行,乾隆以后殿试改在保和殿内进行。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
3.B
【解析】
【详解】
“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指公正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对荐举人缺乏有效的约束,不公正不合理,故B正确;察举制不是按门第选拔官吏,A错误;科举制把选官标准定为考试成绩,D错误;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标准是门第高低,不是才德,C错误。
4.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信息乡试前夕“大学堂两馆生已纷纷赴汴乡试,所存学生不过30余人……设诸公乡试得意,似略学堂出身为优”这说明科举制在考生中是首选,科举制妨碍了新式学堂的推进和开展。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考点: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维新思想·科举制改革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导致政府管理职能的膨胀,社会经济结构持续变动,但当时的文官制度存在着许多的腐败和弊端,所以人们要求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这是进行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内阁制度发生变化不是此时期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且“根本变化”一词表述不符合史实;B选项错误,工人阶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不是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D选项错误,民众科学素养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不是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6.C
【解析】
据材料“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ABD均是刺史的职权,材料没有涉及对民众的监察,刺史主要是对官员进行监察的监察官员,C不是其职责,符合题意。
7.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参科”可知,给事中的设立減少了行政決策中的失误,正确答案为C。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加强,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A说法错误。题目未涉及给事中的监察职能,排除B。明朝的中枢不是六科给事中,所以引起中枢决策发生异变说法错误,排除D。
【点睛】
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以掌封驳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参科,六部之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
8.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政府选择一些人品端方、字画端楷的官员到军机处当差,而军机处是清朝皇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置的机构,让这些人到军机处当差主要是为了保障皇权的高效行使,故D项正确;清朝官员选拔的方式是科举制度,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官员的选拔范围,故B项排除;C项是这一诏令的目的,但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
9.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四科取士”的标准是德行、学识、明法、谋略,即主要以才能和品德为选官标准,由此可以看出该选官标准是察举制,察举制是两汉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C项正确;西周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是世官制,强调血缘关系,A项错误;东周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这时期的选官制有军功授爵制,逐渐冲击世官制,材料内容体现了汉朝时期的察举制,B项错误;明清时期实行科举制,不具有材料中的特点,D项错误。
10.C
【解析】
【详解】
宋朝初年科举考试中,省试主考官李昉徇私一案被告发后,皇帝主持的殿试成为常制,这体现出宋朝科举制的考试录取程序渐趋完善,C项正确;在隋朝创立科举制时已经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A项错误;确立“省试考试权威”与“皇帝出题”的“殿试成为常制”不符,B项错误;“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与材料主题不符,D项错误。
11.D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虽贵为皇亲国戚或宗室子弟,但他们都未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一样会面临屡试不中,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的原则,故选D项;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排除B。材料未涉及贵族特权,事实上唐代宗室可以通过科举以外的其他途径入仕,仍然享有一定特权,排除C项。
12.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材料“独立的职能部门”和“使臣临时巡察地方”,说明监察体制严密,这是皇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的体现,故选A;宰相是百官之长,位高权重,排除B;材料没有地方官吏腐败日益严重的信息,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的信息,排除D。
13.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数据可知,1904-1909年期间,新学堂数量与学生数量大量增长,这有利于促进近代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新文化运动储备了知识阶层,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这时期新学堂大量增长的主要目的是为救亡图存,而不是为顺应近代经济工业化潮流,A项错误;新学堂和学生数量的发展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不代表新型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并且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在19世纪40年代已经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
14.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且公务员制度的实行,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因此①②③④正确,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D。
15.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描述的是新中国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据此判断选项:B项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新中国民主政治先河早就开启,排除;C项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不符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史实,排除;1953年开始实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A项符合表述正确。故选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名师点睛】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内容的三大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16.B
【解析】
【详解】
秦国商鞅实行军功授爵制度,按军功授予爵位,可见该制度仍然受到贵族政治的影响,故选B;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实行军功授爵制度,与平民参政问题无关,排除C;实行军功授爵,削弱了宗法血缘关系,排除D。
17.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代表门阀士族的世家大族在两晋南朝时期的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可以得出这一时期的皇权与门阀势力在争夺国家权力中斗争激烈,故答案选B项。A、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与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与本题主旨冲突,排除。
【点睛】
运用表格方式创设情境的历史选择题,在具体解题中要注意从宏观角度去驾驭整体材料。
18.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科举制。三省六部制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政治制度,体现不了官僚高度流动的弹性的特点,故排除A项;王位世袭制体现的就是世袭特权,故排除B项;中央集权制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一系列制度,属于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科举制通过考试选官,扩大了官僚队伍的社会基础,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对官位的垄断,推动官僚队伍的高度流动,故选D。
【点睛】
科举制通过读书考试做官,将做官的门槛大大降低,因此有利于推动社会阶层和官僚队伍的流动。
19.B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中清政府既照顾到新学堂毕业生,又对原有举贡生员尽量安排,关注了新旧体制的衔接,有利于社会稳定,故选B;A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清政府尽量安排原有举贡生员,不能体现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政,排除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新学堂毕业生也得到相应的荣衔”“原有举贡生员尽量安排”,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20.D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表明北洋政府实行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属于选官制度的近代化,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文官任用,不是政党政治,故排除A项;古代的科举就是考试选官制度,故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落实了主权在民理念”,故排除C项。
21.B
【解析】
由“文官终身任职,非犯大错不能解雇,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可以看出英国文官不与政党牵连,具有中立性,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不选,题干主要讲的是英国的文官不是政府;C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D项不选,题干中没有信息可以看出防止舞弊现象。
22.A
【解析】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西晋时期下层士人被举荐为官的人数比重较大,说明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受到削弱,A正确;察举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B排除;从数据来看,当时的选官仍然向上层人士倾斜,C排除;魏晋时期的主要选官方式是九品中正制,D排除。故选A。
23.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美国文官制度。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文官制度确立了竞争考试、职务常任和政治中立的原则,这有利于提高文官队伍的素质,提高政务水平,保持文官队伍的稳定,保证政策的连续性,适应了工业发展对专业化文官队伍的需求,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美国文官制度的原则是政治中立,并不影响联邦政府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原则;B选项错误,美国文官制度的原则是职务常任和政治中立,不能平衡各个政治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C选项错误,美国文官制度确定了职务常任和政治中立原则,并未改变两党政治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4.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废除是在1905年,因此B错误,符合题意;ACD均是当时科举制变革的因素,不符合题意。故选B。
25.B
【解析】
【详解】
从材料可以看出,南宋时期祖辈有任职宰相的人,较北宋有所减少,这反映出随着宋代科举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使得做官人群的范围不断扩大,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宰相权力变化,排除A;从材料可以看出,世家大族的影响力在下降,排除C;科举的功能性是在加强,排除D。
26.C
【解析】
【分析】
【详解】
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近代机械化大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工场,社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英国政府需要改革文官制度,适应工业化生产的需要,以便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生产领域,发展经济,故C项正确;AB两项不是材料所述的主要原因,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提高效率而非削减政府行政开支,故D项错误。
27.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通过选举来录用人才而完全不用考试的办法”可知,这不利于选拔人才,因此要与选举考试相结合,D项正确;八股取士在清朝末年已经废除,A项排除;孙中山认为现行的选举制有弊端,但他并未主张废除选举制,B项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28.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材料“宋朝时录取名额护大了十余情,一般总有二三百人,最多时达到五六百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宋朝录取人数大量增加会导致封建官僚数量庞大,造成冗官、冗费的状况,从而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客观上加剧了社会危机,故答案为B项。A项录取人数增加不代表会促进参与考试人数的增加,排除;C项录取人数增加与科举制度的完善没有关联,排除;D项录取人数的增加与官员素质的降低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点睛】
科举制创立、完善过程:创立:1.隋文帝即位后,废除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2.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发展:3.贞观时(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4.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29.A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科举制下的考生不再受到门第限制,可以自由报考,说明科举制有利于社会公平和社会阶层的流动,故A项正确;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并不一定能保障吏治的清明与高效,排除B项;科举制的标准是考试成绩,多样化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中主旨,故排除。
30.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被名士看重,行为不端的曹操突破选举制度被举为孝廉,说明选官制度遭到破坏,国家统治秩序亟待重建,故选D;受到冲击的是选官制度,不是儒学地位,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士族门阀操控国家政权,排除B;曹操行为不端,被举为孝廉明显不是唯才是举,排除C。故选D。
31.(1)内容:继承发展中央监察制度;中央与地方形成多元监察网络;制定具有监察职能的法规;重视谏诤之士,形成谏议文化。
(2)特点:严格考试,精选人才;格遵守则,不容谋私;监察考核,促使守法;法律遏制,文官自律。背景:英国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政党政治的形成与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
(3)认识:廉政建设要与时俱进,不可墨守成规;廉政建设要注重道德教育和法制约束的双重作用;廉政建设要注重奖廉惩贪,塑造为官典范,优化政治生态;保持廉洁的行政风气,不仅需要制度、文化上的约束,还要树立持久的反腐败的理念,时刻与腐败行为作斗争。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西汉和近代英国文官的廉政建设,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西汉廉政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即仿秦朝在中央设立御史府”“汉朝形成了中央与地方彼此分离,又紧密联系的多元监察网络”“西汉也颁布了一些具有监察职能的法规”“西汉历代君主对谏诤之士非常重视,曾多次下诏征召能谏之士,形成了官员时刻规劝帝王的谏议文化”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近代英国文官廉政建设主要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确定了招收文官一律采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不得将个人利益置于职责之上,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对其日常工作随时都予以监察和考核”“不仅将被开除公职,而且在出狱以后也很难再找到工作。由于文官被视为一崇高而光彩的职业,享有公正清廉的声誉”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其历史背景应当联系所学,从民主政治、工业革命、政党政治和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等方面来回答。
(3)对廉政建设的认识,可以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从要与时俱进、道德教育和法制约束结合、要注重奖廉惩贪、要树立持久的反腐败的理念等方面来回答。
32.(1)因素:阶级关系的变动;统治者的政策;社会的变迁。
(2)方向:打击门阀政治,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
影响: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3)新取向:“婚姻不问阀阅”,重视科举及第者。
关系:选官制度的演变受社会变迁的影响,反过来选官制度的演变推动社会变迁的发展。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小问的因素,依据材料一“贵族的势力,本来潜伏着;而是时的选举,弊窦又甚多;遂至激成九品中正之制,使贵族在选举上,气焰复张”、“君主为打击门阀,多选用寒人为亲信,逐渐形成了高门士族表面上高踞中央要职,而实际上大权已旁落下移的政治格局。九品中正之制既废,科举就渐渐的兴起了”等信息可以得出因素有阶级关系的变动;统治者的政策;社会的变迁。
(2)第一小问的方向,依据材料二“皇帝和农民都能够摆脱门阀,彼此都需要相应的渠道产生政治联系……科举制正好提供了这一渠道,满足皇帝和农民双方的要求”可以得出打击门阀政治,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第二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分析。
(3)第一小问的取向,依据材料三“入宋以后,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占据了整个仕宦阶层的绝大多数,士阶层内部完成了彻底的重组。同时‘婚姻不问阀阅’也成为当时的普遍风气”可以得出“婚姻不问阀阅”,重视科举及第者。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选官制度的演变受社会变迁的影响,反过来选官制度的演变推动社会变迁的发展。
33.(1) 观点:科举制是一种公平、公开、公正的用人制度。
论述:科举制不问门第高低,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加科举考试,考试合格,方可做官,以致唐朝初年出现了许多科举出身的名相房玄龄、孔颖达等,因此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2)观点:科举制是封建统治者笼络、控制读书人的方法。
论述:隋唐统治者创立科举制的目的是录用更多有才学的读书人为中央所用,打破贵族世袭的局面,从而笼络了许多有才学的读书人。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采用八股取士,考试范围仅限于四书五经,规定考生只能按指定观点作答,并且文体分为八个部分,不能有自己的观点,造成读书人为中试,成天攻读四书五经,钻研八股,而不讲究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只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因此说科举制是封建统治者笼络、控制读书人的方法。
(3)观点:制度必须与时俱进。
论述:科举制创立初,考试内容较多,而且形式多样,考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确实 使中央政府笼络了许多人才,造就了许多科举出身的贤相。但到了明清时期,采取八股取 士,其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观点由朝廷指定,并且文体统一,考生不能自由作答,造成 科举制度日益僵化,到了清末,科举制度因为其不能适应对近代人才的需求而被废除,因此说明,制度必须与时俱进,才会具有活力,不断完善和发展。
【解析】
【分析】
【详解】
观点:根据材料“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可知科举制是一种公平、公开、公正的用人制度;根据材料“历年来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笼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可以得出科举制是封建统治者笼络、控制读书人的方法;根据材料“清朝科举制终于消亡……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 制度须不断生长,又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可知制度必须与时俱进。看法:根据题目要求针对其中观点谈谈看法,可知是开放性试题,根据观点,选择一条进行论述,在论述时要紧扣观点。如科举制是一种公平、公开、公正的用人制度。在论述时可以从科举实行考试制度,与原来世袭的不同,从而说明这种制度可以一定程度上不问出身,而把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加科举考试,考试合格,即可为官,如一些通过科举入仕的唐朝名相房玄龄等。最后得出结论:因此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答案第1页,总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二单元综合卷(含解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