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
七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4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均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你选出来。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45分)
1.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距今约70万-20万年”“会使用天然火”,“能打制石器”三个信息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夏禹想传位于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此后( )
A.阶级分化开始出现 B.“公天下”局面出现
C.皇帝取得独尊地位 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在商代,浇筑一件大型的青铜器,需要两三百号人同时工作,这还不包括前期的一系列准备工作所需耗费的力量。材料体现商代青铜器铸造的特点是( )
A.种类多 B.工艺精美 C.规模大 D.用途广泛
4.下列两幅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A.农业工具取得进步 B.武器装备不断改进
C.手工技艺领先世界 D.建筑技术迎来发展
5.下图形象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对下图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分封制已经瓦解 B.周王室衰微
C.社会动荡不安 D.井田制已经瓦解
6.有学者评价商鞅变法“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的积极性”,这主要是基于商鞅变法( )
A.确立县制 B.奖励军功 C.严明法度 D.鼓励耕织
7.下列关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说法正确的有( )
①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②起义的领导者是陈胜、吴广
③起义经过了精心的组织策划 ④起义军建立起“张楚”政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命李斯等人整理并颁行全国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行书
9.下表内容反映出汉初的统治政策是( )
时期 措施
汉高祖 解甲归田、劝民还乡、释奴为民、十五税一
文帝、景帝 轻徭薄赋、减轻刑罚
A.以德治国 B.提倡节俭 C.休养生息 D.以法治国
10.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分化王国力量 B.选拔优秀官员
C.监察地方势力 D.拓展统治范围
11.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据此可知,东汉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东汉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B.东汉王朝统治者素质偏低
C.东汉中后期皇帝大多在位时间短 D.东汉王朝统治者年龄偏小
12.张仲景目睹百姓的痛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古代医书,继承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在数十年救治百姓的实践中写成了( )
A.《黄帝内经》 B.《道德经》 C.《齐民要术》 D.《伤寒杂病论》
13.坐落在河南的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白马寺相关的宗教是( )
A.道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14.西晋鉴于(曹)魏一朝薄待宗室以致为自己所篡,于是大封同姓,同姓王在中央和地方均可以担任重要职务,此举埋下了国家祸乱之源。材料中的“国家祸乱”是( )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国人暴动” D.黄巾起义
15.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艺术成就较高,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下图中的文化成就出自于( )
《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A.顾恺之 B.祖冲之 C.王羲之 D.郦道元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55分)
16.(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子像 关于怎样治国,孔子认为,用政令来约束,用刑罚来整治,只能使老百姓暂时免于罪过却不会使其有羞耻之心;用道德来教育,用礼仪来要求,不但能使老百姓知道羞耻而且能够使其敬服。孔子还强调,政令宽和,老百姓就会轻慢,得施以刚猛之策进行纠正;政策刚猛了,民众就会受到摧残,得再施以宽和之策;宽、猛互相调剂的政策才是政治和谐局面的由来。——摘编自陈生玺《中国古代的德治与法治》
材料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是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尊崇儒术,将百家学说排斥官学之外的思想措施,“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和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不仅巩固了汉朝政权,而且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凝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梦华主编《中国通史》
(1)指出老子在政治上的主张。(3分)根据材料一文字,概括孔子治国思想的特点。(3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接受哪一历史人物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3分)简述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产生的影响。(3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2分)
1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统一铸造的货币 先帝(汉武帝)怜悯边境人民长期遭受祸害,苦于被匈奴掳掠,所以在边境建造城堡要塞,修整烽火台,屯田驻军来防御敌人。因为边防费用不足,所以才实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均输法,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以补充边防经费。——摘编自(西汉)桓宽《盐铁论》
材料三:丝绸之路的开通为国内的商人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刺激了国内的商人积极参与开拓丝绸之路的进程。汉王朝的纺织品、科技、文化等也吸引着西方诸国使节的东来。这种双向的需求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繁盛。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上的几大文明连接了起来,促进几大文明的汇集与交流。
——摘编自董莉莉《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3分)简述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历史意义。(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意义。(6分)
18.(20分)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三国两晋南北朝”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政治动荡】
材料一:
图A 三国鼎立形势图 图B 东晋形势图
(1)材料一图A中①所在的区域建立的政权是_____________;(2分)_____________(战役)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分)图B中②处_____________是东晋的都城;(2分) _____________(战役)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2分)
【经济发展】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共修建60余处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北方移民带来的先进生产方式及生产工具推动了农业发展,增加了平原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使耕地由较易开垦的平原地区延伸至丘陵山区。晋代以后,渔业经济得以迅速增长,长江流域出现“溯洄沿流,或渔或商”的渔业盛况。
——摘编自任继周《中国农业系统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2分)
【民族融合】
材料三:
孝文帝像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4分)根据材料三,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2分)
蓝田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45分)
1.B 2.D 3.C 4.A 5.B 6.D 7.C 8.B 9.C 10.A 11.A 12.D 13.C 14.B 15.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55分)
16.(17分)(1)主张:“无为而治”。(3分)特点:重德轻法;宽猛相济。(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3分)历史意义: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3分)
(2)历史人物:董仲舒。(3分)影响:使儒家学说成为国家主导的统治意识(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的精神支柱);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3分)
(3)做法:要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好好学习,利用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的机会,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要创新发展传统文化,使其具有新时代的魅力等。(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17.(18分)(1)区别:分封制根据出身高低,世代为官,郡县制官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3分)历史意义:皇帝和朝廷牢牢掌握了控制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3分)
(2)措施: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均输法(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3分)目的: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或补充边防经费);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3分)
(3)历史意义:扩大了汉朝的市场;为外国使臣来到中国提供了机会;成为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欧亚大陆不同文明的进一步联系。(每点3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6分)
18.(20分)(1)魏;(2分)赤壁之战;(2分)建康;(2分)淝水之战。(2分)
(2)表现:兴修了众多水利工程;水稻面积与产量增加;耕地开垦范围扩大;渔业经济迅速增长。(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原因:北方战乱不休,当时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北方人口南迁为
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得到开发;统治者也重视发展经济。(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3)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迁都洛阳。(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特点:方式多样;汉化为主;相互学习。(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