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二轮复习3-1~3-11热点专项练习(含解析12份打包)

第三部分 热点特色练
热点特色练01 党史党建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1921年3月,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中国召开了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会上制定了临时性的纲领,发表了关于党的宗旨和原则的宣言,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计划。这表明,该会议(  )                                
A.统一了各地早期党组织名称 B.赢得共产国际对建党的支持
C.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总演习 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
2.1922年,中国共产党二大指出: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那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其有意义的。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意识到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B.确立国共合作进行民主革命
C.实事求是进行革命策略调整 D.总结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3.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成员结构以知识分子为主体,对党外知识青年保持相当警惕和距离。1925年五卅运动后,中国共产党要求各级党团组织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参加革命运动,吸收其中的革命分子加入共产党或青年团。这一变化说明,中国共产党(  )
A.唤醒了青年学生的民族意识 B.认清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注重凝聚民主革命力量
4.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红军士兵大部分是由雇佣军队来的,但一到红军即变了性质。首先是红军废除了雇佣制,使士兵感觉不是为他人打仗,而是为自己为人民打仗。红军至今没有什么正规的薪饷制,只发粮食、油盐菜钱和少数的零用钱。”这反映出,红军(  )
A.重视政治教育 B.实现了战略转移的胜利
C.开展游击战争 D.捍卫了陕甘宁边区政权
5.1927年年底至1931年年底,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党内巡视制度。巡视员“不只是听报纸看文件,而是要亲自到下级党部与支部中去,要广泛发动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巡视过程中及巡视后应向派出他的党部作详细的报告,提出具体意见。党的委员会必须迅速的讨论他的报告给下级以指示”。该制度(  )
A.奠定了统一战线的基础 B.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进程
C.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开展 D.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6.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所创办的报刊经常更改名称出版发行
报刊 创刊时间 使用过的名称
《布尔塞维克》 1927年 《新时代国语教科书》《中国文化史》《经济月刊》等
《列宁青年》 1928年 《美满姻缘》《青年杂志》《光明之路》等
《红旗周报》 1931年 《摩登周报》《佛学研究》等
据表格可知,这些报刊经常更改名称旨在(  )
A.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B.适应政治斗争需要 C.提升民众情感生活 D.迎合读者增长利润
7.从如表学者们关于遵义会议精神内涵的研究结论中,可知遵义会议(  )
学者 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
王新生 独立自主、实事求是、顾全大局、团结一致、坚信必胜、勇往直前
时仲泉 坚定信念、忠诚革命、坚持真理、实事求是、顾全大局、民主团结
李良明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自我纠错、团结一致、一往无前
A.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问题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日益走向成熟
C.成为毛泽东思想确立的重要标志 D.根除了“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
8.1937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发表讲话:“我们是为着社会主义而斗争,这是和任何革命的三民主义都不相同的。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这表明中共(  )
A.对革命目标保持清醒认识 B.注重维护民族统一战线
C.开始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D.坚持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9.1938年春,彭真指出,在晋察冀根据地的民主选举中,村民选举的多是土豪劣绅。即便对候选人阶级成分进行规定,仍然防不住这些土豪劣绅,因为他们会以各种办法收买控制新当选者。这一现象表明(  )
A.统一战线仍不稳固 B.国共两党的合作尚需加强
C.基层社会亟待改造 D.“三三制”缺乏群众基础
10.1942年5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中央总学习委员会,毛泽东负总责。中央总学委成立巡视团明确各巡视员分工,将中央学习组编成十个小组,明确围绕“二十二个文件”展开学习,总学委分组抽阅各系统的学习笔记。由此可知(  )
A.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自我革命 B.毛泽东思想指导党的建设工作
C.抗日形势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 D.党内民主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
11.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共产国际在许多重大政策上给予了指导。1943年5月,共产国际宣布解散,毛泽东认为这不是为了削弱各国共产党,而是为了加强各国共产党,使各国共产党更加民族化,更加适应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据此可知,共产国际的解散(  )
A.表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 B.客观上有利于中国革命理论发展
C.使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 D.直接促进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2.20世纪三四十年代,来到延安的斯诺等外国人士,他们根据在华经历和国共两党对比,曾预言中国共产党可能取得最后政权。他们建议美国政府不要卷入中国内战,应同中共保持和发展关系。得出这一看法是基于(  )
A.国共两党军事力量的差距 B.中共的民主建设和人民的拥护
C.与中共有相同的意识形态 D.中国共产党得到苏联大力支持
13.1948~1949年,中共中央在已巩固的解放区,几乎按照村村有小学,每个区(县以下单位)有一所或几所中心小学的要求恢复和发展基础教育,并要求各中小学实行“教学做合一”,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加强政治、军事教育,引导师生参加土地改革和支前活动。这些做法(  )
A.增进了群众的政治认同 B.配合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C.提高了党员的劳动素养 D.实现了基础教育普及化
14.1951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从1951年下半年起,用3年时间对党的基层组织进行一次普遍的整顿,在全体党员中进行一次关于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八项条件、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教育,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途的教育。此次党的整顿运动意在(  )
A.推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C.适应工业化建设的要求 D.确立共产主义奋斗目标
15.据统计,1953~1957年间上海市在人力资源方面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输送技术人员2 970人,输送技术工人86 043人、内部抽调124 288人及社会劳动输送397 801人,合计637 922人,可谓是种类丰富、数量庞大。上海市这一做法(  )
A.促进了人力资源合理流动 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C.适应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D.保障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
16.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河南省林县人民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敢为人先的勇气,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一双手,历时10年在太行山腰上凿出了一条长达1 500多公里的红旗渠,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林县多年的干旱缺水难题。据此可知,由此形成的红旗渠精神应是(  )
A.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B.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C.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 D.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头脑清醒、目光远大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据统计,1922年中共二大时工人党员21名,占195名党员总数的10.7%,到1926年11月工人党员占比已达60%。但是,此后的革命形势发生变化。随着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到农村,大批农民入党,使党的阶级构成发生变化。据统计,1928年6月全党党员发展到130 194人,其中工人成分占10.9%,农民成分占76.6%。1929年,工人党员占比降为7%,1930年7月降为5.5%,1930年9月又降至1.6%。
——摘编自《中华文摘》文章《中共党员86年之交》
材料二 1953年,在636.9万名中共党员中,工矿企业的工人党员从1950年的32万余人增加到66.6万余人。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员队伍构成中的工人人数持续增加。截至2011年年底,从党员的职业来看,工人为704.7万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为699.9万名,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为1 925万名,离退休人员为1 518.2万名。同时,党组织逐步吸收新出现的社会各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如私营企业主。
——摘编自李贺林《新时期党员队伍组成结构变化的主要趋势》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26~1930年中国共产党党员结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员结构变化的主要趋势及意义。(10分)
18.《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以下简称《教程》)是一本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具有广泛、深远影响的苏共党史教科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教程》是一部由斯大林主持编写,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审定并于1938年9月出版的布尔什维克党的经典著作,叙述了布尔什维克党1883~1934年如何夺取政权以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该书一经问世就引起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重视。1940年1月党中央发出《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要求担负领导工作且有较高水平的老干部必须学习联共党史。随着整风运动的推行,《教程》成为党员干部的必读书籍,在党内的学习盛行开来。
——据朱任文《〈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与延安时期党的思想建设》等
材料二 在1949~1956年间,《教程》作为必读教科书再次在党内得到大规模集中学习。1953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党干部理论学习的高级组和中级组在一年半时间里都要学习列宁、斯大林论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部分内容。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一次讨论苏共二十大的会议上指出,《联共(布)党史》是否有错误可以研究,但它毕竟是力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叙述共产党斗争历史、总结苏共革命斗争经验的第一部书,也是国际共运史上第一部这样的书。据统计,1953年《教程》发行了9万5千册,1954年发行40万零5千册。
——摘编自朱宝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在中国的翻译、出版与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教程》在中共党内迅速传播的历史原因。(8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建国初期《教程》在华广泛传播的新特点及其历史影响。(10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事情就办得好一些”。邓小平同志指出:“不犯错误的党,不犯错误的人,不犯错误的领导是没有的,问题在于及时总结经验,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检查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
——摘编自袁祖社《唯物史观视域中“四史”叙事逻辑研究》等
结合中国共产党党史,围绕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自我革命”,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论题明确,论据准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热点特色练02 中国梦探索之路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反思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冲击与反应一直是主流思想。“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
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D.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
2.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很多民间舆地学者,涌现出一大批边疆史地著作,如曹廷杰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东三省舆地图说》,姚文栋的《云南勘界筹边记》,薛福成的《滇缅划界图说》,等等,其范围和规模大为壮观。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官方关注边疆危机 B.经世致用思潮兴起 C.民族意识日益增强 D.学习西方成为潮流
3.19世纪中叶,英国驻华领事密乐迪曾评论说:“在所有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国家里,中国人是革命最少而造反最多的。”他指出,中国直至20世纪一直是一个“只有造反而无革命”的国家。他旨在强调中国(  )
A.适合实行君主立宪制 B.缺乏革命的社会条件 C.政治体制革新较缓慢 D.旧文明制约社会发展
4.1903年,梁启超受美国人马汉《海权论》的影响,发表《论太平洋海权及中国前途》一文,强调“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这反映出(  )
A.梁启超的维新思想发生质变 B.社会精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C.民国时期海权意识逐渐兴起 D.美国对中国的军事扩张加剧
5.1911年,革命党人创办的《神州日报》刊登了一组漫画,画中老虎指代中国,人物指代西方国家。画名分别为“康乾时之中国”“咸(丰)同(治)时之中国”“现在之中国”“将来之中国”。其中表现出作者对“将来之中国”命运深切担忧的画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瞿秋白在《饿乡纪程》中写道:“中国民族几十年受剥削,到今日才感受殖民地化的况味。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工业先进国的现代问题是资本主义,在殖民地上就是帝国主义,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由此可见,瞿秋白认为(  )
A.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反对殖民侵略 B.五四运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主义运动
C.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开始沦为殖民地 D.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民主思想不切实际
7.1928年中共中央致函朱德、毛泽东及红四军前委指示工作的信中指出,“在全省总暴动之先,必须要有几个重要的中心区域的割据,而向全省的中心区域作包围的发展……一县的暴动,也必须是先从城市的工人运动、士兵工作及四乡形成了事实的割据,并且城乡间有了相当的联系,然后方可暴动夺取全县政权”。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A.抛弃了城市中心革命模式 B.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
C.肯定了农村革命的重要性 D.认识到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必要性
8.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根据下表结合所学知识,由此可知(  )
事件 道路 内涵
《天朝田亩制度》 旧式农民革命道路 农民阶级希望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社会的道路
戊戌变法 日本式的道路 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改良走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道路
辛亥革命 美国式的道路 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革命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
南昌起义 俄国式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走中心城市革命的道路
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自己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A.民族矛盾的激化是各阶级探索革命道路的共同原因
B.不断吸取历史教训使中共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C.革命道路的探索呈现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攀升过程
D.各阶级探索的革命道路均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9.近代向西方学习思潮作为一个大系统,其中有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开眼看世界”思潮,农民革命派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洋务派的“自强”“求富”变革意图,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君主立宪的“舶来品”,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尝试,激进民主主义者的“科学与民主”并行。这些思潮和主张(  )
A.借鉴了西学思想的内涵 B.传承了传统的文化意识
C.体现了时代变迁的特征 D.反映了学习方向的改变
10.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兴起了一股关注和讨论苏联的热潮,《苏俄评论》(1931)、《中国与苏俄》(1934)等杂志相继创刊,就连以“无偏无党”为宗旨的《申报》也刊登了许多有关苏联的文章。这一轮“苏联热”的出现,意在(  )
A.呼应红色苏区革命实践 B.推动国共两党合作抗战
C.寻求救亡图存的新道路 D.寄望苏联干预远东局势
11.20世纪40年代初,冯友兰指出,“以前我们要西洋化,现在人常说我们要近代化或现代化”。他还说,“我们近百年之所以到处吃亏,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国底,而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古底。”据此可知,冯友兰旨在(  )
A.探寻现代化的道路 B.挑起东西文化之争 C.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D.推崇全盘西化观点
12.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纵观近代中国百年巨变,前后相继,波澜壮阔,从中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近代中国(  )
A.历史演变的主要线索 B.历史进步的基本趋势 C.历史过程的因果关联 D.历史变化的循环往复
13.1955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一五”计划,其中一项具体任务为“随着重工业的建设,相应地建设纺织工业和其他轻工业,建设为农业服务的新的中小型的工业企业,以便适应城乡人民对日用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日益增长的需要”。这一任务(  )
A.有助于“一五”计划的顺利开局 B.明确了以人民需要为计划的核心
C.可改善工业化建设中的经济结构 D.摆脱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束缚
14.关键词是图书馆学中的词汇,用于表达文献主题内容,一些学者用核心关键词的统计分析来刻画晚清民初公共思想意识的展开。如图是自1860至1915年使用的三个关键词的使用次数。表中■对应的词汇是(  )
A.立宪 B.经济
C.洋务 D.共和
15.1978年,时任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的袁庚提出“冲破束缚,放手大干,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思想;1979年,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改革气魄,“炸山填海”建立起蛇口工业区;1981年,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这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开拓创新、敢闯敢干 B.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C.尊重科学、生命至上 D.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16.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鼓励发达省市区与欠发达省市以对口帮扶形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协作。广东省实施珠三角“对口帮扶”粤东西北战略,汕尾是深圳市对口帮扶城市。2015年11月,比亚迪积极响应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东进汕尾。这些举措反映了(  )
A.国家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 B.粤东与珠三角经济差距缩小
C.区域发展失衡难题得到了解决 D.广东对外开放进入崭新阶段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小康”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诗经》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春秋时期,孔子在《礼记·礼运》中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是谓小康。”南宋时期,洪迈在《夷坚甲志·五郎君》中提出了“然久困于穷,冀以小康”。随后,“小康”就成为人们摆脱贫困、追求富裕的现实愿望。
——摘编自宋平明《小康社会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总体上跨过温饱线;1994年起,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农村贫困人口快速减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践行“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在中华大地上打响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间与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摘编自邢瑞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康社会的内涵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的特点并进行简要评价。(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西方式的现代化以资本主义议会民主作为政治制度,以选举民主作为实现人民民主权利的主要形式,但单纯的选举民主最终会导致政党政客只关心选票和选民。西方式的现代化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富于活力但难以形成合力;苏联东欧式的现代化以单一的公有制为基础,基础厚重整合力强但缺乏多样性和活力。西方式的现代化建立在对于其他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侵略和殖民基础之上,构建起霸权主义世界体系,使得很多后发国家很难既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又能保持自身独立。
——摘编自欧阳康《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新在哪里》
材料二 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是一个“串联式”的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200多年时间。中国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就不可能沿着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亦步亦趋,必须发挥后发优势,立足中国实际,走自己的路,全面推进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固有的先天性弊端,提供了现代化的全新选择,开辟了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崭新道路,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摘编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不同。(10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模式的影响。(8分)
19.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振兴中华”这一口号源自于孙中山1894年11月为兴中会起草的章程。孙中山指出:“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郑重宣告“本会之设,专为联络中外有志华人,讲求富强之学,以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1938年6月1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杨靖宇创作了著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歌词中写道:“一切的抗日民众快奋起……英勇的同志们前进吧,打出去日本强盗,推翻‘满洲国’,进行民族革命正义的战争,完成那民族解放运动。”1940年2月,杨靖宇壮烈牺牲。
1950年初,华罗庚毅然放弃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的职位和优渥生活,克服重重困难回到刚刚诞生的新中国。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回国途中,他发表《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奋斗。
1981年3月,北大学生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这一直白却饱含力量的口号传遍大江南北,成为80年代激励中国人奋发图强的磅礴精神力量,在城镇、在乡村,不少商店、工厂以“振兴”“振华”命名,在历次国庆游行的队伍中,“振兴中华”也是最响亮的口号之一。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命题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热点特色练03 大国崛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随着《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大国崛起问题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在上古和中世纪,世界上只有区域性大国,没有全球性大国,15世纪、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其原因不包括(  )
A.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进行海外殖民掠夺
C.具有勇于探险和开拓的精神  D.新航路的开辟
2.根据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研究发现,新崛起的大国必然会对守成大国构成威胁和挑战,守成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最终难免以兵戎相见收场。此规律即“修昔底德陷阱”。下面国家在崛起过程中符合这个观点的是(  )
A.15世纪时葡萄牙的崛起 B.16世纪时西班牙的崛起
C.17世纪时荷兰的崛起 D.18世纪时英国的崛起
3.资本主义的变化影响着西方诸国的沉浮。一国之强盛,或支配地位被他国所取代,都有其时代大背景。凡能够在资本主义某一发展阶段上捷足先登者,往往抢占发展优势,成为一个潮流的领头人。下列选项中,能够印证以上观点的是(  )
A.新航路开辟后的重商主义促使荷兰、英国迅速率先崛起
B.工业革命后英法两国采用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引领资本主义发展
C.固守重商主义传统的德国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实现了真正的统一
D.实施“混合经济”的美国在20世纪初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4.“克林德事件”是指1900年6月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在前往总理衙门途中,因与清军发生冲突,被当场击毙于东单牌楼的事件。此后,在此地建立了“克林德坊”,1918年和1953年该坊分别被改名为“公理战胜坊”和“保卫和平坊”。坊名的演变反映(  )
A.西学东渐的深入 B.民族自强的历程 C.社会民众的觉醒 D.封建制度的终结
5.央视纪录片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和成就,以及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论述,以纪录片的形式首次呈现在大银幕上。下列成就入选的有(  )
①“蛟龙”下海 ②“墨子”升空 ③港珠澳大桥 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下列史料能够证明该观点的是(  )
A.雅典的迅速崛起和强大震动了北方的马其顿,最终被马其顿所灭
B.英国为了打败强大的贸易劲敌,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最终夺取海上霸主地位
C.德国统一后,取代法国成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最终引发了一战
D.日本崛起后,想挑战欧洲殖民者在亚洲建立起来的秩序,最终发动了侵华战争
7.表格信息为二战后的美国与传统霸权国的对比,据此可知(  )
传统霸权国 美国
主要目标 控制 控制
政治类型 直接 间接
领土扩张 非常重要 对国家的重要性较低
意识形态扩张 对政府的重要性较低 非常重要
国家经济的开放性 不对外界开放 开放
权力的运用 运用本国力量发动战争 与盟友联合发动战争
军事力量 与他国军事力量少有联系 与他国军事力量有联系
A.美国更加注重意识形态的扩张 B.美国更注重领土扩张
C.美国更加注重使用本国力量发动战争 D.美国与他国军事力量少有联系
8.美国学者亨廷顿说:“西方文明史是一部兴起和衰落的国家之间的‘霸权战争’史。相同因素助长不同文明中正在兴起和衰落的核心国家间冲突的程度,部分地取决于属于该文明的国家是以均势还是以搭车的办法来适应一个新的力量的兴起。”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亨廷顿观点的是(  )
A.拿破仑时期法国崛起,英俄等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与之对抗
B.20世纪初期德国崛起,英法俄组成三国协约抗衡三国同盟
C.一战后美国崛起,英法日等大国合作抵制美国
D.二战后苏联崛起,英国追随美国共同制约苏联
9.“作为一个国际政治意义上的大国,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定条件下崛起的,但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对立面,寻求另一种发展道路的新型国家制度的建构,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已经开始了。”这个“大国”是(  )
A.苏联 B.德国 C.中国 D.美国
10.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事件,并赋以深刻的寓意。观察右图日本大国崛起漫画,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得到日本关注
B.日本吸取历史教训,实现和平崛起
C.日本成为政治大国,谋求“入常”
D.世界多个力量崛起,形成多极格局
11.强有力的君主制给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和英国带来了早期的辉煌,是他们成为大国的重要一步。德国、日本和苏联(俄国)等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在经济发展前都经历了国家重建,在经济发展中国家的力量比社会力量强大。这表明成为大国的重要条件是(  )
A.不断加强君主的权力 B.政治上推行君主立宪制
C.合理地运用国家权力 D.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2.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时代》(2008年)的文章称: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15世纪结束了基督教对西方世界的精神统治
B.以工业革命为起点,欧洲世界开始崛起
C.在第三次转变中美国失去了世界大国的地位
D.欧盟、日本、俄罗斯、东亚国家等力量推动了第三次转变
13.有学者指出,21世纪的世界政治道路进入一个新阶段……除了“中国崛起”“非洲崛起”和俄罗斯民族主义外,还有“印度崛起”,这些大国和地区正在自信地重新排队。该学者意在说明(  )
A.世界政治格局正向多极化发展 B.新经济体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C.美国已经丧失世界霸主的地位 D.各国争夺世界控制权斗争日趋激烈
14.美国兰德公司研究员查尔斯·沃尔夫曾提出“宇宙空间论”,认为正像宇宙空间是不断扩展的一样,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中,一个国家的“和平崛起将扩大其他国家可占领”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空间。下列与其观点相符的是(  )
A.崛起大国将同霸权国家走向冲突 B.中国的“和平崛起”没有障碍
C.中美有可能走出大国政治的悲剧 D.全球化将加剧大国崛起时的扩张
15.著名学者郑永年教授谈道:所谓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郑永年强调的是大国崛起过程中(  )
A.外部环境的重要性 B.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C.军事力量的重要性 D.内部团结的重要性
16.有学者为课题研究搜集了以下资料。其论题最有可能是(  )
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一强独霸”
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德、日“诸强并立”
第三次科技革命——“美苏争霸”
第四次科技革命——争夺制天权、制网权……
A.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B.殖民争霸与国际格局
C.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D.科学技术与大国崛起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西方近代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残酷的殖民侵略和争霸战争,但人类历史命运息息相关,探索和平发展之路是世界各国政治家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总体而言,这些议员们大力游说,全心全意地为扩张性的、掠夺性的、反法以及反西的政策进行游说。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符合国家的利益。以占领新的领土为目标的战争往往会为新的海外贸易以及投资创造条件,正如1762年乔治三世在他的登基演讲中对下议院所强调的那样,“我的领土范围扩张了很多。”他对议员们说,“可以给贸易和生产提供新的资源。”战争同样刺激了国内生产力。
对于造船业以及中部地区日益兴隆的冶金业而言,影响尤为明显。东印度公司的军队所配备的武器正是伯明翰所制造的火枪和剑。增长的贸易意味着海关税收的增加,与此同时,所需要征收的土地税也就此减少了。因此,占据主导地位的土地利益集团对这一情形表示满意。
材料二 更为严峻的是由于英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而殖民地大多还维持着相对比较贫穷的经济水平,因此这些地区只能扮演英国工业生产的原料产地和劳动力来源地,却根本消费不起英国的工业制成……两次世界大战基本都是以欧洲为主战场,长期的战争极大地消耗了英国的国力,而在战争中他的很多原有的势力范围和经济政治影响被美国所取代,这个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战争期间和战后殖民地的纷纷独立也给正在衰落的大英帝国以沉重的打击,他丧失了大量以往的原料产地和海外市场。自身的衰退和外来的打击导致了大英帝国的衰落。
——以上材料摘自[英]劳伦斯·詹姆斯《大英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殖民扩张对推动英国崛起的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高度依赖殖民地的大英帝国霸权走向衰落是历史必然”。(10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西班牙在新大陆的征服与掠夺,都给它带来了其他欧洲国家所不能比拟的财富和资源。而西班牙的大方阵(步兵)一度是欧洲最具战斗力的作战单位。英国可以随时参与中西欧各国的斗争,又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而不易受这些斗争的影响,此外,18世纪后,英国在确保欧洲大陆均势的情况下,开始向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最后一点是,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这使它更有能力在海外建立殖民地并挫败拿破仑统治欧洲的企图。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 面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猖獗,苏维埃政府无情镇压一切反叛活动。政府颁布了余粮收集制法令,对大工业、中等工业实行国有化,实行劳动义务制。成立了军事革命委员会,负责具体领导各条战线的战斗。广大农民在苏维埃的领导下,同地主资产阶级复辟势力展开了生死搏斗。干涉军也在布尔什维克的宣传下发生分化,很多士兵拒绝作战。最终,红军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 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千年。当全球市场把世界紧紧联结在一起,大国之间的互动、合作和依存关系开始增强,具有历史眼光和战略智慧的国家开始做出理性的判断:无论是崛起为大国还是维持大国地位,已不可能再走那种依靠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依靠集团对抗来争夺霸权的老路。如果沿用传统大国的思维方式来构造今天的世界,如果以不切实际的征服幻想来鲁莽从事,都将是一种时代的错位。
——摘编自唐晋《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班牙和英国崛起的相同点。(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俄取得自卫战争胜利的原因。(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大国的崛起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所谓“崛起困境”,通俗地讲,就是崛起国在崛起过程中所面临的日益增长的体系影响力需求同其他国家对其制衡不断加强之间的矛盾。“崛起困境”出现的原因无非两点:一是崛起国权力的增长。国家从“富起来”到“强起来”,这是大国崛起的一般规律。作为“强起来”的标志,大国在国际体系中须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更大的影响力。而这必然被主导国视作挑战,引起主导国反制。因此,“崛起困境”更容易出现在崛起阶段的后半程,即崛起国具备挑战主导国的实力之后。二是大国制衡的存在。国际关系的均势理论认为,在无政府状态下,如果一国之崛起打破了现有的均势体系,其他大国将制衡该国,并使国际体系的实力分布重新恢复到大致均衡的状态。
——摘编自中国日报网《中国会不会陷入崛起困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围绕“大国崛起困境”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热点特色练04 科技进步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徐光启(1562~1633年)认为,数学是各门科学的基础,“盖凡物有形有质,莫不资于度数”。他运用统计法记录春秋之后的所有蝗灾发生的情况,进而准确分析出蝗灾发生的特点和时段。这反映出当时(  )
A.传统科技呈现近代化趋向 B.数学是古代科技的核心
C.农业生产的虫害现象严重 D.中国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2.1784年1月法国里昂的一次气球飞行试验时,有人写诗感慨道:“无穷的空间将我们与天空相隔。可是,感谢蒙戈尔菲耶兄弟的天才灵感。朱庇特(众神之王)之鹰失去了他的王国,柔弱的凡人亦可接近神祇。”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人文主义已经被民众普遍接受 B.欧洲天主教会的势力逐渐衰落
C.科技进步与思想解放相互作用 D.法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显著
3.1835年,德国纽伦堡到富尔特之间6公里长的第一条铁路开通。到1865年,德国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4 690公里,已建成较稠密的铁路网,建设速度雄踞欧洲各国之首。这(  )
A.得益于德意志的统一 B.助推德国工业化发展
C.推动了德国对外扩张 D.强化了德国君主专制
4.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尽力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无线通信设备,并在根据地开展以速成班为主的人员培训。1938年,以延安为核心的战略无线通信网基本形成。百团大战后,中央军委参谋部认为“没有健全通信联络而欲遂行分散的大军同时出动与配合作战的任务是不可能的”。这反映出(  )
A.中共重视战争中运用现代技术 B.电台成为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C.无线通信指挥改变了战争形态 D.延安成为全国抗战的指挥中心
5.20世纪,雷达、电脑芯片、计算机、卫星技术以及电子革命的其他许多要素,都是一开始受到政府军事需求推动而研究出来的产物。这反映了(  )
A.军事需求推动了现代科技的发展 B.政府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决定因素
C.科技与生产结合推动国力的增强 D.科技进步导致大国军事对抗加剧
6.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极为低下、科研基础极为薄弱。只能是“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办大事”。政府直接组织科技规划、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并直接管理科研机构,其人力、经费、物资等完全由政府按计划统一调配。这说明(  )
A.新中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B.计划经济体制延伸至科学技术领域
C.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落后影响了科技发展 D.科研“举国体制”的形成有其必然性
7.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是各种交通工具最为混杂的年代,“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
A.上海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 B.上海市区交通秩序混乱亟待改进
C.西方交通工具取代了传统交通工具 D.交通工具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
8.某学者提出,随着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对空间和距离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予以形象地展示。据此可以认识到(  )
A.科技发展消除了国家界限 B.世界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
C.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全貌 D.人类命运关联度不断提高
9.新时期,科技进步持续改变着中国的生产和生活,中国农业经历了“露天农业”→“设施农业”→“智慧农业”(互联网+农业)的快速演变。这反映了(  )
A.农业科技注重引进来和走出去 B.中国科技成就点多面广
C.科技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D.科技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10.如图展示了1980~1995年期间,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的本国电影在各自国家市场上的份额。表中的数据主要折射出(  )
A.全球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 B.世贸组织推动美国电影扩张
C.欧洲部分国家经济的衰退 D.新型传媒逐渐挤占电影市场
11.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期,特别是改变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地位,重塑了劳动者内部的阶层关系……新技术应用对传统就业方式带来巨大冲击,劳动者内部阶层发生分化,低端劳动者“边缘化”和高端劳动者“核心化”同时发生。这表明科技的进步(  )
A.促进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B.推动文化生活新模式的出现
C.极大地改变了生产关系 D.促进人类视野发生新的变化
12.下图为2011~2015年国家科技三大奖获奖比例情况。这反映出(  )
A.国家推行的“希望工程”成效显著 B.高等教育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
C.“双百”方针“二为”方向指导正确 D.新时期的教育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13.从某种角度看,人类社会活动过程就是人类交流和应用信息的过程,以下史实揭示出(  )
●晚清时期,两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电话、电报等传入中国
●1879年,大清邮政官局创办,这是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计算机网络技术阔步发展
●2020年,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完成部署
A.中国通讯事业从古代向近代转型促进社会生活演变
B.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与普及是信息技术的一次革命
C.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进入“信息时代”
D.中国通讯技术经历了从引进,与世界接轨到创新的过程
14.“铁路冷藏车出现之后,芝加哥的哈蒙德、斯威夫特和阿莫的肉类加工公司很快就统治了美国的牛肉贸易,其卖出的牛肉价格要比试图以新鲜宰杀来与之竞争的当地屠户的牛肉价格便宜得多。”上述材料表明(  )
A.新鲜宰杀的牛肉价格便宜 B.肉类加工公司控制了牛肉价格
C.美国人喜欢吃冷冻牛肉 D.科技的发展影响了牛肉市场
15.有学者指出,目前大部分历史学研究资料都已被数据化,如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等。研究资料的数据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历史研究者的工作手段和条件,传统的考据学家将面临着失业的风险。这一现象说明(  )
A.历史科学与自然科学呈融合态势 B.历史考据学面临着被淘汰的危机
C.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信息的交流 D.科技进步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
16.2022年2月,北京举办冬奥会AI自动跟拍机器人、防疫机器人、引导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炒菜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的使用尽显“冬奥科技范儿”。这表明人工智能的发展(  )
A.改变着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 B.使得社会分工日益严密
C.使中国在世界上已全面领先 D.将取代人类的生产活动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翻开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时期的科技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在启蒙时代、还是在革命高潮时期,法国近代科技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始终是法国资产阶级向封建贵族进行阶级斗争的强大武器,并且为法国工业化的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近代科技也在革命中迅速发展起来,并在十九世纪的头三十年昌明于西方。法国科技进步,不仅“大大提高了法国的科学能力,”而且使“法国在十八世纪末,很快上升到世界科技强国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在1781~1800年间,世界重大科研成果的58项中,法国就有23项,占总数的40%。”
——摘自王朝辉《试论法国大革命与近代科技发展的关系》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论文产出实现快速增长。2016年,中文科技期刊刊登科技论文49.4万篇,是1990年的5.5倍;国外三大检索工具《科学论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技会议录索引(CPCI)》分别收录我国科研论文32.4万篇、22.7万篇和8.6万篇,数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二、第一和第二位。论文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论文被引用情况,2017年中国科学论文被引用次数已超过德国、英国,上升到世界第二位。——摘自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五》
(1)依据材料一,结合近代法国社会史实具体说明科技与社会演变之间的关系。(10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科学论文产出实现快速增长”的原因。(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17世纪中叶,英国的皇家学会、法国的科学院,以及德国、荷兰、俄国等处的类似团体陆续出现,有些团体至今还存在。四百年来,学社与学会的集会,使各科学者有具体的社群,他们经常分工合作,形成课题,经过辩驳、修正、扩大,不断地融入知识的未知领域,不断地将一致的点与线连接为一致的面。这种制度化与组织化的学术合作,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如此跨国界、跨学科的规模。——摘编自许倬云主编《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 1914年,为了提倡科学、发展实业,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成立了中国科学社,这是中国人在美国最早成立的科学社团,他们还创办了《科学》杂志以提倡自然科学的研究。一战后,中国科学社迁回国内,他们组织年会、举办讲座、传播科学知识,逐步奠定了中国科学研究的基础。这一时期,还有1923年留日学生组织的“丙辰学社”基础上改组的中华学艺社,1932年成立的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1922年,以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和北大地质系为中心成立的中国地质学会……至1935年1月,由政府设立、学术团体主办、大学研究院所建立的各类学术研究机构和团体达124个,属于自然科学和工科方面的有73个。由于上述众多科学研究团体卓有成效的活动,近代科学研究的规范及体制逐渐引入,不少学术研究课题也开始与世界前沿研究同步发展,为此后由国民政府主导的国家科学研究机构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近代科学研究机构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科学社等近代科学研究机构团体成立的背景,并简要分析其影响。(12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
科学中心 国家 转移 成就
第一个 意大利(1504~1610年) 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伽利略奠定(地面)近代力学的基础
第二个 英国(1660~1750年) 第一次转移 实现了以牛顿《原理》(1687)发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学大综合,发生了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第三个 法国(1760~1840年) 第二次转移 创办了一系列新的军事院校、医学院校、技工学校和一些新的大学;改造巴黎科学院,使院士们成了真正的职业科学家。此外,还形成了集中型科学组织
第四个 德国(1875~1920年) 第三次转移 实现了第二次科学理论的大综合,“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特性开始显现,科技、工业和社会发展的互动更加明显
第五个 美国(1920年至今) 第四次转移 以自动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和以电子技术广泛运用为标志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的策源地
——摘编自曾国屏《世界科学中心的四次转移》
从上表中提取相关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严密)热点特色练05 民生问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周公提出“敬天保民”并制礼作乐;孔子主张“仁者爱人”;管子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这反映出(  )
A.儒家学说以民本思想为核心 B.中国古代思想的民主化色彩
C.以人为本根植于久远的传统 D.思想始终为政治服务的特质
2.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严重灾荒,举国乏食,告急于秦。秦穆公虽然对时任国君晋惠公心存不满,但为了晋国百姓,还是在名臣百里奚的劝说下,积极输粮于晋,拯救晋民,最终靠着秦国的慷慨解囊,晋国顺利度过此次灾难。秦穆公这一做法(  )
A.印证了“春秋无义战” B.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
C.延续了秦晋之好的传统 D.践行了政在得民的理念
3.我国东晋高僧法显赴印度求法。他在归国后撰写的《佛国记》(即《法显传》)中,称赞笈多王朝统治者施仁政,“人民殷乐”。这说明笈多王朝(  )
A.确立佛教为国教 B.强化了中央集权 C.与中国往来密切 D.统治者重视民生
4.《唐六典》规定:“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个;九十,给二人;百岁,给三人。”政府还规定,除“十恶”之外,家有80岁以上亲人及笃疾,据《令》应侍养者,申报刑部,听候处分,可以暂缓流刑,以充侍养,待亲人终周年后,方押送流放之地。这些规定反映了当时(  )
A.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B.法律政策执行灵活 C.社会经济发展繁荣 D.崇儒尊孔治国理念
5.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浙东大饥,朱熹借常平米600石,在建宁府崇安县(今福建武夷山)开耀乡与乡绅刘如愚创办社仓一所,进行赈贷,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社仓事目》(即社仓章程),于淳熙八年(1181年)奏请孝宗批准推行全国。后人把这个《社仓事目》连同开耀乡社仓经营管理办法统称“朱子社仓法”。朱熹作为理学大师,创立“社仓”,其主要目的是(  )
①维护社会稳定 ②灾年赈济,扶植生产 ③解决全国百姓温饱问题 ④提供社会保障,造福百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下表是宋代和籴粮食(政府收购民间粮食的官买制度)的有关史料。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宋代(  )
和籴粮食数额 出处
元丰元年,82.4万石 《宋史》卷175《食货上三》
绍兴二十九年,230万石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82
乾道元年,108万石 《宋会要辑稿·食货四十》
乾道五年,130万石
开庆元年,550万石 《宋史》卷175《食货上三》
咸淳五年,168万石
A.粮食生产超过前代 B.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C.政府重视粮食安全 D.政府维护重农抑商政策
7.永乐四年(1406年),开封王府所刻的《救荒本草》中载有414种救荒野生植物,书中所载的每种植物都配有插图,图版全依照园圃种植的实物而绘,以求真形为首要(如图)。这一做法意在(  )
A.总结植物学的成果 B.提高风俗画的技巧
C.推广印刷术的运用 D.增强社会救助能力
8.古代不少诗篇以灾害事件为中心,反映了东部沿海各地遭受飓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历史图景。如钱镠的《筑塘》中写道:“天分浙水应东溟,日夜波涛不暂停。千尺巨堤冲欲裂,万人力御势须平。吴都地窄兵师广,罗刹名高海众狞。为报龙神并水府,钱塘且借作钱城。”诗中虽然谦称其筑塘的行动是“借”龙神和水府,但实际上主要反映了(  )
A.人类抗衡大海的壮志和力量及政府开展社会和工程救灾的举措
B.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东倾和应对海洋灾害的成长过程
C.华夏先民历经苦难、依海而生的峥嵘历程和斗争精神
D.古代灾害天气的频繁发生和古人海洋意识的普遍增强
9.《明史·食货志》记载:“初,太祖设养济院收无告者,月给粮。设漏泽园葬贫民。天下府州县立义冢。又行养老之政,民年八十以上赐爵。复下诏优恤遭难兵民。”这表明明初政府(  )
A.重点救济遭难兵民 B.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
C.践行孔子仁政理念 D.稳定社会以恢复经济
10.1601年,英国出台的《济贫法》,认定贫困的根源来自个人,贫困是“个人责任”,国家不应该承担救助的责任。这表明当时英国(  )
A.率先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B.没有根本解决社会贫困问题
C.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D.减轻了下层民众的后顾之忧
11.1917年春,美国国会出台劳工住房计划:由政府船运局下属的应急舰队公司向造船企业下属的房产公司提供联邦贷款开展住房建设工程;授权劳工部提供住房给“在与国防工业相关且必要的行业就业的劳工及其家人”;授权总统解决战时劳工的住房问题。这一政策(  )
A.解决了劳工住房供应的短缺问题 B.体现了政府对住房问题的直接干预
C.加剧了居民住房持有的两极分化 D.成为美国解决住房问题的长期政策
12.1933年2月17日,中国共产党在《青年实话》第四期中指出:“由于社会的不平等,致使工农群众被剥夺了真正的体育训练的一切可能和权力,而且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低落,造成广大劳动青年中惊人的体质退化。”该观点(  )
A.服务于全面抗战的需要 B.表明国民政府重视国民体质
C.推动了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D.揭示国民体质退化根本原因
13.这反映出,这一时期我国的扶贫工作(  )
20世纪下半叶中国扶贫工作简表
时间 扶贫方式
1949~1978 救济式扶贫,是以政府为主体,以国家财政为支撑,以财政补贴、实物救济为主要手段。
1979~1985 体制性改革扶贫,通过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获得扶贫成效。
1986~2000 开始了以开发式扶贫为方针的专项扶贫,以县为中心区域式扶贫。
A.增加国家财政支出负担 B.已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C.成为政府工作中心任务 D.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14.国家邮政局于2006年2月22日发行纪念邮票1套1枚(见右图)。这枚邮票纪念的历史事件(  )
A.有利于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B.推动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C.解决了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 D.标志着个人所得税制度确立
15.近些年来,一批批聚焦人民之所想的电视剧获得了大家的好评,《山海情》再现扶贫故事;《小欢喜》演绎家长里短;《大江大河》讲述改革发展;《人世间》书写时代沉浮。这些电视剧的脱颖而出说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该坚持(  )
A.以市场经济为指导 B.与国际化视野相接轨
C.以为人民服务为导向 D.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16.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消除贫困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共同理想。2021年2月25日,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这反映出(  )
A.人类的理想 B.国际的合作 C.科技的进步 D.制度的优势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 乡村建设运动是在20世纪初中国农村经济走向衰弱的时代背景下,以乡村教育为起点,以复兴乡村社会为宗旨,由知识精英推进的一场乡村社会改造运动,知识界的普遍认识是救济农村即拯救国家。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全国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体和机构有600多个,先后设立的各种实验区有1 000多处。各主要乡建团体所进行的工作基本上都包含政治改革、文化教育、科技改良和推广、卫生保健、组织合作社、移风易俗、自卫保安等内容。突出代表是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运动、梁漱溟领导的邹平乡村建设运动。
梁漱溟在1928年开始提出“乡治”的主张,到1931年完成了他的“乡村建设理论”。他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出路是搞所谓“乡村建设”,即依靠“乡村自治”组织,来建立“乡村文明”。1931年,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县开办了乡村建设研究院,搞“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是建立“乡农学校”;二是建立“乡村自卫组织”;三是建立“合作社”,进行农业技术改良。他说:“共产党闹的最厉害的地方,单靠军队去剿是不行的”,“要想消除共产党的农民运动,必须另有一种农民运动代替才可以”。
——摘编自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乡村建设运动”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评价“乡村建设运动”?(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1994年9月,布朗在《世界观察》杂志(1994年第9~10期)发表了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后来又出版了《谁来养活中国》一书。他在文章中说“中国人口每年增长1 400万人,收入也在迅速增加。人口的继续增长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使得粮食需求急剧增长。”布朗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将来是否有购买大量进口粮食的能力,布朗的答案是肯定的;二是若中国大量进口粮食,是否有哪个或哪几个国家能够足额提供。布朗考虑到诸多因素,他的答案是否定的,即“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有潜力能够提供如此多的粮食”。1980年以来,世界平均每年出口粮食2亿吨,其中接近一半来自美国,而美国也承受着农田损失和灌溉用水转为非农业利用之苦。预计从2010年到2050年,美国人口将增加9 500万(包括自然增长和移民),美国可供出口的剩余粮食不会增加太多。
——摘编自尹成杰《粮安天下: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
材料二 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首先要依靠各国自身努力,加大农业生产投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产量……此外,国际社会还应统筹兼顾,采取综合手段处理好粮食安全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的关系,以实现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卢沙野《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布朗对现代中国粮食安全形势的判断,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朗提出的问题没有发生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补充一条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举措并说明理由。(10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时期 主张/措施
先秦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 “圣王之事,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 “论其税赋以均贫富”“今上征敛于富人,以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与侈惰也”——韩非子
唐 均田制、两税法
宋 方田均税法、募役法 义田、义学、义宅等社会救济
明清 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善堂、善会等慈善组织
近代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天朝田亩制度》 “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康有为《大同书》 “平均地权”——孙中山 “打土豪,分田地”——土地革命时期口号
现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个”有利于,“先富带后富”——邓小平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
从表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史的有关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热点特色练06 生态保护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下表所示是西周政府设置的官职及其主要职责。由此可知,周朝(  )
官职 主要职责
山虞 “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
川衡 “掌巡川泽之禁令,而平其守”
泽虞 “掌国泽之政令,为之厉禁,使其地之人守其财物”
迹人 管国王田猎之地的政令,防止捕杀幼兽,禁止用毒箭射杀野生动物
矿人 颁布禁令,保护铜矿等矿产
A.统治者奉行“仁政”理念 B.行政管理日益走向规范化
C.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D.法律中蕴含顺应自然理念
2.下表为秦汉中央设置的部分官职及职责,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朝代 官职 职责
秦 都水长丞 掌“陂池灌溉,保守河渠”。
西汉 水衡都尉 “掌上林苑,有五丞”,并负责林业方面的管理。
东汉 河堤谒者 “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
A.政府重视生态资源保护利用 B.统治者对资源进行巧取豪夺
C.北方中原地区生态状况良好 D.封建政权机构专业分工细致
3.古老地名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映射了社会的变迁。以下是汉代河套地区的一些县名:西河郡的美稷、广田、谷罗、饶、富昌;五原郡的田辟、宜梁、临沃;朔方郡的沃野、广牧。据此可知,汉代(  )
A.河套地区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 B.移民实边政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C.政府重视边疆土地资源的开发 D.儒家文化在边疆得到传播与认同
4.《山海经》称黄河为“河水”,西汉时有人则称之为“浊河”或“黄河”,至唐宋,“黄河”这一名称被广泛使用。这反映了(  )
A.汉唐人口分布格局的南迁趋势 B.唐宋时期政治中心东移的态势
C.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渐变过程 D.中华文明摇篮民众认知的趋同
5.明初,河北蓟州因“蹊径狭小,林木茂盛,官军可以设伏,胡马不得直驰”而被视为防范蒙元残部进攻的战略要地;但大力屯田开发后,“沿边诸臣以营缮之故,辄伐木取材,不思为边关万世虑”而致“虏人犯塞,迄无宁时”。这主要说明(  )
A.蓟州战略地位从此下降 B.经济发展威胁边防体系
C.明朝无力抵御外敌进犯 D.环境保护关乎国家安全
6.据史料记载,康熙五十四年初春出现了一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皇帝亲自率王公大臣在太和殿前焚香祭天。材料说明(  )
A.统治者开始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B.城市规模扩展导致雾霾不断发生
C.通过调整种植方式、祭天敬神来治理雾霾 D.清代的北京城环境污染极其严重
7.明清时期,政府不断完善和细化中央与地方环境保护的政策、法令,但仍然不能扭转自然环境恶化的总体趋势,森林覆盖率每100年下降2个百分点。乡约、族规、宗教、道德等非正式环境制度随之兴起。据此可知明清(  )
A.正式环境制度供给不足 B.民间环境保护制度将取而代之
C.融入世界体系风险加大 D.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转变模式
8.据下表可知(  )
朝代 高峰人口(100万人) 薪柴总消耗量(每年100万m3) 毁林面积(每年100万亩)
西汉(2年) 59 59 12.6
东汉(105年) 53 53 11.3
唐(775年) 53 53 11.3
北宋(1109年) 121 121 25.7
明(1592年) 200 200 42.6
清(1776年) 268 268 57.0
清(1848年) 427 427 90.9
A.人地矛盾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B.薪柴消耗是生态被破坏的主要原因
C.古代政府官员缺乏生态保护理念 D.古代人民生活方式未发生根本改变
9.在《汪公锡文运熙家抄》中,引用了点评古水系的话来评价宏村水圳,“引水入室掘井家中,防祝融之肆虐,取汲浣之便利,求滚滚之财源,荡里中之秽气,灌村外之良田”。这段评价表明宏村水系(  )
①是自然水系与人工水系的完美结合 ②使村落聚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相结合 ③运用独特的生态平衡思想规划水系 ④符合现代人类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1952年11月和12月初,伦敦出现异常低温,受反气旋影响,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市民不仅生活被打乱,健康也受到严重侵害,直至12月9日,一股强劲而寒冷的西风吹散了笼罩在伦敦的烟雾。材料说明(  )
A.蒸汽时代生存环境恶化 B.地理气候主宰生存环境
C.政府积极应对工业问题 D.防控空气污染需受重视
11.20世纪60年代,美国洛克菲勒财团和福特财团派遣农业专家到亚非拉国家,设立各种农业研究中心,通过种植稻麦高产品种,使农作物得到不同程度的增产,但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也导致了土壤退化。由此可见(  )
A.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B.美苏冷战重心转向亚非拉地区
C.科技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D.现代农业已经实现可持续发展
12.在邓小平推动下,197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首次将保护生态环境列入其中,1979年颁布了第一部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83年环境保护正式被确立为基本国策,随后一大批法律法规陆续颁行。这说明我国(  )
A.开始有效发挥政治手段作用 B.走法治化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C.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D.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思想
13.1983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话说长江》以长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风貌为叙事对象,基本没有具体的人物和故事。而中央电视台在2004年播出的纪录片《再说长江》则将个人作为叙事对象,通过这些个人的故事来展现长江的魅力。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 B.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
C.个人价值得到更多的尊重 D.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
14.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举行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核电站含有对海洋环境等有害的核废水,中国、韩国等国均向日方表明严重关切,国际舆论给与高度关注的同时,普遍表示质疑和反对。这表明(  )
A.日本审慎对待核废水处置问题 B.周边国家干涉日本内政
C.核废水只会影响周边邻国利益 D.全球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15.2021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期间,中美两国承诺采取强化气候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危机。但在协定表决启动时,印度代表发展中国家要求将各国加速“逐步淘汰”煤炭使用承诺,改为“逐步减少”,经过紧急协商最后达成了协定。这一协定的达成表明(  )
A.中美信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B.多边协商原则利于应对全球问题
C.发展中国家主导气候问题的解决 D.积极推进减排降碳成为全球共识
16.2022年4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考察时强调,“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是重中之重,视之为‘国之大者’”。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以上反映了(  )
A.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 B.绿色环境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C.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发展观 D.城市乡村民族融合发展的有力措施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的环境变迁,始于秦汉。从北宋中期开始,中国环境质量整体渐劣;从全国宏观方面而言,环境最先受到严重破坏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宋代以后特别是明清以来,南方生态环境遭受空前的破坏,环境变化的原因主要为人口快速增长下土地资源的不当利用。为满足剧增人口的生存之需,人们不知疲倦地向自然索取,无限地垦殖耕地,毁坏植被。中国环境的变迁,除自然因素外,根本原因在于“人为”。
——摘编自陈业新《中国历史时期的环境变迁及其原因初探》
材料二 
近300年来中国森林覆盖率变化趋势
——摘编自何凡能等《近300年来中国森林的变迁》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时,全国森林覆盖率仅为8.6%。1949年10月,林垦部(后改为林业部)成立,负责全国林业经营和林政工作,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林业工作。1950年,在首届全国林业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合理采伐与利用”的基本方针。1956年,中共中央发出“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大跃进”运动结束后,发展科学技术,开展木材综合利用、提高木材利用效率成为工作重点。这一时期颁布了一系列法规,禁止烧山及滥伐、滥垦,开展大规模造林,“造林后林权归造林者所有”。至1966年,全国已经成长起来的新造幼林超2亿亩。
——摘编自任铃《1949~1966年我国林业建设的实践探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中国环境变迁的特征。(8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300年来中国森林覆盖率的阶段性变化及其成因。(10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1952年,毛泽东首次出京就到黄河视察,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周恩来对黄河的事情“亲自挂帅”,多次主持会议研究治理黄河的重大问题。根据黄河自身的特点和新中国初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黄河水利委员会在中共中央治黄方针的指导下,提出了“兴利除害,分步治理”的治黄指导思想。从1950年春开始,黄河水利委员会和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治理黄河的两个阶段工作,有目的、有步骤地对黄河流域进行从治标到治本的综合治理,遏制了黄河水患。1954年3月,黄河下游春季修堤工程全面开工。河南、山东两省各工段上堤的民工共达五万多人,许多包工队都重新整顿劳动组织,并积极改进工具,推行先进工作法,使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都有提高。1954年黄河顺利地渡过了八次大汛,此后治黄委员会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黄河流域规划,开启了全面的治本工作。
——据郭书林《从治标到治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黄河治理》
材料二 1978年,改革开放拉开序幕,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伴随着工业和城镇化发展,工业和城市用水需求急剧增长。黄河治理围绕除害兴利,水利建设进一步提速。以邓小平、陈云、江泽民等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关心黄河的治理开发以及水资源利用等问题,不断推进黄河治理的科学化及制度化。1989年11月,“引黄济青”工程竣工,青岛市用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20世纪80年代,黄河大堤得到重新修缮。从1978年开始,国家陆续开始在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设立水质监测站、加快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的立法保护等工作。21世纪初,黄河断流以及黄河受纳的污染物量已超出自身水环境承载能力,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失衡等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日益凸显。为此,黄河流域的治理“从以往以水质监测为主向以监督管理为主转变”“从以往比较注重微观管理向注重流域层面宏观管理转变”。此后,通过调水调沙、生态补水等一系列综合措施,至2012年,黄河流域的水质总体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水资源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不断深入,其中重要生态敏感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也得到有效缓解,黄河断流也未再出现。
——《新中国黄河治理的成就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初期治理黄河的特点及其意义。(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与新中国初期黄河治理的不同点及背景。(10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人类社会逐步迈入后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的文明,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比如在物质达到一定水平以后,鼓励人们多花点时间思考:什么是“较高的生活质量”?对人类而言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情?人类在权力与市场的夹击下如何做到增进团结、消除矛盾、协调社会?怎样提升公共道德?对文明的思考说来也简单,那就是重现“人文精神、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化的理论体系”,人不仅仅是物质的动物,它还追求意义,追求崇高,过度夸大和消费带来的负面效应是:鼓励贪欲容易对人类价值形成误导;地球承载不了人类所有的欲望;罗马帝国的衰亡和中世纪黑死病都是对人类贪欲的惩罚。
——摘编自金雁《东欧剧变的思考》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外历史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热点特色练07 对外交往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秦朝修建了连通全国的驰道和直道,无独有偶,罗马帝国也有“条条大道通罗马”的说法,稍早一些的波斯帝国也修建了很多“御道”。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封建经济发展需要交通改善 B.交通发展便于加强君主专制
C.交通便利推动对外殖民扩展 D.古代东西方的经济交往活跃
2.北宋建立后,朝廷赋予日本入宋僧仅次于正式使节的待遇和地位:诏命其入朝觐见皇帝,赐予宋朝编纂的《大藏经》和新译经典,赐紫衣、大师号以及由官方护佑巡礼五台山等。据此可知,北宋(  )
A.强化中日间宗藩关系 B.旨在推动佛教在日本的发展
C.具有开放的社会风气 D.呈现多样化的对外交往形式
3.元代汪大渊的《岛夷志略》,记载了他游历亚洲、非洲、澳洲的情况,书中所记涉及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更成为研究高棉帝国鼎盛时期的唯一现存一手资料。这反映出元代(  )
A.对外交往范围较广 B.民间交往更趋活跃 C.华夷观念有所松动 D.政府鼓励对外开放
4.下表是古代东亚地区使臣往来统计表。这表明在明代(  )
A.中国是东亚国际秩序稳定的核心力量 B.儒家文化有利于东亚国际秩序的稳定
C.东亚地区政治一体化的趋势有所加强 D.东亚国家间的平等友好关系更加密切
5.清朝照会的旧文式例行在“为照会事”前面会冠以“天朝云贵总督”等官衔名目,如“天朝大学士直隶总督部堂一等侯爵琦”。1840年后,琦善把照会中的“天朝”两字取消,仅留官衔,后来此式成为定例。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
A.清政府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清政府变以夏凌夷为夷夏平等
C.宗藩观念初步向近代国家观念转变 D.朝贡外交转变为平等条约外交
6.1843年,美国专使顾盛照会两广总督程高采称:“不日进京……约一月之间,兵船满载粮食,即驶往天津白河口而去。”次年,清政府派出钦差与顾盛在澳门望厦村签订《望厦条约》。不久,法国专使拉尊尼也发出类似照会,很快促成中法《黄埔条约》的签署。这反映了此时的清政府(  )
A.在鸦片战争中元气大伤 B.消极畏战情绪影响恶劣
C.与各国实现了平等交往 D.对外奉行投降主义政策
7.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将“公使驻京”列为谈判的第一条款。大臣桂良认为“西人驻京,携带家眷为质子,必不长久,可从权允准”。咸丰帝则认为“驻京一节,为患最巨,断难允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是为了推进中国外交近代化 B.清朝政府缺少近代外交观念
C.公使入京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 D.桂良维护了天朝上国的规制
8.1863年,学者张斯桂在为《万国公法》所作的序言中说:“间尝观天下大局,中华为首善之区。四海会同,万国来王,遐哉勿可及已,此外诸国,一春秋时大列国也……今美利坚教师丁韪良翻译此书,其望我中华之曲体其情而俯从其议也……则是书亦大有裨于中华,用储之以备筹边之一助云尔。”这反映了当时部分中国人(  )
A.否定传统宗藩体制 B.力主融入国际社会
C.倡导采用西方外交制度 D.主张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
9.在1871至1874年处理台湾琉球漂民案期间,不少知识分子和闽台官员明确提出要以国际法处理中日冲突,申明中国在台湾全境的主权,要求日本退兵。在此后的马嘉理案、曾纪泽伊犁谈判和中法战争中的“台湾封锁问题”等涉外交涉中,中国均援用了国际法。这些活动(  )
A.说明西学成为社会主要思潮 B.反映了晚清外交的近代化趋势
C.引起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 D.扭转了对外交往中的不利局面
10.1874年,日本发兵侵略台湾时,总理衙门就日本侵略行为进行责问,特别强调了日本这一行为侵犯了中国的“国权”。总理衙门称:“贵国不向我国声明而径出兵,是侵犯我国权,破坏公法,干涉内政,极度无理。”这反映出清政府(  )
A.华夷观念根深蒂固 B.不谙近代外交体制 C.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近代国家意识增强
11.如表所示为晚清时期外交使节制度的概况(部分)。据此可知,晚清使节制度的建立(  )
时间 过程
1866年 英国人赫德回欧洲休假,清政府派斌椿代表团随赫德同往
1867年 清政府正式派美国人蒲安臣充当“办理各国中外交涉事务大臣”,清政府派礼部郎中孙家谷等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
1875年 清政府谕旨候补侍郎郭嵩焘出使英国,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驻外使馆,到1894年,清政府向外派使的国家有12个
1876年 总理衙门制定了第一个《出使章程》,确定了外交官的驻使年限、权限等
A.严重受制于西方列强的政治干预 B.使清政府摆脱了天朝上国传统观念
C.有利于中国观察和了解外部世界 D.表明清政府寻求建立平等外交关系
12.1887年1月,曾出使英、法、俄的外交大臣曾纪泽发表《中国先睡后醒论》,驳斥了当时流行的认为中国行将就木的观点,指出外来的侵略足以“唤醒中国于安乐好梦之中”,中国的“全备稳固可翘足以待”;预言中国将会和平地站起来,不会对世界造成威胁;表达了改善不平等条约和保护海外华侨的愿景。这说明曾纪泽意在(  )
A.阐明中国外交原则 B.改善中国国际地位
C.推动中国和平崛起 D.承认对外条约有效
13.19世纪90年代后,“外交”成为政府及社会各界接受和流行的一个词语。期间,频频见诸各文献可与“外交”置换的是“交际”和“交涉”。后者则主要是晚清的一个流行词,举凡通商、边务、签约、遣使乃至礼制的更张,皆属“交涉”范畴。这一现象(  )
A.开启了中国近代外交的先河 B.表明清政府放弃朝贡外交
C.显现了晚清外交与国际接轨 D.旨在摆脱不平等条约体系
14.1919年,北洋政府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希望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队、撤销领事裁判权等七项要求,但无功而返;在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再次全面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的要求,列强在《九国公约》中明确宣示:“各国须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这一变化体现了(  )
A.五四运动的巨大推动作用 B.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
C.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升 D.国民革命发生具有必然性
15.1954年,中国政府派出体育代表团参加在布达佩斯举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期间开启了与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国的体育交流,向部分国家派出了援外体育教练队伍并援建了体育设施。这主要表明(  )
A.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体现出务实特色 B.体育是中国进行国际交流的主渠道
C.日本与新中国的关系出现重要转机 D.国际体育赛事受到冷战思维的影响
16.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向国外派出了20位将军大使。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队伍主要是职业外交家,他们“大多属于外语、外交和国际问题的科班出身,普遍具有全球视野和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国(  )
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外交人员的日益专业化
C.拓展与欧美国家建交新途径 D.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唐朝初期开放的对外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就是“兼收并蓄”。无论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还是对外交往等方面,始终贯彻这一“兼收并蓄”的思想,表现出一个强大的并且有着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文明的帝国的胸襟。这不仅给唐王朝本身带来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利益,而且对以后的中国的历朝历代及世界各国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张瑞涛《唐朝初期的对外政策及其影响》
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清王朝“贵华贱夷”,闭关锁国,与周边国家维持着长期的和平。当时,清朝认为中国是优越和强大的,是世界的中心,四周的藩属邻国以至海外列国是落后野蛮的,应该向中国朝拜进贡。自中外通商以后,清统治者视来华的西人为非我族类的野蛮人,认为应严格加以防范。在这种意识支配下,19世纪初的清朝基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仍留广州一口对外贸易,并不拒绝与各国交往,只是强调对方必须承认中国为天朝上国,追求名义上的藩属朝贡关系,重视名分礼仪等细节。
——据陈小军《简论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及特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初年与清朝前期对外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唐朝初年与清朝前期对外政策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新中国是在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背景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阵营兄弟党、兄弟国家互动频繁,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很少发生官方联系,意识形态亲疏成为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标准。中苏两党的关系带动两国关系发展,苏联对中国进行了大量的援建。除了中苏两党、两国关系外,中国共产党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互动频繁,与非洲国家往来密切。不管是中国周边安全,还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都得到了实现。新时期国家的主要任务围绕经济建设展开,党际关系服务经济目标。一切对外工作围绕国家利益展开。这一时期,政党外交中意识形态以服务国家利益为目标,二者呈现出正向关系。
材料二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巨大转变中,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回顾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历史,总结其中历史经验教训,对夯实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构建、推进新时期政党外交深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杨胜刚《新中国政党外交维护国家利益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政党外交的特征。(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政党外交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的启示。(10分)
19.从汉唐盛世到清末民初,我国的对外称呼不断变化。纵观我国对外称呼的历史嬗变,可以窥视出中华民族的心态变化轨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称呼 字义释读
“番” “番”是我国最早对少数民族和外国的称呼,已有三千年历史,“九州之外,谓之蕃国”。
“胡” 汉唐时对我国北方及西域的波斯、大食泛称为“胡”;从西域引进的物种称呼皆带胡,如胡瓜、胡萝卜、胡笳;唐对旅居长安的西亚人通称胡人。“胡”字带有贬义,如“胡虏”“五胡”。
“夷” “夷”是华夏族对东方各族泛称,汉时指四方少数民族,清代多指外国人。“近唯英夷,实乃巨诈”(龚自珍语);“夷”字民间使用较少,多见于文人笔墨。
“洋”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现代化的”;《辞海》释义为“旧时泛指来自外国的事物”,与“土”相对。晚清出现许多冠以“洋”的词汇如东洋(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洋文、洋布、洋行。“洋”长期被视为先进和高品质的代名词。
“西” “西”字专指西欧和美国,称呼其他国家时具体指出地域或国度,如非洲人、印度人。洋务运动后与西方有关者皆称“西”,如西服、西餐、西医等,我国对外称呼渐被“西”字取代。“西”字作为表示地域方位的概念,剔除了“崇洋”“慕洋”的成分,体现出民族心态的成熟。
“外” 改革开放后,“外”字在对外交流中广泛使用,外汇、外贸、外资……,不但涵盖西方国家,也包括世界各国。“外”字彰显不亢不卑,不媚不张的民族气质。
——据《从中国对西方人与国家称呼的变化》整理
提取材料中关于中国人对西方或外国人称呼变化的若干信息,结合当时中国的国家地位、国民认知水平或民族文化心态的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和阐述。(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信息展开分析论述,可依据材料自选角度进行论证;观点明确,层次清晰,史论结合)热点特色练08 海防建设与海权意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学者研究认为,秦朝时期的中国是第一个发现有诸多岛屿的国家,汉武帝时期国家在地图上将南沙的岛、礁、沙、滩一一标明,并划出南海诸多岛屿与异国的疆界。元朝政府设立白沙水军,负责南海海域巡逻。清朝前期,整个南海诸岛海域都在海口、崖州和儋州营的巡逻、防守范围之内。以上材料反映了(  )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B.南海诸岛自古是中国领土
C.中国历代重视维护领海主权 D.古代在海南岛实行郡县制
2.明清国家礼制中的一个重要祭祀内容是四海祭祀,分设西海(陆地)、北海(陆地)、东海和南海四海坛庙,用国家吉礼中最高级的天地配祀。国家对四海祭祀意在(  )
A.强化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 B.巩固国家统一的现实需要
C.增强海权意识和海防建设 D.强化礼制的基层教化作用
3.鸦片战争前,制约英军航行作战的关键是其对中国沿海缺乏地理认知。为此,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在中国沿海展开大范围水文调查,而这一行为并没有受到清军的干扰。这说明(  )
A.清政府缺乏近代海权观念 B.清政府盲目自信
C.英军的武器装备先进 D.中英军事实力悬殊
4.近代部分人物的言论表,这些言论出现的主要背景是,当时(  )
林则徐 “现值防夷吃紧之际,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
左宗棠 坚决主张收复新疆领土,提出了“塞防”与“海防”并重的观点。
李鸿章 “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并以大办海军需用大量军费作借口,主张放弃新疆,专重“海防”。
A.西方海权观的传入 B.传统夷夏观根深蒂固 C.近代化运动的起步 D.边疆存在着严重危机
5.19世纪70年代,日本在前源一诚任兵部大辅时期,兵部省给陆军经费为12万石,海军经费10万石。而同时期中国海军仅是陆军军费的4.1%,且建设经费多数是沿江沿海几省的地方大员筹措。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近代前期的清帝国(  )
A.中央集权削弱 B.财政危机凸显 C.沿海经济发达 D.海防亟需强化
6.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说明(  )
A.洋务企业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B.清政府积极主动发展对外贸易
C.晚清已经重视对海洋的利用 D.清政府已经有了近代海防意识
7.中国近代海军建设始于19世纪60年代,最初由总理衙门主管,1866年一度改由总船政衙门负责,1874年改由南北洋大臣主持。中法战争后,清王朝新设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海军建设主导权的变化反映了(  )
A.国防顶层设计失当 B.管理方式陈旧     C.对制海权高度重视 D.国际政局动荡
8.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一度提倡“造船制炮”,但不久海防发展迟缓,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朝野上下强烈呼吁整饬海防。1875年李鸿章奉命督办海防,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了三支海军。这反映了海防建设(  )
A.是民族危机下的被动选择 B.得到民间资本的大力支持
C.有力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 D.盲目借鉴了西方先进科技
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李鸿章叮嘱丁汝昌“海军大队,必不远出,有警则兵船应全出口迎剿”;清廷也特谕丁汝昌应在威海、旅顺等处“来往梭巡,严行扼守,不得远离”。这反映了(  )
A.李鸿章具备一定近代海权思想 B.晚清政府的海军战略思想落后
C.丁汝昌固守“海岸守口主义” D.中日双方的海军实力对比悬殊
10.读下面的图片。由图片可以推断出的结论是(  )
A.清朝海军近代化起步迟滞 B.日本海上强国地位已形成
C.清王朝海防意识明显不强 D.黄海海战结局具有必然性
11.1885年英国首相哈弥尔顿提出所谓的“两强标准”,即英国海军必须等于仅次于英国的两个强国的海军之和。1900年前后,英国又将“两强标准”转化为“智权第一、海权第二”。这表明英国(  )
A.力图应对大国崛起的新态势 B.海权海洋意识发生根本性变化
C.试图成为科技革命的领头羊 D.致力加强与殖民地的经济联系
12.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都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 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 D.清政府没有维护海洋权益意识
13.1935年4月,中华民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出版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图》,该地图标出了南海的各个群岛,并首次在其周围用国界线标明,这就是今日中国南海地图上U形断续线的雏形。这一做法(  )
A.有效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B.体现了政府主权意识增强
C.表明南海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D.抵御了日本侵略者的南进
14.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十二海里。”1982年公布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各国有权确定不超过12海里的领海”。当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用了12海里领海制度。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发布领海声明(  )
A.是对中国传统海洋意识的继承 B.赢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
C.既维护了主权又有一定前瞻性 D.旨在构建世界范围海洋制度
15.1971年,9个拉美国家举行利马会议,号召反对海洋霸权主义。1982年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到1984年底,共有159个国家和地区在公约上签字,美英等国拒绝签署。这说明(  )
①美英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 ②拉美人民摧毁世界殖民体系 ③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④全球治理机制面临改革需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2018年,我国成立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负责相关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整体推进,并将维护海洋权益工作纳入中央外事工作中。这体现了(  )
A.党将外交工作与涉海问题统筹规划 B.国际海洋秩序的相应变动与调整
C.党开始着手部署维护海洋权益工作 D.中国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明代海防的陆上军事聚落中,由外向内依次为:烽燧体系、卫所堡寨、巡检司城和关隘、驿站和驿城等。据朱璐《防守集成》载:“有猝至之敌,无猝应之方,非守也。盖敌方乘我之不知而猝然以至,若我早已擐甲执兵,列阵以待,敌虽强气先泪矣……是非烽堠不可。”卫城多位于沿海重要地带,所城独立于卫城之外,堡、寨是于卫城、所城中间地带设立的军事聚落,规模不大,驻兵不多,通常没有居民混住。海上防线一旦被冲破,卫所堡寨必须承担起歼敌于海岸的重任。海防巡检司城,指设立于沿海地带、用于驻扎巡弋海疆士兵的小型军事聚落,其作用在于“主缉捕盗贼,盘诘奸伪”。关隘为主要海防聚落中间地带设立的具有治安巡逻性质的军事聚落,其职能与巡检司相似。据杨正泰《明代驿站考》载,“驿站则递送使客、飞报军情、转递军需兼而有之”。驿站有的设于府、州、县城之内,有的单独设驿城,建于沿海地区的驿城无疑构成海防聚落体系的重要一环。
——摘编自尹泽凯、张玉绅、谭立峰《明代海防层次和聚落体系研究》
材料二 辽东、山东、南直隶、浙江、福建和广东是明代海防的六大防区,范中义等学者将北直隶也计入,合计七大防区。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区域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差别,各防区海防卫所数量和间距不同。
——摘编自尹泽凯、田林、谭立峰《明代海防卫所聚落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海防的陆上军事聚落层级的军事价值。(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海防卫所的分布规律。(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中国“自古有海防而无海战”“晚清统治者特别是洋务人士看到了发展海军对于民族生存和维系统治的重要作用”“主张购船买舰”发展海防,他们认为“只要‘修我陆战之备’‘不必争利海中’”“若与敌争逐于海洋之中”没有胜利的把握,因此“对外敌的海上入侵‘不必与敌战于海’”,海军作战方针应是“不争大洋冲突‘只专海口严防’”“无事扬威海上”,有警时收进海口“以守为战”,洋务人士强调海疆防务,宣称“战不如守”“而守即为战”“普遍缺乏运用海军去保卫中国领海”争取制海权的观念,“防口守岸”的消极防御思想一直是占支配地位的海军作战指导思想。
——摘编自《李文忠公全书》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海军防御范围逐渐从近岸领域转移到利益攸关的近海领域,新时期我国统一“近海”概念为“我国的黄海、东海、南海、南沙群岛及台湾、冲绳岛链内外海域”以及太平洋北部的海域,随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重“海上航运对中国经济有着非同以往的战略意义”赴远海为中国商船护航的能力以及在大洋上保护国家利益的能力成为我国海军发展的迫切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军伟业加速推进,短短10年间”人民海军主战舰艇数量“从十位数向百位数递增”我国海军多次执行亚丁湾护航、赴远海编队训练、对外友好访问等任务。人民海军已从“黄水”走向“蓝水”,从“浅蓝”走向“深蓝”,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命名,“这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摘编自周于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军战略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海军战略的特点及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海军发展不同于晚清之处。(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美国马汉的《海权论》认为,以贸易(指商品输出)立国的国家,必须控制海洋。夺取并保持制海权,特别是与国家利益和海外贸易有关的主要交通线上的制海权,是国家强盛和繁荣的主要因素。要夺取和保持制海权,必须具有占优势的海上实力,即强大的舰队和商船队以及发达的基地网。而在近代中国,两次鸦片战争惨败之后,经洋务派中坚力量推动,中国近代海军建设发展比较快,各方面都胜日本一筹。但李鸿章作为兴办近代海防的领军人物,仍坚持“守疆土,保和局”的海防战略。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清朝大败,这种失败,实际上是传统海防体系的全面崩溃。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海权与国家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定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热点特色练09 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春秋时期,曹刿出身微贱,却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自荐于鲁国国君为将,打败了大国齐国;晏婴本是夷人,辅佐齐国三代国君,位至齐相。这类历史现象(  )
A.反映出社会结构转型趋势 B.是墨家尚贤思想的实践
C.体现世卿世禄制度的瓦解 D.推动布衣将相局面形成
2.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著作的相关记述。这反映出(  )
主张 出处
“若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 《左传》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道德经》
A.诸子思想出现了融合倾向 B.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C.民主思想得到传承与发展 D.社会转型对学术文化的客观要求
3.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唐宋变革论”,认为:“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其立论根据有二:其一,“从政治上来说,在于贵族政治的式微和君主独裁的出现”;其二,“与此同时,人民的地位亦有显著变化”,“经过宋代王安石变法,人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意义更加确实”。但也有学者不同意他的观点,下列可以作为论据反驳“唐宋变革论”的是(  )
A.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B.隋唐政治成为天子和贵族的协议体
C.儒佛道三教合流宋明理学形成 D.两税法标志人民逐步摆脱佃农地位
4.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陆续将西方有关天文、地理、历法、数学、医药、火药等方面的知识传入中国。他们穿儒生的服饰,说汉话,遵从中国的风俗人情,赢得了中国一些士大夫甚至是康熙皇帝的好感。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  )
A.传播了西方最为先进的科学成果 B.对中国传统观念和认识产生冲击
C.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根本性的影响 D.促使近代自然科学在中国的产生
5.罗荣渠认为,人类社会的变迁有四种形式,即渐进性微变、突发性微变、创新性巨变和传导性巨变。如图是四种方式的关系与内涵。从经济社会变迁的角度出发,英国的工业革命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分别属于(  )
A.渐进性微变、突发性微变
B.创新性巨变、突发性微变
C.渐进性微变、传导性巨变
D.创新性巨变、传导性巨变
6.乾隆五年颁布的《大清律例》规定,凡国人在蕃托故不归,复偷漏私回者,一经拿获,即行正法。1893年,清廷谕令“嗣后,海外良善商民,无论在洋久暂、婚娶生息,概准由出使大臣或领事官给予护照。任其回国,治生置业,并听其随时经商出洋,毋得仍前籍端讹索”。这一变化反映了晚清时期(  )
A.中国社会的转型 B.宗藩体系的瓦解
C.海外移民成主流 D.政治民主化趋势
7.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而几亿老百姓却表现出另一套欲求:均田免粮、真主降临、杀洋灭教。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B.新文化运动未深入民众 C.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
8.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况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梁启超说:“无哥白尼,地动之说终必行于世;虽无哥伦布,美洲新世界终必出现。”材料意在说明(  )
A.社会发展与英雄无关 B.社会发展有其必然性 C.谁都可以发现新大陆 D.日心说必将盛行于世
9.阅读关于收录介绍近代西方译著方面的两本重要书籍统计信息表,该表反映出(  )
书籍 所收录书目出版时间 外国学者译著 中外学者合译 中国学者译著
《西学书目表》 甲午战争以前 139部 123部 38部
《译书经眼录》 20世纪初年 35部 33部 415部
A.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民众思想 B.向西方学习已成为社会思潮
C.“中体西用”思想根深蒂固 D.救亡图存运动助力社会转型
10.某学者认为英国人赫德主持下的晚清海关,税收逐年递增,并且增幅相当大;采用了先进的船政设备和港务管理制度并创建了近代邮政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海关(  )
A.对外贸易优势扩大 B.已经完全殖民地化 C.管理自主意识增长 D.社会转型特征明显
11.有学者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产生秩序混乱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现代性,而在于为实现现代性所进行的努力。”“如果一个国家出现动乱,那并非因为他们贫穷,而是因为他们想致富。”据此观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现代化的过程伴随着社会动乱 B.贫穷必然导致国家陷入动乱
C.现代化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标 D.现代化与现代性是截然相反
12.有学者将1644年与1911年视为重要的起讫点,反对视清朝为过去历史的复制。认为许多从晚明开始的现象开启行政上与政治上的变化,在整个清朝持续发展。这一史学研究(  )
A.将政治经济史作为研究的重点 B.将清朝视为一个发展而非停滞的朝代
C.认为清朝社会存在巨大的惰性 D.将清朝与中国历朝的循环模式相联系
13.武昌起义前后,南方口岸城市地方精英希望通过签办团防,稳定地方秩序。在筹办过程中,支持“新政”“立宪”的绅士和经营现代工商业的新式商人取代传统乡绅成为筹办团防的首要领导者。这反映了(  )
A.不同政治力量的利益诉求 B.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
C.地方精英迥异的政治态度 D.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
14.辛亥革命后,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一制度颁行,不盈半年,旋即有新制度起而代之,国民彷徨迷惑,莫知适从,政府威信,扫地尽矣。这从侧面反映出(  )
A.政府调整政策的积极性 B.社会转型时期形势复杂多变
C.民众对当时政府失去信任 D.辛亥革命并未改变中国社会
15.下表为1904~1948年《东方杂志》中有关译介类图书分类占比统计表。据此可推知,该表所反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分类 政法 社科 哲学 经济 教育 历史 生物 马克思主义 工业技术 物理 科学
占比 35% 13% 13% 14% 6% 4% 4% 4% 2% 3% 2%
A.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B.社会主流价值观实现重构
C.民主科学理念逐渐与人民大众相结合 D.知识分子构成日趋复杂化
16.原光明日报社李桂海编审指出:“从历史发展的动态过程看,必然性与偶然性结合的模式大体上有三种类型,即螺旋推进型、筛选进化型和几率优选型。”以下对应最为合理的是(  )
选项类型 螺旋推进型 筛选进化型 几率优选型
A 德国统一战争到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历程 1789年以后法国政体不断更迭 古代中国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B 罗马法发展的历程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沿革 辛亥革命的历程
C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沿革 美国独立战争后国家结构形式的演变
D 古代中国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1640年以后英国政体的演变历程 秦国到秦朝的演变的历程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 15到16世纪,书籍的数量在急剧增长,人道主义者们对古代经典的着迷已经从颠覆性的学术热情发展成具有权威性影响力的举措。当科学威胁到神学至高无上的权威,统治者开始在古代经典理念中寻求对其权力的支撑。图书馆,正在经受着书籍数量和种类的增长所带来的变化,成为各种思想逐鹿的战场。1636年建立的哈佛学院图书馆反映了他的捐赠者的清教徒信念,其中四分之三的书籍是神学著作,大部分是关于圣经的注解和清教徒布道书。在17世纪末皇家图书馆仍是供国王寻求启迪的古典著作、一些教会文件以及神学政治方面材料的大杂烩。18世纪,英格兰学术界的面貌再次发生变化,异端人士引进校园的科学思想开始在大学占主导地位,位于大英帝国扩张的最前沿的大学,需要稳定的图书供应。1753年,英国议会批准建立不列颠博物馆,英国的国家图书馆正式宣告成立。
19世纪,科技的发展让书籍和其他印刷材料的速度加快,书籍的数量和种类方面大量增加,图书馆从庙宇殿堂变成了市场,从只有少数原稿到拥有源源不断的资源。……1855年,英国议会通过议案,规定用国家税收在人口1万人以上城市建立公共图书馆,自此拉开了公共图书馆运动,这次运动的一个座右铭就是:“人人有书读”。公共图书馆运动横扫不列颠的时期,也正是这里阶级冲突不断、经济恐慌加剧的那些年。图书馆不仅提供了培训的机会和资本主义文化的浸润,它们还提供了一种逃避的间隙,提供了休息和反思的契机,最终会激励人们学会关怀和尊重。
——摘编自[美]马修·巴特尔斯著、赵雪倩译《图书馆的故事》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国家图书馆成立的历史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19世纪英国的公共图书馆运动。(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列强的大举入侵中被迫开启的,经历了“师夷制夷”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人民在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不断探寻现代化的道路,结果都失败了。直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在黑暗中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分析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所处的时代环境,明确指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前途。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胜利进军。
——摘编自张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贡献》
材料二 1959年,中央明确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国防现代化。1992年,党中央提出,中国的现代化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全面的现代化。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方面协调发展”。2020年,我国GDP总量达到101.6万亿元,按照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4.73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
——摘编自王正坤《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和经验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开始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的变化,并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验启示。(12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马克思以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考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化。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仍处于“内在分裂的文明形态”,其建立在阶级社会的分裂和对抗之上,人类文明还没有完全超出其范畴。在中共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总书记提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文明观”。
——摘编自《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历程》
问题:根据材料马克思“人类文明形态”理论,就“内在分裂的文明形态”整体或其中一个阶段,或就这一阶段中的小段,提出一个具体的文明形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释。(要求:提出文明形态准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热点特色练10 文明差异与交流借鉴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文明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以下对两种文明本质的叙述最正确的是(  )
A.东西方文明的不同体现了文明的多元特征,共同推动了社会进步
B.东方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
C.东方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主要发源于沿海或海洋
D.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比较发达
2.罗马帝国给予地方总督与基层共同体更大的权力;汉朝的组织虽然深入到乡村基层,但对于地方的具体事务,中央政府更多地采取了放任政策,让郡守自主施政。其共同因素是(  )
A.国家统治力量有限 B.地区发展差异较小 C.法律制度相对完善 D.国家疆域面积广大
3.公元1世纪,身为游牧民族的大月氏人在中亚建国,形成庞大的贵霜帝国。4世纪在中国北方建立的“五胡十六国”也是游牧民族在农耕世界建立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建立(  )
A.体现了草原文明优于农耕文明 B.客观上促进民族和文明的交融
C.导致了亚洲落后于时代潮流 D.推动了全球贸易网的初步形成
4.公元4至7世纪,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18世纪,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焦点集中于经济、社会甚至健康等方面。这说明(  )
A.地域差异影响文化的交流 B.东亚文明比欧洲文明开放
C.异域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 D.交通在文明传播中的作用
5.在中国历史上,汉族政权经常南北划江而治,而防卫游牧民族入侵的长城却没有完全阻碍长城内外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而且长城内外经常处于同一政权的统治之下,其根源是(  )
A.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B.封建国家组织强大 C.民族经济的互补性 D.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6.1258年蒙古南侵,南宋财政亏空加大,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胀恶化。为解决以上问题贾似道推行公田法(低价购买民间尤其官员手中超限的部分土地),结果激起民怨,加剧恶性通胀循环。1262年面对拜占庭帝国的军事进攻,为解决财政压力,威尼斯授权政府发行国债(以税收作为定期利息),被称为13世纪最伟大的金融创新。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战争催生了金融创新 B.反映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差异
C.政府垄断破坏金融秩序 D.金融稳定是政权巩固的重要因素
7.16、17世纪,欧洲出现一股收藏热潮,藏品主要包括以下三类。据表可知,当时欧洲的收藏热潮(  )
类别 收藏状况
古物遗迹 古希腊罗马雕塑、以罗马皇帝传奇经历为主题的室内装饰画
标本器物 人类和动物的骨骼,植物、矿物标本,各种工具器械(如拔牙钳、望远镜、乐器),以及来自东方的武器、火药、工艺品等
圣物神物 被新教徒破坏遗弃的天主教圣物、被当作治病良药的圣徒遗骸
①推动了科学革命的兴起  ②促进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③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④反映了新旧文化的交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东西方龙的形象和传说源远流长但差异巨大。中国龙形象威严,能呼风唤雨,保一方风调雨顺,或者象征着无上皇权;西方龙面目狰狞,喷火伤人,掠夺和看守大量的财宝,屠龙成为骑士们的无上荣耀。这体现了(  )
A.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B.东西方文化中具有神权色彩
C.宗教信仰决定了文化的特色 D.东西方文明模式的巨大差别
9.在拉丁美洲的欧洲移民区域内,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天主教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拉丁舞成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但是在偏远的内陆地区,印第安人依然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这反映了(  )
A.西方文化及宗教的先进性 B.拉丁美洲地区文化多元共存
C.文化与宗教信仰自然选择 D.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10.表面上看英国的政治制度不利于税收,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能收税,而中国皇帝的权力巨大……然而事实相反,英国光荣革命后,税收能力大大增强,人民普遍愿意交税,与此同时中国税收的能力较为有限,且人民不愿交税。出现以上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
A.古代中国官僚队伍的腐败 B.纳税人的权利与地位不同
C.英国国民收入结构更丰富 D.英国的税收体制优于中国
11.1830年10月间,一位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华大班带着妻子从澳门进入广州时,公然乘坐轿子招摇过市,被粤官府和商会敕令“番妇”退回澳门。英国提出抗议,要求允许外妇驻馆乘轿。方责令英方限期遣回“番妇”,不然派兵驱逐。英方则召集外船水手进入商馆,试图武力反抗。这次外交冲突差点让鸦片战争提前十年。“番妇入城”事件的本质是(  )
A.中方对乘轿“番妇”的歧视 B.“番妇”乘轿挑战了粤官权威
C.中英不同制度和文明的差异 D.自由贸易与禁海闭关的冲突
12.19世纪末,欧洲主导的国际法体系中“文明”标准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欧洲法学家对国际社会成员的界定,经历了从宗教(基督教国家)和地理(西方国家)标准向政治文化(文明国家)标准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是西方国家在侵略扩张中通过与非西方国家或民族发生博弈后完成的。据此,以下有关“文明”标准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文明”标准形成了一个由“文明”国家组成并包括所有国家的圈子
B.“文明”标准要正确评判非西方国家或民族的国际行为及国际权利
C.“文明”标准是西方列强向自由资本主义过渡的产物
D.“文明”标准本质上是为当时的西方霸权体系服务的
13.有学者认为:“对于西方(服饰)设计师而言,东方情调只是他们众多灵感来源之一,仅是偶尔借来一用的新鲜题材。无论是中国的水墨折扇,抑或是日本浮世绘和艺伎的装饰,在西方设计师的重新组合下都赋予了它们与原来存在的意义毫不相干的情趣,他们并不挖掘那些东方传统艺术的深层含义”。该学者旨在说明(  )
A.西方的服装设计师对东方文化元素并不尊重
B.西方服饰借鉴异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新时尚
C.东西方的服饰虽样式不同,但审美追求一致
D.中西合璧的服饰奠定了西方流行服饰的基调
14.钱穆认为,“依照中国人的理想,一家人平等谓之家齐,一国人平等谓之国治,天下人平等谓之天下平。”而近代西方人所提倡的平等只是法律上的平等和机会上的自由,导致了社会的功利化。由此可见,钱穆认为(  )
A.中国的平等观比西方更具有优越性 B.中国的平等观是指“人格”的平等
C.近代西方的平等观不具有普世价值 D.西方的平等观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
15.如表所示是中国近代部分留洋学生的博士论文选题。这些研究(  )
年份 博士 论文选题 主要内容
1909 周毅卿 《中国宁波的商业形态》 以宁波为背景论述中国古代的行会组织与城市经济
1911 陈焕章 《孔门理财学》 按照西方经济学原理,分别讨论了孔子及其儒家学派的一般经济学说及其在消费、生产、公共财产方面的思想
1914 陈兆焜 《清代中国的税收 制度(1644~1911)》 从现代经济学角度论述清代中国的税收制度
1920 刘文显 《中国农村田产的 优点与经营》 按现代经济学原理论述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与经营形态
A.向国人推介了西方经济学理论 B.在西方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智慧
C.深化了对中国经济形态的认识 D.通过融汇中西实现了理论创新
16.2022年5月,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要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习近平意在(  )
A.凸显中华文明的悠久性 B.强调文明的重要性
C.倡导他国接受中华文明 D.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贸易起自秦汉,后不断发展繁荣。宋太宗时,东南亚阇婆国进贡的物品中,有“杂色丝绞三十六段,吉贝织杂色绞布五十六段……杂色绣花销金丝绞八段”。15世纪,意大利丝织作坊以仿造中国丝织图案为时尚。17世纪初,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记曰:“凡倭缎制起东夷,漳泉海滨,效法为之。”到了清代,中国丝绸外销品适应欧洲华丽繁复、精巧柔媚的洛可可风格,将中国文化与西方元素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定制产品。明清时期,葡萄牙、西班牙为了以中国丝绸、瓷器等物品换取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开辟出从中国东至日本、西至东南亚、印度、欧洲及经东南亚的菲律宾前往拉丁美洲,再转至欧洲等数条重要航线。
——摘编自王兰兰《海上丝绸贸易对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后,向西方学习,在近代中国逐渐成为一种强劲的时代潮流。这种潮流由初期试探性的、全盘西化式的学习,逐渐发展到选择性的、批判性的学习。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称谓,始由近代初期的“夷学”,发展到“西学”,及至“新学”。通过向西方学习,经过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国文化完成了自己的时代嬗变,形成了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同政治、救亡图存密切结合的,以爱国、革命、革新、开放为特征的近代文化。这是一个无奈的、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必然的、新生的过程。
——摘编自王介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海上丝绸贸易的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德川幕府于1811年成立了“荷兰书籍和解御用”译书机构,1862年更名为“洋书调所”兼具外语教育培训的职能。日本人把在经济结构、政治思想,以至于生活方式等方面向英国学习看作是一种需要甚至是潮流。即使是在明治维新运动之后,西方世界对日本的社会变革和转型仍然有着较大的影响。在中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培养“译员”、“通事”,翻译印刷西方科技、历史、法律等方面的书籍。除同文馆以外,影响最大的翻译印刷机构还有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中国在西学运动的过程中,逐步从重视代表西方物质文化的设施与技术,转向重视代表精神文化的思想与学术”对中国而言,19世纪末的日本成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摘编自卿崧《中日近代文献翻译活动比较》
材料二 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对外翻译出版事业是我党国际传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80~2009年间,中国文化外译图书总品种达9 763种,出现了以“熊猫丛书”“大中华文库”“中国文化与文明”系列丛书等为代表的系统对外译介中华文化的精品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代表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丛书已出版33个语种,发行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翻译出版语种最多、发行量最大、发行覆盖最广的领袖著作。
——摘编自《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对外翻译出版事业发展回顾——以中国外文局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中日文献翻译活动的相同点。(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翻译出版事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意义。(10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与亚非其它三大古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起源不能算是最早的,但中华文明是唯一的从未中断过的文明。今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就是那创造古老文明的先民之后裔,在这片土地上是同一种文明按照自身的逻辑演进、发展,并一直延续下来。同时,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显示了巨大的凝聚力,不仅没有中断,也没有分裂;只有新的文明因素增加进来,而没有甚么文明因素分离出去成为另一种独立的文明。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
请结合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材料中某一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热点特色练11 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距今约8000年前,中国原始农业产生(“南稻北粟”)。早期农业体系需要精准的农时,催生出早熟的天文学、敬天观和祖先崇拜,产生了“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宇宙自然观。这表明,我国的原始农业(  )
A.促进了早期科技文化发展 B.形成了南稻北粟的种植格局
C.催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D.加速了阶级和早期国家出现
2.《氾胜之书》和《四民月令》都对汉代主要农作物的播种时间做了详细记载,据下表可知在此期间(  )
作物名称 《氾胜之书》 《四民月令》
禾 种禾无期,因地为时,三月榆英时,雨,高地强土可种禾。 二、三月时雨降,可种植禾;四月蚕入簇,可种禾——谓之上时。
稻 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三月种秔稻,四月种秫稻。 三月时降雨,可种秔稻。
黍 黍者暑也,种者必待暑。先夏至二十日,此时有雨,疆土可种黍。 四月蚕入簇,时雨降,可种黍。五月先后各二日,可种黍。
A.自耕小农稳定发展 B.农时安排体现劳动智慧
C.耕作技术明显进步 D.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3.南宋时期,出现了“圩田”“沙田”“涂田”等多种土地利用形式;稻麦两熟制得以推广,也有在水稻收割后种植其他粮食、蔬菜油料作物或绿肥作物。这些现象(  )
A.缓解人口增长压力 B.实现经济重心南移
C.加速农产品商品化 D.刺激重农政策变革
4.清朝有人记载在陕鄂川三省交界地区,“山中多包谷(又称玉米)之家,取包谷煮酒,其糟喂猪,一户中喂猪十余口,卖之客贩,或赶赴市集,收益十分可观”。这表明当时(  )
A.人口与土地间矛盾日益突出 B.三省交界处工商业市镇出现
C.高产作物推动农副业商品化 D.区域差异造成市集贸易兴盛
5.康乾时期政府注重粮食调剂,国内地区间的粮食流通十分频繁。另外,鼓励从暹罗(今泰国)、安南(今越南)输入大米,并减免外国船货税银。这些举措主要反映当时(  )
A.暂时放弃闭关锁国 B.粮食商品化的趋势增强
C.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D.农业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6.马铃薯于16世纪中后期从美洲传入爱尔兰,到17世纪末,“醋蘸马铃薯”成为爱尔兰人的主食,养活了大量的爱尔兰人。同一时期,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逐渐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用面粉做成的食物种类繁多,风格迥异。此现象可以佐证(  )
①世界联系的加强 ②洲际物种的交流 ③贸易中心的转移 ④生态环境的恶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下表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  )
时间方式 手播(%) 马拉播种机(%) 拖拉机牵引播种机(%)
1928年 74.4 25.4 0.2
1932年 51.7 28.3 20.0
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 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C.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 D.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
8.如图是发表于20世纪某一时期的宣传画,名为《铲掉田坎,连成一片》。此画反映的事件(  )
《铲掉田坎,连成一片》
A.旨在摆脱封建土地制度束缚
B.出于稳定全中国物价的需要
C.促进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D.有助于扩大农民生产自主权
9.1952年11月,全国粮食机构合并改组、合署办公,加强对粮食的掌握与运用。在粮食流通领域,全国的国营粮食商业销售量占社会上公私销售总量的比重,由1950年占20%左右,上升到1952年的51%左右。这有利于(  )
A.土地改革顺利进行 B.新的经济秩序建立
C.农业合作社成立 D.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10.1934年美国通过一系列农业法案使得棉花和小麦的耕种面积各自减少1 000多万亩,玉米耕种面积减少900多万亩,肉类、乳制品、糖等农产品的生产也不同程度减少,还有大量的小麦、马铃薯、牲畜、牛奶等农产品被销毁。这些农业法案(  )
A.损害了农业资本家的长远利益 B.减少了农产品相对过剩情况
C.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空前的破坏 D.延续了胡佛总统的农业政策
11.1964年,中国开始在全国推广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的现代品种矮秆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高30%;1976年开始推广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产量在矮秆水稻的基础上再增加30%。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
A.注重通过农业科研提高粮食产量 B.科研工作未受“左”倾错误影响
C.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12.1970年,苏联集体农庄生产一吨羊肉的成本为1 166卢布,1980年上升到2 117卢布,10年间成本上升近一倍,羊肉销售价格却没有提高,其他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也存在类似情况。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个人崇拜之风盛行 B.政治体制的极端僵化
C.分配制度的不合理 D.美苏“冷战”的影响
13.二战后,粮食禁运和粮食贸易战频频发生。如1980年美国卡特政府喊出“饥饿迫使苏联人屈服”,宣布对苏联采取部分粮食禁运;与此同时,与美国同一阵线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却在美国开始粮食禁运后又继续向苏联追加粮食销售。这体现了(  )
A.两极格局导致苏联粮食紧张 B.全球性粮食危机的频繁出现
C.冷战思维影响国际粮食贸易 D.粮食贸易反映国家利益冲突
14.有学者指出,1950年至1985年,世界人口增长了1.9倍,世界谷物产量增长了2.8倍,但能源消耗量增长了3.7倍,全球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自1981年后逐年下降。由此可见(  )
A.经济全球化的迫切性 B.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C.南北不平衡的危险性 D.世界多极化的必然性
15.下表所示为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公布的部分统计数据。这组数据可用于说明(  )
年份 国际小麦价格(美元/吨) 国际玉米价格(美元/吨) 世界缺粮国家和地区(个)
1996 200 150 26
1998 100 80 43
注:1996年和1997年,世界谷物产量连续两年创造历史最高纪录。
A.发达国家的长期掠夺 B.南北国家的发展差距 C.世界粮食危机的加剧 D.全球人口分布不平衡
16.2022年3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报告,称世界正面临现代最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该报告表示,2023年需要230亿美元,帮助全球近1.5亿人,应对最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这体现的是(  )
A.粮食危机是全球发展的最大障碍 B.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C.逆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 D.全球化使传统社会问题呈现全球共性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 19世纪以前,由于没有安全的消毒和保存手段,牛奶是一种伴随着高风险的食品。直接挤出的奶常常被细菌污染,经常食用乳制品甚至被认为是贫困的标志。19世纪早期,工业化使职业妇女数目增加,母乳喂养的减少相应增大了人们对牛奶的需求,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推动着乳制品行业的繁荣。1871年,巴斯德灭菌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牛奶的安全程度,奶制品的消费更加旺盛。19世纪末期,肉类消费需求量的提高间接地带动了乳业农场的发展。火车的出现使得运送液态奶更为便捷。20世纪,冰箱的普及使得奶类的保存更便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牛奶制品的市场需求猛增,战时大批妇女外出工作也使得母乳喂养大范围减少,婴儿的牛奶消费日益增长。加之这一时期也正是营销学和广告宣传学出现的时候,三者的结合,将牛奶塑造成了一种“完美食物”。1906年,美国通过第一部《食品和药品法》,包括牛奶在内的食品、药品有了统一的质量检验标准。1943年又通过立法,专门拨款开展学生餐和学生饮用奶计划。日本政府从1964年开始,要求每所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午餐中,必须包括牛奶。1961年国际牛奶联合会(即IDF)将每年5月第三周的周二定为“国际牛奶日”。
——摘编自武锐、邸笑飞《被神化的牛奶》等
(1)根据材料,指出牛奶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牛奶流行的主要科技成果,说明牛奶在哪些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活。(10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1949~1978年,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解决农业快速发展并为工业化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中国共产党认为只有工业化才能最终解决贫穷落后,才能最终解决农民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起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体制。农业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农业剩余产品,降低了工业发展成本。1953~1957年国家预算收入中,由农业及副产品收购、加工、销售、运输等利润和税收间接构成的财政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0%。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材料二 1978年后,城乡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政府不再完全通过计划的手段来调节城乡关系,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趋向并没有立即改变。当农副产品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已能够满足城市需求的条件下,农民和农村主要通过直接投资(乡镇企业)、提供劳动力等方式,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2006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我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以上材料改编自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政策的条件。(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变化。(10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主体变迁历程
——摘编自王钢、钱龙《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粮食安全战略》
根据“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粮食安全战略”的五个阶段变迁情况,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热点特色练01 党史党建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制定了临时性的纲领”“发表了关于党的宗旨和原则的宣言,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计划”可知,这次会议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全面的准备,具有总演习的作用,C项正确;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名称并没有统一,且各地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名称统一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A项;由材料可知,这次代表会议是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召开的,但不能由此得出该会议赢得了共产国际对建党的支持,排除B项;1921年7月召开的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1921年3月召开的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会议只起到了建党前总演习的作用,并不是正式建党,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一大提出“最高纲领”,但“最高纲领”中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中共二大分析了中国实际情况,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民主革命纲领”,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进行革命策略调整,故选C项;从材料中看,中共二大的纲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中国人民与封建军阀的矛盾不是民族矛盾,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在三大确立了和国民党合作的方针,而材料给出的是中共二大,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是在1927年十年对峙开始以后总结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而材料给出的时间是1922年,排除D项。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五卅运动后,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青年学生的重要性,积极吸收青年学生的革命分子入党,凝聚民主革命力量,D项正确;中国共产党唤醒了青年学生的民族意识,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表述,排除B项;C项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4.答案:A
解析:据材料“使士兵感觉不是为他人打仗,而是为自己为人民打仗”可知,雇佣军出身的红军士兵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是红军政治教育的结果,故选A项;B项是指长征胜利会师,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开展游击战争是战术上采用游击战,材料“使士兵感觉不是为他人打仗,而是为自己为人民打仗”是在强调红军打仗的目的,C项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捍卫陕甘宁边区政权是指保卫陕甘宁边区,时间是在抗战时期,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建立党内巡视制度,要亲自到下级党部与支部中去,广泛发动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巡视过程中和巡视后要给与指示和提出具体意见,这些做法体现了民主集中制,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党内巡视制度,与统一战线无关,排除A项;题干1927~1931年对应的十年内战时期,排除B项;促进工农运动的开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20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所创办的报刊经常更改名称”可知是为了适应当时斗争的需要,宣扬马列主义思想,来救中国,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众情感生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利润,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遵义会议精神内涵”及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的会议。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日益走向成熟,B项正确;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民主革命道路,从实践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排除A项;遵义会议上,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军队中的领导权,排除C项;“根除”过于绝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37年5月是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中共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背景下,仍对未来的革命任务和目标保持清醒的认识,强调革命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A项正确;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排除C项;中共在抗战时期,暂时放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排除D项。故选A项。
9.答案:C
解析:据材料“在晋察冀根据地的民主选举中,村民选举的多是土豪劣绅。即便对候选人阶级成分进行规定,仍然防不住这些土豪劣绅”可知晋察冀根据地的土豪劣绅干扰妨碍村民民主选举,采取对候选人阶级成分规定的措施效果有限,说明需要对基层社会进行改造,故选C项;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等,不包括土豪劣绅,排除A项;土豪劣绅不是国民党,材料现象无法体现国共两党的合作,排除B项;“土豪劣绅对村民民主选举的破坏”“仍然防不住这些土豪劣绅”,说明土豪劣绅不是抗日民主阶层,不属于“三三制”的组成部分,排除D项。
1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央总学委成立巡视团明确各巡视员分工,将中央学习组编成十个小组,明确围绕‘二十二个文件’展开学习,总学委分组抽阅各系统的学习笔记。”可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动全党投身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党的战斗力凝聚力,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都属于中国共产党重视自我革命的表现,A项正确;毛泽东思想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正式确立,与时间不符,排除B项;此时抗日形势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且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材料信息未体现党内民主的充实和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1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为了加强各国共产党,使各国共产党更加民族化,更加适应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并结合所学可知,共产国际解散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本国国情进一步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这客观上有利于中国革命理论的发展,B项正确;20世纪40年代,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没有走向低潮,排除A项;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后,中国共产党就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排除C项;“直接促进了”这一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12.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他们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是从人民的立场出发,得到了人民的拥护,所以外国人士得出了共产党可能取得最后政权的结论,B项正确;当时共产党的军事力量弱于国民党,排除A项;这些外国人士与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明显是不同的,排除C项;共产党主要是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并不是由于得到苏联的大力支持,排除D项。故选B项。
13.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中央对教育的重视,加强政治、军事教育,引导师生参加土地改革和支前活动,这有利于赢得群众对中共政权的支持,A项正确;解放战争期间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排除B项;材料中的教育活动并非面向党员,排除C项;实现基础教育的普及化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1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全体党员,尤其是基层党组织中落实“八项条件”和理想教育,意在增强党的执政能力,B项正确;1949年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进行转移,排除A项;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兴起,排除C项;1921年,中共一大已确立了共产主义奋斗目标,排除D项。故选B项。
15.答案:C
解析:据材料“1953~1957年间上海市……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国家正在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上海市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输送相关人员达63万多人,从而帮助国家解决重点工程建设急需的技术和人才等问题,适应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故选C项;题干强调的是上海向外地输送劳动力是响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且材料只说明上海人力资源的流出,而这一流动的效果如何材料没有说明,无法得出“合理流动”,排除A项;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在1952年底,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1987年中共十三大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1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河南省林县人民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敢为人先的勇气,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一双手,历时10年在太行山腰上凿出了一条长达1 500多公里的红旗渠,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林县多年的干旱缺水难题。”可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等体现了红旗渠精神,A项正确;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体现了延安精神,排除B项;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体现了红船精神,排除C项;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头脑清醒、目光远大体现了西柏坡精神,排除D项。故选A项。
17.答案:(1)变化:工人党员占比下降,农民党员占比上升。
原因: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到农村;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土地革命提高了农民入党的积极性。(答出两点即可)
(2)主要趋势:职业结构趋于多元化。
意义:巩固并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顺应了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要求。(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1928年6月全党党员发展到130 194人,其中工人成分占10.9%,农民成分占76.6%。1929年,工人党员占比降为7%,1930年7月降为5.5%,1930年9月又降至1.6%”可分析得出,工人党员占比下降,农民党员占比上升。原因:根据材料“随着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到农村,大批农民入党,使党的阶级构成发生变化”可分析得出,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到农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国共合作失败后,进入国共对峙时期,共产党在秋收起义之后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渐建立并发展壮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在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这提高了农民入党的积极性。(2)主要趋势:根据材料“截至2011年年底,从党员的职业来看,工人为704.7万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为699.9万名,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为1 925万名,离退休人员为1 518.2万名”可分析得出,职业结构趋于多元化。意义: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员结构逐渐多元化,巩固并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根据材料“党组织逐步吸收新出现的社会各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如私营企业主”可分析得出,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根据材料“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员队伍构成中的工人人数持续增加”和“党组织逐步吸收新出现的社会各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如私营企业主”可分析得出顺应了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要求;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
18.答案:(1)原因:由斯大林和苏共中央组织编写;总结了苏联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受到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适应整风运动的现实需要。(任答两点即可)
(2)特点:更多政策支持;发行量更大。
影响:加强思想统一,巩固新生政权;开展“一五”计划,推进工业化建设;扩大中国革命话语权,影响了中苏关系的发展。(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一“《教程》是一部由斯大林主持编写,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审定并于1938年9月出版的布尔什维克党的经典著作”可得出,由斯大林和苏共中央组织编写;根据材料一“叙述了布尔什维克党1883~1934年如何夺取政权以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可得出,总结了苏联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根据材料一“该书一经问世就引起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重视”可得出,受到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根据材料一“随着整风运动的推行……盛行开来”可得出,适应整风运动的现实需要。(2)特点:根据材料二“《教程》作为必读教科书再次在党内得到大规模集中学习”“都要学习列宁、斯大林论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部分内容”可得出,更多政策支持;根据材料二“1953年《教程》发行了9万5千册,1954年发行40万零5千册”可得出,发行量更大。影响:根据材料二“在1949~1956年间”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加强思想统一,巩固新生政权;开展“一五”计划,推进工业化建设;根据材料二“毛泽东在一次讨论苏共二十大的会议上指出,《联共(布)党史》是否有错误可以研究”并结合所学从扩大中国革命话语权,影响了中苏关系的发展等角度回答。
19.答案:(示例)论题:“自我革命”是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与建设事业不断成功的重要法宝。(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论述:中国共产党先后进行了多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自我革命。1927年八七会议、1935年遵义会议都是在极端危急关头,党勇于吸取教训,纠正错误,调整革命路线自我革新,从而实现了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筹备过程中毛泽东关于全党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谆谆教导,是自我革命的继续;1976年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有错必纠的原则,全面拨乱反正,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自我革命的深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打破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开放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属于党在经济领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探索与革新;十八大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自我革命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体现。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道路上,不断自我革命,推进了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发展。
解析:明确解题思路是高分关键,这道题首先要自拟论题,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和角度,可知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的前进,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其次根据所学知识充分论证观点,结合党史,按时间发展顺序梳理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中的自我革命的史实,史实的列举要全面充分。最后进行总结升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道路上,不断自我革命,推进了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发展。
热点特色练02 中国梦探索之路
1.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结合课本所学,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大清王朝对外来文明毫无认识,这是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清政府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造成的,C项正确;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开设广州十三行管理海外贸易,并不是完全的禁绝,排除A项;文明的交流有和平与战争两种形式,不一定都伴随着战争,例如历史上的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都是和平形式下的文明交流,排除B项;清朝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很多民间舆地学者,涌现出一大批边疆史地著作,如曹廷杰的《东北边防辑要》……其范围和规模大为壮观”,可得出,很多民间舆地学者编著大量边疆史地著作,体现出对领土主权的关注,说明民族意识日益增强,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民间学者关注边疆危机,不是官方关注边疆危机,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经世致用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学习西方成为潮流”,故D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命属于建立近代共和体制范畴,造反属于传统的农民起义范畴,因此材料“中国直至20世纪一直是一个‘只有造反而无革命’的国家”体现的是英国驻华领事密乐迪认为中国政治体制革新较缓慢,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C。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梁启超认为争夺海权对于国运兴衰至关重要,这反映出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社会精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故B项正确;1903年,维新变法运动已经失败,且材料未提及梁启超的维新思想,故A项错误;1903年属于晚清时期,1912年是民国元年,故C项错误;“美国对中国的军事扩张加剧”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5.答案:A
解析:③是“康乾时之中国”,此时中国主权完整,经济世界第一,西方国家不敢藐视。②是“咸(丰)同(治)时之中国”,此时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入侵中国。④是“现在之中国”,即1911年的中国,遭到列强瓜分。①是革命党人所担忧的“将来之中国”,面临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的危险,A正确;排除B、C、D。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不切合中国的实际,瞿秋白认为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是没有认识到帝国主义的本质,D项正确;“工业先进国的现代问题是资本主义,在殖民地上就是帝国主义”可知,瞿秋白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在殖民地是帝国主义,因此殖民地反对西方殖民侵略,而不是体现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反对殖民侵略,A项错误;“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可知,瞿秋白认为五四运动倾向于社会主义,但不代表五四运动就是一场社会主义运动,并且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在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沦为殖民地,C项错误。
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28年中共中央致函朱德、毛泽东及红四军前委指示工作的信中,强调在城市暴动之前,必须在城市周边地区形成割据势力,将全省或全县的暴动同农村结合起来,形成城乡的互动,最后夺取城市政权,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肯定了农村革命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出城市暴动还是当时中共中央的终极任务,所以“抛弃了城市中心革命模式”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共认识到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必要性,为此进行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这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8.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由于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失败以及俄国式道路在中国的失败,使中国开始探索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故选B;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主要是因为阶级矛盾,不是民族矛盾,排除A;并不能认为从农民阶级到资产阶级再到无产阶级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排除C;农民阶级希望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社会的道路”的探索是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无法实现的,排除D。
9.答案:C
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上思潮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产物,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思潮中,农民阶级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A项不正确;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绝对否定传统文化,B项不符合题意;以上思潮大体上都向西方学习,主体方向未发生改革,排除D项。
10.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关注苏联,目的在于通过研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期,苏联工业化的成果和现代化模式,寻求适合中国的救亡图存新道路,C项正确;呼应红色苏区革命实践与以“无偏无党”为宗旨的《申报》也参与其中不符,A项错误;推动国共两党合作抗战是在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后,B项错误;中国知识界关注苏联不是为了寄望苏联干预远东局势,D项错误。
11.答案:A
解析:冯友兰力图厘清“现代化”概念,并反思中国近代积贫积弱的原因,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旨在探寻救国救民的现代化道路,故A项正确;东西方文化之争的高潮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已经推翻清朝,君主专制已经不是政治上的主要威胁,故C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冯友兰恰好是反对全盘西化观点的,故D项错误。故答案选A。
12.答案:B
解析: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发展进程中,救亡图存的阶级发生了变化,从农民阶级到资产阶级再到无产阶级,革命性日渐增强。救亡图存的指导思想从宗教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再到马克思主义,日渐科学,同时社会性质实现了转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体现了历史进步的趋势,B是最佳选项;根据题干所列主要历史事件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历史演变的主要线索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但是其属于表层,并不是最佳选项,排除A;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等历史事件存在一定的因果关联,但是部分事件之间不存在因果关联,如国民大革命和抗日战争之间,C不是最佳选项,排除;题干所列的历史事件在领导阶级、指导思想、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不是循环往复,D错误。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理念。“一五”计划的重心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而材料则反映了对轻工业、农业发展的同步重视,有利于轻重兼顾发展,防止在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发展重工业,故答案选C。“一五”计划是1953年开始的,材料中的时间是1955年,排除A。材料中虽体现了人民的需要,但是材料的内容都是“随着重工业的建设”之下而展开的,所以其核心仍然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B、D。
14.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内容可知该词汇出现于1880年左右,1895年后使用次数逐渐增多,到1905年后达到峰值,其后虽出现下降,但民国初年依然有一定数量,结合戊戌变法、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及袁世凯复辟帝制等所学知识,可知该词汇为立宪,故A项正确;经济在图片中从1860年就已出现而且在甲午战后使用次数出现明显增多,反映出国内兴办实业的热潮,直到民国初都有较高使用次数,不是对应词汇,排除B项;洋务运动在1895年甲午战争后宣告破产,因此洋务也不是对应词汇,排除C项;出现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期,1900年后使用次数明显增多,1912年成为思想主流,应为共和,排除D项。
1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冲破束缚,放手大干,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杀出一条血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信息可知,这些口号反映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开拓创新、敢闯敢干的时代精神,A项正确;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抗洪救灾精神,排除B项;尊重科学、生命至上是抗疫精神,排除C项;攻坚克难、不负人民是脱贫攻坚精神,排除D项。故选A项。
16.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帮扶,并以深圳帮扶汕尾和比亚迪入住汕尾为例,反映国家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A项正确;比亚迪进驻汕尾的个案不能说明整个粤东地区与珠三角经济差距缩小,也不能反映广东改革开放整体的战略新布局,并且材料只反映改革,没体现开放,排除B、D两项;C项得到解决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17.答案:(1)内涵:生活相对安定;遵循礼治秩序;家境相对宽裕。
原因:保障农业再生产的需要;家国同构的政权建构特色;维护统治的需要;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推动。
(2)特点:逐步实施;强国与富民相结合;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成效显著。评价:新时期中国小康社会建设是对传统小康社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本理念;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优势;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析:(1)关于内涵:根据材料“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是谓小康。”“然久困于穷,冀以小康”等信息可知,中国古代小康社会的内涵是生活相对安定、遵循礼治秩序、家境相对宽裕。关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农业生产、家国同构的政权建构、维护统治、儒家思想的影响等思考作答。(2)关于特点:根据材料“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总体上跨过温饱线”“1994年起,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农村贫困人口快速减少。”“到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可知是逐步实施;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强国与富民相结合、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等方面概括。从结果来看成效显著。关于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新时期中国小康社会建设是对传统小康社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本理念、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优势、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等方面分析作答。
18.答案:(1)不同:①从组织形式看,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主义议会民主作为政治制度;中国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辅之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②从所有制基础看,西方式的现代化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缺乏合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构建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复合所有制体系,既有合力,又有活力。③从国际关系看,西方现代化建立在殖民扩张与掠夺的基础之上;中国式现代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④从发展过程看,西方现代化是“串联式”发展,经历了较长的时间;中国现代化是“并联式”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进行,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2)影响:①开辟了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缩小了中国同西方发展水平的差距;②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③推进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为人类社会现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解析:(1)不同:根据材料一“西方式的现代化以资本主义议会民主作为政治制度,以选举民主作为实现人民民主权利的主要形式,但单纯的选举民主最终会导致政党政客只关心选票和选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组织形式看,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主义议会民主作为政治制度;中国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辅之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根据材料一“西方式的现代化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富于活力但难以形成合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所有制基础看,西方式的现代化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缺乏合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构建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复合所有制体系,既有合力,又有活力。根据“西方式的现代化建立在对于其他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侵略和殖民基础之上,构建起霸权主义世界体系,使得很多后发国家很难既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又能保持自身独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国际关系看,西方现代化建立在殖民扩张与掠夺的基础之上;中国式现代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根据材料二“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是一个‘串联式’的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200多年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发展过程看,西方现代化是“串联式”发展,经历了较长的时间;中国现代化是“并联式”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进行,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2)根据材料二“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固有的先天性弊端,提供了现代化的全新选择,开辟了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崭新道路,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可归纳出开辟了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缩小了中国同西方发展水平的差距;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推进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为人类社会现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答案: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时代的需要,先进中国人前赴后继,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振兴中华为号召,掀起民主革命运动,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杨靖宇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英勇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等科学家毅然回国,为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振兴中华”的口号激励着中国人民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尽管不同时期的时代需要不同,努力方向不同,但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先进中国人表现出崇高的担当和奉献精神。今天,我们正走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为之奋斗。
解析:材料涉及孙中山“振兴中华”、杨靖宇为抗击日本侵略而牺牲生命;华罗庚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奋斗;改革开放,振兴中华,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故可得出观点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时代的需要,先进中国人前赴后继,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关于阐述,根据材料可从孙中山、杨靖宇、华罗庚、改革开放等方面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阐述。最后进行总结,尽管不同时期的时代需要不同,努力方向不同,但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先进中国人表现出崇高的担当和奉献精神。今天,我们正走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为之奋斗。
热点特色练03 大国崛起
1.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和葡萄牙属于封建国家,掠夺回来的资金未转化为工业资本;荷兰崛起主要是靠商业资本起家,A选项错误,符合题意。B、C、D选项属于西班牙、葡萄牙及荷兰崛起的共同原因,排除。
2.答案:D
解析:英国在崛起过程中在16世纪、17世纪、17到18世纪先后与之前的强国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发生战争,故选D;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崛起过程中并没有受到守成大国构成的威胁和挑战,故A、B错;17世纪荷兰崛起过程中虽然有西班牙作为守成大国,但荷兰和西班牙并没有发生兵戎相见的状况,故C错。
3.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英法两国率先采用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从而引领了资本主义发展,故B正确;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崛起,故A错误;重商主义不是德国的传统,故C错误;20世纪初美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一,美国未实行“混合经济”,故D错误。
4.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1918年这一时间正是一战结束德国战败的时间,中国是战胜国,正好借此时将克林德碑改为“公理战胜碑”,1953年该坊被改名为“保卫和平坊”反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和人民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得以提高,由此可知其反映了民族自强的历程,B项正确;西学东渐的深入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社会民众的民族意识普遍觉醒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排除C项;封建制度的终结应是新中国成立后,排除D项。故选B项。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和成就,以及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论述,以纪录片的形式首次呈现在大银幕上”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十八大召开的时间是2012年,故材料强调的是2012年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结合所学可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1964年,“蛟龙”下海、“墨子”升空、港珠澳大桥均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和成就,故①②③正确,排除④,故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6.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D两项的表述明显不符合事实,排除;C项不正确,是取代英国;进一步可知,B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意识形态扩张”“美国”“非常重要”以及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为了与苏联竞争,更注重意识形态的扩张,A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领土扩张对美国的重要性较低,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更加注重与盟友联合发动战争,排除C项;根据材料可知美国与他国军事力量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美国在一战后获得发展,欧洲在一战后走向衰落,但世界仍然是以欧洲为中心,而英法日等大国并没有联合起来抵制美国,该说法不符合亨廷顿的观点,故选C;拿破仑时期法国的崛起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英法俄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的对抗属于帝国主义之间为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二战后苏联崛起,英美联合对苏联进行了制约。这些都符合亨廷顿的观点,排除A、B、D。
9.答案:A
解析:苏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一个国际政治意义上的大国,苏联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对立面,故选A;德国、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不符合“资本主义世界的对立面”,排除B、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能称其为一个国际政治意义上的大国,排除C。
10.答案:A
解析:根据漫画中的人物形象和电视上“CCTV”“大国的崛起”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关注中国的崛起。故答案为A项。B项,根据所学可知,日本逃避“二战”责任,并未吸取历史教训,排除;C项,“二战”后,日本成为经济大国,没有成为政治大国,排除;D项,漫画没有体现“多个力量崛起”,“形成多极格局”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和英国成为大国的“重要一步”是强有力的“君主制”,拥有强大的中央集权,后起的工业化国家都是由国家推动经济发展的,总之在大国崛起中合理地利用国家权力是他们的共同特征,C项正确;十月革命后,苏联(俄国)并没有建立君主制,A项错误;葡萄牙、西班牙早期的辉煌得益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建立,而非君主立宪制度,B项错误;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适合后起的工业化国家的情况,不适合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和英国这些国家“早期辉煌”时期,D项错误。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力量的崛起与衰落。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这需要一个过程;欧洲的崛起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排除B;C项不符合史实,美国仍是大国,故选择D项。
13.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中国崛起”“非洲崛起”“印度崛起”“大国和地区正在自信地重新排队”,可见世界政治格局正向多极化发展,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国际经济新秩序,排除B;材料反映的主体并非美国,而且美国没有丧失世界霸主的地位,排除C;多极化的发展不能表明各国争夺世界控制权,排除D。
14.答案:C
解析:关键信息是“一个国家的‘和平崛起将扩大其他国家可占领’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空间”。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崛起大国将同霸权国家走向冲突,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国的和平崛起,故B项错误。据材料“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中,一个国家的‘和平崛起将扩大其他国家可占领’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空间”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在全球化影响下,中美有可能走出大国政治的悲剧,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全球化将加剧大国崛起时的扩张,且加剧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15.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国家的崛起需要国家制度的健全,说明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故选B。国家崛起的外部环境取决于内部因素,排除A;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制度而不是军事,排除C;内部团结说法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
16.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科技革命对大国“独霸”和大国间“争霸”“并立”产生的影响等信息可以看出,其论题最有可能是科学技术与大国崛起,故答案为D项;材料不是仅仅研究科学技术发展历程,排除A项;材料不是仅仅研究殖民争霸和国际格局,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排除C项。
17.答案:(1)殖民争霸战争及拥有广阔殖民地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原料、世界市场;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刺激了国内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和造船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了国际影响力;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扩大了政府税收。
(2)十九世纪末英国把大量资本输往海外殖民地而忽视国内技术更新换代导致其发展速度缓慢;对殖民地大肆盘剥使殖民地更加贫穷,无力购买其商品;争夺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消耗其国力;战后殖民体系崩溃;殖民掠夺违背历史潮流,最终会失败退出历史舞台;受到美国的排挤和竞争;自身衰退和外来打击。
解析:(1)作用:根据材料一“……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符合国家的利益。以占领新的领土为目标的战争往往会为新的海外贸易以及投资创造条件……”,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殖民争霸战争及拥有广阔殖民地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原料、世界市场;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根据材料一“……对于造船业以及中部地区日益兴隆的冶金业而言,影响尤为明显。东印度公司的军队所配备的武器正是伯明翰所制造的火枪和剑……”,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刺激了国内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和造船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了国际影响力。根据材料一“……增长的贸易意味着海关税收的增加……”,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扩大了政府税收。(2)说明:根据材料二“更为严峻的是由于英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而殖民地大多还维持着相对比较贫穷的经济水平,因此这些地区只能扮演英国工业生产的原料产地和劳动力来源地,却根本消费不起英国的工业制成……”,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十九世纪末英国把大量资本输往海外殖民地而忽视国内技术更新换代导致其发展速度缓慢;对殖民地大肆盘剥使殖民地更加贫穷,无力购买其商品。根据材料二“……两次世界大战基本都是以欧洲为主战场,长期的战争极大地消耗了英国的国力,而在战争中他的很多原有的势力范围和经济政治影响被美国所取代,这个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争夺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消耗其国力;受到美国的排挤和竞争。根据材料二“……战争期间和战后殖民地的纷纷独立也给正在衰落的大英帝国以沉重的打击,他丧失了大量以往的原料产地和海外市场……”,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战后殖民体系崩溃;殖民掠夺违背历史潮流,最终会失败退出历史舞台。根据材料二“……自身的衰退和外来的打击导致了大英帝国的衰落”,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自身衰退和外来打击。
18.答案:(1)相同点:地理位置优越;殖民掠夺获得了巨额财富;军事力量的强大;打压争霸对手。
(2)原因:无情镇压反叛活动;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统一指挥各条战线;广大农民的支持;侵略军内部的分化。
(3)启示: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解析:(1)相同点:依据材料“西班牙在新大陆的征服与掠夺,都给它带来了其他欧洲国家所不能比拟的财富和资源”“英国在确保欧洲大陆均势的情况下,开始向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结合所学可知,殖民掠夺获得了巨额财富;依据“西班牙的大方阵(步兵)一度是欧洲最具战斗力的作战单位”“英国可以随时参与中西欧各国的斗争,又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而不易受这些斗争的影响”“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这使它更有能力在海外建立殖民地并挫败拿破仑统治欧洲的企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地理位置优越;军事力量的强大;打压争霸对手。(2)原因:依据材料“苏维埃政府无情镇压一切反叛活动”可以得出无情镇压反叛活动;依据“政府颁布了余粮收集制法令,对大工业、中等工业实行国有化,实行劳动义务制”并结合所学可知,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依据“成立了军事革命委员会,负责具体领导各条战线的战斗”并结合所学可知,统一指挥各条战线;依据“广大农民在苏维埃的领导下,同地主资产阶级复辟势力展开了生死搏斗”可知,广大农民的支持;依据“干涉军也在布尔什维克的宣传下发生分化,很多士兵拒绝作战”可知,侵略军内部的分化。(3)启示:依据材料“当全球市场把世界紧紧联结在一起,大国之间的互动、合作和依存关系开始增强,具有历史眼光和战略智慧的国家开始做出理性的判断”“已不可能再走那种依靠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依靠集团对抗来争夺霸权的老路”“如果沿用传统大国的思维方式来构造今天的世界,如果以不切实际的征服幻想来鲁莽从事,都将是一种时代的错位”并结合所学从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角度分析。
19.答案:论题: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崛起困境。
阐述:在15~17世纪大航海时代,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之后,国际贸易中心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可以利用这天然优势发展海洋贸易和殖民。但英国的殖民活动损害了当时的海上霸主西班牙的利益,双方矛盾渐深。最终在1588年爆发英西战争,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在海洋争霸中崭露头角。随后又通过三次英荷战争击败“海上马车夫”荷兰,通过七年战争击败老对手法国,走上全球霸主的地位。19世纪后期,德意志在统一过程中面临着重重阻力,俾斯麦用“铁血政策”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统一后的德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迅速发展,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殖民地和霸权等问题上矛盾尖锐,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总之,一个大国在崛起过程中,因为对既有体系造成了冲击,基本上都会遭到该体系中主导国的打压,面临着崛起困境。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首先从材料中寻找论点,“崛起困境”出现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崛起国家权力的增长,二是大国之间的制衡,据此可知,大国在崛起过程中,因为对原有体系的挑战与冲击,势必会引起原体系中主导国家的压制,面临崛起困境,可据此得出论点: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崛起困境。其次阐述:可以选取英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英国得天独厚的优势进行阐述;也可以选取德国统一扩张过程的困境等史实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总之,一个大国在崛起过程中,因为对既有体系造成了冲击,基本上都会遭到该体系中主导国的打压,面临着崛起困境。
热点特色练04 科技进步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他运用统计法记录春秋之后的所有蝗灾发生的情况,进而准确分析出蝗灾发生的特点和时段”可知,徐光启利用数学这一科技成就为农业服务,而且能够做到精准分析,表明传统科技呈现近代化趋向,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数学是古代科技核心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信息反映数学为农业服务,并不是强调农业生产的虫害现象严重,排除C项;没有具体的数据比较,无法得出中国科技水平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感谢蒙戈尔菲耶兄弟的天才灵感。朱庇特(众神之王)之鹰失去了他的王国,柔弱的凡人亦可接近神祇”可知,蒙戈尔菲耶兄弟的气球飞行试验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尝试,是科技进步的体现,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C项正确;A项被民众普遍接受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欧洲天主教会的势力逐渐衰落,排除B项;此时法国正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不能体现工业革命成果显著,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铁路建设的加快推进为工业化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交通条件,促进了工业原料和商品流通的运输,故选B项;1871年,德意志完成统一,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德国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4 690公里”说明当时德国的铁路建设主要集中于国内,与对外殖民扩张无关,排除C项;德国铁路建设有利于推动工业化的进程,促进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德国由君主专制向近代民主政治的转型,排除D项。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共尽力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无线通信设备,并在根据地开展以速成班为主的人员培训”“以延安为核心的战略无线通信网基本形成”“没有健全通信联络而欲遂行分散的大军同时出动与配合作战的任务是不可能的”可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无线通信的重要性,并重视其在战争中的作用,A项正确;电台对战争的胜利有辅助作用,而不是根本保障,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中共重视战争中运用现代技术,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延安是全国抗战的指挥中心,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20世纪军事需求对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A项正确;政府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决定因素,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科技与生产结合,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科技进步导致大国军事对抗加剧,排除D项。故选A项。
6.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极为低下、科研基础极为薄弱”,所以,由“政府直接组织”科研。由此可见,我国科研的“举国体制”形成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故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强调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故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D项。
7.答案:D
解析:仅从交通工具不能说明城市的繁荣,故A项错误;交通工具混杂不等于交通秩序混乱,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传统交通工具和西式交通工具并存,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上海马路上传统交通工具和西式交通工具并存,体现了交通工具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故D项正确。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随着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在空间和距离的隔阂越来越小,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不断增强,反映了人类命运关联度不断提高,D项正确;科技发展有利于各国交往,但“消除了国家界限”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世界文化多样性,排除B项;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体,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农业经历了‘露天农业’→‘设施农业’→‘智慧农业’(互联网+农业)的快速演变”可知,体现的是科技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D项正确;A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材料只说到了农业方面的科技成就,并未涉及其他方面,“点多面广”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科技对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没有体现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80~1995年期间,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的本国电影在各自国家市场上的份额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型传媒逐渐挤占传统的电影市场,D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全球化的影响,排除A项;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排除B项;20世纪80、90年代欧洲一体化不断发展,经济呈发展趋势,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期,特别是改变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地位,重塑了劳动者内部的阶层关系……新技术应用对传统就业方式带来巨大冲击,劳动者内部阶层发生分化,低端劳动者‘边缘化’和高端劳动者‘核心化’同时发生”可知,科技的进步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极大地改变了生产关系,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科技进步极大地改变了生产关系,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文化生活新模式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科技进步改变了生产关系,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B
解析:图示反映了2011~2015年国家科技三大奖的获奖比例情况,其中高校获奖占比稳定在65%以上,这说明我国高校的科研实力强大,高等教育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B项正确;希望工程是一项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的公益事业,排除A项;“二为”方向指的是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它是指导文艺工作的口号,而非科技工作,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高校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无法体现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中的史实体现了中国通讯技术经历了从引进,与世界接轨到创新的过程,所以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古代通讯事业,所以A错误;B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内容不符,所以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蒸汽时代”的相关内容,所以C错误。
14.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铁路冷藏车出现之后,芝加哥的哈蒙德、斯威夫特和阿莫的肉类加工公司很快就统治了美国的牛肉贸易”可知,冷藏技术的发展影响了美国的牛肉市场,D项正确;“价格便宜”表述错误,排除A项;“控制”表述绝对,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美国人的饮食爱好,排除C项。故选D项。
1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历史学研究资料的数据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历史研究者的工作手段和条件,传统的考据学家将面临着失业的风险”,说明科技进步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D项正确;材料强调科技进步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A项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体现研究资料的数据化会使“传统的考据学家将面临着失业的风险”,不代表历史考据学面临着被淘汰的危机,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研究资料的数据化改变了历史研究者的工作手段和条件,未体现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信息的交流,排除C项。故选D项。
1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中大量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从而使奥运会尽显“冬奥科技范儿”,这表明人工智能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A项正确;材料未表明社会分工的信息,排除B项;全面领先表述错误,排除C项;取代人类的生产活动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17.答案:(1)关系:近代法国科技进步不仅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科学基础,也为大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启蒙运动所宣传的“自由”“平等”“科学”“理性”的观念深入人心,为近代科技发展做了思想观念上的准备;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较为自由的制度和较为完善的政体,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资产阶级科学教育制度的创立及普及为科技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法国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发展,同时使法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2)原因: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等。
解析:(1)关系:根据材料一“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在启蒙时代、还是在革命高潮时期,法国近代科技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以推出近代法国科技进步不仅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科学基础,也为大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结合所学,启蒙运动的深入也会反过来促进科技的发展:即启蒙运动所宣传的“自由”“平等”“科学”和“理性”的观念深入人心,为近代科技发展做了思想观念上的准备;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较为自由的制度和较为完善的政体,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根据材料一“法国科技进步,不仅‘大大提高了法国的科学能力,’而且使‘法国在十八世纪末,很快上升到世界科技强国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在1781~1800年间,世界重大科研成果的58项中,法国就有23项,占总数的40%。’”可推出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法国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发展,同时使法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2)原因:根据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论文产出实现快速增长。”可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科技进步、政府的重视、综合国力的提升、对外开放等角度进行分析。
18.答案:(1)特点: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学术团体制度化、组织化;跨国界与学科;学术成就突出等。(任答三点)
(2)背景:受一战的影响;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颁布给集会结社以更大的自由;实业救国、民主科学思潮的兴起;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为科学社团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任答三点)
影响:有利西方近代科学的传播、普及;推动科学家团体的形成及科学家的职业化、专业化;为以后国家科研机构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任答两点)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17世纪中叶,英国的皇家学会、法国的科学院,以及德国、荷兰、俄国等处的类似团体陆续出现”“这种制度化与组织化的学术合作”“第一次有如此跨国界、跨学科的规模”等,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国家和社会足够的支持;学术团体制度化、组织化;跨国界与学科;学术成就突出等。(2)背景:据材料“1914年”“由政府设立、学术团体主办、大学研究院所建立的各类学术研究机构和团体”等,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受一战的影响;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颁布给集会结社以更大的自由;实业救国、民主科学思潮的兴起;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为科学社团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影响:据材料“由于上述众多科学研究团体卓有成效的活动,近代科学研究的规范及体制逐渐引入”“为此后由国民政府主导的国家科学研究机构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等,得出有利西方近代科学的传播、普及;推动科学家团体的形成及科学家的职业化、专业化;为以后国家科研机构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答案:(示例一)论题: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推动近代西方科技发展。
阐述:随着意大利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文艺复兴在意大利率先展开。文艺复兴运动所倡导的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在这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的影响下,但丁、薄伽丘、达·芬奇等杰出的文学和艺术“巨人”通过自己的作品,倡扬人性,试图将人从中世纪的教权和传统中解放出来。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科学慢慢地脱离神学,人文主义精神引导人们去观察和研究自然和现实世界,培养了自由研究的精神。科学研究者们更多地从事实出发,更加注重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方法,为近代科学革命奠定了基础。在人文主义的熏陶下,天文学和数学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颇有建树的自然科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等。
综上所述,人文主义精神的传播促进了思想解放,激发了当时人们科学研究的热情,有力地推动了近代西方科学的发展。
(示例二)论题: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由欧洲逐渐向美国转移。
阐述:近代以来,由于欧洲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率先实现了现代化,并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世界科学中心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先后转移到英国、法国、德国,这也造就了欧洲自然科学长期居于世界科学中心地位。一战后,美国迅速崛起,在经济的发展、民主制度的逐步完善、国家对科技教育的重视、对欧洲科学传统的继承等因素的推动下,世界科学中心跨过了大西洋,转移到美国。此外,基于二战的特殊历史境遇,美国吸引了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诸多全球顶尖人才前来躲避战争灾难,科学家跨国迁移极大地巩固了美国世界科学中心的地位。即便到了今天,美国的诺贝尔获奖者的数量依旧稳居世界各国之首;美国大学在全球大学排名中遥遥领先;在计算机硬软件、空间技术、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等众多核心领域,美国都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综上所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作用下,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其科技成果在当今世界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并提取相关信息;然后,拟定一个相关论题,该论题必须明确;再次,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予以阐述,要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严密。“论题”,依据材料信息“第一个中心意大利”“第二个中心英国”“第三个中心法国”“第四个中心德国”“第五个中心美国”得出: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由欧洲逐渐向美国转移。“阐述”,结合世界历史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角度分析阐述即可。
热点特色练05 民生问题
1.答案:C
解析:据题意可知,从周公、孔子等人开始就开始强调“保民”“爱人”“顺民心”等主张,这说明以人为本的思想植根于久远的传统,C项正确;周公时期儒家思想还没有形成,排除A项;“民主化色彩”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这些思想反映的是以民为本,无法体现始终为政治服务,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穆公帮助晋国百姓渡过难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春秋时期的战争,无法印证“春秋无义战”,排除A项;先秦时期常常有“秦晋之好”的联姻关系,但材料未涉及,排除C项;秦穆公帮助晋国百姓渡过难关,并不一定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无法直接体现政在得民的理念,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法显称赞笈多王朝统治者施仁政,人民殷乐,可得知笈多王朝统治者重视民生,D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显示笈多王朝确立佛教为国教,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笈多王朝统治者施仁政,没有涉及强化中央集权,排除B项;根据材料,东晋高僧法显赴印度求法,可知笈多王朝与中国有宗教方面的往来,但不能表明往来密切,而且材料主要意思是笈多王朝统治者施仁政,重视民生,排除C项。故选D项。
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个;九十,给二人;百岁,给三人”“应侍养者,申报刑部,听候处分,可以暂缓流刑,以充侍养”可知政府的这些规定都强调“孝”这一核心理念,反映当时崇儒尊孔的治国理念,D项正确;“完善”过于夸大这些规定的作用,排除A项;法律政策执行灵活与材料强调“孝”的主旨不符合,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与乡绅刘如愚创办社仓一所,进行赈贷”“制定《社仓事目》”“朱子社仓法”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作为理学大师,其创立的“社仓”,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在灾年进行赈济,扶植生产;同时通过立法,为社会提供了保障,造福了百姓,①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其创立“社仓”无法解决全国百姓温饱问题,③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6.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宋代和籴粮食数额巨大,累年不衰,说明政府重视粮食安全,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宋代粮食生产与前代比较的信息,排除A项;和籴粮食体现的是政府的财政支出,不是收入,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D
解析:《救荒本草》中记载了400多种救荒野生植物,这些救荒植物能够在遇到灾荒的时候起到社会救助的作用,所以这一做法是在增强社会救助能力,D项正确;这一做法仅总结了能够救荒的野生植物,是在增强社会救助能力,并不是总结植物学的成果,更不是提高风俗画的技巧和推广印刷术的运用,排除A、B、C项。故选D项。
8.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筑塘》反映的是钱镠汇聚吴越军民的磅礴力量,修建钱塘江海塘,与扑城大海进行较量,体现了人海抗争的相持局面及政府开展社会和工程救灾的举措,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人类抗衡大海的壮志和力量及政府开展社会和工程救灾的举措,不能体现“经济重心南移东倾”“华夏先民历经苦难、依海而生的峥嵘历程和斗争精神”“古代灾害天气的频繁发生和古人海洋意识的普遍增强”,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9.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明初政府设立机构,推行扶贫救济以及养老正常,结合所学可知,这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为经济恢复发展奠定基础,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遭难兵民是重点救济对象,排除A项;仅从材料信息不能说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排除B项;材料中的举措不是为了践行孔子仁政理念,而是为了巩固统治,恢复经济,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英国《济贫法》的内容可知,在自由和社会公平及正义之间,英国选择了前者,这表明当时英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贫困问题,B项正确,排除C、D两项;材料中缺乏英国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信息,A项中“率先”无法得出,排除。故选B项。
1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一战期间,美国国会出台相关改善劳工住房问题的计划,这体现了政府对住房问题的直接干预,B项正确;“解决了”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居民住房持有的两极分化,而非加剧,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出这一政策的长期性,排除D项。故选B项。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由于社会的不平等……造成广大劳动青年中惊人的体质退化。”可分析出该观点揭示国民体质退化根本原因,D项正确;全面抗战开始的时间是1937年7月7日,排除A项;材料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发表的,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推动了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排除C项。故选D项。
13.答案:D
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我国在不同阶段的扶贫方式不同,由救济式扶贫到体制性改革扶贫再到以开发式扶贫为方针的转向扶贫,这些变化都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紧密相关,D项正确;1978年后我国已经不再单纯使用救济式扶贫,不能说明增加国家财政支出负担,排除A项。我国到2020年才取得扶贫的彻底胜利,排除B项;根据表格内容无法说明扶贫成为政府工作中心任务,排除C项。故选D项。
14.答案:A
解析:废除农业税条例,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愿,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从而有利于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A项正确;此举未涉及生产关系的变革,排除B项;此举确实可以减轻农民负担,如果一家5亩土地,按正常的一亩地缴纳约150斤小麦,每斤小麦5角,则这一块免交合起来就有375元,加上粮食直补每亩地40元计算,有200元。这样,比较改革之前,农民要从国家手中直接得到575元的好处。但不足以解决贫困问题,排除C项;198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标志着个人所得税制度确立,排除D项。故选A项。
15.答案:C
解析:材料提到的电视剧作品均聚焦于人民关注的事件,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以市场经济为指导,排除A项;材料未反映与国际化视野相接轨,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有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体现了制度的优势,A、B、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D项。
17.答案:(1)原因: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村经济衰弱;国家政治秩序动荡,军阀战乱频繁,匪患遍地;20年代末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农民纷纷“破产”;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知识界主张通过救济农村来挽救国家。
(2)评价: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愿望,提出改革农村的方案,表现了他们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但他们的乡村建设运动以温和的手段从事枝节的社会改造,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此对抗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更是错误的。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乡村建设运动是在20世纪初中国农村经济走向衰弱的时代背景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村经济衰弱。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可知国家政治秩序动荡,军阀战乱频繁,匪患遍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年代末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农民纷纷“破产”。根据材料“共产党闹的最厉害的地方,单靠军队去剿是不行的。”可知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根据材料“要想消除共产党的农民运动,必须另有一种农民运动代替才可以”,可知知识界主张通过救济农村来挽救国家。(2)评价:根据材料“以乡村教育为起点,以复兴乡村社会为宗旨,由知识精英推进的一场乡村社会改造运动,知识界的普遍认识是救济农村即拯救国家。”可知“乡村建设运动”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愿望,提出改革农村的方案,表现了他们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根据材料“突出代表是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运动、梁漱溟领导的邹平乡村建设运动。”可知他们的乡村建设运动以温和的手段从事枝节的社会改造,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此对抗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更是错误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不仅在当事者看来“无疑地形成了今日社会运动的主潮”,在今天的研究者眼中,它也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社会运动”,并认为对今日的农村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8.答案:(1)判断:中国粮食需求剧增,必定扩大粮食进口;没有任何国家或国际集团能独立填补中国粮食缺口。
原因:中国共产党及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杂交水稻等农业技术的突破,保障了中国粮食自给率;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抑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了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优良传统。(答出三点即可)
(2)(示例一)举措:建立有效的全球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理由:粮食安全作为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各方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应对挑战。国际社会应在尊重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建立公平合理、持续稳定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秩序,完善粮食治理体系,建立有效的全球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二)举措: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理由:略(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
解析:(1)判断:根据材料“一是中国将来是否有购买大量进口粮食的能力,布朗的答案是肯定的”可知,中国粮食需求剧增,必定扩大粮食进口;根据材料“二是若中国大量进口粮食,是否有哪个或哪几个国家能够足额提供。布朗考虑到诸多因素,他的答案是否定的,即‘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有潜力能够提供如此多的粮食’”可知,没有任何国家或国际集团能独立填补中国粮食缺口。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从中国共产党及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杂交水稻等农业技术的突破,保障了中国粮食自给率;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抑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了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优良传统等方面分析。(2)根据题意要求,补充一条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举措并说明理由。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补充措施有“建立有效的全球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可从建立全球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背景、内容等方面说明理由。也可以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为举措,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19.答案:(示例一)共同富裕是历代中国的共同追求(略)
(示例二)“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民生、发展民生的施政传统,也有个别时期因忽视民生而留下深刻教训。
先秦法家主张强国弱民,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和战斗,重农抑商”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商鞅实行“连坐法”“燔诗书而明法令”控制百姓,并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加倍征收户口税和军役,对商人苛以重税。最终激化了社会矛盾,为秦朝的崩溃留下了隐患。
中共将革命事业的发展与群众需求紧密相连。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使中国共产党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政权得到巩固,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充分经营自主权,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乡镇经济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商鞅弱民富国,结果秦二世而亡。中共“富民治国”结果国富民强,说明实现“富民”是治国的首要任务。只有老百姓富裕了,国家才能安定、强盛。
(示例三)新中国成立后共同富裕发展呈阶段性
毛泽东时代,追求共同富裕时侧重公平,推行人民公社带有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和军事共产主义色彩,在过程中大刮共产风,不仅造成对农民的剥夺,也使农村生产力受到灾难性破坏,最终被废除。
邓小平时代,讲求效率优先,先富带后富。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这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的,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和途径。结果是中国富起来了。
新时代,共同富裕是效率和公平兼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共同富裕发展呈阶段性,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这些主张都涉及到强国富民,由此可知,“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结合不同时期的富民措施展开阐述,如先秦法家主张强国弱民,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和战斗,重农抑商”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商鞅实行“连坐法”“燔诗书而明法令”控制百姓,并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加倍征收户口税和军役,对商人苛以重税。最终激化了社会矛盾,为秦朝的崩溃留下了隐患。中共将革命事业的发展与群众需求紧密相连。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使中国共产党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政权得到巩固,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充分经营自主权,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乡镇经济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商鞅弱民富国,结果秦二世而亡。中共“富民治国”结果国富民强,由此可说明实现“富民”是治国的首要任务。只有老百姓富裕了,国家才能安定、强盛。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展开阐述,言之有理亦可。
热点特色练06 生态保护
1.答案:C
解析:根据“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掌国泽之政令,为之厉禁,使其地之人守其财物”等内容可得出,西周政府设置的官职及其主要职责都反映出对环境的保护,说明当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C项正确;仁政是战国孟子提出的,排除A项;材料与行政管理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法律中的自然理念,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汉中央设置专门官员来管理河渠、林业,可知重视生态资源保护,故选A项;材料得不出统治者对资源的掠夺,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中原地区环境状况,排除C项;材料虽然有分工,但不能说明专业分工细致,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河套地区的美稷、广田、谷罗、饶、富昌、田辟、宜梁、沃野、广牧等县名反映了这一地区良田广辟,庄稼茂盛,粮食丰收,充足富饶、适宜田牧,反映出农业有所发展,说明汉代政府重视边疆土地资源的开发,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农业和畜牧业的比重对比,不能得出汉代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结论,排除A项;县的名称没有体现移民实边政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信息,排除B项;儒家主张实施礼治、德治、人治,宣扬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的价值观,材料无法体现与此相关的地名,排除D项。
4.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对黄河的称呼由原来的“河水”“浊河”,再到“黄河”这一名称被广泛使用反映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现实状况,可以看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渐变过程,C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是从唐朝安史之乱开始,排除A项;材料不能得出政治中心的东移趋势,排除B项;材料不能看出民众认知的趋同,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被视为防范蒙元残部进攻的战略要地”“但大力屯田开发后……不思为边关万世虑而致‘虏人犯塞,迄无宁时’”等信息可知,河北蓟州因森林茂盛、蹊径狭小而被视为防范蒙元残部进攻的战略要地,但由于大力开发,过度开发后出现环境问题,这导致边关问题严重,说明环境保护关乎国家安全,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蓟州大力开发后导致的问题,没有体现蓟州战略地位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环境保护关乎国家安全,没有体现经济发展对边防体系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蓟州大力开发而出现的问题,没有强调明朝无力抵御外敌进犯,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C
解析: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皇帝亲自率王公大臣在太和殿前焚香祭天。材料说明清朝通过调整种植方式、祭天敬神来治理雾霾,C项正确;“开始”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城市规模扩展的信息,排除B项;清代的北京城环境污染极其严重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知,政府不断完善和细化中央与地方环境保护的政策、法令,但是环境问题仍然恶化,说明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转变模式,D项正确;“供给不足”不能体现,排除A;材料只说正式环境制度随之兴起,并不能体现取代,排除B;没有涉及融入世界,排除C。
8.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从西汉到清代,人口不断增加,导致资源过度开发,森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故选A项;仅依据表中数据不能得出薪柴消耗是古代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C、D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9.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引水入室掘井家中”可分析出是自然水系与人工水系的完美结合,①正确;根据材料“取汲浣之便利,求滚滚之财源,”可分析出使村落聚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相结合,②正确;根据材料“荡里中之秽气,灌村外之良田”可分析出运用独特的生态平衡思想规划水系,③正确;结合整个材料可分析出符合现代人类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④正确。综上,①②③④,D项正确。故选D项。
1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所给时间1952年可知,这一时期世界处于“冷战”之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推行。结合材料“伦敦出现异常低温,受反气旋影响,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市民不仅生活被打乱,健康也受到严重侵害,”表明这一时期环境污染严重,防控空气污染需受重视,D项正确;蒸汽时代生存环境恶化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地理气候主宰生存环境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政府积极应对工业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C
解析:根据“通过种植稻麦高产品种,使农作物得到不同程度的增产,但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也导致了土壤退化”可得出,科技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一方面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环境问题,说明科技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C项正确;问题没有解决,排除A项;冷战重心没有转移,排除B项;“已经实现”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了我国通过宪法的形式对环境进行保护,说明我国走法治化生态文明建设道路,B项正确;开始有效发挥政治手段作用,“开始”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五位一体”,排除C项;科学发展观这一时期还没有提出来,排除D项。故选B项。
13.答案:C
解析:对于长江的叙事内容由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转向个人,这说明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个人的价值更多的受到重视,C正确;长江的魅力属于对内而非对外领域,排除A;题干中的变化以及叙事主体并不能得出长江生态文明的发展情况,排除B;题干仅仅围绕长江这一主题展开,无法证实人们物质生活的变化,排除D。
1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核电站含有对海洋环境等有害的核废水,中国、韩国等国均向日方表明严重关切,国际舆论给与高度关注的同时,普遍表示质疑和反对”及所学知识可得,通过中国、韩国等国的态度可以看出全球环境保护意识增强,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日本对待核废水的谨慎,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核废水对于全球环境是不好的一面,中国、韩国等国的态度不是在干涉日本内政的表现,排除B项;日本排放核废水能影响全球,“核废水只会影响周边邻国利益”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15.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2021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期间,中美两国承诺采取强化气候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危机”,而在“协定表决启动时,印度代表发展中国家要求……经过紧急协商最后达成了协定”,这表明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期间,中、美、发展中国家多边协商应对全球问题,故B项正确;材料涉及“印度代表发展中国家要求”,故A说法片面,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美两国承诺采取强化气候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危机”,未涉及“发展中国家主导”,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积极推进减排降碳成为全球共识”,只是煤炭使用承诺“逐步减少”,排除D项。故选B项。
1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建设,是对生物多样性的有力呵护,是海南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绿色发展的具体体现。建设国家公园彰显了创新、绿色、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发展观,C项正确;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属于生态文明建设,未体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重大意义,“绿色环境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城市乡村民族融合发展的有力措施”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7.答案:(1)特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环境质量问题日益严重。
(2)变化①:18~20世纪中期呈下降趋势。原因:人口增长过快;政府的鼓励性垦荒政策;政府与民众生态环保理念的缺失。变化②:20世纪中后期呈上升趋势。
原因: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全社会积极参与林业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大跃进”运动的教训;政府与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
解析:(1)特征:根据材料“始于秦汉。从北宋中期开始,中国环境质量整体渐劣;从全国宏观方面而言,环境最先受到严重破坏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宋代以后特别是明清以来,南方生态环境遭受空前的破坏,环境变化的原因主要为人口快速增长下土地资源的不当利用”可分析出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根据材料“为满足剧增人口的生存之需,人们不知疲倦地向自然索取,无限地垦殖耕地,毁坏植被”可分析出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根据材料“从北宋中期开始,中国环境质量整体渐劣”可分析出环境质量问题日益严重。(2)变化①:根据材料二近300年来中国森林覆盖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18~20世纪中期呈下降趋势。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人口增长过快、政府的鼓励性垦荒政策、政府与民众生态环保理念的缺失的角度回答。变化②:根据材料二近300年来中国森林覆盖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20世纪中后期呈上升趋势。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积极参与林业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大跃进”运动的教训、政府与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的角度回答。
18.答案:(1)特点: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广泛支持、积极参与;设立专门机构、统筹规划;提出系统治理举措;利用先进手段和新方法。
意义:有效治理了水患;适应了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体现了制度优势。
(2)不同点:更加科学系统、侧重兴利除害及污染防治、注重整体协调治理。
背景:必要性:经济建设的需求;可能性: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先进管理经验及治理方法的传入。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周恩来对黄河的事情‘亲自挂帅’,多次主持会议研究治理黄河的重大问题”可知,政府高度重视;根据材料“河南、山东两省各工段上堤的民工共达五万多人”可知,群众广泛支持、积极参与;根据材料“黄河水利委员会在中共中央治黄方针的指导下,提出了‘兴利除害,分步治理’的治黄指导思想”可知,提出系统治理举措;根据材料“此后治黄委员会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黄河流域规划,开启了全面的治本工作”可知,设立专门机构、统筹规划;根据材料“并积极改进工具,推行先进工作法,使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都有提高”可知,利用先进手段和新方法。意义:结合上述分析的特点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有效治理水患、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为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及体现制度优势等角度进行分析。(2)不同点:根据材料“从以往以水质监测为主向以监督管理为主转变”“从以往比较注重微观管理向注重流域层面宏观管理转变”可知,更加科学系统、侧重兴利除害及污染防治、注重整体协调治理。背景:根据材料“伴随着工业和城镇化发展,工业和城市用水需求急剧增长”可知,经济建设的需求;根据材料“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可知,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先进管理经验及治理方法的传入。
19.答案:示例:论题:现代文明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论述: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效率极大提高,创造了以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物质财富,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是,人类对自然无节制的索取,造成了环境污染,自然生态的破坏,两次世界大战和无数的地区冲突,毁坏文明成果,毒化人际关系和公共道德,人成为金钱的奴隶,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不断恶化。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痛定思痛,认识到现代文明不仅是物质文明,还应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各国重视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重视国际合作,共同面对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重视文化道德和个人素质的提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建设文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解析:论题:根据材料主旨可知,其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考虑人类社会的精神危机,因此提出观点:现代文明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论述:根据所学知识,首先分析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如环境污染、战争、地区冲突等。然后强调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文明的重要性以及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具体而言,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效率极大提高,创造了以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物质财富,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是,人类对自然无节制的索取,造成了环境污染,自然生态的破坏,两次世界大战和无数的地区冲突,毁坏文明成果,毒化人际关系和公共道德,人成为金钱的奴隶,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不断恶化。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痛定思痛,认识到现代文明不仅是物质文明,还应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各国重视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重视国际合作,共同面对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重视文化道德和个人素质的提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建设文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热点特色练07 对外交往
1.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秦朝、罗马帝国、波斯(古代中国、西亚、西欧)。据所学可知,秦朝、罗马、波斯当时重视国内道路建设的主观目的是更好地加强对全国的管理和统治,B项正确;道路建设有利于经济发展,但这不是当时的主要目的,且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都是奴隶制经济,排除A项;因为这些道路都是在帝国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二轮复习3-1~3-11热点专项练习(含解析12份打包)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