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秋季学期期末试卷
七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1.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宜人的气候,更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2.文物承载着历史,下图文物应该出土于( )
A.陕西西安 B.浙江余姚 C.北京周口店 D.河南漯河
3.五一期间,小华同学跟父母去郑州黄河游览区游玩,看到了炎黄二帝的雕像和相关介绍,内心非常震撼,于是回到家写了一篇观后感。其题目最有可能是( )
A.早期猿人 B.半坡遗址
C.人文初祖 D.禅让制度
4.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能够反映出商朝社会生活情况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有关夏商周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周确立分封制 ②商朝用甲骨文记事
③夏朝的建立 ④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
6.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中最合适的是( )
A.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 B.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
C.道教产生: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 D.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
7.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下图)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案中间舞动的线条,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浑然一体,自然天成。它的整体设计理念与下列思想最一致的是( )
A.为政以德 B.选贤任能 C.依法治国 D.顺应自然
8.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
B.秦国军队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C.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
D.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9.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青城山则被誉为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据此推断,这两处人文景观分别最早形成于( )
A.春秋.战国 B.春秋.秦朝 C.战国.西汉 D.战国.东汉
10.史书中记载,汉代经济发展经历了从汉初的“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到武帝“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的过程。完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
A.楚汉争霸 B.“文景之治” C.盐铁专卖 D.光武中兴
11.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轫于西周,确立于秦汉,西汉中后期为了完善对地方官员的监察,设立的官职是( )
A.御史大夫 B.刺史 C.太尉 D.丞相
12.“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产品远销西亚和欧洲,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这段材料强调了( )
A.西汉政权的扩张性 B.中华民族的先进性 C.文明交往的双向性 D.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13.陈胜吴广起义和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农民起义。这两次起义的共同点是( )
A.都建立了严密的组织 B.都沉重打击了所在王朝的统治者
C.都是因为刑罚的残酷 D.都建立了农民阶级领导的新政权
14.2023年春,新冠的“硝烟”刚刚消散,我们又迎来了甲流的“侵犯”。有网友说,医圣张仲景感冒6大方,可全方位击退甲流。那我们可通过( )查阅感冒6大方。
A.《论语》 B.《资治通鉴》 C.《史记》 D.《伤寒杂病论》
15.下列时间轴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能在《史记》这部史学名著中查阅到( )
16.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群星灿烂。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是( )
A.曹操率军南下,与孙刘联军激战于赤壁 B.曹丕废掉汉献帝,称帝,国号魏
C.孙权派大将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 D.诸葛亮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开发
17.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下列史实的搭配,不具有因果联系的是( )
A.商鞅变法一秦统一中国 B.黄巾起义一西汉灭亡
C.休养生息—“文景之治” D.八王之乱一西晋衰亡
18.陈老师上课时使用了下列三幅图片,他正在上的这节课的主题最可能是( )
A.民族交融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19.下列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北朝贾思勰编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②祖冲之最突出的数学成就是编写了《九章算术》
③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
④东晋顾恺之传世名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影响遍及世界;儒家思想源起中国,受到众多西方思想家的推崇;沿着古丝绸之路,阿拉伯文明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农耕业以及养蚕、陶瓷技术等也由此走向世界。这说明人类文明( )
A.呈现出独立性的特点 B.交流的方式具有多样性
C.逐渐走向一体化发展 D.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
二、非选择题。(共五小题,3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的文物
材料二:汉文帝与汉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材料三:(东晋建立后)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荆城(今荆州)跨南楚之富,扬州有全吴之沃……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现象。(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文帝与汉景帝非常重视什么?(1分)他们统治时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社会局面,这一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1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有哪些?(1分)
22.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老的中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战国: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韩非强调以法治国;
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焚书坑儒;
西汉:“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材料二:如图
(1)依据材料一指出战国时期,各家学派代表人物著书立说这一事件的名称。(1分)
(2)从材料一可见秦汉时期对待儒家思想态度不同,但目的相同,请问他们的目的是什么?(1分)汉武帝接受了谁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1分)
(3)结合所学,请分别写出材料二中人物的代表成就。(2分)
(4)做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1分)
23.某校七年级同学开展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6分)
材料一:莫高窟壁画
材料二:通过丝绸之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一些生产技术传到了西域;西域地区的物产,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经营与管辖,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材料三:2023年10月17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欢迎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国际贵宾。
(1)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上图所示壁画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1分)该事件的影响又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丝绸之路”的畅通主要得益于当时政府设立的哪一机构对西域的有效管辖?该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标志性意义?(2分)
(3)通过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今天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1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侈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为顺应生产力发展,“商君”采取了哪一经济措施?(1分)
(2)材料二中的“欲断北语”指的是什么?(1分)除此之外,孝文帝还推行了哪些汉化措施?(至少写出两项)(2分)
(3)综合以上两大改革,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1分)
25.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