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检测练习
一、单选题
1.新航路开辟后,新旧大陆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被打破,美洲的物种陆续传播到欧亚非等地。下列物种中不是从美洲传入欧洲的有
①番茄②洋葱③辣椒④咖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1600年,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特许证中规定,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这一规定对于当时英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意义在于
A.垄断了英国海外贸易 B.促进自由主义的发展
C.加强了资本原始积累 D.获得广阔的海外市场
3.自从阿拉伯商人控制东地中海商路后,西欧人就开始寻找经大西洋到达印度的航线。他们多次进入大西洋,并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与阿拉伯商业垄断直接相关 B.是前人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C.主要航线集中于大西洋海域 D.根本目的是到东方寻找黄金
4.在开辟北太平洋到北冰洋航线方面,贡献较大的是
A.俄罗斯人 B.英国人 C.荷兰人 D.法国人
5.关于新航路开辟的最初动机和设想,学术界的说法可谓众说纷纭。比较客观的说法是新航路开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共同造成的,单纯强调哪一种因素都是不准确的。不过,新航路开辟的有一点结果却超出了最初的这些“动机”和“设想”,具体表现在
A.积累了巨额社会财富 B.实现了宗教传播目标
C.开通了一条新的商路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6.在1502—1505年的四年中,威尼斯人在亚历山大港每年平均只进口价值100万英镑的香料,而在15世纪的最后几年,他们平均每年进口的香料价值达到350万英镑。相反,葡萄牙所进口的香料价值则从1501年的22.4万磅上升到1503—1506年四年中的平均每年230万磅。这一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商业革命 B.政治革命
C.工业革命 D.价格革命
7.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标志包括:
①迪亚士航行到好望角 ②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
③哥伦布到达美洲 ④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西班牙在浩渺的太平洋经营了一条“太平洋丝绸之路”,也被称为“马尼拉帆船贸易”。该贸易( )
A.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进行 B.使西班牙率先实现了社会转型
C.揭开了跨洲商业贸易序幕 D.刺激了中国东南地区经济发展
9.托玛斯·弗里德曼在其《世界是平的》一书当中写道:“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全球化1.0”……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材料中的“新大陆”指的是
A.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大洋洲
10.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将分开的世界连成了一体,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也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16世纪中期开始,美洲农作物……花生、南瓜、番茄等辗转经由东南亚传入中国,从而引发了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粮食生产的革命”。其中“……”处的作物有( )
A.玉米、甘薯 B.水稻、玉米 C.小麦、甘薯 D.甘蔗、烟草
11.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一书中这样描述:“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作者意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在客观上
A.导致西方彻底征服东方
B.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C.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D.引发东西文明完全融合
12.1500—1800年欧洲各地区麦子每粒种子的平均收获量,下述组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英格兰/尼德兰 法国/西班牙/意大利 德国/瑞士/斯堪的纳维亚 俄国/波兰/捷克/匈牙利
1500—1549 7.4 6.7 4.0 3.9
1550—1599 7.3 — 4.4 4.3
1600—1649 6.7 — 4.5 4.0
1650—1699 9.3 6.2 4.1 3.8
1700—1749 — 6.3 4.1 3.5
1750—1799 10.1 7.0 5.1 4.7
A.新航路开辟后,土地出产率较之前有较大提高
B.土地出产率与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C.西欧农民长期普遍地参与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实现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推动土地出产率的提高
13.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4倍多,粮价上涨了5倍,英、法、德等国的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2至2.5倍。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这里有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商业革命的表现 B.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
C.加速西欧封建地主的衰落 D.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14.西班牙政府规定,其拉美殖民地不准生产西班牙王国所垄断的产品,不准建立西班牙本身所没有的工厂,只准种植蓝靛谷物、咖啡、甘蔗、可可和棉花。西班牙政府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殖民地的经济利益 B.为工业革命积累资本
C.保障宗主国的殖民优势 D.扩大资本的原始积累
15.在三角贸易中,不属于出程携带的货物的是( )
A.黑奴 B.枪支 C.小刀 D.玻璃球
16.《全球通史》中描述:“英国人喜欢印度的经济补充他们自己的经济,而不喜欢印度的经济与他们自己的经济竞争。因而,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所需的资本……农民们发现自己正在为国际市场,而不是为自己和邻居而生产。”在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
A.英印通过市场经济纽带形成紧密联系 B.英印之间形成了平等贸易的跨国市场
C.英国经济渗透加剧了印度经济的凋敝 D.印度农民从英印贸易中获得较高回报
二、材料分析题
17.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殖民地的掠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角贸易”是指欧洲的奴隶贩子把一些枪支、火药、烈性酒、小饰物等商品运往非洲,在那里交换黑奴、象牙和黄金,再把这些运往美洲,把黑奴高价卖掉,然后装上原棉、烟草等货物,运回欧洲。运回的象牙和黄金又同东方各国交换茶、丝等商品……运输奴隶航行一次的纯收入,经常能达到投资的10倍以上……1783至1793年的10年间,仅利物浦的船只就贩运了900趟奴隶,净赚1200万英镑。
材料二 马克思说:“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1)据材料一回答“三角贸易”对欧洲的影响。
(2)材料二中,马克思对殖民主义的评价突出强调了哪一方面的作用?
(3)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你对殖民主义作何评价?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班牙人在墨西哥及秘鲁开办银矿,征发印第安人入矿劳动。银矿中繁重的劳动使印第安人成批的死去。但是银矿主却靠此发了大财,西班牙政府也得到了额外的财政收入,矿主向国王政府纳税的税率为产量的五分之一。1500—1650年间从美洲流到西班牙的白银达16000吨。白银首先流进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流向热那亚,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向东流动。在一个世纪之内,西班牙的物价上升四倍以上。欧洲其他国家虽然没有达到这样程度,但是这却打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中国并不是银矿资源丰富的国家,明朝初年,政府推行纸币,禁止百姓白银交易。从1592年到17世纪初,在中国用黄金兑换白银的比价是1∶5.5到1∶7,而西班牙的兑换比价是1∶12.5到1∶14。由于对外贸易出超,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白银货币地位逐渐确立起来,国内因财政货币化推进而造成的“银荒”日趋缓解。万历年间,明政府实行“一条鞭法”,把徭役、土贡等赋役都归并在田赋里,“计亩征银”。白银的流通在我国经过几百年缓慢曲折地发展,最终排挤了纸币,取代铜钱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
——摘编自宋杰《中国货币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银流入欧洲对打乱传统经济关系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的背景及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哥伦布在首次西航时写道:“国王与王后二位陛下决意派臣——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前往上述印度各地,拜谒该地诸君王,察访民情,观光名胜,了解风土并使其人民皈依吾神圣宗教”……他在航行到古巴附近时写道:“当地黄金甚丰,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还产大量的棉花,臣以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二位陛下还令臣一反昔日之旧径,勿由陆路东行而另辟新途,专取海路西行,前往印度地区,以便将陛下之诏书面呈当地诸位国王,履行君命。”
——摘编自哥伦布《航海日记》
材料二 哥伦布远航美洲的成功,一方面,以科尔特斯、皮萨罗为代表的一批欧洲殖民者,以征服性的战争把特诺奇蒂特兰和库斯科等著名古都洗劫一空,在印第安古文明的废墟上构筑起殖民主义大厦,另一方面,大授地制、大地产制、黑奴制在美洲的推行,加重了对印第安人的超经济剥削,但却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美洲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殖民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强化了对殖民地人民的民族压迫,但却为拉美走向相对的政治上的统一创造了前提,从哥伦布远航开始先后移植到美洲的各种农作物,带去的农具、家畜,以及为解决劳力缺乏而贩运来的黑奴,都为美洲的开发和各民族的融合开辟了道路。然而,在殖民统治时期逐渐生成的这些新的社会因素,决不是殖民者恩赐给美洲人民的,而是在经济规律支配下,欧、美两种生产方式冲撞的结果。
——摘编自洪国起《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历史考察和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贸易的发展推动世界从孤立走向整体。以下为1400--1800年间的主要环球贸易路线。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贸易的格局、白银流动的方向,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葱原产于中亚或西亚,现有很多不同的品种,已经用于世界各地的食物;咖啡树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高原地区。②④不是从美洲传入欧洲的,C项符合题意;①③是从美洲传入欧洲的,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2.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600年,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特许证,使东印度公司获得了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这有利于东印度公司的发展,便利了东印度公司的掠夺,从而加强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C项正确;“垄断了英国海外贸易”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A项;当时自由主义尚未兴起,排除B项;东印度公司获得特权,并不意味着英国能获得广阔的海外市场,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时期(欧洲)。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前,西欧人就“开始寻找经大西洋到达印度的航线。他们多次进入大西洋,并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这些航行为新航路开辟奠定了一定基础,所以新航路开辟是前人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的,B项正确;新航路开辟时期阿拉伯帝国已经灭亡,排除A项;新航路的主要航线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并非集中于大西洋海域,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新航路开辟之前的航路为新航路开辟奠定基础,没有体现新航路开辟的目的是到东方寻找黄金,排除D项。故选B项。
4.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初,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A选项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选项错误,排除。故答案为A。
5.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在欧洲引起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这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但并不是其开辟的最初“动机”和“设想”,D项符合题意,所以D正确;通过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满足对黄金的渴求,解决东西方商路中断的问题,以及传播天主教,西方国家率先开辟了新航路,ABC符合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和结果,但不符合题意,所以ABC错误。
6.A
【详解】从威尼斯人到葡萄牙人的转变,体现的是贸易中心的变化,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后引起的欧洲商业革命,故选A。B、C两项说法与题干材料无关;价格革命说法只符合葡萄牙,排除D。
7.B
【详解】新航路是指新开辟的航路,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通往美洲的航线;麦哲伦船队发现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线,完成了环球航行,②③④符合题意;迪亚士主要是发现好望角,然后继续航行到非洲东海岸,没有到达东方,不属于开辟新航路,排除①;故B正确;A、C和D项排除。故选B。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马尼拉、墨西哥)。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尼拉帆船使得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刺激了中国东南地区经济发展,D项正确;马尼拉帆船贸易连接墨西哥与菲律宾,并没有以澳门为中转站,排除A项;西班牙虽然通过马尼拉帆船贸易赚取了大量白银,但并没有在本国形成资本原始积累,没有实现社会转型,排除B项;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就存在跨州的商业贸易,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新大陆”指美洲,故选A;BCD不符合“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排除。
【点睛】
10.A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玉米和甘薯原产于美洲,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小麦原产于西亚,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甘蔗主要种植地为东南亚地区,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详解】从材料“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可以看出新航路开辟在客观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答案为C。A表述过于绝对,排除。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与工业革命相距甚远,不能说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B错误。D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12.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00年至1799年间,资本主义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荷兰、英国、法国等国的土地出产率的得到较大提高,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慢的德国等国的土地出产率提高较慢,因此土地出产率与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呈正相关关系,B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属于对外贸易,与农业发展无关,排除A项;材料无法反映西欧农民长期普遍地参与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排除C项;英国和法国一直是统一的国家,所以土地出产率与国家统一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材料反映的信息是“金银贬值、物价上涨” , 这是新航路开辟后价格革命的表现,故A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疯狂的殖民掠夺引起的,故B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物价上涨使征收固定地租封建地主收入减少,从而加速了西欧封建地主的衰落,故C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随着物价上涨,工业品价格飙升,从而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18世纪(欧洲)。根据材料“西班牙政府……其拉美殖民地……不准生产西班牙王国所垄断的产品,不准建立西班牙本身所没有的工厂,只准种植蓝靛、谷物、咖啡、甘蔗、可可和棉花”可知,西班牙政府为了保护自己在殖民地的统治,在殖民地发展单一经济,使其对西班牙产生依赖,殖民地财富只能流向西班牙,C项正确;西班牙此举并不为保护殖民地的经济利益,排除A项;西班牙殖民地掠夺的资金多用于购买奢侈品,并不是积累资本或发展工业,排除B项和D项。故选C项。
15.A
【详解】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反向题。时空范围为16至18世纪(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角贸易中出程指的是欧洲商人前往非洲,其中携带的是手工工场生产的枪支、小刀、玻璃球等产品,在非洲换取或者掠夺黑奴,因此黑奴不属于出程携带的货物,A项正确;枪支、小刀和玻璃球属于出程携带的货物,排除B、C、D项。故选A项。
16.A
【详解】依据题干“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如铁路)所需的资本”可知,这一现象反映了英印通过市场经济纽带形成紧密联系。故答案为A项。印度供给原料,英国输出工业制成品和资本,英印之间并不是平等贸易,排除B项;题干信息没有体现英国经济渗透加剧了印度经济的凋敝,排除C项;依据题干“农民们发现自己正在为国际市场,而不是为自己和邻居而生产”可知,印度农民从英印贸易中并没有获得较高回报,排除D项。
17.(1)欧洲:三角贸易为欧洲聚敛了大量财富,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的繁荣。
(2)强调殖民主义血腥的同时,突出殖民主义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
(3)殖民主义充满血腥和暴力,为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使得东方从属于西方;促进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详解】(1)根据“那里交换黑奴、象牙和黄金,再把这些运往美洲,把黑奴高价卖掉,然后装上原棉、烟草等货物,运回欧洲。”可得出三角贸易为欧洲聚敛了大量财富,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的繁荣。
(2)根据“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可得出强调殖民主义血腥的同时,突出殖民主义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的内容可从殖民主义充满血腥和暴力,为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使得东方从属于西方;促进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世界市场得到拓展等方面概括。
18.(1)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传统封建地主收入减少,地位下降;新兴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对英、法等国来说工商业经济迅速增长,加速了资本主义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对外贸易出超;国内白银兑换黄金的比价高于国际市场;政府税收征银;白银自身的优越性;纸币易伪造、易贬值。
影响:打破了政府的货币垄断权;推动了工商业及城市的发展;过度依赖白银进口不利于政府财政的稳定。
【详解】(1)由材料“在一个世纪之内,西班牙的物价上升四倍以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早期殖民扩展,财富源源不断的流入欧洲,导致金银贬值,物价上涨,出现了所谓的价格革命,导致地主阶级实力下降,资产阶级经济实力上升,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据材料“在中国用黄金兑换白银的比价是1:5.5到1:7,而西班牙的兑换比价是1:12.5到1:14。由于对外贸易出超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把徭役、土贡等赋役都归并在田赋里,‘计亩征银’”加以归纳即可得出相关答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货币的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同时还应该从新旧货币自身的特性上加以考虑。
19.(1)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欧洲对黄金等贵重金属、香料及其原料的需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垄断了传统商路;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西班牙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传播天主教的精神需求。(答出五点即可)
(2)特点: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带有强制性和征服性;历史影响具有双重性。(其他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影响:使世界由分散到日益形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促使欧洲产生了商业革命,使商业贸易范围扩大,商路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使欧洲产生了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伴随着新航路开辟开始的殖民扩张,给亚非拉落后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客观上传播了欧洲先进的文明,促进了落后地区的近代化;促进了各地物种的交换,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答出五点即可)
【详解】(1)根据材料“了解风土并使其人民皈依吾神圣宗教”可分析出为传播传播天主教;根据材料“当地黄金甚丰,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还产大量的棉花,臣以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可分析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欧洲对黄金等贵重金属、香料及其原料的需求;结合所学知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垄断了传统商路;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西班牙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等为其提供了条件。
(2)特点:根据材料“勿由陆路东行而另辟新途,专取海路西行,前往印度地区,”“国王与王后二位陛下决意派臣——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前往上述印度各地……”可分析出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带有强制性和征服性;历史影响具有双重性。影响: 根据材料“……以征服性的战争把特诺奇蒂特兰和库斯科等著名古都洗劫一空,在印第安古文明的废墟上构筑起殖民主义大厦……加重了对印第安人的超经济剥削,但却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美洲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殖民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强化了对殖民地人民的民族压迫,但却为拉美走向相对的政治上的统一创造了前提,”可分析出伴随着新航路开辟开始的殖民扩张,给亚非拉落后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客观上传播了欧洲先进的文明,促进了落后地区的近代化;促进了各地物种的交换,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根据材料“从哥伦布远航开始先后移植到美洲的各种农作物,带去的农具、家畜,以及为解决劳力缺乏而贩运来的黑奴,都为美洲的开发和各民族的融合开辟了道路。”可分析出使世界由分散到日益形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促使欧洲产生了商业革命,使商业贸易范围扩大,商路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使欧洲产生了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20.提示:
论题:可以从以下角度确定:
(1)对贸易格局角度: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欧洲和亚洲在世界市场中的重要地位:欧洲人主导东西方贸易: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等等。
(2)对白银流动方向角度:中国在东西方传统贸易中占据优势(白银主要流入地);亚洲在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代价(白银的主要输出地,欧洲殖民掠夺的结果);白银的输入在西方(欧洲)和东方(中国)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等等。
论述:围绕论题选择相关史实,分层次分角度进行论述。
示例:
中国在1400-1800年的世界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蕴含危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商人努力开拓市场,东西方贸易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农耕经济高度繁荣,丝绸、瓷器、茶叶在西方市场备受欢迎,大量出口,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成为世界贸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影响,西方商品很难打开中国市场;而闭关锁国的政策,越发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
总之,在世界市场形成发展中,中国曾扮演重要的角色,却又错失先机。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分析材料内容,结合史实,自拟论题。注意要选择自己熟悉且容易论证的,论题要具体、明确。可从贸易格局角度以及白银流动方向角度进行分析。其次,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丝银贸易以及殖民主义等相关史实,对论题进行论证。要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紧扣论题。最后,对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检测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中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