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高三上学期七调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七调考试
历 史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总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夏桀“武伤百姓”导致夏王朝的灭亡;商纣重蹈覆辙,武王“吊民伐罪”而周兴。这让周公明白“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周公的这一思想
A.颠覆了夏商的“天命观”B.注重保护小农经济
C.对先秦儒学有较大影响D.弱化了对天的信仰
2.汉朝法律规定,幼者不得告发长辈犯罪,不得殴打长辈,否则以不孝罪论处。同时主张,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可以相互包庇隐瞒,不向官府告发;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依照法律规定也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由此可见,汉朝
A.基层治理卓有成效B.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C.律令呈现伦理色彩D.法律的实用性增强
3.贞观初,太宗说:“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据此可知,唐太宗
A.强调改良军事技术以维护统治B.主张治国理政需听取谏议
C.宣扬个人功绩以震慑藩镇势力D.倡导选拔对国家有用人才
4.宋代第一次把城镇坊郭户从乡村主、客户中分离出来,另行编制户籍。坊郭户成了户籍制度中与“乡村户”相对应的、府州县治以及镇区等城居人口的专用名称。由此可知,宋代
A.户籍管理制度松弛B.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C.城乡二元对立缓和D.坊市制度走向崩溃
5.王守仁在贵州、广西任职期间,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创办学校,并提出“用夏变夷,宜有学校”,让少数民族子弟入书院学习,以“拘集该府县学诸生,为之勤勤开诲,务在兴起圣贤之学,一洗习染之陋”。这一举措旨在
A.宣扬心学的理论主张B.巩固明朝的政治统治
C.促进当地的民族交融D.强化乡村的基层治理
6.秘密组织是由下层劳苦群众为了互助互济、自卫抗暴而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清朝前期,活跃的秘密组织影响巨大,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由此可知,清朝前期的秘密组织
A.暴露出当时社会危机严重B.主要由于土地兼并导致
C.致力于推翻清政府的统治D.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7.从1888年底开始,一些日本间谍潜伏在施工中的威海卫炮台以及威海卫通向荣成的道路、荣成湾附近,对威海、烟台、荣成等山东半岛一带进行详细调查,提前摸清了清朝军队在山东半岛的布防情况。这表明
A.中国边疆危机日益严重B.清朝军队国防意识落后
C.日本借鉴洋务运动成果D.日本蓄谋发动侵略战争
8.如图中文字为:“广东之北伐队现已陆续开至上海,均系广东之潮兵。现在苏浙民军已均调至。广东潮兵来上海者约万余人,现正预备军士皮衣,以备议和不成即日北上云。”这折射出当时
A.三元里人民英勇抗英
B.督抚推进“东南互保”
C.辛亥革命各方力量胶着
D.国共两党合作准备北伐
9.抗日根据地内往往有这样的情形: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农救会员,大儿子是工救会员,媳妇是妇救会员,小儿子是青救会员,孙子是儿童团员,各自在岗位上分工合作。这种情形
A.得益于土地革命的推行B.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
C.推动了民族革命的进程D.体现了统一战线的性质
10.如图是我国某位画家1950年所创作的美术作品《开展爱国主义生产竞赛》。这幅作品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
B.工业化战略激发了工人劳动热情
C.工业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D.民众为新中国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11.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实行了从“简政放权”到乡镇机构改革、村级事务“四民主一公开”、“小巷总理”直选、选拔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等措施。这表明山东
A.基层治理效率提高B.村民自治意识不断增强
C.基层民主日渐完善D.人民真正实现当家作主
12.有学者指出:“土地耕种者的新生活也意味着新的神——新的宗教信仰开始出现。农夫开始需要并设想了种种能保护他们的田地、牲畜和家庭的新的神灵。他们通常已模模糊糊地想象出在所有这些神灵的背后有一位造物主。”该学者意在说明
A.农业革命引发了生产关系的变革B.种植经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
C.农耕经济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D.农业活动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13.中世纪初期,教会是唯一设有学校的地方,以其宗教信仰、道德为主要教育内容,而《圣经》是学校唯一的教科书。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教会学校
A.维护了欧洲的君主统治B.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
C.推动了欧洲文化的繁荣D.导致了中世纪的黑暗腐朽
14.1600年,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规定: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受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继承权。由此可知,东印度公司
A.适应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B.垄断了英国与东方的海外贸易
C.是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工D.巩固了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15.1910年是墨西哥独立运动爆发100周年,这一年墨西哥全面挖掘和清理特奥蒂瓦坎遗址,并在当地建立博物馆,总统迪亚斯参观国家博物馆,且在阿兹特克历法石前拍照。庆典现场有大量墨西哥人穿着阿兹特克服饰,跳着阿兹特克舞蹈。这些活动意在
A.为墨西哥现代化奠定基础B.削弱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
C.重新建构古印第安人历史D.强化民族认同与国家观念
16.1963年,有学者指出:“人们能够制订一种经济政策,它既能保持进行创新和追求效率的强烈市场动机,同时仍能十分慷慨地对待需要帮助的人。”该学者主张
A.改革民生服务以缓和社会矛盾B.加强国家经济干预恢复经济发展
C.将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相结合D.从根本上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朝:平民社会趋向
材料一
材料二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
——摘编自钱穆《理学与艺术》
以历史观察者的身份,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
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90年代中期,严复在天津连续发表《救亡决论》《论世变之亟》等文章,提出要救民族于水火,就要“愈愚、疗贫、起弱”,而这关键在于教育启蒙。严复利用其学贯中西的优势,吸收斯宾塞德、智、体三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以进化论为依据,力倡以“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民教育论。严复的西学教育并不是全盘西化,他以“有用”为准绳,对中学坚持去其“旧染”,用新式教育陶冶国民,其目的是更深刻、更冷静地了解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和痼疾,以便在吸收西学时,避免产生“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后果。严复在高度关注正式教育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妇女教育和留学教育,将之视为正式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与传统单一的儒家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摘编自周建超《论严复与近代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归纳严复教育改革的特点。(6分)
1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广告上了《人民日报》
材料一 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四川宁江机床厂的广告,这是《人民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
材料二 厂里作出打广告的决策,引起一场风波。支持者说:“机床既然容许买卖,为什么不能登广告 ”
反对者说:“不管怎么讨论,上面没有发布生产材料已经成为商品,贸然把广告登出去,很可能会犯政治错误。”
“政治错误”!这四个字在当时很可怕。除了担心犯下政治错误外,大家还担心一旦登出广告得罪了物资部门,以后有求于对方时不好办。
“如果出事,大不了不当厂长了,我已经做好了蹲监狱的最坏打算。”
——据刘伦宝回忆(1978—1991年任宁江机床厂厂长、党委副书记)
材料三 当年(1979年)8月5日,《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的形式发表了一篇《产销直接见面,供需双方满意》的文章:“……现行的沿用了多年的机电产品分配办法,有很大的缺陷……产销见面的试验,就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改革。”也有报纸刊登出了持反对意见的文章《对“产销直接见面”的一些看法》,认为宁江机床厂的做法“没有很好体现以计划调节为主”的原则,“是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的原则相违背的”。
——据1979年《人民日报》等整理
结合材料,以“改革”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06年巴黎新桥
材料 新桥建于1606年,是现代城市史上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筑。它一改中世纪桥梁传统,它的长约为232米,宽约22米,比任何一条城市的街道还要宽阔。同时,没有在两侧建造房屋以使行人能够清晰地观赏塞纳河的景致。新桥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桥上的步行道。这是现代社会上最早出现的步行道,也是最早启发欧洲人分离人流和车流的发明。人行道被抬高将近半尺,配套像阳台一样的观景台,越来越多的巴黎人走出家门走上新桥。
新桥的建立还打开了巴黎的公共娱乐空间。桥基下面的公共沐浴开始流行;不同阶层的人在新桥接触,信息的传播催生了法国的报纸,新闻里出现的关键人物和时间也总是能张贴在桥上……新桥,成为少有的真正塑造都市生活的公共工程。
——摘编自[美]若昂·德让《巴黎:现代城市的发明》
材料中哪些信息可以作为解释新桥是巴黎走向现代起点的证据 概括并说明理由。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七调考试·历史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周人的“敬天保民”思想对后来兴起的儒学思想有较大影响,孔子的“仁”学和德治思想即从中演变而来,C项正确。“颠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这一时期小农经济尚未形成,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弱化对天的信仰,排除D项。
2.C【解析】题干所示为汉朝相关的法律规定,法律对长辈和晚辈、血缘宗亲间隐瞒犯罪的行为有着一定的宽容,这体现律令的伦理色彩,故C项正确。题干不能说明基层治理成效,A项错误;题干未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得到缓和,B项错误;汉朝法律注重血缘伦理,并不能
说明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D项错误。
3.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唐太宗认为自己对于弓箭特别精通,而工匠认为“弓劲箭直”方为良弓,最后唐太宗悟到了治国理政需要听取谏议,于是“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故选B项。材料并没有涉及改良军事技术,排除A项;唐太宗时期并没有形成藩镇割据,排除C项;材料主旨不是人才选拔,而是让人才发挥谏议的作用,排除D项。
4.B【解析】据材料“把城镇坊郭户从乡村主、客户中分离出来”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第一次把城镇坊郭户从乡村主、客户中分离出来,另行编制户籍,显示了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反映了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故选B项。据材料“另行编制户籍”可知,宋代把城镇坊郭户从乡村主、客户中分离出来,另行编制户籍,说明户籍管理更为严密,而非松弛,排除A项;宋代把城镇坊郭户从乡村主、客户中分离出来,另行编制户籍,削弱了乡村户和城镇户之间的联系,说明城乡二元对立更为明显,排除C项;据材料“府州县治以及镇区等城居人口的专用名称”可知,坊郭户的产生说明宋代坊市制度获得了新发展,排除D项。
5.B【解析】据题干可知,王守仁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创办学校,其目的在于“兴起圣贤之学”“洗习染之陋”,即改变当地落后的文化习俗,促进文化认同,据此可知,该举措意在巩固明朝的政治统治,故选B项。据题干可知,王守仁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创办学校的目的在于“兴起圣贤之学”,即传播儒家传统文化,促进文化认同,而不是宣扬其“心学”主张,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对少数民族进行教化能够促进民族交融,但是其根本
目的在于巩固明朝统治,排除C项;题干述及的是王守仁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学校,该举措不属于“基层治理”范畴,排除D项。
6.A【解析】由“秘密组织是由下层劳苦群众为了互助互济、自卫抗暴而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可知,秘密组织是下层群众面临生存危机而兴起的,是社会危机的产物。清朝前期秘密组织影响巨大,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暴露了当时社会危机的严重,故A项正确。
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土地兼并是秘密组织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由材料可知,秘密组织目的是“互助互济、自卫抗暴”,无法得出它们致力于推翻清政府统治,排除C项;清朝前期的秘密组织不能推动民主思想的传播,排除D项。
7.D【解析】据所学可知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就派间谍窥探中国防务状况,为其发动侵略战争作准备,故D项符合题意。山东不属于边疆地区,排除A项;洋务运动中近代军事工业、海军的创办,反映了清政府国防意识的提高,故排除B项;日本此举不在于借鉴洋务运动的成果,而是落实称霸亚洲的战略,故排除C项。
8.C【解析】据图片中文字“上海”“议和不成”可知,其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再结合“广东之北伐队”“苏浙民军已均调至”“以备议和不成即日北上”等可知辛亥革命后,各地军阀陆续到达上海,以待南北议和,如果议和不成,则“北上”,据此可知,该图片折射出当时各方力量间的胶着状态,故选C项。三元里人民抗英事件是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与中国民间武装力量在广州市郊外三元里发生的爱国主义事件,并没有涉及“上海”“北上”等信息,排除A项;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这与题干中“北上”等信息无关,排除B项;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后,为消灭北洋军阀统治,1926年开始北伐战争,但是这与题干中“议和不成”无关,排除D项。
9.C【解析】由材料“父亲是农救会员,大儿子是工救会员”“在各自岗位上分工合作”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家庭里的男女老少积极参加抗日活动,推动了民族革命的进程,故选C项。土地革命发生在1927—1937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A项;材料是对全家男女老少的总体描述,并未单独强调妇女地位,B项逻辑推理错误,排除;统一战线是指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条件下,为了共同目标而建立的政治联盟或联合,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
10.D【解析】据材料可知,1950年创作的美术作品《开展爱国主义生产竞赛》描绘了车间内生产的场景,这表明当时民众为新中国建设积极贡献力量,故选D项。1950年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尚未完成,排除A项;工业化战略在当时尚未提出,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当时工业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排除C项。
11.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采取了一系列推动基层民主建设的措施,推动基层民主的不断完善,C项正确。题干未体现基层治理的效率,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村民自治意识的增强,排除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就实现了当家作主,排除D项。
12.C【解析】由题干可知,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催生了古代宗教崇拜,这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故选C项。题干未体现生产关系的变革,故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农业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排除B项;农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故排除D项。
13.B【解析】由材料可知,教会学校主要进行基督教信仰和道德的教育,这有利于强化基督教对人们的思想控制,B项正确。教会学校维护宗教统治,排除A项;根据材料教会学校对教育的垄断以及《圣经》成为唯一的教科书可知,这一时期的教会学校不利于欧洲文化的繁荣,排除C项;中世纪黑暗腐朽是由教会拥有特权、控制和扼杀人性等原因导致的,而不是教会学校,排除D项。
14.A【解析】由材料“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可知,英国女王给予东印度公司种种特权,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英国资本原始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故选A项。“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不能夸大为整个东方的海外贸易,排除B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但这一时期英国实行重商主义,排除C项;18世纪英国才确立世界殖民霸主地位,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
15.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通过墨西哥独立运动百年庆典等措施可以凝聚民族力量,进而深化民族认同和国家观念,故选D项。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为墨西哥现代化奠定基础,而不是独立运动百年庆典,排除A项;在墨西哥独立运动的百年庆典上,通过彰显阿兹特克文化来构建民族的共同记忆,从而强化民族认同和国家观念,削弱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是该措施的影响,不是目的,排除B项;墨西哥人通过彰显古印第安人的历史来强化民族意识,“重新建构”一词表述有误,排除C项。
16.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意图将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结合起来,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生服务改革,排除A项;材料提及的并非单一的国家干预经济,排除B项;“根本上”说法错误,生产关系未变动,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7.观点:相对于前代,宋朝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或宋朝社会的平民化趋势增强)。(2分)
论证:从制度改革的角度回答选官制度变化的影响,结束魏晋以来门阀士族主导仕途的现象;从吸取前朝教训的角度回答用人策略变化带来的影响,提升了科举制下大量文官的地位;从调整经济政策的角度回答其影响,不抑兼并和放宽商业限制(打破坊市界限),促进阶层流动;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答出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等级观念;从国家对社会控制的角度答出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10分)(论证须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18.(1)甲午中日战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洋务运动以来教育近代化的积淀;有识之士的倡导;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及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8分,任答4点即可)(2)体现教育救国的思想;提倡三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中式教育与西学教育相结合;注重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等。(6分,任答3点即可)
19.(一)史事
将《人民日报》刊登宁江机床厂广告与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改革开放初期探索、思想解放等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将企业和报纸的革新举动、经济学界和思想界的争论放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分析,引发对改革发展与国家命运的深层思考。
(二)表述
层次1:不能表述成文;
层次2:能表述成文,逻辑不够清晰,叙述不够完整;
层次3:能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叙述完整、连贯、有条理,语言流畅。
(三)示例
题目:改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分)1979年,国有企业宁江机床厂以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的方式推销产品,作为党报党刊的《人民日报》首次刊登企业产品广告,当时人们对这些改革行为存在争论。(2分)宁江机床厂登报推销产品的行为,反映了要扩大经营自主权的愿望,是企业响应改革政策的勇敢探索,《人民日报》刊登企业商业广告,体现出主流媒体勇于担当、积极承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责任。当时,人们对党的政策认识还不到位,整个社会的思想解放程度不高,人们对这些改革举动的争论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思想领域新旧观念的激烈冲突。这些改革举动和争论的出现正是当时社会和思想状况的写照。(6分)改革是在新旧观念的激烈冲突中展开的,具有艰巨性;改革是中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者必须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气,才能实现改革的目的。(2分)
20.时间:1606年(或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时期)(2分)(材料)从经济角度看,宽阔的街道体现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阐释)宽阔的街道有利于近代交通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分)
(材料)从文化角度看,宽阔、敞亮的桥面,人行道的设计,观景台的设计等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光辉。(阐释)新桥改革了中世纪桥梁狭窄、闭塞的传统,建立起宽阔、敞亮的桥面。人行道和观景台的设计,既保障了交通的畅通和安全,为现代桥梁和道路建设提供了范式,也便利了人们观赏塞纳河的风景,体现了人文精神、人文关怀,是资产阶级追求现世幸福的表现。(4分)(材料)从社会生活角度看,公共娱乐空间体现了巴黎社会生活走向现代化。(阐释)新桥以及以新桥为中心形成的公共活动空间,促使来自各个阶级的民众参与到公共活动中,冲击了传统的等级秩序,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催生了近代社会生活。(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高三上学期七调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