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3-2024学年
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五次月考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6题,共48分)
1. 《新唐书》记载:“初定两税,货重钱轻,乃计钱而输绫绢。既而物价愈下,所纳愈多,绢,匹为钱三千二百(文),其后一匹为钱一千六百(文),输一者过二,虽赋不增旧,而民愈困矣。”这说明两税法的实施( )
A. 加剧了经济的通货紧缩 B. 征收形式转向以货币为主
C. 导致了农耕经济的衰退 D. 增加了中央政府财政收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题干信息得知,杨炎实行两税法,赋税以钱计算,钱币的需要量大增,导致钱贵物轻,老百姓需要将粮食卖掉换成钱缴税,市场上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通货紧缩形势的不断加剧,使得农民实际赋税负担成倍增加,A项正确;根据所学,两税法的征收还是以实物为主,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两税法导致了农耕经济的衰退,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两税法实施对经济的影响,没有涉及政府财政收入的多少,排除D项。故选A项。
2. 唐朝的租庸调法规定“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而两税法则改为“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这一变化( )
A. 强化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 有助于增强劳动力的社会流动性
C. 推动了“不抑兼并”政策的实施 D. 有效保障了普通百姓的劳动时间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调则随乡土所产……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从租庸调法到两税法,削弱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劳动力的社会流动性,B项正确;唐朝从租庸调法到两税法,削弱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A项;“不抑兼并”是宋朝实施的措施,排除C项;“有效”说法错误,只能是一定程度上,排除D项。故选B项。
3. 宋初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赋税政策较为宽松,无意征收此地区的赋税;北宋中期后,该地区逐渐“出租赋如汉民”、“常赋外复输税”。据此可知,宋代( )
A. 对西南边疆地区控制加强 B.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获得发展
C. 边疆管理实现与内地一体化 D. 西南地区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无意征收此地区的赋税”“出租赋如汉民”“常赋外复输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不征税到征收赋税,就像在汉民族地区一样,甚至多征税,这是通过经济手段,加强了对该地区的控制,A项正确;材料只提及对西南地区征收赋税,不能得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排除B项;材料体现对西南少数民族征税的变化,没有政治管理制度与内地一致,排除C项;征税的多少与民族交融加强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4. “18世纪50年代,乾隆帝出兵西陲平定新疆割据势力,结束其自元末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新疆自此永入中国一统版图。”清朝为巩固这一成果的重要举措是( )
A. 建行省以加强管辖 B. 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C. 设理藩院进行统治 D. 改土归流以强化对各族管理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50年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清朝平定新疆割据势力后,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B项正确;清朝在平定新疆割据势力后,设立伊犁将军而不是设立行省,排除A项;理藩院是清朝设立的管理蒙、藏地区的政教事务的中央官署,排除C项;改土归流是在西南地区实行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5. 据统计,宋代熙宁六年以后,每年铸钱六百万贯,而明朝洪武二十六年,全国一年铸钱十八万九千余贯。此后多年,明朝政府大力推行没有准备金的宝钞,严禁使用金银交易。这表明,明朝( )
A. 吸取了元朝教训 B. 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C. 雕版印刷技术成熟 D. 货币政策存在弊端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宋代熙宁六年以后,每年铸钱六百万贯,而明朝洪武二十六年,全国一年铸钱十八万九千余贯”“明朝政府大力推行没有准备金的宝钞,严禁使用金银交易”及所学可知,明太祖时期,政府严禁使用金银交易,大力推行宝钞(纸币)制度,造成后期纸币大幅度贬值,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体现了货币政策的弊端,D项正确;明朝政府发行“大明宝钞”,引发了通货膨胀问题,说明其并未吸取元朝的历史教训,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明朝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的结论,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材料并不是强调雕版印刷术技术的发展程度,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6. 1879年,薛福成在谈到中国税则问题时提出:“外人而挠我自主之权,不可也。中国整饬厘金之弊,严杜中饱,俾商民乐业,可也。……又曰,若于他国之主权、征税、人民、内治有所防害,则不行。”这反映出晚清有志之士( )
A. 认识到外贸入超局面的危害 B. 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C. 商业贸易平等自主观念增强 D. 政治变革心理潜滋暗长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若于他国之主权、征税、人民、内治有所防害,则不行”可知,中国某些主权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对于贸易发展不利,而中国商人的商业利益也需要得到保障,这需要维护中国的“自主之权”,反映了薛福成等人商业贸易平等自主观念增强,C项正确;材料信息与外贸入超关系不大,排除A项;“开始”说法错误,排除B项;“政治变革”在材料中看不出来,排除D项。故选C项。
7. 1894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一书中指出:“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独惜中国政府未能惠工恤商,而商民鲜有能自置轮船,广运货物,驶赴外洋,与之交易者。”这表明他( )
A. 反对与西方国家通商 B. 认识到封建制度的弊端
C. 主张与西方进行商战 D. 反思清政府的经济政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根据材料“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独惜中国政府未能惠工恤商”可知郑观应对开通商口岸后清政府未能推行相应政策鼓励工商业发展而表示惋惜,反思清政府的经济政策,D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郑观应主张同西方国家积极通商,排除A项;郑观应只是单独认为清政府经济政策欠妥,并未认识到封建制度的弊端,排除B项;材料不能够体现商战,排除C项。故选D项。
8. 一战期间,北洋政府在与德、奥断绝外交关系后单方面采取行动,终止向德、奥支付庚子赔款,同时采取外交攻势,赢得了暂停支付对荷兰、西班牙、挪威、瑞典等国庚子赔款五年期限的权利。这些举动( )
A. 冲击了西方列强的在华特权 B. 结束了中华民族屈辱历史
C. 反映出协约国对华政策调整 D. 旨在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期间(中国)。从材料中“终止向德、奥支付庚子赔款,同时采取外交攻势,赢得了暂停支付对荷兰、西班牙、挪威、瑞典等国庚子赔款五年期限的权利。”可以看出,当时北洋政府想极力通过外交行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特征,冲击了西方列强的在华特权,A项正确;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中华民族屈辱历史,排除B项;材料中是北洋政府的主动行为,并非是协约国的政策,排除C项;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中国的国际地位并没有极大提高,这些举动的目的并非是提高国际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9. 1932年7月至1933年初,中央苏区发行了5种面额的纸币,以及一定数量的银币、银洋作为通行的国币,同时严厉打击埋藏现金和私运现金出口等行为。苏区还设立收买金银处,大量收集金银。上述举措( )
A. 遏制了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B. 旨在应对国民政府币制改革
C. 适应了国共合作抗日的需要 D. 有助于打破苏区的经济困境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题意可知,苏区发行纸币,同时收集金银等贵金属,并且严禁私藏现金和现金外流,这就有利于苏区掌握更多的金银,从而更有助于应对金融风险,打破经济困境,D项正确;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巩固根据地,并不是为了遏制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排除A项;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开始于1935年,排除B项;1932到1933年国共还处于对峙状态,没有合作抗日,排除C项。故选D项。
10. 1958年9月,毛泽东会见巴西记者时指出,“只要巴西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愿意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我们一律欢迎。不建立外交关系,做生意也好。不做生意,一般往来也好”。他意在强调中国( )
A. 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B.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的原则
C. 愿与拉美国家直接建交 D. 重视对外交往和经济交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8年(中国)。材料中毛泽东的讲话表明中国愿意与拉美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愿意与拉美国家进行经济交流,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中毛泽东的讲话表明中国愿意与拉美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不能说明中国愿与拉美国家直接建交,排除C项。故选D项。
11. 1956—1962年,西方国家来华旅游人数仅占外国游客的5%左右,最高年份也仅占8. 8%。1963年这一比重迅速上升为39.8%。1964年,资本主义国家来华游客首次超过社会主义国家来华游客。这得益于新中国( )
A. 积极推行一边倒的方针 B. 找到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C. 逐步冲破西方国家封锁 D. 形成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3年--1964年(中国)。依据材料可知,1963年到1964年,资本主义国家来华游客人数比重迅速上升,并超过社会主义国家来华游客。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中苏关系恶化,经济上为了解决经济困难问题,正在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基于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新中国调整外交政策,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逐步缓和,C项正确;1958年中苏关系破裂,排除A项;198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设立经济特区,找到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排除B项;20世纪90年代中国初步形成全方位的外交布局,排除D项。故选C项。
12. 直到中世纪晚期,西欧有些国家国王的女儿、外甥和外孙等亲属均有王位继承权。国王的女儿和妹妹一般会嫁给国内外的贵族,所以经常会出现外国公爵成为本国国王的情况,造成领土变更频繁。这一现象( )
A. 反映出欧洲男女平等实现 B. 不利于西欧民族国家形成
C. 说明女性参政议政热情提高 D. 加快了西欧一体化的进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晚期西欧。结合所学可知,一般认为,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不仅有文化和历史的传承、认同和疆域的相对稳定,还包括国家的主权至上原则、全体人民对国家的认同和忠诚,以及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得到了全体国民的认可等诸多因素,材料中领土变更频繁,不利于民族国家形成,B项正确;男女平等不符合材料及史实,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女性参政议政,排除C项;材料中王位继承的情况以及领土变更频繁,会加剧国家之间冲突,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3. 1534年,英国亨利八世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首领,拥有任命教会各种神职和决定教义的权力;1661年,法国路易十四下令修建凡尔赛宫,迫使各省的大领主们奉召入宫,要求他们作为侍臣必须住在宫内,不准和王室成员随意交往,严格遵循宫廷礼仪。这些措施客观上( )
A. 打击了天主教会势力 B. 推动了专制王权强化
C. 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 D. 促进了民族国家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的英国。本题的关键词在“客观”二字,英国亨利八世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首领和法国路易十四迫使各省的大领主们奉召入宫这两件事都体现了国王主观上要加强王权,减少外部势力和地方势力的影响,巩固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国家形成,D项正确;法国路易十四迫使各省的大领主们奉召入宫,要求他们严格遵循宫廷礼仪,和天主教会无关,排除A项;英国国王和法国国王的政策主观目的是为了加强王权,并非客观结果,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自由平等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14. 印花棉布因为具有色彩艳丽、布料质地优良、穿着舒适透气等优势,从17世纪末期进口到英国以来,引起了英国人的狂热。18世纪初,英国平均每年消费进口原棉114万磅,1765年增加到403万磅。正如学者所说“技术变革是对市场扩展的长期反应”。据此可知,英国消费能力的提升( )
A. 迟滞了技术革命的到来 B. 得益于海外殖民地扩大
C. 源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 推动了工业革命的产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18世纪(英国)。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在18世纪初大量消费印花棉布,这意味着当时英国的市场需求旺盛,随后才有了“技术变革是对市场扩展的长期反应”,即工业革命是为了解决当时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现实而出现的,因此英国消费能力的提升推动了工业革命的产生,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相反,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英国国内市场的需求,而非海外市场,排除B项;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C项。故选D项。
15. 下表为国际法发展的历程表。据此可知( )
年代 国际法内容
1648年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了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1919年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参会主权国家形成决议时实行“全体一致”原则。
1945年 《联合国宪章》确定通过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
A. 各国的独立主权得到尊重 B. 集体安全体制不断完善
C. 国际法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减弱 D. 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得到根本遏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48年-1945年。据本题材料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国联形成全体一致原则,联合国形成大国一致原则,这体现国际社会在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方面的集体安全体制不断完善,B项正确;材料强调集体安全体制不断完善,并不涉及单个国家的主权独立,排除A项;联合国“大国一致”原则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排除C项;“根本”一词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16. 19世纪70—80年代,美国商人斯威夫特创办了肉类加工厂,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利用传送带进行流水作业,并雇佣工程师设计冷冻车厢,以便长途运输鲜肉。他还陆续开办工厂,利用肉类加工厂的下脚料生产肥料、肥皂和甘油等。斯威夫特的经营模式( )
①体现了产业分工不断细化 ②得益于铁路交通业的发展
③成为近代机械生产的开端 ④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范本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利用传送带进行流水作业”体现了产业分工的不断细化,①正确;“并雇佣工程师设计冷冻车厢,以便长途运输鲜肉”说明当时铁路运输业得到发展,能够长距离的运输货物,②正确;通过材料无法证实斯威夫特创办的肉类加工厂是近代机械生产的开端,而且肉类加工本身不属于机械生产,也不属于现代农业,③④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明清三朝,缅甸一直与中国保持宗藩关系。元朝军队灭亡南宋后,于1287年成立缅中行省。缅甸蒲甘王朝国王兼任元朝缅中行省的丞相,自辟官属,且财赋不入都省。明朝兴起后,缅甸各王邦部落仍是分裂状态,大多臣服明朝,接受土官封号,成为明朝的“土司”。清朝乾隆年间,清缅战争爆发,最终以缅甸称臣纳贡收场,此战造成东南亚一大变局。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列强入侵的加剧,东亚宗藩体系岌岌可危。1885年,在经历三次英缅战争之后,英国将缅甸纳入其在南亚的殖民体系和条约体系,缅甸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1886年,中英双方在北京订约,第一条规定缅甸对中国仍守十年一贡之制,但是作为“宗主国”的英国并没有履行这一规定。1887年10月11日,中英《缅甸条约》签订,清缅宗藩关系正式终结,这也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宗藩体制瓦解的缩影。
——摘编自何瑜、张波《清代中缅宗藩关系述论》
材料三 1950年6月,中国和缅甸建交,但少有往来。朝鲜战争基本结束后,周恩来指出要“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与此同时,朝鲜战争使缅甸决心按照自身价值观而非大国意愿推行独立的外交政策。中缅的关系改善推动了中国与泰国的接触,也推动了缅甸与苏联和东欧各国之间关系的改善。同时,缅甸力邀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亚非会议,一系列外事活动让周恩来观察到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看到“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
——摘编自梁志《走向和平共处:中缅关系的改善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元代对缅中行省的管理特点并阐述清朝国家疆域奠定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缅邦交体制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缅关系加以阐释。
【答案】(1)管理特点:行省的长官仍由缅甸国王兼任;缅中行省拥有独立的官员任命权与财政支配权;实际上是一种羁縻统治。历史意义: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基础;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使中国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2)变化:从“朝贡体制”(宗藩体制)向“条约体制”(近代外交体制)转变。原因:近代西方殖民扩张的冲击;清朝国力的衰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加重财政负担;朝贡体制自身不平等的缺陷;缅甸本国的发展和地区形势的变化。
(3)阐释:背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影响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美苏冷战格局影响;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渐瓦解。影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周边外交环境;有利于缅甸和苏联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提高中国国际形象。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特点:依据材料“缅甸蒲甘王朝国王兼任元朝缅中行省的丞相,自辟官属,且财赋不入都省。”可知,行省的长官仍由缅甸国王兼任、缅中行省拥有独立的官员任命权与财政支配权;依据材料“明朝兴起后,缅甸各王邦部落仍是分裂状态,大多臣服明朝,接受土官封号,成为明朝的‘土司’。”可知,实际上是一种羁縻统治。意义: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明清时期,缅甸一直与中国保持宗藩关系,在一定范围内中国西南部的版图得到了稳定和巩固,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基础;依据材料“清朝乾隆年间,清缅战争爆发,最终以缅甸称臣纳贡收场,此战造成东南亚一大变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王朝的边疆得到巩固,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缅甸一直与中国保持宗藩关系,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宗主国,使中国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变化:依据材料“元明清三朝,缅甸一直与中国保持宗藩关系。”、“中英《缅甸条约》签订,清缅宗藩关系正式终结,这也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宗藩体制瓦解的缩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朝贡体制”(宗藩体制)向“条约体制”(近代外交体制)转变。原因:依据材料“进入19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列强入侵的加剧,东亚宗藩体系岌岌可危。”可知,近代西方殖民扩张的冲击;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加速了清朝国力的衰减,朝贡贸易加重了清朝的财政负担;依据材料“1885年,在经历三次英缅战争之后,英国将缅甸纳入其在南亚的殖民体系和条约体系,缅甸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可知,缅甸本国的发展和地区形势的变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贡体制自身不平等的缺陷。
【小问3详解】
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背景:依据材料“缅甸力邀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亚非会议,一系列外事活动让周恩来观察到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看到‘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影响力;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为后来中缅关系的缓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依据材料“与此同时,朝鲜战争使缅甸决心按照自身价值观而非大国意愿推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可知,二战后美苏冷战格局影响着中缅的关系;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渐瓦解,也影响着中缅两国之间的关系。影响:依据材料“中国和缅甸建交,但少有往来。”、“中缅的关系改善推动了中国与泰国的接触,也推动了缅甸与苏联和东欧各国之间关系的改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周边外交环境和有利于缅甸和苏联关系的改善;中国同周边各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有利于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同周边各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促进了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同时提高中国国际形象。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生产工具又称劳动工具,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来直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物件。它被用于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起传导劳动的作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革和发展上开始的。生产工具的变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起根本性作用的。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然的过程,让人类的双手解放出来,让人类社会的发展获得动力。
——摘编自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种生产工具,以具体史实阐述该生产工具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要求:选择的生产工具要具有时代特征,阐述时须史论结合)
【答案】生产工具:铁制农具
影响:商和西周时期,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战国以后,铁制农具推广,有利于大量荒地的开垦,便于深耕、发土、平田、除草和收割,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变法改革推动了社会转型,各国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特别是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解析】
【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近代和现代中国和世界。据材料“生产工具变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起根本性作用的”并结合所学可知,生产工具变革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题干要求选取“磨制石器”“铁质农具”“蒸汽机”“内燃机”等其中一种生产工具,阐述该生产工具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如选择铁制农具。而后,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推广,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分工和工商业的繁荣。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推动了社会转型等角度进行说明。如:商和西周时期,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战国以后,铁制农具推广,有利于大量荒地的开垦,便于深耕、发土、平田、除草和收割,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变法改革推动了社会转型,各国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特别是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19. 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民主的唯一形态,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包括哪些方面。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
【答案】1)科举制度;“究天理”
(2)变化: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形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倡导科学精神思想解放的新文化运动兴起;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3)代议制度建立;代议制民主具有优越性,如可适用于地广人多的国家;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选民范围日益扩大;并扩展到更多国家。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1)本题是特点类、目的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古代中国。由材料中的“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中国的科举制度这种选官制度相关;“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程朱理学的认识论是“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不是明科学之真,而是求道德之善,即“究天理”。
(2)本题是对比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近代中国。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和层级经历了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取决于当时的经济和社会状况:甲午战失败后,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形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倡导科学、民主,促进思想解放的新文化运动兴起。
(3)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近代世界。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 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代议制度的建立;代议制民主具有优越性,如可适用于地广人多的国家;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选民范围日益扩大;并扩展到许多国家。
20. 50年前,中法出于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冲破冷战坚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不仅是两个国家、也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
——新华社2014年3月24日讯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一
材料三 拿破仑是政治家、军事家、法学家。他强化中央集权,编纂《拿破仑法典》,创办法兰西银行。起初,推动革命深入,捍卫革命成果占主导;后来,日益与旧制度妥协,还建立帝制。对外战争既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打击欧洲旧制度,传播革命思想;又侵略扩张,图谋称霸。前期战争的主导方面是反干涉,此后却逆转了。
对拿破仑的评价,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主张:①杰出人物是时代的产物,又反作用于他所处的时代;②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③区分人生不同阶段,动态评价;④区分不同活动领域,全方位评价。
——据李元明《拿破仑评传》整理
(1)阅读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特别从新中国外交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大背景,论述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
(2)中法两国都是大国,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试选择中国人民熟悉的三位法国文学家,各列举一部作品,并写出其所属文学流派或评价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中法历史上都涌现了不少叱咤风云的人物。如果请您评价拿破仑,您会更注重材料三中的哪种主张?请结合历史事实扼要展开。(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答案】(1)(9分)
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一边倒”),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攻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体现了我国外交的新胜利。
在美苏争锋的两极格局下,与不结盟运动等一起,冲破冷战坚冰(使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受到撼动)。
中法都是大国,都有灿烂的文明。两国建交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国际事务只有中国参与,才有可能真正解决。(9分)
(2)(9分)
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司汤达。《红与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者。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欧也妮 葛朗台》《高老头》《高利贷者》等)。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罗曼 罗兰。《约翰 克里斯朵夫》。现实主义作家,“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3)(8分)
更注重①:拿破仑既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又以自己的方式巩固和发展了法国大革命。评价拿破仑,必须把他置于时代的具体语境,又不忘他的个人风采。
更注重②:拿破仑的政治活动和对外战争都具有双重性。但从根本上说,功大于过,是个应当肯定的历史人物。
更注重③:拿破仑一生的经历错综复杂,有很强的阶段性。无论是政治活动还是对外战争,都有必要区分不同阶段,给予恰当评价。
更注重④:拿破仑拥有多重身份,在多个领域都有建树,为法兰西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评价时需区分活动的不同领域,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法关系、近代以来的文学成就以及对拿破仑的评价。
(1)依据题干要求,从新中国外交和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等角度论述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新中国初期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五十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1964年中法建交标志着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取得重大突破;使美国封锁、扼杀新中国的政策破产;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出现,中法建交有利于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2)列举近代以来著名的法国文学家及其代表作、所属流派:雨果、《巴黎圣母院》、浪漫主义文学,歌颂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丑、恶与黑暗。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现实主义文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罗曼 罗兰、《约翰 克里斯朵夫》、现实主义文学。(列出其他法国作家或作品均可)
(3)该问考查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坚持的原则和方法,属于开放性的问题。考生可任选材料三中的一种观点,结合具体史实进行评述。注意史论结合,逻辑严谨。如注重①:拿破仑既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又以自己的方式巩固和发展了法国大革命。评价拿破仑,必须把他置于时代的具体语境,又不忘他的个人风采。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多极化趋势;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主要成就·法国的文学成就;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拿破仑
【备考分析】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中法两国都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本题正是以这一时政热点切入,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以及法国历史。这要求考生在复习中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知识。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3-2024学年
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五次月考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6题,共48分)
1. 《新唐书》记载:“初定两税,货重钱轻,乃计钱而输绫绢。既而物价愈下,所纳愈多,绢,匹为钱三千二百(文),其后一匹为钱一千六百(文),输一者过二,虽赋不增旧,而民愈困矣。”这说明两税法的实施( )
A. 加剧了经济的通货紧缩 B. 征收形式转向以货币为主
C. 导致了农耕经济的衰退 D. 增加了中央政府财政收入
2. 唐朝的租庸调法规定“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而两税法则改为“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这一变化( )
A. 强化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 有助于增强劳动力的社会流动性
C. 推动了“不抑兼并”政策的实施 D. 有效保障了普通百姓的劳动时间
3. 宋初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赋税政策较为宽松,无意征收此地区的赋税;北宋中期后,该地区逐渐“出租赋如汉民”、“常赋外复输税”。据此可知,宋代( )
A. 对西南边疆地区的控制加强 B.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获得发展
C. 边疆管理实现与内地一体化 D. 西南地区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4. “18世纪50年代,乾隆帝出兵西陲平定新疆割据势力,结束其自元末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新疆自此永入中国一统版图。”清朝为巩固这一成果的重要举措是( )
A. 建行省以加强管辖 B. 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C. 设理藩院进行统治 D. 改土归流以强化对各族管理
5. 据统计,宋代熙宁六年以后,每年铸钱六百万贯,而明朝洪武二十六年,全国一年铸钱十八万九千余贯。此后多年,明朝政府大力推行没有准备金的宝钞,严禁使用金银交易。这表明,明朝( )
A. 吸取了元朝的教训 B. 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C. 雕版印刷技术成熟 D. 货币政策存弊端
6. 1879年,薛福成在谈到中国税则问题时提出:“外人而挠我自主之权,不可也。中国整饬厘金之弊,严杜中饱,俾商民乐业,可也。……又曰,若于他国之主权、征税、人民、内治有所防害,则不行。”这反映出晚清有志之士( )
A. 认识到外贸入超局面的危害 B. 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C. 商业贸易平等自主观念增强 D. 政治变革心理潜滋暗长
7. 1894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一书中指出:“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独惜中国政府未能惠工恤商,而商民鲜有能自置轮船,广运货物,驶赴外洋,与之交易者。”这表明他( )
A. 反对与西方国家通商 B. 认识到封建制度的弊端
C. 主张与西方进行商战 D. 反思清政府的经济政策
8. 一战期间,北洋政府在与德、奥断绝外交关系后单方面采取行动,终止向德、奥支付庚子赔款,同时采取外交攻势,赢得了暂停支付对荷兰、西班牙、挪威、瑞典等国庚子赔款五年期限的权利。这些举动( )
A. 冲击了西方列强的在华特权 B. 结束了中华民族屈辱历史
C. 反映出协约国对华政策调整 D. 旨在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9. 1932年7月至1933年初,中央苏区发行了5种面额的纸币,以及一定数量的银币、银洋作为通行的国币,同时严厉打击埋藏现金和私运现金出口等行为。苏区还设立收买金银处,大量收集金银。上述举措( )
A. 遏制了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B. 旨在应对国民政府币制改革
C. 适应了国共合作抗日的需要 D. 有助于打破苏区的经济困境
10. 1958年9月,毛泽东会见巴西记者时指出,“只要巴西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愿意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我们一律欢迎。不建立外交关系,做生意也好。不做生意,一般往来也好”。他意在强调中国( )
A. 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B.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的原则
C 愿与拉美国家直接建交 D. 重视对外交往和经济交流
11. 1956—1962年,西方国家来华旅游人数仅占外国游客的5%左右,最高年份也仅占8. 8%。1963年这一比重迅速上升为39.8%。1964年,资本主义国家来华游客首次超过社会主义国家来华游客。这得益于新中国( )
A. 积极推行一边倒的方针 B. 找到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C. 逐步冲破西方国家封锁 D. 形成全方位外交布局
12. 直到中世纪晚期,西欧有些国家国王的女儿、外甥和外孙等亲属均有王位继承权。国王的女儿和妹妹一般会嫁给国内外的贵族,所以经常会出现外国公爵成为本国国王的情况,造成领土变更频繁。这一现象( )
A. 反映出欧洲男女平等的实现 B. 不利于西欧民族国家形成
C. 说明女性参政议政热情提高 D. 加快了西欧一体化的进程
13. 1534年,英国亨利八世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首领,拥有任命教会各种神职和决定教义的权力;1661年,法国路易十四下令修建凡尔赛宫,迫使各省的大领主们奉召入宫,要求他们作为侍臣必须住在宫内,不准和王室成员随意交往,严格遵循宫廷礼仪。这些措施客观上( )
A. 打击了天主教会势力 B. 推动了专制王权强化
C. 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 D. 促进了民族国家形成
14. 印花棉布因为具有色彩艳丽、布料质地优良、穿着舒适透气等优势,从17世纪末期进口到英国以来,引起了英国人的狂热。18世纪初,英国平均每年消费进口原棉114万磅,1765年增加到403万磅。正如学者所说“技术变革是对市场扩展的长期反应”。据此可知,英国消费能力的提升( )
A. 迟滞了技术革命的到来 B. 得益于海外殖民地扩大
C. 源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 推动了工业革命产生
15. 下表为国际法发展的历程表。据此可知( )
年代 国际法内容
1648年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了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1919年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参会主权国家形成决议时实行“全体一致”原则。
1945年 《联合国宪章》确定通过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
A. 各国的独立主权得到尊重 B. 集体安全体制不断完善
C. 国际法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减弱 D. 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得到根本遏制
16. 19世纪70—80年代,美国商人斯威夫特创办了肉类加工厂,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利用传送带进行流水作业,并雇佣工程师设计冷冻车厢,以便长途运输鲜肉。他还陆续开办工厂,利用肉类加工厂的下脚料生产肥料、肥皂和甘油等。斯威夫特的经营模式( )
①体现了产业分工不断细化 ②得益于铁路交通业的发展
③成为近代机械生产的开端 ④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范本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二、非选择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明清三朝,缅甸一直与中国保持宗藩关系。元朝军队灭亡南宋后,于1287年成立缅中行省。缅甸蒲甘王朝国王兼任元朝缅中行省的丞相,自辟官属,且财赋不入都省。明朝兴起后,缅甸各王邦部落仍是分裂状态,大多臣服明朝,接受土官封号,成为明朝的“土司”。清朝乾隆年间,清缅战争爆发,最终以缅甸称臣纳贡收场,此战造成东南亚一大变局。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列强入侵的加剧,东亚宗藩体系岌岌可危。1885年,在经历三次英缅战争之后,英国将缅甸纳入其在南亚的殖民体系和条约体系,缅甸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1886年,中英双方在北京订约,第一条规定缅甸对中国仍守十年一贡之制,但是作为“宗主国”的英国并没有履行这一规定。1887年10月11日,中英《缅甸条约》签订,清缅宗藩关系正式终结,这也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宗藩体制瓦解的缩影。
——摘编自何瑜、张波《清代中缅宗藩关系述论》
材料三 1950年6月,中国和缅甸建交,但少有往来。朝鲜战争基本结束后,周恩来指出要“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与此同时,朝鲜战争使缅甸决心按照自身价值观而非大国意愿推行独立的外交政策。中缅的关系改善推动了中国与泰国的接触,也推动了缅甸与苏联和东欧各国之间关系的改善。同时,缅甸力邀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亚非会议,一系列外事活动让周恩来观察到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看到“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
——摘编自梁志《走向和平共处:中缅关系的改善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元代对缅中行省的管理特点并阐述清朝国家疆域奠定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缅邦交体制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缅关系加以阐释。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生产工具又称劳动工具,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来直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物件。它被用于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起传导劳动的作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革和发展上开始的。生产工具的变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起根本性作用的。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然的过程,让人类的双手解放出来,让人类社会的发展获得动力。
——摘编自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种生产工具,以具体史实阐述该生产工具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要求:选择的生产工具要具有时代特征,阐述时须史论结合)
19. 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民主的唯一形态,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包括哪些方面。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
20. 50年前,中法出于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冲破冷战坚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不仅是两个国家、也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
——新华社2014年3月24日讯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一
材料三 拿破仑是政治家、军事家、法学家。他强化中央集权,编纂《拿破仑法典》,创办法兰西银行。起初,推动革命深入,捍卫革命成果占主导;后来,日益与旧制度妥协,还建立帝制。对外战争既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打击欧洲旧制度,传播革命思想;又侵略扩张,图谋称霸。前期战争的主导方面是反干涉,此后却逆转了。
对拿破仑的评价,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主张:①杰出人物是时代的产物,又反作用于他所处的时代;②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③区分人生不同阶段,动态评价;④区分不同活动领域,全方位评价。
——据李元明《拿破仑评传》整理
(1)阅读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特别从新中国外交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大背景,论述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
(2)中法两国都是大国,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试选择中国人民熟悉的三位法国文学家,各列举一部作品,并写出其所属文学流派或评价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中法历史上都涌现了不少叱咤风云的人物。如果请您评价拿破仑,您会更注重材料三中的哪种主张?请结合历史事实扼要展开。(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3-2024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