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练习题 2024年北京市九年级历史中考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1.(2023下·北京东城·九年级北京五十五中校考阶段练习)如图是聪聪同学在记忆我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时使用的口诀,该条约的签订( )
A.使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B.使清政府向多国赔偿了4.5亿两白银
C.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D.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双半”社会的程度
2.(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明清时期,厦门一带的商人经常往来于江浙地区进行棉布贸易。英国在厦门开市通商后,物美价廉的洋布充斥当地,民间购买者增多,传统商路和手工纺织业开始衰落。以上材料可以用于说明( )
A.鸦片战争的影响 B.英法联军的罪行
C.甲午战争的背景 D.八国联军的侵略
3.(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1853年5月20日,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热情地肯定了中国爆发的一场革命,说:“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而在1862年6月,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中,口气就完全不一样了。文章开头他就说:“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马克思说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4.(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右侧奖章是法国1860年远征中国纪念章,该章总颁发量8000枚。奖章正面刻有拿破仑三世像,背面则刻了重要战役的地点—塘沽、张家湾、八里桥、北京。奖章绶带为金黄色,正反面均缝有北京的字样,奖章在成为历史罪证的同时,也记录下了战争的过程。这场侵略战争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5.(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19世纪上半期,中国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独立自主、经济上自给自足的现状被打破。此“变局”始于( )
A.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北京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6.(2023·北京石景山·统考一模)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上述材料反映了条约制度下的社会变化,与此变化的发生直接相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福州新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虎坊桥西北的骡马市大街,是林则徐和福建籍在京官员筹资购置的同乡会馆。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完成福州新馆文物腾退修缮,将其辟为“全国禁毒宣传教育基地”。这是由于林则徐( )
A.编写《四库全书》 B.在东南沿海组织抗倭斗争
C.领导了虎门销烟 D.发起并开展了洋务运动
8.(2023下·北京东城·九年级北京五十五中校考阶段练习)某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许多条约,共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该国是( )
A.苏联 B.英国 C.沙俄 D.意大利
9.(2023下·北京东城·九年级北京五十五中校考阶段练习)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全球禁毒第一人”是( )
A.曾国藩 B.关天培 C.左宗棠 D.林则徐
10.(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下列连环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点是( )
A.加强对外交往 B.加强边疆管理
C.强化君主专制 D.抗击外来侵略
11.(2023·北京朝阳·统考一模)在西方国家向中国输入鸦片之前,大量白银流入中国。1830—1833年,在正当贸易中,英国输华商品总值775万两白银,而中国输英商品995万两。以上材料说明的是( )
A.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B.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C.鸦片战争造成的影响 D.“三角贸易”的过程
12.(2023·北京丰台·统考一模)随着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被纳入到欧美资本主义的世界条约体系中,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导致变化开始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2023·北京西城·统考一模)下面文本框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的目录,据此判断此课时的学习内容是( )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英法发动侵华战争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4.(2023·北京·模拟预测)某同学在学天国运动时列了一个大事年表,请你选个恰当的标题( )
1851年金田起义 1853年太平军北伐 1853年颁发《天朝田亩制度》追求财富平均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讧 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洋人的联合进攻下失败
A.农民阶级的抗争和局限 B.农民阶级发展资本主义
C.农民阶级的英勇与智慧 D.农民阶级抵御外来侵略
15.(2023·北京·模拟预测)下面图片可以用于分析( )
A.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原因 B.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原因
C.英国在战争中的获利情况 D.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改革背景
16.(2023·北京·模拟预测)法军军官吉拉尔在《法兰西和中国》中对发生在1860年北京八里桥的一场战役点评道:“中国军队以罕见之勇敢迎头痛击联军……他们面对强大的火力,还是宁愿一步不退。”这场战役发生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17.(2024上·北京石景山·九年级统考期末)从1840年起,止于1864年,这是中国初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也是中国社会的积极力量对中国社会面临的急遽变化作出初步反应的时期。下列选项中能说明划线句观点的史实是(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
二、综合题
18.(2024上·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
材料一 我国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地区的气候不适合种植茶叶,而当地居民食肉饮乳,使助消化、解油腻的茶叶消费成为必需。中原王朝的农业、交通和军事对马匹有客观需求。于是,茶叶贸易与马匹贸易相结合,形成了“茶马互市”。这种贸易模式盛行于唐、宋、明,至清逐渐衰落。
——摘编自李宁《丝绸之路上的茶叶贸易与茶文化》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我国古代“茶马互市”盛行的影响。
材料二 以下是与茶有关的图画
①德国传教士于1667年出版《图说中国》。书中介绍了中国云南的茶树,绘制了茶树的样子,图中竹席上堆放青叶,应为正在晾晒茶叶,这是欧洲第一幅茶画。 ②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国人把饮茶习惯和茶叶贸易推广至北美。美国独立战争前后,饮用茶成为时尚。 ③英国画家乔治1885年绘制的《茶》,画中年轻女子手持绘有东方风情图案的茶具,桌面托盘上有体现英式饮茶习惯的奶壶和糖。
(2)从材料二中找出能说明以下主题的材料(写序号)
欧洲人了解中国种茶制茶情况:
饮茶习俗在英国的本土化:
美洲受到欧洲饮茶习惯的影响:
材料三 1839年,英国在印度开办的一家茶叶公司派遣罗伯特·福琼到中国盗窃优质茶种和茶苗,学习中国制茶技术。福琼化装成中国人,先后四次深入内地。1851年,他将2000株茶苗、1.7万粒茶树种子以及招募到的8名中国制茶专家带到印度。1872年,第一台揉茶机在该茶叶公司的茶园中使用,至19世纪末,印度已经实现揉茶、切茶、筛茶、装茶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化。为了与中国茶竞争,英国人还在教材里宣传中国茶是如何的不好。到1888年,从印度运往英国的茶叶数量完全超过了中国。
——摘编自周重林,太俊林《茶叶战争》
(3)依据材料三、概括英国茶业崛起的原因。
材料四 中国茶业要发展,除了提高茶的经济效应外,还要大力发展茶文化创意产业。以茶叶闻名的安溪县把民间的茶王比赛移到香港、北京等地举办,把民间斗茶赛变为一种独特文化。北京某茶馆推出系列茶文化漫画作品,让国内外游客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中国茶文化。
——摘编自姚国坤《图说中国茶文化》
(4)2022年底,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结合实际,说说你如何向国际友人宣传中国茶文化。
19.(2023上·北京·九年级北京二中校考阶段练习)城市:繁荣、开放与可持续发展
【唐都长安】
唐都长安气势恢弘,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名片,
材料一 ①韩愈:“长安百万家,出门无所之。”
②白居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③白居易:“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1)以上诗句描述了唐都长安的风貌,其中反映布局规整的是 ;反映人口众多的是 ;反映民族文化交融的是 。(将以上诗句的序号分别填写在横线上)
材料二
唐长安城设东、西两市,两市各占两坊之地,各行各业应有尽有,是当时长安城商业活动的中心。据记载,当时西市有大衣行、秤行、绢行、鱼行、笔行、药材肆等,东市有铁行、肉行、金银行等许多行业,店铺很多。西市还专门设有“波斯邸”“胡姬酒肆”“收宝胡商”等。
——摘编自曹尔琴《唐长安的商人与商业》
(2)依据材料二,说出长安城商业活动的特点。
材料三 近代上海大事记(节选)
①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②1845年,上海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租界(租界:近代历史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的简称)。
③1872年,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申报》在上海创刊。
④1883年,上海第一座自来水公司开始运营。
⑤1903年,革命志士邹容在上海写成《革命军》,呼吁民主革命。
(3)近代上海既是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用大事记中的史实说明以上观点。
体现“列强侵略”的是: (填写序号)
体现“近代化”的是: (填写序号)
20.(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某校历史社团开展“探寻北京城市遗址公园”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一 社团学生考察遗址公园
①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②明城墙遗址公园 ③金中都公园
围绕元大都土城墙遗址修建。公园里面有以战马群为核心的“鞍疆盛世”景观,有忽必烈、马可·波罗等人物雕像,还有体现交易中使用的大量铜钱的雕塑 以明代城墙为核心而建,其中东便门的一段城墙保存相对完整,城墙内为夯土外包砖石。东南角楼高约30米,上有144个射箭用的窗口 以“金中都”建城文化为主题,选址于当年皇城故址。仿建金代建筑,体现了“唐风宋制”的营建法式;设置营城建都、金人游牧等景点
(1)社团学生按照朝代顺序考察遗址公园,顺序应为____________。(写序号)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参照示例,写出一处遗址公园体现的历史。(示例除外)
示例:②明朝时期,朱棣迁都北京。角楼反映了当时的北京城具有强大的军事防御功能。
活动二 社团学生依据圆明园遗址公园相关材料绘制了以下示意图
(2)依据示意图,概括圆明园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的变化。分析这一公园的历史价值。
活动三 社团学生依据路县故城遗址公园相关资料进行研讨
路县故城是2016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前期考古勘探时发现的西汉遗址。汉高祖时设县于此,因与秦始皇修筑的道路(驰道)相邻,而得名“路县”。该遗址分为城墙基址、城内遗存等四部分,出土文物丰富。发现之初,副中心规划基本成形,该区域已被规划为居住用地,并有铁路线穿过。因为遗址的发现,政府对已有规划进行调整,全面统筹遗址保护、文化体验、休闲活动等多方需求。2017年,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对路县故城城址进行原址保护,建立遗址公园。
——摘编自《北京城市副中心报》,2023年4月第4期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路县名称由来所反映的时代特征。谈谈对这一城市规划调整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21.(2023·北京·模拟预测)茶从古至今在文明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材料一 茶的应用起源于神农,多将其用于药物。而真正成为饮品,遍及大江南北,且形成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则是在中国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唐朝。茶文化的盛行,也帮助其自身更快的发展,从饮茶习惯,渗透到诗词乐曲,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贸易,中国的茶叶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和中亚等地区。茶文化代表了国人的生活习惯,也记录千余年来岁月历程的精神载体。
——整理自张珂《唐代茶文化浅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唐代茶文化盛行的表现和其盛行、外传的因素。
材料二
1610年,荷兰船队才首次将少量茶叶当成商品运到欧洲,茶叶这时还很稀罕。
166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从东印度进口了一批茶叶。
18世纪初,英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建立了贸易站,直接从中国进口茶叶,茶叶进口量直线攀升。1718年,茶叶取代丝绸成为英国从中国进口的支柱商品。
18世纪末,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完全掌握了全球的茶叶贸易。
——摘编自汤姆·斯丹迪奇《六个瓶子里的历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出对欧洲进口中国茶有影响的一条航线。(可填写地图上航线对应的序号)分析英国掌握全球茶叶贸易的原因。
材料三 1773年,英政府颁布“茶税法”,企图给东印度公司以殖民地茶叶进口垄断权,向殖民地倾销剩余茶叶。为了阻止茶叶上岸,波士顿人组成了“茶社”,于12月16日化妆成印第安人登船,将价值9万美元的342箱茶叶抛入海湾。
——摘编自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四 茶叶在欧洲尤其是英国广受欢迎。1765—1774年,(英国)平均每年从中国进口的总货值中,茶叶占71%。在1785—1794年中,这一比例提高到85%。但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则长期滞销。长期的贸易逆差,导致英国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这是作为“世界工厂”的英国所不能接受的现实。英国政府和资本家们必须试图改变这样的事实。
——夏东平《从茶叶贸易视角解读鸦片战争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四的内容并结合所学,说说与茶叶贸易有关的两场战争名称。选择其中的一场战争,说出其历史影响。
22.(2023·北京·九年级专题练习)云实践——探寻“万园之园”的前世今生。
[探源 网络搜索]
材料一 康熙末年,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统一,呈现兴盛景象。明末清初,大批造园能匠涌入北方,以其精湛技艺进行皇家园林的营造。同时,诸多造园理论书籍的问世,为清代大规模园林建设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康雍乾三帝努力学习汉族文化和政治制度,个人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崇尚园林艺术与造园文化。在这样的条件下,成就了这座一代名园。
——摘编自姜贝《圆明园规划布局及其结构研究》
(1)依据材料一,概括圆明园修建的背景和条件。
[寻踪 研究探析]
材料二 圆明园是清代的一座“离宫型皇家园林”,既有轴线对称、规则整齐的宫殿式布局,也有原始粗犷、建筑疏朗的园林化风景布局。在清中期以后,一些大朝与大宴的典礼与活动,移至圆明园,圆明园实际上是一座园林紫禁城,同是大清王朝的统治中心。
——摘编自何瑜《清代圆明园与紫禁城关系考辨》等
(2)依据材料二,概括圆明园建筑特点。
[今世 浏览新闻]
材料三 2020年12月1日,圆明园马首铜像在被劫掠160年后正式回家!自圆明园罹难至今,马首先后有过6位藏主。2007年,马首突然现身香港拍卖行图册。国家文物局第一时间表达了终止公开拍卖的坚定立场和促成文物回归的意愿。同年,澳门爱国企业家何鸿燊购得该铜像。并于2019年将马首铜像正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划拨原属地圆明园管理处收藏。
——摘编自圆明园遗址公园官网
(3)依据材料三,指出导致马首铜像流失海外的历史事件。概括马首铜像回归的原因。
[展望 思考感悟]
材料四 马首回家后的存放位置让圆明园管理处犯了愁。在圆明园的最西部,露天存放着大量回归的条石、灰砖。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圆明园文物也存在保护不力的情况。同时,圆明园内现存的56处建筑遗址、21处叠石遗址、9处夯土遗址,都不同程度地需要经常性的保护,就连人们熟知的大水法,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 守卫圆明园》
(4)依据材料四,为圆明园文物和遗址的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开放“广厦福宁上”五处为通商口岸的是《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五处通商口岸,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协定关税,使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A项正确;使清政府向多国赔偿了4.5亿两白银的是《辛丑条约》,排除B项;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的是《马关条约》,排除C项;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双半”社会的程度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广厦福宁上”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英国在厦门开市通商后,物美价廉的洋布充斥当地,民间购买者增多,传统商路和手工纺织业开始衰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条款之一就是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出现材料中厦门传统商路和手工纺织业开始衰落,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犯下滔天的罪行火烧圆明园、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等,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甲午战争的背景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指1900年以英、俄、日、法、意、美、德、奥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根据材料“1853年、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1862年”、“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结合所学可知,850年夏,洪秀全发布总动员令,号召各地拜上帝会众到桂平金田村“团营”。1851年1月11日 ,洪秀全集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64年天平天国运动失败,与题干信息相符,A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是指19世纪末以“支清灭洋”为口号的中国农民运动。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根据材料“法国、1860年、北京”,结合所学可知,1856年到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攻打到了北京,并犯下火烧圆明园的暴行,B项正确;通常鸦片战争都指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其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与题干时间等信息不符,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指的是1894~1895年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与题干时间等信息不符,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指1900年5月28日 以英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意大利、美国、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与题干时间等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详解】根据题干“19世纪上半期”“政治上独立自主、经济上自给自足的现状被打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期,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使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此,题干中的“变局”始于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均与题干“始于”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6.A
【详解】根据材料“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及所学可知,反映的是《南京条约》的历史信息。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使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速度,A项正确;中英《天津条约》增开牛庄、登州、台南、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排除B项;《马关条约》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排除C项;《辛丑条约》未涉及通商口岸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林则徐在1839年6月主持了虎门销烟,将之前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所以林则徐和福建籍在京官员筹资购置的同乡会馆才会被辟为“全国禁毒宣传教育基地”,C项正确;《四库全书》是乾隆时期编撰的,林则徐是道光时期的大臣,没有主持编写这部书,排除A项;在东南沿海组织抗倭斗争的是戚继光元帅,排除B项;发起并开展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没有林则徐,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中国近代史上,沙俄强迫清政府签定许多条约,共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C项正确;在苏联支持下,外蒙古独立出去,排除A项;英国曾割占中国香港,排除B项;意大利没有割占过中国土地,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前,外国鸦片商人逐年扩大对华鸦片走私,面对广州外海的鸦片走私,道光皇帝特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林则徐将英美鸦片商人呈缴的走私鸦片烟土两万多箱,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项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因此“全球禁毒第一人”是林则徐,D项正确;曾国藩是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与禁毒无关,排除A项;关天培在任广东大清水师提督其间,全力支持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因此“全球禁毒第一人”是林则徐,而不是关天培,排除B项;左宗棠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禁毒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根据材料图片信息和所学可知,戚继光消除倭患,抗击倭寇侵略;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中收复了台湾,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林则徐组织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D项正确;材料中历史事件是反抗外敌侵略,不是在加强对外交往,排除A项;只有郑成功收复台湾有利于加强边疆管理,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反抗外来侵略,与强化君主专制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在西方国家向中国输入鸦片之前,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可知,当时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这使得西方侵略者眼红,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英国最终发动了鸦片战争,所以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而不是战后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西方殖民者罪恶的“三角贸易”,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正确;《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B项;《马关条约》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签订的,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C项;《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之后签订的,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
13.B
【详解】根据表格内容“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内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与英法及俄国在北京订立不平等的《北京条约》,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趁火打劫,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辛丑条约》,排除D项。故选B项。
14.A
【详解】金田起义和北伐,是反抗斗争;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空想性,无法真正实施。1856年的领导集团内讧,血流成河,体现了洪秀全、杨秀清和韦昌辉等人的严重问题。1864年,太平天国覆灭,说明他们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代表历史的前进方向和时代的潮流。A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农民阶级发展资本主义,排除B项;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讧,这些都不能说明农民阶级的英勇与智慧,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农民阶级抵御外来侵略,排除D项;故选A项。
15.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军的军事武器比不上于英军的先进武器。在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原因之一是军备废弛,武器落后,故选B项。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原因是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排除A项。英国的获利情况应发生是战争结束后,从清政府中获取利益,材料并未体现出来,排除C项。清政府改革与英军无关,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16.B
【详解】依据题干“1860年北京八里桥的一场战役”“中国军队以罕见之勇敢迎头痛击联军……”,结合所学知识,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清朝都城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因此这场战役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正确;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1842年,A排除;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1895年,C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1901年,D排除。故选B。
17.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B项正确;1839年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排除A项;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排除C项;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
18.(1)影响:有利于少数民族身体健康;满足中原地区对马匹的需要。
(2) ①。 ③。 ②
(3)原因:获得中国的优质茶种和茶苗,学习中国的制茶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取得很好的效益;英国对中国茶叶的诋毁。
(4)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是流淌于血液中的文化因子,茶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播于世界的重要象征;我们要加紧编修茶文化教材,加强茶文化作品的外译,开发茶旅游文化,搭建茶文化交流国际平台。
【详解】(1)影响:据材料“我国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地区的气候不适合种植茶叶,而当地居民食肉饮乳,使助消化、解油腻的茶叶消费成为必需。”可知,有利于少数民族身体健康;据材料“我国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地区的气候不适合种植茶叶,而当地居民食肉饮乳,使助消化、解油腻的茶叶消费成为必需。中原王朝的农业、交通和军事对马匹有客观需求”可知,满足中原地区对马匹的需要。
(2)据材料“①德国传教士于1667年出版《图说中国》。书中介绍了中国云南的茶树,绘制了茶树的样子,图中竹席上堆放青叶,应为正在晾晒茶叶,这是欧洲第一幅茶画。”可知,材料有利于“欧洲人了解中国种茶制茶情况”;据材料“②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国人把饮茶习惯和茶叶贸易推广至北美。美国独立战争前后,饮用茶成为时尚。”可知,材料反映了“美洲受到欧洲饮茶习惯的影响”;据材料“③英国画家乔治1885年绘制的《茶》,画中年轻女子手持绘有东方风情图案的茶具,桌面托盘上有体现英式饮茶习惯的奶壶和糖。”可知,材料反映了“饮茶习俗在英国的本土化”。
(3)原因:据材料“1839年,英国在印度开办的一家茶叶公司派遣罗伯特·福琼到中国盗窃优质茶种和茶苗,学习中国制茶技术”可知,材料反映了英国在印度开办茶叶公司,并派人来中国盗取中国的优质茶种和茶苗,学习中国的制茶技术;据材料“1872年,第一台揉茶机在该茶叶公司的茶园中使用,至19世纪末,印度已经实现揉茶、切茶、筛茶、装茶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化”可知,英国的茶叶加工实现机械化生产,取得很好的效益;据材料“为了与中国茶竞争,英国人还在教材里宣传中国茶是如何的不好”可知,英国对中国茶叶的诋毁。
(4)据材料“中国茶业要发展,除了提高茶的经济效应外,还要大力发展茶文化创意产业。”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是流淌于血液中的文化因子,茶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播于世界的重要象征;据材料“北京某茶馆推出系列茶文化漫画作品,让国内外游客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中国茶文化。”并结合所学可知,我们要加紧编修茶文化教材,加强茶文化作品的外译,开发茶旅游文化,搭建茶文化交流国际平台。
19.(1) ② ① ③
(2)有专门的商业区;行业多;中外贸易频繁。
(3) ①、②; ③、④、⑤
【详解】(1)填空:根据所学知识,诗句②“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反映的是长安的布局规整;诗句①“长安百万家,出门无所之。”反映的是长安的人口众多;诗句③“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反映的是民族文化交融。
(2)特点: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二图片及“唐长安城设东、西两市,两市各占两坊之地,各行各业应有尽有,是当时长安城商业活动的中心。据记载,当时西市有大衣行、秤行、绢行、鱼行、笔行、药材肆等,东市有铁行、肉行、金银行等许多行业,店铺很多。西市还专门设有‘波斯邸’‘胡姬酒肆’‘收宝胡商’等”可知,长安城商业活动的特点有:有专门的商业区;行业多;中外贸易频繁。
(3)填空:根据所学知识,①《南京条约》、②租界体现了“列强侵略”;③《申报》、④上海第一座自来水公司、⑤《革命军》体现了“近代化”(向西方学习)。
20.(1)③①②
示例:①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完成统一;元大都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大都市;商业繁荣。
③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建城过程中吸收中原文化,体现了民族交融。
(2)从古代大型皇家园林到近代的废墟,再到现代的遗址公园。
(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示例:这一城市规划调整合理;它恰当处理了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传承了历史文化,提升了城市文化内涵,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金朝建立与1117年,元朝建立于1271年,明朝建立于1368年故序号为③①②;根据所学知识,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完成统一,元大都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大都市,商业繁荣;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建城过程中吸收中原文化。
(2)根据材料可知,圆明园经历了从古代大型皇家园林到近代的废墟,再到现代的遗址公园的这一变化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圆明园具有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3)根据材料可知,路县是根据秦汉时期的历史确立下来的,秦汉时期的特点是统一多民族的建立与巩固;根据材料“因为遗址的发现,政府对已有规划进行调整,全面统筹遗址保护、文化体验、休闲活动等多方需求。2017年,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对路县故城城址进行原址保护,建立遗址公园”可知,这一城市规划调整合理;它恰当处理了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传承了历史文化,提升了城市文化内涵,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
21.(1)表现:成为饮品,遍及大江南北、渗透到诗词乐曲、传播到东亚、中亚等地。原因:唐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发达的交通,对国外的吸引力等(任意两点)
(2)路线:③或达伽马航线,从欧洲到印度的航线。④或麦哲伦的环球航线。
原因: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大西洋海上贸易航道的要冲,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进行海外扩张,16-17世纪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3)美国独立战争,鸦片战争。
任选其一:美国独立战争为美国赢得民族独立,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革命后颁布1787年宪法,确了联邦共和制度。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真正成为饮品,遍及大江南北”“饮茶习惯,渗透到诗词乐曲,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贸易,中国的茶叶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和中亚等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唐代茶文化盛行的表现成为饮品,遍及大江南北、渗透到诗词乐曲、传播到东亚、中亚等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唐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发达的交通,对国外的吸引力等。
(2)根据所学知识,对欧洲进口中国茶有影响的一条航线是③或达伽马航线,从欧洲到印度的航线。④或麦哲伦的环球航线。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后,促进大西洋海上贸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殖民扩张提供条件,英国在16-17世纪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3)据所学知识,美国波士顿倾茶事件作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从而爆发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实现美国独立,通过1787年宪法建立美国联邦制国家,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危害中国人民身体,社会秩序混乱,林则徐虎门销烟,破坏英国在鸦片贸易的利益,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点睛】
22.(1)背景: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条件:江南地区的工匠来到北方;造园理论书籍提供了系统指导;统治者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任意两点即可)
(2)布局上兼有宫殿和园林的特色;功能上具有政治统治中心的地位。
(3)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或火烧圆明园。原因:企业家的爱国行为;我国政府的努力;国家实力的提升。(任意两点即可)
(4)言之成理即可。如政府要完善保护设施,加大投入,加大宣传力度,力争做到家喻户晓等。
【详解】(1)依据材料一“康熙末年,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统一,呈现兴盛景象”可知,圆明园修建的背景是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据材料“明末清初,大批造园能匠涌入北方,以其精湛技艺进行皇家园林的营造”可知,圆明园修建的条件是江南地区的工匠来到北方;据材料“同时,诸多造园理论书籍的问世,为清代大规模园林建设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可知,造园理论书籍提供了系统指导;据材料“康雍乾三帝努力学习汉族文化和政治制度,个人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崇尚园林艺术与造园文化”可知,统治者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在这样的条件下,成就了这座一代名园。
(2)依据材料二“圆明园既有轴线对称、规则整齐的宫殿式布局,也有原始粗犷、建筑疏朗的园林化风景布局。在清中期以后,一些大朝与大宴的典礼与活动,移至圆明园,圆明园实际上是一座园林紫禁城,同是大清王朝的统治中心”概括可知,圆明园建筑特点是布局上兼有宫殿和园林的特色;功能上具有政治统治中心的地位。
(3)依据材料三“2020年12月1日,圆明园马首铜像在被劫掠160年后正式回家!自圆明园罹难至今,马首先后有过6位藏主”并结合所学可知,导致马首铜像流失海外的历史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或火烧圆明园;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大量文物流失海外,这其中就包括圆明园马首铜像。据材料“国家文物局第一时间表达了终止公开拍卖的坚定立场和促成文物回归的意愿。同年,澳门爱国企业家何鸿燊购得该铜像”可知,马首铜像回归的原因有企业家的爱国行为;我国政府的努力;国家实力的提升。
(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为圆明园文物和遗址的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是政府要完善保护设施,加大投入,加大宣传力度,力争做到家喻户晓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练习题(含解析) 2024年北京市九年级历史中考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