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
本试卷共8页,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考号、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等。
2.作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是古人类遗址分布图。通过观察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古人类会制作工具 B. 古人类当时手工业发达
C. 古人类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 D. 古人类过着群居生活
2. 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
A. 天然火的运用 B. 部落联盟的形成
C. 早期国家的出现 D. 原始农业的兴起
3. “尧有子九人,不以其子为后,见舜之贤也,而欲以为后。”这反映当时的推举标准是( )
A. 举贤禅让 B. 传子世袭 C. 征战功绩 D. 部落势力
4. 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姓起源于母系社会,氏大量产生于周朝。有的以官职为氏,如司马、史等;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屠等。宋、鲁、魏、韩等氏是什么制度的体现(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5. 下图是汉字“中国”的演变历程,据此可知( )
A. 汉字的发展一脉相传 B. 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 汉字的造字方式单一 D. 字形不具延续性和传承性
6. 商代中期,青铜器种类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青铜器的器型多种多样,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这体现了我国古代( )
A. 政治制度的变化 B. 制陶技术高超
C. 统治阶级的残暴 D. 青铜器铸造技术高
7. 春秋时期,周天子仅控制洛邑周围数百里,诸侯们不尊王命,不来朝贡,以至周王室经常陷于经济困难的境地,不得不求财于诸侯。这反映出当时( )
A 诸侯争霸斗争激烈 B. 周王生活奢侈浪费
C. 周王室的地位衰微 D. 诸侯控制区域缩小
8.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 )
A. 奴隶制度开始形成 B. 封建制度正式确立
C. 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D. 生产力飞速发展
9.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2015年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10.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二字醒目鲜明、重若千钧,字里行间洋溢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情怀和为民初心。下列与这一执政理念相符的学派及思想是( )
A. 道家“无为” B. 墨家“非攻” C. 法家“法治” D. 儒家“仁政”
11. 有人称他为“千古一帝”有人称他为“暴君”。在西方人看来他是东方世界的凯撒大帝,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他”的主要贡献是( )
A. 统一中国 B. 焚书坑儒 C. 轻徭薄赋 D. 重文轻武
12. 秦朝政府的一位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监察百官,对违法乱纪的官员还要进行调查。这位政府高官是( )
A. 丞相 B. 太尉 C. 郡守 D. 御史大夫
13. 湖北云梦秦墓中发掘的秦律很大一部分内容属于官府行政法规性质,秦的大小官府机构都制定有若干规章制度。官吏若有违反,就可构成犯罪。这些规章制度有助于( )
A 废除郡县制度 B. 巩固分封 C. 完善法律制度 D. 尊崇儒术
14. 《史记·陈涉世家》记载:“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秦末农民起义( )
A. 起因于官吏的贪腐 B. 反对实施郡县制
C. 以六国贵族为主力 D. 得到了广泛响应
15. 楚汉之争历时四年,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吾能用之(张良、萧何和韩信等),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刘邦认为其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是( )
A. 积极响应大泽乡起义 B. 抓住时机,攻入咸阳
C. 注重团结和使用人才 D. 势力强大,善用武力
16. 《汉书》中记载,汉代经济发展经历了从汉初的“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到武帝初年“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的过程。与这一变化相关的是( )
A. 楚汉争霸 B. 文景之治 C. 尊崇儒术 D. 光武中兴
17. 下表所示内容历史作用的共同之处是( )
郡县制 刺史制度
秦始皇建立郡县制,全国初分为36郡,在郡下设县,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地方
A. 维护了领土完整 B. 促进了文化传播
C. 强化了中央集权 D. 推动了经济发展
18. 外戚梁冀(东汉梁太后之兄)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 )
A. 外戚专权乱政 B. 军阀混战不休
C. 豪强地主横行 D. 官僚机构臃肿
19. 《汉书·西域传》记载,(丝绸之路开通后)当时的西域人,铁器的制造,都是中国人(古代指的是中原地区)教他们的;在中国一方面,则葡萄、首蓿、石榴等,都自外输入。这体现( )
A. 中华文明领先世界 B. 西域对内地的影响
C. 丝路交流互通有无 D. 汉朝国力十分强盛
20. 东汉史学家班固称赞《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下列选项符合班固这一评价的是( )
A.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 《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
C. 《史记》讲究秉笔直书,爱憎分明,公正记事
D. 《史记》内容丰富,为许多下层人物写了传记
21. 西汉末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一些佛教用语也逐渐融汇到汉语中,如“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大千世界”“天花乱坠”等。这说明( )
A. 佛教是从日本传入中国的 B. 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C. 佛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D. 佛教和道教都起源于中国本土
22. 近数十年考古工作的收获表明,西安灞桥、新疆罗布淖尔、甘肃敦煌马圈湾遗址等都曾经有西汉麻纸残片发现。这些发现证明了西汉时( )
A. 已经生产纸 B. 蔡伦改进造纸术
C. 造纸技术高 D. 纸已经传到欧洲
23.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与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在长江边展开一场南北大战,这场战役为后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它是( )
A. 牧野之战 B. 长平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24. 下图主要反映了( )
A. 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B. 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C.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25. 西晋武帝司马炎曾经赐给北方游牧民族首领“晋归义胡王金印”(洛阳博物馆收藏),司马炎此举( )
A. 导致了八王之乱 B. 加速了南方开发
C.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消除了民族隔阂
26. 《晋书·食货志》记载了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据此可知,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 君主励精图治 B. 社会环境安定
C. 生产工具先进 D. 自然条件优越
27. 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东晋时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在他的名作中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
A. 《女史箴图》 B. 《兰亭集序》 C. 《水经注》 D. 《洛神赋图》
28.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下面有关这部农书解读正确的是( )
A. 这本书作者是北朝著名科学家祖冲之
B. 这本书的内容只包含农业方面的生产技术
C. 本题材料强调农业生产要重视顺应天时
D. 本题材料强调农业生产要少付出而成功多
29. 下图是中国在1986年发行的祖冲之纪念银币。这是为了纪念他( )
A. 书法名家,作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集序》
B. 绘画大师,其《女史箴图》是集教化审美于一体的典范
C. 数学大家,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
D. 农业学家,系统地总结了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科技知识
30. 医圣张仲景提倡医学应“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南朝祖冲之称其研究成果“可经世务,悉万物”。从中可以看出古代中国科技( )
A. 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 B. 注重理论的抽象概括
C. 坚持服务帝王的宗旨 D. 是为了寻求精神安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4分,32题12分,33题14分,共40分。
31.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所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图1到图2农业工具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商鞅变法的经济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述建造都江堰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总结出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
32. 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西汉王朝出现强盛局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同姓王引起的藩国危机。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材料三:《汉书》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罢半两钱,行五铢钱”。
(注:图一为西汉铜币五铢钱,字体清晰,重量实为五铢,不易盗铸。图二为西汉郡国齐国的铁官使用的封泥,是检验产品的证明。图三为西汉铜瓦纽“海盐右丞”印)
(1)根据材料一,指出藩国危机的表现,为解决藩国危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哪一建议?汉武帝此举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经济措施。
33.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华夏民族是汉民族的主源,华夏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与蛮、夷、戎、狄诸族结下了长期的不解之缘。汉民族自形成后一直延续发展,并大量融合了其他民族人口,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汉族人口融于周边其他民族。正是因为存在这种双向融合现象,进而促进了更大范围的民族融合。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最终形成了统一多民族中国的主人——中华民族。
——摘自张植荣著《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其历史由来》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礼佛图 北魏孝文帝尊崇孔子,力推儒家文化,在道统上极力保持政权本身的合法性,他大兴儒家文化教育,使鲜卑人的文化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凝聚了北魏政权统治下的各族人民。 一-摘编自段瑞超《修齐治平:北朝君臣的经典征引与儒家文化认同进程》
材料三:民族大迁徙不仅给汉族注进了大量新鲜血液,而且汉族汲取了少数民族文化精华,大大丰富了自身的物质及精神文化。同时,汉族人口分布较之前广泛、合理,与其他民族一起,对恢复北方社会经济和开发江南作出了贡献,为隋唐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白翠琴《论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对汉族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述中华民族形成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力推儒家文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民族融合的方式,并概括民族融合产生的积极影响。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
本试卷共8页,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考号、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等。
2.作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是古人类遗址分布图。通过观察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古人类会制作工具 B. 古人类当时手工业发达
C. 古人类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 D. 古人类过着群居生活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图片分析可知,中国境内古人类遗址遍布全国,但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带和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带,C项正确;材料是古人类遗址分布图,不能体现古人类会制作工具,排除A项;材料是古人类遗址分布图,不能体现出“古人类当时手工业发达”,排除B项;材料是古人类遗址分布图,不能体现“古人类群居生活”,排除D项。故选C项。
2. 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
A. 天然火的运用 B. 部落联盟的形成
C. 早期国家的出现 D. 原始农业的兴起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和所学知识可知,文中的历史学家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方式是食物的获取方式,旧石器时代是以采集为主,而新石器时代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故其以原始农业的兴起为分界线,D项正确;在新、旧石器时期人们都可以使用天然火,排除A项;部落联盟在材料中并没有提到,排除B项;早期国家的出现是在部落联盟之后,排除C项。故选D项。
3. “尧有子九人,不以其子为后,见舜之贤也,而欲以为后。”这反映当时的推举标准是( )
A. 举贤禅让 B. 传子世袭 C. 征战功绩 D. 部落势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尧有子九人,不以其子为后(君主),见舜之贤也,而欲以为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话的意思是尧有子九人,但见舜比较贤德,想让舜继承位子,这种民主推举部落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A项正确;世袭制是指帝王世代沿袭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征战功绩、部落势力都不是选拔首领的制度,排除CD项。故选A项。
4. 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姓起源于母系社会,氏大量产生于周朝。有的以官职为氏,如司马、史等;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屠等。宋、鲁、魏、韩等氏是什么制度的体现(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朝实行分封制,宋、鲁、魏、韩等氏均为诸侯国的名字,所以宋、鲁、魏、韩等氏应是以封地(国)为氏,C项正确;禅让制是传说中上古五帝时期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一种方式,即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世袭制是夏朝开始的一种王位继承制度,它指的是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的一种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代史上影响深远,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项;郡县制是一种行政区划制度,与氏无关,因为它主要是为了便于中央政权对地方进行统治和管理,在郡县制下,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而不是基于血缘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5. 下图是汉字“中国”的演变历程,据此可知( )
A. 汉字的发展一脉相传 B. 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 汉字的造字方式单一 D. 字形不具延续性和传承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和所学知识可知,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隶书,汉字“中国”的字形有相似之处,其演变是一脉相承的,A项正确;从材料可知,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繁到简,排除B项;汉字的造字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等,并不单一,排除C项;从材料可知,字形具有延续性和传承性,排除D项。故选A项。
6. 商代中期,青铜器种类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青铜器的器型多种多样,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这体现了我国古代( )
A. 政治制度的变化 B. 制陶技术高超
C. 统治阶级的残暴 D. 青铜器铸造技术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商朝到西周,青铜器种类越来越丰富,工艺越来越高超,这体现了青铜器铸造技术高,我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提高,D项正确;材料涉及青铜器,与政治制度与关,排除A项;青铜器能够代表手工业水平的提高,不能体现出制陶技术高超,排除B项;材料涉及青铜器,未体现统治阶级的残暴,排除C项。故选D项。
7. 春秋时期,周天子仅控制洛邑周围数百里,诸侯们不尊王命,不来朝贡,以至周王室经常陷于经济困难的境地,不得不求财于诸侯。这反映出当时( )
A. 诸侯争霸斗争激烈 B. 周王生活奢侈浪费
C. 周王室的地位衰微 D. 诸侯控制区域缩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这主要反映出周王室衰微,C项正确;“诸侯争霸斗争激烈”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这一时期,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不可能“生活奢侈浪费”,排除B项;这一时期,诸侯通过争霸战争,控制区域扩大,排除D项。故选C项。
8.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 )
A. 奴隶制度开始形成 B. 封建制度正式确立
C. 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D. 生产力飞速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退避三舍”来源于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卧薪尝胆”来源于吴越之间的争霸战争;“围魏救赵”是桂陵之战中,齐军包围魏国都城用以援救赵国;“纸上谈兵”来自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以上的成语都与春秋战国的兼并与争霸战争有关,反映了诸侯之间兼并争霸战争不断的特点,C项正确;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建立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排除A项;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确立起来,排除B项;牛耕和铁农具的推广,标志着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9.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2015年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题干“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创立了墨家学说,他提出了“兼爱、非攻”的思想主张,C项正确;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排除A项;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排除B项;韩非子主张法治,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0.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二字醒目鲜明、重若千钧,字里行间洋溢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情怀和为民初心。下列与这一执政理念相符的学派及思想是( )
A. 道家“无为” B. 墨家“非攻” C. 法家“法治” D. 儒家“仁政”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人民”二字醒目鲜明、重若千钧,字里行间洋溢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情怀和为民初心"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这与儒家的“仁政”思想相符,D项正确;道家的“无为”强调“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排除A项;墨家“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排除B项;法家“法治”,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
11. 有人称他为“千古一帝”有人称他为“暴君”。在西方人看来他是东方世界的凯撒大帝,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他”的主要贡献是( )
A. 统一中国 B. 焚书坑儒 C. 轻徭薄赋 D. 重文轻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千古一帝”“暴君”“在西方人看来他是东方世界的凯撒大帝,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和所学可知,材料中的“他”指的是秦始皇,秦的统一是中国统一封建王朝的开始,并以此奠定大一统的根基,A项正确;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控制,短期内维持了秦朝的统治,也加速了秦朝的灭亡;限制人民思想,摧毁了许多文化典籍,不利于创新和发展,对后世造成恶劣的影响,排除B项;秦朝赋税沉重,徭役繁多,本项与史实不符合,排除C项;重文轻武是宋朝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
12. 秦朝政府的一位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监察百官,对违法乱纪的官员还要进行调查。这位政府高官是( )
A. 丞相 B. 太尉 C. 郡守 D. 御史大夫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监察百官”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政府高官是御史大夫。为了适应统一的需要,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总揽全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御史大夫分管监察,D项正确;丞相分管行政,排除A项;太尉分管军事,排除B项;郡守是地方的长官,排除C项。故选D项。
13. 湖北云梦秦墓中发掘的秦律很大一部分内容属于官府行政法规性质,秦的大小官府机构都制定有若干规章制度。官吏若有违反,就可构成犯罪。这些规章制度有助于( )
A. 废除郡县制度 B. 巩固分封 C. 完善法律制度 D. 尊崇儒术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湖北云梦秦墓中发掘的秦律很大一部分内容属于官府行政法规性质,秦的大小官府机构都制定有若干规章制度。官吏若有违反,就可构成犯罪”可得出这些规章制度有助于完善法律制度,C项正确;秦朝确立郡县制,排除A项;秦朝废除了分封制,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秦朝“焚书坑儒”,排除D项。故选C项。
14. 《史记·陈涉世家》记载:“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秦末农民起义( )
A. 起因于官吏的贪腐 B. 反对实施郡县制
C. 以六国贵族为主力 D. 得到了广泛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秦末农民起义得到了广泛响应,D项正确;官吏的贪腐,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题干信息体现的是“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排除A项;反对实施郡县制,与题干内容不符,题干内容反映的是“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排除B项;以六国贵族为主力,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5. 楚汉之争历时四年,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吾能用之(张良、萧何和韩信等),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刘邦认为其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是( )
A. 积极响应大泽乡起义 B. 抓住时机,攻入咸阳
C. 注重团结和使用人才 D. 势力强大,善用武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吾能用之(张良、萧何和韩信等),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曾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和所学知识可知,刘邦认为取胜主要原因是注重团结和使用人才,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大泽乡起义,排除A项;材料为涉及攻入咸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势力对比,排除D项。故选C项。
16. 《汉书》中记载,汉代经济发展经历了从汉初的“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到武帝初年“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的过程。与这一变化相关的是( )
A. 楚汉争霸 B. 文景之治 C. 尊崇儒术 D. 光武中兴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时期,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因此导致题干变化的重要因素是文景之治,B项正确;楚汉争霸是刘邦与项羽之间争霸,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尊崇儒术是汉武帝时期在思想上措施,排除C项;光武中兴是东汉时期,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措施,使得社会出现比较安定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排除D项。故选B项。
17. 下表所示内容历史作用的共同之处是( )
郡县制 刺史制度
秦始皇建立郡县制,全国初分为36郡,在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地方
A. 维护了领土完整 B. 促进了文化传播
C. 强化了中央集权 D. 推动了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秦始皇建立郡县制”“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可知,材料说明秦始皇通过建立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材料“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代表朝廷监视地方”可知,材料说明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为加强。因此郡县制与刺史制度都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说明秦始皇通过建立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为加强,而与维护领土完整无关,排除A项;秦始皇促进文化传播与统一的措施是统一文字,汉武帝促进文化传播与统一的措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并未在材料中体现,排除B项;秦始皇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是统一货币和统一度量衡,汉武帝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是铸币权收归中央和盐铁专卖,两者并未在材料中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8. 外戚梁冀(东汉梁太后之兄)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 )
A. 外戚专权乱政 B. 军阀混战不休
C. 豪强地主横行 D. 官僚机构臃肿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外戚梁冀(东汉梁太后之兄)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东汉时期外戚势力膨胀,专权乱政,A项正确;梁冀是外戚,材料反映东汉时期外戚专权乱政,与军阀混战不休无关,排除B项;梁冀是外戚,材料反映东汉时期外戚专权乱政,与豪强地主横行无关,排除C项;梁冀是外戚,材料反映东汉时期外戚专权乱政,与官僚机构臃肿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9. 《汉书·西域传》记载,(丝绸之路开通后)当时的西域人,铁器的制造,都是中国人(古代指的是中原地区)教他们的;在中国一方面,则葡萄、首蓿、石榴等,都自外输入。这体现( )
A. 中华文明领先世界 B. 西域对内地的影响
C. 丝路交流互通有无 D. 汉朝国力十分强盛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中国铁器传入西域,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故丝路交流互通有无,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比较,得不出中华文明领先世界,排除A项;西域对内地的影响只是材料的一方面,没有涉及对西域的影响,排除B项;汉朝国力十分强盛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0. 东汉史学家班固称赞《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下列选项符合班固这一评价的是( )
A.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 《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
C. 《史记》讲究秉笔直书,爱憎分明,公正记事
D. 《史记》内容丰富,为许多下层人物写了传记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信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意思是《史记》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C项正确;《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与题干信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无关,排除B项;《史记》内容丰富,为许多下层人物写了传记,材料也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21. 西汉末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一些佛教用语也逐渐融汇到汉语中,如“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大千世界”“天花乱坠”等。这说明( )
A. 佛教是从日本传入中国的 B. 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C. 佛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D. 佛教和道教都起源于中国本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 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因此得以传播。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东汉明帝时,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我国汉语词汇中的“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大千世界”、“因果轮回”等等都源自于佛经,这说明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B项正确;佛教不是从日本传到中国的,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佛教为统治阶级服务,排除C项;佛教起源于古印度,排除D项。故选B项。
22. 近数十年考古工作收获表明,西安灞桥、新疆罗布淖尔、甘肃敦煌马圈湾遗址等都曾经有西汉麻纸残片发现。这些发现证明了西汉时( )
A. 已经生产纸 B. 蔡伦改进造纸术
C. 造纸技术高 D. 纸已经传到欧洲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近数十年考古工作的收获表明,西安灞桥、新疆罗布淖尔、甘肃敦煌马圈湾遗址等都曾经有西汉麻纸残片发现。”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多地发现麻纸残片,说明西汉时期已经能够生产纸,A项正确;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仅从题干三地发现麻纸残片,并不能说明造纸技术的高低,排除C项;西安灞桥、新疆罗布淖尔、甘肃敦煌马圈湾遗址等是我国境内,不能说明纸已经传到欧洲,排除D项。故选A项。
23.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与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在长江边展开一场南北大战,这场战役为后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它是( )
A. 牧野之战 B. 长平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赤壁之战是公元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的战争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战争,排除A项;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赵之间的战争,排除B项;淝水之战是前秦和东晋之间的战争,排除D项。故选C项。
24. 下图主要反映了( )
A. 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B. 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C.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图片信息“曹操、袁绍等割据势力”到“魏蜀吴三国鼎立”再到“西晋完成统一”可知,示意图反映出统一趋势不断加强,B项正确;魏晋时期政权并立与题干中的“西晋”不符,排除A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与题干中“曹操、袁绍”和“西晋”不符,排除C项;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不能完整的反映题干中所有的示意图,排除D项。故选B项。
25. 西晋武帝司马炎曾经赐给北方游牧民族首领“晋归义胡王金印”(洛阳博物馆收藏),司马炎此举( )
A. 导致了八王之乱 B. 加速了南方开发
C.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消除了民族隔阂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西晋武帝司马炎曾经赐给北方游牧民族首领‘晋归义胡王金印’”,体现了中原王朝对北方少数民族首领的认可和接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交融,C项正确;“八王之乱”是指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的动乱,与北方少数民族无关,排除A项;南方的开发主要开始于东晋后期,时间与题干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民族隔阂不会仅仅因为赐给北方游牧民族首领金印就消除,排除D项。故选C项。
26. 《晋书·食货志》记载了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据此可知,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 君主励精图治 B. 社会环境安定
C. 生产工具先进 D. 自然条件优越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社会环境安定,B项正确;君主励精图治、生产工具先进和自然条件优越是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但是材料没有涉及,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27. 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东晋时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在他的名作中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
A. 《女史箴图》 B. 《兰亭集序》 C. 《水经注》 D. 《洛神赋图》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人们对书法美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东晋的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B项正确;《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绘画作品,排除AD项;《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排除C项。故选B项。
28.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下面有关这部农书解读正确的是( )
A. 这本书的作者是北朝著名科学家祖冲之
B. 这本书的内容只包含农业方面的生产技术
C. 本题材料强调农业生产要重视顺应天时
D. 本题材料强调农业生产要少付出而成功多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一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齐民要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C项正确。这本书的作者是北朝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排除A项;这本书的内容包括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排除B项;材料强调农业生产要多付出而成功多,排除D项。故选C项。
29. 下图是中国在1986年发行的祖冲之纪念银币。这是为了纪念他( )
A. 书法名家,作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集序》
B. 绘画大师,其《女史箴图》是集教化审美于一体的典范
C. 数学大家,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
D. 农业学家,系统地总结了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科技知识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祖冲之是南朝著名的数学家,他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C项正确;书法名家,作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排除A项;绘画大师,其《女史箴图》是集教化审美于一体的典范是顾恺之,排除B项;农业学家,系统地总结了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科技知识是贾思勰,排除D项。故选C项。
30. 医圣张仲景提倡医学应“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南朝祖冲之称其研究成果“可经世务,悉万物”。从中可以看出古代中国科技( )
A. 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 B. 注重理论的抽象概括
C. 坚持服务帝王的宗旨 D. 是为了寻求精神安慰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疗君亲之疫”“救贫贱之厄”“保身长全”“可经世务,悉万物”可知,古代中国医学强调救死扶伤、养神健体等实用价值,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科技注重使用,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A项正确;中国古代科技缺乏理论的抽象概括,排除B项;坚持服务帝王的宗旨与题干“救贫贱之厄”不符,排除C项;材料反映中国古代科技注重使用,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没有体现寻求精神安慰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4分,32题12分,33题14分,共40分。
31.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所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图1到图2农业工具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商鞅变法的经济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述建造都江堰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总结出促进农业发展因素。
【答案】(1)变化:从骨器到铁器农具;农具从落后到先进。说明: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不断发展;技术不断创新。
(2)措施: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影响: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使秦国的国力增强,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3)作用:灌溉,或答有利于农业发展;防洪,或答防止水患。
(4)因素:农业生产工具的创新;新的生产方式的改进;制定合适的农业政策;政府的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优越的自然条件。
【解析】
【小问1详解】
变化及说明:根据材料一“图一骨耜、图二铁农具”及所学知识可知,从图1骨耜到图2铁农具的变化说明了从骨器到铁器农具;农具从落后到先进。这一变化说明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不断发展;技术不断创新。
【小问2详解】
措施:根据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可知,商鞅变法的经济措施: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影响:根据所学及材料二中的“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可知,商鞅变法经济措施的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使秦国的国力增强,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小问3详解】
作用:根据材料三“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可知,建造都江堰的作用有:灌溉、防洪,以利于农业发展并防止水患。
【小问4详解】
因素:结合上述材料可知,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农业生产工具的创新;新的生产方式的改进;制定合适的农业政策;政府的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优越的自然条件等。
32. 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西汉王朝出现强盛局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同姓王引起的藩国危机。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材料三:《汉书》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罢半两钱,行五铢钱”。
(注:图一为西汉铜币五铢钱,字体清晰,重量实为五铢,不易盗铸。图二为西汉郡国齐国的铁官使用的封泥,是检验产品的证明。图三为西汉铜瓦纽“海盐右丞”印)
(1)根据材料一,指出藩国危机的表现,为解决藩国危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哪一建议?汉武帝此举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经济措施。
【答案】(1)表现:王国管辖的地区与人口,大大超过中央;王国势力超过中央。措施:推恩令;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
(2)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目的:加强思想控制,维护封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3)经济措施: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解析】
【小问1详解】
表现:根据材料图片可知,王国管辖的地区与人口,大大超过中央;王国势力超过中央,威胁中央统治。
措施: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解决藩国危机,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小问2详解】
建议:依据材料“董仲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目的:为加强思想控制,维护封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小问3详解】
措施: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铸造五铢钱;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33.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华夏民族是汉民族的主源,华夏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与蛮、夷、戎、狄诸族结下了长期的不解之缘。汉民族自形成后一直延续发展,并大量融合了其他民族人口,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汉族人口融于周边其他民族。正是因为存在这种双向融合现象,进而促进了更大范围的民族融合。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最终形成了统一多民族中国的主人——中华民族。
——摘自张植荣著《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其历史由来》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礼佛图 北魏孝文帝尊崇孔子,力推儒家文化,在道统上极力保持政权本身的合法性,他大兴儒家文化教育,使鲜卑人的文化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凝聚了北魏政权统治下的各族人民。 一-摘编自段瑞超《修齐治平:北朝君臣的经典征引与儒家文化认同进程》
材料三:民族大迁徙不仅给汉族注进了大量新鲜血液,而且汉族汲取了少数民族文化精华,大大丰富了自身的物质及精神文化。同时,汉族人口分布较之前广泛、合理,与其他民族一起,对恢复北方社会经济和开发江南作出了贡献,为隋唐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白翠琴《论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对汉族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述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力推儒家文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民族融合的方式,并概括民族融合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1)过程:以华夏族(汉族)为主体,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大量融合了蛮、夷、戎、狄等民族的人口,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汉族人口融于周边其他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
(2)原因:北魏统一了北方,为了加强统治需要;在道统上保持政权合法性的需要;为了提高鲜卑人的文化水平;受到汉族先进思想文化的影响;为了凝聚北方各族人民的需要。
(3)方式:民族大迁徙。
积极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隋唐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解析】
【小问1详解】
过程:根据材料一“华夏民族是汉民族的主源,华夏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与蛮、夷、戎、狄诸族结下了长期的不解之缘。汉民族自形成后一直延续发展,并大量融合了其他民族人口,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汉族人口融于周边其他民族”可知,以华夏族(汉族)为主体,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大量融合了蛮、夷、戎、狄等民族的人口,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汉族人口融于周边其他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
【小问2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二“北魏孝文帝尊崇孔子,力推儒家文化,在道统上极力保持政权本身的合法性”可知,在道统上保持政权合法性的需要;根据材料二“他大兴儒家文化教育,使鲜卑人的文化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可知,为了提高鲜卑人的文化水平;根据材料二“凝聚了北魏政权统治下的各族人民”可知,为了凝聚北方各族人民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统一了北方,为了加强统治的需要;受到汉族先进思想文化的影响;
【小问3详解】
方式:根据材料三“民族大迁徙不仅给汉族注进了大量新鲜血液”可知,民族融合的方式是民族大迁徙。影响:根据材料三“民族大迁徙不仅给汉族注进了大量新鲜血液,而且汉族汲取了少数民族文化精华,大大丰富了自身的物质及精神文化。”可知,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根据材料三“同时,汉族人口分布较之前广泛、合理,与其他民族一起,对恢复北方社会经济和开发江南作出了贡献,为隋唐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可知,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隋唐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