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之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随堂练习B卷
1.1221年,在攻打中亚城市八鲁弯时,成吉思汗之孙木阿秃干阵亡。后来,八鲁弯沦陷后,成吉思汗下令“不赦一人,不取一物,概灭之”,使其变为“可诅咒的城市”。这可用于说明,蒙古西征( )
A.给中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B.宣扬了佛教因果报应的思想
C.是正义性的自卫反击战争 D.奉行民族分化和歧视的政策
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命人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儿蒙古文;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用以拼写蒙古语,也广泛用来拼写汉语等多民族语言。这反映出蒙元时( )
A.重视民族文化开发 B.完成了汉语拼音化
C.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D.蒙古族实现了汉化
3.《元史》记载:“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使元朝“天下为一”的统治者是( )
A.耶律阿保机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成吉思汗
4.有学者指出“从历史的角度看,成吉思汗的征服拉开了人类近代史的帷幕。蒙古人带着东方的先进文化和科技,踏碎了黑暗时代的欧洲中世纪美梦,唤起了全球性的人类觉醒,正是 在这种军事征服的推动和刺激下,欧洲开始了空前的技术、贸易和思想革命”。下列各项中,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蒙古西征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 B.蒙古西征促进了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C.蒙古西征客观上推动了欧洲近代化 D.蒙古西征引发了科学革命的产生
5.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为经略台湾,元朝设置了
A.宣政院 B.安抚司 C.提点刑狱司 D.澎湖巡检司
6.元朝行省内的军队有直接受行省节制的汉军及新附军,还有隶属于枢密院的蒙古军、探马赤军等中央军队。另外,朝廷还根据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把镇戍部队在各行省之间进行调配。这些措施( )
A.增强了地方的军事力量
B.表明专制皇权得到了加强
C.降低了地方割据的风险
D.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7.元朝在中央设立会同馆,为远道而来朝见皇帝的四夷宾客、外国使臣、归附人、诸王、驸马提供便利条件。会同馆设立专门官员,管理海内外远道而来的宾客,并设立译使和通事,供四夷宾客、外国使臣翻译之用。这些举措
A.摆脱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B.巩固了全国的大统一局面
C.推动了外交体制近代化 D.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8.忽必烈遇到重大国事,一般都会向中原地区的儒者寻求意见。元代统治者虽然将中原人群和原南宋统治地区人士都规划为三、四等人种,但依旧给儒士参政议政的机会,且极力推崇“三纲五常”。据此可知,元代
A.沿袭辽、金的文化政策 B.统治者主动改变民族歧视政策
C.儒学正统地位较为稳固 D.程朱理学开始得到官方推崇
9.中国历代王朝官与吏区分严格,胥吏常被鄙视。元朝统治者却认为官和吏之间“靡有轻贱贵重之殊,今之官即昔之吏,今之吏即后之官”,胥吏出职之途大开,虽高级官员由勋贵垄断,但中、下级官员“出刀笔吏十九”。这种选官方式( )
A.实现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创新 B.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C.适应了现实政治统治的需要 D.催生开明的民族政策
10.忽必烈即位次年设劝农司,挑选精于农桑的官员为劝农使,分道巡行劝农并颁布诏书规定,地方的各级官吏“今后有能安集百姓,招诱逃户,比之上年增添户口,差发办集……别加迁赏”,反之则“定加罪黜”。此举意在( )
A.化解民族矛盾 B.促进经济交流
C.巩固全国统一 D.恢复发展经济
11.元朝建立后,一方面设置达鲁花赤(蒙古语,意为掌印者),坚持蒙古人为正官的原则,保留蓄奴制和军事长官世袭制;另一方面,改元建号,吸收汉族王朝组织形式,采用汉族典章制度,形成了南北异制的政治特点。据此可知,元代的南北异制( )
A.强调蒙汉民族间的平等 B.客观上促进了汉蒙民族交融
C.重视维护中央政府权威 D.开启了蒙古族封建化的进程
12.元朝在边疆地区先后建置辽阳、云南、甘肃、岭北等行省,在行省体制下,边疆地区很多部落和地方首领直隶于行省,结果“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表明行省制度的实行( )
A.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儒家思想 B.是推广扩大游牧经济的措施
C.利于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 D.实践了民族平等的政治观念
13.《元史》记载,“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各类政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互为表里”,因此有“外廷”“外宰相”之称。其官员由丞相、平章等六七人组成,交参任用蒙古、色目、汉人,并通过圆署会议制处理各类事务。由此可知,元朝的行省制( )
A.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相互交融 B.兼具了集权与分权的双重属性
C.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D.推动了中央与边疆管理一体化
14.下图为元帝国构建示意图。据图可知,元朝( )
A.实行中书省总领全国军务的制度
B.边疆治理呈现与内地差异化特征
C.蕴含了多元统一的国家治理智慧
D.行省制是对中央行政制度的创新
15.张帆在《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中说:日本学者杉山正明有个提法值得参考: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元朝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中国”一词的地域意义突破九州而演变为十一行省,人民意义突破汉人而演变为汉、蒙、色目等众多民族,其文化意义演变为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有。而其最重大的变化,乃是“中国”主权行使,可以是汉族政权,也可以是少数民族和汉人的联合政权。元朝同时承认了辽、宋、金“各与正统”的地位。
——摘编自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历史发展的多个角度,谈谈你对“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这一观点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角度多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蒙古西征时期(中国)。据材料“八鲁弯沦陷后……不赦一人,不取一物,概灭之”可知,蒙古西征期间,给被征服地区带来深重的灾难,A项正确;蒙古西征与佛教“因果报应”的思想无关,排除B项;蒙古西征属于侵略战争,排除C项;“民族分化”的说法与题干中的信息“不赦一人……概灭之”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C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蒙元时期,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改制藏文字母,用以拼写蒙古语,也广泛用来拼写汉语等多民族语言。加强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的趋势,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开放民族文化,排除A项;这一时期是汉语拼音化的早期,排除B项;蒙古族未实现汉化,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根据题干《元史》中记载的统治者完成了统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统治者为忽必烈,B项正确;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排除A项;完颜阿骨打建立的是金,排除C项;成吉思汗并未完成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根据材料“蒙古人带着东方的先进文化和科技,踏碎了黑暗时代的欧洲中世纪美梦,唤起了全球性的人类觉醒,正是在这种军事征服的推动和刺激下,欧洲开始了空前的技术、贸易和思想革命”可知,蒙古人西征为欧洲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冲击了西欧封建社会,客观上推动了欧洲近代化,C项正确;启蒙运动开展于17-18世纪,与蒙古西征时间不符,排除A项;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排除B项;15世纪,西欧科学革命是多种因素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D项正确;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排除A项;安抚司管辖的是地方的军事,排除B项;提点刑狱司掌管的是一路的刑狱司法,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本题考查元朝军队管理。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元代采取多种措施对行省内的军队进行节制,这有利于控制行省的军事力量,防范地方割据,C项正确;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的军事力量,排除A项;这些举措与加强专制皇权无关,排除B项;行省并不都属于边疆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据题意可知,元朝设置相应的机构接待来到中国的外国人,这就促进了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D项正确;这些举措是为了接待外国人,但并不一定摆脱传统的夷夏观念,和巩固全国大统一局面无关,排除AB项;“近代化”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材料“但依旧给儒士参政议政的机会,且极力推崇‘三纲五常’”体现的是元朝统治者对儒学的重视,说明的是儒学正统地位较为稳固,C项正确;材料与沿袭辽、金的文化政策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元朝推行四等人制度,并未改变民族歧视政策,排除B项;程朱理学自南宋以后就成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9.C
【详解】根据材料,选官方式较之前有所改革,提升了吏的地位,主要是出于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适应了巩固现实政治统治的需要,C项正确;元朝选官制度主要是沿用任命制和科举制,其中科举制时断时续,胥吏出职仅是人才选拔方式的局部调整,并非制度的创新,排除A项;胥吏属于古代基层工作人员,仍属于统治集团,排除B项;元朝实行四等人制的民族压迫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忽必烈即位后,设劝农司,挑选精于农桑的官员为劝农使,分道巡行劝农,并以地方人口多少来奖惩官吏,这些均表明忽必烈致力于恢复发展经济,D项正确;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民族矛盾始终比较尖锐,且材料与民族关系关联不大,排除A项;材料只能体现忽必烈重视农业的恢复发展,不能得出其意在促进经济交流,排除B项;忽必烈即位时,元朝尚未实现全国统一,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改元建号,吸收汉族王朝组织形式,采用汉族典章制度”可以得出“客观上促进了汉蒙民族交融”,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的“设置达鲁花赤(蒙古语,意为掌印者)”、“坚持蒙古人为正官的原则”可以得出元朝统治者还是突出蒙古人的权益,在当时的大时代背景下“强调蒙汉民族间的平等”是不可能的,排除A项;材料主旨探讨的是蒙古族与汉族的相处关系,并未讲到中央政府(权威)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仅从题干材料“形成了南北异制的政治特点”根本就看不出“开启了蒙古族封建化的进程”,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时期的中国。据材料“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时对待边疆地区和内地一样,收同样的赋税,征同样的徭役,这表明行省制度的实行利于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 ,C项正确;行省制度的实行主要目的是维护统治,不是推行儒家思想,排除A项;边疆地区“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有利于扩大农耕经济,不会是为了扩大游牧经济,排除B项;结合所学,元朝采取了民族歧视政策,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元朝的行省长官掌管地方的大权,可以集体商议处理事务,说明行省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兼具了集权与分权的双重属性,B项正确;材料强调行省的职权,并非强调民族交融,排除A项;地方事务“交参任用蒙古、色目、汉人,并通过圆署会议制处理”,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C项;元朝在原来的西南、东北设置行省有利于中央与边疆管理一体化,材料并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通过观察图片可知,元朝以宣政院管理藏族人,以岭北行省管理蒙古人,以中书省和行中书省管理汉族等民族,其帝国构建蕴含多元统一的国家治理智慧,C项正确;中书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排除 A项;元朝对边疆的成功统治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排除B项;行省制是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利于加强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排除 D项。故选C项。
15.示例
理解: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蒙古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它把中国由一个单纯的农耕“小中国”发展为一个包含农耕、游牧在内的多元一体的“大中国”。
从国家统一的角度看,崛起于漠北的蒙古先后灭掉了辽夏金,收服吐蕃诸部,兼并大理,击败南宋,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的民族政权分立局面,实现了全国大统一,建立了空前辽阔的疆域版图。
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为巩固统一,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和急递铺。实行行省制度,沿袭并发展了秦朝以来的郡县制,边疆治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势,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设立宣政院、北庭都元帅府和澎湖巡检司,分别管理吐蕃、西域和台湾,巩固并发展了多民族国家的大统一。
从民族交融的角度看,在承继宋辽夏金时期民族交融成果的基础上,元代不同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杂居相处。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
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蒙古统治者学习、接受秦汉以来中原传统典章制度和治理模式,借鉴并吸收了辽夏金的治国理念,强化了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延续并发展了中华政治文明。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元代上承唐宋,下启明清,农耕经济、城市工商业、海外贸易比较发达,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扩大了古代中国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元朝把农耕与游牧统一在一个超级规模的国家经济体内,开创了农牧文明相融发展的新时代。
从科技文化的角度看,郭守敬的《授时历》、火药外传、王祯的《农书》、畏兀儿体蒙古文、《蒙古秘史》、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进行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等都证明了元朝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成就在世界上仍处于领先地位。
【详解】理解:根据“元朝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其文化意义演变为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有。”可得出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蒙古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它把中国由一个单纯的农耕“小中国”发展为一个包含农耕、游牧在内的多元一体的“大中国”。根据所学,可从国家统一、国家治理、民族交融、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结合具体史实进行概括。最后可概括得出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成就在世界上仍处于领先地位。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之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随堂练习A卷
1.1998年《华盛顿邮报》经过民意调查得出一个结论:成吉思汗是千年伟人第一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他指挥的蒙古铁骑横扫中亚,西征至欧洲,立下赫赫战功
B.他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封建政权的奠基人
C.他的西征打破壁垒,为西方开辟了通往东方的道路,促进了东西方交流
D.他是蒙古族的杰出首领,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最终统一了蒙古草原
2.蒙古帝国时期,成吉思汗让商人自由经商,"为地方行旅谋安,于诸大道中置卫士",配给驿站一定数量的人和兽,以及食物、饮料等必需品,窝阔台通过征服高丽与西征,打通了东北亚到中亚的丝绸之路。这反映了蒙古帝国
A.游牧生活变为经商为主 B.促进了中华文明的传播
C.加快被征服地区的发展 D.有利于丝绸之路的畅通
3.“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这首《成吉思汗》中,他被牧人传扬的“恩德”是
A.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 C.修筑长城 D.开发江南
4.元世祖忽必烈即位时发布诏书:“朕惟祖宗肇造区宇,奄有四方,武功迭兴,文治多缺,五十余年于此矣。……爰当临御之始,宜新弘远之规。祖述变通,正在今日。务施实德,不尚虚文。”诏书体现了忽必烈( )
A.赞扬祖辈的军事征服 B.推行民族压迫政策
C.希望继承蒙古的传统 D.意欲推行中原制度
5.清代著名学者赵翼说:“元太祖本无国号,但称蒙古。世祖至元八年,因刘秉忠奏,始建国号曰“大元”,取“大哉乾元(出自易经)'之义,国号取文义自此始。”下面能够对元朝取国号为元的合理解释是( )
A.借鉴秦汉隋唐的统治政策 B.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C.强调统治中原的正统地位 D.体现与古地名的密切关系
6.忽必烈即位以后,接受了汉人儒士的建议,制定了朝廷礼仪,但逢“国礼”,任何汉人都不得参加。皇帝死后被授予的“庙号”也一定是汉语和蒙古语各一个,如忽必烈的庙号汉语是“世祖”,蒙古语是“薛禅合罕”。这说明元代( )
A.政治文化的民族二元性特征 B.已经完全实现汉化
C.多元一体的心理认同已形成 D.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7.元朝统一全国后,统治者通过修缮和新建孔庙、加封孔子、增加配享者人数等方式来提升先圣孔子的地位;并大力发展庙学,将祠祀先圣与教学相结合。上述措施客观上( )
A.构建了统治所需的官方哲学 B.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观
C.昭示了新王朝建立的合法性 D.促进了文化传承与民族交融
8.如表元代前中期太庙的室次牌位,如表可用于说明这一时期( )
世祖朝前期太庙室次图:至元元年至三年(1264—1266)
第一室 第二室 第三室 第四室 第五室 第六室 第七室
皇祖(太祖) 皇伯考(太宗) 皇考(睿宗) 皇伯考(术赤) 伯考(察舍台) 皇兄(定宗) 皇兄(宪宗)
武宗朝太庙室次图:大德十一年至至大四年(1307—1311)
第四室 第三室 第二室 第一室 第五室 第六室 第七室
裕宗 世祖 睿宗 太祖 顺宗 成宗 /
A.皇权专制强化 B.汉制影响加深 C.民族政策调整 D.统治阶层分裂
9.元朝共举行科举考试16次,只设进士一科,共录取 1139人,而且分配名额极不公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的人口基数相差悬殊,但录取名额一样。据此可知,元朝的科举制度在客观上有利于( )
A.民族平等的实现 B.民族凝聚力增强
C.科举制度的完善 D.元朝统治的强化
10.元代文人为了满足学术和文艺的荣誉感,出现了私设的考试组织,文人中间公推一名德高望重之人担任考官,由他品评各人所写的诗文,文人中出现一股不以学术求仕进的学风。这一现象的出现( )
A.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 B.缘于政府取士政策的变化
C.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形成 D.提升了普通民众的文化修养
11.据《经世大典》记载,元顺帝时全国有驿站1500多处。驿路东通奴儿干之地,北通吉利吉思部落,西南通西藏。元代驿传制度的建立本质上反映了( )
A.政府主导构建,社会阶层覆盖面广 B.驿站形式多样,驿传服务人性化
C.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D.构建与“大一统”相适应的中央集权体制
12.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海交通网,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元朝修建的陆海交通网的成就具体表现在( )
①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 ②设立了为公差人员服务的驿站
③分设了负责传递公文的急递铺 ④开辟了主要运输粮食的长途海运航线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这一历史现象表明( )
A.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前提 B.行政区划有利于促进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
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推动了行省制度的实行 D.行省制度极大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4.元代,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行省辖区内宣慰司、路府州县、汉军万户府等要接受朝廷的任用、迁调、考课等管理。行省官朝觐述职和不定期迁调,朝廷遣官钩考、巡察等,或经常举行,或成为定制。该设置有利于( )
A.实现对少数民族的直接管理 B.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C.基本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完善了因俗而治的政策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世祖末成宗初,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事实上,行省在具有上述基本性质的同时,仍然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元朝人有时还把行省称为“外廷”和“政府”。这正反映了行省所具有的二重性质。
材料二 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如五岭地区被纵向切开,以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于是,五岭不复为凭险割据的条件。
——以上材料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元朝制度创新的表现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创新的原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政区域划界依据的原则及作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评价“成吉思汗是千年伟人第一人”是基于他及其子孙所建立的蒙古大帝国在沟通东西方交流方面发挥了客观的积极作用,C项正确;统一蒙古草原、横扫中亚、元朝奠基人都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B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根据“配给驿站一定数量的人和兽,以及食物、饮料等必需品,窝阔台通过征服高丽与西征,打通了东北亚到中亚的丝绸之路。”可得出蒙古帝国对地方设置相关的机构进行管理,有利于丝绸之路的畅通,D项正确;蒙古还是游牧为主,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明的传播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被征服地区有所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故B符合题意;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故A不符合题意;蒙古族是游牧民族,而长城阻碍其游牧生活,且游牧民族不习惯农耕生活,故不会开发江南,故CD不符合题意。
4.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文治多缺”“宜新弘远之规。祖述变通,正在今日。务施实德,不尚虚文”可知,忽必烈即位后,鉴于此前重武轻文的传统,希望改变祖制,学习先进文化,并结合所学可知,忽必烈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深感中原政治制度的先进,立志进行变通创新的改革,D项正确;“赞扬祖辈的军事征服”并非忽必烈发布诏书的目的,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族压迫政策,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希望改变祖制,并非希望继承蒙古的传统,C项与材料意思相反,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为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为有效管理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大一统国家,统治者从古典籍《易经》中取“大哉乾元”之义,以“元”为国号的做法,反映了强化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统治策略,即以国号加强国家的向心力,强化其统治中原的正统地位,C项正确;借鉴秦汉隋唐的统治政策与“大哉乾元”出自《易经》不符,排除A项;元朝取国号为元的根本目的并非仅仅要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排除B项;元朝取国号为“元”与古地名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元朝统治者学习汉族的礼仪,重视吸收汉族文化,但同样重视保留自身蒙古的民族文化,体现了元王朝政治文化制度下的民族二元性,A项正确;“已经完全实现汉化”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多元一体的心理认同已形成”,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民族歧视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武帝以后,儒学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而少数民族政权元的统治者提升儒学创始人孔子的地位是在迎合汉文化和社会的主流思想,体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承和民族交融,D项正确;儒学本来就是官方哲学,在汉代就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AB项;昭示新王朝的合法性是主观意图,不是客观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元代采用汉式太庙祭祀,“祖”“宗”是汉族政权下皇帝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接受子孙祭祀时追尊的名号,这些信息可得出元朝受汉制影响,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皇权,排除A项;元朝民族政策是四等人制,材料与民族政策无关,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元朝受汉族制度的影响,没有体现统治阶层分裂,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元朝中国。据题意可知,元代科举制的进士名额根据民族分配,其中汉人人口基数大,进士名额却并没有增多,导致许多汉族士人无法进入仕途,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元朝的统治,D项正确;元朝科举制中限制了汉人,并未民族平等,排除A项;元朝的这一做法不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并不是对科举制的完善,排除B项、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本题是多项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的时空是:元代(中国)。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私设”“不以学术求仕进”,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在很长时间之内取消了科举制度,广大知识分子失去了求学入仕的途径,因此元代出现“一股不以学术求仕进的学风”,B项正确;A项中的“商品经济”,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元代文人对儒学体现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元代文人,“普通民众”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驿路东通奴儿干之地,北通吉利吉思部落,西南通西藏“以及驿站数量之多,反映了元朝通过驿站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实现”大一统“,D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通过一战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没有提到社会阶层,排除A项;无法体现人性化,排除B项;驿站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无法体现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
12.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元朝(中国)。结合所学可知,隋朝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①错误。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②正确;元朝在驿道上相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③正确;元朝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主要任务是运输江南的粮食,④正确。综上,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代中国。据材料“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今汉中地区......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可以得出元朝行省制把自然地理环境、文化传统不同的地区划归为一个省,有利于促进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B项正确;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前提是中央集权,非区域文化,排除A项;C项因果颠倒,排除C项;材料强调行省制促进文化认同的作用,D项虽表述正确,但不是材料强调的角度,排除D项。故选B项。
14.B
【详解】根据材料中行省“无不领之”“接受朝廷的任用、迁调、考课等管理”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元朝行省掌管地方大权,但行省官员由中央管理,受中央节制,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行省制加强了地方管理,强化了中央集权,没有体现行省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行省制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未涉及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排除C项;行省制是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对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没有完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15.(1)表现:行省制建立。特点:二重性。
原因:疆域辽阔;沿袭传统做法;加强统治需要。
(2)原则:犬牙交错(打破自然地理界限)。
作用:加强军事控制;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元朝(中国)。
表现:据材料一“(元)世祖末成宗初,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可知是行省制;
特点:据材料一“反映了行省所具有的二重性质”得出二重性。
原因:据所学知识,元朝建立后疆域辽阔,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建立行省制;据材料一“仍然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可知,是沿袭传统做法;据材料一“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可知,是加强统治的需要。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元朝(中国)。
原则:据材料二“行省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可知犬牙交错(打破自然地理界限)。
作用:据材料二“五岭不复为凭险割据的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省是元朝地方制度,得出作用是加强军事控制,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