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之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随堂练习A卷
1.康乾盛世虽然取得了文治武功的辉煌成就,但鼎盛中逐渐孕育着危机。这些危机,有些为过往朝代反复出现过的问题,有些则表现出新形势下的新问题。下面属于“新形势下的新问题”的是( )
①吏治腐败,导致农民起义屡屡爆发
②沿边遇到了西方殖民者的挑衅威胁
③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④思想文化专制,束缚思想摧残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到1775年,清王朝的国运便开始走下坡了,经验表明内部衰败将引起国内运动和外部入侵,在中国历史上,这些常与帝国权力的衰落相伴而行。18世纪后半叶,加剧清王朝衰败的国内运动主要是( )
A.白莲教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 C.李自成起义 D.三元里抗英
3.在经济繁荣、国土开发的背景下,清朝人口膨胀迅速。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中国跌入了高水平均衡陷阱之中。农业停滞不前,人口却节节攀升,加之资本无突破,使得中国农业和农民充满危机。危机导致了( )
A.反清复明思想兴起 B.重农抑商的传统被清朝废除
C.农民起义屡屡爆发 D.清朝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4.如表所示为1661年至1812年清代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变化情况。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661 1685 1724 1766 1812
粮食总产量(亿市斤) 1706 2014 2573 2988 3345
人均粮食(市斤/人) 1422 1379 1274 1045 907
A.人地矛盾的尖锐 B.生产力发展陷入停滞
C.耕地面积的减少 D.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5.19世纪初,英国建筑师托马斯·阿洛姆根据当时来华西方人的介绍绘制了一百多幅关于中国的版画,并配有文字说明,在西方影响巨大。如图。
田间播秧的苏州府农民“水稻产量虽高,但入不敷出、数米而炊的情况屡有发生.一旦遇到灾荒之年,穷人的日子更不好过。”
判断此图:( )
A.可以佐证清朝的衰落迹象 B.能反映殖民者的侵略图谋
C.没有可信的史料研究价值 D.可体现中国画的艺术风格
6.下表为《大清会典》关于乾隆到嘉庆年间耕地数和人口数的统计数据。据此可知,清代( )
年份 全国册载耕地面积 全国在册人口 人均耕地
1753 7352218顷 183678359口 4亩
1756 7807290顷 208095767口 3.75亩
1784 7605694顷 286321307口 2.65亩
1812 7889256顷 333700560口 2.36亩
A.土地利用效率提升 B.高产作物广泛种植
C.经济发展陷于停滞 D.社会危机已经显现
7.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厉行海禁,后来清政府只允许外商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清朝鼓励朝贡贸易
C.清朝禁绝一切民间贸易 D.清朝海军装备落后
8.清朝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迁海令”……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入海;乾隆二十二年又关闭江、浙、闽三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以下对“闭关自守”政策分析有误的是( )
A.实质上是官方垄断贸易 B.外商在华贸易受到限制,民间贸易已被禁绝
C.力图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 D.给后人的启示是:“避免虚骄,顺应潮流”
9.嘉庆十四年(1809)清朝规定:“商、渔船只,各按海道远近人数多寡,每人每日带食米一升之外,并带余米一升,以防风信阻滞。若有多带米谷以及麦豆杂粮,即系偷运。”这说明当时( )
A.禁绝了大宗商品的外销 B.对外贸易曰益走向萎缩
C.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D.商人难以开拓海外市场
10.1793年9月,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出的马戛尔尼使团以为乾隆皇帝祝寿的名义出使中国。使团在觐见乾隆皇帝时在礼节上与清廷产生了分歧——英国使节坚持行单膝下跪礼,而清朝认为应该行三跪九拜礼。最终结果是个折中方案,英国人下跪但不磕头,而清朝官员则上奏皇帝说洋人的膝关节和中国人不同,无法磕头!访问也未达成任何实质性的谈判成果。材料说明( )
A.中英两国外交观念迥异 B.中英两国政体根本不同
C.晚清政府天朝心态自居 D.礼节纠缠导致谈判失败
11.17世纪80年代后期,康熙帝下令:出海贸易的商船,载重量限于500石以下,横梁不得超过一丈八尺,船身前后须刻有“商”字样,两旁刻省州县几号货船,且须由地方官印烙。海商须预先取具连环保结,才能向州县申领执照。这表明当时清政府( )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废止“闭关锁国”政策
C.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D.赋予地方贸易自治权
12.下表为东印度公司英国船只对华贸易表(1664~1753年)(单位:只)。据此可知,当时
时间 厦门 舟山 广州 澳门
康熙三年~康熙六十一年 22 14 50 5
雍正元年~雍正十三年 1 0 38 0
乾隆元年~乾隆十八年 0 1 78 0
总计 23 15 166 5
A.广州对外贸易规范有序 B.清政府外贸政策趋于保守
C.英国开始减少对华贸易 D.雍正年间海患问题更突出
13.康乾盛世时期,清政府在对外贸易和交往中设置种种禁令,如严禁硝磺、火药、铁器外销,外商到达中国口岸必须卸下武器,不能让外国商人购买中国书籍、学习中国文字等。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A.闭关锁国的狭隘心理 B.天朝大国文明的优越感
C.保护中华文化的责任 D.担忧统治权威受到挑战
14.1684年,清廷统一台湾后,指定广州、宁波、漳州、云台山四地为通商口岸,进行中外贸易。1757年,乾隆颁布《防范外夷规条》,关闭了宁波等三口,仅留广州一口对外开放。清廷外贸政策的这一变化
A.阻止了中国白银的大量外流 B.推动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转型的进程
C.加强了东南沿海地区的海防 D.成为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熙十七年(1678年)以后,中国人口走出明末以来的低谷,开始了长达百年的持续增长。从康熙十八年(1679年)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的近百年间,中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约为6.8‰,略低于唐宋两代的最高水平。迨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朝治下人口约为3.1亿,大大突破了此前历代的人口规模……从内地以至边疆,亿万百姓出于生计所需,普遍开展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生产经营活动,统治者也多鼓励支持,竭力开发利用土地、森林、矿产等各类自然资源。特别是在边疆各地、南方山区,众多移民以种植粮食或经济作物为生,其他如矿冶业、林业等经济开发活动也颇具规模。各类丰富的资源由此转化为各色产品,极大地丰裕了整个社会的物质,呈现出堪称盛世的富庶景象。
——摘编自孙兵《人口、盛世与民生:对于清前期经济增长方式的反思》
材料二 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天地之力穷矣。即使种植之法既精,糠麸亦所吝惜,蔬果尽以助食,草木几无孑遗,犹不足养,人事之权殚矣。
——摘编自汪士铎《汪悔翁乙丙日记》
材料三 回顾这些,我不禁想到一个很大的历史嘲弄:作为人口增长推动力之一的康熙帝、雍正帝的“仁政”却播下了使大清帝国衰落灭亡的种子,并在很大程度上间接导致近代中国的经济困难。
——摘编自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乾年间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清帝国衰落”的表现并分析其衰败的根源。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康乾盛世”这一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殖民者企图开拓中国市场,甚至来到中国沿海进行挑衅威胁;康乾时期经济繁荣,耕地扩大,粮食产量提高,随之人口也急剧增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②③属于清朝“新形势下的新问题”,C项正确;中国古代很多封建王朝末期,都出现过“吏治腐败,导致农民起义屡屡爆发”的现象;历史上,秦朝也实行思想文化专制,焚书坑儒,束缚思想摧残文化;所以①④属于过往朝代反复出现过的问题,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2.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白莲教起义(1796年—1804年)指嘉庆年间爆发于四川、陕西、河南和湖北边境地区的白莲教徒武装反抗清政府的事件,耗费了清政府十六省的数十万军力,前后投入超过两亿两白银,相当国库五年的财政收入,加剧了清王朝衰败,这与材料主旨相符,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李自成起义是明末农民起义,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三元里抗英发生184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3.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朝人口膨胀迅速,人口急剧增长,而农业停滞不前,人口却节节攀升,加之资本无突破,使得中国农业和农民充满危机,这些危机加剧了社会矛盾,从而导致农民起义屡屡爆发,C项正确;反清复明思想同材料无关,排除A项;清朝仍坚持重农抑商的传统,排除B项;清朝是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没有放弃,排除D项。故选C项。
4.A
【详解】依据材料“1661年至1812年清代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变化情况”,结合表格信息可知在1661年到1812年粮食总产量日益增加的情况下,人均粮食却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人口数量迅速增加,人地矛盾日益尖锐,A项正确;当时粮食总产量呈增加的趋势,说明当时生产力有所发展,排除B项;人均粮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迅速增加,而不是耕地面积减少,排除C项;当时自然经济尚未解体,排除D项。故选A项。
5.A
【详解】根据材料中版画信息,“水稻产量虽高……穷人的日子更不好过”可知,虽然粮食产量高,但是百姓生活并不好,这反映了清政府已经走向衰落,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侵略问题,排除B项;版画虽然是艺术作品,但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清代的社会情况,所以并不能说没有可信的史料研究价值,排除C项;版画是由英国人绘制,不能体现中国画的艺术风格,排除D项。故选A项。
6.D
【详解】根据材料“《大清会典》关于乾隆到嘉庆年间耕地数和人口数的统计数据”可得出,清朝中期的人均耕地越来越少,说明人地矛盾日趋突出,社会危机已经显现,D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看出土地利用效率提升,排除A项;材料无法看出高产农作物种植的情况,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看出经济发展陷于停滞,且该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7.A
【详解】根据材料“清政府只允许外商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可知,反映的是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信息,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清朝鼓励朝贡贸易的信息,排除B项;清朝禁绝一切民间贸易,表述有误,排除C项;材料与清朝海军装备落后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在鸦片战争前夕只允许广州一口通商,并非是禁绝民间商品贸易,B项分析有误,符合题意;“闭关锁国政策”实质上是官方垄断对外贸易,清政府以此来力图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其实行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启示后人要“避免虚骄,顺应潮流”,ACD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9.D
【详解】题干“每人每日带食米一升之外,并带余米一升”“若有多带米谷以及麦豆杂粮,即系偷运”反映了嘉庆时期对出海航行船只所带粮食的限制,这是限制海外贸易的表现,不利于海外市场的开拓,D项正确;题干涉及的是出洋贸易商人及船夫等所携带的用于食用的米粮数,与大宗商品贸易无关,排除A项;仅凭材料不能证明对外贸易日益走向萎缩,排除B项;清政府的这一规定不是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而是对海外贸易的限制,排除C项。故选D项。
10.A
【详解】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英两国的礼节之争,清朝奉行的是“宗藩外交”思想,认为不知来自何处的红毛英国人属于夷人,当为“天朝上国”的藩属臣国;而处于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下的英国人,虽执礼拜寿,但其真实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外交上则属于近代主权国家之间的交往,自然不会行臣属三跪九拜礼,A项正确;中英两国虽然政体不同,但材料期主旨是双方外交观念而非政体差异,排除B项;C项表述是原因之一,但缺少了英国角度,C项片面,排除C项;无实质性谈判结果的原因是双方外交观念的差异且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使然,礼节纠纷只是表面现象,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帝对出海贸易商船的载重、贸易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反映出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A项正确;康熙帝在收复台湾后,“海禁”政策虽然有所放松,但并未废止“闭关锁国”政策,排除B项;康熙帝的这一旨令针对的是国人出海贸易,并非外国商人来华,排除C项;清朝前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强化,地方并没有获得贸易自治权,排除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根据题干数据可知,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外贸,再结合表中厦门、舟山、澳门到乾隆时期外贸船只都呈现递减甚至没有船只到达,只有广州一地呈现增长,说明这时期清政府外贸政策趋于保守,B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时期只有广州船只呈现上升的趋势,体现了清政府闭关自守的政策,没有体现广州对外贸易规范有序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英国对中国贸易的情况,而是体现了清政府对外贸易趋于保守的趋势,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海患问题,不能得出雍正年间海患问题更突出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题干中材料的种种限制措施只是表象,其背后深层次的意图,是清朝统治者害怕危及其统治合法性和权威性,进而丧失统治地位,D项正确;康乾盛世时期,尚不明显,排除A项;B项描述与材料中种种限制措施矛盾,排除B项;材料中如进口武器,并不会直接损害中华文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4.D
【详解】清政府从四口通商改一口通商,实际上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这成为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D项正确;鸦片战争前依然是闭关锁国,但是白银大量外流,排除A项;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转型,排除B项;闭关锁国政策和加强东南沿海地区的海防不存在因果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5.(1)原因:康乾盛世,国家统一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原产美洲的玉米与番薯引进中国;税收制度的改变;耕地面积的增加;统治者鼓励经济发展的政策;医疗技术技术的进步。
(2)表现:人口激增导致资源危机日益显露;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小农经济制约了科技进步。根源: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详解】(1)原因:根据“呈现出堪称盛世的富庶景象”,结合所学得出康乾盛世,国家统一稳定;根据“竭力开发利用土地、森林、矿产等各类自然资源”得出耕地面积的增加;根据“各类丰富的资源由此转化为各色产品,极大地丰裕了整个社会的物质”得出社会经济发展;根据所学,还可从原产美洲的玉米与番薯引进中国;税收制度的改变;耕地面积的增加;统治者鼓励经济发展的政策;医疗技术技术的进步等角度总结回答。
(2)表现:根据“人多之害……天地之力穷矣”,概括得出人口激增导致资源危机日益显露;根据“人多之害……天地之力穷矣”,结合所学,分析得出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小农经济制约了科技进步;根据所学,还可从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进行总结。根源:根据所学可知,落后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大清帝国衰落”的根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之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随堂练习B卷
1.当西方各国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时,中华文明却日渐落伍。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有( )
①专制皇权高度加强 ②农业仍然是经济的主体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面对康乾盛世,有学者发出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他的惋惜最有可能基于这一时期( )
A.签订《尼布楚条约》 B.儒学新思想的活跃
C.编撰了《四库全书》 D.人地矛盾十分尖锐
3.明清时期,广东番禺一带盗匪猖獗,老鼠与猫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1780年,巡抚李公瑚得知番禺茭塘乡盗匪聚集,在镇压后认为茭塘乡的鼠山风水不好,于是命人将山脊挖掉用铁猫镇之。以上材料说明了
A.官员治理不善导致官匪勾结 B.封建迷信思想危害地方治理
C.贫民冲破海禁政策沦为盗匪 D.康乾盛世之下社会危机浮现
4.表3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时间 人口数量(亿) 耕地面积(万公顷) 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年(乾隆十八年) 1.84 约4902 4.00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 2.86 约5071 2.66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 3.34 约5260 2.36
1851年(咸丰元年) 4.32 约5042 1.75
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 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C.高产作物传入提高了粮食产量 D.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5.乾隆八年,清政府规定,对来自暹罗(泰国)运米的交易商船,贩运量达到五千石以上的免税银十分之三,万石以上的免税银十分之五。上述材料可佐证当时( )
A.闭关自守的松动 B.农耕经济的倒退
C.朝贡贸易的发展 D.人地矛盾的严峻
6.康熙帝统治时期,曾一度开放海禁,清朝出现了“西洋来市,东洋往市,南洋互市”的局面。然而,康熙晚年却再次“锁国”。其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倭寇的杀戮
B.郑氏政权的割据
C.西方殖民的骚扰
D.沙俄割地的战争
7.康熙二十五年政府规定:“如有身家殷实之人愿充洋货者,或呈明地方官承充,或改换招牌,各具星认明给帖。”乾隆九年的《管理澳夷章程》明确规定:“洋船进口,必得内地民人带引水道,最为紧要……如果殷实良民,取具保甲亲邻结状,县丞加结申送,查验无异,给发腰牌执照准充,仍列册通报查考。”这些规定用于说明清朝( )
A.外国商品在内地的流通范围扩大 B.对外贸易管理具有明显的封闭性
C.海运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变迁 D.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
8.乾隆在对外问题上,一面主动将外贸从四口集中到广州以便管理,同时也承认“欧逻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应“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据此可知( )
A.清朝财政收入严重依赖对外贸易 B.清朝自主限制防范西方
C.清朝积极推动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D.清朝了解世界发展大势
9.下图是某同学做的历史笔记,据此判断其学习的主题是( )
A.清朝的经济发展 B.清朝的对外战争
C.清朝的君主专制 D.清朝的统治危机
10.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从未有过一个民族面对未来竟如此自信,却又对即将到来的风暴如此缺乏了解。其结果是看不到世界前行的步伐正在提速,看不到东方古国传统领先优势正在丧失,使中国错失发展良机。”这一论述旨在说明( )
A.中国农耕文明领先于世界 B.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
C.世界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 D.中国封建统治者愚昧无知
11.清朝曾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一规定所造成的影响是( )
A.中国的对外贸易彻底断绝 B.保护了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C.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的契机 D.有效地防范了西方的殖民入侵
12.托马斯 斯当东这样总结1793年6月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不妙处境:“这个庞大的帝国过分相信自己的智力资源,所以不愿和欧洲各国建立关系,它幅员辽阔别人无法强制它,它从不容许与西方发生任何关系。”形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远在英国之上 B.封建专制制度和自然经济的排他性
C.惧怕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 D.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对外延伸
13.1684年,康熙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处海关。1757年,乾隆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这一变化
A.促使中国朝贡贸易逐渐衰落 B.表明中国海权意识不断强化
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D.使得中国对外交流完全断绝
14.某学者认为,清代朝廷屡施“海禁”,即使允许海外通商,也把它当作“朝贡贸易”或是“恩及夷邦”的皇威体现。官方控制的外贸只是被动的待客上门交换,非官方的私人贸易成为“非法”的走私行为或限量限品种的有限交易。这反映出,清代“海禁”( )
A.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 B.旨在维护国内正常的商业贸易
C.以稳定农业为根本的出发点 D.迟滞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政治、经济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时人将这一时期誉为“康乾盛世”。但对于“康乾盛世”这个说法,学界是有争议的,或不认同盛世的存在,或将其称为“平庸的盛世”,甚至还有人说,称清朝为盛世是可耻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的闭关锁国、文字狱等政策的推行,延缓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导致中国在清朝时期远远落后于西方。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盛世并不代表一个社会尽善尽关,而清朝缔造的盛世在中国历史上也绝非“平庸”。
——摘编自刘风云《康乾时期的清代中国》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品经济发展是助推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不属于中国落伍的原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专制皇权高度加强、农业仍然是经济的主体和实行闭关自守政策均是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①②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选D项。
2.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康乾盛世下隐藏着盛世的危机,表现之一就是人地矛盾尖锐,D项正确;A项与危机无关,排除A项;B项与危机无关,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3.D
【详解】材料“明清时期,广东番禺一带盗匪猖獗”体现的是明清时期盛世下隐含着社会危机,D项正确;材料与官员治理不善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封建迷信思想对地方治理的危害,排除B项;材料与海禁政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4.D
【详解】从数据可以看出,清代人口不断增长,而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这反映出人口急剧增长使人地矛盾日益显露,D项正确;A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到边疆,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粮食的产量,排除C。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对来自暹罗(泰国)运米的交易商船,贩运量达到五千石以上的免税银十分之三,万石以上的免税银十分之五”可知,清政府在维持闭关锁国的背景下,对运米的商船少征收税银,体现了国内粮食的短缺,侧面体现了人地矛盾的严峻,D项正确;仅凭运米的商船一项无法体现闭关自守松动,排除A项;清朝农业有一定发展,只是人口增长较多,产生了人地矛盾,排除B项;朝贡贸易体现在朝贡往来,并非正常商贸往来,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西方殖民者在东南沿海的骚扰,如葡萄牙等的殖民侵扰,是清朝政府再次“锁国”的主要原因,C项正确;日本倭寇是在明朝对中国东部沿海骚扰,排除A项;康熙帝于1684年设立台湾府,排除B项;1689年,中国打败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这发生在康熙帝统治的中期,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康熙二十五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康熙年间,开海设关后开始扩充洋行行商队伍,并初步建立行商制度,需要商人出具凭证,对引领外国商船进入港口的内地民人,需要经过严格的手续审批,这些规定可用于说明清朝对外贸易管理受“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封闭性,B项正确;清朝对外贸易进行严格管理,并不能够说明外国商品在中国内地的流通范围扩大,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国内区域经济的变迁,排除C项;材料未与其他国家比较,不能体现国际地位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清乾隆时期严格限制对外贸易,B项正确;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依赖于农业税收,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清政府阻碍西方文化对华传播,排除C项;清朝不了解世界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详解】根据材料,第一点说的是清朝前期人口的暴涨,这会加剧人地矛盾;第二点说的是内部矛盾的萌生,农民起义会危及统治;第三点说明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这使清朝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为近代的屈辱埋下祸患。此三点共同说明的是清朝的统治危机,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土地”“货币”“白银”“贸易”等字眼,因此与经济发展无关,排除A项;“对外战争”未提及,排除B项;清朝对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主要是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材料未提及,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材料“看不到东方古国传统领先优势正在丧失,使中国错失发展良机”是指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导致中国与世界隔绝,错失了发展的机会,B项正确;中国的农耕文明落后于工业文明,排除A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世界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排除C项;这一论述说明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消极后果,并不是体现封建统治者的愚昧无知,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题干描述的是清政府的海禁政策,这一政策打击民间贸易,使得中国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的契机,C项正确;A项表述绝对,排除A项;海禁政策不利于本国商品经济发展,排除B项;D项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根据材料“这个庞大的帝国过分相信自己的智力资源,所以不愿和欧洲各国建立关系,它幅员辽阔别人无法强制它,它从不容许与西方发生任何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和自然经济的排他性,B项正确;这时期中国综合国力远在英国之上,但这不是材料所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排除A项;这时期中国综合国力高于西方国家,因此“惧怕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所述现象体现了当时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从而出现夜郎自大的心理,其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和自然经济的排他性,而不是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对外延伸,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3.C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从康熙开放海禁到乾隆“独口通商”,说明的是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C项正确;朝贡贸易以政治目的为主,此时并未衰落,排除A项;清朝统治者并不注重海权,排除B项;D项错在“完全断绝”,排除。故选C项。
【点睛】
14.D
【详解】结合题中“朝贡贸易”“被动”“非法”等信息可知,“海禁”政策不利于中外贸易正常、健康发展,因此不利于中国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迟滞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故D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禁”政策未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A 项排除;明清时期政府推行“海禁”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杜绝外患,B、C 两项错误,排除。
【点睛】
15.观点1:清朝前中期处于盛世时期,出现“康乾盛世”
论述:可以从君主勤政,国家治理高效;加强对边疆区域管辖,统一多民族国家稳固发展、版图辽阔、奠定近代中国版图;国力强盛,经济发展,人口及耕地面积、赋税收入增加,商品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等为方面作答。
观点2:清朝“盛世”的表象下危机四伏;清朝康乾时期隐藏危机
论述可以围绕:生产力及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从全社会来看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贫富矛盾的积累,农民起义屡屡爆发;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闭关锁国、文字狱等不利于国家的对外交往及长远发展。
【详解】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得分。题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这种题目说明材料中不止一个观点,需要考生分析材料提炼一个熟悉且比较容易论证的观点作为自己的论题,根据材料中的“称清朝为盛世是可耻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的闭关锁国、文字狱等政策的推行,延缓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导致中国在清朝时期远远落后于西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将论题拟定为“清朝‘盛世’的表象下危机四伏”;对所述论题进行论证,学生可参考材料中的给到的信息如清朝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文字狱等不利于国家的长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小农经济的阻碍,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腐败,人口增长导致的资源危机,贫富矛盾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过程要求紧扣论题,史论结合;最后对所论述的论题进行简单的总结。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