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之辽与西夏·随堂练习A卷
1.辽作为北方民族政权,并非匈奴、突厥一类纯粹的游牧帝国,也不像北魏那样完全移入中原农业区,而是一个半游牧半农耕的国家。在辽的国家治理中,能反映这一特征的政治制度为( )
A.四等人制 B.猛安谋克制 C.四时捺钵制 D.南北面官制
2.辽国建立后,任用汉人参与礼制建构,制定了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相比于汉唐以来礼乐式微之势,辽礼更具完整性、礼仪性,可谓中原礼乐之重建。由此可知( )
A.辽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 B.儒家文化主流地位确立
C.民族文化融合程度深入 D.少数民族普遍接受礼乐
3.辽国统治者认为“君四方者,多二帝(即炎黄二帝)子孙……考之宇文周之《书》,辽本炎帝之后”夏主元昊认为党项族与汉族都是五帝的后代。金熙宗曾“亲祭孔子庙,北面再拜”这些认识或举措旨在( )
A.强化其政权的正统性合法性 B.认同华夏民族共同体的观念
C.维护“华夷之辨”的传统观念 D.推动游牧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4.据《辽史》记载,辽上京“南城谓之汉城,南当横街,各有楼对峙,下列井肆”,其形制已无异于中原城市。这说明,当时辽朝( )
A.强化城市商业管理 B.城市建制渗透儒家文化
C.民族交融走向深化 D.街巷的布局呈现开放式
5.有学者指出:在研究辽史时,需注意区分辽朝的契丹人和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前者应着意考察在多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契丹本族的文化传统如何赓续与涵化;而后者则应充分把握辽朝国家的基本形态乃是承袭自唐宋时期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这也是辽朝立国的制度基础。以下符合该学者论断的是( )
A.辽朝制度的“一体两面”特性 B.四时捺钵制是辽朝立国的基础
C.猛安谋克制是契丹族文化传统 D.南北面官制凸显辽朝二元分野
6.辽朝职官设置分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辽朝此举( )
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智慧 B.导致民族关系日趋紧张
C.减轻了北宋政权的边境压力 D.意在推行民族歧视政策
7.根据《辽史·太祖纪》记载,突厥、吐浑、党项、小蕃、沙陀、室韦诸部,这些草原丝绸之路上的部族在辽建立初期多被太祖征服,俘虏中有大量有伎艺者。这( )
A.推动了契丹文化事业的发展 B.体现了中原华夏文化的先进
C.造成了辽代治国能力的下降 D.阻碍了草原丝绸之路的畅通
8.宋人的笔记记载了宋神宗对辽和西夏的评价:“二虏(契丹、西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农耕),有行国(游牧),古之夷狄能行而已,今兼中国之所有矣。上比汉唐,最为强盛。”由此可知辽、西夏( )
A.全面模仿实行北宋所有制度 B.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城市国家
C.已经统一中国实现了大一统 D.保持民族特色并兼容汉文化
9.耶律阿保机以汉人为版筑使,修建都城。都城分南北两部分,北面为皇城,建有宫殿、衙署、寺庙,西北部空旷地是契丹贵族安扎帐篷之地;南城为汉人、渤海人和回鹘人居住之地,除少量衙署和寺庙外,主要是民居和作坊。材料体现了耶律阿保机( )
A.对文化兼收并蓄 B.改变了契丹人的生活方式
C.推行南北面官制 D.全面实施平等的民族政策
10.如图是某王朝的王陵,它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贺兰山东麓。此王朝是( )
A.西夏 B.辽朝 C.金朝 D.唐朝
11.如表为某同学记录的历史笔记。笔记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辽朝 B.金朝 C.西夏 D.元朝
12.如图是西夏的榆林石窟壁画《唐僧取经图》。据考证,该画根据唐玄奘途经瓜州(今甘肃境内)时的真实故事绘制而成。孙悟空的原型是帮助玄奘偷渡玉门关的胡人石槃陀,老马则是瓜州人送给他的坐骑。这一壁画( )
A.完整地还原了历史真相 B.印证当时中西陆路盛行
C.反映民族交融的趋势 D.源自《西游记》素材
13.下表是关于西夏铸币的部分信息。据此可知( )
名称 年号 年代 文字和书体
人庆宝钱 人庆 1144—1148 西夏文
天盛元宝 天盛 1149—1169 汉文(楷书)
乾祐元宝 乾祐 1170—1193 汉文(楷书、篆书、隶书)
乾祐宝钱 乾祐 1170—1193 西夏文
A.契丹民族历史发展的状况 B.西夏政权拒用宋朝钱币
C.辽宋夏金元时期楷书盛行 D.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交融
14.宋仁宗时期,北宋与西夏爆发战争。宋朝对西夏实施经济封锁,关闭榷场,禁止茶、盐等物资出境。西夏百姓“饮无茶,衣昂贵”,怨声载道。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西夏不得不寻求和议。这说明( )
A.西夏生产方式已由游牧转为农耕 B.榷场贸易利于维护宋、夏和平交往
C.经济封锁是宋朝主要的破敌手段 D.宋、夏在经济方面具有相互依赖性
15.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又名幽云十六州)按约定割给契丹,对华北政治地理格局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幽云十六州——民族交融的桥梁?政权争夺的要地?
材料一
——摘自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1990年版
——摘自《中国古代经济地图汇编》
材料二 “夷狄自古为寇,则多自云中、雁门,未尝有自渔阳、上谷而至者,昔自石晋制弃契丹,以此控制我朝……愚谓天下视燕为北门,失幽蓟五州之地,则天下常不安。”
——许亢宗《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中华书局2004年版
“既得燕、代十有六州,乃用唐制,复设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之官……诏文武众僚,一切如故,朝廷制度,并用汉礼……凡市井之赋、各归头下(州县),惟酒税赴上京,归于朝廷……自涅里教耕织,而后盐铁诸利日以滋殖,既得燕、代,益富饶矣。”
——摘自《辽史》
燕云十六州的得失是宋与辽的焦点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建国后,按照“以国法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原则,对契丹和汉人实行南北分治,即南北面官制,D项正确;四等人制度是元朝时期推行的,排除A项;猛安谋克制是金代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排除B项;四时捺钵制契丹皇帝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地点进行纳凉、避寒等活动而得名,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代(中国)。根据题材料“汉人参与礼制建构……辽礼更具完整性、礼仪性,可谓中原礼乐之重建”可知,辽国借鉴了汉人的礼乐制度且更具完整性和礼仪性,这说明此时民族文化融合程度加深,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南北面官制度,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儒家文化主流地位确立,排除B项;“普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得出主要结论:材料中三位少数民族政权的最高统治者,或认为是炎黄之子孙,或崇孔祭孔,归根结底,是基于强化其政权的正统性与合法性的考量,A项正确;认同民族共同体的观念,也是服务于强化其政权的正统性与合法性的现实需要,排除B项;“华夷之辨”强调区辨华夏与蛮夷,材料中的认识或举措与“华夷之辩”的传统观念是根本背离的,排除C项;材料中的认识或举措,有利于其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但这不是其要旨,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辽朝(中国)。根据材料“辽上京南城谓之汉城……形制已无异于中原城市”可知,辽上京南城的形制基本汉化,少数民族城市布局受汉族影响,反映民族交融走向深化,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上京的城市建制,不是政府对商业的管理,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城市布局体现礼制,无法得出渗透儒家文化,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坊市界限被打破,看不出“开放式”,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朝(中国)。根据材料“前者应着意考察在多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契丹本族的文化传统如何赓续与涵化;而后者则应充分把握辽朝国家的基本形态乃是承袭自唐宋时期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这也是辽朝立国的制度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既强调本民族文化的延续,也强调学习中原制度,据此判断,南北面官制度,南北分野,因俗而治,D项正确;“一体两面”强调辩证看待辽朝制度,与材料描述文化交流影响不符,排除A项;四时捺钵制体现的是契丹的传统,与强调本民族文化及学习唐宋制度不符,排除B项;猛安谋克制是金朝的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朝。材料表明辽朝官职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汉人的农耕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的游牧民族事务可知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智慧,A项正确;材料的南、北面官体现的是因俗而治,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解不是导致民族关系日趋紧张,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辽朝内部的官职划分和北宋政权的边境压力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的南、北面官体现的是因俗而治不是民族歧视,排除D项。故选A项。
7.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朝(中国)。材料反映了辽史记载辽朝建立初期,辽朝征服了许多少数民族,而且俘虏中有大量伎艺者,据所学可知,这些伎艺者从事文艺工作,我们可以推断辽史中记载的现象有助于契丹文化事业的发展,A项正确;辽朝不属于中原政权,而且材料中伎艺者不是来自于中原政权,来自于少数民族政权,排除B项;材料中的现象一定层度有助于契丹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其治国能力变化没有多大关联性,排除C项;材料中辽朝的征服行为实现了草原的局部统一,这实际上有助于保障草原丝绸之路的畅通,排除D项。故选A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西夏(中国)。根据材料“二虏(契丹、西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农耕),有行国(游牧),古之夷狄能行而已,今兼中国之所有矣。上比汉唐,最为强盛。”可知,宋神宗认为,辽和西夏有农耕、有游牧,“今兼中国之所有”,据此可判断,辽、西夏既保持了民族特色,又在不断学习并兼容汉文化,D项正确;“全面模仿”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规模庞大的城市国家信息,排除B项;已经统一中国实现了大一统, 表述与历史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朝(872年-926年)(中国)。据本题材料“耶律阿保机以汉人为版筑使,修建都城。”“北面为皇城,建有宫殿、衙署、寺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耶律阿保机任用汉人为版筑使,修建的都城体现了契丹人的文化特色,也体现了汉人、渤海人、回鹘人的文化特色,表明耶律阿保机对文化兼收并蓄,A项正确;材料中,耶律阿保机虽任用汉人修筑都城,但都城体现了契丹特色,并未改变契丹人的生活方式,排除B项;仅由材料不能推出,当时在实行南北面官制,排除C项;“全面实施平等的民族政策”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夏(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定都于兴庆府,位于今天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A项正确;辽朝的主要统治地区在中国北方,排除B项;金朝的主要统治地区在北方以及东北地区,排除C项;唐朝的皇陵在西安附近,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夏(中国)。据材料可知,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脱离宋朝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C项正确;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改国号为辽,排除A项;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排除B项;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他就是元世祖,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正向题。时空是:西夏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政权统治地区的壁画中出现了以汉族“玄奘西行天竺”的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壁画,壁画内容中有汉族的玄奘和少数民族的石槃陀,反映民族交融的趋势,C项正确;玄奘西行天竺发生在唐朝,壁画创作于西夏,虽然壁画取材于真实的历史故事,但无法做到完整还原历史,排除A项;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加上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陆上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特别是在辽宋夏金时期,河西走廊被少数民族政权控制,中西陆路交通不畅,排除B项;小说《西游记》创作于明朝中期,晚于壁画创作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13.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西夏钱币上或铸西夏文,或铸汉文,体现了汉文化对西夏的影响,体现民族文化交融,D项正确;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西夏政权拒用宋朝钱币,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楷书是非盛行,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北宋与西夏爆发战争。宋朝对西夏实施经济封锁,关闭榷场,禁止茶、盐等物资出境。......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西夏不得不寻求和议。”可知,北宋与西夏战争,北宋对西夏进行经济封锁,最终西夏不得不寻求和议,说明榷场贸易有利于维护宋、夏和平交往,B项正确;西夏生产方式已由游牧转为农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经济封锁是宋朝主要的破敌手段,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西夏对北宋在经济方面的依赖,没有体现相互依赖,排除D项。故选B项。
15.示例:幽云十六州西邻黄河,背靠蒙古高原,东接辽东半岛,扼守燕山和太行山的长城一线,地理位置险要,易守难攻;幽云十六州位居中国传统的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分界线上,也是汉族抵御游牧民族冲击的关隘城市。后晋石敬瑭出于一己之私将此地区献于契丹,不仅导致政治地理格局的变革,而且对辽宋两个政权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辽在获得十六州之后,由单纯游牧政权逐步发展为半游牧、半农耕的国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政治上实行南北面官制,由南面官管理十六州,并在十六州地区设置“南京”,作为“捺钵”的首都之一;在十六州地区发展农耕、轻徭薄赋,劝课农桑,进行榷场贸易,同时恢复科举,吸收汉族文化和人才,大大加速了封建化进程。对契丹来说,幽云十六州是民族交流的桥梁,国家富强的基石。中原的汉族政权在失去十六州后,北面的门户洞开,国防安全和农耕经济面临游牧民族的直接威胁。北宋政权在军事收复失败后,被迫采取宋辽合议方式维护安定,但增加了政府财政支出,加剧“三冗两积”的局面。同时幽云十六州的长期未收复也冲击了赵宋政权政治合法性和对周边民族的凝聚力。
【详解】本题可从三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分析这一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是政权争夺的要地;根据材料分析辽得到幽云十六州后,带来的积极作用;最后分析宋失去幽云十六州后的弊端。
根据《燕云十六州形势图》分析这一地区的地理位置,可得出幽云十六州西邻黄河,背靠蒙古高原,东接辽东半岛,扼守燕山和太行山的长城一线,地理位置险要,易守难攻;幽云十六州位居中国传统的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分界线上,也是汉族抵御游牧民族冲击的关隘城市;根据材料中的“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又名幽云十六州)按约定割给契丹,对华北政治地理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可得出后晋石敬瑭出于一己之私将此地区献于契丹,不仅导致政治地理格局的变革,而且对辽宋两个政权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辽在获得十六州之后,由单纯游牧政权逐步发展为半游牧、半农耕的国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根据材料中的““既得燕、代十有六州,乃用唐制,复设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之官……诏文武众僚,一切如故,朝廷制度,并用汉礼”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政治上实行南北面官制,由南面官管理十六州,并在十六州地区设置“南京”,作为“捺钵”的首都之一;根据材料中的“凡市井之赋、各归头下(州县),惟酒税赴上京,归于朝廷……自涅里教耕织,而后盐铁诸利日以滋殖,既得燕、代,益富饶矣。”结合在燕云地区设置的榷场信息,可得出在十六州地区发展农耕、轻徭薄赋,劝课农桑,进行榷场贸易,同时恢复科举,吸收汉族文化和人才,大大加速了封建化进程,对契丹来说,幽云十六州是民族交流的桥梁,国家富强的基石;根据材料中的“昔自石晋制弃契丹,以此控制我朝……愚谓天下视燕为北门,失幽蓟五州之地,则天下常不安。”可得出中原的汉族政权在失去十六州后,北面的门户洞开,国防安全和农耕经济面临游牧民族的直接威胁;根据所学知识,燕云十六州为政权争夺要地,北宋收复失败这段史实可得出北宋政权在军事收复失败后,被迫采取宋辽合议方式维护安定,但增加了政府财政支出,加剧“三冗两积”的局面。同时幽云十六州的长期未收复也冲击了赵宋政权政治合法性和对周边民族的凝聚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之辽与西夏·随堂练习B卷
1.《辽史·百官制》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材料中所描述的制度是( )
A.四等人制 B.南北面官制 C.内外服制 D.猛安谋克制
2.欧阳修编撰的《新五代史》传到辽朝,辽人看到该书把契丹写进“四夷附录”,大为恼怒,“附我朝于四夷,妄加贬訾(诋毁)”,宣称“以赵氏初起事迹,详附国史”。这说明当时辽朝( )
A.以华夏王朝的正统自居 B.照搬中原王朝政治制度
C.意图灭北宋以完成统一 D.主张汉与契丹地位平等
3.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这反映了( )
A.契丹制度建设非常先进 B.不同经济状况影响治国制度
C.经济冲突激烈不可调和 D.旧俗难改贵族政治色彩浓厚
4.辽圣宗后期自称“正统”的同时,仍继续称宋朝是“中国”;金人进入中原后,援引“中原即中国”而自称“中国”,也没把辽、宋排除在“中国”之外。这些做法( )
A.加深了政权之间的矛盾 B.有利于民族交融的发展
C.消除了宋朝的敌对情绪 D.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5.宋神宗熙宁年间,苏颂两次使辽,他在诗作中描述以奚人为主、汉人和渤海等多民族共居的燕山山地“田畴高下如棋布,牛马纵横似谷量。”又在诗下注说:“问之皆汉人佃奚土,甚苦输役之重”。材料反映了( )
A.王安石推行募役法的背景 B.辽朝农牧结合的经济特点
C.北宋时期土地契约的出现 D.设置南、北面官制的影响
6.1993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村7号辽墓出土了一副壁画——《童嬉图》,该壁画纵170厘米,横145厘米,壁画真切地反映了辽代晚期的烹茶方式和程序。据图可知( )
A.南方文化影响力扩大 B.契丹族逐步封建化
C.种茶在辽国推广 D.风俗画开始在北方流行
7.宋辽“澶渊之盟”后,从景德元年(1004年)至宣和三年(1121年)的117年间:贺生辰宋遣使140次,辽遣使135次,共275次;贺正旦宋遣使139次,辽遣使140次,共279次;祭吊等宋遣使46次,辽遣使43次,共89次。材料表明,该时期( )
A.使节往来加深宋辽间的交流 B.宋朝与辽朝交往形式的多样
C.宋辽通商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D.宋辽之间利益分歧得到解决
8.《辽史 仪卫志》载:“自辽太宗入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圣宗统和年间,“给三品以上用汉法服,三品以下用大射柳之服。”辽朝服饰制度的变化反映了( )
A.华夷同风并渐趋一体化 B.实行南北面官制度
C.农耕与游牧文化的并存 D.按照品级制定官服
9.《辽史》中曾记载:辽居松漠,最为强盛。天命有归,建国改元。号令法度,皆遵汉制。……然惟朝廷参置国官,吏州县者多遵唐制。历世既久,选举益严。冠以节度,承以观察、防御、团练等使,分以刺史、县令,大略采用唐制。据此可知,辽朝( )
A.照搬中原的政治经济体制 B.坚持民族本位观念
C.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D.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10.有学者认为,宋夏战争中,虽然西夏军队在战争中大败宋军,但由于北宋停止了岁赐,关闭了榷场,不准青白盐进入宋境,导致西夏粮食、布帛、茶叶及日用品供给奇缺,物价飞涨,引起各族不满,最终促成和谈。该学者意在强调( )
A.宋朝控制着西夏的经济命脉 B.经济实力决定战争胜负
C.经济的互补性制约战和关系 D.经贸往来影响政权关系
11.下图反映了当时西夏统治区域( )
图:内蒙古额济纳旗出土的西夏文契书。西夏光定申年(1212年)曹肃州贷粮典物契,其契尾的签署画押为: 立契者曹肃州(汉姓) 同立妻子讹七氏酉宝(党项姓) 同立契o羊金 证人梁老房宝(汉姓) 证人老房有
A.商品经济较为繁荣 B.农业发展比较滞后
C.各族民众相互交融 D.法律观念普遍盛行
12.两宋时期,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他们经常掠夺过往商旅的财物,或者强取货物,抽十分之一的上等品。这一现象( )
A.缓解了西夏政权的财政危机 B.导致了宋、夏之间战争频繁
C.推动了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 D.阻断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13.《宋史》载:“天圣中,及元昊反,即诏令陕西、河东等绝其互市,罢保安军榷场;后又禁令陕西并边主兵官与属羌交易。久之,元昊请称臣,数遣使求复互市。”由此可知( )
A.榷场贸易是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 B.经济政策影响政治走向
C.宋加强了对西夏有效管理 D.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保护
14.下图所示为党项人骨勒茂才编写的西夏文和汉文双解通俗语汇辞书《番汉合时掌中珠》(局部),书中每则词句分四列编排,第一列西夏字为第二列汉字注音,第二列汉字与第三列西夏字相互注义,第四列汉字为第三列西夏字注音。此书的编印( )
A.促进了汉文化在西夏的传播 B.表明西夏政权已完成封建化
C.缓和了宋朝与西夏间的矛盾 D.意在彰显西夏文化的独特性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不以名乱之,其兴也勃焉。太祖神册六年,诏正班爵。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辽史·百官志》
至是,(元昊)始立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曰开封府,曰翊卫司,曰官计司,曰受纳司,曰农田司,曰群牧司,曰飞龙苑,曰磨勘司,曰文思院。其制多与宋同。自中书、枢密、宰相、御史大夫、侍中、太尉以下,命蕃、汉人分为之。而其专授蕃职有宁令,有谟宁令,有丁卢,有丁弩,有素赍,有祖儒,有吕则,有枢铭,皆以藩号名之。
——《西夏书事·卷十一》
(1)根据材料,概括辽、夏官制的特点。
(2)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影响重大,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予以说明。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辽朝(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辽朝官员分南北,北面以契丹传统治理,南面以汉人制度治理。结合所学可知,辽朝统治时期,实行了南北面官制度,因俗而治。B项正确;元朝实行四等人制,排除A项;商朝实行内外服制,排除C项;金朝实行猛安谋克制,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辽代对《新五代史》将其编入四夷表示非常不满,说明华夏认同观念增强,以华夏王朝的正统自居,A项正确;辽代实行南北面官制,并未照搬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其不满于被写入四夷,无法说明其意图灭北宋以完成统一,排除C项;辽朝主张契丹地位高于汉族,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代(中国)。根据材料“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可知,契丹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北面官负责少数民族游牧文化事务,南边官负责汉族农耕文明事务,从根本上讲,这是受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即不同经济状况影响治国制度,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制度之间的对比,无法判定先进与否,排除A项;南北面官制度有助于调和南北经济冲突,排除C项;契丹因俗而治,而非旧俗难改,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宋夏金时期。辽人、宋人、金人都称“中国”,说明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政权逐渐形成了“中国”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交融,B项正确;辽人、宋人、金人都称“中国”,表明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政权逐渐形成了“中国”的文化认同,不能体现政权之间矛盾加深,排除A项;C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C项;辽人、宋人、金人都称“中国”,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田畴高下如棋布,牛马纵横似谷量”可知,在燕山山地地区既有农业,也有畜牧业,体现了辽朝农牧结合的经济特点,B项正确;材料内容为辽国,并非北宋,排除AC项;材料涉及的是辽国的经济情况,没有体现政治上的南北面官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代晚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辽代晚期,北方辽国也烹茶,流行茶文化,南方文化影响力扩大,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契丹族封建生产关系建立的信息,排除B项;辽人饮的茶不一定是本国产的,也可能是从南方购买的,排除C项;开始一词不恰当,材料信息无法得知风俗画就是于辽代开始在北方流行的,排除D项。故选A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辽时期。根据“贺生辰宋遣使140次,辽遣使135次,共275次;贺正旦宋遣使139次,辽遣使140次,共279次;祭吊等宋遣使46次,辽遣使43次,共89次。”可得出在“澶渊之盟”之下,宋辽双方在重要的日子里遣使祝贺或祭吊,这有利于双方的和平交往与交流,A项正确;从本题材料看只有宋辽之间官方互遣使臣这一个特点,得不出“多样”的结论,但本质是使节往来加深宋辽间的交流,排除B项;材料中的是官方的往来,而不是特指通商,排除C项;宋辽双方的矛盾分歧仍然存在,并没有解决,排除D项。故选A项。
8.A
【详解】本题属于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可知本题为本质类题。时空是:辽朝服饰制度。由材料“自辽太宗入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给三品以上用汉法服......”可知辽朝使用汉服,说明华夷同风并渐趋一体化,A项正确;南北面官,辽代的中央官制,材料强调的是辽朝服饰制度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了辽朝服饰制度逐渐与汉服趋同,体现不出整个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排除C项;按照品级制定官服只体现了材料“给三品以上用汉法服,三品以下用大射柳之服。”信息,无法体现整个材料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号令法度,皆遵汉制。……然惟朝廷参置国官,吏州县者多遵唐制。历世既久,选举益严。冠以节度,承以观察、防御、团练等使,分以刺史、县令,大略采用唐制。”并结合所学可知,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后,任用汉人韩延徽,学习中原王朝,以汉人制度来治理国家。故辽朝任用汉人,学习中原王朝,建立国家制度,深受汉文化的影响,D项正确;“照搬”的说法过于绝对,只是受到了汉文化的较大影响,排除A项;辽朝学习汉文化、语言,与坚持民族本位观念并不冲突,排除B项;因俗而治即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社会发展状况实施统治或者管理,材料的主旨信息是辽朝积极学习汉文化,与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对宋夏贸易的需求促使西夏同意与宋朝和谈,反映经贸往来影响政权关系,D项正确;材料提及西夏需要宋朝出产的粮食、布帛、茶叶等物品,但西夏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宋朝控制着西夏的经济命脉”夸大了事实,排除A项;西夏的经济实力不如宋朝,但在宋夏战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不能印证“经济实力决定战争胜负”,排除B项;材料提及西夏需要宋朝生产的物品,未提及宋朝对西夏产品的需求,无法得出经济互补,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西夏。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图片反映西夏文的贷粮典当物品的契约书,画押处有不同民族的百姓。结合所学可知,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相互交融,因此材料可以反映了西夏社会中民族交融,C项正确;一张契约书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不能得出繁荣,排除A项;材料中贷粮典物的契约合同,不能得出农业发展落后,排除B项;材料中的契约合同可以反映出法律观念,但不能得出该观念普遍盛行,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本质题,准确的时空是:两宋(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并且对往来客商劫掠,不利于丝绸之路中正常的商业往来,这是两宋时期陆路贸易衰落的原因之一,客观上推动了海上贸易的繁荣,C项正确;材料未能体现西夏的行为缓解了西夏政权的财政危机,排除A项;宋、夏之间战争频繁,是由于处于对峙局面,而不是西夏的行为所引起的,排除B项;D项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题干材料得出主要结论:宋朝政府通过断绝与西夏的互市贸易、关停榷场等经济手段迫使元昊称臣,这说明经济政策影响政治走向,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互市、榷场贸易、官兵交易等多种民族交流方式,无法得出榷场贸易是主要方式的结论,排除A项;宋与西夏处于并立状态,而不是有效管理,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宋朝采取经济禁令迫使西夏称臣,与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保护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4.A
【详解】根据材料“党项人骨勒茂才编写的西夏文和汉文双解通俗语汇辞书《番汉合时掌中珠》(局部),书中每则词句分四列编排,第一列西夏字为第二列汉字注音,第二列汉字与第三列西夏字相互注义,第四列汉字为第三列西夏字注音。”可知,《番汉合时掌中珠》采用西夏文和汉文双解模式,这有利于汉文化在西夏的传播,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西夏政权已完成封建化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宋朝与西夏矛盾缓和的信息,排除C项;该辞书的编写意在学习汉文化,维护党项人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
15.(1)因俗而治;学习借鉴中原王朝的官制;吸纳汉人进入官僚系统。
(2)示例:角度:宋朝对辽夏金文化的影响
辽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在与宋朝的交流过程中,大量吸收和学习儒家文化的内容,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加快了自身的社会进步。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元昊)始立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自中书、枢密、宰相、御史大夫、侍中、太尉以下,命蕃、汉人分为之......”及所学知识可得知因俗而治;学习借鉴中原王朝的官制;吸纳汉人进入官僚系统。
(2)示例: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知角度:宋朝对辽夏金文化的影响辽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在与宋朝的交流过程中,大量吸收和学习儒家文化的内容,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加快了自身的社会进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之辽与西夏随堂练习AB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