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历史模拟适应性训练试卷(含解析)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历史模拟适应性训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下列原始人类,按时间早晚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半坡人 ④河姆渡人
A. ①③②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①②④③
2.我国现行人民币有金属币和纸币两种.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我国古代(  )
A. 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 汉朝的五铢钱 C. 北宋的“交子” D. 南宋的“会子”
3.了解历史时序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如图①阶段的特征是(  )

A.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 B.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 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不断交融
4.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中原族体和文化为中心,周边边疆族体和文化不断与中原族体和文化交流汇聚,使中原文化不断丰富,族体不断壮大.下列改革中最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
A. 商鞅变法 B. 戊戌变法 C. 孝文帝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5.如果你生活在唐朝,下列哪些现象是可以看到的( )
①耕地使用曲辕犁 ②灌溉使用筒车
③长安城内住宅区与商业区分开 ④饮茶之风盛行全国
A. 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④
6.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在北宋时期取得的是(  )
A.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 《齐民要术》的问世
C. 火药的发明 D.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7.从1405-1433年,明政府派郑和七下“西洋”,郑和船队远航与后来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本质上的区别是(  )
A. 开疆拓土 B. 掠夺财富 C. 积累资本 D. 增进交流
8.清朝对蒙古地区的行政管辖机构进行了改革,将漠南蒙古由6万户改为6盟49旗,漠北蒙古由7鄂拓克改为4盟86旗。清朝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 尊重蒙古地区的宗教习俗 B. 加强对蒙古地区的军政控制
C. 促进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 D. 取消蒙古地区特殊治理机制
9.统一是中国古代史发展的主流,即使在分裂时期也始终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下列结束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并实现了全国性统一的王朝是(  )
A. 隋朝 B. 唐朝 C. 北宋 D. 明朝
10.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面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  )
①签订《南京条约》
②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④南京大屠杀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1.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徐悲鸿——《愚公移山》 B. 聂耳一一《义勇军进行曲》
C.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D. 鲁迅——《骆驼祥子》
12.以下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主题是(  )
A. 实行土地改革 B. 实行农业合作化
C. 实行三大改造 D.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1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土地改革结束 D. 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4.下面是王老师在讲历史专题复习时出示的几张图片,据此判断他讲的复习专题应该是( )
A. 改革开放 B. 祖国统一 C. 申奥成功 D. 外交成就
15.袁隆平主要成就(  )
A. 两弹一星 B. “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C. 青蒿素 D. 信息技术
16.图中的历史遗迹,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供奉着雅典娜的巨大神像,是欧洲典型的多利亚柱式建筑,它是( )
A. 巴比伦城 B. 罗马大竞技场 C. 帕特农神庙 D. 高架引水桥
1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使英国以和平变革的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实现了社会的进步,这种模式成为它留给后世的最独特的遗产。对“最独特的遗产”的解读错误的是(  )
A. “光荣革命”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产生 B.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社会进步的方式
C. “光荣革命”以前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 “光荣革命”开启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18.有人说:“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这场战争(  )
A. 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B. 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以法律形式满足了广大人民对土地的要求 D. 林肯被刺杀
19.带动机器运转的动力,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 电力 水力 蒸汽动力 B. 水力 蒸汽动力 电力
C. 水力 电力 蒸汽动力 D. 蒸汽动力 水力 电力
20.德国人自嘲: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引发的战争是(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海湾战争 D. 拿破仑战争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9分。
21.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分封制”。______(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22.史料:“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唐太宗
推论:唐太宗的励精图治也是为了维护统治集团的利益( )
A. 正确 B. 错误
23.“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指的是宋朝。 ______(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24.运用数据分析和图表统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我们可以从下表研读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______(判断对错)
参战国(个) 卷入人口
(亿) 参战人员
(亿) 伤亡人员
(亿) 直接经济损失
(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 15 0.7 0.3 1805
A. 正确 B. 错误
25.隋朝的建立者是隋炀帝杨坚。______。(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26.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______(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27.鸦片战争后香港岛被割让给日本。______(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28.“行年”是侗族独特的年俗。______(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29.1995年,中国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______(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9分。
30.洋务派在“自强”口号下做了哪些努力?其根本目的是什么?洋务运动给中国近代化探索留下哪些有益的启示?
31.“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这一研究成果的问世将证明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年历史是有据可循的。
请回答:
(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谁?请列举一项非洲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
(2)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哪一考古发现可以证明?请列举同一时期的青铜文明的代表。
(3)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思想解放运动?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得益于哪位皇帝的举措?
(4) 中华文明的外传对世界产生了积极影响,试举一项文明成就;再写出一位为文明传播作出贡献的古代中国人。
(5) 纵观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唯有中华文明从未中断,请分析其原因。
32.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伴随着近代化历程,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中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某班同学准备出一期黑板报。为此学生们在网上查找到下列图片:
请你根据内容的特点选择相关图片(只需填出相应的英文字母)
(1)小赵同学负责介绍洋务运动开展情况,他应选择 ______ 图片;
(2)小张同学负责维新变法运动这一版块,他应选择 ______ 图片;
(3)小李同学负责五四运动这一版块,他应选择 ______ 图片;
(4)小王同学负责新文化运动这一版块,他应选择 ______ 图片。
33.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劲头,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是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经济】如图1
(1) 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 ______ 各五年计划。 ______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政治】如图2
(2) 1954年制定的《 ______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______ 。
【外交】如图3
(3) 1953年底首次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 ______ ”的方针,促使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国防】如图4
(4) 经过两弹元勋 ______ 等科学家的探索,1964年,我国第一颗 ______ 爆炸成功。1966年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的 ______ 组建,国防力量进一步增强。
(5) 综上所述,从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34.最近,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借用这句话设计了下面这张主题演讲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197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2)为什么中国的1978年会被视为21世纪开始的标志?
(3)你如何评价图片所体现的主题?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远古居民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半坡人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前。由此可见,按时间早晚顺序排列是:①②④③,故选D。
2.【答案】C
【解析】北宋前期,我国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故选C。
本题考查的经济重心的南移.
注意最早的交子及其出现时间.
3.【答案】A
【解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然而,秦朝统治者实行残暴统治,最终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大一统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东汉统治后期,政治动荡,中国社会危机严重。图①是对应秦汉时期,其阶段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A项正确;辽宋夏金元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排除B项;清朝是中国版图奠定的时期,排除C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不断交融,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要求考生掌握中国古代的阶段分期及阶段特征。
本题主要考查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答案】C
【解析】通过题干材料中的“边疆族体和文化与中原族体和文化交流汇聚”,在题目给出的四次改革中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这一现象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故选:C。
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作用.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民族在共同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是多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习惯上密切联系交往的结果.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注意区分不同改革的影响.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唐代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长安城宏伟富丽,布局规整,城内市(商业区)、坊(住宅区)分开;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盛行。由此分析,可以看出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选B。
6.【答案】A
【解析】北宋时期的毕昇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A符合题意;《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北魏的农学家贾思勰的著作,火药是由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是在唐朝,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科技发展成果。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的相关史实。
7.【答案】D
【解析】1405年-1433年,为增进交流,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相关知识的掌握,1405年-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8.【答案】B
【解析】清朝对蒙古地区的行政管辖机构进行了改革,将漠南蒙古由6万户改为6盟49旗,漠北蒙古由7鄂拓克改为4盟86旗。清朝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加强对蒙古地区的军政控制。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宗教习俗、经济发展、特殊治理机制的相关知识,排除ACD选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措施。
9.【答案】A
【解析】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A项符合题意,唐朝和明朝前面的王朝都是统一的王朝,北宋没有完成全国统一,排除BCD三项。
故选:A。
本题考查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的相关知识。
10.【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使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中国近代史走向了终点。
故选:A。
本题考查《南京条约》、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南京条约》、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1.【答案】D
【解析】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出,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徐悲鸿的《愚公移山》、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鲁迅与《骆驼祥子》搭配错误,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初以后中国的文艺创作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20世纪初以后中国的文艺创作的相关史实。
12.【答案】D
【解析】观察题干三幅图片可知,题文中三幅图片分别是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它们的共同作用是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因此,这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主题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故选:D。
本题以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相关史实。
13.【答案】D
【解析】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经济经济已经取代私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为依托,考查三大改造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大改造的内容、形式以及意义。
1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中等。第一幅图片是汪辜会谈的场景,第二幅图片是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第三幅图片是澳门人民欢庆回归祖国。因此,三幅图片都与祖国统一有关,故选B。
15.【答案】B
【解析】袁隆平主要成就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故选:B。
本题考查了袁隆平。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贡献。
16.【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帕特农神庙,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C.帕特农神庙坐落在希腊首都雅典卫城的古城堡中心,石灰岩的山岗上,是欧洲典型的多利亚柱式建筑。帕特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帕特农原意为贞女,是雅典娜的别名。故C正确。
ABD.均与本题无关。
故选C。
17.【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使英国以和平变革的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可知,“和平变革”就是“光荣革命”。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并邀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此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选项ABD对“最独特的遗产”的解读正确,不符合题意;选项C与史实不符,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光荣革命”的相关史实。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结果及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国的“光荣革命”的相关史实。
18.【答案】B
【解析】美国独立之后,在以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为代表的北方与以南方种植园经济为代表的南方之间,始终存在南北差异,即两种经济形态的差异与矛盾.矛盾的核心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反映了南北双方发展资本主义的不同立场.南北战争最终废除了奴隶制,顺应了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主的要求,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有益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故选B.
本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南北战争最终废除了奴隶制,顺应了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主的要求,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有益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本题要求学生掌握美国南北战争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
19.【答案】B
【解析】水力是蒸汽机之前带动机器运转的动力,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工作机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电力成为工作机动力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带动机器运转的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水力-蒸汽动力-电力。
故选:B。
本题以带动机器运转的动力出现的先后顺序为切入点,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本题以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0.【答案】A
【解析】题目给出德国人自嘲: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设问考查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引发的战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逐步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故选A.
本题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背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背景.
21.【答案】B
【解析】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种姓制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种姓制度,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2.【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唐太宗的贞观之治,要求理解掌握相关史实。
【解答】
唐太宗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整天都孜孜不倦地处理国政,不仅是因为我关心怜爱老百姓,也是为了让各位公卿(指统治集团的成员们)可以长期安享富贵的生活。据此可知,唐太宗的励精图治也是为了维护统治集团的利益。
故本题说法正确。
23.【答案】B
【解析】在中央,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故“我朝”指的是明朝。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明朝皇权强化,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明朝皇权强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4.【答案】B
【解析】从表格看出一战的参战国达30多个,卷入人口达15亿人,造成各国直接经济损失1805亿美元,反映了一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不能说明一战的性质。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通过分析表格得出正确结论的方法。
25.【答案】B
【解析】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不是隋炀帝。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建立。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
26.【答案】B
【解析】1946年6月,国民党20多万人,向中原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所以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起止时间是1946年至1949年。如图年代尺上没有这一段时间。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人民解放战争的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年代尺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我们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27.【答案】B
【解析】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入侵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不是日本。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南京条约》
本题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
28.【答案】A
【解析】所谓“行年”,就是春节期间,侗家串寨做客,即以寨为单位,集体去另一个寨做客的习俗。侗族独特的年俗是“行年”。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侗族独特的年俗。
本题考查学生对地方历史的识记。
29.【答案】B
【解析】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是中国在21世纪初期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加入世贸,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关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新的空间。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时,我国没能加入世贸。
故答案为B。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时间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
30.【答案】根据所学可知,洋务派在“自强”口号下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建立新式海陆军等。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在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的背景下,大胆迈出了图强求富的第一步,这是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的第一步,也是长期封闭的中国主动走向近代世界的第一步;洋务派注意世界形势的变化,努力推动中国社会的缓慢进步,改变了一个民族故步自封、盲目自大等落后的思想认识。
故答案为:
努力: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建立新式海陆军等。根本目的: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启示:洋务运动在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的背景下,大胆迈出了图强求富的第一步,这是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的第一步,也是长期封闭的中国主动走向近代世界的第一步;洋务派注意世界形势的变化,努力推动中国社会的缓慢进步,改变了一个民族故步自封、盲目自大等落后的思想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实践史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洋务运动的历史启示。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洋务运动的实践史实,理解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认识洋务运动的历史启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31.【答案】【小题1】黄帝。狮身人面像(金字塔)。
【小题2】甲骨文。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小题3】百家争鸣。汉武帝。
【小题4】成就:四大发明等(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人物:张骞、鉴真、玄奘、郑和等。
【小题5】中央集权制度较早建立并不断发展;农业文明发达;传统儒学“大一统”和“家国一体”思想的传承(如统一文字、宗法制的影响)民族融合及文化认同(文化的包容性,对不同文明的兼收并酱);独立的地理环境和地缘政治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文初祖-黄帝、非洲文明成就、甲骨文、青铜文明、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人文初祖-黄帝、非洲文明成就、甲骨文、青铜文明、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等知识。
32.【答案】A;B;D;C
【解析】(1)小赵同学负责介绍洋务运动开展情况,他应选择A图片;图A是江南制造总局,它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企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们先后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其中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建海军等,其中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创办的最大的军工企业.
(2)小张同学负责维新变法运动这一版块,他应选择B图片;图B是谭嗣同就义,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之一.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为了救亡图存,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以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
(3)小李同学负责五四运动这一版块,他应选择D图片;图D是五四运动的场景,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随后举行游行示威,.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历史舞台,并发挥着重大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小王同学负责新文化运动这一版块,他应选择C图片.图C是《新青年》杂志封面,《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之一.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和胡适等,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故答案为:
(1)A.
(2)B.
(3)D.
(4)C.
本题考查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伴随着近代化历程,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中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33.【答案】【小题1】一,1956
【小题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
【小题3】求同存异
【小题4】邓稼先,原子弹,(战略)导弹部队
【小题5】略
【解析】(1)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学习苏联经验,进行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经济建设。其中包括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等。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1953-1957年我国执行了一五计划,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3-1956年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4)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发生严重失误,但仍然取得显著成就。邓稼先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迈出了中国独立研制核武器的第一步。在其领导下,1964年中国在西部罗布泊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邓稼先被誉为我国“两弹元勋”。20世纪50年代,为适应现代化条件下的战争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发展中国的导弹事业,组建独立的战略核反击力量。1966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正式成立,被命名为“第二炮兵”。
(5)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围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族自强和艰苦奋斗等展开即可。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与解放,开始了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共真正代表了中国民族的根本利益;历史证明,只有坚持中共的领导,我们才能建成一个独立自主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等。
故答案为:
(1)一;195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求同存异。
(4)邓稼先;原子弹;(战略)导弹部队。
(5)要坚持党的领导;要自强不息。
(1)本题考查建国初期的国家建设。
(2)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3)本题考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4)本题考查“两弹一星”与国防事业的发展。
(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成就,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4.【答案】(1)据所学知,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本题可从三方面展开。从中国的视角来看,如:1978年后确立了对内改革的战略决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计划经济转移到市场经济等;从世界的视角来看,如:1978年后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国融入世界,加入WTO等;从21世纪的视角来看,如:21世纪全球进入了急剧变化的新时代,中国成为21世纪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和影响国际格局变化以及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所有这一切都源于1978年的历史性转折等。
(3)本题答案开放,能提炼出与图片所提供的信息相关的主题,作出评价并言之有理即可。如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
故答案为: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可从三方面展开。从中国的视角来看,如:1978年后确立了对内改革的战略决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计划经济转移到市场经济等;从世界的视角来看,如:1978年后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国融入世界,加入WTO等;从21世纪的视角来看,如:21世纪全球进入了急剧变化的新时代,中国成为21世纪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和影响国际格局变化以及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所有这一切都源于1978年的历史性转折等。(也可从个体的视角梳理、综合、分析后进行回答)
(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属于图文结合的问答题,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作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解答时应注意图文中的“1978年”等信息。
注意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第1页,共1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历史模拟适应性训练试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