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历史模拟适应性训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奴隶制国家 ②部落联盟 ③氏族 ④原始人群.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2.如图的示意图反映的战役是( )
A. 马陵之战 B. 官渡之战 C. 淝水之战 D. 赤壁之战
3.2023年春晚主视觉标识从“兔圆圆”奔跃向上的姿态定格而来,同时又是书法草书“卯”字的幻化变体。从中国书法艺术的草书意象,幻化出一个全新“卯”字。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了,这一状况出现的客观条件是( )
A.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B. 科举制度不断完善
C. 人们对书法美的追求 D.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4.“中华帝国官员的录用方式保证了他们较高的能力。候选人必须在笔试中证明他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那些取得最好成绩的人才有资格担任官职,并且能指望被擢升到政府最高职位。”以上材料描述的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5.针对菲律宾等国家把南海问题提交国际仲裁法庭,故意炒作企图浑水摸鱼,外交部多次声明“国际仲裁庭无权审理南海问题争端”。我国疆域南到南海诸岛的朝代是( )
A. 秦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清朝
6.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的事件是( )
A. 黄埔军校的建立 B. 南昌起义 C. 辛亥革命 D. 三湾改编
7.在“弘扬长征精神”宣传活动中,小武模拟“重走长征路”,正确的行程是( )
①遵义 ②瑞金 ③吴起镇 ④泸定桥。
A. ②①④③ B. ②①③④ C. ①④②③ D. ①②④③
8.陈天华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出色的宣传家、爱国的进步思想家,在代表作《警世钟》中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因为清王朝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那么,《辛丑条约》的内容中能够证明“清王朝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
A.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B. 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C.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
9.“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南京解放 B. 挺进大别山 C. 百团大战 D. 淞沪会战
10.他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坚持在潜伏地点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从而保证了整个战役的胜利。这里的“他”是( )
A. 彭德怀 B. 林彪 C. 邓小平 D. 邱少云
11.给如图所示的历史事件概括合适的主题,其中最准确的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 B.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C.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D.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12.印度前总统纳拉亚南谈到中国外交时说道:“它是建立新的国际秩序的基础:有的西方国家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显然是不对的。”并盛赞它是各国和平相处的基础。是为各国普遍接受的指导国际关系的原则。材料中提到的“它”是指(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策略
C. “求同存异”的方针 D. “另起炉灶”、“一边倒”策略
13.不属于我国科技人员在“文革”期间排除错误路线干扰取得的成就( )
A. 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B. 大庆油田建成并投产
C.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D. 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14.小云同学在学完世界古代文明史后,认识到( )
A. 种姓制度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B. 战争是传播文化的最有效途径
C. 罗马被视为现代民主政治的源头 D. 希腊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
15.下列有关于世界上古文明说法错误的是( )
A. 埃及的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
B. 《汉漠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
C.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希腊
D.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共和国
16.如图所示人物的代表作是( )
A. 《资治通鉴》
B. 《窦娥冤》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17.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B. 封君封臣制度是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
C.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
D. 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兵役义务
18.关于两次大战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战争是人类的浩劫 ②中国都是战胜国
③都是帝国主义争夺殖民霸权的非正义战争 ④引起世界剧烈震荡,战后形成新的世界格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9.1947年3月,美国总统在演说中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此后。美苏冷战开始。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 )
A. 罗斯福新政 B. 杜鲁门主义 C. 马歇尔计划 D. 新经济政策
20.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中提到“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其中“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是指
A. 国家之间的对抗加剧 B. 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C. 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D. 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
21.《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判断: ______ 。
改正: ______ 。
22.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
【】(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第一汽汽制造厂生产出我国第一辆汽车。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
【】(3)邓稼先为建设大庆油田。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铁人”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
【】(4)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f《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
23.黄兴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判断: ______
改正: ______
24.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 隋炀帝时期,开通古代中国最长的大运河,大大促进我国北经济的交流。
判断: ______ 改正: ______
(2) 英国斯蒂芬森发明火车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判断: ______
(3) 1885年,美国人卡尔 本茨发明汽车,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判断: ______ 改正: ______
(4) 以航天术的广泛使用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判断:×改正: ______ 。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25.中国近代一些历史事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至今还在每年特定时间举行周年的纪念活动请你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内容。
(1) 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①《 ______ 》。
(2) 1905年8月,孙中山在联合华兴会等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组建② ______ 。
(3) 清朝的统治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崩溃,延续中国两千多年的③ ______ 终于结束。
(4)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④《 ______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5) 徐悲鸿是我国近代著名画家。代表作有⑤《 ______ 》、《愚公移山》。
26.人类的进步不仅仅表现为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而且也表现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和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材料二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当他们发挥各种动物机能的时候,以及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们是平等的.
--伏尔泰
(1)材料一中的观点出现在哪次运动中?请举出一位这一运动中文学或艺术上的代表人物.这次运动的作用是什么?
(2)伏尔泰是法国什么运动的著名思想家?这一运动中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什么?同时热情宣传了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又分别体现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哪一文件中?
27.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民主、富强等思想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不懈追求和奋斗目标..
材料一: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材料二:从那时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击日本侵略的英雄凯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
------习近平出席抗战爆发周年纪念活动讲话
材料三:
根据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洋务自强”虽然失败,但如何理解“洋务自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变法维新”高潮的100多天中,维新派是采取了哪些具体政治举措试图挽救民族危亡?“共和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那时”是从哪年算起的?“英雄凯歌”能够奏响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A、B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并说说C图中的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的?
(4)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和奋斗历程给你怎样的启示?
28.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探究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农业进步】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僇(lù)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织致粟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1)商鞅变法开始确立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想一想,这是基于变法中哪一措施的实施?材料一又反映了商鞅变法怎样的经济思想?
材料二 如图.
(2)农业工具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出现的哪两种新农具?
【现代农业变革】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如图)
(3)材料三图片反映了建国初我国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开始于哪一年?它的完成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四 建国后,历年粮食产量变化图(单位:亿吨).
(4)观察材料四,从F到G我国粮食产量呈现怎样的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当代发展思考】
(5)当今我国农村出现土地抛荒现象,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瓶颈.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要实现我国农村经济新的发展,最重要的应该做什么?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7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是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近代史编》材料二:关于地理大发现的动因,欧洲航海家出于经济扩张的需要,寻找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从科学探索的动机来看,西方航海家是为了探索自然奥秘,开辟新航路,验证地圆说。地理大发现体现的是个性解放、探索自然和积极冒险的精神,他们以科学来体现人的理性力量,在对自然的征服中实现人类自身的解放。
——摘编自夏劲、陈茜《中西两种科学文化背景下的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之比较》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的文学作品及作者。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3)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总结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的内在联系。
3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向创新要活力,使创新成为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古代就非常善于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1) 据材料一写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材料二:不管人们是否似服泰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膜: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地改变不中合面装,以致它可以名之为“事命”。
--《剑桥中国秦汉史》
(2) 秦朝在政治上、经济上实施了哪些革命性措施?
材料三:西汉中央与封国实力对比图。
(3) 为化解图示威胁中央权力的因素,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夏,香港推出“汉武盛世:帝国的巩固和对外交流”大型汉代文物展,让观众近距离欣赏160组珍贵文物……充分展示了汉代的强大。汉代是我国大统一的巩固时期,而秦朝才是我国大一统的建立时期,唐朝诗人李白曾写诗称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摘编自凤凰网和《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1)材料一中李白赞颂了秦始皇的哪一历史功绩?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唐朝长安宏伟富足,街道整齐,树木成行,城里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地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唐朝的繁荣孕育了空前繁盛的大唐文化,唐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唐郡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是周边国家向往的基地。
--摘编自《百度文库》(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文化“空前繁荣“的主要原因。列举一个唐文化“泽被东西”的事例。
材料三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出现了盛世景象,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
--摘编自侯杨方《盛世启示录》(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康雍乾时期出现盛世景象的原因。举两例说明这一时期为了巩固这样“一个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做出的努力。
32.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前中国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5.02亿千克;1981年产粮6.70亿千克;1982年产粮7.15亿千克。
材料二:深圳原属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深圳变成一座现代化城市。
材料三: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过多的干预着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企业活力不够,效率不高,缺乏竞争力。因此“松绑”成为了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强音。
材料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共十九大报告
(1) 根据材料一,凤阳县农业生产呈现什么趋势?得益于什么政策的实行?
(2) 根据材料二分析深圳变成现代化城市的原因是什么?举出两例与深圳同年建设的经济特区。
(3) 材料三中为了给国有企业“松绑”而进行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4)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①奴隶制国家最早出现的是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的夏朝;②部落联盟出现于四五千年前的尧舜禹时期;③氏族最早出现于3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时期;④原始人群最早出现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期.正确顺序是④③②①.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2.【答案】D
【解析】题目给出的这幅示意图中有“长江、襄阳、长坂、江陵、乌林、柴桑”等地点,此外,右上方还有曹军进攻方向、曹军败退方向、孙刘联军进军方向主要战场和孙刘联军追击方向等信息,据此可知这是赤壁之战示意图.
故选D.
本题考查了赤壁之战的交战地点.
图片材料型选择题必须认真观察分析图片中包含的文字,根据相关文字的提示信息判断分析确定正确选项,也有部分题目在题干表述中有相关提示信息.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了”结合所学可知,东汉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成本大大降低。纸逐渐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A项正确;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人们对书法美的追求属于主观条件,排除C项;活字印刷术与书法无关,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造纸术发明的史实,理解材料,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理解题干,掌握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4.【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科举制,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和统治阶级的基础;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起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
故选:C。
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立及其影响,知道科举制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和统治阶级的基础;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立及其影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答案】D
【解析】A.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排除A。
B.唐朝前期疆域空前辽阔,中亚的绿洲地带亦受唐支配,一度建立了东起日本海、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抵西海(今咸海,一说里海)的版图,排除B。
C.1279年,元世祖攻灭南宋一统中国,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记载,汉地、漠南、漠北、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自灭南宋后虽然多次对日本、缅甸、安南、爪哇等国有所冲突,然而疆域大体趋于稳定。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的漠西领土,国土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排除C。
D.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清朝的疆域信息,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清朝的疆域信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6.【答案】B
【解析】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刘伯承等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第一枪,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第一枪,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
7.【答案】A
【解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离开瑞金,向湘西前进,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人员损失过半;后改向贵州前进,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召开遵义会议.此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1936年10月,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故选A.
本题考查红军长征,掌握红军长征途中重大事件的先后顺序.
本题考查红军长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8.【答案】A
【解析】1900年到1901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条款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A符合题意,排除BCD。
故选:A。
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本题以《辛丑条约》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9.【答案】A
【解析】根据诗歌《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和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A项正确;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排除B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排除C项;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期间的战役,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题干材料。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等知识。
10.【答案】D
【解析】他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坚持在潜伏地点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从而保证了整个战役的胜利。这里的“他”是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故选:D。
本题考查了邱少云。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邱少云的事迹。
11.【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为筹建新中国做了充分的准备。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一五计划的实行,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题干图片中的事件体现了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给题干图片所示的历史事件概括的合适主题可以为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的相关史实。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是指1949--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指1956--1966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是指1978年以后。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的相关知识。
12.【答案】A
【解析】A.依据题干“它是各国和平相处的基础。是为各国普遍接受的指导国际关系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再次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双方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也成为各国普遍接受的指导国际关系的原则,正确。
B.“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的外交战略,与题意不符,排除。
C.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排除。
D.新中国建国初期采取“另起炉灶”“一边倒”的策略,但是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答的关键信息是“它是各国和平相处的基础。是为各国普遍接受的指导国际关系的原则”。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认识。
13.【答案】B
【解析】1966年5月16日的“五一六”通知是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实际指向刘少奇和邓小平,在文革中形成了林彪、江青两大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的实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文革的结束。大庆油田1963年建成,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不属于我国科技人员在“文革”期间排除错误路线干扰取得的成就是大庆油田建成并投产。
故选:B。
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时间。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
14.【答案】A
【解析】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它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战争是传播文化有效途径之一,但不是最有效途径;希腊雅典被视为现代民主政治的源头;希腊文明发源于地中海,不是大河流域.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世界古代文明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世界古代文明的相关史实.
15.【答案】D
【解析】公元前6世纪,古代罗马奴隶制国家宜罗马城为中心建立起来,公元前509年,罗马成为共和国,公元前5世纪至前3世纪,罗马军队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罗马争得地中海霸权,又同迦太基展开了长期争霸,并取得最后胜利。它还向东征服了一些国家。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公元前73年,角斗奴隶不堪忍受,再斯巴达克领导下举行大规模起义,震撼了共和国的统治者。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触动了元老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谋杀。公元前27年起,屋大维独揽国家的各项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进入帝国时期。所以D项不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罗马共和国相关知识。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罗马国家大权,建立元首制,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16.【答案】B
【解析】题干图片是关汉卿。关汉卿的代表作品的《窦娥冤》,《窦娥冤》悲剧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
故选:B。
本题考查关汉卿的代表作品.
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注意掌握元曲的相关知识.
17.【答案】C
【解析】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故C符合题意;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排除A;封君封臣制度是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排除B;封臣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西欧庄园,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西欧庄园,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
18.【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归纳能力。①战争是人类的浩劫,表述正确,符合题意。②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战胜国,表述正确,符合题意。③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这从战后对德国海外殖民地的瓜分中可以明显看出来;二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④引起世界剧烈震荡,战后形成新的世界格局,表述正确,无论一战还是二战,战后世界剧烈动荡,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表述正确,符合题意。①②④正确。故选C。
19.【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正式阐述美国对苏联政策及整个对外方针,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权”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后来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B是正确的选项;1933年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排除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西欧各国进行了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排除C;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国有企业改革。注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国有企业改革,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20.【答案】C
【解析】主要考查世界格局的相关史实。结合已学知识可以知道,苏联解体后,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里“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是指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故选C。
21.【答案】√,√
【解析】明朝末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
本题主要考查宋应星及其《天工开物》的相关史实。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宋应星及其《天工开物》的相关史实。
22.【答案】×;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为“求同存异”;×;把“沈阳”改为“长春”;×;把“邓稼先”改为“王进喜”;√;√
【解析】(1)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为“求同存异”。
(2)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1957年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长春第一汽汽制造厂生产出我国第一辆汽车。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把“沈阳”改为“长春”。
(3)王进喜是石油工人的代表,他为建设大庆油田,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铁人”。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把“邓稼先”改为“王进喜”。
(4)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1)判断:×,改正: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为“求同存异”。
(2)判断:×,改正:把“沈阳”改为“长春”。
(3)判断:×,改正:把“邓稼先”改为“王进喜”。
(4)√。
本题主要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一五计划、王进喜、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知识即可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一五计划、王进喜、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史实。
23.【答案】×,黄兴改为孙中山
【解析】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孙中山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发表了《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故答案为:
×;黄兴改为孙中山。
本题考查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战争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史实及护国战争的爆发及其结果。
24.【答案】【小题1】×,古代中国改为古代世界
【小题2】√
【小题3】×,美国改为德国
【小题4】航天技术改为电子计算机
【解析】(1)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2)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年,这列名为“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此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1885年,德国人卡尔 本茨以内燃机为动力,发明了陆上交通工具汽车,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4)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的社会。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故答案为:
(1)×;改正:古代中国改为古代世界。
(2)√。
(3)×;改正:美国改为德国。
(4)×;改正:航天技术改为电子计算机。
(1)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大运河。
(2)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中发明的火车。
(3)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汽车。
(4)本题主要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
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大运河和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25.【答案】【小题1】南京条约
【小题2】中国同盟会
【小题3】封建帝制
【小题4】新青年
【小题5】田横五百士
【解析】(1)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同盟会把当时很多的革命组织集合起来。同盟会使先进知识分子群体有了一个公认的领袖孙中山。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5)徐悲鸿是我国近代著名画家,代表作有《田横五百士》和《愚公移山》。
故答案为:
(1)南京条约。
(2)中国同盟会。
(3)封建帝制。
(4)新青年。
(5)田横五百士。
本题考查《南京条约》、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艺术,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南京条约》、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艺术,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6.【答案】(1)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著有《神曲》,达 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的作品有《哈姆雷特》、《罗米欧与朱丽叶》.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击了教会的陈腐说教,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18世纪中期,法国掀起了思想启蒙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他们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天主教会,提倡“自由”、“平等”.这一思想又分别体现在美国独立战争的《独立宣言》和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中.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也促进了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
故答案为:
(1)文艺复兴;但丁(或莎士比亚);达 芬奇;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启蒙运动;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传“自由”、“平等”思想;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的是法国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
解答材料解析题,学生解题的前提是审题,看好每个问题的关键信息(提示词),问题之间的关联.对照材料和设问找信息,找出解题的关键.最后将有效信息回归教材,找出答案.
27.【答案】(1)根据所学知识,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根据所学知识,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法令,政治方面的内容是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据所学知识确定共和革命是指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
(2)阅读题文提示: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抗击日本侵略,根据所学知识,1937年七七事变既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3)回答两个事件之间的联系是中考试卷中的常见题型,要做好这类题必须抓住这两个事件的共同点或因果关系.图A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所学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定,此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为图B农民喜获丰收开辟了道路.图C是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根据所学知识,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后来我国的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现在,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回答此题要求抓住材料和问题的主旨,围绕主旨言之有理即可.分析上述材料和问题可知,回答此问题的主旨是围绕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和奋斗历程即可.例如: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是艰难曲折的;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要坚持改革开放,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故答案为:
(1)“洋务自强”的影响是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变法维新”采取的政治举措是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共和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2)材料二中的“那时”是从1937年算起的.“英雄凯歌”能够奏响的根本因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3)A图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B图农村致富开辟新路.C图中的对外开放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4)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艰难曲折;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赢得民族独立才能实现民族振兴;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等.
【解析】(1)此题考查洋务运动的影响和维新派的具体政治举措的相关知识点.
(2)此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点.
(3)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改革开放相关知识.
(4)此题是典型的启示类问答题,言之有理即可.
此题为材料简答题.培养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
28.【答案】(1)从商鞅变法开始,我国开始确立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规定: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这实际上确立了地主土地所有制;通过材料中的努力搞好农业,我们可以看出材料一还体现了商鞅重农抑商的思想.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式工具是:曲辕犁和筒车;这两种新式工具的出现,为农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生产工具,方便了农业生活,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本题的答案是:曲辕犁和筒车.
(3)建国初的这次土地改革从1950年开始,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其影响是: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4)通过对材料的分析,从F到G我国粮食产量呈现的趋势,主要指的是从1978年开始,我国的粮食产量呈现的趋势,通过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1978年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针对当今我国农村出现土地抛荒现象,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瓶颈等问题,我国农村经济要想得到新的发展,应该制定农业奖励措施;提高农产品价格;对农民实行种地补贴政,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策等.
故答案为:
(1)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重农抑商;
(2)曲辕犁;筒车;
(3)1950年;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4)迅速增长的趋势;主要是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制定农业奖励措施;提高农产品价格;对农民实行种地补贴政策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知识.
(2本题考查的是新式的农业生产工具.
(3)本题考查的是建国初土地改革的知识.
(4)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时期农村改革的知识.
(5)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针对当今我国农村出现土地抛荒现象,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瓶颈等问题.
掌握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新式的农业生产工具、建国初土地改革的知识、改革开放时期农村改革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29.【答案】【小题1】作品:《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作者:莎士比亚。
【小题2】寻找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探索自然奥秘,验证地圆说。
【小题3】文艺复兴运动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思想动力;新航路开辟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
(2)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的掌握情况,进而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0.【答案】【小题1】(1)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意思是封建亲戚等为诸侯,以拱卫周王室。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
(2)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3)为化解图示威胁中央权力的因素,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把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侯国,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逐渐解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故答案为:
(1)分封制。
(2)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3)颁布推恩令。
【小题2】
【小题3】
【解析】本题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向创新要活力,使创新成为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切入点,考查西周分封制、秦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周分封制、秦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的相关史实。
31.【答案】(1)据材料一“唐朝诗人李白曾写诗称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可知,材料一中李白赞颂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
(2)据材料二“唐朝长安宏伟富足,街道整齐,树木成行,城里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地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唐朝的繁荣孕育了空前繁盛的大唐文化,唐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唐郡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是周边国家向往的基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文化“空前繁荣“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繁荣昌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繁荣和唐文化吸收了中外文化的优秀传统。据所学可知,唐文化”泽被东西“的事例有,唐朝时期,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同来的还有留学僧和留学生等,他们学习唐朝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回国后,他们以唐朝的政治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3)据材料三“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出现了盛世景象,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雍乾时期出现盛世景象的原因是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统治者励精图治,重视发展;清朝前期为了巩固这样“一个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做出的努力包括,设立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侵略者,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
故答案为:
(1)统一中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国家繁荣昌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繁荣和唐文化吸收了中外文化的优秀传统;唐朝时期,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同来的还有留学僧和留学生等,他们学习唐朝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回国后,他们以唐朝的政治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3)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统治者励精图治,重视发展;设立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侵略者,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的建立、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康乾盛世、清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秦朝的建立、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康乾盛世、清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2.【答案】【小题1】粮食产量逐年上升(增长)趋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小题2】原因是: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汕头、厦门。
【小题3】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小题4】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内容,深圳变成现代化城市的原因,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中共十九大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内容,理解深圳变成现代化城市的原因,识记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识记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识记中共十九大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第1页,共1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历史模拟适应性训练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