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自查七年级历史试卷
说明:
1.全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学校、班级、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试室号和座位号的对应数字涂黑。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号涂黑。
1. 盘州历史悠久,在盘县大洞遗址出土了许多用打制方法制作的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等工具,说明盘县大洞人处于( )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青铜时代 D. 铁器时代
2.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 建筑技术的进步 B. 人工取火的发明
C. 饲养水平的提高 D. 生产工具的改进
3. 在远古传说中,黄帝能制作衣袭、制造船只、会炼铜。现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地发掘出距今8000-6000年蚕茧、丝织品、独木舟和铁刀等。这说明( )
A. 传说中包含一些历史信息 B. 考古是了解历史唯一途径
C. 传说中的内容都是真实的 D. 考古发现证实了所有传说
4.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古时的《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那么,“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创立的制度是( )
A 奴隶制 B. 王位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皇帝制
5. 通过分封制度,“周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强大国家”,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据此可知,分封制
A. 强化了诸侯权力 B. 扩大了统治范围
C. 加速了西周灭亡 D. 确立了君主专制
6. 夏商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四羊方尊 B. 司母戊鼎 C. 利簋 D. 西周毛公鼎
7. 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知道历史上有个商王朝,而且这些文献无一是成于商代的。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将大量的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这说明( )
A. 故事传说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B.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商朝
C. 商朝最早奠定了国家的基本形态 D. 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更具真实性
8. 下图是小李在复习时绘制的一个知识示意图,图中"②”处的内容应是
A. 铁器牛耕 B. 耒耜骨器 C. 兼爱非攻 D. 焚书坑儒
9. 春秋战国时期蓬勃发展的体育项目,都与军事训练有密切关系。如射箭、举重、武艺、摔跤、田径、游泳、赛马、击剑尤为兴盛。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 )
A 经济富足,娱乐多样 B. 体育发达,人才辈出
C. 战争影响,强兵治国 D. 严格训练,竞赛频繁
10. 战争是人类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我们提倡“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
A. 墨子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
11. 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儒家学派地位逐步提升 B. 诸子百家的思想日益趋同
C. 统一成为诸子百家的共识 D. 诸子百家都认同民本思想
12. 明朝张居正的《杂著》这样评价秦始皇:“三代至秦,混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成。”下列史实能论证其在创制立法上最重要贡献的是( )
A. 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 统一思想焚书坑儒
C. 防御匈奴修筑长城 D. 统一了文字和货币
13. 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只有两个虎符同时合并使用,持符者即获得调兵遣将权。虎符上铭刻字体在秦朝时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这种字体是
A. 甲骨文 B. 小篆 C. 草书 D. 楷书
14.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课外探究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历史典故。这些典故反映的史实是( )
历史典故 出处
揭竿而起 “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A. 国人暴动 B. 楚汉相争 C. 陈胜、吴广起义 D. 黄巾起义
15.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此,汉高祖采取的措施是( )
A. 休养生息 B. 选任贤能 C. 增加徭役 D. 对外征战
16. 下表所示信息表明( )
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祖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元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 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B. 诸侯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C. 中央行政体制成熟 D. 诸侯国的势力逐渐膨胀
17. 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两位帝王这样做的共同目的是( )
A. 推进政治经济改革 B. 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C. 巩固大一统王朝 D. 杜绝官员贪污腐败
18. “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出现于( )
A. 秦朝末年 B. 西汉中后期 C. 西周初期 D. 东汉中后期
19. 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讲道:“商路上交换的最主要商品是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的丝绸。另外,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作者旨在说明丝绸之路( )
A. 是一条完备的商业网络通道 B. 推动了佛教向中国传播
C. 起到了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作用 D. 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20.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治久安是每个中国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下列能证明新疆是我国领土组成部分的事件是( )
A. 班超出使西域 B. 丝绸之路的开通 C. 西域都护的设置 D. 昭君出塞
21. 《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此书作者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他曾任长沙太守,被后世称为“医圣”,他是( )
A. 扁鹊 B. 华佗 C. 张仲景 D. 孙思邈
22. 《史记》首创民族列传,即《匈奴列传》《南越列传》等六篇专传,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传的例子。而且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司马迁都把他们的祖先视为黄帝。这一叙史方式( )
A. 说明西汉开始出现华夏认同观 B. 反映了当时华尊夷卑的思想
C. 顺应了当时大一统的时代潮流 D. 强调了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3. 随着佛教传入我国,“五体投地”“大千世界”“皆大欢喜”等佛教用语也逐渐融汇到汉语中。这表明佛教( )
A. 备受统治者推崇 B. 丰富了中国文化
C. 和谐了中印关系 D. 促进了民族交融
24. 下表是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述,由表格信息可知( )
《魏书·武帝纪》 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资治通鉴》 (周瑜)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A. 疾疫爆发影响赤壁之战战局 B. 疫病流行加剧军阀混战
C. 曹操借瘟疫推卸战败的责任 D.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25. 《晋书》记载:“自惠皇失政,难起萧墙(内乱),骨肉相残,黎元涂炭……戎兵接而宗庙隳,支属肇其祸端,戎羯乘其间隙,悲夫。”材料反映了
A. 晋惠帝大封诸侯王导致内乱 B. 内外交困冲击了西晋王朝的统治
C. 少数民族内迁促进民族交融 D. 北人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6. 南朝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其中最长的不过59年,最短的仅有23年。由此可知南朝时期( )
A. 政权更迭频繁 B. 疆域面积扩大 C. 政权并立形成 D. 商品经济发达
27. 据西晋史料记载,从北方迁入内地的少数民族中,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后代;匈奴的铁弗部认为自己是大禹后代。这些历史现象说明( )
A. 北方地区出现了民族大交融
B. 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产生认同
C. 鲜卑族匈奴族完全融入汉族
D. 内迁民族受到西晋的残暴统治
28. 《资治通鉴》载:魏主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魏主改革的措施是( )
A. 说汉话 B. 改汉姓 C. 通婚姻 D. 易汉服
29. 张明同学做的历史单元笔记中有“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关键词,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30.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如下图所示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该作品的名称是( )
A. 《齐民要术》 B. 《兰亭集序》 C. 《女史箴图》 D. 《洛神赋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共40分)
31. 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人们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器壁三面及底部均刻铭文,左壁刻:“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 图为战国商鞅铜方升 (孝公)十年,卫鞅为大良造。 ——《史记·秦本纪》
注:大良造是秦孝公时期秦国国内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三
时间 评价 参考文献
战国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西汉 思想家董仲舒:“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汉书·食货志上》
1912年 毛泽东:“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 《毛泽东早期文稿》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商鞅铜方升与《史记》所属的史料类型。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商鞅变法“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
32. 秦汉时期边疆治理成为维护国家安定的重要举措。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秦统一六国以后,派兵征服越族地区,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等数郡,迁徙中原50万人,到那里戍守,和越人杂居。为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刘邦被冒顿单于以四十万精骑围刘邦于白登山,战况危急,后施计才得以突围。此后数十年汉朝为维持边疆和平,不得不保持对匈奴的“和亲”,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量粮食和布匹。汉武帝时期,经过“文景之治”西汉的社会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已有足够的力量与匈奴抗衡。于是,汉武帝废和亲政策,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集中力量对匈奴进行军事打击,这意味着汉匈关系发生新的转变。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扩大和治理边疆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对匈奴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秦汉边疆治理政策的历史意义。
33. 魏晋南北朝时人口大规模迁徙,这与当时社会背景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地理气候上说,每当草原寒潮来临时,北方的游牧族群都会向南迁徙。从资源禀赋上说,草原地区所能承载的人口只是农耕地区的十分之一,中原对周边族群强大的吸引力之一是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
——摘编自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材料二 两汉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入居中国的多了,使许多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人民交融为一体,这并非旦夕之间可以完成的,也难免会产生冲突。在中原地区历次战乱的推动下,南迁人口逐渐增多,北方移民在参与所有农业活动的同时,还成为水稻插秧与稻麦复种两项技术的携带者与推广者。可以说,北方移民南下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韩茂莉《论北方移民所携农业技术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描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群体和方向;据此分析这一时期人口迁徙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这一时期人口迁徙的影响。
(3)综上所述,请你谈谈人口迁徙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自查七年级历史试卷
说明:
1.全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学校、班级、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试室号和座位号的对应数字涂黑。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号涂黑。
1. 盘州历史悠久,在盘县大洞遗址出土了许多用打制方法制作的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等工具,说明盘县大洞人处于( )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青铜时代 D. 铁器时代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在盘县大洞遗址出土了许多用打制方法制作的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等工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A项正确;新石器时代的特征是磨制石器,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青铜器的特征是冶炼而成,与打制方法不符,排除C项;铁器出现于春秋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2.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 建筑技术的进步 B. 人工取火的发明
C. 饲养水平的提高 D. 生产工具的改进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工具的改进会推动人类的进步。由于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劳动能力的不断提高,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因此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经分析ABC不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原始人类生活方式的发展进步。依据课本所学,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工具的改进会推动人类的进步。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手脚分工明显;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开始种植水稻,出现了原始农耕;比建筑技术进步,开始建造干栏式的房子,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3. 在远古传说中,黄帝能制作衣袭、制造船只、会炼铜。现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地发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蚕茧、丝织品、独木舟和铁刀等。这说明( )
A. 传说中包含一些历史信息 B. 考古是了解历史唯一途径
C. 传说中的内容都是真实的 D. 考古发现证实了所有传说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现代考古发现距今8000—6000年的蚕茧、丝织品、独木舟和铜刀等,印证了黄帝能制作衣裳、制造船只、会炼铜的远古传说,说明传说中包含一些历史信息,A项正确;考古是了解历史的途径之一,“唯一”表述太绝对,排除B项;传说中有夸张的内容,内容不都是真实的,排除C项;考古发现证实了部分传说,“所有传说”表述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4.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古时的《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那么,“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创立的制度是( )
A. 奴隶制 B. 王位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皇帝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也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至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任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创制的制度是世袭制。B项正确;奴隶制是夏朝的社会制度,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制度,排除C项;皇帝制是从秦始皇开始实行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5. 通过分封制度,“周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强大国家”,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据此可知,分封制
A. 强化了诸侯权力 B. 扩大了统治范围
C. 加速了西周灭亡 D. 确立了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通过分封制度,……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可知,通过分封制度,西周王朝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因此,题干说明分封制扩大了统治范围,故B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强化诸侯权力的内容,排除A项;从“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可知,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统治,排除C项;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且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排除D项。故选B项。
6. 夏商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四羊方尊 B. 司母戊鼎 C. 利簋 D. 西周毛公鼎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是商后期铸品,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也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B符合题意;ACD三项的青铜器不是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不符合题意;故选B。
7. 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知道历史上有个商王朝,而且这些文献无一是成于商代的。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将大量的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这说明( )
A. 故事传说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B.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商朝
C. 商朝最早奠定了国家的基本形态 D. 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更具真实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题干内容可知,在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后世的文献记载中知道商朝的存在,在甲骨文发现之后,商朝才真正进入“历史时代”,据此可知,甲骨文的发现使得商朝成为信史,D项正确;题干的着重点在于论述甲骨文的发现对商朝成为信史的重要价值,而不是论述故事传说对商朝成为信史的重要性,排除A项;题干主要论述甲骨文的出现使得商朝成为信史,而不是甲骨文本身的价值所在,排除B项;题干主要论述甲骨文的出现对商朝成为信史的价值,而没有涉及商朝的国家基本形态,排除C项。故选D项。
8. 下图是小李在复习时绘制的一个知识示意图,图中"②”处的内容应是
A. 铁器牛耕 B. 耒耜骨器 C. 兼爱非攻 D. 焚书坑儒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春秋战国”、“大变革:社会转型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引发了社会大变革。故选项A符合题意;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耒耜骨器,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焚书坑儒是秦朝所发生的事件,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9. 春秋战国时期蓬勃发展的体育项目,都与军事训练有密切关系。如射箭、举重、武艺、摔跤、田径、游泳、赛马、击剑尤为兴盛。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 )
A 经济富足,娱乐多样 B. 体育发达,人才辈出
C. 战争影响,强兵治国 D. 严格训练,竞赛频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诸侯国大都崇尚武功,导致蓬勃发展的体育项目,都与军事训练有密切关系,如射箭、举重、武艺、摔跤、田径、游泳、赛马、击剑尤为兴盛,C项正确;经济富足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A项;人才辈出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B项;竞赛频繁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0. 战争是人类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我们提倡“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
A. 墨子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墨子是墨家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兼爱”就是反对人对人压迫,主张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尽力帮助别人。“非攻”就是反对不义的掠夺战争。体现了“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观点,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主张“仁政”,C项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与民心,D项主张法治,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1. 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儒家学派地位逐步提升 B. 诸子百家的思想日益趋同
C. 统一成为诸子百家的共识 D. 诸子百家都认同民本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仁者无敌于天下”“一同天下”“一心定而王天下”“令行禁止于天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都主张统一,这反映出当时统一趋势正在形成,统一成为诸子共识,C项正确;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但材料不仅涉及儒家,还涉及墨家、道家、法家等多家思想,不是强调儒家思想的地位,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各个学派的思想虽然相互影响,彼此批判、学习和吸收,但各个学派的区别还是明显的,排除B项;材料中各家论述的是统一问题,不是重农的民本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12. 明朝张居正的《杂著》这样评价秦始皇:“三代至秦,混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成。”下列史实能论证其在创制立法上最重要贡献的是( )
A. 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 统一思想焚书坑儒
C. 防御匈奴修筑长城 D. 统一了文字和货币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创制立法”,可知本题是要考查秦在制度创新方面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为了适应实现统一的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故A项符合题意;统一思想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暴虐的表现,故B项不符合题意;防御匈奴修筑长城是秦在边防方面的统一措施,故C项不符合题意;统一了文字和货币是秦在经济方面的统一措施,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3. 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只有两个虎符同时合并使用,持符者即获得调兵遣将权。虎符上铭刻字体在秦朝时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这种字体是
A. 甲骨文 B. 小篆 C. 草书 D. 楷书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了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甲骨文是商周时期的文字;草书、楷书的出现时间晚于秦朝。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课外探究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历史典故。这些典故反映的史实是( )
历史典故 出处
揭竿而起 “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A. 国人暴动 B. 楚汉相争 C. 陈胜、吴广起义 D. 黄巾起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州)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C项正确;“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直接导致了周王室日趋衰微,逐步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排除A项;楚汉相争是推翻秦朝之后刘邦项羽之间为了争夺皇位的战争,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排除D项。故选C项。
15.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此,汉高祖采取的措施是( )
A. 休养生息 B. 选任贤能 C. 增加徭役 D. 对外征战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民失作业,而大饥懂。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描述了西汉初期经济萧条,物价飞涨,人口锐减的景象,为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生产,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因暴政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A项正确;选任贤能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增加徭役与汉初的轻徭薄赋政策不符,排除C项;汉初国力衰弱,对外征战不是汉初的统治政策,汉高祖采取了罢兵归家以增加劳动力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A项。
16. 下表所示信息表明( )
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祖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元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 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B. 诸侯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C. 中央行政体制成熟 D. 诸侯国的势力逐渐膨胀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自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至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由15郡增加到108郡、国,中央管理的郡和诸侯国的数量增多了,这说明中央集权得到了强化,地方郡国力量有所削弱,A项正确。据材料可以看出,汉朝中央直接管辖的郡越来越多了,可以直接管理的诸侯国也多了。这实际上是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取得了效果,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的郡级政区的变化,反映的是地方管理制度,而不是中央官制,排除C项;据材料可知,材料无法得出诸侯国的势力逐渐膨胀,排除D项。故选A项。
17. 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两位帝王这样做的共同目的是( )
A. 推进政治经济改革 B. 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C. 巩固大一统王朝 D. 杜绝官员贪污腐败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结合所学可知,秦王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汉武帝通过思想统一,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因此两位帝王的共同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两位帝王采取的措施,其出发点是维护统治,排除A项;秦朝的“废分封,设郡县”与思想控制无关,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措施是思想大一统的措施,排除B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8. “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出现于( )
A. 秦朝末年 B. 西汉中后期 C. 西周初期 D. 东汉中后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东汉中后期出现的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D项正确;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是东汉中后期特有的政治特点,而不是秦朝末年,排除A项;西汉中后期,尤其是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但未出现宦官专权局面,排除B项;西周时期尚未出现中央集权制度,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9. 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讲道:“商路上交换的最主要商品是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的丝绸。另外,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作者旨在说明丝绸之路( )
A. 是一条完备的商业网络通道 B. 推动了佛教向中国传播
C. 起到了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作用 D. 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商路上交换的最主要商品是来自中国的高质里的丝绸。另外,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可知,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表明作者意在说明丝绸之路起到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作用,C项正确;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丝绸之路不仅涉及到商业贸易往来,还涉及到文化交流,排除A项;推动佛教向中国传播只是丝绸之路推动文化交流的表现之一,只是对应题干部分内容,排除B项;题干没有反映丝绸之路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排除D项。故选C项。
20.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治久安是每个中国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下列能证明新疆是我国领土组成部分的事件是( )
A. 班超出使西域 B. 丝绸之路的开通 C. 西域都护的设置 D. 昭君出塞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选项C符合题意;班超出使西域,对巩固我国西部疆域,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A排除;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B排除;昭君出塞,是汉元帝实行民族和睦政策的具体表现,D排除。故选C。
21. 《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此书作者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他曾任长沙太守,被后世称为“医圣”,他是( )
A. 扁鹊 B. 华佗 C. 张仲景 D. 孙思邈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还提出“治未病”的理论,提倡预防疾病。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根据题意,C项正确;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法,排除A项;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发明了“麻沸散”,仿鹿、熊、虎、猿、鸟的动作创造“五禽之戏”,排除B项;孙思邈,唐代医药学家,著有《千金要方》,被后人尊称为“药王”,排除D项。故选C项。
22. 《史记》首创民族列传,即《匈奴列传》《南越列传》等六篇专传,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传的例子。而且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司马迁都把他们的祖先视为黄帝。这一叙史方式( )
A. 说明西汉开始出现华夏认同观 B. 反映了当时华尊夷卑的思想
C. 顺应了当时大一统的时代潮流 D. 强调了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史记》中将各少数民族的祖先也视为黄帝,与汉族的祖先相同,由此可知体现对少数民族的认同,迎合了大一统的时代要求,C项正确;华夏认同观在西汉之前就已经存在,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民族认同,不是华尊夷卑,不能说明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排除BD项。故选C项。
23. 随着佛教传入我国,“五体投地”“大千世界”“皆大欢喜”等佛教用语也逐渐融汇到汉语中。这表明佛教( )
A. 备受统治者推崇 B. 丰富了中国文化
C. 和谐了中印关系 D. 促进了民族交融
【答案】B
【解析】
【详解】汉语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优秀文化。题干信息“‘五体投地’‘大千世界’‘皆大欢喜’等佛教用语逐渐融入到汉语中”,说明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选项B正确;其他三个选项内容在题干信息中无法体现,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24. 下表是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述,由表格信息可知( )
《魏书·武帝纪》 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资治通鉴》 (周瑜)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A. 疾疫爆发影响赤壁之战战局 B. 疫病流行加剧军阀混战
C. 曹操借瘟疫推卸战败的责任 D.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魏书·武帝纪》记载: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及材料“《资治通鉴》(周瑜)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并结合所学可知,两则材料记载的内容中,均涉及在赤壁之战前,曹军爆发“疫情”,导致在赤壁之战中曹军不利而败退的局面,这说明疾疫爆发影响赤壁之战战局,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赤壁之战”前及赤壁之战中的情景,未涉及军阀割据混战,排除B项;C项材料未涉及,排除C项;D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5. 《晋书》记载:“自惠皇失政,难起萧墙(内乱),骨肉相残,黎元涂炭……戎兵接而宗庙隳,支属肇其祸端,戎羯乘其间隙,悲夫。”材料反映了
A. 晋惠帝大封诸侯王导致内乱 B. 内外交困冲击了西晋王朝的统治
C. 少数民族内迁促进民族交融 D. 北人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西晋时期既有内乱又有外族入侵,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故B符合题意;晋惠帝大封诸侯王导致内乱,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少数民族内迁促进民族交融,在材料中未涉及,故C不符合题意;北人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与题干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6. 南朝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其中最长的不过59年,最短的仅有23年。由此可知南朝时期( )
A. 政权更迭频繁 B. 疆域面积扩大 C. 政权并立形成 D. 商品经济发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其中最长的不过59年,最短的仅有23年”可知,这体现出政权更替频繁,A项正确;材料涉及到的是政权的先后更替,不是面积、并立、经济,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27. 据西晋史料记载,从北方迁入内地的少数民族中,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后代;匈奴的铁弗部认为自己是大禹后代。这些历史现象说明( )
A. 北方地区出现了民族大交融
B. 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产生认同
C. 鲜卑族匈奴族完全融入汉族
D. 内迁民族受到西晋的残暴统治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后代;匈奴的铁弗部认为自己是大禹后代”可知,在邦国时代和王国时代,中原是中华文明的中心,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大禹因治水影响巨大,少数民族认可他们,体现了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B项正确;材料是说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认同,不是说民族交融、西晋的残暴统治,排除AD两项;鲜卑族匈奴族没有完全融入汉族,排除C项。故选B项。
28. 《资治通鉴》载:魏主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魏主改革的措施是( )
A. 说汉话 B. 改汉姓 C. 通婚姻 D. 易汉服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可知,题干反映的是鲜卑族改用汉姓的史实,B项正确;说汉话、通婚姻、易汉服与题干中的改汉姓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29. 张明同学做的历史单元笔记中有“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关键词,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关键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这期间还出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是当时的突出特点,C项正确;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代特征,排除A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B项;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
30.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如下图所示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该作品的名称是( )
A. 《齐民要术》 B. 《兰亭集序》 C. 《女史箴图》 D. 《洛神赋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天下第一行书”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B项正确;《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的农书,排除A项;《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排除C项;《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共40分)
31. 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人们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器壁三面及底部均刻铭文,左壁刻:“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 图为战国商鞅铜方升 (孝公)十年,卫鞅为大良造。 ——《史记·秦本纪》
注:大良造是秦孝公时期秦国国内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三
时间 评价 参考文献
战国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西汉 思想家董仲舒:“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汉书·食货志上》
1912年 毛泽东:“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 《毛泽东早期文稿》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商鞅铜方升与《史记》所属史料类型。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商鞅变法“决裂阡陌”“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
【答案】(1)史料类型:“战国铜方升”:实物史料。《史记》:文献史料。
(2)具体措施:“决裂阡陌”: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教民耕战”;奖励耕战。
意义: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因素:时代背景;个人立场;分析角度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史料类型:据材料“图为战国商鞅变法铜方升”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考古挖掘出的实物,属于实物史料。
《史记》:据所学可知,《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属于文献史料。
【小问2详解】
具体措施:“决裂阡陌”: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中,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教民耕战”: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中,奖励耕织,耕地和纺织贡献突出,可以免除徭役;按军功授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历史意义: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小问3详解】
因素:据材料“李斯《谏逐客书》《汉书·食货志上》《毛泽东早期文稿》”可知,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有时代背景;个人立场;分析角度等。
32. 秦汉时期边疆治理成为维护国家安定的重要举措。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秦统一六国以后,派兵征服越族地区,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等数郡,迁徙中原50万人,到那里戍守,和越人杂居。为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刘邦被冒顿单于以四十万精骑围刘邦于白登山,战况危急,后施计才得以突围。此后数十年汉朝为维持边疆和平,不得不保持对匈奴的“和亲”,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量粮食和布匹。汉武帝时期,经过“文景之治”西汉的社会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已有足够的力量与匈奴抗衡。于是,汉武帝废和亲政策,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集中力量对匈奴进行军事打击,这意味着汉匈关系发生新的转变。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扩大和治理边疆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对匈奴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秦汉边疆治理政策的历史意义。
【答案】32. 史实:北击匈奴,修长城;征服岭南,设置桂林、南海、象郡等三郡管辖,并迁徙中原人到岭南地区,与越人杂居;并修建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修筑直道和驰道,加强与全国各地的联系。
33. 变化:汉初,实行屈辱的政治联姻;汉武帝时期,通过战争,解决了匈奴对汉边疆的威胁。
原因:汉初和亲,汉初经济凋敝,汉高祖在白登山之战被围,对匈奴的战争条件不具备;汉武帝时期,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西汉的社会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已有足够的力量与匈奴抗衡。
34. 历史意义:促进了中原和边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边地的开发和社会进步;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边地的安定,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解析】
【小问1详解】
史实:据材料“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令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据材料“秦统一六国以后,派兵征服越族地区,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等数郡,迁徙中原50万人,到那里戍守,和越人杂居”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派兵征服岭南,并设置桂林、南海、象郡等三郡管辖,为巩固统治,迁徙中原人到岭南地区,与越人杂居;据材料“为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并结合所学可知,为加强对全国的控制,秦始皇并修建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修筑直道和驰道,加强与全国各地的联系。
【小问2详解】
变化:据材料“此后数十年汉朝为维持边疆和平,不得不保持对匈奴的‘和亲’,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量粮食和布匹”并结合所学可知,汉初刘邦对匈奴实行屈辱的政治联姻;据材料“于是,汉武帝废和亲政策,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集中力量对匈奴进行军事打击,这意味着汉匈关系发生新的转变。”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派卫青、霍去病等通过战争,解决了匈奴对汉边疆的威胁。
原因:据材料“……此后数十年汉朝为维持边疆和平,不得不保持对匈奴的‘和亲’,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量粮食和布匹”并结合所学可知,汉初和亲,汉初经济凋敝,汉高祖在白登山之战被围,对匈奴的战争条件不具备;据材料“汉武帝时期,经过‘文景之治’西汉的社会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已有足够的力量与匈奴抗衡”并结合所学可知,到汉武帝时期,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西汉的社会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已有足够的力量与匈奴抗衡。
【小问3详解】
历史意义:据材料一可知,秦朝加强了对北方边疆、岭南地区的控制;而材料二西汉政府解决了匈奴对汉边疆的威胁。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的实施,促进了中原和边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边地的开发和社会进步;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边地的安定,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33. 魏晋南北朝时人口大规模迁徙,这与当时社会背景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地理气候上说,每当草原寒潮来临时,北方的游牧族群都会向南迁徙。从资源禀赋上说,草原地区所能承载的人口只是农耕地区的十分之一,中原对周边族群强大的吸引力之一是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
——摘编自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材料二 两汉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入居中国的多了,使许多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人民交融为一体,这并非旦夕之间可以完成的,也难免会产生冲突。在中原地区历次战乱的推动下,南迁人口逐渐增多,北方移民在参与所有农业活动的同时,还成为水稻插秧与稻麦复种两项技术的携带者与推广者。可以说,北方移民南下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韩茂莉《论北方移民所携农业技术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描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群体和方向;据此分析这一时期人口迁徙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这一时期人口迁徙的影响。
(3)综上所述,请你谈谈人口迁徙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案】33. 群体和方向:北方少数民族迁入中原;中原地区人民南迁。
原因:草原寒潮来临;北方多战乱。
34. 影响:促进民族交融,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推动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35. 关系:人口迁徙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群体和方向:根据材料一中人口迁移的群体和方向可知北方少数民族迁入中原;中原地区人民南迁。
原因:根据材料“每当草原寒潮来临时,北方的游牧族群都会向南迁徙”并结合所学可知草原寒潮来临;北方多战乱。
【小问2详解】
影响:根据材料“北方游牧民族入居中国的多了,使许多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人民交融为一体”可知促进民族交融,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根据材料“北方移民南下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可知推动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小问3详解】
关系:根据材料中魏晋南北朝时人口南迁相关知识可知人口迁徙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自查卷(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