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期末考试八年级
历史试题
(闭卷 本卷共两个大题,满分50分,与道德与法治学科共用90分钟)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1.下表是1843年前后中国进口货物税率变化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1843年中英协定关税订立前后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的新旧税率比较
货物 1843年前实征税率 1843年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西方国家控制了中国经济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曲折
C.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 D.中国的贸易出超地位被改变
2.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为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人民英雄们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 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
C.禁绝了鸦片在中国泛滥 D.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的战争
3.“晚清政府就是一棵结满果实的大树,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人给拾走了。”材料中的被拾走的“果子”最有可能指的是
A.割占香港九龙司地方一区 B.增开汉口、南京等地为通商口岸
C.割占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 D.通过条约攫取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4.一位史学家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道:“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和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该事件的必然崩溃。”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由于
A.缺乏坚决斗争意志 B.军事策略的严重失误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5.1882年底,英商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 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中国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表明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A.增强了清政府的军事实力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C.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D.一定程度抵御了列强经济侵略
6.中日双方对丰岛海战的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袭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袭击。”这说明
A.研究者立场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探寻
C.文献记录能够完全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真相
7.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彩虹同学对比学习了中国历史上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这两次运动的共同点是
A.挽救了本国的民族危机 B.学习了西方的政治制度
C.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D.强化了清政府中央集权
8.晚清军事将领杨昌浚曾作诗:“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歌颂的是
A.曾国藩围困太平军 B.左宗棠收复新疆地区
C.左宝贵坚守平壤城 D.邓世昌黄海与日激战
9.“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仨月遍地红”,19世纪末中国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山东地区富有革命传统 B.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加剧
C.清政府腐朽的专制统治 D.清政府对义和团实行招抚
10.某学者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下列选项最符合上述材料的是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民主科学 D.三民主义
11.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注:象征革命)。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A.反封建不彻底 B.没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C.没有唤醒民众 D.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12.学习历史需要分清楚史实与史论。史实是对历史的客观陈述,不带个人主观判断;史论则是对史事的评价。下列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中,属于史实的是
A.它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B.它规定了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有实际的约束效力
D.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13.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组建筹安会,严复参与其中。但严复认为:“吾固知中国民智卑卑,号为民主,而专制之政不得不阴(隐蔽)行其中,但政体改变,已四年矣,袁公既有其实,何必再居其名。”这说明
A.袁世凯复辟帝制符合国情 B.中华民国民主原则名存实亡
C.君主立宪得到了广泛支持 D.《天演论》思想被袁世凯接受
14.八年级某班分历史兴趣小组进行学习,一个兴趣小组归纳近代在上海发生的重大史实,下列能入选的是
A.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 B.邓世昌血染沙场
C.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D.国民党一大召开
15.下图反映了某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发展的基本情况,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
A.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被镇压
B.北伐军由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C.国民党内反动集团背叛革命
D.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6.“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 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
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的历史功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
A.南昌起义 B.中共"一大"的召开
C.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中共“七大”的召开
17.左图右史。下列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中能够得出的正确说法是
A.中央红军长征从井冈山出发
B.渡过泸定桥后,中央红军顺利渡过了金沙江
C.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于吴起镇
D.经过长征,红军的活动重心由我国东南地区转移至西北地区
18.《中国近代通史》称:“共产党看到了西安事变并非张、杨的个人行为,于是紧紧抓住了抗日的旗帜……以此为据,促成了国共的再次合作。”由此可见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中国共产党处理西安事变是从维护民族利益出发的
C.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实现地方自治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国民政府实现了全国统一
19. 1937年3月,陕甘宁边区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后又明确宣布:“(地主)出租土地给农民,只要地租不苛刻,政府不加以任何干涉。”这一做法有助于
A.团结地主阶级共同抗战 B.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C.打击国民党的投降势力 D.结束国共十年内战
20.数据变化可以反映某段时期的历史。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人民群众踊跃支持五四运动 B.工农革命运动支持北伐战争,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壮大 D.敌后抗日根据地力量的发展
21.下面是某学生的学习笔记。下列选项与该“学习内容”直接有关的是
A.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D.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22.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照墙壁上刻有这样的话:“把屠刀化作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是
A.忘却历史,抚平伤痛 B.牢记血泪,盼望复仇
C.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D.封存历史,拒绝战争
23.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一败再败,南京沦陷,“唯武器论”“亡国论”甚器尘上。台儿庄战役之后,“唯武器论”不攻自破,“最重要的是我国军民认识到对日本人还可一战”。这说明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A.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C.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
24.1942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对某次会战发表社论:“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之际,有着中国战场的胜利,以鼓舞友邦,以打击敌人。”这场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25.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的日军最多,付出的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了重要作用。这表明中国抗日战争
A.使近代中国实现了统一 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得到了海外华侨的支持 D.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共25分。请按要求在 答题卡上作答。)
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起,中国公开发行的报刊有了惊人的增加。由维新派人士创办的《时务报》,最盛时销路有万余份,几乎遍及中国本部所有省份。其广泛发行,应归功于部分省、府级的官方赞助。据报道,至少有11省的官员命令所属衙门和机构购买并研究主要的维新报纸。这些社会精英的报纸倾向于关心国家大事和寻求立国之道,在受过教育的国人中很受关注。正如梁启超所说,报纸的目的首先是促进思想的交流,以实现国家的一体化。1895年以后,社会精英的新式报纸变成了传播新政治意识的有力工具。
——摘编自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H年)(下卷)》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违背 了材料二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X";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 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O”。(3分)
A.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为救亡图存,维新派发动了变法维新运动。
B.直到1895年,中国才出现第一份公开发行的报刊。
C.维新派创办的社会精英式报纸促进了新的政治意识的传播。
(2)根据材料一,归纳维新派报纸畅销的原因。(2分)并指出维新派创办报纸的目的。(1分)
材料二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创刊于1915年,至1926年停刊,其宣传内容的转向展现了近代中国最为重要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轨迹。1918年后,新文化知识分子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号召以理论创新指导社会实践。
——摘编自王兰娟《〈新青年》杂志的“主义”转向》
(3)根据材料二,归纳新文化知识分子思想宣传的内容有了哪些新变化?(2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1分)
材料三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围绕着“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中心任务,创办了一批覆盖全国范围的机关报刊。这些报刊对马列主义理论、国内外反法西斯斗争形势、民生民主建设等各方面展开报道宣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 等多个领域。同时,它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谜语、漫画等宣 传形式,在民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开启了中共抗日宣传动员的强大攻势。
——摘编自匡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报刊宣传工作的特点》
(4)根据材料三,概括抗战时期中共报刊宣传工作的特点。(2分)并分析其对抗日 战争的影响。(1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报刊与时代关系的认识。(1分)
27.(12分)近代史上,中华民族这一东方睡狮逐渐觉醒,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该走怎样的道路,关键要看这条道路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请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探究相关问题。
【意识的觉醒】
(1)根据以上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巅号后涂“√”;不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X”。(2分)
A.1842年,中国人民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开始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
B.五四运动波及范围广,参与阶层多,推动了民族意识的升华。
(2)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上述材料中民族意识觉醒的历史背景有什么共同点?结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理解我国近代民族意识的内核?(2分)
【探索的艰辛】
(3)请从右边的示意图中提取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最终未能完成革命任务的原因。(2分)
【历史的选择】
历史之所以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角度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总是在不断探索、总结、创新中发展和壮大自己,并领导革命事业向前进。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等
(4)根据时间轴,任选一个时间节点对角度一的观点予以说明。(3分)
角度二: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站在最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等
(5)请结合角度二,分别列举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 的贡献。(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2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D C D A C B B D A B B C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D B A D A C B D D
二、非选择题 (共25分)
26.(1)A.○ B.× C.√ (3分)
(2)原因:①部分省、府级的官方赞助/官方赞助/地方政府站住/地方官员购买报纸(本句可以直接摘抄原句)
②受过教育的国人关心国家大事和寻求立国之道。/社会精英的关注与支持。/因为报纸倾向于关心国家大事和寻求立国之道。(1点1分,共2分,若该句从头到尾,从“报纸倾向于”一直抄到“立国之道”不给分。)
目的:促进思想的交流,以实现国家的一体化。(该句的两个方面需要答完整才可得1分)
(3)新变化:①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时事政治/把民主与科学思想与政治结合起来。
②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理论创新指导社会实践。/号召以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创新指导社会实践。(从《新青年》一直抄到社会实践不给分)(1点1分,共2分)
原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的洗礼;新文化知识分子的不懈追求/杰出人物的推动;中华民国处于军阀混战(1分,任答一点即可)
(4)特点:①覆盖范围广泛;
②宣传内容丰富;
③语言文字/形式通俗易懂;
④宣传形式多样化。(1点1分,共2分,任答两点即可)
⑤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
影响:影响广泛/在民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开启了中共抗日宣传动员的强大攻势/有利于动员全民族抗战
认识:(围绕报刊与时代关系作答)报刊反映时代风貌;时代现实决定报刊内容。(1分)
27.(1)A.× B.√ (2分)
(2)共同点: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1分)
内核:对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强烈的爱国意识;变革图强的意识;共御外辱的意识;追求人民解放/民族独立/民族复兴。(1分)
原因:①(根本原因)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②外国资本主义的强大/受外国资本主义压制
③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若将②③点合为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亦得2分;)
④民族资产阶级实力弱小,具有妥协性(受本国封建势力庇护、依赖外国资本主义都体现了“妥协性”,所以写受本国封建势力庇护、依赖外国资本主义亦可给分)。(1分)
(4)说明:(共3分,史实1分,答出能够证明观点的两点内容或结论2分。)
示例:
①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分)确立了党的名称。(1分,其他内容亦可)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分)
②1929年,古田会议(1分)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2分)注意:古田会议只需要把这一个内容答出来,得2分。
③1935年,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1分)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1分)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1分)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1分)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分)
④1945年,中共七大(1分)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历史经验,(1分)为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1分)(其他任意2点对应的内容与影响都可以)
若选了多个角度答题,按最高得分角度得分。
(5)贡献:①推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合作。/领导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推动北伐的胜利进军/推动各地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②大革命后中国共产党吸取失败经验,开始组建自己的军队,并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③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3分)(注意:最佳答案是“史实+结论”或“结果性”的表述。只答史实性的事件不可,答案应该具有影响、意义的意思以体现题目要求的“贡献”。例如:“召开遵义会议”,应答“召开了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机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如:取得平型关大捷,开辟了井冈山道路等等。都可以给分。或者本身就是一个成果,如“和国民党共同创建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