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福州市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C D C A B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B B D B A A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B C A B A C C D
二、非选择题
31.(8 分)
(1)李斯:颂扬秦始皇的统一功业。(2 分)
贾谊:批判秦始皇的暴政。(2 分)
(2)原因:秦始皇功过并存;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立场不同。(4 分)
32.(12 分)
(1)方式:战争、和亲、册封、设立机构、通贡互市。(4 分)
(2)特点:双向互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4 分)
意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4 分)
33.(12 分)
(1)排序:③①②④。(2 分)
(2)表现:建立共和政体;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体制和责任内阁制。(4 分)
背景:日本侵华,民族危机深重;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延安是中共中央驻
地和革命圣地。(4分)
(3)意义:了解和研究革命历史,弘扬和传承爱国精神。(2分)
34.(8 分)
【评分要求】
等次 说明
{#{QQABKQQUogAgAgAAAAgCEwWoCAAQkACACIoOwAAEIAIASBNABAA=}#}
一等(7~8 分) ①符合主题,史实准确、完整
②设计合理、表述清晰
二等(4~6 分) ①符合主题,史实描述比较合理、准确
②表达比较准确,设计比较合理
三等(0~3 分) ①不符合主题,史实描述不合理、不准确
②表达欠通顺或不准确,设计不合理
【示例 1】
1.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2.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3.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示例 2】
1.天朝的危机
2.救亡图存
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
4.国共分裂与抗战开始
5.全民族抗日战争
6.两种命运的决战
{#{QQABKQQUogAgAgAAAAgCEwWoCAAQkACACIoOwAAEIAIASBNABAA=}#}准考证号 : 姓名 :
(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2023 ~ 2024 学年第一学期福州市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历 史 试 卷
( 完卷时间 :75 分钟 ;满分: 100 分)
友情提示 :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选择题 :本题共 30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图 1 为良渚遗址的考古发现历程 。这些考古发现
高一历史 — 1 — ( 共 8 页)
在浙江首次发现 良诸遗址
发现一 大批 高等级墓地、祭坛 和人工堆筑的 大型宫殿基址
发现 良诸古城
发现 良诸古城外 围
水利系统
(
20
世纪
) (
80
、
90
年代
) 1936年 2007年 2015年
图1
A . 增进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 B . 印证早期奴隶制国家的诞生
C . 表明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 D . 证实中原是中华文明发祥地
2. 文献记载 ,商王太甲崩后 ,“殷道衰 ,诸侯或不至”;商王太戊即位后 ,“殷复
兴 ,诸侯归之”。该记载可用于研究商代实行
A . 禅让制 B . 内外服制 C . 分封制 D . 嫡长子继承制
3 . 孔子晚年对《 诗》《 书》《礼》《 易》《 春秋》 等古典文献进行整理 ,后来这些
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 。孔子的做法
A . 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 . 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
C . 推动了官学的繁荣发展 D . 开创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4. 战国时期 ,开垦荒地变得容易起来 ,开拓广阔的森林成为可能 。这主要得益于
A . 统一王朝的建立 B . 手工业分工细密
C . 冶铁技术的进步 D . 井田制逐渐瓦解
5 . 秦朝铺设以首都咸阳为中心 、辐射全国的驰道 ,并修筑了直达河套地区的直道
及通往西南夷的五尺道 。这些举措
A . 实现了秦国的长治久安 B . 抵御了来自匈奴的侵扰
C . 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 D . 适应了国家治理的需要
(
大
运
河
)6.我国历史上某部史学著作在编纂方面 , 改 《 外戚传》 为 《 皇后纪》,并新增 《 党锢传》《宦者传》 等七种类传 ,从不同角度刻画了社会面貌 。该著作最有可 能是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 三国志》
7.我国考古工作者在今新疆 、青海 、陕西等省份发现了一些萨珊王朝( 224-651)
的银币和“ 波斯锦”,还有拜占庭金币等 。这可用来说明
A.丝绸之路是中外交流通道 B. 中国与欧洲建立直接联系
C.游牧民族加速封建化进程 D.贵金属全面取代实物货币
8.唐朝后期 ,政府征收工商税 ,先后对盐 、茶 、酒实行专卖 ,控制其生产和销售。 这些举措旨在
A.简化税收名目 B.增加财政收入
C.规范商业活动 D.方便百姓生活
9.有学者发现 ,宋朝 135 名宰相中 , 111 名都是进士出身 ,少数通过资荫 、摄官、 举荐等途径入仕 。“ 取士不问家世 ,婚姻不问阀阅 ” 成为当时社会的潮流 。这 体现了宋朝
A.社会流动的增强 B. 中央集权的加强
C .门第观念的流行 D.科举制度的衰落
10.图 2 为中国古代都城移动示意图 。据此可知 ,大运河的开凿和贯通
北京
(
黄河
长安
洛阳
<
>
) (
(周
~
唐)
) 开封(宋)
南京
高一历史 — 2 — ( 共 8 页)
A.决定了历代王朝的治乱兴衰 C.连接了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
图2
B.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D.取代了海上交通的枢纽作用
11 .明朝思想家李贽认为“ 天生一人 , 自有一人之用”,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 实际情况选择成为英雄的路 。与之相似的主张是
A.“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 B.“理便是天道也 ”
C.“ 天下之大害 ,君而已矣 ” D.“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
12.明朝时 ,嘉峪关被视为边地与内地的分界线 。清康乾时期 ,君臣认为 “ 至嘉 峪关左右已居腹地”。据此可知 ,这一时期清朝
A.强化长城防御功能 B.实施改土归流政策
C.注重发展边疆贸易 D.拓展王朝疆域范围
13 . 19 世纪中叶起 ,郑成功从反清的“ 逆臣 ” 形象逐渐转变为抗击“ 外夷 ”“ 忠
君报国 ” 的形象 ,成为民间与官方共同祀奉的神灵 。这主要是因为
A . 人物形象的还原 B . 西方列强的入侵
C . 改朝换代的需要 D . 华夷观念的颠覆
14. 林则徐组织编译《 四洲志》,他参考了同时代英国历史学家慕瑞编著的 《 地理
百科全书》 的大部分内容 ,但却采用了不同的编排方式 ,如表 1 所示。
表 1
书名 编排方式
《 地理百科全书》 先叙欧洲 ,再及其他各洲
《 四洲志》 以中国为主 , 由近及远 , 由东及西; 先叙亚洲 ,再 非洲 、欧洲 、美洲
这体现了林则徐的编辑思想是
A . 弃旧图新 B . 为我所用 C . 兴国利民 D . 厚古薄今
15 . 1861 年 ,仅有的 4 家洋务企业均采用手工生产 。直到 1864 年 ,其中一家洋炮 局花万余金买下英国机器 ,才成为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
这反映出 , 当时中国
A . 机器生产占据多数 B . 企业经营方式落后
C . 官办企业资金雄厚 D . 近代工业基础薄弱
16. 1898 年光绪帝发布“ 明定国是 ” 诏书 ,指出今日时局下 ,“若仍以不练之兵, 有限之饷 ,士无实学 ,工无良师 ,强弱相形 ,贫富悬绝”,则无法真正抵御外
敌 。这强调了
A . 封建经济的发展 B . 维新变法的必要
C . 边疆形势的严峻 D . 传统文化的优势
17 . 清末民初 , 白话文报刊的大量读者转变为投稿者 ,其中有商店老板 、小贩 、手 工人 、家庭妇女 、少年学生 、基督教友 、家丁等 ,也有上层人士的清室宗亲、
王府家臣等 。这一现象
A . 有利于文学革命的开展 B . 实现了社会成员的平等
C . 导致了传统刊物的消失 D . 标志着民主革命的胜利
高一历史 — 3 — ( 共 8 页)
18 . 南京临时政府宣布改用阳历 ,颁布剪发辫 、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 ;还颁布
法令 ,革除“ 大人 ”“ 老爷 ” 等清朝官场的称呼 。这些做法
A . 顺应了文明开化的潮流 B . 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
C . 动摇了清政府统治根基 D . 抛弃了中国传统礼制
19 . 图 3 为 1917 年发表的漫画《 这把交椅能坐几个人》。该漫画意在
图3
A . 揭露列强维护清廷的企图 B . 宣扬君主立宪的制度优势
C . 揭示北洋时期的政治乱象 D . 批判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20. 有学者研究五四运动时 ,参阅了英国商人创办的 《 申报》、李大钊总编的 《 晨 报》、国民党机关报《 民国日报》、 日本文学界发行的 《 新潮》 等 604 种报刊 的记载 , 同时参考了亲历者的回忆 。这说明该学者
A . 具有辩证的历史思维 B . 追求历史认识的深度
C . 注重史料搜集的广度 D . 重视史料的去伪存真
21 . 从 1921 年到 1922 年 ,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纷纷奔赴直隶各地 :李树彝到唐山向 工人讲解科学社会主义常识 ,罗章龙 、史文彬 、朱务善到石家庄宣传共产党的 性质 。这些举措
A .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 . 使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C . 说明直隶已成为革命中心 D .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2. 1922 年 ,《 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 一文提出“ 邀请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 主义各团体开一个联席会议 … …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这可用 于说明 , 中共
A . 认识到北伐战争的重要性 B . 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 . 开辟出农村革命的新道路 D . 探索与其他政党合作的可能
高一历史 — 4 — ( 共 8 页)
23 . 以南昌起义为题材的相关影视剧持续火热 ,如 《 八月一 日》《建军大业》《 子 夜枪声》《八一风暴》 等 。这主要是由于 ,南昌起义
A . 实现中国革命重心的转移 B . 揭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
C . 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D .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4. 《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 ,可以燎 原》 等著作 ,是毛泽东阐释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主要理论著作 ,他领导开创 的中国民主革命道路是
A . 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 B . 依靠外援的道路
C .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 . 和平过渡的道路
25 . 有学者认为 ,遵义会议之所以高效 ,是因为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解决红军眼前 的军事困境 ,避免了斗争扩大化 。该学者意在强调 ,遵义会议
A . 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 B . 消除“ 左 ”倾思想的影响
C . 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D . 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6. 1936 年 ,《 西北文化日报》 发表题为 《 蒋离陕后我们应有之努力》 的社论, 号召“ 继续发展群众运动 ”“ 加紧各党派合作 ”“ 积极建立西北军 、东北军、 红军间之密切关系”。 由此推知
A . 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B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 国共两党分歧的消弭 D .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7 . 1940 年 ,《关于晋察冀边区目前施政纲领》 规定 ,“保障一切抗日人民的财产 所有权 ”“地主减租减息之后 ,佃户必须依约纳租 ,债户必须依约偿付利息”。 其主要出发点是
A . 团结抗战力量 B . 减轻封建剥削
C . 改善群众生活 D . 缓和阶级矛盾
28 . 1942 年 1 月 , 中国军队取得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 。英国《 泰晤士报》 评价称: “ 12 月 7 日以来 , 同盟军唯一 的决定性胜利就是华军之长沙大捷”;美国也迅 速实施援华方案 ,美英等国自动放弃在华治外法权 。这表明 , 中国
A . 已经扭转抗日战争局势 B . 提升了敌后战场的地位
C . 坚持抗战赢得国际尊重 D . 实现了与英美协同作战
29 .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会议上三次讲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 “ 下定决心 ,不怕牺牲 ,排除万难”,挖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两座大山 。这一号召旨在
A . 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 . 完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C . 增强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心 D . 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
高一历史 — 5 — ( 共 8 页)
30. 1947 年 ,上海《 密勒氏评论报》 报道称 ,“ 中国内战战场的真正分界是在这样 两种不同的地区中间 :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 ,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
该报道认识到 , 战争胜败的关键是
A . 军备力量 B . 国际支持 C . 舆论导向 D . 民心向背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
31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8 分)
材料一
端平法度 , 万物之纪。
器械一量 , 同书文字。
功盖五帝 ,泽及牛马。
莫不受德 ,各安其宇。
—摘编自秦朝宰相李斯 《 琅邪台刻石》
材料二 秦王怀贪鄙之心 ,行自奋之智 , 不信功臣 , 不亲士民 ,废王道 , 立
私权 , 焚文书而酷刑法 ,先诈力而后仁义 , 以暴虐为天下始。
—摘编自西汉初年思想家贾谊 《 过秦论》
(1) 根据材料 ,概括李斯 、贾谊对秦始皇的不同看法 。(4 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分析二者看法不同的原因 。(4 分)
32.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材料 2023 年 8 月 , 由国家民委主办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
展 ” 向公众开放。
( 一 )“ 大一统 ”展厅
汉朝“ 单于天降 ” “ 四 夷尽 服 ”“单于和亲 ” 瓦当 唐朝文成公主带到吐 蕃的长鼓 清乾隆帝颁发给西藏地 方政府的金瓶
高一历史 — 6 — ( 共 8 页)
( 二 )“ 大交融 ”展厅
“ 洛阳家家学胡乐 ”展区 二胡 、琵琶 、 箜篌 、唢呐等跟随胡乐从西域传到中 原 ,成为中华民乐的代表性乐器。
“ 语文互鉴 ”展区 展出了用西夏文 、契丹文 、女真文和古壮文书写的 “ 中华国家 ” 四个字 ,这些文字受到汉字影响 ,有的 是仿造汉字而生。
“ 交往契约 ”展区 展出了不同时期用不同文字书写的各类契约文书, 见证了农牧互补 、通贡互市 、工艺互鉴等经济活动。
(1) 根据材料 ,概括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4 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特点及其意义 。 ( 8
分)
33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材料 图 4 展示了近代中国不同时期创作的革命歌曲( 歌词节选)
① ② …… ③ ④
打 倒 列 强,打 倒 列 强,除 军 阀,除军阀! 工 农 学 兵,工 农 学 兵,大 联 合,大联合! 十送红军转回 来,巴山顶 上 搭 高台,高台 十 丈 白 玉柱,雕 龙 绣 凤放光彩,红 军 啊! 这台名叫望 红台。 …………………………… 亚东开化中华 早,揖美追欧, 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 民 国 荣 光,锦 绣河山普照。 啊! 延安,你这庄严雄 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 抗战的歌声。 千万颗青年的心,埋藏 着对 敌 人 的 仇 恨 。在 山野田 间长长的行列, 结成了坚固的阵线。
图4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依据歌曲的创作时间先后排列序号 。(2 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说明歌曲③ “ 揖美追欧 , 旧邦新造 ” 的主要表 现 ,并分析歌曲④的创作背景 。(8 分)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说明革命歌曲的现实意义 。(2 分)
高一历史 — 7 — ( 共 8 页)
34.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8 分)
材料
某校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以“ 中国古代文明 ” 为主题 ,在时序框架下提炼了 若干研究子目:
1 . 中华文明的发轫
2. 中华文明的拓展
3 . 大一统帝国与多民族交融
4. 繁荣昌盛的隋唐文明
5 . 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宋元文明
6. 发展与迟滞的明清文明
请参照上述研究思路 ,结合中国近代史 , 以“ 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 ” 为主 题 ,设计相关子目 。( 要求 :至少设计 4 个研究子目 ,符合主题 ,史实准确 ,设计 合理)
高一历史 — 8 — (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