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题(答案)

保密★启用前
龙华区中小学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高一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8 页, 33 小题,满分 100 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正确粘贴条形码; 3.作答选择题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答案的选项涂黑;
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 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考试结束后,考生上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 本题共 30 小题, 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
1 .根据考古人员研究,陶寺文化时限在公元前 2600 年至公元前 2000 年之间。遗址分布于山西省临汾盆 地。在同时期各区系中,陶寺文化的发展水平最高,但它的覆盖面大致未超过临汾盆地的范围;它同 周邻文化的关系,表现为重吸纳而少放射。这说明远古陶寺文化
A .代表旧石器时代的最高文化水平 B .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特色
C .初步具备奴隶制国家的基本特征 D .并不具备全国意义文化中心地位
2 .下表是春秋时期部分诸侯国兼并的史实,反映了春秋时期
表 1
诸侯国 灭国数目/个 说 明
楚 42 楚灭国之数是较多的,当中包括蔡、息、申等姬姓诸侯国
秦 约 20 春秋时期,秦集中向西面拓展,兼并犬戎、冀戎等西戎小国
晋 17 晋国“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兼并了周围大量小国
齐 约 30 齐桓公时期兼并了大量位于今山东省境内的诸侯国
A .华夏认同观念逐步形成 B .楚国最先成为霸主
C .传统政治秩序走向崩溃 D .分封制已完全瓦解
3 .汉初的侍中,职责是掌管皇帝的车、轿、衣服、器物等,甚至还负责给皇帝端尿盆,是皇帝的亲信。 武帝时,侍中开始参与朝政,但地位不高,“不干丞相、御史职事”。后来,担任过“侍中”职务的 卫青、霍去病、霍光等人,“权势出宰相右矣”。汉朝侍中权力的演变说明
A .内廷机构掌控了行政大权 B .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C .机构调整服务于皇权需要 D .汉代选官制度一脉相承
4 .下表是中国古代部分朝代某一群体在当时入仕人数中所占的比例。该群体是
表 2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A .少数民族 B .寒门子弟 C .南方士人 D .世家大族
高一历史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
5 . 《宋书》记载,南朝刘宋时期:“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
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这表明刘宋时期
A .南方经济有了明显发展 B .南方农民生活日益富足
C .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 D .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6 .汉武帝之前,几乎全部官位的重职、要职都由世族成员担任,汉武帝开始,“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 士”,隋唐科举制以来,“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才是择”。根据我国古
代选官制度的这种变化可知
A .察举制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B .选官制越来越注重公平公正
C .早期选官制有利于君主专制 D .科举制成后世唯一的选官制
7 .据《资治通鉴》记载,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 拓跋氏。夫土者, 黄中之色, 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孝文帝将“拓跋氏”改为“元氏”的理由,
主要是对于黄帝
A .文化上的认同 B .血缘关系认同
C .生活地域认同 D .历史传统认同
8 .有学者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南部各地水利工程建设数目增加,而北部地区水利工程建设数量
则有所减少。这表明
A .北方水利技术水平落后 B .南方水利事业异常繁荣
C .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 D .社会安定推动经济发展
9.唐政府曾广泛吸收社会人士参与历法编制工作, 如著名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就曾主持编制过《大衍历》,
并且负责制造了不少天文仪器。这体现出唐代
A .科学技术服务社会生产 B .中国天文技术领先于世界
C .国家力量推动科技发展 D .政府加强了对文化的控制
10 .各地博物馆收藏着一批唐代青铜器。代表作品有“花鸟人物螺钿青铜镜”(图 1)、“青铜双龙耳盘
口壶”(图 2)等。这些史实体现出唐朝
高一历史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花鸟人物螺钿青铜镜
图 1
圆镜背部图案,用漆贴螺蚌贝壳饰 片所构成,图案中有人物、景色、动物 以及一些静物。每一个都刻画的非常精 细,画面物多但不凌乱, 有条理有氛围。
青铜双龙耳盘口壶
图 2
铜壶具有中西亚艺术风格。造型修长
而优美,壶自肩部至器口有一对双龙耳,
它们的身躯呈 S 形,正垫起脚尖伸着头向
壶内, 似乎正要饮壶内的琼浆玉液, 生动
活泼。
A .官营手工业工序分工明细
C .外来文化呈现本土化趋势
B .青铜器技艺高超
D .技术领先于世界
11 .宋代实行募兵制, 兵士及其家属的粮食消费均由官府供给。但是, 军队驻扎地的租赋, “不足以供兵 费, 屯兵营田岁入无几”,调用民力运粮又过于扰民。于是, 政府允许商人介入国家边疆军粮贮与运 输。由此可知,宋代军粮的消费
A .加重人民赋税负担 B .造成财政压力
C .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D .提高商人地位
12 . 《明会典》载: “内阁行移, 皆用翰林院印”。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 “入阁办事者, 职 在批答, 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 而批答之意, 又必自内授之后而拟之, 可谓有其实乎?”由此 可知,明朝内阁的设置
A .使决策机制发生了异变 B .剥夺了都察院的权力
C .是明朝政治黑暗的根源 D .强化了皇权专制体制
13.清初学者颜元从人们日常生活所得, 提出全新的义利观, 他说: “正论便谋利, 明道便计功, 是欲速, 是助长;全不谋利计功,是空寂,是腐儒。”这种思想的出现
A .受早期西学东渐的启发 B .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C .超越了儒家思想的范畴 D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14 .1638 年清朝正式设置理藩院,起初仅处理蒙古事务,后来扩展到内外蒙古、青海、新疆之额鲁特部、 回部与西藏喇嘛所属各处的事务, 与俄国交涉事务亦由其掌管。《理藩院则例》也随之不断完善。这 一职能的变化,说明当时
A .奠定大一统国家的疆域基础 B .边疆与内地治理呈现一体化趋势
C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D .强化了对北部边疆少数民族管理
15 .除北京同文馆外, 1863 年清政府开办上海同文馆, 1864 年开办广东同文馆, 后来又分别增设东文馆、 普(德)文馆,开设西学课程,以学习外语为主,以满足中外交涉的翻译需要。这表明
A .晚清士大夫思想开始觉醒 B .近代外交理念已经确立
C .清政府逐渐融入西方世界 D .新旧理念冲突不断加剧
16 .鸦片战争后, 应西方侵略者的要求, 清政府设置五口通商大臣;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清廷允许外国公 使入驻北京, 中国向西方各国派遣大使; 八国联军侵华后, 清朝设立外务部, 成为具有近代外交制度 中一般特征的中央外交机构。有学者根据这些事实展开研究,结论可能是
A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 .列强侵华客观推动晚清外交艰难转型
C .西方国家逐渐改变了侵华方式
D .清政府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17 .陕甘总督左宗棠有感于单纯从上海采运洋枪洋炮运道太长、费用太巨, 于 1873 年创建了兰州制造局, 延请广东、浙江等地的工匠仿制西方新式枪炮及其配套弹药,使兰州变成了一个积蓄军火的大本营。 兰州制造局的开办
A .有利于平定西北边疆危机 B .奠定了西北近代化的基础
C .改变了西北地区经济结构 D .促进东西部经济交流发展
18 .1900 年 7 月 14 日, 闽浙总督许应骙同俄、英、美、日等六国签订《福建互保协定》,提出“鉴于两 江、两湖、两广及安徽等省督抚与各国驻上海领事磋商后, 现已同意采取互保措施……福建省当局已 决定按照两江及上述各省所达成的协议行动”。这一协定
A .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走向联合 B .缓和了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矛盾
C .进一步动摇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D .壮大了汉族地主官僚集团力量
高一历史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19 .图 3 反映了中国某一时期的社会变化,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政府田赋收入占财政收入比例由 25%降至 21% ●官办企业由年均增长 14.5%降至 3.81% ●政府明确规定各种大礼服、常礼服、大礼帽等“料用本国纺织品” ● “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
图 3
A .发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 .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民族企业发展环境改善 D .官僚资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20 .1919 年 5 月以后,在《新青年》影响下,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少年中国》、《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劳动届》、《工学》、《湘江评论》等新刊物。它们以介绍新思潮和改造社会为“旨趣”,提出各
种各样拯救中国、改造社会的方案和措施。这些刊物的创办表明
A .国人迫切探索救亡新道路 B .青少年成为革命中流砥柱
C .封建礼教地位被彻底动摇 D .民主与科学观念深入人心
21 .1935 年之前,南京国民政府在重工业建设上始终难以投入较多的资源。 1936 年调整制定了《国防工 业三年计划》, 加快了金融改革与金融统制、重工业建设和铁矿统制, 以及交通运输建设的步伐, 并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一计划的实施
A .借鉴了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 B .为抗战胜利创造了一定条件
C .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D .使官僚资本的规模急剧扩张
22 .1938 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 对中国军民来说, 不要为若干大城市和交通要道的丧失 所震惊, 要有计划地部署防御抵抗和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要抓住敌人兵力不足和兵力分散的弱点。 这反映了
A .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的策略 B .党在抗日斗争中实行灵活机动策略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名存实亡 D .党对抗日进行长期全面的战略规划
23.抗战时期, 《晋察冀日报》发表的新闻报道, 如《保卫麦收的时候到了》、《要办春耕突击队》, “保 卫”、“突击队”这类本用于战争表达的词汇频繁地运用于有关农耕活动的报道。这种做法有利于 A .实现农民政治上获得解放
B .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营造坚持抗战的舆论氛围
D .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根据地建设
24 .1949 年 3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这是因为
A .全国大陆基本实现解放
B .农村土地改革任务完成
C .封建制度在中国被推翻
D .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25.新中国城镇人口数量变化情况如图 4 所示。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是 图 4
A .“一五”计划的实施 B . “大跃进”运动开展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 D .包产到户的基本实现
高一历史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
26 .高玉宝,参军前当过童工、做过乞丐、干过劳工、学过木匠、做过农民。 1947 年 11 月, 20 岁的高玉 宝参加解放军, 开始识字。 1948 年农历正月十五日, 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自(志) 愿书》(图 5, 图文意思为:“我从心眼里要入党”)。就是这样一名半文盲战士,从 1955 年起,陆续发表了总计 200 多万字的几部长篇小说, 成为著名的军旅作家。高玉宝的成长, 反映了
A .新中国国民教育取得一定成就
B .双百方针得到了正确贯彻执行
C .部队教育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
(

5
)D .丰富人生履历有利于人才成长
27 .1980 年 5 月, 邓小平同中央负责工作人员发表谈话指出: “各国的事情, 一定要尊重各国的党、各国 的人民, 由他们自己去寻找道路, 去探索, 去解决问题, 不能由别的党充当老子党, 去发号施令。我 们反对人家对我们发号施令, 我们也决不能对人家发号施令。这应该成为一条重要的原则。”这段讲 话强调
A .坚决排除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干涉 B .处理国际事务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C .处理党和国家事务要坚持独立自主 D .应根据国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8 .我国“七五”计划(1986— 1990 年)和“八五”计划(1991— 1995 年)执行情况。
表 3
“七五”计划 “八五”计划
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7.8% 12%
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 10.6% 19.5%
年出口额占世界商品贸易比重 1.6% 3%
这些变化得益于
A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B .我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发生了质变
C .科学发展观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29 .2017 年 6 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通过了创建公共外交中心的建议。 2019 年 1 月,
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中心在乌兹别克斯坦正式建立。根据安排, 该中心于 2019 年举办了 30 多项活 动,包括博览会、保护文化遗产活动及成员国非政府组织会晤等。这表明上海合作组织
A .积极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合作
B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C .实行集体决议大国一致利益均沾制度
D .积极构建新型区域合作睦邻友好关系
30 .2023 年 9 月 15 日, 在中国和非洲国家赞比亚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赞方 有关部门签署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领域合作计划、经济发展领域交流合作、加强绿色低碳发展合 作和数字经济领域合作等五份合作文件。这体现了我国
A .推进建设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B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努力
C .践行“亲诚惠容”的睦邻友好关系
D .实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高一历史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40 分。第 31 题 14 分,第 32 题 14 分,第 33 题 12 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康熙年间, 清廷重新统一台湾后, 并没有戮杀郑氏。鉴于投降官兵的顾虑, 施琅上书建议朝 廷就地安置, 获准。面对朝廷对是否在台湾驻军的分歧, 施琅等人则以实际调查为依据, 提醒朝廷重视台 湾的地位, 这为康熙帝最终决定让清军留守台湾起了关键的作用。清廷在台湾设立府、县机构之后, 又适 时地采纳地方官员的意见, 在台湾地区轻赋薄税。加上此时海禁解除, 大量闽南人移居台湾, 使得妈祖信 仰(我国沿海地区的一种民间信仰,妈祖为传说中掌管海上航运的女神)在台湾地区广泛传播。
——摘编自陈丽萍《施琅对妈祖信仰的推崇及其时代价值》
材料二: 《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汇集了清朝皇帝围绕台湾事宜颁发的各种谕旨, 从顺治朝到光绪 朝总计达 2400 多件,涉及各个方面。满文台湾档案,主要集中在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这些 档案以清朝国语的形式详细记载了台湾的政务活动。其记载从康熙朝开始, 清政府特设巡视台湾监察御史, 满汉各一员, 一年一换。从康熙统一台湾后, 台湾的考生就参加福建的举人考试, 一直有固定的录取名额, 档案中也有台湾县、凤山县考中举人的名单。还记载台湾震灾、水灾情况及清政府进行赈济的奏折。
——摘自《中国档案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熙时期清廷治理台湾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廷采取这些举措的背景。
(8分)
(2)你认为《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有何现实价值?(6 分)
3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 分)
材料一: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 是一 种前无古人的变化……一个世纪过去了, 辛亥革命的火种穿越百年, 世代传承, 续写民族富强繁荣的辉煌!
——2011 年 12 月 15 日对明清史学家,北大历史系教授王天有的访谈
材料二: ……这些国耻违背我国民的希望, 有损我国民的自信, 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 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
——摘自于蒋介石《中国之命运》(1943 年)
材料三: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 下列影片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祖 国建设的辉煌历史。
影 片 图 6 建党伟业 图 7 建军大业 图 8 建国大业 图 9 我和我的祖国
剧 情 简 介 该片演绎了 1911 年至 1921 年共 10 年间中国所 发生的的一系列重大历 史事件, 大体上由民初动 乱、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 党建党三部分剧情组成 该片讲述了 1927 年国 民革命失败后, 中国共 产党创建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故 事 该片讲述了从抗日战 争结束到 1949 年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该片演绎了“开国大 典、香港回归、纪念抗 战胜利 70 周年阅兵式” 等 7 组普通人与祖国大 事件息息相关的经历, 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
高一历史试卷 第 6 页 共 8 页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给中国政治上带来的“前无古人的变化”(具体表现)。 (4分)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在思想方面产生了什么不同 的影响?(4 分)
(3)请结合影片所反映的历史现实, 提炼反映的时代精神(或价值追求) 并加以说明(请选择其中一种, 结合所学谈谈自己的看法)(6 分)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在中国历史上, 存在着受到王朝特别重视的核心区, 占据这个地区, 足以控制全国。图 10、图
11、图 12 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秦汉时期、唐末至北宋时期、明清时期)的核心区分布图。
图 10
图 11
高一历史试卷 第 7 页 共 8 页
图 12
——据鲁西奇《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
依据上述材料,从中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史实加以阐释(要求:主题鲜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表达成文。)
高一历史试卷 第 8 页 共 8 页龙华区中小学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B A B A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D C C B A C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C D A A C D D A
二、非选择题
31.(14 分)(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熙时期清廷治理台湾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廷采取这些举
措的背景。(8分)
【答案】举措:收编及遣散地方武装,命清军长期驻守;设置府、县等地方行政机构;放松海禁及居民往
来海峡两岸的限制。(每点 2 分,共 4 分。言之成理,同样给分)
背景:明朝残余势力基本被平定(大一统局面基本得到重建);西方殖民势力威胁沿海地区安全;海峡两
岸具有共同的政治、文化基础;东南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每点 2 分,共 4 分。言之成理,同样给
分)
(2)你认为《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有何现实价值?(6分)
【答案】史料类型:《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汇集的是清朝历代皇帝围绕台湾事宜颁发的各种谕旨以及
台湾地方官员奏折(1分),对于研究清代台湾状况来说(1分),是珍贵的第一手史料或最重要的文献史料
(1 分)。现实价值:为海疆治理提供借鉴;有利于了解台湾地区的历史文化;促进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推动祖国统一事业发展。(正确回答 1 方面价值,给 1 分;正确回答 2 方面价值,给 3 分。言之成理,同
样给分)
32.(14 分)(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给中国政治上带来的“前无古人的变化”(具体
表现)。(4 分)
【答案】变化: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国第一部
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人民获得了部分政治权利。(每点 2 分,共 4 分。言之成理,同样
给分)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在思想方面产生了什么不同
的影响?(4分)
【答案】观点:肯定了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精神。(2分)影响: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五四
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每方面 1 分,共 2 分。言之成理,同样给分)
(3)请结合影片所反映的历史现实,提炼反映的时代精神(或价值追求)并加以说明(请选择其中一种,
结合所学谈谈自己的看法)(6 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参考答案 1 分值
精神或价值:争取民族独立自强、追求社会进步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 2 分
史潮流。
说明:四部影片以艺术形式演绎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党对中国革 正确回答 1 方面,给 2 分。
命道路的探索,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党领导的解放战争,以及 从两方面说明,给 4 分。
党领导下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富民强和推进国家完全统一的历史 完全不能“说明”考生提炼
进程(2分)。这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走向民族独立、国家富 的“精神”或“价值”,给 0
强的历史过程,体现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2分) 分。
第 1页
{#{QQABCQAAggiAABAAAQhCEwHaCEAQkACACCoOAEAEMAAACRNABAA=}#}
参考答案 2
精神或价值:四部影片反映了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家国情怀。(2分)
说明:四部影片如通史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领导中国人民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取得社会主
义建设巨大成就的历史过程(2分),体现了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主题思想。(2 分)
其他合理答案同等给分。
33.(12 分)
依据上述材料,从中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史实加以阐释(要求:主题鲜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
成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结构 内容 分值
论题 核心区的变迁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符合材料主旨。给 2 分。
阐释 秦汉时期都城先后在咸阳、长安。由于地理环境优越,关中地 从 1 个方面阐释,史实运用得当,
区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史实)关中地区同时作为经济 史论结合好。给 2 分。
重心和政治中心。(结论)
唐末至北宋时期,政治中心依然在北方(北宋以汴京为都城)。 从 2 个和 2 个以上的方面进行阐
与此同时,经济重心南移进程加快,为连接经济重心和政治中 释,史实运用得当,史论结合好。
心,大运河应运修建,(史实)推动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联 给 6 分。
系。(结论)
明清时期首都均设在北京,主要为应对少数民族侵扰、守护边
防,南宋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发展较
快,商品经济发达。(史实)明清出现政治重心在北方,经济重
心在南方,两者通过运河和海运紧密联系。(结论)
小结:
小结 经济重心、政治中心(首都)、文化发展、军事实力、交通情况 正确归纳“阐释”,给 2 分。
都影响了核心区的变迁。
逻辑 逻辑严密,2分。
其他论题参考:
唐宋以后核心区转向东部并确立
经济重心的转移反映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政治重心的东移反映了中国安全因素的变迁(安全威胁的角度 图1:为北方匈奴 图2:辽夏金 图3:倭寇 东
南沿海 近代:列强侵华 大部分从东部开始 )
经济重心的变迁影响了文化重心的变迁
区域交流突破了固有的地域限制
……
第 2页
{#{QQABCQAAggiAABAAAQhCEwHaCEAQkACACCoOAEAEMAAACRNABAA=}#}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