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第一中学教研片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答案)

平潭一中教研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适应性练习
七年级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一百多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有人类活动。要探寻人类起源,最可信、最直接的证据是( )
A.头部复原像 B.历史著述
C.考古化石 D.影视资料
2﹒下图是山顶洞人使用的装饰品和骨针,我们可以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 )
①山顶洞人有爱美意识 ②山顶洞人主要是用磨制石器
③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④制作铁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歌谣“骨木石陶,种植水稻,猪狗水牛,定居不移”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情况( )
A﹒北京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4﹒“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是传说中的( )
A﹒盘古和女娲 B.夏启和商汤
C.尧舜和大禹 D.炎帝和黄帝
5﹒“尧有子九人,不以其子为后,见舜之贤也,而欲以为后。”这反映当时的推举标准是( )
A﹒举贤禅让 B.传子世袭 C.征战功绩 D.部落势力
6﹒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据此可知,夏朝大约建立于( )
A﹒公元前19世纪前期 B﹒公元19世纪后期
C﹒公元前21世纪前期 D﹒公元前20世纪后期
7﹒据《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这从侧面反映了春秋时期( )
A﹒宗法制度强化 B﹒周朝王室衰微
C﹒社会和平稳定 D﹒晋国取代王室
8﹒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铁器牛耕、商鞅变法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争霸称雄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国家的建立
9﹒有学者认为:“现在中国人使用的汉字,与甲骨文差异确实很大。可是追根溯源,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竟然有一条环环紧扣的链条、千古贯通的血脉。甲骨文的书写美感追求,通过文化基因,一直传递到现代汉字中。”该学者强调甲骨文( )
A﹒与现代中国文字基本相似 B﹒全面反映了商周社会情况
C﹒深刻影响汉字形成和发展 D﹒开启了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10﹒下图是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的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属于( )
A﹒礼器 B﹒酒器 C﹒兵器 D﹒乐器
11﹒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诸侯国,其中有贵族阶层的孟懿子,也有平民家庭的颜回。由此可知,孔子的教育主张是( )
A﹒民贵君轻 B﹒崇尚自然 C﹒克己复礼 D﹒有教无类
12﹒墨子思想折射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崇尚和平、追求和谐的积极力量,在当前社会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
A﹒“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改革”“法治”
13﹒有人评价秦始皇:“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吞并八荒,六合一统,千古一帝,夺万世之潇洒。”该评价的主要是秦始皇哪一方面的功绩( )
A﹒开始启用“皇帝”称号 B﹒修筑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C﹒统一文字 D﹒建立首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制国家
14﹒假如你生活在秦朝时期,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符合史实的( )
①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 ②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
③朋友送给我一部《史记》 ④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5﹒秦始皇派蒙恬修长城,“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这表明长城( )
A﹒阻碍了北方畜牧业的发展 B﹒巩固了秦朝的边疆安全
C﹒加快了胡人融入秦朝步伐 D﹒彻底断绝匈奴南下能力
16﹒贾谊的《过秦论》是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文章之一。贾谊认为:为政者必须施仁政,不能反人民,否则,人民必会“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最初是用来描述( )
A﹒国人暴动 B﹒项羽刘邦起义
C﹒陈胜、吴广起义 D﹒黄巾起义
17﹒《汉书》描述西汉初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改变这一情形,汉初统治者实行( )
A﹒严刑峻法、横征暴敛 B﹒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C﹒分封诸侯、郡国并行 D﹒修筑长城、开拓交通
18﹒“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是指东汉( )
A﹒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B﹒政权迅速土崩瓦解
C﹒中央和地方矛盾加强 D﹒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
19﹒新疆地广物丰,风光秀美,民风奇特,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非清朝时新入版图的疆土。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件是( )
A﹒班超出使和经营西域 B﹒开辟丝绸之路
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D﹒昭君出塞
20﹒不少同学感冒生病。老师告诉大家,古人都知道通过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在生病之前做好预防,非常重要。可以为老师的说法提供支持的是( )
①张仲景提出“治未病”理论 ②华佗创编出“五禽戏”
③蔡伦用树皮、麻头制造纸张 ④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21﹒东汉史学家班固称赞《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下列选项符合班固这一评价的是( )
A﹒《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
C﹒《史记》讲究秉笔直书,爱憎分明,公正记事
D﹒《史记》内容丰富,为许多下层人物写了传记
22﹒下侧示意图反映出( )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D﹒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23﹒“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诗中战役( )
A﹒推动了曹操统一北方 B﹒推翻秦朝残暴统治
C﹒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D﹒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2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
A﹒西晋 B﹒西汉 C﹒东晋 D﹒东汉
2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句中的“南朝”他包括四个王朝,正确的是( )
A﹒宋,齐、梁、陈 B﹒宋、齐、是、聚
C﹒宋、程、梁、陈 D﹒宋、晋、楚、陈
26﹒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各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成为北方汉人广泛流行的副食。这反映出当时( )
A﹒北方经济发达 B﹒民族交融加强
C﹒丝绸之路始通 D﹒南北政权分立
27﹒《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句话:“湿耕泽锄,不如归去。”意思是:在土地太湿的地方耕作,注定劳而无功。这反映了贾思勰主张( )
A﹒改进生产工具 B﹒改进生产技术
C﹒注重兴修水利 D﹒因地种植,适时耕作
28﹒“以六觚(角)之一面乘一弧半径,三之,得十二觚之幂。……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以此为基础,取得领先世界近千年成果的是( )
A﹒刘徽 B﹒祖冲之 C﹒顾恺之 D﹒郦道元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4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在这条道路上,中原文化、西域文化、阿拉伯文化等多种文化交汇。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传到了中亚、欧洲;同时,中亚的骏马、葡萄、香料,印度的佛教、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等也传入了中原。这条道路,连通了东西,开阔了世界。
——摘编自逯玉克《丝绸之路的历史昭示》
(1)根据材料,指出“这条道路”的名称。(2分)
(2)小历认为,这条道路活跃了商业、璀璨了文化,是东西方交流的友谊之路。你同意他的观点吗?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6分)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丞相绾等人上书进言道“各诸侯国刚刚消灭,燕、齐、楚等地地处偏远,如果不在这些地方设置王,就没有办法来镇守。要求册立各位皇子为这几个地方的王。”秦始皇把这个奏议下交给各位大臣讨论,群臣都认为合适。只有廷尉李斯说道“周文王周武王所册封的同姓子弟为王的很多……各诸侯更是相互攻伐,周天子不能禁止。现在天下仰仗陛下您的神灵,都统一设置为郡县,这样很容易控制;天下也没有不同意见,这是让天下太平安宁的办法。”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纪》(译)
材料二
材料三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类别 措施 结果
政治 施行推恩令、察举制、刺史制 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经济 收回铸币权,盐铁官营、专卖,平抑物价
思想 “ ? ”
军事 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1)根据材料一,指出经过这场讨论后,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制度的实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2分)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据此,指出材料二所示史料的类型。(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文物见证的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2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晋永嘉年间(307-313),中原战乱频发,衣冠士族,往往举族南迁……以福建为例,“八姓入闽”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北方汉人大规模进入福建的移民传说。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编自《宋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徙的特点(或方向)。(2分)
(2)根据材料二,简述“移民传说”现象形成的历史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4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古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公元前685到公元前643年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公元前681年 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
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公元前221年 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建立秦朝。
公元494年 孝文帝迁都洛阳。
公元490年到499年 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12分。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的两个事件,并结合所学的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平潭一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适应性练习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B C D A C B A C A D B D A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B C B A C B C D C C A B D B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4分。
29.(8分)
(1)名称:丝绸之路。(2分)
(2)判断:同意。(2分)
理由:通过丝绸之路,中原文化、西域文化等多种文化交汇,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到了中亚、欧洲,中亚的香料、乐器等也传入了中原,活跃了商业,璀璨了文化。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4分)
30.(12分)
(1)制度:郡县制。(2分)
影响: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分)
(2)实物史料。(2分)
措施: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4分)
(3)“罢黜百家,尊崇儒术”。(2分)
31.(12分)
(1)特点(方向):北人南迁(或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由北向南迁徙)。(2分)
(2)原因:北方战乱(八王之乱)(2分)
(3)原因:北方人大量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南方自然环境优越;统治者的重视;人民的辛勤劳动等。(4分,写出一点2分、二点3分、三点4分)
(4)因素:生产工具革新;先进的生产技术;统治者制定适当的政策;先进的生产经验;经济交流;安定的社会局面等。(4分,写出一点2分、二点3分、三点4分)
32.(12分)
(写出历史事件即给分,写一个给1分)
【示例二】
事件: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2分)
观点:改革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论述:大禹大胆创新,改堵为疏,成功治理了水患;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使齐国经济军事实力增强,从而称霸诸侯;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嬴政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为“百代都行秦政制”奠定了基础;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结论:综上所述,改革创新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要深化改革,敢为人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8分)
【示例二】
事件: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
观点: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论述:①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②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其他人物:大禹、商鞅、秦始皇、汉光武帝、曹操等亦可)
结论:综上所述,杰出人物对历史有巨大影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第一中学教研片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