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八年级历史(统编版)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6页,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外国船只(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中国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
A.1842年 B.1858年 C.1895年 D.1900年
2.19世纪60年代,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兵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区。19世纪70年代,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1874年,日本派军队进攻台湾。1885年初,法军在越南北部向清军大举进攻,直逼中越边境的镇南关。上述史实反映的主题是( )
A.中国禁烟 B.师夷长技 C.边疆危机 D.瓜分狂潮
3.维新派只是在一部分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和一部分开明的帝党官僚这个狭小圈子里转来转去,根本无法与强大的顽固派相抗衡。这说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B.帝国主义势力强大
C.没有得到百姓的响应 D.变法措施急于求成
4.“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出版等自由和权利。”与材料叙述有关的文献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论持久战》 D.《论联合政府》
5.1915年,在梁启超起草,蔡锷、唐继尧等发布的《护国讨袁檄》中,号召护国军与全国国民戮力拥护共和国体。该檄文反对的是( )
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
C.段祺瑞出卖国家利益 D.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
6.他在《敬告青年》一文中第一次在中国树起“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他”是( )
A. B. C. D.
7.如右图展现了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景。这一场景反映了( )
A.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C.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 D.五四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8.《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取得了重大胜利
C.实现全国统一 D.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9.“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开始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三湾改编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10.1931年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发表,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第一篇宣言。这一宣言产生的背景是
A.华北事变,华北形势危急 B.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沈阳
C.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D.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爆发
11.如右图反映的战役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是( )
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
A.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B.有助于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C.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D.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2.近代中国的文化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下列关于近代中国文化事业成就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1905年拍摄的京剧《定军山》是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②《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③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④齐白石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创作了《田横五百士》等鸿篇巨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36分)
13.(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图B
材料二 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抗战爆发以后,为了团结更多的人参加抗战,中国共产党将减租减息作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村问题的基本政策…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随后又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此后,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摘编自王建朗、曾景忠《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战争(1937一1945)》等
(1)材料一中图A文献是___________(政权名称)颁布的,(1分)它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是该文献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该政权也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在坚持斗争___________年后垮塌;(1分)____________(人名)在图B报刊发刊词中,(1分)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___________”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1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率先在哪一革命根据地内推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1分)概述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的主要内容。(2分)并说明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作用。(2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近代中国不同阶级在革命斗争中都涉及到了土地和农民问题。(2分)
14.(11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近代中国的变化”为主题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社会性质的变化】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
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1分)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性质方面,理解“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含义。(2分)
【经济生活的变化】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辛亥革命后…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的挣扎。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为什么会在一战期间出现“短暂的春天”。(2分)并指出严重阻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正常发展的因素。(2分)
【思想风俗的变化】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社会风俗和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人人讲平等”的新风气。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不许府署官员坐轿。男人剪了辫子,女人裹脚的也大大减少…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摘编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3)材料三反映出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青年说“中国革命成功了”。(2分)
15.(14分)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船精神”昭示我们“船载千钧、掌舵一人”,不忘初心使命,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船红中国,万众跟党走。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有了主心骨。
——摘编自张兵《弘扬“红船精神”,不忘初心使命》
材料二 长征路上,红军所到之处,不仅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而且开仓济贫…使群众深切感受到共产党好、红军好。在党和红军的感召下,人民群众自发地起来做革命队伍的“靠山”,积极支援和协助红军作战,不少民众还参加了红军队伍。在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下,党和红军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御敌长城,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
——摘编自赵周贤、刘光明《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材料三 山雄有脊,房固赖梁…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是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高举抗日旗帜,积极倡导、有力推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最英勇、最坚决的斗争,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成为伟大抗战精神的主要缔造者。
——摘编自《伟大抗战精神照亮民族复兴新征程》
(1)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依据材料一,指出今天我们继承“红船精神”应该怎样做。(1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红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的原因。(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胜利完成战略转移”对中国革命的意义。(4分)
(3)材料三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分)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1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伟大抗战精神的具体内涵。(2分)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统编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计24分)
1.B 2.C 3.C 4.A 5.B 6.B 7.C 8.B 9.A 10.B 11.A 12.A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36分)
13.(11分)
(1)太平天国;(1分)14(或十四);(1分)孙中山(或孙文);(1分)平均地权。(1分)
(2)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分)主要内容: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2分)作用: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2分)
(3)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土地问题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农民承担着社会的具体生产任务,又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最大的剥削和掠夺对象,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废除封建的土地制度是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农民既是受剥削者,又是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14.(11分)
(1)战争:鸦片战争。(1分)含义: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2)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2分)因素: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2分)
(3)变化:由卑躬屈膝到人人讲平等。(2分)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15.(14分)
(1)体现: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做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分)
(2)原因:红军纪律严明,为人民群众着想;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红军。(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3)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分)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1分)具体内涵:为民族利益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英勇抗争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