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周年热点0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1530周年-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周年热点追踪分析与预测(含解析)

周年热点01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1530周年-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周年热点追踪分析与预测
热点0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1530周年
孝文帝迁都洛阳是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发动的迁都行动,正式完成于太和十八年(494)。目的是实行汉化,是北魏实行汉化最重要的措施。这个行动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北魏政权。
一、迁都原因
主观原因
①由西部和北部内迁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相互之间征伐不断。
②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权,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
③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了苦难,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客观原因
北魏长期都于平城,平城偏北地寒,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偏北的地理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二、迁都过程
太和十八年(494)三月,孝文帝北巡至平城,临太极殿,引见留守百官大议迁都。
三、全面汉化
1.内容
①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
②孝文帝亲政后,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
2.作用
①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
③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考点一孝文帝迁都
(2022·广东·高考真题)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两年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于魏晋一致。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是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三重城围都城行制的出现,也改变了过去都城前朝后市的布局。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
——摘编自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等
(1)概述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原因和举措。
(2)简析北魏重建洛阳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
考点二全面汉化
(2017·江苏·高考真题)
2.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
(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北魏孝文帝
一、单选题
3.史籍记载,公元 495年,一位皇帝在与大臣对话时指出:“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汉语)。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此事发生于以下示意图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4.据研究,北朝《地令》的实施是双轨制:在鲜卑拓跋族为主体的聚居区,实行的是普遍授田制,有实际的授田与土地还受;而在以汉人为主体的地区,各户的原有土地未被触动,也未见实际授田与土地还受,只是实行限田制和户籍登记。由此可见( )
A.均田制缺乏实施的社会基础 B.土地所有权的变更频繁
C.土地私有观念影响制度实践 D.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5.孝文帝于497年颁布《代人定姓族诏》,将功勋突出,地位显赫的八个鲜卑贵族家族定为一流高门,与汉族高门“四姓”同等对待,并在铨选入仕时优待八姓子弟。此举
A.确立了皇室的独尊地位 B.消弭了民族之间的冲突
C.肯定了既有的政治秩序 D.迟滞了汉化改革的进程
6.孝文帝在位期间曾先后多次祭孔,祭孔的规格不断提高。公元492年,孝文帝诏令“改谥宜尼曰文圣尼父,告谥孔庙”,此举标志着孔庙祭祀被正式纳入北魏的国家祭祀体系。该举措旨在( )
A.将祭祀制度规范化 B.强化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C.有效控制士人阶层 D.扫除冯太后的政治余威
7.在恢复古礼方面,孝文帝的一个重大改革是恢复三临之礼。三临是古代帝王对去世大臣三次亲临哀悼的制度,到汉魏时期已很少实行。494年,孝文帝对安定王拓跋休行三临之礼,并将其制度化。孝文帝的上述做法( )
A.意在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局面 B.有利于巩固改革的成果
C.表达了其改革的决心与勇气 D.为迁都洛阳扫除了障碍
8.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无意之中感叹道:“江南多好臣。”其手下大臣李元凯立即讽刺以对:“江南多好臣,岁一易主,江北无好臣,而百年一主。”听闻此言,孝文帝颇为惭愧。此事可以说明北魏( )
A.民族交融加深 B.社会包容开放 C.经济持续发展 D.统治比较稳定
9.如表为北魏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四位膏腴子弟降等拜谒的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人物 家世背景 世资均值 理论起家 起家官 起家官品 资料出处
穆绍 祖、父皆一品公爵 一品 五品 太子舍人 七品 汇编282
杨元让 祖一品公爵,父一品仪同三司 一品 五品 太学博士 六品 墨志174
李挺 曾祖、祖皆一品公爵,父二品侯爵 —品 五品 奉朝请 六品 疏证350
王偃 祖、父皆二品侯爵 二品 五品 奉朝请 六品 汇编354
A.经济发展冲击了士庶界限 B.九品中正制开始走向没落
C.身份固化阻碍了社会进步 D.凭君臣之义易获晋升捷径
10.北魏孝文帝通过改革使“胡汉统治阶级因民族不同而引起的内部矛盾,获得解决,迅速糅合成一个统治集团”。下列改革举措最能达成上述结果的是( )
A.迁都洛阳 B.通婚姻 C.建立郡县 D.实行均田制
11.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将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如图为北魏迁都路线图。据如图分析,下列关于北魏迁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迁都推动了北方的统一 B.有利于加强对中原的控制
C.促进了游牧经济的发展 D.反映当时经济重心的南移
12.学者阎步克说:“北方少数民族的部族制度与华夏制度的剧烈碰撞,最终在北方地区激发出了新的变迁动力与演进契机,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这说明孝文帝改革( )
A.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 B.建立了大一统国家
C.促进了士族制度的发展完善 D.调和了各民族矛盾
13.遭遇自然灾害时,孝文帝开仓赈恤;对于鳏寡孤独以赐粟(或谷)帛为主,还有免除“杂徭”;对于贫老和“不能自存者”,赐给衣服布帛、粮食或田地等;特别困难的病患专门设立医治场所,派专门的医师救护。孝文帝的这些措施( )
A.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B.丰富了古代民本思想的内涵
C.巩固了全国统一的局面 D.缩小了北魏社会的贫富差距
14.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 南齐派使节北上,恰逢冯太后丧事, 齐使欲以朱衣入见,北魏派人四次往返劝阻,皆不肯更衣。后北魏以精通礼学的名士成淹与之辩论,齐使不敌,只得以丧服入见。这一材料可用于研究( )
A.南北文化差异的原因 B.礼乐制度的历史延续性
C.南北政权的隶属关系 D.北魏封建化改革的影响
15.北魏前期,百官没有俸禄,对于地方官,朝廷只问其能否上交一定数量的租调而不管他们对地方的搜刮。太和八年(485年)朝廷“始班俸禄”,规定“禄行之后,赃满一百匹者死”。实行均田制之后,官员可以得到一定职分田上的收入,但“卖(职分田)者坐如律”。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①俸禄制的实行杜绝了官员贪赃枉法 ②改革措施反映了民族交融的潮流
③金属货币成为官府的主要支付手段 ④官员们没有取得职分田的所有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如图是初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的巩义石窟寺雕刻《帝后礼佛图》。该作品( )
A.体现了中原习俗的影响 B.史料价值甚于艺术价值
C.反映了民族矛盾的缓和 D.说明正统思想发生变化
17.据《魏书》记载,496年,孝文帝曾责备留京官员:“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鲜卑装特点)……卿等何为而违前诏 ”据此可知,当时( )
A.传统习俗影响改革效果 B.汉化改制成果有限
C.官僚集团阻碍改革进程 D.改革缺乏社会基础
18.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下诏禁止“士民胡服”。太和十九年,孝文帝宣布朝中禁止鲜卑语。这些举措( )
A.推动了北魏统一北方 B.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
C.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D.促进了均田制的实施
二、材料分析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平城时代是北魏势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但随着北魏帝国的发展,平城已不再适宜作为都城。493年秋,孝文帝放弃平城,迁往洛阳。洛阳素有“王里”之称,却在晋末大乱时毁于兵火,“号为荒土”。孝文帝“营洛务求壮丽”,“礼盛周宣《斯干》(祝贺周朝贵族宫室落成的歌辞)之制,事高汉祖壮丽之仪”,里坊形制益发规整化。城中有“户十万九千余”,若按五口之家的标准计算,至少也有五六十万人。而后世王夫之则认为:迁洛“涂饰虚伪……糜天下于无实之文,自诧升平之象。强宗大族,以侈相尚……部落心离,浮华气长”,是北魏速亡的原因。
——摘编自陈汉玉《也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时期重建洛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孝文帝时期重建洛阳的活动。
20.[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与秦汉魏晋不同,北魏开国近百年间百官无禄,吏治腐败与此关系颇大。在参考《周礼》和两汉魏晋有关制度的基础上,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六月下诏班禄,并规定“罢诸商人”、增收户调及严惩赃罪。班禄诏显示,北魏地方政府与商人关系密切,地方官府中大概存在着类似隋朝公廨田的田产,其收获物需通过商业贸易或发放高利贷牟利。约在俸禄制实行前十年左右,实行俸禄制的建议已被提出且有零星官“禄”的记载,这表明俸禄制是在总结之前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定型和成熟化的产物。俸禄制实施的前提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班禄诏及一年多之后颁布的新税制,户调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民众的负担在短期内无疑会有加重。针对废止俸禄制的提议,中书监高闾从历史、现实和理论结合的角度系统阐释了实施俸禄制的必要性及其政治作用,认为俸禄制实施后官吏的贪赃枉法行为将受到遏制,民众的实际负担则会减轻,有利于更好地加强统治。
——摘编自张金龙《北魏俸禄制的班行及其背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孝文帝实行俸禄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时期俸禄制改革的影响。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1)原因:洛阳旧城衰败;为迁都做准备;便于对中原的控制,强化政权正统性。举措:任用汉人筹划重建;融合南北建筑文化,重建魏晋洛阳城主体建筑;扩大城市规模,新建外郭城;统一规划里坊。
(2)使古都洛阳重现生机;成为中国古代后世都城建设的榜样;影响日韩等亚洲国家古代城市建设。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可知洛阳旧城衰败;根据材料“故有意迁都”可概括出为迁都做准备;根据材料“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可概括出便于对中原的控制,强化政权正统性。举措:根据材料“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可概括出任用汉人筹划重建;根据材料“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可概括出融合南北建筑文化,重建魏晋洛阳城主体建筑;根据材料“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可概括出扩大城市规模,新建外郭城;根据材料“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可概括出统一规划里坊。
(2)根据材料“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可概括出使古都洛阳重现生机;根据材料“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可概括出成为中国古代后世都城建设的榜样;结合所学从影响日韩等亚洲国家古代城市建设的角度补充。
2.(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
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
(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详解】(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可知是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2)依据材料中“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信息,从方式、内容等角度归纳回答。
(3)依据材料中“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从民族融合、经济发展以及汉族政治统治加强等角度分析回答。
【考点定位】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
点睛:意义作用型非选择题解题技巧:这类试题常以“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重要性”“作用”“积极影响”或“用…说明…意义”等形式设问,考查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及答题技巧。具体解题步骤是:
1.要注意题目的设问要求,进行知识定位,明确此题考查的知识范围。
2.要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把握好意义、内容的层次和角度(影响型设问要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层次)。
3.确定答题关键词,回答意义类试题要围绕关键词进行说明。关键词的选取主要依据教材语言。
3.B
【详解】根据材料中皇帝与大臣的对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迁都洛阳,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图中②为洛阳,B项正确;①为长安,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③为幽州,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④为会稽,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由材料可知,均田制在鲜卑族聚居区和汉人聚居区实行双轨制,在以汉人为主体的地区,各户的原有土地未被触动,也未见实际授田与土地还受,只是实行限田制和户籍登记,可见土地私有观念影响土地制度的实践,C项正确;均田制在鲜卑族聚居区实行普遍授田制,排除A项;依据题干可知在汉人为主体的地区并没有触动土地所有权,排除B项;材料中未体现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根据材料“将功勋突出,地位显赫的八个鲜卑贵族家族定为一流高门,与汉族高门‘四姓’同等对待,并在铨选入仕时优待八姓子弟”,并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颁布的《代人定姓族诏》,既维护了鲜卑贵族的利益,又笼络了汉族高门望族,此举肯定了既有的政治秩序,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皇室独尊地位的确立,排除A项;“消弭了民族之间的冲突”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孝文帝此举推进了汉化改革的进程,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庙祭祀被正式纳入北魏的国家祭祀体系。”目的是表明北魏政权继承刘汉政权后的合法正统性,完成北魏政权合法正统性的论证,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维护北魏政权的正统性,非将祭祀制度规范化、有效控制士人阶层及扫除冯太后的政治余威,排除ACD项。故选B项。
7.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三临之礼是中原古礼之一,孝文帝将其恢复并逐渐制度化,有利于巩固孝文帝实施的汉化的相关改革成果,B项正确;据题意无法得出与大一统相关的历史信息,排除A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仅仅是三临之礼无法彻底表现孝文帝坚持改革的决心和勇气,排除C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制度与迁都洛阳并无太大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句,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空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根据材料,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听闻南方的官员更换频繁后,感叹江南多好臣。然而,他的大臣李元凯却反驳说,江南虽然多好臣,君主却更换频繁,江北虽缺乏好臣,但百年只有一个稳定的统治者。这个故事从侧面反映了北魏政局相对比较稳定,没有出现多次易主的情况,D项正确;这个故事没有涉及到民族交融的问题,排除A项;这个故事并没有反映北魏社会的包容和开放,排除B项;材料讲的是政治问题,没有涉及到经济的发展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从材料中可看出,北魏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四位膏腴子弟按照家世理论上起家的官品最低为五品,但是实际上的起家官品却是六品或七品,即出现了降等做官的现象,结合表格中的六品、七品官的特征:太子舍人辅佐太子(未来的君主),太学博士可供皇帝咨询,“奉朝请”是定时参加朝会的御前显要官职,这些官职虽官品不高,但地位显要,日后更易获得政治提升,因此士族莫不趋之若鹜,故题干反映的是这些官品凭借君臣亲近关系更容易获得政治上的升迁,这是做官的一条捷径,D项正确;题干中涉及的是士族子弟实际的起家官品与理论上存在降等的现象,但未涉及经济发展与士庶界限的关系,排除A项;士族子弟的起家官品降等不代表九品中正制走向没落,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士族降等做官的现象,并未涉及士族身份阻碍了社会进步,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依据材料“胡汉统治阶级……迅速糅合成一个统治集团”可得出:统治阶层内部形成一个利益群体,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这样通过婚姻关系,形成“一个统治集团”,B项正确;迁都洛阳与材料解决胡汉统治阶级因民族不同而引起的内部矛盾没有益处,排除A项;建立郡县不是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排除C项;实行均田制不能体现胡汉统治阶级的结合,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据图可知,孝文帝将北魏的都城从平城迁到了洛阳(从北方迁往中原),此举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B项正确;孝文帝迁都之时,已经统一了北方,排除A项;促进了游牧经济的发展说法无法从材料中获知,排除C项;孝文帝迁都主要是从政治角度考虑,无法反映当时经济重心南移,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中国。根据材料“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为帝国制度重建、走出颓势作出了贡献,也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A项正确;孝文帝改革后北魏并未统一全国,排除B项;士族在东晋后逐步走向衰落,排除C项;材料强调北魏孝文帝改革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调和了各族矛盾”是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13.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政府通过开仓赈济、设立机构、调整赋税等做法,对鳏寡孤独、贫老、病患和“不能自存者”采用不同救助措施,体现出政府在救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针对性,反映了封建国家对百姓的重视,丰富了古代民本思想的内涵,B项正确;孝文帝的救灾措施与民族关系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北魏时期南北对峙,国家并未实现统一,排除C项;材料不足以说明孝文帝的救灾政策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南齐使者出使北魏,恰逢冯太后丧事,想着红衣祭拜,最终北魏以精通礼学的名士成淹与之辩论,齐使不敌,只得以丧服入见,可见北魏坚持着丧服祭拜,显然这是受到中原礼仪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南北文化的差异,材料主要体现北魏在齐使祭拜冯太后问题上坚持祭拜者着丧服,排除A项;材料中一定层度体现了礼仪制度,但是材料主旨是北魏受汉化影响大,排除B项;C项表述错误,南北政权不是隶属关系,是并存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古代中国。俸禄制只能缓解官员的贪腐行为,不能杜绝,①错误;北魏的俸禄制是鲜卑人学习汉族政权制度的产物,反映了民族的交流交融,②正确;从“赃满一百匹者死”可知当时政府支付的主要手段并不是金属货币,③错误;由材料“卖(职分田)者坐如律”可知职分田禁止官员买卖,所以所有权不属于官员,④正确;②④正确,故选C项;①③错误,排除ABD项。故本题选C项。
16.A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北魏中国。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图中人物服饰具有中原服饰特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孝文帝推行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没有对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进行对比,无法得出两者的价值高低对比,排除B项;材料反映不出民族矛盾的缓和,排除C项;当时的正统思想仍是儒学,排除D项。故选A项。
1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穿汉服,但仍有妇人穿着鲜卑装,体现了传统习俗影响改革效果,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传统习俗影响改革效果,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民间妇女仍穿着鲜卑装,体现了传统习俗影响改革效果,不能说明官僚集团阻碍改革进程,排除C项;北魏孝文帝改革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
1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根据材料“孝文帝下诏禁止‘士民胡服’”“孝文帝宣布朝中禁止鲜卑语”可知,孝文帝在改革过程中,提倡穿汉服、说汉化,禁止胡服和鲜卑语,这些举措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B项正确;此时北魏已经统一了北方,排除A项;这些举措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并未打击门阀士族势力,排除C项;三长制促进了均田制的实施,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9.(1)特点:规模宏大;布局严谨(规划整齐);耗费巨大;重视礼乐;深受中原文化影响。
(2)评价:积极作用:使洛阳重现生机;为后世都城建设提供借鉴;有利于改革进一步展开;有利于民族融合。
消极作用:耗费财富和民力,增加民众负担,激化社会矛盾;重建洛阳崇尚奢侈,激化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速了北魏的灭亡。
【详解】(1)特点:据材料“至少也有五六十万人”可知规模宏大;据材料“礼盛周宣《斯干》(祝贺周朝贵族宫室落成的歌辞)之制,事高汉祖壮丽之仪”可知布局严谨(规划整齐),重视礼乐,深受中原文化影响;据材料“糜天下于无实之文”可知耗费巨大。
(2)评价:
积极作用:据材料“洛阳……在晋末大乱时毁于兵火”及所学知识可知使洛阳重现生机;据材料“里坊形制益发规整化”可知为后世都城建设提供借鉴;据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迁都洛阳、营建洛阳有利于改革进一步展开;据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量鲜卑贵族来到洛阳,有利于民族融合。
消极作用:据材料“涂饰虚伪……糜天下于无实之文”可知耗费财富和民力,增加民众负担,激化社会矛盾;据材料“强宗大族,以侈相尚”可知重建洛阳崇尚奢侈,激化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速了北魏的灭亡。
20.(1)背景:北魏长期没有固定的俸禄制度;吏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实行俸禄制已有一定经验;孝文帝意识到官员无禄危害,决意改革。(任答3点即可)
(2)影响:确立了相对固定的俸禄制度,稳定了官员收入;有利于遏制腐败,澄清吏治;长远来看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为后世改革提供了借鉴;短期内加重了民众负担;没有根本解决北魏官场的弊病。(任答3点,必须答出1点负面影响)
【详解】(1)本题为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北魏(中国)。背景:根据材料“与秦汉魏晋不同,北魏开国近百年间百官无禄,吏治腐败与此关系颇大”可知,北魏长期没有固定的俸禄制度、吏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根据材料“约在俸禄制实行前十年左右……这表明俸禄制是在总结之前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定型和成熟化的产物”可知,实行俸禄制已有一定经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意识到官员无禄危害,决意改革。
(2)本题为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北魏(中国)。影响:实行俸禄制度后,确立了相对固定的俸禄制度,稳定了官员收入;根据材料“俸禄制实施后官吏的贪赃枉法行为将受到遏制,民众的实际负担则会减轻,有利于更好地加强统治”可知,俸禄制改革有利于遏制腐败,澄清吏治,长远来看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俸禄制改革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为后世改革提供了借鉴;根据材料“班禄诏及一年多之后颁布的新税制,户调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民众的负担在短期内无疑会有加重”可知,短期内加重了民众负担;从长远来看,俸禄制改革没有根本解决北魏官场的弊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周年热点0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1530周年-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周年热点追踪分析与预测(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